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海底出击》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从海底出击》经典影评集

2017-12-13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海底出击》经典影评集

  《从海底出击》是一部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尤尔根·普洛斯诺 / 赫贝特·格勒内梅厄 / Klaus Wenneman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海底出击》影评(一):难忘

  毕生中第二部德语电影

  首先声明一下,我看的是3.5小时的版本,但仍然不希望影片结束。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再看一次有点夸张的5小时版本。可以称为最好的潜艇电影了

  作为一部完全是西德制作(没有美国参与)的二战电影,视角很不一般,甚至完全避开了政治上的话题,但在精神上,展现了德国人在战时的内心

  只有真正陷入绝境的士兵们才知道,战斗哪有什么荣耀,只是为了让自己快点回家

  (水手们希望接到任务猎杀英国船只的原因不是因为荣誉,只是希望快点打完炮弹好回家)

  故事发生的时间估计已经是两大联盟相持不下的时期,因此,虽然士兵们还保留着对“国家”对“元首”的忠诚激情,但已有些失望。关于这些思想,电影中有不少细节——开头老上校在酒会上向元首致辞,但却无从夸起、舰长听广播,抱怨元首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给英国人起外号,但英国本土却毫发无损、沉船后大家几乎绝望时,记者说“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灌输为了这一刻而光荣牺牲的思想,但我只感到恐惧”。即使有这些现象,在收到一封几乎算是自杀式的命令后,舰长依然痛苦的执行,因为那仅存的军人的忠诚

  虽然此片的时长有不少是差不多的躲避和追逐戏堆起来的,看着微微无聊,但影片巧妙的通过灯光和细节使这些戏代入感极强,如身临其境(我知道这么说的基本都是小学生,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这样表达),因为我真的是随着剧情一起紧张,一起为船员们担心,最终觉得,潜艇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在潜艇战中,驱逐舰是猎人、潜艇是捕猎的动物、货船是猎物。对于驱逐舰,潜艇毫无还击之力,只能潜入水下祈祷不会被深水炸弹击中,而没有驱逐舰保护的货船也毫无还击之力,甚至在被击中后也不会有任何船只来救他们

  电影将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以暗色的青光照映、在堆满杂物的狭小的艇中,船员们汗流浃背用发抖的手握紧拳头祈祷,有时什么也不会发生,有时却会忽然发出一声巨响,平静再次被打破,我们的心跳会随之加速。

  虽然全程几乎都是在阴暗压抑而潮湿的潜艇中拍摄的,但为数不多的大场面个个都很震撼——当潜艇浮上水面时,看到烈火中的英国船只上有浑身着火的人跳下,大喊救命,但艇长还是矛盾的命令离开——这也许就是战争中的潜规则吧,对敌人绝不手软

  人物刻画的突出

  人物性格都很鲜明,舰长严肃悲观但却在船员面前永远是笑着的、记者一直恐惧,作为旁观者看着整个过程、轮机长虽然思乡心切但依然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工作、很有经验但最终还是被敌人不断的袭击逼疯了的锅炉师傅、从未抱怨但其实心里很恐惧的监听员、思念自己法国女友年轻水兵,以及永远为自己找乐子的翻译员——这一切,打破了我们对二战中传统的对德国人的认知——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情感,有家的人

  结局好似一个宿命的玩笑,在遭遇超过三十颗深水炸弹、被航空导弹直接命中、沉入海底15小时、艇仓严重漏水的情况下船员们依旧把潜艇开回了基地,但就在皆大欢喜的回家后,潜艇一靠岸就遭到了空袭,在注视潜艇沉没后,屡次逃出困境的艇长倒下了

  《从海底出击》影评(二):愿世界和平 没有战争

  1981年的老电影,以二战德军视角拍摄,记录一个战地记者随潜艇出航的全过程,挺科普的

  整部影片三个小时的场景几乎都是在这部德国U型潜艇里,自始至终传达着无处不在的压抑感。每当潜艇下潜,随着下潜深度不断增加,船体受压力发出金属变形的声音,那种恐惧感传达的淋漓尽致。

  想想即使没有战争,单纯的跟随潜艇下潜就足够令人恐惧了,封闭狭小的空间,窒息,压抑,不流通的空气,深海压力,漫长的漂泊。。。而加上战争的残酷就更不用说了。

  每个男人喜欢武器,这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本性,但希望没人喜欢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痛苦,影片中也表达了一些军人的无奈,罪恶是属于那些挑动战争的人。

