《原谅他77次》经典观后感10篇
《原谅他77次》是一部由邱礼涛执导,蔡卓妍 / 周柏豪 / 诗雅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一):触动心里,贴近生活
很触动心里。雨天在家用手机看的,觉得故事很贴近生活,看哭了,深有体会。怕对方不努力,怕对方不争气,怕对方不靠谱,青春易逝,很想有依靠的时候却不敢依靠,是时候开始新的旅途吧,那又是一段全新的冒险,虽然不保证是喜剧,但是却愿意试一试的。
感悟:想去香港,想学粤语,想学日语,想当优秀的小说家和优秀的编剧。希望自己剧本也可以搬到大荧幕。两个人相处,足够的爱,更要足够的信任和有效的沟通,给彼此温暖,要抱着睡,不要背着睡,这样心的距离才最近。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二):夏娃的原罪是舍不得,让该去的去,让该来的来
《原谅他77次》全程突兀的配音让人听得难受,但除此之外还是一部不浪费观众时间的电影。一、夏娃的原罪是舍不得
影片中,男主角名Adam,女主角名Eva,亚当和夏娃,这明显是刻意而为之,编剧这是在说:“这就是原罪”。
Eva自读书时代就跟Adam拍拖,至今已相恋10多年。从相恋到相处,中间隔着一个次元。同居后的Eva慢慢发现Adam身上有很多自己无法忍受的地方,她在一个名为“原谅他77次”的记事本上记录下着生活中Adam做错的事,直到记录完了第77次后跟Adam提出了分手。以上就是故事梗概了。
这个故事除了场景真实,其它都很“高于生活”。
离婚充斥着全片,真爱之说被啪啪啪打脸。男主角父母离婚、女主角是最TOP离婚律师的徒弟、各种各样离婚的人……说真的,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导演根本就是“性本恶”的拥趸。
导演并不相信真爱,所以给了亚当下网一段十几年还是青梅竹马的感情,最终却让男主角亲手毁得一点不剩。
二、Let it be
故事中亚当最终会费尽心思去求夏娃原谅是因为他读了那本记事本,知道自己把夏娃伤得极重。而借夏娃之口我们才知道,原来亚当能看到这本记事本就是她故意留下的。
可怜的夏娃,从头到尾都没真正跟亚当分手,一直在等待,哪怕他已经够77次目标了,还舍不得放手,想再给他一次机会。
只是她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过程和结局。她不知道亚当没能发现记事本,反而是在他俩分手后迅速成为亚当的女友的女子发现了记事本。恰恰是这个女子,成了这个记事本写不下的第78次。于是结局没有如夏娃设想般上演,和好如初的场面只一瞬,下一秒就是彻底Bye Bye。
夏娃就像只骆驼一样,无言地忍受着亚当,总觉得自己可以无止尽地忍受下去,直到第78次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她才彻底地跪了,原来她也有忍受的极限值。
可是夏娃只是个值得人好好爱的女子,不放手甘愿做骆驼的夏娃好可悲。夏娃,你忍得太多了,所以才这么不快乐。
让错误的过去过去吧,才有空间让正确的未来到来三、导演是个无真爱论者吧
说起来电影最后有几个反转,如果不是忠实的进度条,差点就被骗过去了。
先是男主为求得女主原谅而费尽心思,最终终于把女主牵回了家,看着家中的气球和黑色沙发,我以为这是happy ending了。
画面一转,女主角发现了其他女人留下来的隐形眼镜。GAME OVER。
再后来又回归到一部小清新文艺爱情片该干的事,又给女主重新设定了一个Mr.right。
影片结束后,才确定了导演应该是个无真爱论者。因为即使遇到了Mr.right,夏娃手中可是还有另一本全新的“原谅他77次”记事本,不难想象即使跟Mr.right相恋,夏娃手中的笔也不会停下来,岁月悠长,总会满77次的,最终可能还是会走向分手的结局。
导演设计了这个结局大概是考虑到了观众,毕竟会到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大多都是情侣,总不能让这群观众对爱情绝望,回头大骂电影让人分手了吧?“来来来,还是给个真爱哄哄观众”,这恐怕就是导演内心OS了。
不过,还是情愿相信结局是真的,也真的有男孩可以让夏娃放下手中的“原谅他77次”记事本,换成幸福记事本。
四、这两处好出戏
这影片总体来说故事讲得很顺畅,演员虽然没有非常惊艳的表演,但也算勉强及格。但片中还是有两个地方让人出戏了,感觉突兀。
其一是阿娇的出现
阿娇在片中是“原谅他77次”记事本的制作人,其实剧情安排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演员。
阿娇的问题在于她本身跟阿SA捆绑太久了,两人出现在同一屏幕面前只会让人出戏到TWINS,奈何这电影并不是两人以往那种有搞笑剧情的喜剧,所以不适合让人串记忆到TWINS。
其二是葬礼上的哭戏
阿娇的问题在于她会让人串戏,阿SA在葬礼上的这场哭戏就真的纯粹演技问题。
这场戏我看到的剧情是这样的,“我要哭,但我还要美美哒,因为Adam在看我”。SASA你哭得完全看不出那会儿Eva死了老爸,即使父亲并不是那么好,但是你作为女儿这样的假哭真的显得很不孝。难不成父亲的逝世还不及你要在Adam面前保持好形象重要吗?
