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上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云上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3 21:2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上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云上的日子》是一部由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维姆·文德斯执导,苏菲·玛索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芬尼·阿尔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情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一):云上的艺术

  这是我第三遍看它。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是在读了文德斯的那本《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之后萌生出的念头。有人对我说,读了这书之后电影变得索然无味。他的意思是,当整个影片的创作过程摆在眼前之时,你会识破镜头的假象。如果你明知这个梦是假的,再做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我还是读了那本书。算是重温米开朗奇罗易变的天气

  在看片子的时候自觉会将镜头与书中提到的拍摄过程联系起来,比如演员究竟从左边还是右边入画?时间从白天突然跳到夜晚的不连贯;急速的变焦带来节奏上的突兀……这些以前看的时候并不会过于注意。即便在看室内戏的时候,也会不自觉想到,除了这张床上的两个人之外,这房间里还有米开朗奇罗,还有灯光师,音响师,场记等等人的在场。可惜了演员精湛的演技,依然会觉得有些荒诞的意味。

  所以,这本书毁了这部电影。尤其表现在先读书后看片的情况下。

  为什么本雅明会批判摄影技术给艺术带来的恶果?不过是因为艺术品会因为摄影技术的普及变得不再具有神秘性,变得触手可及。打个比方,以前看米开朗奇罗的浮雕需要亲自去教堂,只有你仰着头巴巴地看那些浮动的线条和色彩时才会真正感受到艺术与心灵的接近。而在印刷品上,你首先少了对它的尊重,于是,你会不屑一顾,你甚至不会停留多久。

  这是因为艺术的神秘性被消解。

  这部电影说的是爱情,同时,也在讲艺术。

  正如其自身所表现的那样,爱情总漂浮在云上,捉摸不定,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之物。影片中任何一对最终都没能在爱情中结出果实问题是,爱情有果实吗?难道爱情的美不正是它极盛的花?

  安娜卡列宁那的爱情是没有甜蜜的果实的。不过她有超然卓绝的爱情。

  爱情是没有结果的。生命也没有。死亡并不是结果。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始。而整个的意义在于其中的过程。爱情也是。

  艺术源于爱。有人说艺术源于痛苦。但痛苦源自何处呢?一个麻木的人是不会感受到痛苦的,因此,痛苦也源自爱。源自求不得的爱,源自留不住的爱。艺术家总试图追求永恒东西,尤其是永恒的爱。由于此种追求与现实的冲撞便觉出痛苦,自这痛苦开出艺术的花朵

  不论这部影片,单单是它的拍摄过程便是最有力的证据。12年没碰电影的米开朗奇罗,在失语,行动不便的情况下拍摄了100分钟的影像,其中的痛苦任何人都无法体会。同样,我们也无法体会他的爱。

  如文德斯所言,米开朗奇罗的镜头总是疏离的。纵观影片中流畅的长镜头变换,我们知道导演并没有站在某个角色角度说话,导演不过是一个观察者,把他认为需要的东西展现在你的眼前。他们的忧伤,他们的寻觅,他们的懦弱,他们的执着,他们的无可奈何……

  正是这种疏离赋予影像以生命力。这是安东尼奥尼一以贯之的风格。从《红色沙漠》开始他影片的主题总离不开现代人的疏离和孤独境况。而镜头的疏离给予影像一种带有神秘感受的尊严。正是这尊严打动你。

  这尊严最初和最终的来源都是人。只是这活生生的生活让它在某些时候暗淡,但只要你认真看,停下来仔细听,你会发现那些“芝麻绿豆大小事情”也有其自身的尊严。

  所以,艺术来自于拍片现场的一场场争执与不愉快,也来源于其中的亲密合作信任。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应该是土地发生的事情,而是云上的艺术。

  因为只有这种抽离才会让人停下来,体会它的尊严。或者用另一种方式说,去认真地做梦。当然,艺术不是白日梦,艺术来自大地,却浮在云上。

  为了更好地体会,千万不要在看片之前读那本书。切记切记。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二):p或者q,还是p且q?

  性与爱,在多大程度上是相关联的?两者是分离的,抑或是纠缠在一起的?