  海陆空三军里,个人觉得海军最牛最全面,对地有海军陆战队,对空有航母,甚至还有战略导弹,想想蒙古国连海都没有竟然还有海军也就知道其重要性了。还有个人觉得特别牛的是海军都会系各种绳结哈哈。。。表达对海军的崇高敬意

  最后补充一下,不得不说德国人严谨的制造技术,这潜艇好顿被炸各种霍霍,都沉海底了竟然还能救回来。。。

  愿世界和平 没有战争

  《从海底出击》影评(三):《Das Boot[从海底出发]》独狼出击

  http://axinlove.com/2011/08/das-boot/

  《Das Boot[从海底出发]》独狼出击

  y @xinl.ve 110802

  Movie Rating:9。

  1918年的10月,已经担任德国海军UB-68潜艇舰长的卡尔·邓尼茨,因协同潜艇未能如约而至,独自开展了对英国护航运输队的攻击。第一次攻击得手并逃脱护航驱逐舰的攻击,邓尼茨继续尾随船队试图发动第二次偷袭。由于机械故障,潜艇失去控制而下潜至60、70米的深度——达到了当时潜艇的极限——邓尼茨不得不排空潜艇的压载水柜,使得潜艇曝露在护航运输队眼皮底下。性命得保的后果是潜艇UB-68被英国海军击沉,德国未来的海军元帅,第三帝国的末代总统成为英军俘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关押了10个月后的邓尼茨回到了德国。

  作为潜艇成员,邓尼茨的经历不是孤例,《Das Boot[从海底出发]》的U-96潜艇舰长因为受到攻击,差点使得潜艇和全部艇员永远沉入海底。开场片头,平静的字幕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冰冷数据:40000名德国潜艇部队成员,30000人再也没有回来。

  由德国导演Wolfgang Petersen[沃尔夫冈·彼德森]拍一部有关德国潜水艇官兵的影片,政治不正确的风险极大。由胜利者所写的历史可以接受诸如《U-571[猎杀U-571]》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属于非正义的纳粹发动的战争,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差别不过是希特勒在顶上,戈培尔、希姆莱、戈林,还有邓尼茨在杆子中间被示众。一名战功显赫的老舰长在本片开端之时对上层的官僚大放阙词,既表示了当时德国身处战争一线的官兵的心境,又可以看做是导演预先给观众做的一点声明、铺垫:表现德国潜艇军人的勇气智慧,与对纳粹表示同情或认同无关,不过表现着他们也是军人——“我”的同胞,你们的敌人。

  无法用胜利的勋章为自己的英勇智慧和坚韧增加光辉,换个角度的《Das Boot》用纪实的方式,表现着时刻承受生与死压力的UB-86德国的官兵。潜艇有个别名,叫做铁棺材[Iron Coffin]。狭长的密闭空间里,被敌方声纳扫过时的声响,一点点地在割人头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一下子割断脖子要了性命。旨在打草惊蛇的深水炸弹虽然直接摧毁不了潜艇,但由其产生的巨大冲击,往往会给潜艇带来致命的机械损伤。潜艇不住下沉,密封件开始四崩五裂,水涌入舱室,索命的方式一种接一种。相较之下,潜艇上的士兵大概宁愿接受一下将潜艇击毁击沉的雷霆手段,也不愿挨钝刀子割肉。处于沉寂之中舰上诸人个个大汗淋漓,“一声惊雷”之后,舰舱之中马上混乱起来,剧烈变化的场景好似把弦崩断的前后。

  剧烈变化的状况还出现在电影的配乐。当潜艇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时,奔赴远方的豪情油然而生,而当潜艇下潜之时,海水吞噬了潜艇的同时,好像也把所有的生机也都吞没。

