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劫》经典观后感10篇
《生死劫》是一部由李少红执导,吴军忱 / 周迅 / 蔡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劫》观后感(一):整理文档(2012.5.2)
【边看边打】
男主角是个人渣啊!
听到那段神马“我让她不要生,所有的费用我都愿意出。”还有神马“要是跟她一起,我这辈子不就毁了呀。”
尼玛,人渣!
女主角叫神马名字啊。我总听成闫妮……
船戏啊。。。
“他们的生活不被地上的人所了解,但是他们已经是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艹,孕妇能喝啤酒?人渣- -就是为了刺激刺激你女人,留下那孩子。
我真想一拳砸那渣男头上,用剪刀剪开那头烦死人的刘海。。。
“那是一个很特别的时候,我就这样子站在他面前,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强大和力量,他虽然夺走了我太多美好的东西,可他夺不走我的生命还有我的未来,他不值得我这样做,他连一条狗都不如。”
“过去的经历告诉我,这不过是沐浴经常使用的手段。我可怜她,但是我却帮不了她。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危险的地方,她自己却不愿意承认的时候,是任何人都点不醒的,就像当年的我一样。我忽然觉得以前所有发生的事情一下子从我的生活里就消失了,我和沐浴,和芳芳,没有任何的关系,我是一个新的人”
【ALL】
把《生死劫》看完了。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其实它算不上是个悲剧,至少我看完,没有特别沉重的感觉,只觉得松了口气。
故事比较简单,一个比较自闭的女孩,在大学里碰见一个对她关心的男人,这个人是个运货司机。他们两在一起了。女孩怀孕了,生下了孩子,却不得不送人。直到一天,她发现她不过是被那个男人利用,生孩子获得营养费。她离开了他。就这样。
从女主角来说吧。
胭妮(开始一直听成闫妮)一开场就是一个很怯弱的小女孩,但有点倔。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比较冷漠,和亲人也亲近不起来。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她考上大学。
她揣着一学期500的生活费,为自己拦了的士,她人生的第一辆的士。遇见了木玉,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十分顺其自然的,他俩在一起了。即使她发现了他身边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当时在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跟我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木玉是第一个。他是我第一天跨进学校的校门起,就被同学和老师认可的情人,周末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也没有温暖的家。如果我离开他,我就剩一个人了。”
在他们搬进地下室的时候,有一句独白我也摘了下来“他们的生活不被地上的人所了解,但是他们已经是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是指地下室形形色色的人们。
然后怀孕,赚钱,中途被小姨发现,母亲找上门来。要求讲生下来的孩子送走。这中间等等就不啰嗦了。
第二个转折出现在芳芳这个女人上。胭妮发现自己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她愤怒,甚至想杀了这个男人。当她带着买好的刀,等在那件已经换了女主人的地下室时,她的心态开始变化了。
“那是一个很特别的时候,我就这样子站在他面前,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强大和力量,他虽然夺走了我太多美好的东西,可他夺不走我的生命还有我的未来,他不值得我这样做,他连一条狗都不如。”
我发现我好爱摘抄啊……因为我浅薄的语言木有主人公自己的内心独白精辟……
在电影的最后(稍浅一点点。。),胭妮面对着和她正经历着一样事情的女人,虽然这个女人打破了她的梦,但我相信她是感谢她的。
“过去的经历告诉我,这不过是木玉经常使用的手段。我可怜她,但是我却帮不了她。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危险的地方,她自己却不愿意承认的时候,是任何人都点不醒的,就像当年的我一样。我忽然觉得以前所有发生的事情一下子从我的生活里就消失了,我和沐浴,和芳芳,没有任何的关系,我是一个新的人”
至于电影最后的一部分,我觉得有些鸡肋了……直接结束就好
男主人公,两字,人渣,渣男。
在胭妮和他决定在一起之前,车上忏悔那段,当我听到神马“我让她不要生,所有的费用我都愿意出。“还有神马“要是跟她一起,我这辈子不就毁了呀。”开始,我就愤怒了。这是一个为你生了孩子的人啊!真特么是个人渣败类!
尼玛,人渣!
在胭妮想打掉孩子的时候,尼玛就开始用煽情路线啊!人渣不解释!还让孕妇喝酒?!喝你妹!话说那时候那个黑白电影的旁白是“干嘛还要在这里听这个老家伙胡说八道”,配的真是相得益彰!
