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6 20:2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10篇

  《时时刻刻》是一部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 / 朱丽安·摩尔 / 妮可·基德曼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时刻刻》观后感(一):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让人铭记于心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很多人说电影《时时刻刻》是一部反映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见仁见智,我更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认为这影片旨在揭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我们其实不用为别人去承受或忍受什么,我们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那一片惨淡的世界

  这部电影讲述了不同时代的三个女人,而他们却由一个小说中虚构的名字联系了起来----戴罗薇夫人。弗吉妮娅·伍尔芙,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伦敦郊区鲁姆斯伯利,正在写她小说《戴罗薇夫人》。游走在虚构与现实生活边缘的她,承受着巨大压力与被束缚感,内心甚至渴求着逃脱。劳拉·布朗,生活在二战末期的美国家庭主妇阅读《戴罗薇夫人》促使她不断拷问自己,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平淡无奇的持家生活同样让她萌生解脱愿望。克拉丽萨·沃甘,生活在90年代的纽约,她深爱的朋友理查德,才华横溢却因艾滋病难以自理。好心的他渴望在照顾朋友的过程中得到的心灵的慰藉,因而主动担当起派对的主人,却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忧伤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不仅这三位女性,电影中着墨较多的患艾滋病的作家理查德, 拥有天才,却无法真正生活,童年的遭遇与伤害一直在他心中滋生、蔓延,而开出扭曲、黑暗的花朵,使他一直逃避周遭的所有一切。知道纵身一跃的片刻之前,他似乎理解了一切、看透了一切,也原谅了一切,在神圣的死亡得到解脱。

  逃避生活,并不能换回内心的平静。其实每个人都无法达到真正的生活平衡;每个人都有枷锁;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些许的惨淡。我们要敢于直面如此人生,时时刻刻!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Virginia Woolf

  《时时刻刻》观后感(二):女人们的河流

  “达洛卫夫人决定自己去买花……”

  萝拉布朗是这个故事里的达洛卫夫人,她和原书中的人物最像——她生活在一个看上去完美无缺家庭里,爱她的丈夫可爱儿子。但是她的生活,除了生活的这些时时刻刻以外毫无价值。“我们做蛋糕,是为了向爸爸证明我们爱他。”“只有这样爸爸才知道我们爱他吗?”儿子问。“是的。”

  蛋糕做得几近失败,她原本就不擅长这些家事。邻居的来访又给了她冲击。邻居看上去妆容精致服饰得体,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女人。她享受着和丈夫善于交际的那种光鲜生活,但是却因为无法生育,而感觉到不完整。“你是幸运的。没做过母亲简直无法称自己为女人。”她这样对萝拉说,但是萝拉并没有感觉到她所说的幸运。一吻抚慰之后邻居依然打起精神来前往医院,但是萝拉知道,“她将会消失。”

  她决定赴死,这绝不是这一天才下的决定。平庸的生活、毫无意义的生活已经将她杀死。敏感的儿子感知到了母亲的异常,他大声地呼唤妈妈

  几十年后,理查德决定赴死前,他又想起了那一刻,他端详着母亲身穿婚纱的照片,想起了克罗莉莎的命运

  但是达洛卫夫人没有死。伍尔夫说,达洛卫夫人不能死。

  在梦中淹没萝拉的是同样淹没了伍尔夫的河水。她做不到,可能是因为腹中的孩子。女人的命运永远摆脱不了成为母亲,而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让她无法就此离开

  所以她回到家庭,假装没有任何事发生,丈夫毫无知觉,仍然充满感激地庆祝了生日,并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他回忆往事,说妻子是一个敏感脆弱有点古怪的女孩,即使如此,他不能给她特别的,他只是如他所愿把她带进一间房子,然后对日子的腐烂无知无觉。丈夫是爱她的,儿子是爱她的,但如果这爱只是她直面真实的人生的束缚,她仍然只能逃离,这“只取决于你如何忍受”。

  要么逃离,要么死去。

  “达洛卫夫人将不会死……但是故事里一定要有人死去。”伍尔夫说。“为什么一定要有人死去?”丈夫问她。“这是一种对比,让其他人能够更加珍惜生命。”

  这个死去的诗人是“达洛卫”的儿子。

  理查德用他的死拯救了另一个“达洛卫夫人”。

  克罗莉莎——和达洛卫夫人同名。从表面上看,她和萝拉布朗、和达洛卫夫人全然不同——她有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同性恋人,有一个“借种”生下来的女儿,她过着完全离经叛道超越常人想法的生活,和那种平庸“幸福”相距甚远。

