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八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八春》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八春》读后感10篇

  《十八春》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八春》读后感(一):把生活写的如此透彻,一层一层,剥开给你看。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搁置了四年,今年借用这个五一小长假把它读完。绝对值得一读。

  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张爱玲,读小说《十八春》有一种阅读的快感,佩服作者的文笔,把生活写的如此透彻,一层一层,剥开给你看。

  冷眼、细腻。读起来略感沉重,但精彩至极。

  跟着小说经历了十八年的岁月感受了各种感情纠葛,犹如弹指间。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下班、打卡考勤、开会加班……

  生活还是要继续。

  难道真的要像小说最后写的那样,“把思想给搞通了”,然后“去大东北”?

  张爱玲也没有告诉我,明天的大盘究竟是涨?还是跌啊?

  《十八春》读后感(二):十八春

  初读十八春是在高二的时候,距今已是10年的样子了。

  后来才知道十八春也叫做半生缘。其实我更喜欢十八春这种叫法,它显得不那么残忍不那么残酷,能稍稍蒙住我们自己的心。半生缘,一眼看见便觉苍老和凄凉

  那时候读完心情沉重,为曼桢的命运惋惜,为曼桢和沈世均的爱情叹息。一朋友却说他对这个结局很满意,我很不理解,莫非他喜欢这样的悲剧结尾?

  几年后再次拾起,看完了,掩面无语,忽然想起朋友多年前的这个评价,竟然很赞同了。

  或许正是这悲剧深入人心

  “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不过是几年之后,我也常常想起这样的感慨。

  《十八春》读后感(三):不是大团圆结局才是最好的安排

  《十八春》读后感 一九五一年,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完稿。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 第二次读这本书,却意外生出许多不一样感觉。我想到书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年轻女子顾曼桢和同事沈世钧相爱了,而曼桢的姊姊曼璐早年因父亲去世沦落风尘当了舞女,在风尘中拣了投机商人祝鸿才托付终身。婚后鸿才却到处捏花惹草令曼璐很是气恼。恰好此时曼璐的前未婚夫张慕瑾造访顾家,迷上了清纯善良的曼桢,对慕瑾余情未了的曼璐伤心之余归咎于曼桢,不久后设计让对曼桢觊觎许久的丈夫强奸了自己的妹妹…… 张爱玲悲伤凄婉的笔调配合伤感的情节,几度让我落泪,却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呢?书中的曼桢与世钧、翠芝与叔惠,莫不如此。有人说,这是时代的错!不错,这是一方面,而我却更喜欢目光投向书中隐藏的人性的弱点。 曼桢与世钧之间,起初发展得很顺利,可太过顺利的感情加上两人少不更事的鲁莽,太容易简单事情推到极端。不然,怎会仅因一次吵架便摘下订婚的红宝石戒指,弃之纸篓,就此作别。却不知,一别是十八载春秋。 之后,曼桢到祝家照顾装病的姊姊,被姊姊设计遭姐夫强奸,故意幽禁。聪慧如她,怎会不曾想过出逃?她曾经也满心希望,终究太过单纯善良,错信了女佣阿宝,白白将定订婚戒指送到狠心的姊姊手上。于是,当世钧千方百计赶到祝家盼望得到曼桢的音讯,看到曼璐拿出的戒指,相信了她口中曼桢已经嫁给慕瑾的谎言。他终是不够自信同时不够相信他们的爱情,宁愿相信是曼桢背叛了他。可即使他信了,也不该对一直绕在戒指上此刻却沾着干了的血迹的绒线视若无睹,更不该认不出风里隐约夹着的曼桢的哭声。 那时,痛不欲生的曼桢多想世钧来救她呀,她有太多的苦要向他倾诉,有太多的泪想淌给他看。她万万想不到,世钧却回了南京老家,第二年迎娶了翠芝。同年,曼桢也被迫生下那夜种下的孽障,生产过后,明明她被一对好心夫妇医院救走,却在几年后祝鸿才生意失败、姊姊病故的情况下放不下儿子,将自己嫁到祝家,毁了自己的一生。 那段被幽禁的黑暗日子里,“她想起将来有一天跟世钧见面,她要怎样怎样把她的遭遇一一告诉他听,这样想的时候,就好像已经面对面坐在那儿对他诉说着,她立刻两行眼泪掉下来了”,而十八年后再见,却没有预料中的激动,“现在她是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 对风流倜傥的叔惠怀有粉红色美好爱恋的翠芝,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因着叔惠的不敢高攀,心灰意冷嫁给了错以为爱上的世钧,两个不相爱的人同床异梦,度了一生。 爱情的世界没有谁对谁错,结局自然双方共同造就的。结尾曼桢与世钧再见,翠芝亦与叔惠见面,但没有出现挣脱婚姻枷锁男女主角不顾一切在一起的戏剧性的情节,而是以四人决定奔赴东北参与祖国建设平平淡淡作结。也好,虽不是大团圆结局也没有太大的不妥,符合社会环境人物个性。 依我之见,世钧爱的只是那个初见时“穿着深蓝布罩袍,像个高小女生”的曼桢,若真真结为夫妻,怕是无法目睹那姣好容颜逐渐衰老的过程。他爱的,是她最美年华光彩照人容颜,那个人老色衰的黄脸婆断不会成为他心心念念的人儿。 也好,如此记忆永远鲜活的,是一群都市平凡男女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是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