最后,这真的不是一个悲剧。这是一个蜕变的故事。虽然胭妮遭遇了这么多事,但她因此成熟了,不再是那个自闭的小女孩了,她能大胆的面对过去。所以,这不是悲剧。
我忽然觉得以前所有发生的事情一下子从我的生活里就消失了,我和沐浴,和芳芳,没有任何的关系,我是一个新的人
微博有句话似乎挺火的,谁一辈子没爱过几个人渣呢。
PS:看到抱孩子那段,刚好家里有个亲戚最近抱了孩子,看的时候挺感慨的。
再PS: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想到我妹妹,经历很像,前半段。。。挺想她的
再再PS:男主角前半段很让我出戏,后半段稍微好点,但还是容易出戏……蔡明我是后面才认出来……芳芳怎么有点像整容前的柳岩啊……
《生死劫》观后感(二):孤独生发出的懦弱,用一生打了一个死结。
世事就是这么一回事,没有谁是绝对的对或错,悲剧酿成后你可能会失落地发现,包括自己在内,谁都怪罪不得。
为了周迅补了这部有些年头的电影,画质模糊,杂音多,只有英文字幕,拍摄风格和选题让我想起了《苹果》,都是卑微的小人物痛彻心扉却不起眼的人生。
整个故事的大半部分是由旁白叙述的,周迅低沉有磁性的声音不带什么强烈的感情,语调很平,不着痕迹地诉说着她的孤独,无奈,和不解。
父母应该是为了让她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胭妮的存在会让提醒他们生活不幸的源泉,总之他们把胭妮“存放”在老人家里,而老人寥寥带过的几个镜头里我们似乎能看出她是不待见这个外孙女的,她也许会觉得是这个孩子断送了女儿的一生,虽然这个孩子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而小姨,我看不出她到底是否真心关爱胭妮,我想是没有的,这么一个连父母都没有护在手心的孩子,又不是一副天真可怜的模样,怎么会招人怜爱,况且她还有自己的孩子,让我迟疑了一下的是那个她撞见胭妮大着肚子卖螺狮的镜头,小姨的那种愤怒里似乎是带着在乎的,又或只是为姐姐鸣不平罢了,我情愿相信是前者。
总之胭妮就这样在一个关爱和关注都极度缺失的环境中长大了,从那个孤僻的,见着亲妈不叫人不说话的小姑娘,长成了一个孤僻的,见着父母无话可说的大姑娘了。长大后她带着黑色的帽子,把自己尽可能地保护起来,初次见到父亲时甚至有一丝被陌生人注视的惊慌。
母亲看她是哀怨的,父亲看她是愧疚的,奶奶和小姨看她是冷漠的,她是个不幸的孩子。但母亲没有像她后来建议地那样生出来就把她掐死,奶奶和小姨负担着她的费用照顾着她的起居,后来她考上大学家里也没有一个人不让她去读书,这么看来她又是个幸运的孩子。所以最后胭妮这样的结局,能说出谁的不是?
考上了大学,胭妮觉得她的人生终于要开始不一样了,她终于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了,不想在她还带着笑容欣赏阳光的开学路上就遇到了这个毁了她一生的烂人。
也许是导演有意留下线索,木玉对胭妮无微不至的好没有让我感觉到爱,更多的是闪躲和冷漠,哪怕他一样一样往胭妮手里塞东西的时候,我都感觉不到他是爱她的,反倒是胭妮只要跟他在一起就注视他的眼神,全是爱意。
没有人告诉胭妮什么是爱,没有人告诉她世间险恶坏人很多,没有人在周末问她一句在学校怎么样都认识了什么人,所以胭妮认为她“幸运地”找到爱情了,她以后不是一个人了。她第一次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的快乐,她不可能再放手了。她看着木玉为她铺床,带她吃饭,给她过生日,她觉得,这应该就是爱了。没有人告诉她在马路上出了事故下车就破口大骂的男人不会对你永远温柔的,在自己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把你带到阴暗狭小的地下室压在你身上的男人不是真心对你好的,动不动就拿眼泪来博你同情的男人是不值得依靠的,这些都没人告诉过她,她认为,人都是这样的,爱就是这样的。
她看起来很坚强,不爱说话,也从来不哭,身上带着一股对命运不服的倔强,日子多艰难她也没有抱怨没有哀嚎,想办法过下去,但其实支撑这份韧劲儿的是她的懦弱。
她不想再一个人,没人注意,没人在乎,没人关心的那种孤独让她变得能忍,她能忍木玉跟她撒谎说那个女人和孩子的故事里他是个受害者,她能忍木玉把她一个人扔在地下室里待产,她能忍自己大着肚子包装光碟,一百张一块钱',她甚至能忍木玉“送走了”她的孩子,有了别的女人,这些她都能忍,因为她怕一个人,她没有退路,因为她心里的孤独发酵出了渗入骨髓的懦弱。
而在她妈妈看到她活成了这个样子的时候,她只留下了一句“你会后悔的”和五千块钱的营养费。那五千块钱无论是对她妈妈来说还是对她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她妈妈可能拿那些钱买了自己一个心安理得,可能在心里说了一句,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但在胭妮心里,甚至在我心里,都分文不值。
