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10篇

2018-01-08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10篇

  《献给爱妻的歌》是一部由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执导,杰玛·阿特登 / 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一):唱吧,笑吧,在最后的时光

  周一早起,第一个感觉就是眼睛肿得难受,双眼皮直接变单眼皮,眼皮整个鼓鼓的,发烫,

  跑到镜子前一照,小小的眼睛细细的没有精神。所有的不适都在提醒我,昨晚看的电影《献给爱妻的歌》song for Marison。

  周日晚上我和小武一起看,我是哭得稀里哗啦,不过事后一想,没那么好看简单的小电影,但是细节刻画地实在太好了,歌词歌曲更是催泪,找个老头老太太演绎夫妻感情,老头子一字一句地唱着:good night my angle, we all will go. 满头白发说着天荒人去的场景,立刻双泪落下,太有真实感,有现身说法味道。赞。

  影片里有个细节,妻子Marison的病情再次复发,医生跟她说,只能选择做侵入性治疗,或者只能选择 crisp & ice-cream了,就是爱吃哪个吃哪个,回家抱一堆,好好吃好喝好,尽终天年。画面里,老头老太太只是默默地听着医生说的,没说什么,只是说了了一句:ice-cream。晚上回家,老夫老妻躺在床上,老太太缩在老头子的臂弯里说,I scare。(我害怕)

  看到这一幕,眼泪一下落了下来。医生说自己没救了,谁不悲伤难过。白天外人在了,抑制在心里,入夜了只有亲近的夫妻了,才轻轻地低语心里的恐惧。求生的本能,每一个人都有。

  如果这样的场景,演绎成笑对生死,或许比较励志,只是害怕死去,害怕疼痛,本是人之常情,老太太白天佯装坚强,晚上躲在被窝里缩成一团,完全普通人的写照,立即戳中泪点,这种既坚强又脆弱的人啊。

  影片里还有一幕:

  在草地上,老年人合唱团高声开唱,老太太更是担任中间独白solo 一段,动情地唱着《true color》望向的尽是老头子,演唱,真情告白完毕,所以人都感动落泪,老头子趁空挡,赶紧起身跑到一个无人看见的角落躲着抽烟去。晚上两个老人在家,老头子才缓缓地说:我不想你离开,头缓缓地靠着老太太的肩膀

  有些人总是那么不适宜,最热闹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人散去的落寞性格乖张的老头子就是这种人,担心老太太在生命灿烂的时候,撒手而去。人生或许就是这样,灿烂有多么令人欣喜,凋落就带给人多么的伤悲。

  整个电影剧情简单,讲的就是一群老头老太太学习音乐的故事,老老垂矣的身体,和乐观的精神,花白的头发轻松的歌词,尽成对比:一群七老八十的老人家,齐声唱:let’s talk about sex。多么令人莞尔let’s talk about life. Let’s talk about you & me 。觉得电影里的歌曲选得都非常非常好,各种对比,各种适应,让生命垂矣,生命走向消逝带来的孤独感,悲伤感反而绽放出别样的滋味

  最后没有了老伴的老头子,闭着眼睛在舞台上轻轻地唱着:good night, my angle。Now it is

  leep time to sleep.

  像真真切切唱歌天上的老太太听的,温柔的,动情,最后一点泪在老头子唱完后滑下。

  Goodnight, my angel

  Time to close your eyes

  And save these questions for another day

  I think I know what you've been asking me

  I think you know what I've been trying to say

  I promised I would never leave you

  And you should always know

  Wherever you may go

  o matter where you are

  I never will be far away

  Goodnight, my angel

  ow it's time to sleep

  And still so many things I want to say

  Remember all the songs you sang for me

  When we went sailing on an emerald bay

  And like a boat out on the ocean

  I'm rocking you to sleep

  The water's dark and deep

  Inside this ancient heart

  You'll always be a part of me

  Lu-lu-lu-lu-lu-lu

  lu-lu-lu-lu-lu-lu-lu-lu-lu

  Goodnight, my angel

  ow it's time to dream

  And dream how wonderful your life will be

  omeday your child may cry

  And if you sing this lullabye

  Then in your heart

  There will always be a part of me

  omeday we'll all be gone

  ut lullabyes go on and on...

