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弦传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魔弦传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1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弦传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魔弦传说》是一部由特拉维斯·奈特执导,查理兹·塞隆 / 马修·麦康纳 / 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一部动画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弦传说》观后感(一):看见死亡

  剧透!!!严重剧透!!!

  下午看完Kubo,晒着太阳走回家,沿途都是放学的中学生,一路熙熙攘攘生气十足。等回到家,坐下,泡杯茶,满脑子都是那个发着银光的Moonking。

  MoonKing 从故事的最开始就以反角形象出现,即使最后他变成了Kubo的外公。

  可是其实他既不是恶魔,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家伙。

  他,是死亡。

  Moonking对kubo说,你若和我一起,你将不朽,你将永恒。Kubo说,每个人都有个结束,没有谁可以永恒。

  两人站在黑暗里对峙。

  Kubo穿着一身金色的铠甲,上面刻着太阳的图腾,他是正面的,阳性的,有生命的。

  而他那个外公,那个MoonKing,刚好站在了对立面上,阴性,冰冷。

  有什么是阴性,冰冷,不朽,永恒的?只有死亡。

  Kubo的两个姨妈,穿着黑色的斗篷,带着银色的镰刀状的武器,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死神。

  最初的相遇是Kubo在日落之前没有回家,他的姨妈们借着月色,穿过一条寄托着生人对亡者哀思的河流,挥动如同细沙一般的阴翳,如狼似虎的扑向Kubo。

  细沙,让人想到了另一个温和甜美的神,睡神。Sandman。

  死亡与睡眠。相似又不同

  死亡是冷酷残暴的,睡眠是安详静谧的。他们好似背对背的双生子,可艺术家从来都是把他们撕裂开来,赋予了截然相反的性格

  人类要怎样战胜死亡,这是个永恒的主题。

  kubo告诉我们,战胜死亡的并不是活着这个事实本身。唯一能让人打破死亡边界的是因为爱而传递下去的故事和思念

  所以没有什么魔法,或者说,真正的魔法就是爱。

  Kubo妈妈决然冲向死神的那个场景,有没有让你想起哈利波特?

  所以当Kubo弹想那带着记忆与爱的琴弦,召唤出了所有人的思念与爱,还有什么反派不能被打败。

  ================

  另外这个故事名字最开始的中文翻译,《久保与二弦琴》简直坑惨我了。Kubo的琴是个三弦啊,我一直等着他变二弦,等到最后,大失所望!谁翻译的,站出来,保证不打脸!

  《魔弦传说》观后感(二):论弹琴的重要

  《魔弦传说》是一部定格动画,在这个cg高速发展时代,定格动画就显得更稀罕些。能做得如此细致生动,也是屌爆了,难怪要花掉5个亿。不过想想导演是耐克总裁的儿子,那钱就不算是钱了,花得爽就好。当然,影片中充斥着大量日本文化,并且是用西方人的视角,这就难怪我们看到影片中最厉害的反派大BOSS-久保的外公变身居然不是一条龙而是一条虫时,便觉得太逊了,这种小咖在西游记的妖怪中是没资格活过五分钟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当然,片中大量的折纸变化特效,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影片的主题思想,讲的还是人性,挺正能量的。反派之所以要挖主角的眼睛,是因为不想让久保的眼晴去看到人性,因为没有人性,才可能成为厉害的妖怪。影片当中确实有很多的bug,比如久保一生艰辛,无车无房,父母双亡,最后也没有拯救世界,只是找到外公;一群人费尽心力找到的三件法宝,最后一点屁用也没有,全靠主角习惯性的一言不合就弹琴。对,只要弹琴,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于一部动画片无需过多苛责,毕竟“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适合小学以上孩子观看,三星推荐

  《魔弦传说》观后感(三):【电影】17026[4.22]《魔弦传说》

  我唸,应该任何一篇关于《魔弦传说》嘅影评都离唔开定格动画,而讲到定格动画又不得不提LAIKA工作室,既然讲到LAIKA工作室,自然而然就必须要提到工作室嘅超级富二代老板Travis Knight。还记得之前微博上广为流传嘅果个“不好奋斗,就只能回去继承1600亿的家业了”嘅段子,正係呢个视频令《魔弦传说》从我嘅观影备选变成咗必选。

