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男孩同车》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与男孩同车》的影评10篇

2018-01-19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男孩同车》的影评10篇

  《与男孩同车》是一部由潘妮·马歇尔执导,德鲁·巴里摩尔 / 史蒂夫·茨恩 / 亚当·加西亚主演的一部传记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男孩同车》影评(一):The man we live with

  不好意思啊,我的重点是放在她和父亲和她丈夫身上。

  记得里面她问了Ray:Do u have dream?结合Tomy在她家草地上的一番谈话,她说自己安于现状,宁愿自己蠢一些。难道不应该去追求梦想吗,她喜欢写作,能写出漂亮的诗,但是又在年轻时候深深相信romance,一心想得到爱情,于是像大多数女孩一样爱慕着运动健将,她把思想写下成情诗,走着一条爱情正确道路,但是在这个梦摔碎的时候,有人给了她温暖,她取暖。但是她知道她不仅仅如此,还会有真爱文学给她前方的希望,只要她往下走。但是正如她一贯相信的romance,大多数时候是存在脑海里,现实是她退学结婚生子,生活还是继续,梦却戛然而止了。她有着写作的天赋,本该可能去上NYU,当名作家,或者做着她的dream job,当然还有可能遇上能懂得她的他。

  但现实是她被生存和抚养孩子填满,越是这样越是痛苦,因为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是个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有办法让自己越来越好,她让Ray离开了。Ray是个还没长大仍然幻想专心玩乐的瘾君子,更不懂浪漫文学或梦想,生活状态就是游手好闲,不负责任,一有压力就一心逃避的负面人生

  Ray走后Beverly可以专心上进,而她的后花园则是她的父母影响她最深的是她的爸爸,从骨子里影响并引导了她走向积极向上追求丰富的生活。

  最后,当她和儿子各自克服多年的疙瘩,互诉衷肠后,她也能平静的和爸爸握手了。

  所以,还是得回归到教育上。

  《与男孩同车》影评(二):唯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傲骨贤妻》的S05E08某个场景背景音乐响起,居然是《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我的思绪一下子走向了那个叫Beverly的姑娘,她和她的儿子Jason,她也曾和她的爸爸,在车里一路向前,萦绕不去的便是这首老歌:I need you so, that I could die,I love you so, and that is why whenever I want you,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这是一部老电影,而两年多前在CCTV6播放的时候,根本打算看下去,Riding in Cars with Boys,《与男孩同车》这名字便似乎可以预见它的“平凡无奇”,看下去只是因为它有冬天。偏爱季节场景大部分集中在冬天的电影,比如岩井俊二的《情书》,比如《充气娃娃之恋》,再比如这部《与男孩同车》。冬天是个冰封的世界时间都似乎沉睡了,但是当你呼吸时,看到眼前飘起的那一团团雾气,却比其他季节更能感受到那样的温度,那样安静生命力让人无法忽视。

  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那个平凡无奇的冬日下午,我裹着毛毯窝在沙发里看完了这部电影,内心却起了波澜。很少被一部讲述女人坎坷生活的电影影响,静静思考

  年少时,我们一无所有,如若有个漂亮的脸蛋或傲人的胸,或许还能得到心仪对象的一点点关注。Beverly爱上那个面孔英俊的自大狂,当她精心写完一首诗送给他时,只得到他得当众羞辱和围观人群的无情嘲笑。他看不到她的优点,因为他们俩的认知从来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everly是个聪明的姑娘,这一点你无法否认,她机智敏锐,又有着文学方面的才情素养……这些特质是不是让屏幕前的我们很多人觉得熟悉,脑子里浮现了一个又一个姑娘的身影。这些姑娘们并不遥远,她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也许是同班的女生,也许是邻家的姐姐,也许是亲戚家的妹妹。她们的共同点在于有着超越年龄智慧和才气,但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却慢慢地走向了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的道路,因为一些事而逐渐放弃了自己,放逐自我,最终变成一个被岁月冲刷后只剩平庸粗糙表面和平庸内心的俗妇。你会唏嘘,会扼腕,会怀念曾经那个面容如花般绽放的美丽少女已经消失在岁月长河中。

  平庸——我说的是平庸,而不是平凡。我欣赏平凡安稳地生活,但不是平庸无梦地活着。

  年轻的女孩子男孩子多一个特点,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是“弱点”,那就是,过分寻找安全感。我们容易不安敏感聪慧的才女们更容易孤单,对安全感的要求更高,被称为“最难以取悦的姑娘们”。但事实如何呢,这些最难以取悦的姑娘其实最容易被取悦,因为她们中的大部分人跳过了对物质渴望、对世俗追求方式的青睐,只要你从精神上契合了她的某个点,或者她认为你契合了她精神世界的某一点,她就认可你了。比如Beverly,当她大哭时,Ray给她递上一根烟,不断夸赞她漂亮,有才华,随即又为她去教训自大英俊的橄榄球队长,她便心动了,满足了。

  你可以理解成这是她退而求其次得到的温暖和安全感。

  我们寻找安全感,所以极容易被被“安全感”欺骗,以为那就是全部的美好

  everly怀孕后,和父母谈及自己的“计划”,父亲说,你有计划?我也有计划,我要努力工作,教育好下一代,堂堂正正做人,这个计划已经烟消云散

  只是,那时的Beverly还太年轻,15岁的年龄还不足全面预示到自己将为怀孕生子离开学校这件事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她天真地觉得一切都会否极泰来,抱着盲目而自欺欺人的乐观