  They never die

  That's how you

  And I

  Will be

  网上找了音乐,没有找到原声音乐。其他音乐人唱的《let's talk about sex 》和 《good night ,my angel》总感觉不对味,一堆老头子老太太唱这种有反差,有年纪的歌格外有感觉。音乐是亮点啊。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二):Let The Love Remain。

  最近碰巧還看暸Gemma噠Hansel & Gretel。

  覺得這個姑娘笑起來很可愛。

  有點兒像更成熟噠Demi Lovato。

  她說英音噠時候明顯更自然

  說說劇情吧。

  像我這種容易動容噠人還是早在15分鐘左右就已經繳槍流淚暸...

  眞噠讓我特別感動。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我姥爺和姥姥。

  我姥爺也是那種不愛表達自己噠人。

  也從不說他有多想念我姥姥。

  但很多我都偷偷看見他抱著我姥姥噠照片悄悄噠掉眼淚。

  盡管姥姥已經去世快二十年暸。

  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因暮年而心灰意冷噠電影。

  他處處充滿生活噠希望。

  Arthur最終也敞開心扉面對自己感情噠流露。

  男人嘛。

  無論大小都總喜歡把自己噠感情隱藏起來。

  不喜形於色。

  盡管Marion噠離去他更變噠脾氣古怪。

  但最終在大家和音樂噠感動下。

  他看到自己年輕時噠活力

  還有自己在沒有Marion噠日子裏應該如何生活噠希望。

  非常感人

  推薦全家觀影。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三):爱与改变

  如此寒冷的夜晚,实在不适宜看沉重题材的电影,特意挑了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来温暖整个夜晚。90分钟的电影平平淡淡,故事很简单,却有无数小细节能够打动人,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最让人向往?爱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像一所秘密的花园,香草果实五彩缤纷,美满丰盛。海誓山盟,惊心动魄可歌可泣……这些应该都不是,我从心底最渴望的爱情就是我能影响你,你能为之改变,若我离开你,你的笑容也不会因此消失,并且活得越来越好。片中的音乐,不一定十分出彩,却情感充沛,我爱这个故事,不管你年纪多大,生活其实有无限可能,你仍然可以为心爱的人,身边的朋友,心底的自己作出改变,拥抱未来

  序曲:抗拒

  在很多人眼中,主角亚瑟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先生,对生活有很多的不满,与儿子关系紧张,连表情永远都保持紧绷,丝毫不放松。影片没有交代过亚瑟年轻时候的状态,但巧妙用几个小片段让观众猜测,这位老先生年轻的时候该是阳光活力的绅士,偶尔他是冒出几句笑话逗乐妻子,不经意轻哼歌词,还要调皮一笑,尽管是一闪而过,但足以表露他深处温柔的性格。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整个的生活都是充满欢乐与希望。当你步入晚年,小心翼翼,生活早已为你戴上一重重面具更何况,你还活在最爱的人随时会离开的不安中,你害怕下一秒将承受令自己心碎结果。你干脆抗拒,抗拒一切美好事物,你害怕失去,你害怕改变,害怕生活不打一声招呼就夺走一切,你变得古怪而没人懂。面对着重病中的妻子玛丽昂,亚瑟无法感受音乐的魅力,不理解合唱团对妻子的意义,也不打算去接纳,心里的恐惧令他只能用简单的方式去保护妻子,没有人知道他是多么害怕孤单,当玛丽昂住院期间他需要热水袋放在旁边,感觉妻子还在身边才能安然入睡;当妻子在睡梦中逝世,他马上惊醒,在房间里传来的痛哭声让人无比心碎。

  主题:理解

  合唱团的年轻音乐教师伊丽莎白在片中起很大转折作用,在几次的接触中,伊丽莎白逐渐打开亚瑟的心扉,让亚瑟开始理解妻子的坚持,也开始反思与儿子的关系。有几处情景印象深刻,亚瑟躲在教室外面倾听合唱团的练习的专注表情;玛丽昂为亚瑟在草地上演唱,当时的现场气氛欢乐热烈,亚瑟却一脸落寞,回到家后,轻轻叹息,“我好久好久没让你开心过了“,随后像小孩子一样靠在玛丽昂的肩膀上。爱一个人希望她能快乐,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日复一日生活中遗忘了。而伊丽莎白所做的只是提醒和引导作用,特别在玛丽昂逝世后,亚瑟封闭自己的日子里,伊丽莎白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融化冰冷的心。

  关于亲情部分,也是影片的重点。作为旁观者,我们清楚明白亚瑟是爱着自己的儿子,无奈却不善表达,往往一不小心就用言语刺痛儿子的心,葬礼结束后更是逐渐变成陌生人。人与人之间在相处中,那点距离该如何拿捏好,就是少了一点包容跟耐心,都会给对方心上划上伤痕