  看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你会注意到(即便你对性一无所知)关于性爱的几种形式,相存,或者相离。

  第一个故事男人女人,却止步于最后的性;

  第二个故事,两个陌生人,只是一抬眼之间,便彼此爱恋,由爱生性;

  第三个故事,男人编造着他的谎言徘徊于妻子情人之间,性与爱已然分不清;

  第四个故事,男人爱慕女人,并多方试探,然而女人自言心已死,无爱亦无性;

  性与爱哪者应先到,或许难以言明。如果说性是身体上的彼此需要,那么爱应该就是精神上的彼此需要。诸人理解的不同,所需要的也不同,这个世界有里特斯特兰德这类人,认为无爱之性方是完美神圣的;也有蔡琴的柏拉图式爱情,可以十年无性;但归根结底,并非他们不需要,而是所持的信念,指引他们往某个方向

  听过一些朋友说法,似乎意思是她们的性只能献于她们所爱(或者所嫁)之人,我并不反对,从我们的文化为出发点理解,这是很应该的做法。只是,她们的一生都将为这两者而痛苦,因为男人总是风流的。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三):一步之遥

  北京电影节上,终于看到了云上的日子。

  斯瓦努的手游离在卡门乳房的一寸之上,肌肤有如电极板,欲望的电流在其间涌动,火花似乎要迸射而出。斯瓦努的手掌隔空描摹着乳房的形状,转圈,慢慢地,从右,到左,往下,到了腹部,再往下,像一只飞鸟接近森林,一直盘桓在上空。卡门屡屡仰头却只能亲吻到斯瓦努的气息。手掌在迷人方寸之地上空盘旋,电场风云诡谲,这么强烈的引力,我的飞鸟你为什么还在云上踌躇,你为什么不下来?卡门侧过身,我体内的狂躁简直要化作一只手,去把那只飞鸟捉下来。

  门嘭地一声响,斯瓦努走了。在离欲望的实现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斯瓦努转身走了。

  导演遇到了美丽女子,他们在床上翻滚,恨不能把对方揉碎了的样子。然而导演也在欲望面前,那一步的距离前,停住了,转身走了。

  那只飞鸟,在树梢绕了好几圈,好像抗拒不住这棵树的引力,准备找根树枝栖息的样子,可还是飞走了。我体内的狂躁倏地冷静下来,好像一下子被漂白了,飘了起来,像云。我喜欢他们经过窗前,回头看的样子,眼里全是欲望,全是迷恋,全是忧伤。

  离应许之地最近的地方,不是应许之地本身,而是一步开外的地方,是你知道这只脚伸出去就能够够得着的地方。大卫戈尔在讲台上说:“ Fantasies have to be unrealistic because the moment the second that you get what you seek you don’t, you can’t want it anymore.”有点像做爱的过程,你不断攀登,这个攀登的过程兴许很顺畅,兴许很曲折,不过子快感即将喷发的那一刻,这都不重要了,你知道是什么即将到来,你陷入了快感来临前的空灵,在肉体的快感到来的前一刻灵魂先到了云端。很快,快感来了,你觉得好像身体也到了云端,但是马上,多巴胺的风暴过后留下一滩催乳素、后叶加压素、后叶催产素、褪黑素,你陷入了虚无的山谷,进入了怀疑人生怀疑爱情怀疑自我的贤者时间,对性失去了所有兴趣。虽然说人生一直处于不断地追逐欲望达成欲望产生厌倦之后又追求新的欲望的循环之中,虽然我们在绝大多数的欲望面前不会止步,就像我们几乎不会有人在高潮来临前的一刻主动选择终止这一场盛宴;但是,回想起来,有没有那么一两个特殊时刻,如果有得选,你是不是也会选择停在一步开外的地方,尤其是在自己到达之后产生极度空虚或者怀疑的地方。宁愿在一步之外的地方看着终点线,看着终点线之后的地方,心里升腾出一种灵魂的快感;宁愿想象着跨出这一步之后排山倒海而来的快感和满足,仿佛已经拥有它们,却不必承担之后的虚无和幻灭;却又好像有一种悲壮的戏剧性的忧伤,有一种到达精神绝境的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你只要迈出这一步,你甚至已经抬起脚又收回来,但是,你还是选择离欲望的顶点,一步之遥。

  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我的朋友。那么我猜你可能也不会太理解为什么渡边淳一的《情人》里,修子会在原野求婚之后拒绝他,虽然这个情况在这里作类比其实不太恰当。只是我恰好想起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四):惟美只是一种感受~~~

  惟美只是一种感受,与导演全然无关,与故事的叙述方式也全然无关。有人说这是一部解构与重构的成功案例,我承认,但这并不表示好的故事非要这样的模式,相反,倘若仅仅以为模式能确立一部影片的成功,那也不过是幼稚可笑之言。

  几个故事,我并不是每个都喜欢。但其中喜欢的几个却让我难以释怀。

  第一个故事,当邂逅中的爱欲遭遇了内心的高傲,谁会是胜利者呢?