  她辜负了父亲的爱,更辜负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有时候,某些婚姻并不是幸福开始,相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那场简直可以媲美荒诞剧的婚礼,毫无浪漫可言,充斥耳目的是各种滑稽闹剧,父亲祝酒时压根不提她,新郎和朋友拼酒并笑谈自己不知道如何谋生……

  我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这样的婚礼在我看来其实也并不陌生,所以重温电影场景时才会有刺痛感。春节期间参加一个亲人的婚礼,第一次体会到整个家族为这场不该有的婚礼所怀着的愤懑,甚至是羞耻感。婚礼后,我们都默契地缄口不提。一场可以预见结局的婚姻,悲剧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我的这个亲人,她不会有《与男孩同车》里Beverly的人生逆转,因为她没有过梦想,她只是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不顾一切地做了一个疯狂错误决定,以为从此一帆风顺。我不心疼她,最多咎由自取,我却心疼她的父亲,一个年近五十却被她死死拖累的长辈

  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女孩子是一个家庭的软肋,一旦走错了路,毁掉的就是她和爸妈的整个家庭。因为目睹自己这个亲人的婚恋全过程,也因为《与男孩同车》,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即使自己无法成为让父母骄傲优秀女儿,自己也会一直自尊自爱,独立努力,做一个让他们放心的平凡女儿,不让他们为自己流伤心失望的泪。

  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总是因为安全感而倾心于一个异性并很快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交付出去,殊不知,这样的安全感才是最充满动荡的。依附别人,这样的安全感来得快,失去速度也不会慢。真正的安全感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来自于对自己的深切的真挚的爱:全面接纳自己,全面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的自信会推动你去坚持,追逐梦想。自己掌握命运,懂得如何调配命运,独立于世,不惧怕任何一方,这是真正的安全感。

  everly很聪明,却在应该聪明的时候犯了傻,抛弃了她的安全感的真正来源:对自己的爱和自己的梦想。你可以说她和Ray结婚是无奈之举,因为那个年代堕胎是违法的,但,这个事情难道是到了怀孕时才不得不去做选择吗?在这之前,她有避免后续事情发生的机会,她真的思考过了吗?没有!

  所以,当这一切糟糕情况发生时,我只能说,自己种的苦果,别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帮你去尝。如果在Beverly那个15岁的年龄看这个电影,我可能会觉得她的父亲很冷漠,但是我已经不再是十几岁不更事的小女孩,所以,我赞同她父亲对她所表现的出来的一切冷漠言行,不仅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更因为我明白父亲的冷漠表象之下一颗更痛的心。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件美好的事物被摧毁。所以,当父亲流泪时,我特别能理解他对Beverly说的那句话,你很特别,你却自毁前程,并且伤了我的心。

  “我22岁了,快30岁了,但是我仍然无法安于现状。真希望我蠢一点,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这样我就能安于现状,不再胡思乱想。”

  聪明姑娘的痛苦就在此,曾经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糊里糊涂地交付了自己的青春,但这只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她太聪明,因为她的梦想还是那么强大,强大到在一团糟的现实生活中依然支撑着她不断往前走,她期待太多,却终究还是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

  “我今天早上起床就一心相信,到了下午我的人生会全然改观,不光因为这是我的梦想,也因为我实至名归……现在看我这德性,现在已经下午四点,我又只是个寻常主妇,当着邻居的面对丈夫大吼大叫,没错,我就是这样!太好了!谢谢你!Ray!”面试失败回来,Beverly愤怒地痛苦地大吼大叫。

  看着歇斯底里的母亲,幼小的儿子Jason懵懂地说:“妈妈,你看起来很聪明。真的,你看起来好聪明。”这是出门去面试之前她教给Jason的话,此时此刻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言的讽刺,对她的面试结果的讽刺,对她至今为止人生悲剧的讽刺。

  “我会适应的。” Beverly绝望地说下这句话,为她的大学梦画上了一个不甘心的句号。她说她会习惯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

  说实话我并不同情Beverly,请原谅我以这样一个冷漠的视角来看待她,个人觉得她的大部分悲剧都是自己造成、她的性格造成:冲动,暴躁,敏感,强势,自视甚高却又夹杂着矛盾自卑。她的性格比较极端,太复杂,复杂到让你摸不准她真正想要什么;也太简单,简单到你不用多想便能激怒她。

  这个电影的上半段时时刻刻刺痛着我,因为对很多桥段的反应真的可以用“感同身受”来形容,自己也曾经因为一些事情而与梦想擦肩,虽然与发生在Beverly身上的事情的性质不一样,但是其实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所以,与其说我不同情Beverly,还不如说我根本不同情曾经的自己面对的一系列接踵而至挫折。你现在的生活就是曾经的你创造的,无论是好还是坏,好的无需过分感恩,you deserve it,even more;若不好,更无理由抱怨,那是曾经的你没有努力。

  但我还是一点点在认可Beverly,因为,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她终究是在一点点承担那些应该由自己承担的人生责任,也许这个承担责任的道路曲曲折折,中间有过暂停,但至少,没有倒退去更糟糕的状况。她的追梦之旅虽然一度被现实打断,她自己还是屡次从失败中爬起来,重新振作,那些煎熬的岁月,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去的。