  尾声:改变

  ”爱不是小说,爱是可以被改写的童话,爱是末日也是创世。“我一直觉得死亡并不代表爱情的消亡,爱的力量可以促使人改变和重生。亚瑟接受伊丽莎白的邀请加入合唱团是改变的第一步,随着训练的时间流逝,亚瑟的心境发生变化,音乐开始逐渐渗透他灵魂,也让他看清亲情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还有埋藏在心底里的真正的自我,一个乐观自信带给身边人能量信念的人。

  改变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亚瑟不是超人,也会有动摇的时候,儿子不能接纳他是很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在等待却不停下脚步。当他引领大家进行比赛大厅时候,顶住所有压力一展领导风范,我们都觉得这老头儿简直帅呆了。而当他深情地唱起那首献给爱妻,儿子的歌曲时候,我安静地流泪了,越是简单越是美好,没有特别技巧的唱腔安静的旋律听一遍就唱进了心里。

  也许他无法说出那么动听的话语将歉意思念表达完整,但他愿意轻哼一首歌将累积下来的想念融化在音符之中,最终换来是美满温暖的结局感谢爱,感谢理解,感谢改变。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四):[献给爱妻的歌]——用温情代替尖锐

  [献给爱妻的歌]容易令人联想到去年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在欧美颁奖季风光无限的[爱],一部是达斯汀•霍夫曼的导演处女作[四重唱],三部电影都把镜头对准老人,讲述人生旅途最后几站的悲喜与释然。[爱]全片在逼仄的空间近乎记录式地展示生命凋零的过程,[四重唱]则以老年人群表现音乐对人生的宽慰。[献给爱妻的歌]像是前两个故事的综合,只是去除了大多尖锐的成分,剩下略显满溢的温情。

  他和她和他们

  他叫亚瑟,是一个个性古怪的老头,又自我又固执。她叫玛丽昂,身患癌症,生命所剩无几,但是坚强乐观。他和她携手走过大半生,他耐心照顾患病的她,大多数时候并不开心。她加入了一个老年合唱团,和朋友们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他和她的个性像是两个极端。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即是亚瑟在镜子前审视自我,似乎在暗示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果然,他不顾年轻的音乐指挥伊丽莎白的屡次提醒,依然在音乐排练中心外吸烟;为了参加每周例行的老友聚会,他会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儿子面前,命令他接送母亲去排练中心;当合唱团的一群老友在窗外为病重的玛丽昂加油打气,他会咆哮着让他们滚开。玛丽昂则相反,她第一次出现即是置身合唱团之中,满脸欢欣地和队友们合唱。在音乐和友情的包围下,她感到愉悦,甚至忘了病痛。当亚瑟对她的朋友出言不逊,她会赌气不和他说一句话,直到他答应让她回到朋友们身边,并向他们道歉。

  所以他们常常不理解,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为什么玛丽昂会全心全意的爱着亚瑟。影片的一个情感高潮,即是玛丽昂在公园面对众人为亚瑟献唱了一曲,歌曲选得很棒:美国女歌手Cyndi Lauper的《True Colours》,歌词唱到:“我看见你真实的色彩,难掩光芒,我看见你真实的色彩,那是我爱你的原因,别害怕展现出来,你真实的色彩,绚烂如彩虹。”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被歌曲传达的情感打动,亚瑟听罢却一个人躲在角落抽烟。音乐指挥伊丽莎白甚至厉声质问他,为什么不去给妻子鼓励。

  其实一段感情中,有些事情外人永远难以看穿,即使看似是一个毫不值得的人,也有人愿意为他/她“低到尘埃里”。事实上,在亚瑟和玛丽昂的单独相处中,亚瑟显示出了只有玛丽昂才能理解的温情,他们太过了解彼此,亚瑟的每一次沉默、每一次暴躁,玛丽昂都能捕捉到潜台词,他爱她,只是不擅长表达,他常常生气,多数是因为关心她。所以当她献唱完毕,来到他身边。他问:“你不想和你的朋友们呆在一起吗?”她回答:“不,我只想和你一起回家,在沙发上坐坐。”