  《十八春》读后感(四):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可能是由于生活太过空虚,抑或着是长久的平淡导致的疲倦。

  直到一个普通的再过普通的午后,我终于忍不住捡起早已生涩的文字,只因读罢《十八春》

  往事一去,岁月静好。天空低沉的弄堂总是见证故事地方,七巧,流苏或者曼桢;旗袍,月亮或者绣花鞋。不曾体会那时的上海是怎样的混沌不堪,那个离别的日子是如何的炎热昏暗。无数次在同一个地方徘徊,弄堂口,玄武湖,电影院。留不住的并不是不懂得珍惜,而是时空转换,让彼此错过了那美好流年。通往南京的列车,正如那生命的轮盘。反反复复,看似不变的轮回,却无意沾染了尘世颜色。十八年后,物是人非

  世界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当我读到曼桢被迫害关押的时候,虽然张爱玲在此之前早就有所铺垫,但我还是为之一震。不敢想像那时怎样的一个社会与家庭。姊姊自私自利母亲助纣为虐。那时她心理唯一的希望只有世钧了,可谁曾想那见证爱情的红宝石竟又把爱情亲手埋葬。

  我是一个太过感性的人,读之此处,竟无法自已。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是一个纠结的年代。爱情却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美好,舒缓,敦厚。像初识那晚天空高悬的明月时光总是太快,以至于忽略了无数夜晚的喃喃细语,空留下一地惨白月光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通览此书,只有两个地方让我笑出声来。一处是一鹏和翠芝悔婚后和窦小姐在一起了;一处是世钧和翠芝新婚之夜的对话。第一处是因为意料之外,第二处是因为情理之中。一鹏说,这么久才发现自己喜欢的是窦文娴。爱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一切都在忽然之间。张爱玲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自己爱的人也正爱着自己。我想这就是世钧和翠芝的悲情之处吧,新婚之夜两人便说:怎么办,闯大祸了,我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我,这下怎么办。我想此时也只能苦笑。

  悲情的故事总是有着悲伤的人,悲伤的人背后都有着悲惨的故事。

  关于曼璐,除了憎恨之外,还有一丝的同情。并不是因为她生命的结局是多么的悲惨,而是她生命开始就是那么无奈。正如她对曼桢所说:就你高贵,当初我要是高贵不出去当舞女,我们全家都饿死了。这话虽然难听,却的确是悲凉的现实。一切无论我们看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在僵硬的现实背景下,都显得那样羸弱不堪。

