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黛拉的非凡冒险》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经典影评10篇

2018-01-13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经典影评10篇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是一部由吕克·贝松执导,露易丝·布尔昆 / 马修·阿马立克 / 吉尔·勒卢什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一):阿黛拉

  这真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拍的片子吗?到处都是商业噱头。曾声称拍十部电影之后就不再做导演,近年来也仅限于制片工作。今年他终于重执导筒,开始了新片的拍摄工作。《阿黛拉·布兰科塞克的非凡冒险》融合多种商业噱头,历史、犯罪、冒险、木乃伊等多种主题元素。有《阿凡达》、《木乃伊归来》的影子

  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一部凑戏,不想拍电影可以不拍没必要凑。

  当古生物可以复活,人可以死而复生,生命还有没有意义?从哪里来的就要回到哪里去,假设木乃伊复活后没有回到棺材里而是留在了20世纪,这是整个人类的损失,所以,即使是拍电影导演也会站在尊重角度幽默的讲述。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二):有些失望

  觉得这部电影就到了末尾还可以,之前都很幼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语配音和翻译的原因,也没有觉得搞笑,总之感觉不像是吕克·贝松的电影,之前看过的一些都觉得节奏感很好,也很有独创性,这部片子除了一些元素还不错之外,整体都很俗套。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法老的那段,暗暗下定决心还是应该多去卢浮宫逛逛,看了好多电影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了。法老的那句“这里应该建个金字塔”可以说是这电影里最搞笑的一句台词了……

  然后最后突然的结束也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看了别人的决定说泰坦尼克号下沉就是因为船上有一个法老,难道是Adele带上船的?还有人说Adele从死神手中救出了她妹妹,为了自然界的平衡她就必须自己去死……一下子变得神神秘秘了……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三):非常妙的电影。

  嗯……,自古有人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对这部电影很适合,看到有人专门冲着吕克贝松来看的,吕克贝松神马人物,人可是第五元素,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啊(虽然我对里昂那部印象不是很深,觉得第五元素那种新概念的引入,那种突破有印象),所以他们就想当然认为这部也不会“差”到哪去,然而他们失望了。对我而言,看这部电影纯属偶然,一次某台的“资讯快车”让我看到了此片的片段,我一下子被吸引了,所以就打算看下,其实很早之前就看到过,但电影海报上女主的形象让我没了兴趣,倒不是女主长的不好,只是没什么特点,让人觉得这部片子也许就跟平庸,没什么惊喜,再加上我对吕克贝松这个离我较远的著名导演不怎么注意,其实我很少对导演有感情的,所以当时我放弃了看这部电影的念头,现在捡起来看,却是让我有了惊喜,接下来的内容留到后面接着聊。

  再谈谈那些对主角(不是主演)保持道德批判的人,有的人就对此道出了很中肯的言语,“对这部电影认真你就输了”,输掉了这部电影原本要给你带来的惊喜,人家就不是拿人性来做主题的,一切为了娱乐大众,有点儿喜戏剧冲突而已,还是借用别人的话,要是想要更严肃深沉的题材,那么就请看其他电影,你使劲也要用对方向撒。

  接下来谈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

  有人对总统的小黑狗情有独钟,我也对他很感兴趣,原因是它是唯一一个不常见到,但我却又熟悉的动物,因为我曾喜欢,现在也喜欢的电影里这种小狗就有了不少戏份,是那部《鬼妈妈》,呵呵,现在在这里看到又多了些好感,感觉它挺滑稽的,和这部电影很搭调,所以……,我又想养狗狗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可爱,太治愈了;-)。

  关于里面神神叨叨的木乃伊情节我表示很有感想,人是由能量构成的,所以有人能使用它创造奇迹并不夸张,我chen chen觉得有朝一日我也能通过自身力量创造奇迹!

  对了,细心的人注意到了帅哥,总会有人注意到出场时间很短但却有特点的演员甲乙的,这部里就是那和奥兰多布鲁姆想的很像的人了,他出现在两姐妹打球时,说他像,是不仅神似而且形似,有人说他像娇羞版的的奥兰多,我觉得准确点说,他像稍微稚嫩版的奥兰多布鲁姆,what do u say?

  不得不提的还有里面的冷幽默,可以说是法式冷幽默吗?我觉得这真的是此片的一大亮点啊!