  承受和享受

  影片微妙地展现了亚瑟和玛丽昂关系的变化。影片的前半部分,作为丈夫和健康的一方,亚瑟承担了照顾妻子的重担,他要负责妻子的起居和饮食,每日接送她去合唱团,还要提防她随时可能出现的病痛。他是男人,还拥有健康,在这段关系中,他显然是强势的。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他可以控制的事情越来越少,他本来就不多的安全感一片一片瓦解。他不能控制妻子病情的恶化,不能阻止妻子参加合唱团,他无法和妻子的朋友融洽地相处,也表达不出对儿子的爱。总是玛丽昂说出他说不出口的话,提醒他有些爱与道歉是需要表达的,她总是微笑,对朋友、对家人、对生命。因此在这段关系中,她是更加成熟的一个,她要时刻安抚丈夫的不安,她是丈夫情感上的依靠。影片中有一场戏,直观的表现了两人关系的变化。玛丽昂在公园演唱完之后,和亚瑟回家坐在沙发上,亚瑟说看见她在演唱时非常的快乐,而他已经很久没有让她这么快乐了,他感到自责,甚至恳求她别离开他。镜头切至他们的背影,他无助地靠在妻子的肩膀上,像个孩子般。

  影片的中段,妻子离世,亚瑟失去了情感上的依靠,剧情就开始转向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不善与人相处、时常感到不开心的老人如何面对一个人的时光。他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还要处理好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最开始,他本能地封闭自我,将所有人拒之门外。他决定暂时不再和儿子见面,每天去妻子的墓碑前告诉她今天自己做了什么。或许这就是他曾经认为的生命本质,孤单的来,最后孤单的走。可是人生毕竟那么长,我们会遇见很多的人,交汇之中发生很多的事,一点一点的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亚瑟而言,玛丽昂就是那个影响他最深的人,即使她离开了人世,却依然牵引着亚瑟的脚步。他开始时不时地躲在那个音乐排练中心的窗外,聆听熟悉的歌声。最初可能是为了在玛丽昂过去常待的地方,感受她存在过的气息。他会发现,玛丽昂确实没有消失,老朋友们还在写着赞美她的诗句,赞美她给他们带来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说她能给朋友们带来勇气,又怎么会对自己的丈夫吝啬?

  借着从玛丽昂那里得来的勇气,亚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加入了老年合唱团,跟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节奏摇摆,他还开始主动改善和儿子詹姆斯的关系。他其实一直爱着他,只是从来没有表达。儿子不像玛丽昂那样,不需要说话也能明白亚瑟的心思,或者他一直明白,只是也拒绝表达,两个男人用冷战的方式将爱冷藏了起来。在一次亚瑟对詹姆斯大发雷霆之后,詹姆斯的女儿问爸爸:“他生你气了吗?”詹姆斯回答:“没有,他只是生气。”他是明白的,父亲的愤怒并非针对他,而是针对无力改变的生活。

  亚瑟做着过去的自己拒绝尝试,但可能是玛丽昂一直希望他做的种种,最后借由音乐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承受生命的缺失,享受生命的赐予。

  过剩的温情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钱钟书的离世,带给她无尽的长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在旁人看来,是离别无尽的痛苦。哈内克的[爱]将女主人的衰老记录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衰老的皮肤、消逝的记忆,让人不忍直视。死别是残忍的。

  从这个层面上看[献给爱妻的歌],影片实际上回避了尖锐的部分,而一直强调爱与温情。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玛丽昂的疾病并未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导演刻意回避了这个部分,而是强调亚瑟对玛丽昂的关怀,以及玛丽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她也一直保持着美丽优雅的姿态。或许这就是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的初衷:“本质上这是关于一名老人和关于改变的电影。如何能够让一个固执地坚持自己但同时内心又极度不快乐的人找到一种改变自己的方式?这就是我想要讲述的故事。”影片想要以改变为中心,而不是离别。只是这就让影片的剧情有些流于俗套,在每个情节点上我们都能猜中剧情的走向。

  既然影片要以改变为中心,亚瑟就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如何表现一个个性古怪、内心不快乐的老头,逐渐敞开心扉,改变自我,这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伦斯•斯坦普这一次使用了相对内敛的表演方式,他的表情严肃,常常不苟言笑,也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但依然看得出表演的层次,对妻子的温柔关爱、对儿子的不苟言笑、对孙女的宠爱,以及对合唱团成员从不屑到和谐相处。很难想到这就是曾经在[沙漠妖姬]中风情无限的变性人。正因为特伦斯•斯坦普和其它主演的表演,让这部电影没有成为贩卖温情的廉价品。