如果胭妮的父母能在她寄养在外婆家的时候偶尔给她打一个电话,如果胭妮的外婆对她多一分爱护和慈祥,如果这一系列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拉她一把,或许胭妮不会把自己最好的年华葬送在这样一个无耻之徒的手里。可惜世间没如果。
影片的最后是胭妮讲完了她的故事,请求听者打一个电话问一问她的孩子过得好不好,周迅又一次哭得我心疼。
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力不太够,确实有一种普法栏目剧的粗糙感,没有特别出彩的镜头,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叙事手法,故事也有一点老套,不幸少女的堕落青春。但它依旧是一部能带动观众情绪,引发观众思考的电影。
孤独生发出的懦弱,用一生打了一个死结。
《生死劫》观后感(三):畸形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家庭背景是个很重要的因素。造就了她孤僻的性格,内心更是极度渴望爱。于是,当一个懵懂的少女第一次面对着她以为的爱情时,她就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从此与她理想的生活渐行渐远。
我一直觉得电影戏剧,都是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某个细节,某个现象,某种观念放大来看,因此也就少不了他们本身的艺术手法。它们需要一种戏剧性来带动起故事的高潮和人们更为深刻的思考。看到剧情一步一步走向痛苦,就会想:现实生活中真会有这么惨的经历发生吗?真有那么多痛不欲生的事情一起涌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电影里只不过换上几张好看的脸,配以到位的演技,加上几段配乐,弄点拍摄技巧,让观众更好地把目光聚集在这么一个故事里而已,正是因为身边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情,每天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甚至没有听闻过,才会对这样的悲剧有着满腔的愤懑。
所以,每每在电影里看到悲惨的剧情,我就会想到:如果是我自己在经历着这一切会是怎样?第一个反应就是把那个男人给杀了。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不会为了一个这样的男人,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就像台词里说的“他连狗都不如”。我会继续更加坚强的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最大的可能性。
但是又回头想想,我不会像胭妮这么傻,我不相信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但是我会羡慕别人的那种单纯的憧憬。但我只能说胭妮实在是太天真了,傻得让人觉得不真实,让人觉得这样的悲剧都是她自己在犯贱。或许就是应该给她这样一个教训,把她从幼稚的幻想中拯救出来。
电影最后她看着另一个女孩被那个男人利用,就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她对着镜头说: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去帮她。她停住了,没有再说下去。
《生死劫》观后感(四):一个女人的挣扎与爱情最后的呼吸(文/杨小孽)
我是在一个夏天晚上发现这个电影的,在电视上,因为周迅的声音,可是却没能看完,母亲不喜欢我看这样的电影,她觉得正在上学的孩子应该看一些阳光明媚的故事,比如挑战主持人什么的,可惜我不喜欢。
事隔多年,毕业以后逃离了整个家庭,把以前想看或者没有看完的电影都找来看一看,背着母亲,像母亲曾经说过的,你大了,我就再也管不住你了。这话听的人无力而且伤感,就像这电影一样。
(一)
嫣妮是在一岁的时候被母亲送到姥姥家,和小姨她们生活在一起,这就注定了她缺少什么。第一次见母亲的时候是在火车上,一个陌生的女人和并不友善的眼神,嫣妮到火车开走为止,都没有叫母亲一声。从小没有的,在突然得到或者看到之后,就会像嫣妮这样,诚惶诚恐,措手不及。然而因为没有叫母亲,被姥姥罚站到墙角不准吃饭,而且被小姨骂过无数次又倔又硬,这是她的童年,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的,孤单的,空荡的,真如周迅本人唱过的歌,飘摇如草。
再次见到母亲,已经是就要高考的日子了。不同的是母亲身后跟了个男人,嫣妮的父亲,母亲看了嫣妮一眼就进屋了,留下父亲和自己的女儿,他们的第一次面对面,父亲拘禁的提着一堆东西,另一手在口袋里摸了又摸,想给女儿一些东西,可惜口袋里什么也没有,他或许是忘记了要给女儿见面礼。也或许,他压根没有想起过。