同一场景下,那位饰演Eva母亲的演员,哭戏就直接秒杀了阿SA。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三):《原諒他77次》:最終他明白了珍惜,她卻學懂了放手
縱觀社會上的評價,不知是否片名影響,或者此類題材的港產片拍得太多,大家似乎習慣性把這部電影歸入葉念琛之流。無可否認,電影講述的仍是男生長不大、沒有責任心,令女生欠缺安全感,最終因為生活上磨擦太多而令二人越走越遠的故事。雖然劇情貼地,但其實對香港觀眾而言早就失去新鮮感了。也有人認為電影偏坦女生一方「整部不就是女生在投訴男生怎麼怎麼樣嘛?」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人不在少數,甚至連我在二次觀影前也有上述的想法。
不過如果你只看到以上內容,那實在太可惜了,這部電影雖然是以女性角度出發,劇情設計上也是男生犯錯為主,但我覺得相對於男性,女性的反思空間反而較大。以下將會詳述。
可能有人會覺得片中女主角(Eva)無理取鬧,好煩好「港女」,有問題坐下來好好聊不就解決了嗎?可是如果愛情有那麼簡單,那麼世界上為什麼仍然有成千上萬的情侶走不到最後?愛情有時就是會令人喪失理智,Eva其實和現今社會很多女生一樣,她徹底陷於這段愛情裡,抽身不能。一開始所謂決絕分手也只是一場賭博,她從來都是不捨得的,要不然何以要故意留下日記?當她看到Adam在分手後仍出席朋友的生日派對,隨即在臉書公開表示自己已是單身,無非是想Adam回來挽救這段早已支離破碎的感情。深愛,這是她為什麼在十年時光裡能原諒他足足77次不離開的原因。
而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那份關懷丶鼓勵女性的心。在電影的最後,Eva如願以償地得到Adam的反省和認錯,甚至下跪請求原諒。本是幸褔美滿的大團圓結局,可是編劇偏偏讓Eva發現Mandy留下來的「證據」,還沒有收復好的心再次破碎。「明明已經close file,還要回來,你説你是不是犯賤?」此刻的她終於醒了。可能有人覺得這是分手後的酒後亂性也算情有可原吧?何況你只是看見con盒,也不能代表發生什麼事啊!但我覺得這些對Eva來說並不重要,一個曾為愛跌得滿身傷痕的女生再也承受不起一點衝擊,那怕只是一個猜想。她只是覺得夠了,太累了,不如就這樣吧。或許就算原諒了這次(就像以往77次那樣),還會有79、80⋯不如就在第78次作結吧,反正這是當初設給自己的期限。
更有趣的是點醒Eva的人正正就是那個所謂的小三Mandy。電影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這本日記是我故意讓你找到的,我想這個con盒也是那個女生想讓我找到的。」編劇巧妙安排一個Mandy,作用當然不是讓她在關鍵時刻提供一個con盒那麼簡單。在整部電影裡,Mandy和Eva沒有碰面、也沒被設計成誰比誰優勝,但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Adam至深,以致後來都有同樣的結局,被Adam所傷。電影以一本日記為切入點,穿插過去與現在,換言之,Eva和Adam過去經歷的傷心事,現在依然發生在Mandy身上,包括沙發太長、夜歸醉倒、為了氣倒父母讓她難堪等大小問題。她終於知道Adam是怎樣的人,於是決絕離開。Mandy通過這本日記認清了事實,而Eva也因為這個con盒而得到解放。試問,有什麼比小三和正印同時離開渣男更讓人興奮呢?(比喻)
最後談談結尾一幕,Eva丟掉<77 heartbreaks>日記後再次回到heartbeat shutter,這幕令不少人困惑不解,我姑且說說我個人的想法。這家店的創辦人是兩兄妹,他們雖合辦生意,主張卻完全不一樣,妹妹heartbeat 認為把感受記低有助作出重要決定,然而哥哥shutter卻不贊成把不開心的事記下,所以Eva拿起店內的一本日記名為<Why Are You So Unforgettable >,它的概念同時也是相機快門(shutter)的意義「留住最美好的回憶」,過去不快樂的就讓它過去吧,留下回憶,忘記傷痛,「這班車走了,總會有下一班的」。而影片的最後一幕定格為Eva輕鬆而又燦爛的笑容。