  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拍摄恐怖片出身,首次挑战温情小品,算是交足了功课。

  发表于《看电影 午夜场》2013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五):爱在歌声里

  这是坏脾气乖张怪老头和温和俏皮老太太的故事,这是热情美丽年轻姑娘和开朗童真老人们的故事,这是倔强爸爸和固执儿子的故事,这是孤单老头和乖巧孙女的故事,这是音乐的故事,这是把摇滚精神溶到骨子里的英国人关于爱、关于死亡、关于生命的故事。

  老太太第一次在夜里窝进老头肩膀,再还没有意识到老太太说的是什么时,眼泪先掉了下来。这电影分明没有丝毫要渲染强调悲伤情绪的意图,却让人忍不住掉眼泪。老头跟老太太说,我许久没有看到你这样高兴了,很抱歉我是一个难相处的人。老太太温柔的握过手,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的人生开始幸福,从此再未停止。于是老头儿孩子般的,我不想让你走。生离死别大概是这世上最让人无能为力的事情,生病的老太只能揽过老头的肩膀,给予无声的慈爱的安慰。大家说,落单的老太太还能活上许久,落单的老头儿却常常没几年也走了。也许是母亲的天性,给予了女人要"活下去"的无限韧性。

  于是我无比惶恐,害怕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时无人可分担。老太太去世的那一晚,儿子在慌乱的感谢完赶来处理母亲遗体的人后,轻敲父亲房门,一阵静默后,传来的是嚎啕大哭的声音。爷爷去世时,我见到爸爸、奶奶、伯伯、姑妈时已经是十几个小时之后。妈妈接到去世消息的电话时我刚躺下,家里所有的灯都关了,黑乎乎的。只听见电话铃声响,妈妈打开她房里的灯,飞快的接起,只隐约听见"好!""知道了!"我没有问是谁的电话,干嘛的,甚至没有睁开眼睛,适应着黑暗,默默地想赶快睡觉,睡好了才有好的状态。然后,没有任何辗转的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五点来钟,一片漆黑,听见妈妈轻声在床边叫我,来,爷爷今天出殡。哦!你帮我请好假了?爸爸会打电话的。我没有黑衣服。有的,我收起来了。直到看到奶奶,甚至奶奶哭之前我都没有哭,之后也没有哭太多。下午甚至还跟妈妈一起去超市,商量着买给他们单位送了人情没有去吃饭的人的回礼。那是零六年的五月五号。那一次,我还是在面对死亡时被他人安慰情绪的孩子,我选择了假装死亡不存在,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可是未来有一天,我终将成为那个直面死亡还要照顾剩下的那一个人的情绪的人,甚至我终将成为那个不再有父母依靠那个真正被孤单留在这世上的人。我不知道在那之前能否遇到可以踢我分担这无奈的人,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思考才能面对这无奈。

  音乐是真的有魔力的吧。把一切欢乐和悲苦都寄托在歌声里,世界仿佛就变得纯净了,如孩童时,最大的烦恼也不过就是妈妈不让看电视爸爸不让吃糖。那时的快乐为何单纯?因为那时我们的渴望单纯,我们只要一点点的宠爱,却意外得到了很多。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六):爱在歌声里

  这是坏脾气乖张怪老头和温和俏皮老太太的故事,这是热情美丽年轻姑娘和开朗童真老人们的故事,这是倔强爸爸和固执儿子的故事,这是孤单老头和乖巧孙女的故事,这是音乐的故事,这是把摇滚精神溶到骨子里的英国人关于爱、关于死亡、关于生命的故事。

  老太太第一次在夜里窝进老头肩膀,再还没有意识到老太太说的是什么时,眼泪先掉了下来。这电影分明没有丝毫要渲染强调悲伤情绪的意图,却让人忍不住掉眼泪。老头跟老太太说,我许久没有看到你这样高兴了,很抱歉我是一个难相处的人。老太太温柔的握过手,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的人生开始幸福,从此再未停止。于是老头儿孩子般的,我不想让你走。生离死别大概是这世上最让人无能为力的事情,生病的老太只能揽过老头的肩膀,给予无声的慈爱的安慰。大家说,落单的老太太还能活上许久,落单的老头儿却常常没几年也走了。也许是母亲的天性,给予了女人要"活下去"的无限韧性。