  係迪士尼、梦工场、工业光魔横行嘅荷里活,LAIKA绝对係一朵奇葩,顽固咁执着于定格动画之余又超有钱超拽超有个性,相信入得呢间公司嘅人绝对都係GEEK。作为最原始嘅动画制作手法,时至今日定格动画几乎已经完全被手绘动画取代,但就像时至今日还有人固执咁坚持湿板摄影一样,呢种又费力又耗时嘅传统手法却能制作出令小众fans痴迷惊叹嘅艺术效果,不是说为梦想拼搏嘅人都值得被认可嘛,我亦从心底由衷敬佩呢群工艺精湛嘅追梦者们。

  作为一个西方嘅工作室,LAIKA讲出嘅呢个故事却无处不呈现住东方文化嘅元素。从场景到人设,还有运用得非常精妙嘅折纸工艺,都令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幅活动嘅浮世绘之中。一个日本少年披上古老嘅武士铠甲去战胜武士城堡中邪恶嘅怨魂,好一个充满东方气息嘅故事,呢种东西方文化嘅完美结合着实令人惊奇。

  抹杀掉爱同懦弱,不惜一切追寻所谓嘅“最强”,呢个本身就係日本漫画中一再出现嘅主题,亦係Kubo所以会遭遇厄难嘅根源。当Kubo係先人嘅墓地悟懂呢一点,佢拔下一根头发,同母亲嘅头发、父亲嘅弓弦一齐系係琴上,破碎嘅一家终于重新团聚係琴弦之上,伴随配乐,Kubo重重拨动琴弦嘅下一幕令画面燃着了,寄托对先人哀思嘅长明灯化身成护盾同巨浪,伴Kubo一齐击倒咗敌人。爱并唔简单在于我哋睇得倒嘅客观存在,而係深深埋藏係每个人嘅记忆之中。视觉可以被夺走,生命亦会终了,但记忆无法被删除,思想无法被束缚,爱很渺小,但佢蕴含嘅力量超乎一切。

  当Kubo同猴子、甲虫係湖上吃饭,Kubo很开心咁话第一次同咁多人一齐食饭嘅时候,我很感触,整个故事其实就係讲Kubo如何係历险中一点点从获得与失去中领悟爱。果啲批评电影空洞嘅观众,大概你哋还未有用心去感受呢个故事吧。

  十分精彩嘅电影,虽被人忽视,却绝对不容错过!推荐,考虑收藏。

  《魔弦传说》观后感(四):美国式日本定格

  上学看,正巧最近想家到不行,所以前半部分爸爸妈妈陪伴在儿子身边长大,一边秀恩爱一边渐渐放手,为儿子遮风挡雨树立榜样又教会他独自面对,简直太像我的断奶过程,心有同感于是哭泣。

  看过不少莱卡工作室的许多很久之前看的具体集大成者并不能一一道来,只能说挺符合工作室一贯作风。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之类,都是名为动画实则受众并不为小孩,二弦琴也是如此,感情颇为复杂,甚至在死亡、人生意义上也给了许多探究,基本剧本应该是情节易懂而想要传达的确实是非常丰富。前面大半部分,例如人生的故事总是在口口相传中延续生命,比如死亡的实质是转化,小孩如此懂事真令人心痛。最后结局略仓促,老祖父本体为什么那么像大圣归来的混沌啊喂!给我感觉没前面那么出彩,好像并不暗黑了呢突然通俗了啊哈。不过可能为了便于小孩接受,这样的结局也无伤大雅。

  美国式日本,像花木兰是美国式战国,总有点奇怪。哥特的须佐之男hhh有点搞笑,很多日本元素致敬引用确实棒,也怪怪的,没有日本人自己做的那么有仪式感,果然还是英文作祟hh

  最后赞叹一下莱卡的大场面,定个动画现在很少了,做的已经不像通灵男孩诺曼那样生硬又有飞跃进展而且大场面做的非常棒,这部电影要是在影院看,一定超棒。

  《魔弦传说》观后感(五):一部看过就会忘记的片

  《魔弦传说》说它是一部看了就会忘记的片,一点也不为过。它的剧情和《功夫熊猫》《奇幻森林》等等动画片都太过于类似了。都是在讲主角如何升级打怪,然后用爱征服世界的剧情。这类片非常适合给小孩子们看,小孩子们心中都住着一个英雄,解救世界的英雄,这些电影的剧情,看多了,在小孩子心中,相信自己勇敢善良,善恶分明等等励志的种子就会深深埋下。是好,也是坏。

