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斗士》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斗士》影评精选10篇

2017-12-12 20: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斗士》影评精选10篇

  《斗士》是一部由大卫·O·拉塞尔执导,马克·沃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艾米·亚当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 / 传记 / 运动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斗士》影评(一):抗争的意义

  一部励志电影,从主题确定之后,大概就很难指望有什么突破:一如既往地颓唐到振作,一如既往地从不被看好到成为英雄。大概励志电影的套路,也就是这样了。

  但是《斗士》无论怎么说,写出了一点点新意。兄弟两个人,哥哥之前是小镇上的骄傲,而弟弟一直在哥哥手下训练,从未离开过家庭。只是看着哥哥越发的吸毒成瘾,弟弟一点一点的不满在积累,最终爆发了出来。当兄弟俩都开始重新为拳击振作的时候,结局当然是那样的在意料之中

  新意体现在,把过去一个人身上的事情,拆分到了两个人,形成了对立面,从而深化了矛盾和抗争的过程。当然,这样的拆分,需要有演员的表演为依托,否则与一个人的自我振作相比,只会更加无力。

  还好,导演找到了贝尔。(以下可以省略若干字,因为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想多说一句的是,最后一战如何实现逆境中的反击?这需要斗志,超出以往的斗志。想想最后哥哥激励弟弟的话,不难体会到,作为兄长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弟弟的身上,为他而战斗,为家庭而战斗,为全镇子的人战斗。于是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小宇宙爆发……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揣摩一下对手:对手往往是那些没有这么多前因后果的人,往往是一个很“单纯”的对抗者。在这种需要依赖精神去战斗的时刻,此消彼长的战斗力随着斗魂的不同而迥异。最后的击倒,也就在情理之中

  无论是《霍元甲》还是《斗士》,最后上台较量的,往往已经不是技术;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只是在那样一个舞台上,双方技术相差无二时,较量的更多是心理情感和精神力。

  《斗士》影评(二):你是真正勇敢的斗士····

  贝尔实在是强大到连赞叹我都找不到合适的词的地步了•••• 影片一开始 完全被他消瘦的模样震撼到了•••• 哦 这是第几次了?怎么又瘦成这样了•••

  也许可以找一个本来就很瘦的人来演这个角色 或者把角色想成本来就够强壮即使海洛因大麻迷幻剂也奈何不了他的体重 可贝尔本来不是那么骨瘦嶙峋 毒品也的确会完全让一个人憔悴得惨不忍睹

  大卫拉塞尔没有找本来就很瘦的人而是选择了贝尔 贝尔没有把角色想成足够强壮而是选择了减掉整整30磅 你可以说贝尔是个自虐狂但是他真的瘦下来了

  所以震惊完几乎再一次瘦到脱形的贝尔 我就觉得他真的是大烟鬼Dicky而完全忘了曾经那只在哥谭镇光芒万丈的肌肉男大蝙蝠

  说说片子

  说实话并不是很喜欢看那种曾经强悍然后堕落浪子回头王者归来的励志传记 很不幸 《斗士》就是这么一部片 还好 看完后 没后悔 并且我承认 有那么几个瞬间 我被感动了 但是想问一句 没错 这是传记片 可这片子传记的是谁?

  来说感动我的几个瞬间

  1.Dicky吸着毒听见老妈来了然后跟往常一样迅速跳窗户逃跑结果被老妈抓了个现行挽着裤腿一瘸一拐跟在老妈后面的他恍惚中像个干了错事的孩子 在车里不知该怎么辩解 只能用唱歌来哄被自己伤了心的妈妈 那一刻 他不是曾经健美强势的冠军拳击手 也不是消沉落寞的过气大明星 他只是一个享受着老妈溺爱的老男孩~

  2.在被拍摄的纪录片画面里Dicky沉醉在毒品的迷幻中 说 我没有垮掉 说 年轻的时候 觉得什么都有趣 其实并非如此 如果能再来一次 我••••那样的欲言又止 彷徨 迷茫 看着电视里的自己 Dicky呆滞的神情 震惊 失语 不知所措 然后 在阴暗的走廊里 他沉默着行走 沉默着伫立 沉默着蜷缩身体 看不见他的神情 但是 谁都知道 有些东西 改变