  正如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我曾不厌其烦的反复读着小说美好的前半部分。从和淑惠三人的默契,到两人水到渠成的相知。无论是在曼桢家里二人的互诉衷肠,还是情意绵绵的未完书信。都是那样真实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但是悲剧就是悲剧,无论我们多不愿意,依旧那么多的阴差阳错,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无论是世钧和曼桢,还是淑惠和翠芝。在爱情面前,无所谓轰轰烈烈或者细水长流。都不会改变命运的轨迹,离别,误会,惨淡,谢幕。

  最后曼桢和世钧十八年后重逢,发自肺腑的喊出: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是的,再也回不去了。青春不在,命运多舛。伤心是真的,眼泪是假的,十八年前,那些回忆重现。曼桢的梦里曾扭曲夹杂着世钧的身影,正如她被关在姊姊家时的希望。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人,此时,甚至以后,永远的回不来了。正如她手腕上被玻璃划破的伤疤,阴暗无助的印记,刻骨铭心。

  世钧在爱情面前是一个弱者,我这么认为。他有意或者无意的误会曼桢嫁给了慕瑾。却始终没有亲眼见到曼桢,只凭曼璐几句话和一个红宝石戒指就放弃了。或者说是逃避。无论是以父亲过世为借口,还是说受到了失恋的打击。他都不应该娶翠芝,更何况根本不爱翠芝。之所以说他是弱者,更是因为他在把曼桢抛之脑后结婚的时候。曼桢正处于最无助的时候。怀孕,虚弱,以及无依无靠。我读到此处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祷告,曼桢千万不要和姓祝的在一起。当然,最后还是失败了。此时我恨曼桢,恨她的软弱,恨她的妥协。曼桢一直是一个贞洁烈女的形象,之所以妥协是因为孩子?还是纯粹因为孤苦无依?都不是。是因为她坚强累了。从被姊姊算计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坚强,因为她知道世钧会来救她。此后,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孤苦无依的住所。她都一直没放弃这个希望,这就是爱情。

  可是,世钧没来,自始至终没来。曼桢坚强累了,无数次梦里把床单哭湿,无数次又抹干眼泪为生存奔波。最后,他还是走投无路,嫁给了她恨之入骨的那给男人。所以,与其说曼桢软弱,不如说她爱上了一个比她还软弱的男人。

  直到小说结尾,东北大团圆时世钧对曼桢和慕瑾的祝福。与其说是爱情的伟大,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的推脱以及给自己精神上的慰藉。

  但无论怎样,他是爱曼桢的,自始至终,从未改变。两人的爱情,从青涩,到甜蜜,到误会,到陌路。始终没有腿色,当多年后世钧打开曼桢给他写的信的时候,心中又是怎样的悸动。是的,这就是爱情,无论结果怎样,彼此的内心都不会更改,一经触碰,痛彻心扉。这就是张爱玲式悲剧,这就是张爱玲式爱情。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读《十八春》有感

  2012.2.26

  《十八春》读后感(五):领悟

  醒来的时候,闻见黄粱米半生半熟的香味,依稀记得临睡前便听见秸梗燃烧的细碎声响。可是为什么一辈子都要完了,黄粱米都还没有熟?

  她这样想着,觉得自己犹如满怀期待地看一场戏,却不小心睡了过去,模糊中远远听见叫嚷的声音热闹像潮水把自己包裹,很远,又很近。睁开眼明明感觉是最短的一瞬,旁人却告诉自己,这场戏马上就要落幕了。她茫然若失,永远也不会知道,在那段短暂而悠长的沉静睡眠中,世界又发生了怎样惨淡的厮杀。

  错过了一场戏,错过了一段光阴,错过了世界纷扰的繁华。可是,这就是人生

  很久以前,她去温州找他的时候,便发现自己的本性竟是那么危险。她所欣羡的是站在崖前心下满满凄厉的壮美,也是纵身一跳自由的豪迈。当天地都模糊了,在离泥土愈近,离毁灭愈近的那刻,便更有一种满足,仿佛非这一纵身,就无法破茧。被无可奈何包裹的撕心裂肺,才是绝望最深处的涅槃。那一瞬间的完满,值得用一生交换。