  这类剧情的片子中的主角,都有一个共性。都是家庭残缺,完美被遗弃在外,要么,单亲,要么从小被别人抚养。一个故事模子,能被千千万万的编剧使用,我作为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从非专业的角度来看,看这类电影大多都是来消磨时光的,或是将它作为喜剧来看的,多看无意。

  像这类影片,搞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魔弦传说》中大虫子的人设,猴子打人设,还有男主在街上给大家讲故事时,遇到的老婆婆的人设都是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间的对白,以及在初遇大虫子时,在洞内大虫子和猴子斗嘴的台词,打斗是的落点,在推动剧情的同时,也很巧妙的填补了喜剧因素的空缺。其中最为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男主的纸人爸爸在洞口为男主指引方向是,纸人剑所指的方向固定,然而,男主想让纸人换方向,重新摆弄它,但纸人无论身体如何的被男主肆意的改动,都始终坚守着剑所指的方向一动不动。这个环节的设置,一方面交代了纸人的出场,也见到了纸人在后面的剧情中为众人引路。同时,在纸人和男主坚持自己的动作,相互争执时,也博得观众们笑声连连。

  自从西方国家的电影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之后,在很多的动画影片中,总有影片制作方蓄意讨好华夏观众审美及文化底蕴。比如《功夫熊猫》中,以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人物原型,讲述的故事。故事本身的就缺少灵魂,没有太多看点。但对熊猫的观察却十分仔细,熊猫是如何吃饭的,吃什么,熊猫是如何睡觉的,在哪里睡,熊猫是如何与同伴相处的等等,这些仔细的观察,让主人公的形象鲜活起来了。不得不说的一部高分国产动画影片《小门神》,国产动画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这部片总的来说已经提升了它的质量,好的我就不说了,但有一点让我十分迷惑,整个剧情设定都是满满的中国元素,最后在结尾处来了一个圣诞节。这个剧情转折的蜜汁尴尬,现在的文化融合,自己让很多国人忘了传统节日,却将国外节日记得清清楚楚。这部影片的结尾,去掉这点瑕疵,或许更完美。

  《魔弦传说》这部影片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整体人物的头发做的略显粗糙,运动的比较吃力。