這部電影的確是拍給女性觀眾看的,但並不是用來數臭男朋友的罪狀,我覺得和上一部同班底所拍的《雛妓》一樣,主題都是講述女性如何自主命運,只不過換了一個愛情片的包裝。此刻,我十分慶幸香港仍有這樣的電影人願意花心思送給女性觀眾一份別具意義的禮物。
所以回歸到電影主題:親愛的女孩子們,妳要心碎幾多次才懂得真.分手?
(實際評分 7.5,因為覺得大家可能普遍低估了這部電影,加上這種小成本電影多靠口碑提升票房,所以私心打了五星。)
《原谅他77次》观后感(四):耗尽的爱情
《原谅他77次》,这部电影一开篇便是女主向男主提出分手,有点不知所以,后来引出了一本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女主Eva(吕慧心)原谅Adam(张智孝)的77次事情,事情看起来也许有些鸡毛蒜皮。然而其实却都是情侣之间的爆点。
电影倒叙与正叙穿插,两人之间的经历渐渐浮现,两人之间的感情与矛盾渐渐清晰。Eva和Adam是很经典的情侣类型,女生成熟现实,是个有规划的人,当然也有小情绪,男生较孩子气,没有时间观念,不懂规划,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与父亲关系很僵。第一件的事,便是吕慧心在雨中等迟到的张智孝,在这等待的过程中Eva买下了77次原谅的记事簿。Eva记录下Adam的第一件错事,然后原谅了他。然后便是一件又一件的原谅,记事簿上也越来越满。
基督教中的77次原谅,是完全的原谅。而这原谅又如何,Eva一次次的忍耐,最后在亚达貌似和另一位女生看电影,却不对Eva坦承时,爆发分手。若说,Eva前面对Adam的不成熟都原谅了,而这次却真的迟疑了,便真的提出了分手。
最后Adam看到了那本笔记,明白过来了,当众拼命地恳求Eva的原谅,Eva似乎也感动了,第78次的原谅,似乎这个故事要结束了,看似圆满的结局,然而在浴室看到一个女生的隐形眼镜时,便知道Adam最后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事,再也无法原谅,两人真的结束了,或许可惜,然而感情也许可以容纳你的不成熟,却不允许你的背叛。当Adam幼稚毛躁,与父亲对抗,与他人呛声,这些时候Eva还有试着引导,可是最后Adam还是触碰到了Eva的底线。
一个女生的底线其实就是背叛与否,旧时很多女生隐忍,而现在只要是个成熟独立的女性,其实都不会去忍受对方的背叛。前面还只是猜疑,最后却落实。或许有人会为男主喊冤,他是因为分手太心痛,一不小心就酒后乱性了。可是前面“原谅小事”之一有一则便是,Eva在家中等待在外面与朋友喝酒的男主,心中的天使是担心醉酒的Adam会出车祸,而魔鬼是则质疑,其实Adam是和其他人上床呢。男生在女生那的信任值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耗光了。这份爱情其实也就耗尽了。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五):所谓爱情的无奈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表达的情感是很负面的,认为就是两个人用爱的名义互相折磨,不断矛盾,跪求原谅,原谅,在佯装自己的伟大中感动了自己,然后重蹈覆辙。