  也许便是这样,她才会在第一眼就如飞蛾扑火般爱上他;也许便是这样,她才会写下“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可笑痴念。冷心冷面如她,很难动情,可是一旦遇上,就是惊天动地,恨不得把自己投入火里,映出最绝丽绚烂的光芒

  她清楚自己不是适合热闹的人。像全身套了一个玻璃罩,清清楚楚地看着世界,却有冰凉将之相隔。这是一种防备,也是一种保护。她不能一个人生活,就算独自一人,也要整个世界的繁华作背景。留白太多,是在唱着独角戏,只有孤芳自赏的惨淡,听众是她,演员也是她,永远知道下一个眼神怎么抛动作怎么做,不多时就充满了机械的烦腻。还是当看客好,戏台上来来往往,自己在台下冷眼看戏,喝口清茶吃些零嘴,偶尔兴致来了,也顾不上规矩,上了台,把所有纷繁当做零落,胡琴做伴,依依呀呀唱出自己的寂寞,也搞不清这是做戏还是唱戏。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远离的好。戏台上太脏太闹太拥挤,不是任何人都能生存的地方。

  她讨厌演戏,却又着魔般地迷恋戏台。所以她藏在了自己的小说后面,似悄无声息又似无处不在;她讨厌演戏,却发现有些角色原来舍我其谁,一穿上戏服,她便没了自己。

  所以她也不明白,对他的爱,究竟是一场地动山摇,还是一种自我幻觉。

  去往温州,她不远万里本是为着寻夫,却意外见到了他的新欢。她终于决定回上海,离开前,她对他说:“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也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就是她的抉择。最怅然的,也许是天生一个好演员,却只愿作永远的看客。她错觉了自己是站在悬崖边上,其实,她分明是从深渊爬出来的人,更有资格去描绘那黑暗的世界时怎样的惨绝人寰——可她不乐意,丝毫不愿提起曾经的挣扎。她只是站在悬崖边,冷眼向下望去。这一刻的静默仿佛蔓延成永恒,似乎她就那样,一直站着,望着。千年万年,她淡然看着别人的故事,每一个都似曾相识。她以为自己是幽灵一样的存在,无喜无悲,只将那份怨恨,流入地狱。却遗忘了,最暗红的恬静下,有着最血色的悲哀。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那悲悯众生的仁慈,才是真正的无情。

  往后的日子,她便那样过着,上海的十里洋场从此遗落成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她偶尔也会做梦,却是自己穿着旗袍,走过弄堂。背景是熙熙攘攘的人声,空间中飘过米饭的味道。再世俗不过,再真实不过。她茫茫然的瞳孔于是开始聚集起焦点,下意识地抓紧手中的钱包。她踩着高跟鞋,一声一声撞在路人的心上。那韵律撞击在狭小弄堂的墙壁上,跌到地上摔得粉碎。

  渐渐的,她不再惧怕曾经的回忆,她甚至感谢他让自己多了如此生命的体验。她想如果有一天,他们再见面,她会走上前去,疑惑着平静的心跳,微笑道:“你,还好吗?”

  车水马龙倾覆成单调的背景,高楼大厦无数窗口中遗落着别家的故事,她只是略微低下头,捋了捋滑落在脸庞的一缕发丝,低声却又坚定地重复道:“我很好,你呢?”

  世界突然旋转起来,她的心微微疼痛,可又重重松了口气,仿佛这多年的等待就是为了某天在街头遇见他,然后说一句:“我很好,你呢?”

  从此是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

  是最远也是最近的距离。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可是到最后,她却舍弃了这样的结局。她只是微微喘息着,告诉旁人:“《小团圆》,毁了吧。”

  那是她的抉择,也是她的答案。

  (这样一篇文章也许有些不知所云,但这就是我的体验。在我看来,张爱玲的聪明就在于她永远能够从别处俯视自己作品中的人,可是她却没注意到,那些人个个不是她,但却个个是她,她想把自己隐藏好,结果却是分散在每一个个体之中,所以,沈世钧是她,顾曼桢是她,就连你我,在某一刻,也许也是她。)