  不,但是她的幸福只在她年轻时候,只是那样一个夏天,当她还年轻,理查德也还年轻,一个美好的清晨,他从背后说,“你好,达洛卫夫人。”随后这个称谓就缠绕她一生

  她无法承受当下,她觉得当下的一切都是对真正的幸福的逃离。她自愿一辈子照顾理查德,默默地承受他的病他的精神失常等等,她似乎觉得这样做对得起那段时光,惟其如此才是活着。但是理查德,就像伍尔夫丈夫之于伍尔夫一样,这种照顾却让他感觉束缚,“我是为了你而活着。”他的生只是为了维系克罗莉莎的幻梦,即使他也同样觉得那段时光,那一个平凡的早晨如此美好,但是那仍然不足以用来忍受当下的时时刻刻。在欢庆的party上,人们将为理查德取得的成就庆祝,畅饮——那又有什么意义?即使那个时刻快乐,但那只是“达洛卫夫人”克罗莉莎拼命维系织造起来的,party结束之后,理查德仍然只能带着病体,蜗居在阴暗的房间,与药物为伴。如何忍受宴会结束之后的,以及更之后的时时刻刻?

  “有这么一个时刻,我早晨醒来,感觉世界充满了可能性,幸福似乎蜂拥而至,我觉得那之后会有更多的幸福。但是后来我才明白,那个时刻,并非幸福的开始,它就是幸福本身。”克罗莉莎如此对自己年轻的女儿说。韶华逝去的人或许心有戚戚,而仍然年轻的人看到这段话只会觉得恐惧。年轻的意义在于始终抱有希望,所打开的每一天都充满可能,当下的一切都是在创造即将来临的美好的。但是如果告诉你当下的这一切并非幸福的开始而是幸福的峰值,那又多么让人无法接受?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珍惜年轻的这些岁月——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才开始,还有将要到来的人生——将要到来的,那些可能并不美好,并不年轻,并不惊心动魄的时刻,可能才是你的人生

  伍尔夫在踏入河流前她说,要直面人生,一直直面人生,了解人生到底是什么,然后热爱人生,然后put it away。在车站她对丈夫说,平静和死亡,我宁可选择死亡,这是我的选择。这是她的选择,一如萝拉布朗逃离了平庸和死亡,选择了生,一如克罗莉莎从理查德和年轻时的幻梦中解脱,回归真实的人生。逃离的并非“平凡”,而是无意义的,不明白价值所在的,不真实的部分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女性的故事,它也关乎生活。关乎我们如何去看待真实,如何去看待幸福。

  《时时刻刻》观后感(三):《达洛维夫人》害人不浅

  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这也可能是多平行时间线叙事的弊端吧,虽然故事情节很丰富,象征手法和剪辑增色,但是就是感觉还缺少那么点东西,让人眼前一亮。

  应该就是缺乏所谓的高潮了,全片从头到尾一直处于阴郁压抑的基调,作家坠楼身亡那一刻,家庭主妇在旅馆自杀那一刻(这一段不错,淹没的水特别有意识流具象化的感觉),这些都能提前感知,都感受不到那种压抑到极致的迫力。

  高潮应该早就在开篇伍尔夫走向湖水那一段开始了,这个安排很让人容易误会,虽然最后结局圆回来了,但是这种首尾呼应反倒不利于感染性渐增,我觉得放到最后效果应该会更好。

  只记得伍尔夫神经衰弱时苍白的脸、躁动的思考,一根细长的烟蒂在手里不停抖动,眼神迷离而又尖锐。

  朱迪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柜了呢……(´・_・`),以后谁再说妮可基德曼没有演技,就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他看。

  《时时刻刻》观后感(四):生而为女人,需要穿越怎样的荒地与丛林?

  传说中的文艺片,直男眼中的大闷片。

  故事整体结构的矛盾冲突和起承转合肯定是有,只是不明显

  1. 维吉尼亚作为写作者,将自身的精神冲突带入到作品人物,形成与作品人物间千丝万缕情绪联结。

  2. 劳拉作为人见人羡的“完美”妻子和母亲,内心的不安折射到儿子身上,形成他成年以后的性格,与儿媳Kitty注定相遇,在漫长生命旅途中相互折射,最终陨落,kitty变成了新一代女性觉醒的希望,成为真正的女人,绽放真正的光彩。