这是因为嫣妮的高考而难得得到的一次团聚,其实,按照母亲以及姥姥小姨多数人的意见,高考就算了,然而父亲这时候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父亲让她去考大学。
父亲走了,留给嫣妮两个腌蛋,光滑的,捏了又捏,那是一个男人的愧疚与深沉。
(二)
大学是嫣妮的梦想,在她的心里,她觉得考上大学就可以脱离童年的阴影,站到阳光底下去;在她心里,她觉得考上了大学,就可以不再是他人眼里的多余人,也能彻底打翻母亲骂她的鸡窝里飞不出凤凰,也能给那个只谋面一次的父亲一个交待。
然而,凤凰飞是飞起来了,只是带着头顶上一朵灰色的云彩飞到另一朵更浓厚的乌云下去了。
(三)
我始终觉得以撞车的形式交到的朋友并不可靠,因为撞车并不是什么好的征兆,比如木玉,他们的生活以及爱情。如果换到上学时候,我和嫣妮的态度一样,对于爱情,只要两个人相爱,其他都不会是大问题。然而,现在看,看这种没有父母同意,而且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给与的爱情,是不值得坚持下去的,爱情需要起码三个保证,两个人的真爱和起码一方父母的支持以及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陷在爱情里的人,通常并不会考虑这些,或者,当一个女人爱上另外一个男人的时候,即便考虑到这些,也会自我否定并且坚信爱情的力量可以突破一切,比如嫣妮,她觉得自己是理智的,然而却是假相理智,就像一些错误,看起来理所当然,只因为站在了别人的角度上,然而,有些错误,只有在一种角度上看,才是对的。嫣妮就是站在这种角度上的,她把自己都给骗了。
木玉俘虏嫣妮的过程很简单,让我们来数一数,一双小兔拖鞋,一本书,一个闹钟,一瓶润肤露,一袋锅巴和面包,还有一点水果以及生日上的一顿饭和只看了一面的粉色自行车。女人在爱情里面昏头转向的时候就只有这些价值。
那辆自行车,让嫣妮发现了木玉是有妇之夫,一个四川女人。而且有个孩子。这些嫣妮都看到而且也能大致感觉到了什么,然而我前面也说过,这是假相理智,嫣妮去抱木玉的孩子的时候被那个四川女人以为是来买孩子的,拿着菜刀追赶了半路并且砍了木玉买给她的粉色小车,这是胆颤惊心的,然而却没能动摇嫣妮对真情的渴望,对爱的需求,因为嫣妮也说过,这是唯一一个对她好的人,比如开学第一天就偶遇并且送她上学,比如陪她看露天电影什么的。
这些好,让嫣妮无法舍弃,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些都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嫣妮来说,却格外重要,重要到放弃自己辛苦考上的大学,那是一个怀孕的女老师对于一个怀孕的女学生的对白,老师要学生把孩子流产掉并且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同样,这样毫无诚意的劝勉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而且最后反而变成了警告,嫣妮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被这种态度的老师所驯服,她放弃了大学。
(四)
和很多观众一样,我觉得很可惜。真正的欺骗并不是撒谎,而是说实话的一半,木玉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比如四川女人这句话是假的,但是孩子送人了这句话是真的;比如他跟四川女人分开了是真的,但对嫣妮说我是真的喜欢你是假的;声泪俱下像个演员,也因此让本淡薄了感情这种东西的嫣妮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并且感动着放弃了流产,他让她看清了方向,只是混淆了南北。
离开学校,两个人住在地下阴暗而且潮湿的房间里,终日不见阳光,这里有一台破掉的黑白电视,有生的青瓜和吃剩的鸡肉,嫣妮隔着蚊帐,宛若隔着整个世界,这层蚊帐就像男人的肚皮,让人看不到爱情的真相。她就在这里等着给她的男人生下这个孩子,而且七个月了还和木玉做卖田螺的生意,她敌对亲人却疏忽了提防闯进自己生命中的陌生男人,小姨发现她挺着肚子卖田螺的时候,她仍然是冷淡的,那些在她童年并未给与温暖的亲人,她同样以冷漠回对,不管亲人所给予的感情是对还是错。所以母亲再来劝她把孩子流掉跟她回家的时候她仍然是拧着脑袋的,虽然含着泪,她或许不明白的是,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既不肯对自己的孩子好也不肯让别人对自己的孩子好。