  《十八春》读后感(六):长大了在想的事

  《十八春》里有一个情节是《半生缘》里没有的:石翠芝一辈子看老公沈世钧不顺眼,基本上是翻着白眼过日子。当老公最好的哥们、自己从前暧昧过的柏拉图恋人许叔惠回国时,石翠芝爆发了火热的二度青春,一心想重圆旧梦,为自己温吞水的中年生活撒一把火花。被许叔惠婉拒后,石翠芝带着没燃起来的死灰一回到家就得知老公刚遇见前女友、并想和她一起前往东北投入革命事业......石翠芝顿时觉得老公像金苹果一样不可或缺,并积极热情地拖家带口和老公及其前女友一起冲向了东北共建红太阳事业......石翠芝和沈世钧的夫妻关系还更融洽了呢。

  小时候看《十八春》,这个情节一闪而过。满心都在曼桢曼璐的悲惨世界里,谁关注一个“少奶奶的生活是没有比吃苹果吃出半条虫子更惊悚的事了”的石翠芝?何况我更喜欢灰蒙蒙的《半生缘》,不喜欢留个红太阳尾巴的《十八春》。

  小仲马写《茶花女》时,一直在强调这个故事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不真实,所以才要被写下来。要是玛格丽特的故事平凡又常见,那就没必要被记载下来给众人传阅了。曼桢曼璐的故事都是像玛格丽塔一样悲壮,翠芝的故事就平凡的不得了:一个“小城里的大小姐”,家里还富裕,母亲管得紧,没见过什么世面,自己性格又倔强。找个差不多的老实人就嫁了得了,一辈子也没有过激情、自我、冲动和悲恸。到了三四十岁,孩子都是半个小大人了,才觉得自己活了些什么。婚外恋高发频率就在这个时候特别容易插播一段故事。若是当年错过的曾两心相悦的恋人再度出现,那感情的激发更是熟门熟路。经过时间的美化,当年多大一点的小破事都会带着史诗般的荡气回肠。这故事对少年人来说太遥远、娱乐性又不够,对中年人来说它真实又狼狈地刺眼、太贴近自己的生活,难怪石翠芝的故事从来引不起关注。

  突然想起石翠芝在《十八春》里的这段,是因为我突然理解了她在失去了和许叔惠重圆旧梦的可能性后,马上就迎来了新的危机:老公好像也要跑了...所以为了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生活,她首次对老公迸发出了热情与关注。家庭就是她生活的全部,爱情是蛋糕上的樱桃。点缀已经没了,难道让她连饭都没得吃?若不是她的危机意识让她抓住了老公,老公本来就想和她分开一阵子、又得知前女友的悲惨遭遇,假以时日沈世钧这个倔到死的人是非和她分手不可。沈世钧和曼桢双双到了东北,那是火热的无产阶级新世界,洗脑功能之强大,石翠芝这留在上海的旧资产阶级非成为昨日黄花不可。但是石翠芝咬紧牙关,为了不让已经疲惫的中年生活更狼狈,还是虎口夺食,抓住了老公。这大概就是她的“吃了半个苹果,发现了半条虫子”的惊悚人生经历了。她也安稳惯了,也没什么勇气把这个事当做一个甩开温吞水又没爱情的婚姻的契机,来寻找人生第二春。要是真和沈世钧离婚了,和许叔惠到有可能了。这么多年来翠芝一直是叔惠的心结,这心结的力量未必打不败叔惠对和世钧友情的顾虑。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我最近意识到,过不了几年,我也就要到了石翠芝这样的年龄了。我妈妈那一辈的人,大都就是我现在这个年纪结婚的。我在外拼搏的日子不算久,但是已然感到疲惫。而且我很清晰地意识到我似乎也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远大前程。所以我的中年,会不会也像石翠芝一样无聊、像孙柔嘉一样夫妻不和、像曼桢曼璐一样在将错就错的婚姻里痛苦不堪、更有甚者像冷清秋一样失婚又没钱地在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大概是像石翠芝的可能性最大。我认识的中年夫妇里,感情鹣鹣鲽鲽的很少,多数是彼此不太搭理,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很多月薪不低的女人们,事业虽然还算平稳,但也没什么事业心或拼搏精神,除了逛街买衣服、看看电视剧以外也没什么爱好(电影要是能看两部文艺片那都算有情趣的了),婚外恋也是没那个贼胆,现代新女性也不至于死捆住孩子天天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总的来说就是没什么自我,也没什么生命力。日子太平稳了,所以一点不愿动荡,根本没什么感情的老公要跑,第一反应还是要把他抓回来。就是石翠芝这样。