  一、

  维吉尼亚吸进的每一口大麻都带着对世事的绝望。世俗的生活无法带给她快乐,精神的天平极端的倾斜在她的作品中。最终,她没能穿越过去。看着死去的麻雀她心获安稳,也许她不适合婚姻,心灵和肉体的自由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满足。她带走了一块石头。石头在意象心理学中代表深深凝聚的情绪和未发散的力量。荣格自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每当(他)想到(他)是石头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舒适感……”“石头安定而实在,沉默不语,千万年来保持着如此的禀性。”荣格对石头有深刻的情节,某种程度上把它当作了可以永垂不朽存在

  你发现,她在给予的时候是充实着的,她让仆人去伦敦买姜糖。为了给姐姐最好的。他丈夫作为一个她生活中的给予者,在其中就乐得自己满足。遗憾的并没有看到她丈夫需要她为他能做什么。如果她丈夫的精神能留有被她给予的空间,或许会好一些。

  二、

  维吉尼亚改变主意,没有让劳拉死去,她在作品中继续探索是否有另一种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但劳拉也并没有完全的绽放。她说,抛弃儿子,如果可以选择后悔的话。站到了生命这一边也只成功了一半。作为母亲和女人角色的冲突是她生命中面对的课题。显然她弃考了。

  劳拉的命运对于现代女性特别有警示作用。她在生育前显然没做好当母亲的准备。并且状态也是相当不适合的。这让我想起一位找我咨询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母爱,她全职照顾,但是非常不快乐。探究内心,她发现她不愿意作母亲,她觉得母亲这个角色无法带给她成就满足。反而让她感受到自尊在降低。

  那么怎样才能在母亲和女人和职场女性中获得存在价值感以获得生活的平衡?

  1. 探究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原因。也许是早期家庭教育影响;也许是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形成的思维;也许是对女性身份的不认同,继而对母亲角色的不接纳。

  2. 通过心灵成长学习从女性和母亲角色中获得能量。接纳自己便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3. 从关注身体练习。女性能量联结的身体部位是骨盆内。话说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出状况。所以情绪和身体相辅相成。我们可以学习感知身体所表达的情绪,从关爱身体慢慢的感受到自我的内在。

  三、

  Kitty作为过度付出的女性,被需要的感觉让她感受到价值。她的人生经常出现过度消耗的疲惫。所面对的人生课题就是学会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寻找自己,一个人就能完全感知自己的存在。

  怎样做呢?

  看见自己的恐惧,寻找自己的需求。

  四、

  其次,查理性格的养成,其后的生命轨迹和早年亲子关系互动模式同样值得探究。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funxinli。

  安。

  《时时刻刻》观后感(五):How did this happen?

  被Nicole Kidman演的Virginia Woolf震撼到。

  又是一部没有哪一刻是想让我快进,并且是重温数次意犹未尽之电影。

  特意翻出四年前英美文学史的作业,关于《Mrs.Dalloway》的一个选段的解读。真庆幸那次没轮到我去做presentation,现在看那时候写的评论好肤浅。

  有两位教授教过我们英美文学史,回想起来气质都有点阴郁,其中一位是我最爱。以前是有多不喜欢上英美文学史的课,分析意识流作家及其作品的时候,必然犯困,还特别害怕被老师提问。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很怀念。随着阅历渐增,果然领悟力也会慢慢提升。

  看到Virginia和Leonard站台上的那段,眼泪开始掉。

  quot;My life has been stolen from me. I'm living a life I have no wish to live. How did this happen?…If I were thinking clearly, Leonard, I would tell you that I wrestle in the dark, in the deep dark and that only I can know, only I can understand my own condition. "

  Leonard声嘶力竭绝望而无助的劝说真让人好心痛。

  一整个电影下来,Leonard都让人觉得很心酸。

  Virginia Woolf是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之一。我喜欢她纠结的精神气质:“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 喜欢她创作时出现的病兆,喜欢她脸上折射出的内心痛苦。 Nicole Kidman把这种病态美演绎的是有多美!

  忍不住反复读Virginia的遗嘱,

  “Dearest, I feel certain I am going mad again.

  I feel we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hose terrible times, and I shan't recover this time.

  I begin to hear voices, and I can't concentrate.

  o, I am doing what seems the best thing to do.

  You have given me the greatest possible happiness.

  You have been in every way all that anyone could be.

  I know that I am spoiling your life; and without me, you could work.

  And you will, I know.

  You see I can't even write this properly.

  What I want to say is 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

  You have been entirely patient with me and incredibly good.

  Everything is gone from me but the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

  I can't go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 "

  Laura说:“There are times when you don't belong and you think you're going to kill yourself. It would be wonderful to say you regretted it. I would be easy. What dose it mean to regret when you have no choice? It's what you can bear. There it is.” 深感共鸣。

  喜欢Dan那样简单乐观有美好信念的人,“It was the thought of the happiness, the thought of this woman, the thought of this life, that what kept me going. I had an idea of our happiness.”