  人定胜天坚持不懈

  《魔弦传说》观后感(六):天道无亲,天道无情

  一个人追求无敌,那最后必然会衰老,会从高峰跌落。这是天道。所以无敌之剑,不破铠甲,神之头盔,其实都是虚妄。所以他父亲,明智把对无敌追求当做修行,而不执着于得失

  长寿者,死而不亡,必定是通过继承者(后代)的缅怀,后代的祭奠,和对后代的影响而保留下来。

  存在于后代的记忆中,行为里。

  天道,生了阴阳,而阴阳混合,生出来他。所以,两弦变成三弦,三生万物

  他的外公,代表着算是天道一类,天道无情也无亲,无贵也无贱,和人道差太多,所以他母亲极力要避免他走上这条路。

  相当有意思的一点,修道讲究 塞其兑 闭其门,往大了说就是 绝情绝念,但是体现在细处就是 闭其耳目。。夺目也是为了不见,不见,不现,就不可欲,就无欲。

  不过他外公的真身眼睛那么多,不过好像全是瞎的?极致啊。

  至于电影是不是讲了这些,道修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才是真实

  《魔弦传说》观后感(七):《魔弦传说》——向定格动画致敬

  文——孙梓恒 最早接触动画是在6岁的时候,那时看到的第一部动画片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至于现在早已经老掉牙了。那段时间反复的去看,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后来又接触了《海尔兄弟》。很小的我还不会使用电脑,也不会下载,只有朋友给的碟片。于是看完后仍不厌其烦的反复看。直到12岁搬家时被卖掉了,心里至今也是空牢牢的。 后来在小学和初中的这段时间里,接触了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的国产电影。和其他孩子一样,就是喜欢,没别的。 当时的我不会关心什么制作之类的,是关乎情节。吸引人的,就是喜爱。 第一次接触外国动画的时候是我10岁的时候,那时可以说已经看国产动画一大段时间了。当时也是为了练英语,母亲逼得看的。譬如《米老鼠》、《狮子王》。那时我对英语真是一点也提不上兴趣,看看便搁置在一边接灰尘,也不明白个什么。 后来,在初中毕业后便爱上了迪士尼动画,那时的我早已经对国产电影失去兴趣,甚至对那些庸俗的国产作品大失所望。因为梦工厂的《功夫熊猫》把我的动画观念彻底颠覆了。我也渐渐对动画制作产生了迷恋,便要自己查资料弄个明白. 我首先观察到东西方动画的区别。先说说特效,为什么《Frozen》里面的人物做得那么逼真,为什么大人们陪着孩子在电影院看《喜洋洋》就打起鼾来,看《海洋奇缘》就不会有害人的鼾声。 这么说吧,中国电影就给小孩子看,迪士尼面向的是老少皆宜的大众。 到底什么吸引着大众纷纷面向美国动画?人物面部捕捉技术。就拿最近上映的《海洋奇缘》举例子,先说说人物表情。人在下楼梯时眼睛会条件反射的瞥一下楼梯。再说说头发,被风吹的时候扬起的节奏和韵律,再说说神态,流泪时,眼泪先从眼角再慢慢滑落到面颊。。。好了,多说不宜。这一切确实要用电脑合成技术来完成,却要先让真人上来演一遍,所以在美国配音员不是那么好干的。声音要到位,体态更要到位。 至于情节就不说了,剧本的成熟度决定动画的质量,水准和票房。。。 上面所说的只是基础,先不说别的流程,关于采风,刻画,美术,音乐制作都要花费导演和相关人物10多年的时间和心血来完成。好片多磨不言而喻。 最近,又听说了一种新的动画形式——定格动画。没想到这种动画类型的制作竟然要比上述所说的动画还要复杂和精细。 最早的定格动画只看过几部小短片,都是用橡皮泥粗糙制作而成的,看《恶灵骑士》的时候感觉眼睛实在太累了,不想再看下去,幸亏是短片。。。 后来又看过几部这样类似的动画短片。但是都不是心中所想的。 在我今年11月份的时候,偶然在互联网上看到一部我的偶像蒂姆伯顿执导的《僵尸新娘》和《科学怪狗》。这两部电影都是定格动画,分别由华纳和迪士尼制作发行的。尤其后者还是黑白的。这让我不禁想起来以前看到的那几部令人作呕的定格动画,那种不真实感再次充斥着我的脑海。 痴迷并热爱电影的我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下去,结果倒不是那么糟糕,至少比以前看到的进步了不少。就是珀尔斯教授的那只嘴不知怎么像是弹簧损坏之后不堪入目的形象。 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定格动画和看过的除了上两部。就是《魔弦传说》。 每一帧做的都是那么细致,展现的细节无疑是最完美的的。神态,动作,捡一片纸没捡好,细微的弯腰动作都能看到。忧伤的神态和转喜为悲几乎和迪士尼媲美。看来,聚焦和莱卡电影公司动画制作工作室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让我印象最深的的就是影片中大骷髅如同绿巨人一样的制作过程。在影片中最后的彩蛋有透露,三四个工作人员真是功夫下到位了,先把原型机器人组装起来,再用蓝板捕捉面部特效,最后合成定格动画。 这些工序花费了制作人员三年时间,所以整个影片制作共耗费了9年时间才做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部值得到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即使网上早有高清资源。 《西游记的大圣归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在观念特效上有所改善,但是一部很多人都半途而废的国产动画片为什么就不能把精力先放在如何制作一部剧情观念好的动画片,这些金钱花在所谓的质量上,实在浪费。

  《魔弦传说》观后感(八):东方和西方讲故事的差异

  纯手机打,无图勿怨,我知道你们喜欢看有图的。。。

  怎么说呢,我不是一个喜欢抖机灵的人,也不喜欢总是去定义和贴标签,也许是我不太擅长哈哈,看那些答案感觉和我最近补的生活大爆炸一样(⌒_⌒;)

  回归主题,当我们说起神话传说,我们关注什么?当我们小时候听老人们说故事,老人们总对小孩的问题应接不暇,但是那些为什么从来不是这些故事的重点,没有缘由没有因果,就是这样的背景这样的规矩,它不会和故事内容发生关系,所以我们不用在意它。