  于是我无比惶恐,害怕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时无人可分担。老太太去世的那一晚,儿子在慌乱的感谢完赶来处理母亲遗体的人后,轻敲父亲房门,一阵静默后,传来的是嚎啕大哭的声音。爷爷去世时,我见到爸爸、奶奶、伯伯、姑妈时已经是十几个小时之后。妈妈接到去世消息的电话时我刚躺下,家里所有的灯都关了,黑乎乎的。只听见电话铃声响,妈妈打开她房里的灯,飞快的接起,只隐约听见"好!""知道了!"我没有问是谁的电话,干嘛的,甚至没有睁开眼睛,适应着黑暗,默默地想赶快睡觉,睡好了才有好的状态。然后,没有任何辗转的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五点来钟,一片漆黑,听见妈妈轻声在床边叫我,来,爷爷今天出殡。哦!你帮我请好假了?爸爸会打电话的。我没有黑衣服。有的,我收起来了。直到看到奶奶,甚至奶奶哭之前我都没有哭,之后也没有哭太多。下午甚至还跟妈妈一起去超市,商量着买给他们单位送了人情没有去吃饭的人的回礼。那是零六年的五月五号。那一次,我还是在面对死亡时被他人安慰情绪的孩子,我选择了假装死亡不存在,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可是未来有一天,我终将成为那个直面死亡还要照顾剩下的那一个人的情绪的人,甚至我终将成为那个不再有父母依靠那个真正被孤单留在这世上的人。我不知道在那之前能否遇到可以踢我分担这无奈的人,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思考才能面对这无奈。

  音乐是真的有魔力的吧。把一切欢乐和悲苦都寄托在歌声里,世界仿佛就变得纯净了,如孩童时,最大的烦恼也不过就是妈妈不让看电视爸爸不让吃糖。那时的快乐为何单纯?因为那时我们的渴望单纯,我们只要一点点的宠爱,却意外得到了很多。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七):爱在时间的发酵皿中发酵,越能散发馥郁的芬芳。

  当褪去了世俗的纷扰,当不在以物质的眼光、别人的标准来评价爱人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爱的只是对方这个人,不关乎其他。姣好的容颜不在了,对物质的追求的热情弥散了,对社会压力、流言蜚语的置若罔闻,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爱的终极命题:当我老了,你还爱我吗?当你离开了我,爱情还存在吗?

  这是首唯美的爱情赞歌,是献给家庭的最高礼赞。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多数人屡屡无为。离开这个经验的世界,什么也不曾留下。脱离了母体的子嗣,或许能让另一个世界的我们有些许的念想,但这终究不涉及你我本身。

  爱情不是一个可证的命题。或者说,这对老人不是在一方离开自己后停下来思考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是用自己的一生相伴着活出了爱的一生。我们感叹他们的幸运,能找到托付一生的另一半,而心心念念的时候,却无法不直视这样的现实,一方的离世,将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与惨凄——从老爷爷在房间中的撕心裂肺的痛哭中,我们能分辨出那样的苦涩,源自生命中的一部分的陨灭的怆然。

  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因为,它试图使我们相信,当两个人真正地结合,就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了。两个人只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中,只有你和我。当老人深情地唱出那首歌,我相信,天堂里的她,一定,听着落下了眼泪。

  ome day we all must go.

  ut lullabies go on and on.

  They never die.

  Just like you and I will be.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八):只给你……