  不知道怎么的,自己内心就是像Virginia和Laura那样分裂又阴郁。想着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绝望境况,Clarissa那句“What I mean is to face the past that we have lost those feelings forever. Explain to me why this is happening. It's just too much.” , 甚至是最简单的一句“How did this happen?” 就让我悲从中来。 但又必须像Richard那样“Having to be proud and brave in front of everybody.”

  Richard痛不欲生:"Everything all mixed up, like it's all mixed up now. And I failed. I failed. No matter what you start with, it ends up being so much less. Sheer fucking pride, and stupidity. We want everything, don't we?"

  毫无疑问,于我…一部直戳心灵的电影。

  人心的阴暗孤独并非无缘由,Virginia不幸的生活经历让她换上精神病,最后一次,自己也绝望到不会再痊愈于是走向生命终点。

  这些不是文艺女青年的无病呻吟,真的觉得生活有时候不够公平。

  于我,电影配乐对气氛的渲染有点画蛇添足,听得略烦,即使它是Philip Glass的大作。

  《时时刻刻》观后感(六):反叛还是复归?

  1923年,体弱多病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创作小说《达罗维夫人》。她生活在一个中产家庭里,丈夫是编辑,家里有两个女仆,她需要做的仅仅是看病吃药和写作。然而伍尔夫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小镇的沉闷,与仆人不和,生活的无聊,情欲的压抑,价值感的缺失……她也曾试图打破生活的常态,但在去往伦敦的火车站她还是跟着丈夫回了家。于是,她将这一切感受化作文字,写进了《达罗维夫人》。1942年,伍尔夫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选择了自杀……

  1951年,是劳拉的故事。她同样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全职太太,有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她同样感觉到富足的生活似乎还缺少些什么,美好的家庭或许并不是她真正的幸福,并且她正在读那本《达罗维夫人》。在丈夫生日的那天,她本想在家做个蛋糕,准备晚餐为丈夫庆祝,却得知了好朋友罹患癌症的消息。朋友死亡的可能使劳拉失去了最后一点忍耐力,她一定要做些什么。虽然为了尚未出生的孩子,劳拉放弃了自杀,但在生下孩子后,她毅然选择了出走……

  2001年,克劳丽莎正在像达罗维夫人那样准备宴会,为了她获奖的诗人朋友,理查德。因为名字与小说人物相同,她被他称作“达罗维夫人”,而此时,她也正在做着同书中描写一样的事情。两人在青年时曾经是恋人,但理查德后来选择了同性恋男友,“达罗维夫人”也有了自己的女伴,用试管技术做了母亲。人到中年,理查德早与男友分开,自己成了爱滋病患者,而“达罗维夫人”则拥有稳定的生活,并且担负起照顾理查德的责任,两人早已成了亲密的朋友。但理查德是一个脆弱的人,他总是怀着悲观厌世的态度,就连获奖,他也认为是别人对他的同情。不仅他的身体可能随时停止运转,心理也可能随时崩溃,就在“达罗维夫人”为他举行宴会那天,他从窗口安详地坠落……因为理查德,就是被那位出走母亲遗弃的小男孩。

  整部电影以小说《达罗维夫人》为背景,串联起三个故事。而电影的手法,也正像小说一样,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令三个故事交叉进行,还使用了精彩的特技,营造出具有象征意味的画面,颇有意识流小说的神韵。电影的结构更是精妙:伍尔夫是小说的作者,劳拉是小说的读者,“达罗维夫人”是现实中的小说人物。三个角度分别来阐释一部小说,探讨一个深刻的话题。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女性启蒙和女性解放。从前两个故事来看,确实是这样。这里所谓启蒙和解放,和我们五四时期并不完全相同,但根本思想却是一样。五四启蒙的对立面,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而在20世纪前半叶的西方,虽不能说彻底的男女平等,女性也并非处于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她们的情况要好的多。然而,这共同的根本思想便是女性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对这些东西的追求,正是启蒙与解放追求的目标。

  不可否认,伍尔夫的丈夫是爱她的,他努力工作养家,还能包容伍尔夫因疾病带来的神经质的坏脾气。但是,他并不懂她。像很多人一样,他不会明白养尊处优的妻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可伍尔夫又如何能满足?她一直是丈夫的身边的附属,连女仆也瞧不起她;她一直过着别人提供的悠闲而空虚生活,却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过的日子;她一直压抑的自己的情欲,与表妹间的同性爱情是绝对不能被理解的。而对30年后的劳拉,生活的境况依然没有改变。她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却惟独不是她自己;她遵循着千万女性的生活轨迹,把家庭作为她生命的全部内容,却不曾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也同样在压抑着与朋友之间某种暧昧的感情,如果朋友去世,劳拉也将失去刻板生活之外的唯一精神寄托。在小说的影响下,劳拉终于成为了一个觉醒者。