  还有,总是在有动物出现的电影里,特别是只有电脑才能生出来的动物出现时,电影总要表达一个观点:动物比所谓的人要有人性的多。有人要反思吗?我想养条狗了。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四):无题

  多年前看过的电影了,不是那种震撼人心的电影,但是有种绚烂明媚色彩。有的电影喜欢反映生活中的不如意人们伟大抗争,有的电影总是想要讲出点导演隐匿在心中多年的人生想法。但是,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一些新鲜的想象感和不符合逻辑的前因后果,需要一些奇思妙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

  也许,我们的祖先来自于生机盎然而又时刻充满危机的大自然,虽然他们的后代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一步步离开了那个允孕育人类故乡,但是他们在故乡的生存环境挑战精神,一直都是我们的快乐源泉,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变。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回到过去的生活场景已经不再可能,就让电影来帮助我们实现它。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五):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写影评

  我是昨天才看的这部电影,没有赶上去电影院观看,我很遗憾

  刚刚看了几篇影评,发现批评的很多,什么吕克贝松日薄西山,法国电影江河日下,我想大家被固有的思维局限住了——法国电影就一定要文艺内涵

  大错特错。

  现在,或者说素来国内影评人总喜欢很自我的去写影评,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地区罗织各种阳春白雪式的语言去肢解一部电影,却总是忽略电影面对的主流群体下里巴人的观众。

  一部电影如果不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那么它就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无论商业片还是文艺片。电影的至高境界雅俗共赏,《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正是印证了这种论调。

  同理,一部电影如果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那么它就有可能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这里有一个“认可比例”的概念,就是说,你可以票房惨淡,但如果总共10个普通的自然人(非影评人)看过你的电影,有7个觉得很不错,你这电影就算成功了。

  只有票房或只有口碑都是不行的,票房是前期宣传给你的,口碑是装逼影评人给你的,两者兼具,才是普通观众给你的。

  电影拍的就是给普通人看的,它不是技术交流,也不是孤芳自赏。每个人都有商业和文艺的一面,因此,文艺片的受众丝毫都不比商业片的受众少,不要拿文艺当影片烂的借口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写影评,是一种良心的体现,是一个合格的意见领袖必备的素质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六):这货让我想到了神圣罗马帝国

  我承认我是一时冲动就点这部片子看了,吕克贝松嘛。

  但是我完全没想到搜狐评分8.9的片子能这么差。

  套用那句话来说,好久没看到片子能烂的这么清新脱俗了。

  发完评我想到一句话,觉得不加不行。

  这片子让我想到了神圣罗马帝国,我至今都深深记得,高中历史老师说过,神圣罗马帝国名不副实,不神圣,疆域小,而且和罗马没关系。这就是这片子给我的感觉。

  故事一开始是法式的人物出场,OK,随你,反正姐也是看过《天使美丽》的,表示对于这种方式很接受,但是,你不至于第九分钟才出场女主角吧?(当然,后来我知道我错了,大家都是龙套啊龙套)

  扒拉豆瓣的时候我看到了其他译名,立刻魂飞魄散:什么“神鬼惊奇:古生物复活 ”,什么“神探阿黛拉 ”,要是我当时看了这些,完全就可以洗洗睡了,何必现在看了烂片之后发评来找安慰

  言归正传,女主就一脸傲娇的冒险了,看到她用水洗手的时候我也惊呆了,尼玛,你真的是记者么,不知道水的珍贵么,渴死你算了。然后,她拿到木乃伊,跟埃及人窝里反,居然欢脱脱的这样逃掉了。前面有个评说的好,她根本不用翻盘,编剧都安排好了。简直没有常识啊,你家做木乃伊一条龙的是吧,用棺材当船的哦,不怕氧化褪色的吗,这可是文物啊,还有里面的木乃伊,就算它防腐防潮了,也是易碎品,女主这么大一只扑上去居然没碎掉,你让当年拍《卢浮魅影》的剧组情何以堪。

  然后女主欢乐的回到巴黎,露点镜头居然没有被剪掉。我们也在见识了凡尔赛宫内部的华丽装饰之后,见识了法国的官僚主义,看到这里我觉得导演简直就是在吐槽,果然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全球都行得通啊。另一方面,女主一次又一次的救教授出来。我已经无力吐槽了,技术含量太低了,你是在学马桶台么?

  然后,教授被救出来了,弱智猎手打了一枪,短暂的双线汇合后又分开了。一开始女主带教授回家的时候,我还以为不能带去医院治疗是因为她是劫法场,要避人耳目(顺便,劫法场算是女主做的最有正义感的事情了)。尼玛,结果居然是要教授先救她妹。搞错没啊,你妹都死透了,晚点救又怎么样,帮教授先包扎下止止血也好,结果,就这样让教授发功救人,壮烈牺牲。女主不仅没常识,也没有基本的道德,你以为你活在原始社会么?