  电影创造了情绪,也回顾了部分史实。海军元帅邓尼茨的画像挂在每一艘德国潜艇内部。潜艇海战的狼群战术和无限制潜艇战同是邓尼茨的标签。前者可以媲美德国的闪电战理论,后者则把军事天才送上了道德审判庭接受拷打。电影选取了战争的末期,从一开始乳臭未干的娃娃兵登上潜艇,到最后只有U-96一艘潜艇又重复年轻时邓尼茨的经历,狼群凋零至只有孤狼出击。见死不救的恶名声在本片中也有体现,不过舰长不就落水英国船员的原因——印象中曾在某处看到是救人会造成潜艇遭受攻击——没有被提及,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完成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按照好莱坞大片的安排,凯旋而归的潜艇要接受鲜花和掌声。不过,战役的胜利未能影响战略,也没有改变战争最后的结局。情绪终究湮灭于冷眼旁观的克制叙述,电影结束之时再无正义邪恶之争,不过有那么一群人曾经经历了某一切,直到现在才为我们了解的惊心动魄

  Das.Boot.1981.720p.BluRay.x264-HD4U

  《从海底出击》影评(四):《从海底出击》——男人的史诗:坚强、无惧、忍耐

  (293分钟版本)一艘潜艇奔赴任务,经历重重打击,有英国的飞机丢炸弹、先进的潜艇深水炸弹,还有燃油、智慧、勇敢的考验。即使身处绝境,也要放手一搏!

  德国电影。德国人是强势、勇敢、好战的标签,透过电影不难发现,的确如此。

  战争是残酷的,不过投入战斗,就必须军人一样的战斗。没有哪个国家好与坏,战士只是在执行命令。

  舰长的果断、成熟、勇敢、智慧就是德国人的特质,我想作者也是这样在塑造德国人形象。

  很多人不理解片尾。因为经过几次鬼门关,全队终于回到岸上,可是此时英国飞机突袭,空投炸弹,炸毁了整个海岸城市。之前潜艇里的人除了那位记者,全部丧失。我的理解是:这是一部给德国人看的电影,让后生铭记耻辱。几经生死关,可终究竟然在上了岸被射杀。

  努力不一定就会有幸福的收获,把努力看作使命,才是强大起来的源源动力。

  最后补一句,潜艇沉默、德国战士全牺牲,是由于政治原因。若皆大欢喜,岂不是鼓吹法西斯? 但我隐隐觉得,这样反面的迎合政治,更让人深深思索:法西斯只是错在最上层那个人,我看到了德国人的军人特质:坚强、无惧、忍耐。

  后面什么喊着“反法西斯”口号结盟攻打德意日等国家。政治家最擅长的就是假借仁义道德之名行假仁假义、图谋不轨之目的。

  看懂电影就好,就像懂得生活规则。不必要说出来。

  《从海底出击》影评(五):A boring and overlong Nazi propaganda

  I never thought the film could be so boring. Perhaps it is because I watch the 208 minutes director's cut version, rather than the original theatrical release version with 150 minutes.

  For the director's cut version, it is total rubbish. The pace is extremely slow and many scenes are just repetitive. The terror and despair scenes of the soldiers are shown again and again. The director wants the audience to have pity on the Nazi soldiers? No way! They start the war, and they deserve to lose the war.

  The only merit of the movie is that the ending is beyond expectation and cliché. So the rating for this movie is 2/10.

  《从海底出击》影评(六):疯狂的生存游戏——《从海底出击》观后感

  推荐我看这部电影的小男生说,这是男人必看的影片,加之二战背景,我只当又是战争片呢,然而,看过之后,并非如此,影片的内容更像是一部疯狂的生存游戏,从这个角度倒也能理解“男人必看”的缘故,多是强调勇气、毅力,这确实是一个男子汉应当具备的优秀素养。

  影片的主角是德国军人,二战时处于反面的角色,所以不可能从歌颂的角度来描摹,导演本身也是个德国人,内心的复杂,不言而喻,不论正义与否,对自己国家的军人的英勇肯定是充满自豪,因此也不可能从丑化的角度来描摹。