母亲走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会后悔的。这也是母亲以前跟我常说的话,比如在我趴在前面看电视的时候,比如我上网成瘾的时候,我始终觉得母亲让人很烦甚至总想让她离自己远一点,所以我现在近视的很厉害而且也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所以,直到现在,我才开始尊重自己的母亲,因为我终于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自己能接受的或者无法接受的,母亲提醒的事情多半都是对的,用少半错的几率去赌自己的事情,是不值得的。然而,这些,在事情出现结果的之前,是没有人肯去理会的。就像嫣妮压根都没有料到,母亲的一点钱就让曾经对爱信誓旦旦的男人在送子契约上按了手印。嫣妮对此无比愤怒和失望,眼睛里的泪水像爆炸的火团一样喷发,她以撞头的形式去摧毁肚里的孩子,却以这种方式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
(五)
孩子最终是给别人了,但不是送的,而是卖掉的,木玉拿了一笔钱,美名其曰营养费,带着嫣妮的眼泪和惦念,嫣妮挣扎着试图阻止买孩子的人把孩子带走的样子让我想起前面那个四川女人,我想所有人这时候便能够明白,嫣妮只不过是在重复原来那个四川女人的命运,这种场面是触目惊心的,掠夺母亲怀里的孩子是对母亲精神上的巨大摧残,那么这时候我们可以再来想想木玉最初说过的一些话:
:但是我会比所有男人都会爱你的。
:我会一辈子都对你好的。
:我真的很喜欢你,如果你能接受我的话,是我的福分。
这些都可以不攻自破了,我记得木玉在露天电影下对周迅声泪俱下的时候,露天电影刚好有一句台词:干吗还要站在这听这个老家伙胡说八道,可惜嫣妮没有听到也听不到,她坚信木玉的感情,也因此母亲问她想过以后吗,她回答得是以后和现在一样。不过后来的生活也被她言中,比如满意又怎么样不满意又怎么样,如是,我们无力抗争。
之后的日子,因为感情的伤害,对于床第之事,已经力不从心,就像嫣妮自己说的,她有时候也想亲热亲热,但是却没办法配合他。
没有安慰,也没有从前的体贴,没有婚姻的同居生活摇摇欲坠,又有另外的女人插足到他们的生活里来。
(六)
插足的女人,气势汹汹,却重蹈覆辙,这个女人同样是无知的受伤者,不过她却让木玉在嫣妮的面前凶相毕露。
外面有女人的事情坦白的理所当然却出乎意料,没有掩饰,平静的让人心寒,一脸酒气的木玉说:你都知道了,干吗还问我?你不是想给我拼命吧,你的命比我值钱。你伤心了吧?你觉得你上当了?受骗了?被我玩儿了一把是吧?我告诉你,就是这么回事,我不但玩儿了你,用的还是你的钱,你以为你谁啊?你是大学生?我是个司机,我还是个农民,我是农民怎么了,我是比你差的很,你不也照样也送上门来了吗?我不是大款吧?我不是大款也照样玩儿你们这样的女人,还不止你一个呢,你们还得给我生孩子。你能把我怎么样?你就是贱,你跟你妈一样,你们女人都一样,我嫖了鸡,还得给她们钱,我嫖了你们,你们还得给我挣钱。
嫣妮因为子宫痉挛疼痛的缩在地上,那个男人仍然说着这些凶狠的言语,没有同情心也不知羞耻,但是对于这些,嫣妮能做什么?也就只能把一只花瓶摔碎在木玉脑袋后的沙发上,可是这能挽回的了什么?感情?解恨?什么都挽回不了,和这花瓶一样,一切都碎了。
(七)
不过我始终觉得这是好事,如果嫣妮能跨出这道槛,她也就能好好生活了,虽然失去很多,但总可以看到一些阳光。
嫣妮有像《我爱你》里面的杜桔一样想过杀人,得不到的就同归于尽,但是,她最终放弃了,嫣妮说,虽然他夺走了我太多美好的东西,但是他夺不走我的生命和未来,他不值得我这么做。在爱情的这种结局里,能这么想,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在地下室进行的爱情是暗无天日的,因为暗无天日,就注定爱情无法面对阳光。
有毒的东西,是洗礼不净的,木玉有毒,同样,后来插足的女人,她能走的,仍然会是嫣妮的路,嫣妮可怜她却帮不了她,因为最初嫣妮的母亲都无法挽回女儿,而现在嫣妮的身份是后来这个女人的情敌。当一个人身处在危险的地方自己却不愿意承认的时候,是任何人都点不醒的。
(八)
电影是以嫣妮对着镜头说话的形式结束的,在幼儿园里,依稀听到外面孩子的吵闹声,那种感觉就像嫣妮在对每一个观者聊天一样,她说,我没有一天不在想我的孩子,因为除了木玉和我,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我的痛苦,所以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帮我给那个人打一个电话,问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是不是很好,是不是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能...帮我这个忙吗...谢谢。
能真正理解自己痛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人,一个就是当事人自己,然而,作为旁观者能做的,只能是警示和尽可能的替当事人缓解来自他人的压力,完全解决这些,不是他人所能做到的,或者,外人所能做到的,也就只能是帮忙打个电话。
陷入与挣扎,爱情最后的呼吸。
开始与结束,伤为观止。
《生死劫》观后感(五):生死劫—恐惧的偏离