  3.电话里的Dicky看不到弟弟的实况比赛 只能听老妈说着Mickey被打了被打了又被打了 开始 Dicky说 别急 他在按照我教他的办法打 然后Dicky烦躁地敲打电话机 焦急地吼着进攻策略完全忘了弟弟根本听不到 再然后 Dicky紧皱眉头只能一遍遍的说着他们兄弟之间的比赛秘诀 强迫自己相信弟弟一定是在用自己教授的方法还在等待机会而不是真的束手无策了 最后 听到弟弟完成致命一击赢得比赛后忘情的欢呼仿佛赢得比赛是是自己

  4.被弟弟拒绝的Dicky抱着蛋糕走到那栋让他荒废了全部光阴的小楼 见到和他一起堕落的老友 他抬头 望向他曾经熟悉并享受的一切 终于 转身离开 之后 他低头 找到Sharlene 说 我弟弟他爱你 需要你 只要你回来 我就退出

  5.赶来的Mickey看着远去的哥哥 说 you're my hero •••Dicky在远处笑笑 没有停下脚步 没有像从前一样说我当然是 他说 I was I was……

  6.在比赛中Mickey陷入绝境几乎支撑不住的时候 Dicky说 You've got to win a title. For you, for me, for Lowell. This is your time, all right? You take it. I had my time, and I blew it. You don't have to, all right? Now f*cking get out there. Bring that f*cking anger. All the sh*t you've been through over the f*cking years, put it in the ring right now. This is yours. This is f*cking yours. 然后 Dicky说对了 他赢了 当然他也赢了 这是他的时刻 当然 这也是他的时刻••••众人的欢呼之下 兄弟两人把头埋在小角落里 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这样的时候 只需要知道 他们做到了

  7.最后 跟开头很像的场景 只是很像 但 不一样 Dicky搂着弟弟 说 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他做到了 哽咽的他笑着离开了镜头 好吧 我也哽咽了

  Dicky 你是真正勇敢的斗士••••

  贝尔 你一直都是••••••

  《斗士》影评(三):做一条韩寒的狗还是做一只娇小的郭四娘?

  励志戏中成功的瞬间常常雷同,而让主角迟迟未胜的羁绊,却各自苦逼得独特。

  吸毒的哥哥、强权的母亲、无脑的姐姐——爱拳击的主角Micky来自这个乱哄哄的大家庭。各种亲情复杂地关怀着,把他囚禁在期盼的阴影中。Micky像一个刚穿上了不开档裤的男孩,总在各种猥琐男性长辈以“让叔叔看看你是否长大了”为借口的调戏中,羞涩地半露出尚未酝酿好的凶器。哥哥Dicky曾经光辉,如今也只能靠大麻让自己沉浸在过去的辉煌记忆里。Micky崇拜Dicky,他以哥哥的成就为目标,却在家人关爱的操控下迷失。于是爱成为了负担,Micky找不到了自己的路。

  随着事件的积累,Micky的主角力量终于爆发。他走出了哥哥的阴影,打破了心灵的魔障,摆脱了关怀的束缚。熟练掌握了Mao“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战术的Micky,一时间所向披靡,让各位看官汗毛倒竖,顿时励了志。

  谁愿意被操控人生被安排道路?有时爱太过沉重,让我们脚下不稳。于是心里就有了两个小人儿,一个把关怀当成了束缚,一个把期盼当成了动力。拳击手Micky把其中一个小人儿KO了,就战胜了自己。而战胜了自己的斗士,打倒别人都就是一个想法而已了。