  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用在这里居然很合适。我们这么努力地追梦,是为了弥补年少无知造成的遗憾,重新追寻美好的最初的梦想。即使曾经流过泪,受过伤,在未来日子里也都有了特殊意义,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终有一天,以一个重回美好的自己原谅曾经的自己,与自己的人生和解。

  因为这部电影,我欣赏这个叫Steve Zahn的演员,更早之前,他出现在《老友记》中,是菲比的“丈夫”,演的是一个同性恋。《与男孩同车》里,他把Ray的无能软弱却又单纯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本该是电影中让人厌恶的角色,却怎么都恨不起来。我的这种想法应该不算少数,或许,真的像他对Jason说的那样,女人总是善于原谅。

  谁没有爱过一两个人渣。但是“人渣”这两个字我却不忍心用在Ray身上,他并非一心作恶,只是他的认知和能力让他无力为Beverly做什么,他不理解Beverly的梦想之于她、之于他、之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他只是本能地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对Beverly好。他说的任何话,做得任何事情,都是简单而直接的,他会很直白地夸Beverly漂亮,会毫不犹豫地冲去揍那个橄榄球队长,甚至多年后的重逢,他咧着嘴对着Beverly说出一句很煞风景的话:“没想到你也会老。”Beverly的表情瞬间微愠。

  他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型代表,说话缓慢,大脑活动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冲动的肢体行为,从小不被肯定,自卑而软弱,或许和Beverly在一起的日子是他人生最闪亮的一段时光,虽然最后还是一点点毁了。但是不可否认,他对Beverly的爱是真诚的,不聪明的他一直都隐隐意识到他给不了Beverly想要的东西,理解不了Beverly的想法。所以一开始他对Beverly说,don't be with me, I am not good。有人说,Ray一生都是个懦弱无能从未强硬过的人,这个说法在我看来不正确,因为Ray强硬过一回,对他自己狠狠地强硬过一回,就是离开了Beverly和Jason。虽然是被逼的,但真正能痛下决心离开自己爱的女人和儿子,成全这两个人的幸福,不管自己将过得多么凄惨,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What I did was staying away from your life,I think it's the best thing I've done in my life”。多年后重逢,他对Jason说了这样一句话,让电视机前的我们唏嘘。

  纵使他有万般不是,纵使他辜负了Beverly的梦想,至少,他没有辜负“爱”这个字。

  我曾觉得Ray是个怪胎,因为他总是状况百出,让Beverly心力交瘁。后来才发现,Beverly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彻底底的“怪胎”。Ray的一切结局你都不会意外,因为不美好的童年在他心里植下太多阴影,他只不过是以我们毫不意外的方式把这些阴影不断放大,把自己毁灭得更彻底而已。

  而Beverly呢,她虽然不断修改自己的人生,可是本质上来说,她很“忠诚”,忠诚于“爱”,忠诚于“梦想”,她的人生一直是沿着一条直线在颠簸着前行。

  Ray离开后的这么多年,Beverly的生命中肯定是出现过新的男子,但是一直到重逢,她还是孑然一身,这样的情况,真的挺让我们意外的。也许,她心里明白,和Ray在一起经历过的那些昏暗人生没有糟糕到底,剥去层层表壳的污秽,至少,还留有一丝丝诚挚的爱,为了这份爱,这仅有的一点点回忆的温暖,她也能够并且必然忠诚于这份爱。虽然Ray理解不了她,某种意义上“耽误”过她,但,那样的日子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她宁愿简单一点,轻易没人能够取代Ray在她生命中的位置,一言以蔽之,她已经懒得向其他人从头交代自己的人生。

  我以为Beverly会一蹶不振,和其他千千万有着才华的聪慧少女一样,跌入人生低谷后再也不会爬起来,但是在时间的洗涤中,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最终还是以一个昂然的姿态重新抓住了自己的梦。

  这样的姑娘如若不是“怪胎”,谁是“怪胎”。

  怪得倔强,怪得出人意料,怪得让你重新对人生充满了勇气。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还记得梭罗的这首诗吗。

  写这篇影评时,我的电脑里一直放着Charlene的《I've never been to me》,温柔的旋律,温柔的歌词,让人不止一次有流泪的冲动。

  我们也许辜负了很多人,包括自己;辜负了很多事情,包括梦想。但是,如果还有机会弥补,永远不要再次错过。

  不要对我说,I've been to paradise,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是的,别对我说,我曾经到过天堂,但我从未找到过自我。

  别让未来的你,配不上你曾经走过的坎坷,曾经受过的苦。

  唯爱和梦想不可辜负。

  《与男孩同车》影评(三):醒着或者梦着,都是生活所赐。

  晚上准备关电视洗涮然后去碎,不经意的看到这部片子,看到似曾相识的女主角和他的父亲扮演者,并不是特别感冒,前十五分钟任何一秒钟都有关机走人的可能,也许鬼使神差,就这么一分钟一分钟看下去。中间女主角小时候问老爸要胸罩做礼物以及去party上追逐心中男神的桥段都很夸张富于戏剧感。