这是一部爱情剧,周迅再用低沉的声音在阐述。关于爱情,我不想谈太多,到头来不过是场欺骗,而这不代表所有的爱情。
而让我触目惊心的却是恐惧。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藏着恐惧,当恐惧控制着自己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开始偏离。
一个人尝到了希望,便会害怕失去。我也是如此,我害怕孤单,害怕一个人,害怕再也拥有不了那可能有的美好。周迅饰演的嫣妮,一个女孩子,一个从小被送到外婆家,一个从小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当她终于考上大学逃离出来的时候遇到木玉,当时她也许还觉得这是一个新生吧,却彻底跌入一场生死劫。木玉是她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唯一默许的亲人,我能记得片中的周迅说,我不知道离开他该怎么办了,再也没有其它认识的人了。我也能记得后来买掉孩子后,周迅说,我们没有分手,因为我除了他以外不知道还有其他人会接受这样的自己。而到了最后,当周迅面临着必然失去这个男人的时候,当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当过了那阵想要杀死木玉的冲动的时候,当又一个受害人站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她觉得所有的过往跟她没有关系了,她觉得是种新生了,因为没有了失去的恐惧,没有了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的希望。
因为恐惧,因为害怕一个人生活,因为不知道离了这个人怎么过,所以她明知道木玉在骗自己,也都接受了。生活在偏离,作为局外者的我们无法理解,考上这样一所大学,有这样漂亮的样子,有什么不知道将来怎么过的呢。但是作为局内人的她想不到这些,她已经把木玉当做人生可以走下去的唯一。而到了所有的希望都没有的时候,反而心不再依靠,开始独立起来。所以我们的心一定要强大起来,我们无法对抗住所有的恐惧,但是我们的心越强大我们可以对抗的程度越大。
关于木玉到底有没有爱过嫣妮,我觉得木玉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不知道怎么样的经历让他建立起可恨的价值观,交女朋友怀孕卖孩子,这一系列都让人恨。但是不知道为何我并没有对这个人恨起来。初识之时的他必然是让嫣妮有了很多感动,嫣妮才会如此付出心神,所以也许是爱过吧。只是他却不该让嫣妮辍学,自私的目的还是让爱来的不堪一击。其实当嫣妮拿刀想刺木玉的时候,我的心是想,那就刺吧,如此都解脱了,所以当嫣妮觉得这一切离自己远去,放下的时候,真的是比我强大的。将来的路她会走的很好的。
恩,不要让恐惧控制了自己。对爱情对生活都要认真,让自己心变强大一点,也许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生死劫》观后感(六):撇开这个电影
当一个人身处险境而她自己又不敢承认与面对的时候,别人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
没有人为我们的生命和未来负责,没有人有资格夺走它们,就像我们也没有资格随意决定我们的宝宝是否要出生,有没有快乐的童年。
真的好难过啊。
周迅追着自己的宝宝将要被另一个陌生女人抱走的时候,我眼泪就要掉下来。她是个没有在对的时间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孩,她的宝宝和她一样,也来错了时候。可是宝宝有什么错呢。可是她又有什么错呢。没有人跟她说这样是不可以的,没有人告诉她这样的可怕后果。这个令人作呕的男人冠冕堂皇矫揉造作佯装动情的甜言蜜语换做任何一个小姑娘,故事也不会不一样。
情感和经济有一样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不会要小宝宝,因为女孩要富养。
我要生个很可人的小姑娘,给她我能给的所有的好东西,让她成长路上遇到人世间所有的馈赠、爱和赞美时只是欣然笑纳,并不留恋忘返,让她知道美好的事物并不只有男人能带给她。这并不是宠溺,只是让她不因为一些浮夸而模糊了审视一个人别的品质的眼睛。
她会很有灵气,她知道骄傲独立是女人必要的气质。她爱自己,知道一个人也能好好活着,她爱我和她的爸爸因为我们多爱她,她爱她的生活,也知道怎样去爱别人。
她有宽广的心和自己的坏习惯和小脾气。所以她会是个特别的人。如果有人因为她的特别而不喜欢她,我会很骄傲她是我的女儿。
爱一个人虽然不是了解他的所有,但一个不能让你了解所有的人要怎样让人爱得安心稳妥。你害怕你了解他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他,可能只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拥有过。