  第二个故事,苏菲·玛索一如既往的神秘感,让“十二刀”也变成了一种“亲切”。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能否洗涤灵魂深处的欲望?

  第三个故事,“婚外恋”与“同时天涯沦落人”的老话题。女人喜欢搬离前夫的家具,却让黑色幽默占据了内心深处

  第四个故事,远离肉体的欲念,为何非要与柏拉图式恋爱保持距离。是遗憾还是完美?

  较之于苏菲·玛索,我更偏爱于Irène Jacob的感觉。喜欢她,并不仅仅因为她的演技,那是一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触动,是源自她自己的,而她却把它完美地渗入了角色之中。如同《两生花》和《红色情深》,只需一个眼神,当她安静地看着你时,周围的一切都没了声音。那种静肃俨然是无法辩驳的权威,外化成超自然力量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五):不经意的来临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如果说这是一个关于邂逅的电影,那么用诗意的《偶然》作为开场白,就成了这篇评论浪漫开端。

  走进《云上的日子》,自己就像是关注那遥远国度的一双眼睛平淡安静地欣赏,抹去少年好奇的心。拨开迷蒙的云雾,读一读别人的因缘,别人的偶然。

  第一个偶然相遇,在迟疑的不坚定中,酝酿着梦幻高洁的爱情。其实也只有这种爱情是最唯美最叫人难以忘怀的,对方永远是自己内心完美不容玷污的形象,没有背叛更没有争吵。甚至在自己老去时,还会偷偷窥望那惊恐的表情忧郁眼神、渐渐离去背影……让我想到一部很俗的美国片《廊桥遗梦》,这两个故事应该差不多吧~

  拥有一次这样的爱情,就像吃了一点点美味的肉。不够脑子里总是在回味那醇厚的香味,下次还想吃!

  第二个,虽然有苏菲玛索在,但是没感觉到什么。又拿吃的来说就是给你吃了一大碗肉,满足了,腻了,下次不想吃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若要表达一种哲思,我感觉他的功力完全不够。远远不能胜过基斯洛夫斯基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

  先说最后一个故事里的女人,刚开始觉得很眼熟,仔细看原来是爱莲娜·雅各布,《两生花》《红》里的女主角。没有了基斯洛夫斯基,总感觉爱莲娜·雅各布身上就失去一种特别光芒。心里也在疑问,为什么爱莲娜·雅各布总是要演这么沉重的角色,为什么她的台词总是那么让人震惊让人突然自我反思……

  “我是怕生存”、“怕无可避免的人生”。生存是我们无法逃离的过程,大家都很害怕死亡,对于我来说,我也很讨厌生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快乐。但是,如何要我去相信神的存在?那种无限的爱,我真的捕捉不到。曾经爱我的人,他信仰基督教,如果说他对我的伤害上帝能原谅他的话,那我就觉得上帝是用来吃屎的,为什么这种伤害人的恶行上帝也能原谅?上帝还是爱吗?是善的爱吗?

  影片结尾处,每一个窗口里都发生着各自的故事(感觉有基斯洛夫斯基《十诫》的味道……),充满孤独的寂寞,充满生感的性爱,充满哲思的沉静

  黑夜里,死亡在哪里?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六):《云上的日子》——没有选择,只能沉溺

  这是一部无需追索主题的电影。就像一个年华正好的少女,只看一眼也让人神清气爽。我们只需沉浸在美妙音乐简单真实的故事当中便是,何须顾忌高深的哲理

  一部典型散文电影,凌乱的叙事线、没头没尾的故事、来去如风的男女……

  导演用尽一切招数和观众玩游戏:这世界纷繁复杂,神秘多义,何必煞费苦心寻求一个哲理?我只能把故事讲给你,把美丽又让人困惑的表象呈现给你。的确,如果自始至终都在寻找一个“意义”,影片也将失去它大部分魅力。仿佛生活一般,沉浸其中往往比理性地抽离更能抚慰人心。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七):真爱的存在方式