  《斗士》影评(四):家庭与事业

  曾经,初生牛犊的他能连续打赢14场恶战;曾经,他也是金手套冠军选手。训练、战斗、倒下、 继续战斗,拳击场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米奇·沃德(马克·沃尔伯格)三十一岁了,对于常人来说不过是而立的年纪,对于职业拳击手来说,却像是震耳欲聋的丧钟。虽然自律甚严且奋战不懈,他却早已不再是经纪人看好的摇钱树,而且接连输掉了若干场拳赛,甚至沦落到只能在建筑工地打打零工,勉强糊口。 如果说米奇在拳坛的一路征战靠的完全是自己后天的努力,他那同母异父的哥哥迪克·爱克兰德(克里斯蒂安·贝尔)则完全是自作孽而生的悲剧。迪克拥有令人惊异的拳击天赋,曾一度成为小镇骄傲和拳坛新星,然而百战百胜的他却因为好战斗勇的个性缺陷一步步自毁前程,并染上毒瘾、一蹶不振,多次锒铛入狱如日中天的事业骤然被划下了句点。 连续多场失利的糟糕战绩,已让米奇失去了最初的信心。面对女儿希冀的眼神,尽管他咬紧牙关承诺说下场拳赛一定能够获胜,但旁人看笑话的态度,早就说明了一切。果然,当站在那个比他强壮数倍的黑大个面前时,他除了被打得头破血流,没有任何制胜的良机。事后他连与酒吧女郎夏琳(艾米·亚当斯)第一次约会的机会都放走,幸好夏琳主动来找他,在他疗伤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米奇终于想要改变现有的问题:作为教练的迪克总是缺席而去抽可卡因,作为经纪人的母亲老是安排糟透了的比赛……,父亲给予他足够的支持,为他找来新教练、新经济人,此时迪克正因为抢劫、袭警等罪行而坐牢。米奇从新的胜利中找到自信并越打越好,与墨西哥新星桑切斯一战十分关键,他听从了狱中大哥的建议,出人意料的一击逆转取胜,并获得挑战次中量级拳王尼尔利的机会。备战期间,迪克出狱并表现出让人信服的悔改之心,又成为米奇的教练,亲友间的种种矛盾也逐渐淡去,空前的团结帮助米奇在恶战中击败对手,成为新的世界冠军

  《斗士》影评(五):一记掏心拳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同时署五、六个编剧的名字是常有的事,可最后的剧本能做到故事完整、风格统一的却不多见。本片聪明回避了传记片“贪多嚼不烂”的恶习,把影片的时间跨度限制在了十年之内,使之成为米奇-沃德的“成名史”而非笼统的“成长史”。不过片中所指的“斗士”并非米奇一人,还同时包括了他同母异父的哥哥迪克-艾兰克。迪克也曾是一名颇有潜力的拳手,却因为沉迷毒品而断送前途,后试图改当米奇的拳击教练。虽然米奇与女友感人爱情线,迪克与母亲的暧昧亲情线分别占了影片很大的比重,但他俩之间爱恨交织的兄弟情始终是焦点所在。全片的叙事也基本上是由“弟弟奋发图强”和“哥哥浪子回头”这两条始终并行且不时交错的主线构成的。

  本片的剧情曝光后,很多米奇的粉丝都不满编剧给迪克如此多的笔墨,担心他失败的人生故事会喧宾夺主,破坏影片的积极情绪。一些评论家则质疑米奇“成名史”的宣传价值,认为迪克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本来更有震撼力,可放在一部主流大片里反倒会削弱他的现实意义。殊不知使用一明一暗双主角,恰恰是帮助[斗士]在同类型电影中突围而出的关键一步。

  米奇的个人奋斗纵然足以撑起一部影片的长度,但他的故事在很多层面上都像极了卢塞-克劳在2005年出演的[男版灰姑娘],即一个外表沉默木讷、内心多愁善感的无名小卒,通过勤奋和努力一步步成为民族英雄的过程。那部影片上映后之所以反响平平,主要就败在它过于光明和温情的传统叙事,以及为了掩盖戏剧性不足而加入的大量拳击场面。要知道在当今这个人人愤青、处处恶搞的社会里,像[洛奇]和[男版灰姑娘]这样渲染英雄主义的老式励志片模式势必会被视为矫情和说教。反过来说,幽默外向的迪克虽然有更为戏剧性的人生,可是若把他与毒品屡战屡败的惨痛经历作为重点,对主流观众来说未免过于绝望和阴暗。只有当这性格两级的兄弟纠结在一起时,彼此间才能形成一种既温暖又尖刻、既正经又戏谑的奇妙平衡。也正因为如此,影片中的迪克方能在弟弟的拳击事业中找到些许救赎,而那些藏在米奇“高大全”形象背后的七情六欲也得以慢慢显现。