  但是第三个故事似乎不太一样。

  21世纪的“达罗维夫人”不同与伍尔夫和劳拉。作为一个母亲,她凭借着一种如此独立的方式有了孩子,并且几乎没有传统家庭生活的困扰;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她完全不需要压抑和忍耐,而是光明正大的享受着一份美好的感情;作为一个女性,她有自己的地位、尊严和价值,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是,她选择把自己的生活与理查德捆绑在一起,一个爱人、仇人、友人,复杂得难以说清的人。这种常年累月的定期探访也许会让前两位女性感到枯燥无聊,但是“达罗维夫人”乐此不疲;劳拉不愿意再做蛋糕、做晚饭,而“达罗维夫人”却热情的为理查德举行party。小说中的达罗维夫人无休止地举行聚会,是为排遣她金丝雀生活的空虚;而现实中的已经获得解放的“达罗维夫人”,却仍然在举行着聚会。

  其实,她们不仅是作者、读者、人物的三重角度,而且是启蒙者、反叛者和回归者的内在主题,一如黑格尔正题、反题、合题般精妙。

  启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这一阶段注定是时代的阵痛。一个觉醒者要作出自己的选择,就意味着打破生活的常态。从历史的角度看,启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从感性的角度看,个人的觉醒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必然要影响到未觉醒者,而这影响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损害。影片的结尾,老年劳拉在理查德死后找到了“达罗维夫人”,这一巧妙的设计将二三两个故事连接起来,也揭示出启蒙消极的一面。劳拉的出走不可避免地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使幼小的理查德心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这直接导致了理查德一生的悲剧。劳拉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却损害了家庭的利益,高扬人性的启蒙运动在这里却不人道伤害了他人,这也许就是启蒙的悖论。

  鲁迅先生曾对启蒙提出更深的思考——娜拉走后怎么办,这是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担心启蒙无法彻底实现。而今天,电影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相似的疑问:启蒙完成了,又该怎么办?当女性从传统的“被塑造”(波伏瓦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她是否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当个体的价值被充分意识到,从而个体生命获得独立,人类是否就使灵魂得到了安顿?抑或是像《黑客帝国》中的neo一样,见到的“真实”不过是一片荒漠——觉醒后的真相其实并不美好?

  16世纪的启蒙运动,使人类充分的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人类不再是上帝的棋子,不再是某个君主的子民,而是有着种种权力的人,有着无限力量的人,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莎士比亚说“人是万物的灵长”。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物质的丰富并没有带来精神的满足,疯狂的征服却导致无穷的烦恼和恶果,人类由“万物灵长”异化为彼此的奴隶和工具,理性主义和进化论并不能让我们越变越好——因为,当“人文主义”变成“人本主义”,当人类的力量壮大到无以复加,他就不得不独自面对整个世界,他摆脱了所有束缚,也失去了所有依靠。当代女性面临的困境,除了残余的男权压迫,更多的是独立解放后自我认同感的丧失,是自我认知的迷茫。

  :07年写的评论,一定是我失忆了忘记PO上来……

  《时时刻刻》观后感(七):那一刻——幸福

  Clarissa 对自己的女儿说,有一天早上,你醒来,有一种感觉,“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 This is where it starts! There’ll always be more…. It wasn’t the beginning, it was happiness. It was the moment…”没错,那不是幸福的开始,那就是幸福,就在那一刻。一天里有多少个那样的时刻?一个月里,一年里,一生里?那些看似平常的时刻,那些淡如一缕青烟,稍纵即逝的快乐。我们留意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又放下了多少?有时候,我们根本没有留意;有时候,我们留意了,又忘记了;有时候,我们留意了,记住了,却放不下。

  三个女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境遇,但都有着被束缚的人生。Virgina被疾病束缚,Laura被看似幸福的家庭束缚,她们渴望的生活不被社会接受。Clarissa终于有幸生在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同性女友同居,人工受精得到女儿。但她仍然无法摆脱被束缚的人生。所不同的是她是被自己束缚。无法忘记的过去,无法放手的爱人。

  Virgina Woolf 对他的丈夫说:“You can’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直面它,读懂它,热爱它,放下它。

  没有人可以给你自由和幸福,除了你自己。

  《时时刻刻》观后感(八):always......