我觉得除了这一点还有就是爱情的无奈,以及人性的无奈吧。。。。。。也许我们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像剧中那样的人,我们是真的爱对方,真的想要在一起。但是就是没办法变成更适合的人,我们都曾想为了对方而改变,其实我们最无能为力的,就是自己,原来我们做不到牺牲自己太多,原来我们做不到爱别人胜过自己,原来我们会忍不住对恋人要求很多,原来我们信誓旦旦许下的承诺会做不到,原来我们都没能那么伟大。我们总是以为下一次就能做得更好,所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持久战。每次出现了矛盾,但是还是不肯放手,因为还有希望,希望我们最终能够喜剧收尾。
最后不得不放弃,就算两败俱伤,也算是一种解脱。
《原谅他77次》观后感(六):2017.6.24 一个人的电影。
边吃边想着刚才的电影剧情,挺真实的还原了谈恋爱当中的细节真实点。那些生气的原因,和好的方式,女生撅嘴不高兴,男生的幼稚不踏实,撩拨别的异性。等等。只是每个人的忍耐都有一个限度,没有什么突然不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累积起来,最终爆发而无法修复。原本以为导演会安排蔡卓妍原谅他第78次,毕竟这才是大众想要看到的完美结局。当时我心里想如果是我,这次不会原谅,因为这是他犯的是底线问题。结果,结局真如我所想。哈哈哈。
为什么蔡卓妍都36了,都还像20出头的女人,太少女了。好喜欢她的小圆脸。大眼睛长睫毛。她在剧中的很多服饰我也很喜欢,尤其是那件半露肩蓝色荷叶边上衣。
出来一个人吃了个12块的快餐,中途要上厕所了还得留个条子。食之无味。备注:过几天去德天顺要叫姐姐请我去吃36的孜然牛肉蒜苗盖饭,馋好久了。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七):愿我们都能找到值得爱的人
1、以前我的想法很简单,总觉得爱就是付出,并且无条件付出的无私,是爱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可能就是最近吧,我才慢慢领悟,有些事情,是再爱也不能原谅的。感觉自己过去的想法过于白莲花了,我又不是圣母,凭什么要把爱普洒人间还不求回报。爱我的人把我当成心头的朱砂痣,我又凭什么硬要成为那被人碾死手心又随手蹭掉的蚊子血?我不好好爱自己,怎么对得起那些爱我的人呢?
人都有被爱的渴望,却也需要通过爱别人来找寻自己的存在感。电影里有句话一直让我记忆深刻:“当原谅成为一种习惯,就很难离开谁了。”前几天看到一个母亲写给女儿的信,里面提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如温室花朵一样被人呵护,娇美可爱,却也希望她不要愚善,不要因为混淆同情心和爱而所托非人,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悲剧。所以我发现很多时候人是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情感的,就像有时候,自己的多年挚友明明做了一件自己很讨厌的事情,我们下意识地第一反应会是帮其找借口脱罪,而不是责难对方,到最后甚至都忘了,这本是一件让自己厌恶的事情。我们也经常,爱着爱着,就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2、我们歌颂爱情,是因为它拥有神奇的力量,它能让我们从两个陌生的个体,结合成为最亲近的爱人,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能让我们战胜自己身上的劣根性,能创造出好多奇迹。但是如果有一天,一份爱情已经失去了以上种种值得被歌颂之处,徒留满身心伤和无尽的猜忌争吵,我们是否还要通过原谅来苟延残喘?我们能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有一次次重蹈覆辙和相互折磨,直至终于我们都忘记了最初金风玉露一相逢时的刹那惊华。何必固执?何不放手?