  如果评选[斗士]最大的看点,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饰演迪克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当然,还没看过的人自然要把焦点放在贝尔继[机械师]和[重见天日]后第三度“脱相”的外表,但看过后一定会承认他此次的表演成就已远远超越疯狂瘦身、口音模仿等技术层面,而是做到了真正的形神合一。

  把一个反面人物演得魅力四射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在可信地表现瘾君子“浪子回头”的同时,又不对其丝毫地美化和矫饰。尽管片子后段有好多场表现迪克诚心悔过的戏码,可贝尔始终不让角色去乞求观众的同情和好感,那份强大的压场感和威慑力像极了青年时期的杰克-尼克尔森。如此精湛的演出,不获得最佳男配角的奖项可真的要成为学院奖历史上的最大丑闻了。

  评论家普遍认为马克-沃尔伯格比较失色,其实他才是最大功臣。与米奇有着同样出身的他,7年来一直以主演兼制片人的身份为本片奔走集资,拼命增肥还苦练拳击。倒霉就倒在影片所有配角的个性都如狂风暴雨,让他成为了看似被动的“风暴眼”。回看沃尔伯格和导演大卫-O-拉塞尔前两次的合作([夺宝三王]和[我爱哈克比])就能发现,这些年来他演技进步飞速,已开始向性格演员的方向靠拢。此次能够压制住自己的明星光环,并如此细腻地刻画出角色的孤寂和隐忍,着实称得上是其个人生涯中最值得褒奖的演出。

  令人意外的是,本片的女角们非但没有被两大男星的光环压倒,反而获得了旗鼓相当的发挥机会。米奇和迪克那7个姐妹个个傻得可爱,形影不离的她们时常在剧情过度严肃时爆出令人捧腹的台词,堪称2010年度最无厘头的组合。梅丽莎-里奥饰演的母亲爱丽丝口无遮拦、举止粗野、劲爆程度简直与[珍爱]中的莫尼克有一拼。里奥赋予了一个单调人物多层次的性格,让观众在前半段恨这个女人对大儿子的溺爱和偏心,但禁不住被她的豪爽和直率所吸引,后半段她逐渐揭示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场被小儿子质问的戏令人愤慨的同时,也不得不引发“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饰演米奇女友沙琳的艾米-亚当斯。她这回的角色豪放刚烈,完全颠覆了在[魔法奇缘]和[虐童疑云]等片所建立的起的清纯形象,堪称全片演员中突破最大,效果最讨好的一个。除了负责谈情说爱之外,沙琳还是推动米奇拳击事业的关键性人物。每当男友遭到家人排挤和摆布时,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了捍卫其尊严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沙琳也是片中的一名斗士,她就好逼观众的感情载体,代替大家为米奇保驾护航,与迪克和爱丽丝抗争。

  导演当初接拍[斗士]时曾饱受非议,一方面因为他脾气暴烈,经常因为与工作人员的矛盾(乔治-克鲁尼至今未原谅他)而影响拍摄进度;另一方面则在与他以往的作品过于边缘另类。没想到他只用33天便完成前期拍摄,导演手法还非常平易近人,不单单只关注“草根”对象,更能真正为“草根”而拍,决没有为了个人的抒怀言志而可以去装深沉、扮严肃。他特意选在故事的发生地(马萨诸塞州的洛威镇)实景拍摄,用镜头细心捕捉街头巷尾、左邻右舍处处蓬勃的生命气息。一些兄弟俩和普通镇民的互动戏尤其意味深长,即加强了故事的空间感,又点出了一个“平民英雄”的成败与家乡父老的紧密关联。