  在此可与日本人拍摄的《二百三高地》作个对比,两者都有其身份的两难尴尬,《二》片处理的暧昧不清,处处企图正义化、美化侵略战争,但又不敢张扬表达,遮遮掩掩,影片冗长沉闷,鲜血与死尸场面的背后,模糊的显现出一颗扭曲的日本人的心。《海》片则显得高明的多,绕开战争,避谈战争目的、意图、正义等等繁琐,着重体现潜艇中,所有将士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合作,以及U型潜艇的特殊作战环境中的各种艰苦、危险,人在生死关头毅力与勇气的光芒,使得影片如同一部精彩的生存挑战游戏,散发出浓烈的男性荷尔蒙气息。我并不想过于敏感,可是必须得说,就两部影片的对比,即可看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也就能理解他们对于二战罪行的态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在这部影片之前,我也看过不少“船”片,最著名的就是《泰坦尼克号》,这片子主打爱情,船上的生活,并没有使我感染,太豪华了,女屌丝真心体会不到,我不过是冲着帅气阳光的小李去看的。另外比较著名的就是《深渊》,可能影片涉及外星生物,即使船体发生危难,我似乎也很难会切实体会到船员的生活,总觉得那是科幻。《海》片来自真实的二战,U型潜艇是切实存在的,这本身就充满说服力,导演也有意要深刻反映潜艇军人的生活,真实感扑面而来,使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船员的艰辛,而潜艇本身的生存环境又不同于一般船泊,使得影片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生存环境究竟如何?

  潜艇是一个极其狭长的空间,而船上有50个人,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还要储备足够多的食物供给,以至于在出巡任务的前半段时间,50个大男人只得共用一个厕所,另一个则塞满了食物。床铺小的如同火车卧铺,普通级别的船员,还必须两人共用一床,一个人去值班的时候,另一个才得以在床上休息。平时人员走动在极窄的走廊,互相摩擦碰撞,仓与仓之间甚至没有像样门,而是一个圆形的洞,钻来钻去……这么长的一段描述,由一个船员向随军记者介绍,镜头跟进,几分钟就完成了,导演功力非凡。

  这只是一个静态的概览,剧情此后无不围绕着潜艇自身特点进行,给了观众非常全面的视觉,去体会U型潜艇上的生活,并且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大遭遇状况的难度:寻常巡逻时,若在海面上,会遇到暴风雨,每次从舱顶下来,都会有大量雨水倒灌,造成舱内的潮湿,身体的不适,若下潜抵达一定深度,就会听见因水重挤压船舱,而发出的难听金属音,产生心理上的压迫感。紧接着,便遇到驱逐舰,如同每样兵器都有优缺点一样,潜艇擅长偷袭,不适合正面交火,当偷袭失败,就会遭遇驱逐舰接连的深水弹攻击,完全没有招架的力量。再跟着,就是遇到多艘配有超声波监测器的舰船的主动攻击,此刻,潜艇只能不断深潜,慢慢逼近其潜水极限值,刺耳的金属音响起,不但考验着船舱的承压力,也考验着船员的心里素质,更考验着对方探测器的灵敏度,一旦被探测到,就会发出阵雨般的攻击,一波又一波……就这样不断推进,加大难度,直至最后一次任务中,船员置之死地而后生,沉船后重振,再次乘风破浪,飞驰在海面上,别说男生了,连我这个女生也不由的欢呼,一种挑战成功后的意气风发,甚至有些许疯狂的情绪,并且由衷的欣赏潜艇船员的求生意志和耐力。

  比较遗憾的是,原片是6小时的,我看到的是被剪辑至2小时左右的片子,稍稍显得不过瘾。

  对于结尾,小小吐槽一下,是不是为了符合历史潮流:坏人怎可生存成功?所以,即使已经顺利回港,却安排一场飞机突袭,将潜艇击沉,船员重伤……怎么说呢,导演功力再强,总绕不开历史事实,也避不开道德评判,所以总还是要画蛇添足一番。