  直到Bev和偶遇的傻混忠情少年Ray结婚后,剧情开始带着明快的节奏深入人心。小小的充满人情味的向心圆社区,Bev和Fay日渐浓厚的死党情(喜欢两人略带夸张但不做作的表演,Fay的表演也让人不由得注意到这个女孩儿从少女到孩子妈妈后的微妙变化,笔墨不多却带时间印记),Ray无奈无忧无用的本性(Ray的表演才华表露无遗,角色需要不是浓烈的表现而在于理解和眼神语气等等对角色一丝一扣的塑造,在剧尾和孩子相见一刻达到高峰),Bev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事实上BEV背负了很多人心中的或多或少的情绪和特质,坚持无奈发狂自嘲自轻自恋现实飘渺虚荣堕落)…,应该说几个情节让故事的情绪更浓烈:Bev的婚礼上老爸的致辞Fay的反击或者说是某种对生活态度的捍卫,Ray被爆吸毒后被Bev要求无奈离开家庭与儿子相拥而泣最后骑着烂摩托一骑绝尘留下孩子撕心的哭吼(着实催泪),Bev和Fay关于孩子和爱的问答(那追问带着令人发抖的寒光,而Fay的回答好像一缕阳光让人释怀,人生下来不就是注定为情所困),剧尾Bev带儿子和Ray再次相遇(剧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也由此浓缩为几个眼神几句对话,车上老爸哼起儿时小曲让Bev动容画面开始飘渺好像重新入梦前的序曲)。

  很爱这样平凡而浓厚的故事,就像一些记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时而像老歌回荡在耳畔,敲醒抑或安慰我们的心灵。

  《与男孩同车》影评(四):《Riding in Cars with Boys》——爱到麻木

  ev: “ Do you love Amelia? ”

  Fay: “ Yes, I love Amelia, and you love Jason …… Right? ”

  ev: “ Yeah, I love him , but ……”

  Fay: “ But what? ”

  ev :“ Sometimes I don’t know if I really really love him

  or I have to love him. ”

  lol ……

  ev :“ It scared me to death …… Good people don’t think

  this way, right?

  …… What’s wrong with me? ”

  lol ………

  Fay: “ Bev, take my word on this, you really do love him.

  I think that sometimes we love people so much that

  we have to be numb to it. Because if we actually feel

  how much we love them, it would kill us …… That

  dosen’t make you a bad person, it’s just means your

  heart’s too big. ”

  这是影片中段女主角Beverly与其挚友Fay之间的一段对话,在多次重温影片之后,我才越发觉得这段话便是影片的核心情感所在。

  可以说,这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女人败其一生的影片。Beverly,这个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中的女孩,接受者父母严格的家庭管束,本应拥有一个幸福的归宿和光明的前程。可是,为何她会在一生之中不得不经历如此多的波澜与挫折呢?

  That's all out of love

  少年时,她爱上了身为运动健将的校草,她为其写诗,却只换来了一场公然的羞辱。 接着,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她遇到了Ray,这个又傻又憨却真心爱着她的Ray。或许,Ray的出现是Beverly生命中的一个陷阱,但是,她却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因为那时他们是如此年轻,在爱情降临时只能缴械投降。

  然后,和许多年轻的傻瓜一样,她怀孕了。

  这时,面对手足无措、惊恐万分的Bev,一向迟钝的Ray却做出了一个他一生中最勇敢的决定——他要Bev嫁给他。因为,他不愿让她一个人去承受所有的冷眼与非议。

  “Please...marry me, Bev ,because...I‘m shit without you...”

  可爱的傻瓜,不是吗。

  这样,他们结婚了。但在他们的婚礼上,除了Bev的挚友Fay,几乎再没有人愿意祝福他们,甚至在她父母的眼中,也似乎写满了无尽的失望。

  尽管如此,可生活还要继续。Bev还在追寻着自己考上大学,然后成为作家的梦想。只不过,现在的她身边多了一个小男孩——Jason。而此时的Ray,他懒惰不负责的人生态度又渐渐显现了出来:他不努力工作、不顾家、甚至忘记了对于Bev意义重大的面试奖学金的日子而导致Bev失去了改变人生的机会......Bev很失落,但她一次又一次地学着去原谅Ray。然而,直到一天,当她得知Ray是一个瘾君子并因为吸毒而花掉了为Jason治病而积攒的药费时,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Ray排除在她和Jason的生活之外——Bev并非不再爱他了,只不过她不可以让一个druggy继续出现在儿子的身旁,就算这个人是Jason的生父。

  ev:“You say it's impossible to quit... I believe you, and I

  won't even hold it to against you...But if you stay and

  ruin our lives...and you know that you will...then it's my

  fault......Do you want me to live with that...?"

  此时的Ray虽无言以对,但他深知,Bev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因为没有人像她一样了解自己。于是他离开了,因为这是他能为她们所做的仅有的事情。

  Ray走之前,对儿子说:“你将听到很多人会说我的坏话,懂吗?但是已有大概三分之二的事情 是真的......所以如果你听到了什么真的非常非常坏的事情的话...就当他们说错了...好吗...?”