  大多数独立电影起家的导演,一旦触及大众题材就会立刻失去自我。拉塞尔作为美国电影公认的怪才,当然不甘于让自己的棱角被磨平。他至今所拍的每部电影都自成一格,但彼此间的的联系又有清晰的脉络可寻。比如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接连推出的[打猴子]和[与灾难调情],两部疯狂小品皆探讨了畸形的家庭关系,更在“恋母情节”上大做文章。到了[斗士]中,他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探讨着这些敏感话题。迪克与爱丽丝这对母子间依旧存在着难以言明的暧昧,而米奇对哥哥受宠的不满也与此有直接的联系。拉塞尔最显大将风范的地方,还要数他对每场戏轻重缓急的精准把握。2001年的[拳王阿里]之所以饱受诟病,就在于迈克尔-曼安排了大量的冗长的拳击场面。本片虽只展现了3场拳击赛,但恰当的编排以及富有活力的镜头调度,使其每次出现都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此类电影惯常的道路,全片的情感高潮必定是设定在男主角在末尾的最后一役上。可拉塞尔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把最点题、也最震撼人心的戏安排在了比赛之前。

  如果要拿[斗士]和拳击电影的经典作对比,会觉得它在处理手法上接近[愤怒的公牛],内在精神上接近[洛奇]。耐人寻味的是,后者也正是在1976年12月悄然杀入奥斯卡,以黑马姿态席卷10项提名并最终击败了[电视台风云]和[水门事件]这两大热门。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在34年后重演,但[斗士]那散发着“草根味”的独特魅力真的很难让人不想为其投上一票。

  《斗士》影评(六):要么没落一无所成,要么抗争直到胜利。

  人的一生无法避免错误,但相比于数不清讲不明的失望和失败,那几处闪耀的光辉足以掩盖一切。

  没人愿意和别人回顾自己失败的过去,大家想告诉别人的都是自己曾经的辉煌。我们惧怕自己的生命没有成功,这样大家总是把你和失败联系到一起,而只有当你成功了,别人才会说:哦,他以前那些都是积淀,现在的胜利是他应得的。

  但事实上呢,每一份失败都可以被传化成成功的一份因子,就看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去做努力。

  micky作为家中的弟弟,有一个成功的哥哥,并且这哥哥还做出了一番事迹,当然会成为大家也包括他自己的偶像。强势的母亲,只能做无谓抵抗的父亲,这样的家庭出来的micky自然已经养成了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可是这样下去他得到的永远不会是自身的一鸣惊人。

  随后的生活出现了波折,哥哥入狱,终于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好好想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契机,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幸好他抓住了机会,并且把握得很好。

  生活总有不顺,总会让你失望,事情总也是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但上天也会公平,她会给你机会,一个塞翁失马的机会,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了。

  《斗士》影评(七):偏执狂不失败

  真人传记,拳击手,克里斯蒂安贝尔,种种元素集合起来使我不可能错过这部电影。忘了从何时开始迷上拳击,感谢CCTV,让我能在中学时代几乎一场不落的收看拳王争霸赛,曾经在课间休息时和同学演练哈米德的步法,也曾经在暑假的清晨独自模仿霍亚的身姿,如今再回想起当年为了泰森的入狱而捶胸顿足时,岁月已恍若云烟。

  但凡优秀的拳击手多数是一战成名,和众多当红摇滚明星一样,都要面对金钱美女荣耀地位的考验,所以毒品和暴力,酗酒与滥交几乎没有片刻远离过这个行业。本片中贝尔以他独有的神经质表演,完整得刻画出这名深陷毒品和犯罪泥潭的拳击手内心的迷茫与挣扎,捧得本届奥斯卡小金人可谓名至实归。此外导演对冷静长镜头的运用,多人场景的剧情冲突,演员随性自然的表演都给这部记录式影片带来了更多真实感。

  拳击题材的电影,这不是第一部也不会是最后一部,虽有罗素克劳的”铁拳男人“朱玉在前,相信本片依然会在类型片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这项最能展现力与美的运动依然在焕发生机。每个周末,无论是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酒店还是在纽约的麦迪逊广场花园,迈克尔布博总会用他特有的嗓音拉开王者之争的序幕,而全世界拳迷的热血也就此点燃。