  这是我最恐惧的。因为像曼桢那样一时自暴自弃的将错就错的婚姻,我总还有信心从长远来讲,我不是一个糊涂的人,我会挣脱出来的。像曼璐那样老公不尊重她、像孙柔嘉那样夫妻不同心协力,我这人有点求全之毁,忍不了我就像冷清秋一样跑了。像冷清秋一样苦苦挣扎在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线上,其实也还好,因为冷清秋是个精神生活很丰富的知识分子,所以能分掉一些注意力。而且冷清秋这个人自尊心极强,不随波逐流,不将就凑合,饭都吃不饱了,衣服都还洗的干干净净,君不见有些同学们一到期末考就懒得不洗衣服不洗澡了......冷清秋这样的人,肩膀上的担子再重,脊梁都是挺直的。谁还能保证一辈子顺心呢?能这样有尊严地面对苦难,也算没有遗憾了。总的来说,太过明显的痛苦,我相信我总会奋力一搏的,但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人的惰性一上来,自己也没意识到,那一辈子就这样了。

  我也不知道这个困境该怎么破解。因为这个百无聊赖的困境,它乍看上去实在不太像一个困境。有饭吃有衣穿,孩子健康,老公不暴力也没小三,就是夫妻之间没有精神沟通、自己的生活没有精神追求,根本也不至于就过不下去了。能为了“自我”和“生命力”而抛家弃子、追求新的人生理想与道路吗?大家都有惰性,都觉得一动不如一静,一个为了不大的事儿要跑,伴侣的第一反应基本是要来抓,因为感情淡薄如水,好像也说不上感情破裂了。就这么精神层面的原因,要是一个同意一个不同意,都不知道法院批不批准离婚。怎么听怎么像是痴人说梦。

  这个世界上太多石翠芝们,估计只有我一个潜在的准石翠芝在发神经。

  《十八春》读后感(七):为我自己而读

  记得好像是初一的时候认识的张爱玲,后来看过她好几篇小说、散文,总觉得我们俩在视角和脾气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读多了,就像听另一个自己在讲故事一样,感觉仿佛能听到她的声音,她的叙述是那么的亲切。

  后来,有了一部电视剧《半生缘》就改自她的小说《十八春》(后来改名为《半生缘》)。当时,没有机会看全,只看过几个片段但是很喜欢,不仅是因为喜欢这故事,也觉得林心如演顾曼桢演得很有感觉。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半生缘》,就会想起,自己看的残缺不全的大结局。十八年后,两人再次相遇,曼桢对世钧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当时,看张的小说,说实话,虽然喜欢,但都是看的一知半解的。但是,对这句话,却深有感触,觉得这里面大概包含了对时间、人生、感情的太多感概,是让人都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的一个场景。如今有时间了,再次想起了这部小说,其实也是借着这分别的机遇,真的想知道,两个人十八年之后再次相遇是怎样一种场景和心境。但是,从头到尾读完,却没有发现这句话。

  没有多少时间多写,就把些凌乱的感受列在这吧。

  张这种小倒叙的讲故事方式,很喜欢。似乎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由于看的是不全的电视剧结局,一直以为最终结局就是大家都感叹时光荏苒,十八年匆匆而过,半生已在麻木中过完,才发现错过太多,却又回不去了。是个悲剧,当时觉得很奇怪,一向看张的小说都是喜剧,为什么唯独这个要让它是悲剧呢。直到刚刚看完,才知道是个喜剧。