3、以前觉得能被人爱着是无比幸运的,现在才发现,找到一个值得去爱之人,是更大的福分。
《原谅他77次》观后感(八):出乎意料的共鸣,平平淡淡的故事却又被些细节触动心灵。
作为情意结,还是去支持一下,看片前内心并没有什么期待,近几年的港片实在不太行,而这个又是纯粹讲恋爱的。结果却出乎我意料,平平淡淡的故事却有些共鸣。
究竟原谅一个人多少次才算?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恋爱的人都是敏感的,恋爱前都是美好的,在一起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很多的心意就不会觉得特别。争争吵吵也觉得正常,每段感情都有底线,被原谅也原谅过很多次,时间久了就是原谅与被原谅,直到最后感情没有信任,告诉自己不要再生气因为自己曾经多么的幼稚,现在得到的待遇都是应该的,应该包容,应该学会原谅,应该让感情关系正常。
感情世界里面总有人会很敏感,有一点特别触动,一个笑容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一次,直到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不能再有下一次了这是最后一次。分开是一种勇气,就跟在一起一样,感情被耗完以后就没有以后了。始终记得电影里那句“当原谅他已经成为了习惯”。
一部有共鸣的电影,一部特别的拍摄手法,一部平平淡淡的故事,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整个故事特别流畅。这部电影确实不错,国语版有点弱,还是想看粤语版应该更有感觉。
《原谅他77次》观后感(九):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几乎是从女性角度讲述,很多细节的镜头,每次客户来询,Eva案下的脚部活动,心跳快门开篇和结尾画面的陈设。几次扔“垃圾”的特写,关于Mandy,关于Eva,看的时候会想,女生的动作是不是太赋有意义含义,扔掉了就算视而不见,算没发生,算告别?
开篇的镜头是贴满的冰箱贴,由下至上,越来越近的推进。取物,二人对食,没有言语。一边疲惫,忍耐;一边无所知,各自个。封上的笔记本,面无表情从你身边踏过,嘭的闭门声。睡前的侧背,暗暗落下的泪,然后gone girl。
也会问为什么是77次?然后电影里面的阿娇就回答了,7次太少,那就不够珍惜了,11个7次,足以帮你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开头就设了限,一到这个结点,似乎就必须做个决定。
那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将要来的78原谅,还是77次这个限量?
黄秋生扮演的全城最专业的离婚律师,统共就两场戏(没记错的话),一幕是下属报告工作,他收发暧昧信息嘴角的牵动,Eva心若明了的看着,镜头闪回某次Adam的情景,然后又切回。另一幕,他同Eva控诉老婆突然要和他离婚,一面情深意切怀念十几年感情,一面讲着那时没婚前协议......百分之十是最多,吧啦啦啦。有一句,他说怀疑老婆外面有人,说忍他很多年,再也忍不下去了。当下阿sa的表情好释然,你看,这个是已经原谅了770次呢?
阿sa挺适合这个角色,恋爱的娇俏,生气的眉头,跺脚,被求和后妥协的原谅,很有代入感。而且看她职业部分,也不会出戏,必经twins时代过去还多年,经历痕迹也正在这。
最感动部分当属,Eva和妈妈之间。看到中后部,明白Eva拼命维护的东西也是拼了多大的气力得到的,她不想重复妈妈的生活,尽管她爱,但生活可以是别样的,不只是忍耐,降低,妥协。
那个阀值会是77次,会是其它。设限并不好,可是没那么人够果敢,尤其面对感情的时候。
《原谅他77次》观后感(十):原谅?放弃?
人们总是会在这类爱情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想起自己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太骄傲 前半生都太顺利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碰到喜欢的人不知道要相互包容理解 总是觉得男生就应该对女生好才行 其实对方也是大男子主义 双方都不肯退让 最终分开 有时候想想 不知道是不能磨合还是没有原谅他77次 爱情是慢慢积累的 不爱也是 每次因为小事的争吵都为日后的分手埋下伏笔 电影中 很多小事积累到一起 也就是失望了77次后分手 也是这个道理吧 我记得刚开始 我们从他听到我哭就道歉变成了听到我哭就挂电话 反正也是挺狠心的 但是现在每次想起来还是能想到在一起时候快乐的时光 其实想想还真是应该把不开心的事都记录下来 等到想回头的时候翻一下 就不会想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