  这是好莱坞一种非常典型的叙事模式,《献给爱妻的歌》在201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捧走最佳编剧奖,其实让我有点失望。因为它太中规中矩,虽然它在情感类电影里,从老年人感情生活的角度切入,的确是非常人文关怀。《献给爱妻的歌》讲述了一个固执、不擅长表达情感的老人亚瑟,为了爱妻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的愿望,心态从自我禁锢到敞开心扉的故事。单线索剧情片,有人形容它是一部催泪弹,让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里面的感人之处。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让我以为,老年人能含饸弄孙、子女围绕膝下才算尽享天伦之乐。而影片中合唱团的老人都在努力活出自我的精彩。在比赛时选择歌颂性爱的歌曲是多么可爱大胆的尝试,积极地活着与无奈地接受老去死亡相比,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让我敬畏。原来老年的生活亦可以如此轻松欢快。 再看爱情,也许所有相爱的情侣,都希望随着时间逝去,依然收获相濡以沫,白首偕老。虽然深爱妻子的亚瑟那么不近人情,与儿子冰火难融,但作为丈夫,他细心体贴,一丝不苟地照顾着玛莉安。这也许就是老年人的爱情故事区别于寻常爱情电影的地方,平实无华,没有大风大浪,只有经历时间沉淀的情感,死亡与疾病也变得顺理成章。 通常我们看爱情电影,里面的矛盾冲突大多由外在环境、客观条件所激发,来考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多么坚贞不渝,生死无悔。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类似的历练,就像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会站在泰坦尼克号上你跳我也跳,我们也没有家族矛盾逼得双双自杀殉情的悲摧。激情蜜恋时为爱牺牲当然可贵,但共同生活几十年,早已没有荷尔蒙分泌肾上腺素的两情相悦,互相体谅与包容更加难得。 真实世界里常面临自身矛盾、个性、习惯冲突等等,当内向遇上开朗,严肃遇上乐观,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如何坚持下去,才是爱情的最大课题。做真实的自己,爱情方会持久,伪装太累了,不可能坚持一辈子。玛莉安在预赛时歌唱:看到本色的你,我因此爱你。爱不是勉强对方为自己改变,但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心甘情愿为对方改变自己。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在失去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上帝带走了玛莉安,但亚瑟能够站在台上,紧闭双眼为爱妻吟唱:我们总会离开尘世,摇篮曲不会停歇,就像你我,永不分离。 爱是每次放进嘴里的那颗药片,是每晚注入开水的暖袋,是勇敢地回应我爱你,是为你放下自尊开口说抱歉,是敞开心扉让自己变得更勇敢。爱她就为她唱首歌,在她还能听到的时候,轻轻诉说,拥你在怀我依然想你如斯;告诉她上帝如果赐予我一副好嗓子,也只愿为你一人歌唱。爱在心里,从未离开……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九):我只愿为你歌唱

  即使上帝给了我一副好嗓子,我也只愿为你歌唱。

  在阿瑟的歌声里,这句话反复在我脑海里回荡。当歌唱老师这么夸赞他的好嗓音时,他一如平常般面无表情、不置可否。但我想,能让他走进曾经鄙夷的合唱团,甚至最后站上独唱舞台的全部动力,只有她——爱妻玛丽安。他把几十年的爱意压抑在心中积成了一汪深潭,而在开口歌唱的那一瞬间,积蓄多年的潭水仿佛找到了出口,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冲刷过生活的崎岖,以及,对她的思念

  阿瑟与玛丽安是多么不同,不仅仅他自己,甚至所有电影内外的人都这么认为。她像彩虹,他则是雷雨前阴沉的天;她像清晨的百灵,他则是黄昏起飞的猫头鹰;她在生命终点依然微笑,他却未雨绸缪把每天过的如世界末日。但是,他们相爱,深入骨髓。有她在时,她就是他的阳光,而当她离去,他只有成为她。从这个角度讲,他的转变不可避免。亦或许她在身边的日子,已经一点点在他心里种下了向日葵的种子,就是为了能够在自己离去之后,帮他早一点寻到阳光的方向。看起来他一直在照顾她的身体,她又何尝不是一直在照顾着他的灵魂?

  她爱他,敬他,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脾气乖戾不易接近的怪老头,她仍然用满是柔情的眼光望向他。我爱你,爱你全部的模样。这才是爱情的模样,对么?她读得懂他阴沉面色背后浓浓的爱,惟一一次对他发火也是因为他对她的朋友无礼。

  合唱比赛的预选赛上,玛丽安的那一曲“True colors”是献给阿瑟的,也是她这一生都想要对阿瑟说的话,她看到了他内心最美的色彩,那是他真实的颜色,她希望他在没有自己的日子里也能生活地平安快乐,她想要更多人看到他的好。相伴几十年的阿瑟当然听懂了爱妻的意涵,所以才会心内颇不平静,才会在比赛结束后躲起来抽烟,不是像伊丽莎白所说的,他面对爱妻动情的献唱无动于衷、无话可说,反而是因为被她的歌声激荡起心里层层波澜,惟有沉默。他最终回应了她,同样用歌声。“How to talk to an angle”他这样低吟浅唱,答案已经在歌声里,跟他的天使玛丽安交谈的方式就是歌唱,他们的灵魂在歌声里又一次相聚。

  亲爱的,今生,我只愿为你歌唱。

  《献给爱妻的歌》观后感(十):欧陆正典

  老实说,影片本身并无出彩之处,编剧、配乐、演员、剪辑均中规中矩,节奏鲜明紧凑,一个半小时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此处值得一说的,倒是几个以英伦岛国为代表的典型西方大观念:平等、性爱、冒险。而这三个核心价值观,在我国,要么缺失,要么泛滥,不及犹过,令人伤叹……黯然处,独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以凭吊。