  看到后半段,尤其觉得当时人们对于新社会原来充满了那么多期待,不得不让我这个活在新社会却整天听着种种抱怨、批判的人,心情有些复杂。张真的了解解放后的中国社会?她原来是支持革命的,还是只是否定旧社会而已?她到了晚年还对人生和社会,如此充满希望吗?她的小说里好像总是有些人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变麻木,然后某天突然醒来,迎接新生活。

  《十八春》读后感(八):《十八春》读后几个并列关系读后感的乱序集合

  还不足够退团的年纪,少不少,老不老,总是要尴尴尬尬地悬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和“却道天凉好个秋”中间。在这个年纪,发一番“日子过得真快”的感慨,是要磋磨厚了脸皮作为热身的——毕竟感慨发出,势必要得到“强装沧桑”“暮气沉沉”这类批评奚落——可就算是个耳软面薄哼不出怆然调调的,一不小心回想起任一旧事,总也少不得悚然一惊:“原来竟过去了这么久!”过去的时光里,倒也有那几年好像又足够漫长,“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却也应感谢这尴尬的年纪,让人能同时体验着作者提到的“中年以后”和“年青人”两种对时间的触感。或者,其实作者也正是在这个年纪,才能把故事大大方方地嵌进这快中带慢的时间线内——年纪太轻,“总说毕业遥遥无期”;年纪太大,在这个年纪显得足够漫长的那几年过去了太久,早已泯然在漫漫人生里,反倒显不得长。

  最“漫长”那几年,日子虽平淡着,但回望一眼,却让人眼花缭乱的。吃过什么,看过什么,聊过什么,总没有重样的。走过的一条条街道,逛过的一爿爿商店,在当事人眼里都有了些其他特别的意义——同是一家餐厅,在路人眼里只是一家餐厅,对一个有着发生在其中故事的人而言,却可能是“啊,这就是和ta第一次见面时的餐厅”。尤其最终与一起度过那漫长几年的伴侣没有在一起,路过这类旧地,免不得要叹一声“旧事虽美,旧人不再”。不知道小说里自世钧和曼祯分开后的大段年月,两人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我是相信有的,只是感觉却要更复杂些——直到最后,彼此之间分开的原委才真正大白,之前,会不会怀念中也夹杂一丝怨念?当然,随时光流逝,负面的怨念在正面的回忆面前只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暗至几乎不见,不然,最后的会面就不是那么恬淡温暖了——想必饱经沧桑多年不见后的重逢,大抵都是这样情绪暗涌却波澜不惊吧……

  也许是作者还是希望故事里的主人公终能得到好的归宿,而那时的作者对新政权也是充满了期待,于是,作者安排落幕后的主人公们奔向革命片的片场。到这里,承平日久的当代的我也不由得出戏,仿佛看到主人公们穿着绿军装,腰系红绸,从路旁欢庆的人群里冲出来,加入街上的秧歌队,欢快地跟着锣鼓扭起大秧歌,脸上是发自肺腑的畅快灿烂的笑。虽然在现在看来,纵有“你不管政治,政治要找上你”,管了政治的余虹、周伟他们,依然被政治冲得七零八落——政治也好,革命也好,撤去五十年代初的红色背景,也同老式民间故事里菩萨显灵的结尾无二,只为故事圆一个大团圆,但我却相信作者那时做出这种安排的诚意。作者多年后亲自改写,改名《半生缘》,已离革命年代激情的土壤太久,那一版的结局相较而言才更世俗,更贴近和平年代的读者,包括我。当然,我心中最理想的结局,是定格在“这爿店里渐渐热闹起来了,接连着有两三起人进来吃饭。”的——这样,本聚焦在男女主角的镜头越拉越远,越拉越远,最后把整个华灯初上的上海装进去——世钧与曼祯,正如今日的志明与春娇,也许就在你我身边,也许就是你我。