  《斗士》影评(八):拳手,母亲,兄弟

  当Micky顶着他的金刚不败耐打之躯使出他的左摆拳和左勾拳时,我们知道,对面无论是Sanchez还是Neary,都得躺,因为Micky不再是迪士尼笔下的那只老鼠,而是一个轻中量级的WBU冠军。

  这是典型的体育电影做法,Russel并没有避讳这些,高明之处在于,这也不是一部典型的体育电影,令人血脉贲张的拳击训练和比赛并没有得到浓墨重彩的描写,更多的是以一种线索的姿态埋在故事中。

  Russel的切入点很有趣,上来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大家族的闹腾,和我们对拳手“冷酷”“木讷”的常识产生了巨大的反差。Wahlberg和Bale一静一动地处理着这两代拳手的形象。一个虽正当壮年却成绩平平,一个英雄迟暮却只提当年勇。兄弟俩在一个麻州听都没听过的小镇过着流俗的生活,母亲更像一个不靠谱的经纪人,一家子都需要靠弟弟打拳赚钱来养,而哥哥除了插科打诨便是抽大麻,怎么看都不像能赢得了比赛的样子。

  生活的改变往往从家庭开始,于是便有了大段大段群戏中的争吵,涉及家庭的每个成员,以及即将进入家庭的成员。Micky很沉静地忍受着每个人的看法,直到最后才爆发出来,那个打拳的终归是我,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你。拳击是他的存在,而尽管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尝试着为他做点什么,却最后都只是在消磨他的存在感,唯有站上拳台,击败对手,他才能从这个最男人的运动中找到最男人的存在。而家庭也表达出来真正的理解,需要的不仅是你的奖金你的拳,需要的是你这个儿子和你这个弟弟。

  不要觉得以弱胜强就是好莱坞给你编造的谎言,就如安达在Katsu里描写的那样,拳击是一个就算百分百赢也不能放一丝松的运动,不然坂口rabbit也不会一击打死里山八五郎。Micky固然很耐打,但想赢得比赛,还是得使出击中腰部的左摆拳,还是得远离绳圈,还是得击溃对手的步伐,还是得使出左勾拳。这项运动不是一个人可以简单完成,它需要艰苦的一对一训练,需要后援团长期温情的关怀,需要经纪人无孔不入地找到好比赛。

  不管你多有天分,这始终是一个一人在台上数人在台下的运动,Micky很幸运有一个支撑他的家庭,彷徨过却至少不会轻易倒下,不会像泰森那样成为迷途的小羊羔。

  这是为什么The Fighter炒着老掉牙的东西却仍然吸引人,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在Rocky,Raging Bull,Million Dollar Baby之后还在挖掘这个题材,并且依然优质。

  当看到Bale为了躲避老妈从窗台跳到垃圾堆里的时候,我不禁俨然发笑,堂堂一线影星也要演这种配角。但Bale把这个看似主角的配角演得活灵活现,就是没有Wahlberg那么像个拳击手而已。

  《斗士》影评(九):最近看得最高兴的一部片子

  这片子三观真是正到不行。

  节奏中规中矩,舒服流畅,演员都很到位,音乐也好,高潮戏拍得特别棒,最后那场拳赛我是紧握拳头看完的我会说吗。

  贝尔这里面的演技很出色,一出场我就觉得这模样这神气像个吸毒的,结果他就是。片尾看到真人(这是真人故事改编的),天,我完全相信这老爷子年轻时就是贝尔在电影里那个样子。真是整个气质和神态完全一路的orz

  而mark那个角色的原型,也是乖乖的在哥哥身边笑眯眯的,哥哥最后对着镜头乐呵呵说了一句,他从来抢不上话。

  真有爱啊。

  我去百度了米奇沃德其人,发现电影是把时间线给缩短了,真实的生活要更熬人,更残酷,他在体力全盛时期被哥哥连累受伤被经纪公司抛弃,经历了好些年的困顿才重回拳台,在拳王挑战赛中又告负——对,他其实没有拿到世界冠军来着。他真正成名是在和gatti的三次对战,因为gatti是大明星嘛。不过打完和gatti的比赛,他就退役了。

  看完米奇的经历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贝尔有点抢戏了。这个剧本给贝尔的戏份也忒多了一点。基本上这片子有两条线,一个是在讲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就是贝尔;另一条线是一个呆瓜的坚持,就是mark。浪子回头比较吸引眼球啊。不过可能也很难责备编导吧,看看最后那个真人出场,米奇根本就是低调到不行,他老哥完全出尽风头。这兄弟俩就是这样的性格的吧。

  《斗士》影评(十):假如生活痛揍了你……FIGHT BACK!