  以前热衷于写影评,在每一次看完那些触动我的影像之后用文字反省自己. 可是在看过六遍The Hours之后我还是没有写过关于它的东西.因为我每次看它的时候都太过伤心或者迷茫. 只有它,只有讨论到它的时候,我张开嘴巴却不知道说什么. 三位女演员几乎无可挑剔的表演,诗一样的配乐...可是我要说的怎么会是这个.

  有些电影因为听了太多遍原声,每次再重温的时候就觉得熟悉的过分,什么时候会是哪段配乐都烂熟于心.在我今天再次观看The Hours,开头的河水流动声音过后,我在心里和Virginia一起轻声的念她的遗书的抬头,dearest......

  可是我还是无法诉说,无法诉说我最核心的感受...我只能最笨拙的讲述这部电影都讲了什么.

  三个女人各自的一天.

  1923, Richmond, England.

  Virginia Woolf(Nicole Kidman). 她所在年代知名的女作家.她在宁静的小镇'疗养',她刚想到她的小说'Mrs. Dalloway'的第一句.

  第一次看的时候, 二十分钟后我才想起来这是Nicole Kidman,她在这里太不像她自己,消瘦而又顽固的侧脸就像我看过的画像中的Virginia.

  医生让她离开伦敦去安静的地方以利于她的精神疗养,所以她的丈夫Leonard带她搬到Richmond.

  可是她在Richmond并不开心.

  这样的生活遵循所有人对她的好,

  可是, 这违背她的天性.

  她试图逃离这个困着她的地方,在车站她对Leonard说

  quot;If I were thinking clearly, Leonard, I would tell you, that I wrestle alone...in the dark,

  in the deep dark and that only I can know...only I can understand my own condition.

  You live with the threat, you tell me. You live with the threat of my extinction.

  Leonard, I live with it too.

  This is my right.

  It is the right of every human being.

  I choose not the suffocating anesthetic of these suburbs...

  ut the violent jolt of the capital, that is my choice!"

  她说"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Leonard."

  可是她最终将自己沉入河底,因为在生活中她再次陷入疯狂

  可是...她记得她最幸福的都来自于leonard,

  她说,Everything is gone from me but the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

  I can't go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

  你知道么,有些人,是不能自己给自己幸福的,她们的幸福必须来自另一个人...

  让我怎么说呢,她们永远不对自己满意,永远无法成为自己的光源,她们永远在绝望的搜寻,自己给自己支撑,

  忘记自己的乏匮,生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

  并且不承认她在等待救赎.

  1951, Los Angeles.Laura Brown(Julianne Moore).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母亲和妻子.这一天是她丈夫的生日,她开始读'Mrs. Dalloway',然后起床和她的儿子Richard一起准备做一个蛋糕.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是三段故事里最让人不能理解的一个,可是这是我第一次看就哭的快要心碎的一段,因为虽然她和我完全不同,不知何故我觉得Laura的每一个举动,我都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想法.在卫生间里克制的流泪,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试图自杀,抛弃她的家庭,抛弃她的幸福.我看着她,毫不费力的揣测她的想法,尽管我不知道我想的是否正确.

  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场景,我不记得它来自何处.我记得一个女人躺着床上,她闭上眼睛,忽然之间就涌出洪水将她和地板还有床整个淹没.

  而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看到Laura吃了药躺在酒店的床上试图杀死她自己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带着海藻的浑浊的水从四面八方淹没她.

  那一刻我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

  多年以后她来到Clarissa家里,才揭晓她正是那个自杀的作家Richard的母亲.她曾经抛弃她所拥有的一切.Richard小说中的场景,困扰他终生的问题,他最终打开窗户翻身倒下高楼,或许早就源于母亲Laura试图自杀的那天.在他快死的日子里,他又回到年幼时的自己,隔着窗户撕心裂肺的呼喊他的母亲,我想那是因为他心里预感到他将要被抛弃.

  所以他无止境的思索生与死,为谁而活,为谁而死.

  在他从窗口翻身而下的那一瞬间,我相信他依然是那个声嘶力竭的小男孩.

  2001, New York. Clarissa(Meryl Streep).

  一个度过大半生的女编辑.她有一个女性爱人,还有一个女儿.她像小说中的Dalloway夫人一样自己去买花,

  她要为她一生的朋友,获得诗歌奖却将要死于艾滋病的Richard办一个party.

  我总觉得Clarissa在Richard面前总是随时都能哭出来的表情.

  我想是因为Richard的每句话总是太直指人心,因为他们太了解彼此,

  只是Clarissa将她对生活的屈服隐藏在不能挖掘的深处,而Richard镇静的与死神并肩而立.