  《十八春》读后感(九):那么平淡,那么残忍,那么爱

  一如以前读过的张爱玲,叙述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出手极重,下笔更是极尽残忍。世钧和曼桢的爱恋是这样:先和叔惠认识,三个人一起吃着饭,也总是叔惠和曼桢在说话嬉笑,世钧在一旁讷讷的附和一下,但是就这样,俩人默默的,在眉目之间,就有了感情,她送他一件毛衣,他开始送他回家,她给他写下:“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 总会有这样一个人。”他以叔惠的朋友带她回家。正如世钧所想:常常听见人家说起某人怎样怎样"闹恋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那些事情从来不使他联想到他和曼桢。就是这样平淡,但是暗流涌动,后面下笔那么重,那么残忍。

  祝鸿才早早就对曼桢有了想法,曼璐为了弟弟妹妹牺牲了自己,却与弟弟妹妹有极大的隔阂,因此产生的怨恨,与对豫瑾爱上曼桢的嫉妒,曼桢母亲的懦弱,世钧对曼桢的怀疑对自己的不自信,曼桢对豫瑾的敬仰以及因愧疚而对他的种种行为,这一切,张爱玲都是以平淡的手法来叙述的,但等到后面一出手,就那么重,那么残忍。曼桢因姐姐的欺骗被姐夫强奸了,还诞下一子,世钧与翠芝结婚了,就连豫瑾都在乡下结了婚,紧接着,曼璐去世,曼桢嫁给祝鸿才到最后,也只有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然后又归于平淡。让人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看到有人评论说:平淡揪心再平淡,不容分说,最后连抱怨也没有。只有老去。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姑娘表示他爱她。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件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临其境的人,却好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结局却只有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张爱玲够狠,看得也够透彻,看得透彻了,难免会感到苍凉,没有温度和安慰也是自然了。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自私、欲望、邪恶,“生命再比死可怕,也比死可爱”,是当面对命运的各种欺压,当多年之后,沧海桑田,那曾经的爱依然真切如故,在婚姻的阴差阳错之后,再遇到之后,心依然会颤抖,会跳动。

  《十八春》读后感(十):每个人的“半生缘”

  我现在大学都上了一半了,《十八春》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看的,尽管时过境迁,但书的内容仍然印象深刻,每个细节每个画面的历历在目。

  我读的那个本子比较老了,平装的,封面是张爱玲的一张侧脸照片,显得很安静,很温雅,但书里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平静。起初读的时候觉得有些细节看不懂,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太小不懂得人情世故吧,后来渐渐大了又去回味是便觉得有些知晓了。

  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电视台又推出了电视剧“半生缘”,由林心如演曼桢,蒋勤勤演曼璐,沈世均和祝鸿才都已不记得是谁了。尽管他们演技都很到位,细节都安排比较好,但整个剧看下来觉得跟书比起来还是缺了点什么,这也许就是书的魅力吧,或者说应归功于张爱玲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曼桢和世均各有所属后又一次在他们曾经约会过的那棵桃树(应该是桃树吧,记不太清了)下碰面了……曼桢若有说泣的对他说:“世均,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这句话经典到以至于后来许多恋人在失恋后经常引用它。

  张爱玲的书似乎很火,也许应该说人们一直都没有张爱玲,一直都在怀念这位才女吧,好多出版社出版过她的说,而且有些书的名字被改来改去的,也不知这位本来不太喜欢张扬自我的才女看到这种情形后会作何感想呢?我想不管是针对那位作家,不管是那部作品还是尊重本人的意愿吧。

  就这本书而言,我还是喜欢“半生缘”这个名字。(请注意,“半生缘”这个名字是作者同意的,尽管此书刚出炉时叫《十八春》,但在后来再版时,作者亲定了这个名字《半生缘》。)总觉得“十八”好像很压抑。尽管书中写到曼桢很世均的恋情在这个数字之间徘徊(有没有

  蔓延书中没提我们不得而知),但试想,他们仅仅是纯真的初恋,然后阴差阳错地分开,继而莫名其妙地有了自己的所属,生活,最后十八年后在老地方不期而遇,难道就因为曼桢的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而结束他们十八年的春天吗?我想不会吧。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地下恋情也不是不可以的,况且他们各自的所属的所属都不是真的相爱。

  所以或许《半生缘》跟能体现全局吧。而我们生活中有不知有多少“半生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