男人面前,女人太傻。
《生死劫》观后感(七):為愛修行
從來沒有期待過任何一部包括新版紅樓在內的李少紅導演的作品,她讓我始終感覺不到女子導演作品中的力量與震撼,或許是自己大男子主義,總認為女子以寫字為生更好。同樣這又是一部很爛的題材作品,甚至在一些下三濫的電視節目中都能看見的法制故事,但只因想多聽些周迅的聲音 才得以看完了電影。不知為何每一次聽到周迅的聲音,不管她現在的光環有多么耀眼我始終覺得夜晚孤枕的她是無比的寂寞,看過她不同的角色,聽到她不同的愛情。自認為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註定是一個可悲的角色,因為可憐這樣的女人,所以會選擇愛她。於是期待有一天能走上前抱抱她溫暖她。
其實電影本身沒有什麽可評,只是某一個瞬間觸動了我的某些感知,於是想做某些記錄而已。這樣的體裁無需斷定演員的演技,但從頭到尾男女主角都有一條共同的線路貫穿其中,那就是孤獨。燕妮的孤獨源自自己內心的缺愛,木玉的孤獨則是內心深處的自卑。兩條悲情的命運就這樣開始結合。結合的開始又註定釀造一段早為人知的悲情,當一個身處於危險的地方,她自己又不願意承認的時候,是任何人都點不醒的。這一種危險便來自自認為的真愛,一個相信真愛的女子,又怎能做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豆友的短評說不是男人太壞,而是女人太傻。非誠勿擾2中葛大爺也說誰先認真誰完蛋,當然馮小剛還讓我們記下那一句活著就是修行的話語。於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自己的空間轉發仓央嘉措的那篇《见与不见》 ,對於這些我只想說真愛的是真的存在的,如果你得到了請珍惜它,如果你還沒有請堅信他。
以前總會聽到不同的人說起宿命,劫難的話題,於是從那時自己總會有些相信命運的,也希望能遇到大師為自己破解八字,後來遇見了現在的上文老師他告知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的道理,所以才知道改變命運的方式其實僅僅源自于內心的修行。
那日在發小的空間簽名這樣寫:小時候幸福很簡單,現在簡單了才會幸福。於是會想起自己的一些快樂時光。小學時代 快樂就是父親不在家,即便做錯了事情也不會挨一頓毒打。中學時代 快樂就是逃課抽煙在鋼琴旁邊飛舞。大學時代 快樂就是爲掙學費 打工回來坐在床上數毛毛錢。每一個時期的快樂都有新標準,戀愛了就則不一樣了
與女友在一起 任何時間都快樂 後來她死了
與第一個BF在一起 任何時間都快樂 後來追求了別人
與第二個BF在一起 任何時間都快樂 後來他走了
於是現在的快樂 便成了思念 等待 成了刷新空間后看見與他又多出一個共同愛好后的歡呼。即便是同性,真愛也會絕處逢生。即便是來世招天譴,也要在今生狠狠愛。為愛修行吧。
《生死劫》观后感(八):年轻劫
在痛经的时候看这片想必更加压抑 片子的开头哭得泣不成声 别人不理解自己的 不想去争辩什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没被人爱过 于是出现那么一个人就飞蛾赴火
一个从小没见过母亲也没有得到母亲疼爱的小孩 为什么要硬逼她叫突如其来出现的母亲 而面前这个母亲还是那么的不友善 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和感情的培养才能心甘情愿的做的
不是有血缘关系和拿出抚养费就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了
女孩因为没有叫母亲而被小姨和外婆责骂 女孩没有争辩什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冷暖自知
高考前 女孩的父亲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女儿 掏了半天的口袋也没掏出什么 是羞涩于自己没有准备见面礼 一个作为父亲的失误
临走前父亲交给自己的女儿两个蛋 表面的蛋壳是碎的 也许是在手中拿捏了太久 愧疚于没有准备礼物和对女儿的抚养 就当早餐吧 的确是个不像样的礼物 也就只能当个早餐了
后面的感情和骗局不想说什么 有点压抑 也纯当无知少女被社会青年所骗
谁年轻的时候没爱过人渣呢 为个人渣同归于尽太不值了 未来是自己的
未来有许许多多个自己曾经年轻的影子
《生死劫》观后感(九):只是太寂寞
故事并不复杂。一个孤僻的少女和一个道貌岸然的男人的故事。少女自以为男人是爱他的,并且以为这个男人迫于她母亲的压力才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了别人,其实,这一切根本就是这个男人精心策划好的。从一开始的相遇就是一场阴谋,甚至于这个男人的细心、体贴,一切都是假的。
想想就会心寒。睡在床边记得你的生日特地请假不去上班的男人,有一天会和你说,是你傻而已,我一直等着你发现真相。我去嫖妓还要给别人钱。我嫖了你,你还会给我钱。真的是认识这么多年的人么?