  在那之后,Jason再也无法原谅母亲,换句话说,他开始将一切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幸都怪罪在母亲身上。出于对母亲的报复,Jason将Bev和好友Ray一起烘大麻来赚钱养家的事情告诉了身为警官的外公,于是Bev有了大麻烦。更重要的是,Bev几乎从此失去了和好姐妹Fay见面的机会,而Fay恰恰是Bev唯一的朋友

  就这样,从此以后,Jason就是Bev的全世界——尽管他却一直记恨着自己的母亲。

  多年后,母子二人再次见到Ray。此时的Ray已经显得十分邋遢且苍老,而Jason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生——他完成了母亲无法实现的愿望。当Jason主动去和自己的父亲去握手的时候,Ray居然十分感激的说了声 “Thanks,man!”…此时的Jason心中是做何感想呢。

  当Ray将协议书背着现任妻子偷偷塞给儿子的时候,无不愧疚的对Jason说:“尽管我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离开,但这仍然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好的事情。”

  看到这里,老泪纵横。

  经过父亲的一番话,Jason和母亲终于达成了和解,而Jason也才真正开始理解母亲多年来的付出与良苦用心。

  终于,Bev放心的让Jason离开了,但是她还有一个男人要面对。

  在影片结尾,Bev再一次坐上了父亲的小车,多年来的分歧与误会让这台小车里充满了尴尬的气氛。然而,就在这时,父亲又一次哼起了她童年时最爱的歌《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尽管他已经有些忘词,尽管已经物是人非,但父亲是在用这首歌来告诉Bev:无论何时,也无论你做过什么,不要忘记我一直是爱着你的。

  最后一幕,父女二人依偎在一起,汽车缓缓驶向远方。

  影片名为《与男孩同车》,说的是Bev生命中的三个重要男人:父亲、Ray以及儿子 Jason。对于后两者,Bev给予了他们太多的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是凌驾于自身的幸福之上的大爱。她爱Ray, 尽管她曾经对他说过“你不是我应该与之终老的那个人”。Bev是对的,他们没能一起走到最后。但同时她也错了,因为除了Ray,她的人生中并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可以取代Ray的男人。除去现实不谈,Bev对Ray的感情是纯洁且忠贞的。她爱Jason,尽管他的出现是她人生坠落的转折,没有 Jason,Bev可能真正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她为了他们父子俩放弃了更高的向往。或许就像片中Ray对Jason所说的那样:“女人善于原谅,就算你已经彻底无药可救了可她们还是想要帮助你,这就是女人的天性。”

  想想自己的母亲,看来是这样。

  直到影片结尾一幕,作为观众,我才意识到Bev的那种无私的爱是来自她的父亲。作为父亲,他无数次的为自己的女儿收拾残局,尽管他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心碎,但他一直都默默地帮助着这糟透了的一家人。试问自己,我都不敢确定自己在相同的情况下会有如此的耐心。

  说到演员,个人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的群戏show。

  Drew奉献了演艺生涯最让人动容的一次表演,或许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就像《生于七月四日》 之于Tom Cruise。

  rittany Murphy在片中真的很可爱,影片中段时看着她和Drew彪戏真的有过瘾之感。我想有了她,天堂应该也会更美吧~

  James Woods一如既往,大叔选的本子绝对不会错。或许本片会让他想起了自己89年出演的那部《 Immediate Family 》吧,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慈父。

  特别要提到的是Steve Zahn,这名以出演喜剧为常的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可以说盖过了所有人(个人看法,不鸟别人)。十分负责任的说,Steve真的是一名及其被低估的演员。不过近年来Steve似乎片约不断,看来好莱坞并不想忽视这个演技出色的萌叔。

  要说音乐,本片的配乐师居然是大名鼎鼎的Hans Zimmer(寂寞汉子)大神,大神果然不同凡响,各个时间段所选取的背景音乐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无论是Bev童年时的《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青年时的《I got you babe 》还是Jason童年时的《 Cincinnati The Dancing Pig 》,亦或是80年代风靡一 时的《 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 》,都运用的恰到好处。特别是那首影响美国几代人的单曲《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在影片中的两次出现都有着全然不同的意味,作为片尾曲,着实道出了一种人生如梦之感,引人回味。

  “I need you so, that I could die

  I love you so,

  and that is why whenever I want you,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本片邪恶,泪腺发达的同学请绕行...

  《与男孩同车》影评(五):嫣然如梦一场

  看完片子,一共听了两首歌,然后静静地跟着唱了很久很久。

  曾几何时,Bev也是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在去买圣诞树的路上和爸爸一起唱All I want to do is dream, 然后傻乎乎地坦白自己想要的圣诞礼物是一个胸罩,好挤出胸来让那个叫billy的男孩子喜欢。老爸当然没想到自己一心以为还停留在脚踏车心智的乖女儿竟然已经长大乖张到这个程度,点上一只烟,脸一板就训斥了Bev,把好好的圣诞前夜和女儿满心的期望都浇上了一盆凉水。

  我对年少的Bev脸上的表情印象很深刻,在她对妹妹形容亲吻时,表情好像她自己的白马王子正揽她入怀,沉醉地吻她,在她和老爸坦白初恋情怀时,每一句话都蹦跳着好像带着自己的生命力。也许Bev的个性里是有一点点轻飘飘的浪漫主义的,因为那时候的她敏感、纯真、对文字和情绪有天生的感知力,只是可惜,除了对不合规矩的言辞强制性的打压,没有人真正地留意这个满脑子浪漫主义的文艺小妞性格里跃跃欲试的激情和才华,以及与之随行的,危险的天真。