  他叫她Mrs Dalloway.

  Mrs. Dalloway, always giving parties, to cover the silence.

  她多年照顾Richard,因为Richard能让她逃离日常生活,让她想起往日美好的时光,想起她18岁在走廊上和Richard的亲吻.和他在一起她才觉得是真正的活着.

  才能忘记真实生活的荒谬.

  而Richard,他说,I've stayed alive for you.

  而Clarissa的回答让我觉得全世界的声音抽离,

  她说That is what we do. That is what people do. They stay alive for each other.

  如果电影有性别的话,The Hours无疑是女性,有着思考了太多或许过多的灵魂的女性. 有次我看见这个电影的标签之一是lesbian,显而易见是因为除了Clarissa本身就是双性恋并且和女性一起生活之外,另外两个女人也都亲吻过其他女性.

  可是我知道,那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挣扎.

  Laura在安慰她的女邻居的时候亲吻了她,那只是她拥有的都不是她的归属.

  Virginia狠狠的亲了她的姐姐,然后颤抖着问她,do you think i can escape...someday?她只想escape.

  Virginia在遗书中最后写道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最奇怪的是我无法分清她们所作的就是这样还是与之背道而驰? 直面你的生活,了解你的生活,然后呢?

  动荡而荒谬的生活最后随着自己或者他人的消亡而消亡.

  也许她们不是依靠活着而生活的人,而是依靠内心所感和天性而活着的人.所以除了她们自己,没有人可以救她们.

  但是,但是她说, Leonard,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最幸福的时光是那些明确无误的知晓自己拥有爱的时刻.

  就像clarissa多年后想起她十八岁的午后.

  It wasn't the beginning. It was happiness. It was the moment. Right then.

  你看,或许终究一个人是无法幸福的.

  《时时刻刻》观后感(九):电影The Hour中的女性主义书写

  tephen Daldry导演的影片The hour获得很多大奖,虽说我们不能迷信奥斯卡,但我一直坚持认为得奖的影片也必定有它的独特与闪光之处。The hour 并未让我失望。

  影片穿插着三个女人的故事。这三个女人之间的唯一联结是一部小说——达洛维夫人。

  第一个时空:作家伍尔夫,生活在20世纪的伦敦郊区,她每天写作,嘴里总是念念有词,完全生活在她的小说世界中,纠葛着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游走在虚幻与现实中,看上去像一个让人害怕的疯子。她过得很痛苦,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似乎也想拯救自己,但最终还是自杀了,然后自杀对她来说似乎也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她走向深水的那一刻,她在给丈夫的心中说:“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当你终于了解人生,就能真正地热爱生命,然后才能放得下。”死亡对她而言并非难事。

  第二个时空:劳拉是生活在二战时期洛杉矶的一位全职太太,她每天生活在重复的家庭琐事中,有些郁郁寡欢,疼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小儿子似乎也不能让她开心。生活中安静的时刻,是她读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小说引起了她审视自己的人生,却也让她萌发自杀的念头。但最后,她放弃了自杀,回到家庭,继续郁郁寡欢。

  第三个时空:克拉丽萨生活在90年代的纽约,是一名女编辑,同时她也是一个女同性恋,和她的女伴生活在一起,她有一个很懂事很漂亮的女儿。她和作家理查德,既是过去的恋人,同时也是编辑与作家之间的工作关系。丽萨照顾患了艾滋病的理查德,不厌其烦地为其张罗派对,推荐他的作品。

  我想这是一部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它试图探讨这样的命题:女性的自我寻找与建构。三个不同时空中女性,不管是知识女性或家庭主妇,都在与自身与现实抗争。伍尔夫时常陷入精神困境,让她承受巨大的痛苦;虽然是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她所处的整个时代依然是以男性为主导的,所以她的抗争既先锋却也微小。劳拉说我要自己去买花,但当她醒来时,她的丈夫已经把花买好放在桌子上,她的丈夫准备好了一切。丈夫生日那天,她决定为他做一个蛋糕,却做得一塌糊涂,她不禁万分沮丧,觉得自己can do nothing well,什么事儿也做不好,那一个触点让她萌发百无聊赖之感,生活对她而言毫无意义,她像没有根的鲜花。与伍尔夫和劳拉不同的是,丽萨实现了女性的真正独立自主,虽然是以同性恋这样极端的方式存在着。她很干练,很善交际,读了很多书,她把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在理查德的派对上,她失声痛哭,她的内心依旧孤独。尽管生活在现代化的纽约,她依然在寻找心灵的依托。最后,理查德自杀。她的母亲出现,丽萨的女儿回家,当然达洛维夫人这个意象也依然存在,那一刻,伍尔夫、劳拉、丽萨、丽萨的女儿聚积在了一起,我似乎觉得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他让影片中的所有女性形象在同一时空相遇,进而汇成一部女性主义发展的心灵史。我想丽萨女儿的出场是故事的延续,也是女性主义发展的延续。

  Finally,我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伍尔夫和劳拉会突然亲另一女人,这里的寓意是什么?