  但当它和故事发生关系的时候,它会转化为故事的伏笔和转折,例如从一开始对久保的追杀,为什么要拿走久保的眼睛,并赋予其行为的意义(其实也体现在西方骂人上,要你做什么然后这样我就可以blabla),在西方的动画中这些因果都会解释的很清楚。而在东方就不一样了。

  东方的传说故事貌似有更多的天规天条?,而且向来不看重解释,比如仙凡不能通婚但从来不解释,其实不就是门当户对吗?强调都是规则的威严,而在群众的喜好中在悲剧的过后又会补上另一种仙人“私人”的仁慈,法外开恩谢天谢地。

  这里我不禁要拿出大鱼海棠来对比。我并不是想借贬低国产抬高自己,我也已经很烦关于大鱼的讨论了,但这里不得不拿出来作为东方和西方讲故事的对比,希望不要过激反应,大鱼海棠的规则是不能带凡人进去他们的世界,然后接着就是各种天灾人祸,但没有任何解释,而且他还加入了反派推波助澜?其实不能把所有的坏事让反派一人承担吗?借助所谓的规则让人误以为是女主的错,其实都是反派操纵的结果吗?这个地方有强烈的不和逻辑,无因果让我在看大鱼的时候一直很不舒服?如果这天错了,不应该站起来逆天吗?。。。。好像有点中二,暴露了(〃 ̄ω ̄〃ゞ

  所以久保这部电影让我看中的是各种寓意每个传统行为背后温情的意义,它体现在生活、装束、习俗各个方面,即使最后爷爷对久保的爱有些牵强,变化的怪物在前面的折纸中暴露了,大量的美式对话和美式家庭关系,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不错东西结合的电影,至少它在传统和音乐上有了相同之处。

  《魔弦传说》观后感(九):不要期待情节上的惊喜,用心体会画面和音乐

  这部片子是Laika的CEO Travis Knight的处女作,而他爹这是Nike的创始人之一和前CEO Phil Knight,2015年,Phil在福布斯财富榜上排在全世界第15位。你感受一下先?

  故事还是一个天真浪漫儿童集齐宝物打怪的故事,大怪最后改邪归正(这个段落真的很尴尬)。但整体上也呼应了现在的国际形势:独裁者们想维持现有的秩序,可总有革命军要反抗。现实中,这是一个一直也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动画片中,我们的小英雄用充满爱和人性的三弦五秒钟就战胜了坏蛋。

  可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动画片,也不要要求在剧情上被wow。画面拍的真的是很美,无论是惊涛海浪,还是静水泛舟,都是宛如幻境。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打斗场面,真心秒杀一大半儿动作片,我这么不容易入戏的的人都有几次攥起了拳头为里面的人着急。像如今许多的动画大片一样,配音和配乐也都是卖点。不过讲真,听到那么熟悉的演员的声音,还是有点让人分神。另一方面,三弦在调动气氛上,意想不到的有效。

  最后再说一下,美国的媒体对这个片子评价都很高。当然,动画片好像最近一直都容易被打高分。不过还是忍不住猜想:拍电影是不是也进入一个拼爹的时代?

  《魔弦传说》观后感(十):《魔弦传说》超140字影评

  认真讲故事,就是会有吸引力。片子明显没有敷衍,套路的痕迹也不是很暴露,节奏与制作上会有一点挂不上高速档的感觉,但值得欣赏。 看的更多更久一些,我明白有哪些不适感了(猴子配音是不是桑德拉布洛克)。很多表情、剧情会让我皱眉,略显生硬、用梗老套、没有创作者自己的思维在里面。unfindable和小人儿被压扁确实笑了,但除此之外,大多时刻,很尴尬很没有存在感,仿佛一本随处可见的儿童(价值观塑造及导向)读本。这样的作品,让我想起《大鱼海棠》。展示力被一些其他的东西干扰了,不够专注。如果放在迪斯尼,会因具有商业价值而得到宣传吧。如果放在pixar,会被认为不及格吧(迪斯尼会用“合格”的词吧)。 金色鹰那一段,结合台词,还有点《指环王》的影子。 片尾的编制,愈加确认这是一部类似《功夫熊猫》的文化宣传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