  这部电影注定是经典的。不只是因为苏菲·玛索,约翰·马尔科维奇,樊尚·佩雷,让·雷诺等欧洲巨星的联合出演;也不只是因为u2,air等大牌音乐人所创作的电影原声;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代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封镜之作。人们都说这部封镜之作中想要表达和追索的实在太多太多,人生的所有感悟都聚敛为看似简单的相逢际遇,其背后却蕴藏着诗一般的哲思。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似乎所有能看懂的人都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就像它其中的内容一样,丰富而充实的日子。

  去年就一直惦记着这篇影评,看来之后当时就很有感触,但一直担心自己写不好,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不能说现在就能怎么样怎么样了,只是说现在似乎真的多了种真切的感受。所以找时间又看了几遍,我习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仔细品尝。经典,绝对的经典。四个故事,诠释了我所能理解的全部爱情。第一个爱情追求心灵的忠贞;第二个爱情意在摆脱心灵的恐慌;第三个是大众的爱情,是生活的无奈;第四个爱情则是对结局的追求,那种爱而不得的深切体会。

  很多人都是因为苏菲·玛索去看的这部电影,而我关于这部影片的所有信息最先知道的是u2(记得我开始很傻的称之为“u二”,后来才纠正为“u two”),后来知道了安东尼奥尼,最后才知道苏菲·玛索。但是看这部影片的动机却源于人们对安东尼奥尼的赞扬。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仅仅看明白了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影片,主线只有“我”一个导演。后来慢慢发现“我”只是一个外表,并没有导演故事,而只是观察。不对,还参与过第二个故事,仅仅是肉欲的尝试。估计很自我的人和很自卑的人都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因为这两种人都对一夜情有种特殊的爱好。四个故事都没有摆脱爱情这个主题,其最紧要的线就是对于爱情的认识和态度。可以看出四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对自己的爱很忠贞,但他们选择了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

  很多人都说最喜欢第一个故事,可能是源于对忠贞的崇尚,认为那样的爱情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我得承认那样的爱情很值得回味,如同普鲁斯特所说的“唯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在心里永久地留下一个人或许这样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但是我在猜想安东尼奥尼本人可能最喜欢第二个故事。因为他在导演是用了“导演”的角色。爱情可能真的是源于防护社会给人带来的恐慌,让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追寻永久的爱情。那是因为人们那不安的内心都需要一种永恒不变的慰藉。

  第三个故事中,爱情与婚姻发生了冲突,似乎是爱情和婚姻不能两全。但我想问题不在婚姻,而在与生活,爱情真的是需要一中不安的环境,人在有危机感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真爱的错觉。很高兴我在这里用了“错觉”这个词,因为一直到现在我真的接受了爱情无非是一中错觉这样的说法。所有情愫的萌生都源于这种错觉,因为情愫的萌生只可能是一瞬间产生的,一瞬间的感觉很难被接受成理性的推论。错觉是爱情的源泉,其他所谓的真爱要么虚妄,要么动机不纯。所以婚姻与爱情的冲突才在社会中如此的普及,并非人们乐意为之,而是他们的不安去假于爱情之身来摆脱自己对于不安的无助。这其实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但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去走,也正好反映了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安有多么严重。不是爱情复杂,而是世事多变。人们逃避的并不是爱情,而是社会世俗的眼光。

  第四个爱情又似乎在讲爱情的偶然性,错觉就在那一天产生,不早一天也不晚一天。他不信她的宗教,他在追求自己的真爱。但事实是爱情善于也乐于和它亲善的人开玩笑。一样的爱而不得,但这个故事却和第一个故事有本质的区别。偶然性决定了很多东西,也淘汰了很多糜足珍贵的东西,包括人们日夜呼喊的真爱。和第一个故事比照,又显现了这样的事实:有人故意追求的结果却让有的人不能接受。人,真的太复杂。有的人追求这样的结果,有人追求那样的结果。

  我不对这四个故事进行比较,在我看来它们是影片不可或却的一部分。总之,真爱可以呈现出许许多多的姿态,并且其在生命和时间中存活才是爱情真正的伟大之处。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八):因为一句话写的一个小故事

  小灰鼠在2月29号那天永远地失去了一颗大牙

  牙还在,只是牙神经被抽去时

  酸痛酸痛地疼

  就像上个2月29 她仰起头 咬着嘴唇 吃力地问长颈鹿先生

  ——“如果我说我爱你,会怎么样?”