  体育电影何其多,但拍的好的,却总是拳击。我不喜欢这项运动,偶尔瞥到,赶紧换台,唯因太过血腥,满屏飞溅的口水汗水和血水,同我那想入非非的温暖小世界绝不相容。正因为此,没看过《愤怒的公牛》也没看过《洛基一二三四五六》,甚至在极喜欢Russell Crowe的那段日子,下载了《铁拳男人》,匆匆浏览,最后还是放弃。我喜欢《宿醉》或者吐槽会栏目里的泰森,因为他不是那个在台上咬耳朵的野兽——不管有多少人为这项运动如痴如迷,在我的意识里它无非如此:铃声一响,野兽出笼。

  但凡是总有例外,本来看《斗士》只为Christian Bale,一直觉得Mark Wahlberg有张过度中规中矩甚至乏味的脸,恕我直言这部戏中他也绝非精彩角色,但好莱坞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你可以成为一个甘当配角扶红花的绿叶,你也可以甘当主角,只为陪衬一个无比精彩的配角,让他在奥斯卡台上冲你挥动小金人,感谢你为了最佳配角而做了个合格的搭档。一部好电影,之所以能讲述一个好故事,造就一个好人物,就在于其中的每个“其他”,都恰到好处地服从了唯一的主题。

  MICKY的故事主题是“成长”,多半体育题材都是关于成长,从失败到成熟,冠军之路总是有进有退有起有落,名利是过眼烟云,荣耀才是制高点;DICKY的故事却是关于“回归”,成长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当我们嗅出这个主题的意味,不论道路如何坎坷,结局基本意味着大放光明,就算不是我们想要的成功,起码也会是某种层面的功德圆满;但回归却是充满悬念的,他曾经有过荣光,却因之沉沦,自尊和自我厌弃噬咬着他,成为每个人的偶像,最终就负担着所有人的失望,就连崇拜过他的MICKY都抛弃他独自走向成功,我想,那一刻一定像整个世界对他比出了中指,他会走回那绿色的嗑药屋,还是掉头往下,在迈步的那一瞬之前,没人知道。一次次置之死地,一次次在岔路口,让屏幕外的我们悬于一线,饱受折磨,这得是多成功的人物塑造和演技,才能让观众不分老幼民族性别,把自己的情感和这个多嘴多舌骨瘦如柴的JUNKIE的命运紧紧系联在一起?因为那个境遇我们每个人曾到达——机会来过,但被我搞砸了。希望有过,但被我搞砸了。梦想近过,但被我搞砸了……

  分分钟怀疑自己已成LOSER,切肤之痛,无力还击。

  所以所有同类型的影片都在讲一个类似的道理:肉体的强大不是真的强大,拳头的有力不是真的有力,头上有命运的一丝悬剑,四周有现实的铜墙铁壁,对真正的强者来说,最爽的不是揍得对手口眼歪斜腮肉乱颤,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一记FIGHT BACK,之后是终场的铃声响起,群情激昂,没有人在乎是否定格之后还有永远的灿烂辉煌,永远的喜极而泣,永远的热泪盈眶!

  HELLO,FATE,SCREW YOU!

  一点题外:乍一看,Amy Adams一改《魔法奇缘》和《闰年》中的仙女范儿,成了个脏话满口的酒吧女,但细细一想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依旧是点石成金的那个蓝眼睛精灵,在MICKY的英雄之旅上,袪魅除妖,降魔服怪,有她伴随左右照样还是令人安心不少。看来所谓的突破只需要换个包装就好,新瓶子里还是得装让观众乐意买单的旧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