  《时时刻刻》观后感(十):一个我第一遍没有耐心看完,却在第二天认认真真重新看的电影

  那天是在微信的一个公共号上看到了这个电影的推荐,关于电影本身的介绍还没有度娘百科详细,只是简单说了下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因为一本书和各自不同的生活而怎样怎样云云。

  来豆瓣查了下评分,看上去还不错,反正闲着也没什么事,而且我对电影的爱好偏向叙事性电影或者文艺片之类的,所以就下载了看看。

  起初看到劳拉准备自杀的时候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女人神经兮兮的,不知道要折腾什么,一会儿对儿子很和蔼,一会儿又对他凶,不就是要为丈夫准备生日蛋糕吗,不就是有个女人跑过来告诉她她要做手术活不久了吗,劳拉为什么要自杀呢,理解不了,第一个念头就是她很作。

  后面跳着看了一会儿之后我就关了视频,没耐心看下去了。

  晚上的时候自己坐在屋子里发呆。因为我也是个爱好写作的人,正在构思一个故事的新情节,想着想着脑袋里突然回忆起电影里一个片段,镜头扫过了清晨三个女人家里都摆放着的,不一样颜色的花束,都不是这三个女人自己布置的花。想起伍尔芙说,小说的开头第一句话她已经想好了,戴洛维夫人要自己去买花。

  戴洛维夫人要自己去买花。

  一个看似很平常的句子,却在轻轻地扣动着什么,我反反复复回忆这句话里包含的余味,突然觉得三个女人不同选择的开端,就从想要自己去买花这个意志之中铺展开来了。

  花我要自己买,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要自己去选择,别干涉我。

  然而一开始略看了一遍这个电影的我大概知道这三个女人身上发生的事,却并不知晓其中隐含的内因。伍尔芙只是因为生病而选择死亡吗?劳拉只是因为作而离开家庭吗?选择离开的理查只是因为吃了兴奋剂吗?

  于是我平心静气重新看这部电影。

  我没那么高的观影水准,我只是从一些微小的细节看出了一些东西,并不全面。

  以劳拉为例。她还是为丈夫做好了蛋糕办好了庆生仪式,但在饭桌前的她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最后躲在洗漱间泪流满面。丈夫问她,你不上来吗?她说我马上来。丈夫说你明早去看看那个得了病的朋友,她说流着泪是我会去的。丈夫说来吧上床吧,她擦擦眼泪强颜欢笑说我这就来。丈夫说你来不来,她平静下来了,似乎是决定好以后要怎么做了,她说来了。

  这样的生活会杀了她,所以最后她抛弃了家人。

  猛然想起有时候电视剧里,生活中有一种人会成为我们的谈资,我们会说你看看他就是好日子过久了没事瞎折腾,有钱有房有车,有忠心踏实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有人人羡慕嫉妒恨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放弃这种生活。

  想必伍尔芙和劳拉的心里一定存在着一种压抑的愤怒,凭什么我要听你们的,凭什么你们认为这是对我好,凭什么我连自己选择买不买,买什么样的花的权利都没有。外面很危险可是我想走出去,外面不再有这么闲适安逸的生活可是我要走出去,我要成为一个我想成为的人,我不要活成众望所归的样子,我不要躲避真正的人生。哪怕因此受伤,哪怕因此遭到道德上的谴责,我也不能再这样下去。

  关于克拉利萨我要说的不多,不过理查那句如果我离开你会不会生气确实触动到了我。克拉利萨的party因为理查的死而取消了,她准备了很多东西就这样被倒入垃圾桶,就像她爱了那么多年的理查,最终不再是她的精神支撑。想躲避孤独,所以想开一个热热闹闹的大party,想填补心里的空白,所以去爱一个人,把他放在心里面,为他买花,每天都去看看他。

  可用怎样的柔情都不能让寂寞从内心深处剥离,怎样的逃避也不能不去面对生命中的时时刻刻,不管是忧愁还是欢喜。

  害怕欢喜之后是伤心,害怕忧愁之后会走不出去。

  但是总要面对。

  最后借用电影中伍尔芙的一句话: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不经常写影评,写的不是很好,有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担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