  好不容易木乃伊活了,居然不是医生,好吧,这不是槽点,槽点是小姐你为什么不求助于现代医学而是几千年前的埃及人。我也承认古埃及人确实牛逼,但是你有研究古埃及的时间,都可以自学成才救你妹了,你干嘛打扰法老睡觉啊。

  我真心觉得这片子是向古埃及致敬啊,人家一大家子在博物馆生活的多滋,只不过位置不对有点不爽而已,出来逛逛还夸你法国卢浮宫修得不错,“这个院子好看”,这是全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台词,没有之一。

  末尾的时候女主居然上了泰坦尼克号,果然,编剧都看不下去了,收了这妖怪(原谅我实在不想用妖孽这个词,因为女主没那么好看)。

  总结陈词,本片剧本奇烂,逻辑混乱,演员演出用力过度,特技特效还有技术升级的空间建议下次换到小凡尔赛取景,那里大家不是很熟,冲着美景美女也会有人买账的,故事梗概都有了,就写玛丽皇后复活了,满世界找她的高跟鞋,然后科学界,时尚圈和政坛都混乱了……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七):生活是一场好玩的冒险——《阿黛拉的非凡冒险》

  这是部很轻松的片子,带点奇幻风格的法式喜剧,有一个聪敏干练任性大胆的女主角,是个冒险故事作家,签名售书时把植物园里的一个小研究员迷得神魂颠倒,为了救她的妹妹她骑着从博物馆恐龙蛋里复活的翼手龙去救一个疯狂科学家教授,最后复活了埃及木乃伊拉美西斯二世和他所有的大臣们。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想起了哈利波特,无他,盖因这两个故事都该是中学时代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我记得初中时我曾在作文中用“青黄不接”形容过我们那个年龄段(结果那篇作文当然分数很低)——不似小学那会儿得到父母的大量关心照料,却离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日子还很远很远。偏偏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拥有一种全能感。那时候我经常在放学的路上想:我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有一天藏在我身体里的潜能会爆发出来,就像XX动画片或者XX漫画里的那样。哈利波特也是满足了这样一个幻想,虽然罗琳把魔法世界和麻瓜的世界有点划分得太清晰了;而在这部影片中阿黛拉小姐可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出版社出钱让她去秘鲁,她偏偏跑去埃及,从一群盗墓贼手里逃脱,打火机扔到满地的石油上,她一溜快跑火就是烧不着她;巴黎的马车堵了道,她把脑袋探出窗口对着马大声道:“快走笨蛋!不然你们就死定了!”那些马儿居然就真的给她让出道来了。你让所有平时装得乖巧文静其实心里头燃着任性跋扈的小火苗的小丫头们该有多么憧憬你的生活啊……

  不过如果阿黛拉跟奥特曼似地一出场摆个POSE后就事事顺利,那故事也没什么好看的了。她的一大性格魅力还在于她的高挫折商,想她一次次易装进入巴黎监狱试图解救那个疯狂科学家教授,每次都在被发现后被赶出来,但是她一扭头,马上又去执行下一个方案。最后求助总统也不顺利,回到家里面对着脸色苍白如同植物人般的妹妹,她兀自伤心了一小会,到了客厅又能一边自嘲一边对着从埃及搬回来的木乃伊卖弄性感。这种活力这种毫无顾忌,正是年轻人最珍贵的要素——输得起。也正是因为敢于去做常识以外的尝试,她驯服并骑上翼手龙时,那个小研究员忍不住要大声赞叹:“阿黛拉小姐,您真是不可思议~”但他给她写信时却又那么犹豫不决,落下“小姐”两字后,心想:“要是她已经结婚,或者守寡了呢?”(这里很女权,我喜欢。)

  上个星期去参加了初中好友的婚礼,也见到了好几个好久不见的当年的伙伴们。结婚是件人生大事,我在看了新房以后真觉得可以(替好友)高呼:“It's my time and my place!”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时代终于来了。不过和她们聊了一会儿,反倒不觉得特别投机。也许因为我还是学生,而我的大部分朋友们都已经进入社会,她们面临着更多的外部评价,所以求稳、守成,已经成为这些二十三四的女孩子们开始重点关心的事情了。还有就是对于皮肤状态变差和衰老的恐惧,之前我看过一些说法说女人过了二十五岁后体内各种维持青春美貌的好东西的水平就开始下降了,最近听闻这个年龄数字又往前靠了些,变成二十二岁了,而二十五岁以后则变成“两倍速度下跌”。我擦,这真的不是化妆品商和保健品商一起阴谋制造的传言么?