  平等

  《献给爱妻的歌》中可能最让国人无法理解进而无法接受的一点是(包括儿子怎么可以不和爸妈住在一起),亚瑟这个老头虽然刻板严肃甚至古怪的不近人情,但他和他儿子之间怎么可以那么客气?除却可能的“俄狄浦斯情结”所导致的敌视外,其背后原因,即是西方父子之间的平等观念。依基督教传统,孩子与父母均是上帝的子民,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人人生而有罪、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这是了解西方文明的历史逻辑。就平等观念而言,用纪伯伦的话来描述甚为恰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建立在陈寅恪先生所谓的“独立之人格”基础上。因有所依附,便有所顾忌。

  影片虽然轻快地呈现了亚瑟与玛丽昂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小温馨与小感动,然而,像西方那种父母与子女之间过度的尊重与个体自由,最终会不会导致像《云图》中那所养老院透射的冷漠与隔阂?中国人看重人情世故,虽讲究“养儿防老”,也讲究“天伦之乐”,更讲究“儿孙绕膝”,但这些“中国符号”却能给人以慰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惦念。

  性爱

  近代以来,在中国,有一件只能做而不能说的事,那就是床上那事。当苍井空老师都能说出“我一丝不挂的躺着镜头前,是为了生存;有些人衣冠楚楚的站在镜头前,却是为了私欲和欺骗”这样的警世格言时,我们还在遮遮掩掩的聊“性”,是真虚伪呢,还是假怯懦呢?之所以说“近代以来”,是因为民国那年的八大胡同,曾是辜鸿铭老爷子经常光顾的地儿呢!

  玛丽昂参与合唱的第一首歌,很“提神”,名叫“让我们聊聊性吧”,而且是在露天的草地上公演。性,“不可以说,但可以唱,总比意淫要好”一位参与合唱的老太太亦如是言,甚至玛丽昂教她的孙女说脏话,以享受挑战禁忌所带来的快感,这大约是在生命结束前很值得一做的事吧。性什么时候成了一种全民禁忌?弗洛伊德说,当人类文明开始时。

  如果生命本身是美好的话,那么性本身也必然是美好的,不止因为性是亲密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繁衍的主要途径。当中国女人还在沉浸在“无才为德”的裹小脚岁月时,西方却爆发了性革命。德拉克罗瓦在《自由引导人民》中,重要突出的便是具有“自由意识”的女性,而法国赠送给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礼物“自由女神像”,更是对女性主义的一种认可。

  冒险

  因为独立而平等,因为独立而自由,因为独立而冒险。在本尼迪克特提出西方的罪感文化与日本的耻感文化后,李泽厚认为中国应是儒家的乐感文化,而我更愿意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冒险文化,东方文化是一种守成文化。中国历史上,除了神农、徐霞客这两位比较有冒险精神的人外,大多数还是遵照着“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与“父母在,不远游”的训导。

  英伦诞生过“披头士”这样伟大的乐队,音乐老师伊丽莎白亦试图在老年人身上复现当年的摇滚记忆,那些老头们一个个穿上了黑皮夹克,戴上了红色发箍(如果再来几辆哈雷就更酷了),有模有样的摆着摇滚姿态,令人莞尔。而假若中国老头们(说实话,没这优良传统)也弄这么一身行头,必会遭受来自民众的诸如“老不正经”这样的言语暴力!

  不管是少年,还是老翁,西方人士都有着酒神狄奥尼索斯一样的浪漫,此种浪漫表现在鲜活的生命力上,就是对未知领域的冒险与神圣禁忌的破坏,一如《遗愿清单》中的凤凰涅槃,一如《朝圣之路》中的生命回归、一如《荒野生存》中的无怨无悔。因此,西方正典的电影中都包含着此种文化内核,逶迤地弥漫在人的身上,展现出一种纯粹且无畏的气质。

  金庸曾说,世间最美好的恋爱,应是一见钟情,一生相守。《献给爱妻的歌》在舒缓的配乐中,娓娓叙述着普通人的那份爱,质朴而隽永的爱。失恋时,有一种爱叫放手,那么面对生离死别呢?李银河对王小波的爱叫做“我愿意为你而活”,而亚瑟对玛丽昂的爱则是“我愿意为你而歌”。

  张志华

  2013年9月3日

  写于烟台南山学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