少女也会心里燃起无比的恨,甚至买好了菜刀准备和他同归于尽。但最终面对他的那一刻,她发现,这个男人毁了她现有的一切,可是无法毁了她的未来与人生。于是,手中的刀猛然滑落。她解脱了。
有人感叹她的遇人不淑。那个男人说,我强迫你了么,一切都是你自己自愿的。一个女大学生愿意和一个毫无文化的火车司机在一起,为之付出第一次,为之怀孕退学,换来的,竟是如此血淋淋的伤害。可谁又能否认他的话呢?开始的开始,少女已经发现这个男人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还有了孩子,明知道这个男人很可能在编故事,却依然不愿认清这个事实。她退缩着,缩进自己的保护壳里,不管不问。她相信,即使他对别人满口谎话,自己定是他的唯一。她可以改变他。多么可笑。
更可笑的是,她爱他么?不。他在认识她的第一天便热情的帮她把所有东西提到新生宿舍,张罗所有手续。他记得给他买很多零食,宛如标准男友一样细心体贴。他是唯一一个记得她的生日,在她生日送她单车,这样她便不用从宿舍到教学楼花去大半的时间。从来不愿多说话,即使白天依然带着黑色帽子的她,居然笑了。他就是她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流星,如此耀眼。她波不急待的想要和他在一起,哪怕付出所有的代价。之于她,学业也好,家庭也好,远不及一个他重要。在退学的前一天,她问,你会一直这样对我好么?你会永远爱我么?
他立刻表态,当然了宝贝。他不知道,这无非是他骗人惯用的伎俩,但却是她看成一辈子的承诺。从此,她便义无反顾。
她太寂寞了。在认识她以前,她作为一个多余的存在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似乎,只有有一天她离开了,所有的人反而都解脱了。没有人指望她能考上大学,但是她知道,这是她唯一逃离如此压抑生活的途径。谁知在开学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他。她太累太累以至于明知他不可靠,还是愿意贪恋一时的温暖,哪怕一刻也好。
《生死劫》观后感(十):学会自立,做聪明的女人
当一个女人不停地问一个男人“你会不会一辈子都爱我,你会不会以后不要我” 那这个女人就基本完了,
当一个女人把自己全部幸福压在一个男人身上的时候,不幸其实已经开始了
不停地问已经表示没有安全感,那么当男人答:放心,我一辈子都爱你的时候,应该清楚世界上没有一定的事情,谁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
女人不应该继续成为弱者,独立的思考,能够独立的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是最保险的,除了父母和自己,没有别的什么是可以靠得住的
嫣然天真的以为放弃自己的未来就能换回全部的爱,寄生与一个男人,就是全部的幸福,她错了,即使那个男的不是骗子,即使那个男的最开始是爱着她的,那么结果说不定比这个更惨
看完这部片子,心里很纠的慌,半天不能完全平静下来,为那个嫣然心痛,太不值了,放弃家庭父母,为了一个男人,结局虽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可是觉得还是不够,嫣然的独立让人觉得辛酸,没有看见他的幸福还是微微有些遗憾,不过还好,毕竟她想通了,明白了
以后不要傻傻的,要学会好好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