  《从海底出击》影评(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时德国的一艘U型潜艇出去执行任务,经过九死一生回到港口却在停靠时被英军空袭击沉。影片一开始就通过几个野蛮的镜头暗示了这群潜艇男人的野蛮粗犷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能够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每一次出征前的狂欢,他们都把它当做是最后一次的放纵。 进入潜艇以后,老兵开始如数家珍的给新人介绍他们的“家”,整艘潜艇都散发出硬朗的工业钢铁气息,所以传声基本靠吼,定位基本靠瞅。但即便是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都能够很默契迅速的进入状态。第一次战斗就遇到一艘驱逐舰,舰长指挥着躲过一劫。由于只是躲而没有打,大家士气都很低落,这是来了一支英国船队,所有人都很兴奋,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然而在发射了四枚鱼雷之后,他们被一艘护航驱逐舰盯上了,这一次的情况比上一次还遭,潜艇被迫下潜到表盘上的红色警戒深度。这只钢铁巨兽在巨大的水压之下发出扭曲的声音,舱内的螺丝也被压的崩出来。但这次他们又躲过一劫,驱逐舰走后,潜艇浮上岸,他们看着那些被他们鱼雷击中的船只在水面上燃烧着,火光冲天。舰长下令再给她一发鱼雷,把她击沉,似乎是在给她保留最后的尊严。然而鱼雷击中后,他们看到船上居然还有人,舰长大骂,他们的人居然不把他们带走。这个场景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历史是由胜利的人编写的,协约国并不是都人性光辉,同盟国也并不全是毫无人性,从整体上看,这是事实,但是下放到个人,就应该以个人内心为准。接下来,他们本以为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了,但命令来了,他们被要求通过布满敌舰的直布罗陀海峡,所有人都对这个命令感到愤懑,这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舰长明白,这是命令,只能执行。这时导演插了一小段意味深长的片段,舰长带着几个潜艇上的军官上到补给船上时,看到的是一片令人瞠目结舌的豪华景象,几个穿着整齐干净,容光焕发的军官来接待他们。潜艇上来的人除了那个忠实的希特勒拥护者穿着整齐的军服外,其他人都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与豪华的补给船和油头粉面的接待军官格格不入。所以舰长一路都是很冷漠的态度,谁都知道此刻他的内心在经历着什么。舰长也知道这次行动希望渺茫,所以打算把随军记者和妻子患重病的轮机长趁此机会调换上岸,然而请示被驳回了。回到潜艇上,舰长提出了一个通过海峡的方法,还问轮机长觉得怎么样,轮机长知道这是不可行的,是舰长想安慰大家,所以回答说,不错。于是,第三次战斗开始了。先是敌机发现了他们,炸伤了领航员,接下来是驱逐舰猛烈的深水炸弹,把潜艇炸的重度损坏,最后排水口故障,潜艇沉到了海底,在大家努力抢修下,潜艇所有漏水口都被堵上了,这时就是要想办法把潜艇内部的水排出去。舰长想到了用排风机,但是需要8个小时的维修时间,这时氧气已经快不够了。15个小时过去了,正当舰长都快要绝望的时候,排风机修好了。所有人把目光都投在深度仪表盘上,终于,潜艇上升了……潜艇有一次死里逃生,当潜艇冲出水面时,舰长站在舰桥上,对着轮廓的海面大声的喊着,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安迪逃出监狱后在雨中拥抱天空的感觉,那是一种重生的感觉。回到港口,他们成了英雄被迎接,然而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敌机空袭来了,经过九死一生的潜艇没在执行任务时葬身海底,却在港口被击沉,在舰长的眼前,缓缓地沉入水里。 该影片以少有的德国视角来记录二战(还有个3集小德剧《我们的父辈》也非常不错),影片不讨论战争的对错,仅仅是以一艘德国U型潜艇的事迹来反映战争的无常和残酷,从侧面反映德国军人对战争的一些看法,他们也有对战争的不满和无奈,面对快死的敌人的时候,也会激发出内心善的一面,总之,他们只是希特勒的战争工具,就像那句话说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影片也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形象,最具代表就是舰长了,沉着冷静,该严肃的时候对谁都不留情面,该放松的时候在他车上撒尿都可以。由内而外都透露出一股领袖气质,能够在混乱的时候控制场面,在危急的时候稳定军心。同时,舰长的善心,也是他的一个特点,在看到敌船上还有活人时,会义愤填膺,在面对死亡时,也会为下属着想。 我们这么说当年的法西斯,不是在褒扬它,而是以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二战,也倒出一个德国参战人的内心真实想法。记录战争,是为了反对战争。

  《从海底出击》影评(八):《从海底出击 Das Boot》:海军均衡发展是王道

  《从海底出击 Das Boot》:海军均衡发展是王道

  先说电影本身,意大利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意大利人上战场,不要急,慢慢来,到点准时喝咖啡。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战场上与意大利人为敌;世界上最倒霉的事情,就是在战场上与意大利人为友。