  就是这一丝危险的天真让Bev的人生在十四岁那年脱了轨。在一个不那么浪漫的夜晚,青春的轻狂那么轻易地给Bev的一生加上无穷无尽的沉重。我特别记得那时候还显得有些呆滞的Ray轻轻推开Bev,他说Don't be with me, Bev, I am not good". Ray始终还是一个善良甚至懦弱,却无能的人,也许在他一直不那么清楚的人生里,也有几个瞬间他真心地想过要对这个女人好,要让她幸福快乐。只是她要的幸福快乐那么具体也那么虚妄,具体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向往着路边漂亮宽敞的大房子,一心想等自己有钱了买给家人;虚妄到归于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梦想,一心要成为一个作家出一本书。多么可笑,出一本书,也许Ray终其一生也不能够理解这个短语自身所持的,以及对于他妻子的意义。他自己是没有任何梦想的人,只能懵懂度日,总是忘掉重要的事情,眼睁睁看着时间流走,感觉到生活越来越沉重。但他也明白自己是多么让她失望,他不停地说着对不起,不由自主地躲闪Bev灼人的目光,他用两个破旧易拉罐瓶陪儿子玩游戏,他对Bev说,只要你想去我们就去加州吧。连向妻子坦白自己吸毒时候他也是软弱的,只能当着岳父的面,对着一张写好的字条一字一字地念。他一定是非常非常爱她和儿子才会同意离开他们,只是他也知道自己的爱抵不过自己的无能,无能支撑家庭,无能改变现实,也无能戒除毒瘾。就像十四岁那年他对Bev说“my mother thinks I am as bad as my brother”一样, 他一早就觉得自己不好,一早就对自己失去信念,一生都不曾在自己心里找到任何坚强的支撑。

  Ray这一生里从来没有硬气过,曾经他懦弱地对Bev说过无数次对不起,后来他对那个和他一起住在狗窝里的女人也是唯唯诺诺。“What I did was staying away from your life, I think it's the best thing I've done in my life”.最后的最后,当这个善良而怯懦的男人对自己的儿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一贯发达的泪腺一下子决堤。

  也许他们是太不同了,Bev心里,一直有坚硬的东西在支撑。

  小的时候她可以靠在父亲肩旁一起唱All I want to do is dream. 后来她命途坎坷,珍惜的东西一件件失去,青春、未来、希望随着孩子的降生和成长完全脱轨。她看着以前一起胡闹的女同学容光焕发地前来告别,去自己一直梦想着的纽约大学读书,看到曾经满脸青春痘,暗恋自己的小男孩成为大学毕业游历四方的翩翩少年,所有人面前都有那么未知、新鲜而明亮的前程,他们把那些曾经书写在她那本叫做未来的书里的可能性一一握在手心,而她自己,却在22岁的时候已经怀抱着一个7岁大的孩子,眼看着那些梦想过的明亮与自己渐行渐远,再后来连那个不怎么中用的丈夫也因为吸毒被她亲手赶走了,只留下自己和怀里的孩子生活在一片漆黑的现实中。

  她说“我22岁了,已经快30了,但是还没有学会面对生活,也许我该傻一点这样就不会多做妄想了。”

  生活甚至没有时间让她去伤感。

  后来他们好歹是熬出头了,一晃眼儿子长成了翩翩少年,她自己的书也终于要出版了,时间过去,再也不回来,带走了困窘、绝望和伤害,以及所有未曾落定的尘埃。该怎么说这样是好还是不好,老练如这时的Bev,可能已经不会再去问这个问题了。

  她才只30岁出头,然而一生似乎已经过完了。

  看完片子顺手打开豆瓣主页,有一个关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相册,楼主收藏了47页小伙从Babe长成大叔的照片,相册的名字叫做“回首年少轻狂,而今老辣如姜,嫣然如梦一场”。

  I need you so, that I could die

  I love you so,

  and that's why whenever I want you,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嫣然如梦一场。

  =====================================================================

  多提一句,看完片子以后静静唱的两首歌分别是蔡健雅的《达尔文》,和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

  “有过牺牲,有过竞争,为爱筛选过程,

  学会认真,学会忠诚,适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坚持不能说放任你哭泣,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狠下心,盘旋在你不知道的高空里,

  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分别送给Bev和Ray吧。

  《与男孩同车》影评(六):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有幸看到德鲁的这部影片,如获至宝。五星推荐《Riding In Cars With Boys》

  最后一个镜头,一头栗色短发的Beverly刚送走儿子。这年,她终于能够将自己写的书出版,这个文学梦从少女到如今终于实现。她坐在父亲的车上,和小时候圣诞节出去买礼物时坐的同样的位置。

  我一直难忘的是下面这个情景。Beverly 对父亲说,儿子Jason把他一生的不顺都怪在她头上,你能想象吗?父亲嘴角向上,侧了一下头。Beverly顿了一下,继而转入了沉默,眼眶开始湿润。她意识到自己不也是一直怪父亲,怪父亲小时候的不答应,怪父亲让自己选择结婚,怪父亲在她结婚时的雪上加霜,怪父亲不顾情面让她进警局。父亲也只是一笑,哼起了那首《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Beverly也跟着一起唱。此时背景响起了这首歌。她心中释然了,与父亲重归于好,重新找到了当初那亲密的父女关系。好运真的会一起来。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这种对大人的责怪一直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想想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怪父母的不好之处,也会觉得不如不出生。就像小时候,没有人真正留意这个满脑子浪漫主义的文艺小妞Beverly的性格里,那跃跃欲试的激情和才华,以及随行的危险的天真。看到这里,自己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支离破碎的家庭,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Ray的家庭,不美好的童年,让他像个流浪的孩子,正是这种没有温暖的生活,让他无能,让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却无力支持家庭,无力改变,甚至戒不了毒瘾。因为他一早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念,一生都不曾在自己心里找到任何坚强的后盾。只是把自己引向毁灭。