  当然,我不是说要对外表毫不在意(虽然我确实觉得如果除了衣服包鞋和化妆品别的你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你基本算白活了),我只是觉得青春不可能留驻在对于衰老的恐惧中,开始守成意味着人生已经到达顶峰,以后就只有下坡路没有上坡路……可是天哪我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啊~与其那么早地把自己变成一尊美艳的死塑像,然后花上后半辈子的时间来辛苦地维护它原来的样子;不如保护好那颗珍贵的年轻的心,不要去理太多所谓的稳妥考虑,不要去为根本还没有降临的事情焦虑。生活不该是一场目光紧盯着自己所失去的保卫战,而应是一场尽情尽兴的好玩的冒险。唯一可怕的则是:因为畏惧失去而放弃了当下想要的,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换来。

  刚看了蒋方舟在她的博客上写:“改变生活,必然要从俯视生活开始。”我觉得这话相当正确且这个句式相当实用,例如:“改变考试和成绩,必然要从俯视考试和成绩开始。”长这么大,也算见识了一点人生的无常、历史的无常,时代总会变化、环境总会改变,没有谁真的能做到审时度势地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当然人是要认清现实的,可你对“现实”本身又有多大的把握?电视、广告、你浏览的网站还有你的父母和长辈们,他们所告诉你的,是真的真实吗?是全面的真实吗?是你未来将遭遇的真实吗?

  阿黛拉固然可能只是个青春期小女孩儿的跋扈幻想投影,我惟愿大家心中那个爱冒险的阿黛拉都还没有死。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八):御姐控产物

  被《游戏机实用技术》杂志誉为“动作天尊”的著名游戏制作人神谷英树在2009年推出一款宣称要超越《鬼泣》且开创动作游戏新时代的《猎天使魔女》,主角是一位时刻都在搔首弄姿的熟女,看吕克贝松这部新片时我想到了但丁的这位同门大姐,还想到了现实中远在霍州的那位“劳模”。

  “魔女”与“阿黛拉”有一个相似之处,都让天才为其“御姐”形象痴迷到忘乎所以,各自成为作品中绝对的主角,作品中的一切元素都是为了将其塑造得更为“御姐”,导致作品畸形而令天才的追随者大失所望。

  记得上小学时在村里观看兄长租回来的VCD《第五元素》,上初中后从《电影世界》杂志上了解到那位导演拍那部片子是从做梦而来,一下子点醒自己对电影热爱的源泉何在。《这个杀手不太冷》是兄长最先花钱买的碟片之一,也是我观看次数最多的吕克贝松电影。《碧海蓝天》让我感受到男人对一件事物狂热的爱还可以如此优雅,怎么走也没有尽头。一个人看《最后的决战》是在长治桃源村的一个破房子里,雷诺与一个男人之间的对峙,人的原始野性在片中暴露无遗。《地铁》讲了什么我已经快忘光了,只记得男主角飘逸洒脱,游走在残酷生存与音乐爱好之间,被混混揍得头破血流还呵呵大笑。

  以上,就是我所爱的由他执导的那五部电影,至于他那所谓“一生只拍十部电影”的另外五部,我想说的是:大导演不仅食言,而且自行为自己的导演生涯烂尾。

  2010-09-02 12:38:04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九):《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幽默而有趣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其实在看之前,我并没有抱以什么期望,吕克贝松的商业片一向总是不过不失的水准,但是看了以后,却有几分小惊喜,这次的老吕,起码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这几年我们已经很少见到冒险电影了,就连夺宝奇兵也不复当年之勇,冒险片在电影市场里已经是不受宠的类型了,拍来拍去,已经再也拍不出另观众为之惊叹的片子了,毕竟能拍得都拍了。不过这一次,吕克贝松另辟蹊径,拍出了这么一部《阿黛拉的非凡冒险》。

  其实单纯讲冒险故事,《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并没有什么突破,但是当结合上法国人的幽默以后,这就是一道可口的甜品了。法国人的幽默不同于美国人的直接,也不同于中国人的隐含,他们就是自然而然的表现,但是却令人忍俊不禁。《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很好的使一部冒险片,看起来像是一部喜剧片,经常出现的搞笑情节和讽刺对话都是亮点所在,里面还调侃了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呵呵,看到的时候很搞笑。法国人还是对贝聿铭的东西很认可的。最后的泰坦尼克更是令人意外,也许是给第二部留的空间吧。

  其实单纯作为冒险故事,它很普通,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还蛮好看蛮娱乐,这种有机的结合我觉得是不错的。诸位喜欢冒险片和喜剧情节的可以考虑。

  评分8/10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影评(十):Luc Besson

  不了解这位法国导演,只看过他著名的《Leon》和《 圣女贞德》。

  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这部电影其实挺不错的。一部轻松奇幻的喜剧,何必拿那些惊心动魄的大巨作的标准去衡量呢?电影的类型上分明标注着"喜剧,奇幻,冒险",也许"冒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前面主要的两个效果还是挺好的。

  也许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有一点瑕疵,人们总是不习惯大人物出现一点小的差错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