  在电影里,德国人千辛万苦开着潜艇来到意大利,居然死于盟军空袭,只能归咎于意大利人的无能。影片里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旁边就是抗炸艇库,完全可以在里面举行欢迎仪式。难道意大利人不知道盟军的空军基地所在(大部分轰炸机不适合从野战机场起飞),根据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就可以知道这地方是否安全;如果意大利人连抗炸艇库都没有,那雷德尔和邓尼茨属于绝对脑残,把自己的部下派到没有后方的地方去送死(不过邓尼茨是88指定的接班人,应该不属于脑残范围)。

  如果国内的天才导演大师拍潜艇片的话,不知道会想出怎样的创意,把女主角塞进去(国外的电影,比如本片、《U571》、《K19》都是男人片,你也可以鸡蛋里挑骨头,把那些俱乐部的女人当做女主角),然后发展多角恋爱。

  还有,潜艇里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不知道MD及北欧国家怎么想的,会把女人安排的潜艇里,MD安排在俄亥俄,好歹空间大;北欧国家的常规潜艇,怎么办?

  本人看的是209 分钟(director's cut),只能说是极为写实,同时惊心动魄、高潮迭起,不愧是潜艇片的鼻祖,后来的《U571》、《K19》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模仿的地方。就是不知道293 分钟(uncut version)多了那些内容。

  再说说观后感,海军均衡发展是王道。

  潜艇作为大海中的狙击手,威力巨大,同时也伴随着自身巨大的风险。如果在潜艇被敌方舰船搜索、围攻的时候,用空军发射导弹(电影的时代扔炸弹)、海军舰艇出现在现场的外围,潜艇的遭遇会好很多,敌方舰船要先考虑自身安全,不敢肆无忌惮地围攻,,不过这话就扯远了。海军舰艇出海,要靠飞机保驾,飞机作战半径有限,为了延伸半径,最好配备航母……总的来说,像二战德国那样侧重潜艇、不发展海上力量是不可取的,连邓尼茨接任海军司令后,也体会到了残存的战列舰的威慑力。

  《从海底出击》影评(九):从海底出击

  战争背景之下的生命失去意义,符号化的个体丢失人性也丢失特色,沦为毫无生命的数字,残酷而麻木。狭窄密闭的潜艇空间在深海之中暗夜航行,与孤独与自然与危险的搏斗,杀出一条血路,但从大自然抗争中逃生后却葬身在战斗机轰炸之下,意味深远,振聋发聩。荡气回肠!

  三小时十九分的导演剪辑版,不知道完整版什么情况。就剪辑版而言,是很很到位的潜艇题材,有如教科书般。潜艇作战在其天敌驱逐舰诞生前一直是取得制海权的极有效手段,风险也小,但随着声呐和驱逐舰的出现,潜艇的优势越来越小,并且潜艇需要经常潜伏在海下很长时间等待机会,有时是以月为单位的。狭小密闭的空间,沉闷枯燥的水下生活,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长期食用罐头食品,还有战争的危险,这些无疑是对潜艇兵最大的考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

  《从海底出击》影评(十):从海底出击

  镜头语言平实,影片仿佛把你带入一次真实完整的海战经历当中。该片侧重描写的是潜艇内船员的内心世界,海面平静时,这封闭、拥挤、浑浊的潜艇内无疑显得无聊、单调;当海面险境出现时,艇内船员无疑心情紧张、神经紧绷;面对每一次的炮弹袭击,船员都得承受危险所带来的恐慌、焦虑与情绪低落,这些人物内心情绪随外界战情变化而变化的细节在电影当中得到完整、真实的呈现。

  在291分钟的时间里,也许开始的一段有些沉闷;但当险情出现时,你不大再能保持淡定的心态去观看影片,因为你的情绪已经被带入到影片当时的情境当中,你的心情已经跟随人物所遭遇的险境而发生相应的波动;最后一个半小时的情节才是令人揪心,因为这段时间才是潜艇内船员所遭遇到的最危险最性命攸关的时刻,你的心情随着险情的变化而起伏不定,你已然处在全情贯注的状态当中。因此,五个小时的影片你渐渐觉得它并不长。

  电影是从德军的视角去叙述这艘潜艇出海及返航当中船员所遭遇的一切,不过电影显然已经超越了敌对双方的立场,回到了战争本身,回到了现实世界对普通人物内心的描摹上来,也许这种视角才是对战争进行真正思考的一个视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