  而Beverly和Ray在年少无知时生下的孩子Jason,尽管也面对着父母离异,父亲远去,照顾母亲,但他终于健康地长大了。阳光、向上,尽管对自己的母亲有意见,但仍然以一种保护的姿态爱着她。多年后的重逢,邋遢的父亲Ray对儿子Jason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常想,也许我也不无功劳,尽管我唯一做的就是离开。但这也许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好的事。”

  纵使他辜负了Beverly的梦想,至少,他没有辜负爱这个字眼。

  某些逆境,比如说家庭原因、生活原因,都会形成人的两种极端现象。要么冲破逆境化为财富,凤凰涅槃,就像电影里的Beverly和jason一样。要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就像Ray一样。

  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讲,Beverly的人生处境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曾经的无知和懵懂,就这样让自己的花样年华埋葬。她想上大学,但如此强大的努力与期待,终究或者说始终被现实狠狠在打耳光。每一次想改变想逃离,都无能为力。看着以前一起玩闹的女生容光焕发地前来告别,去自己一直梦想的纽约大学读书。看到曾经满脸青春痘,箍牙,暗恋自己的小男生已然成为大学毕业游历四方的翩翩少年。所有人面前都有那么明亮而新鲜的前程,他们把那些曾经书写在她那本叫做未来的书里的一切可能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心。而她呢?后来的后来,让无法戒毒的丈夫离开,留下了怨恨她的Jason。但我觉得即使她一无所有,她有这个儿子,已是非常幸福的了。

  不过因为梦想,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她不断地修改着自己的人生,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直循环往复,但终于走上了正确的一条路。因为在她心里,一直有坚硬的东西在支撑。它就是梦想和爱。

  文学也许就是有这么强大的魔力。或者说唯有爱和梦想,不可辜负。

  梦想能够拯救一个人,每个人女孩都应该有梦想,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就像歌唱的那样,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You wanna change?” “You can!” 暗恋她的男生让她燃起希望,让她忠诚于梦想。也许他们俩最后走在了一起,尽管影片没有交代。但这是我的愿望。

  (PS:很喜欢影片中丈夫受毒瘾煎熬时,Beverly放《Cincinnati Dancing Pig》,和儿子一起舞动。这是对儿子的一种爱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还有一个细节很有趣,Beverly脑中一直想生的是女孩,当她知道是个男孩时的表现,就像小孩得到礼物却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可见怀孕到结婚是多么的不成熟,也预示着她命运的艰难。)

  《与男孩同车》影评(七):种在心里的结

  最后在车里,贝芙对他父亲抱怨杰森把他人生的不顺都怪罪于她,他父亲轻轻一笑,贝芙顿了一下,继而转入了沉默,她联想到自己一直的心理,其实自己也一直怪罪于父亲当初让她选择结婚,不同的两代人,无缝的换位,她心中倏然释怀了,一阵沉默过后,与父亲默契地解开了心中的结,重归于好,重唱起当初的《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重新找到了当初那亲密的父女关系。

  父亲那轻轻一笑,大概是近期我看过的电影中最杀人的表演了,而接下来的沉默,更是让人跟随电影的节奏一起联想,不仅思维电影中的他们,更联想起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父女或父子关系。

  I need your help dad.

  《与男孩同车》影评(八):与男孩同车

  所谓“还可以”的电影 触动停滞不前的我 贝弗利的人生 在15岁时被彻底改变 她梦想的大学 她梦想的工作 都化为泡影 在信仰至上刚正不阿的父亲的要求下 不得不停下学业生子 而他的闺蜜费依也同样恋爱谈得过火 停学生子 我在想如果不是费依的陪伴 贝弗利能否在自己也是个孩子的时候去带孩子 而那个努力想养家糊口的父亲并不是贝弗利的真命天子 他吸毒不争气不上进 最终选择分开 年幼的杰森并不懂母亲的怨恨和不易 想要和陪他玩男孩子游戏的爸爸走 无奈留在母亲身边 母子隔阂由此而生 通篇电影都是贝弗利在儿子车上的回忆 车要开往哪里呢 要开到昔日不争气的父亲雷那里去要一个签字授权 当长大成人风度翩翩的杰森见到狼狈不堪的父亲的现状 他父亲说 他能为儿子做过最好的事 就是杰森小时候选择离开 贝弗利生命中的这两个男人 父与子 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贝弗利经过自己的努力 虽然没有实现年轻时候的梦想 但现在她已经安稳体面 虽然有点晚 希望她以后的人生能依然奋进 安稳一生

  《与男孩同车》影评(九):必须看的美国家庭温馨片!