  长颈鹿低垂下头,望着她明亮得有几分刺眼的双眼

  ——“就像在明亮的房间里点燃了烛火”

  四年过去,小灰鼠遇见了

  英俊帅气让她心动的白兔

  极尽照顾体贴 深深爱慕着她的羚羊

  阅尽千帆成熟稳重让她依赖不已的大象

  她却还是在又一个2月29那天

  偶遇长颈鹿先生的时候,问道:

  ——“长颈鹿?还记得我吗?”

  ——“我记性不好”

  八年后的长颈鹿还是那么容易地 就让小灰鼠回忆起看牙医时的感觉

  ——“那要么你猜猜?”

  ——“黄鹂?” “狐狸?” “蝴蝶?”

  ——“我是 小灰鼠” 小灰鼠忍不住打断了他

  ——“噢,我记得你”

  或许还是单身,或许已经生了小小灰鼠的小灰鼠咬着嘴唇

  就像八年前那样,问不出口一句为什么

  ——“你的眼睛很美”长颈鹿先生笑着说

  露出了曾经让小灰鼠彻底爱上他的那对梨涡。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九):Beyond the Cloulds:青涩的雷诺,永恒的玛索

  这个和巴黎我爱你是没法比的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83772/?i=0

  要我说,苏菲玛索什么都不用做,她只要漂亮就行了。

  她的美让人可以忽略她的其他一切,所以,苏菲,你只要美丽,我们就不需要别的理由去爱你了。

  我喜欢的雷诺同学那时候还年轻,络腮胡子都没长好,那个茄子头太雷人了,唉,茄子头!

  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我觉得这片子很难看,第四段就更是登峰造极了,有点难看有点贱。

  男:“如果樱桃树能够吃到樱桃,那岂不快哉!就像是一棵自给自足的树!”——雌雄同体对一种生物而言已经够悲哀了,还得自食其果,自以为高明而浪漫的想法,其实很没人性!

  男:“如果我说我爱上你了,会怎么样?”——那你倒霉了呗,慎用这两个词“青春少女”“爱情”;原因:恶心。

  女:“那就像是在明亮的房间里点上蜡烛。”——明摆着浪费感情污染空气。

  女:“明天我就去修道院出家了。”——看你把人家姑娘逼得。

  这女的太牛B了。

  始终觉得男的和她在一起会很累,她不是深邃,不是高渺,也不是忧伤,她可能只是绝望,空洞,无所留恋;而他是明快的,鲁莽的,犹如轻浮的人间烟火,可以无所事事,一整天就跟踪一个女人——还有比这更可笑更不靠谱的男人么。活该!

  这个电影有人说它小情色,或许吧,大尺度的露点和做爱,但是,半点都不性感。

  反而通篇充斥着压抑的欲望,让人看完莫名其妙的沮丧。

  三星只是客观的评价,如果可以诚实一点,那么两星半。

  《云上的日子》观后感(十):云雨的日子

  法国式罗曼蒂克,融入了这部电影的每个细胞,不时响起的耳边浅吟低唱的钢琴曲,温润宁静的幽长小巷,在美景中邂逅的男女,如果你想来看篇爱情小说,那可要落空了,因为它是一组配乐的写满情爱的小诗,网罗了金风玉露、干柴烈火、包二奶、皈依博爱四个情或欲的形态,男男女女都是一见钟情继而一夜情式的,而所谓的爱情都是夜半来天明去、完全在理智范畴之外的东西,只是为共赴巫山埋下个微妙的伏笔。与我所认同的彼此相知相许、细水长流的爱情观实在相差甚远了。标题改成云雨的日子反而更贴切些。

  我所知之甚少的法国明星苏菲玛索、让雷诺悉数登场,而柔情蜜意的钢琴曲中,苏菲的one afternoon stand不见情色,她俯下娇躯,仿佛合着旋律,极具美感,只是谢顶之日不远的中年男子有点猥琐,更尴尬的是,苏菲的胴体在中年男子雪白身躯的映衬下,显得极为蜡黄。

  与那些缠绵悱恻相比,影片的最后回归了生活,旅馆的每一扇窗后,都有各自的悲欢人生,有你心爱的姑娘,为你轻解罗裳,有你独自倚靠在阳台,看窗外落雨如注,直到这夜的黑幕渐渐隐去你的脸孔,电影的故事已落幕。又该我们带着感动、抛弃感动,重新过回我们平淡的日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