  苦于一直没有片源,今天才看到这部几乎在欲望清单底部的片子。不得不说,这是几年来看过的美国轻松家庭温馨片里拍得最饱满的一部了。人物个体的多面性格,还有随着时间改变的性情,都自然的一一展现。塑造一个典型形象不容易,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形象更不容易。把大量的信息塞到2个小时的电影里,又不觉得拥挤真的算是部难得的好电影。

  同样是少女未婚先孕的故事,这部‘与男孩同车‘就显得厚重得多了。故事选在60年代的美国,个人通过各种文艺作品感觉,那个时代的美国在性的方面和今天的中国差不多。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是避而不谈的态度,这点电影开篇也表明了。

  15岁的女主得知自己意外怀孕后,想要滚楼梯,又不敢。此时bgm是the end of the world。没错,没错,对于当时少不经事的女主来说,这就是世界末日,可是,这只是残酷生活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女主爸爸是位正直的警察叔叔,从小就担心女儿性早熟,对先上车后买票的事感到十分羞耻。婚礼上这种气氛无声的蔓延着,爸爸的致辞也让女主抬不起头来。

  女主虽觉得ray不是好的结婚对象,但是由于年轻,又怀孕,不得已就嫁了。结婚后,ray把她带到破旧的新房子里,年轻的夫妇都异常兴奋,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信心。

  男主是个瘾君子,年轻,对负责任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但是观众都可以感觉他是尽最大的努力爱儿子和妻子。但是我觉得女主把他赶出家门真是最正确的决定,我觉得今天很多不敢离婚,特别是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在糟糕的家庭生活的女生都应该好好的学一学。

  女主是个文艺青年,想上学,想去纽约追求文学梦。这使单亲生活变得更难了。她说她和儿子是个team,他儿子说他只是个kid,承受这些不公平。真是难以评论,没有梦想是错的,可是也没有理由让一个孩子承受这么多。

  女主和儿子的关系也很温情。表面上,是已经受够了这样强势又脆弱的母亲的儿子。但是,当母亲歇斯底里,或是崩溃的时候,又能接近所能的安慰。在和ray的交涉中,贴现了高于平均年龄的高情商。

  片中的夫与子的关系有三对,警察和女主的妇女关系,女主和儿子的母子关系,男主和儿子的父子关系。警察年轻的时候对女儿言语上有过伤害;女主在儿子小时候因为要追自己的文学梦,对儿子生活上的苛刻,甚至长大以后对儿子的控制;男主在儿子小时候对儿子很疼爱,却因为无法控制毒瘾,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行为。但是所有的这些孩子与父母关系的恩恩怨怨最后都一笑泯恩仇了。

  没有人天生就能当好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总会犯很多错误,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大多的伤害都会被谅解吧。就像最后在车上,女主对父亲说,儿子认为他自己的不幸都源自于他的母亲。然后女主的父亲就翻了个白眼。每个父母都翻过错误,每个成人性情上都有来源于父母错误的短板,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毕竟生你,养你,又一起生活,无法分离的关系。

  总之,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细节太多了。可是拍摄手法不够大片,也不太讲究,终究也只能归为美国喜剧家庭温馨片。可惜了好剧本。

  《与男孩同车》影评(十):清晨你以为到了下午一切都将不同,下午你却仍是一个平庸的女人,这就是生活

  如果一年前看了这部电影,我应该不会喜欢。忘了是基于什么原因,把它放在“想看”一栏里面。有几次在“想看”中翻找,都因为这个不知所云的名字和甜美鲜艳的封面而继续留着它。这才在一个下大雨的周末,收获了一份既温暖无比又残酷如生活的惊喜。

  我身边没有15岁怀孕并休学生子的故事,但这不影响它让我产生种种共鸣。尤其是她因为丈夫食言间接导致面试失败,在邻居面前朝丈夫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早上我以为到了下午一切都将改变,现在我却在所有邻居面前大吼大叫”。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我自己生活的注脚“五年前我以为无论将来我从事什么工作都至少可以温饱,至少必须保持心灵自由,五年后我却成为机关里最年轻的一个,成为领导来了端茶倒水的那个。”

  德鲁有个不太正常(轻微酗酒吸毒)却善良软弱也爱她的丈夫,在丈夫向她坦诚自己无法戒毒,“每天只买一点点毒品就够了”时,她说:“不行啊,如果我同意这样,就是我的错了。”我是在这句话之后爱这个女人的,她的自尊不允许任何人毁了她,在她预计到这种事实的时候可以说不。最艰苦的日子里,儿子和朋友是她的救赎,儿子是天生的血缘,而朋友是多么幸运的情分。我也幸运有这样的朋友。

  那个丈夫,多年后和妻儿相逢,他面对如今体面的前妻仍试图以满不在乎的神情化解尴尬,但当他得知面前帅气精神的小伙儿是自己的儿子时,眼神中混杂的震惊、喜悦和无地自容已无法掩藏。儿子小时候那么喜欢和爸爸一起玩,那么爱他,在他离开家的时候哭喊着追着他跑,说“爸爸带我一起走!”而今,儿子成长为对他来说陌生的翩翩少年,阳光、帅气、目光温柔,而这些和他没有关系。最后他在现任妻子的监视下,偷偷把前妻要求的委托书塞给儿子,并对他说:我离开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自知之明,是这个丈夫和父亲继善良之后最大的优点,就为这一句话,他应该被儿子原谅了。不过原谅之后,他还生活在那个狗窝一样的环境中,被凶悍的妻子呼来喝去。他可怜么,是的,可是当初那个不满20岁的单身妈妈现在却不可怜,相似的开始,迥然的结局,区别在于可怜的他早就放弃了自己,而不可怜的那个选择了成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