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个喇嘛》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那个喇嘛》观后感10篇

2018-01-23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个喇嘛》观后感10篇

  《那个喇嘛》是一部由谢升皓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个喇嘛》观后感(一):有一个美丽地方 人们都把它向往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人们都把它向往

  那里四季常青

  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没有痛苦

  那里没有忧伤

  ————————

  如此令人向往的远方,却难以到达。似乎人人都在追寻一种方式,一条捷径,向钱看齐也好,一心向善也罢,都只不过是选择生命权利。也许我们的终点并不相同,但这也并不影响大家彼此间的相互依偎和取暖。

  小和尚只身一人来到了纸醉金迷的大都市。这里的马路宽敞平坦,坐在车里也不再颠簸。这里的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俱乐部电玩城洗脚城。这里的人们口若悬河,每一张嘴里都涌现出不同思想

  这里,和那里,太不相同。小和尚称这里为,红尘

  滚滚红尘,翻腾着小和尚那份安静的心。

  滚滚红尘,扰乱着尘世间的每一颗凡心。

  一、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如何不痛苦

  “你知道我小时候最快乐事情是什么么,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你知道我现在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么,那就是我儿子一点一点的进步。”

  “那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呢?”

  “最安静的时候,最快乐。”

  总会有人在被问及人生的意义的时候,答曰“快乐”二字。我也一度地觉得让自己快乐以及让自己所在乎的和在乎自己的人快乐就是人生意义。可小和尚却说,“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为了如何让人不痛苦。”

  痛苦。

  人带着原罪,降落到这个星球。尝遍人间苦楚,只不过是为了赎罪。行善积德,无非为了下辈子能够不要投胎做人

  但是。

  但是正如片中人所说,一辈子又一辈子再一辈子,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善算行尽,德算积全,终至功德圆满,得道升天。那为什么不好好在红尘之中享受生活呢?

  其实。

  追求快乐,何其容易。撒一把银子,换一份快乐。但是,追求快乐又是极其不易。因为那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又是短暂的,如同成就感满足感一般,都是转瞬即逝的。哪怕你有这个资本,这个能力接连不断地撒着银子,尘世间能令人快乐的方式的更新速度也赶不上你的脚步

  而痛苦却不同。与生俱来的性质令他变成了另一个你,永生永世地附体,甩也甩不掉。除了短暂的忽略,你别无他法。那到底要怎样,才能真正不痛苦呢?小和尚也不知道。他说,“他总认为,信佛应该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可为什么自己还是有那么多的忧愁,有那么的想不明白呢?”

  最安静的时候,最快乐。

  最安静并不等于万念俱灰,而是个体足够强大到可以抵抗一切的纷繁。我想小和尚其实是知道的,这所有的一切,依旧来源于个体自身的缺憾。这种缺憾有内心不够强大坚定,也有一切感官的过分感知和过于敏感

  二、爱是伟大 爱是依恋 爱也是性

  “那你觉得爱情是什么?”

  “我现在觉得爱情应该分两种,一种是性,一种就是爱,而对于爱,首先爱是伟大的,其次爱是一种依恋,但是当爱里参杂进太多的东西的时候,爱就不再是爱了。你开始会有期待,而有了期待,就势必会有失望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十二三岁的时候开始,我就会开始对异性有了好感师傅教我白骨精,要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视作白骨,包括自己。为此,我去了不下百次的尸驼岭,可我看到异性依然会兴奋,跟她们相处依然会让我觉得快乐。”

  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都好办,那意呢?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想做一件事,喜欢个人,是不对的,不能的,不可以的。但要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思绪呢。总会有这样一些个性很强的人,想到的就要去做,不管不顾,不计后果。哪怕撞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那这样的人生,又该怎样去审视呢?

  小和尚在北京参观了那么多尺度不小的展览,于他而言,应该是一种从未有过体验。但总觉得他表现的很淡然,很平静。或许在他心里,这样的场景曾经被设想过无数次。只不过无法付诸实践罢了。因为,小和尚明白,性虽然是爱的一种,但却不是全部。爱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依恋,是付诸情感的诉求。所以他才会揪着去台湾的这个想法不放。姐姐说,你就是对于自己太过于执念。

  希望周围世界都配合自己的希望,那才是执念。

  过于执念。过于较真。真的不是什么好品质吧。累坏了自己不说,还拖累别人。大千世界,来来往往,有人留,亦有人走,有事成,亦有事败。仿佛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扭转命运的漩涡。所以,做什么之前都不该有太多的假想和希望。在这个时间节点的前后,你无权干涉。

  三、生命的直线

  试过闭着眼睛,张开双臂,沿着花坛边上的沿儿一路向前么。一不小心掉下来,还忍不住再站上去重来。

  再试试睁开双眼呢。会不会掉下来的更频繁,以至于最终让你失去了耐心转而走向别处。

  小和尚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生命的直线,或长或短,或看的到尽头,或看不到尽头。但它一直都在,只不过看你是否愿意一直沿着它向前,只不过看你是否太过容易被外界打扰。小和尚还说,释迦摩尼也是凡人。他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内心的直线足够耀眼,盖住了世间所有的诱惑

  浮躁一次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浮躁的人心,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忙碌、奔波、抱怨、纠结。却总也平静不下来,好好地抚摸一下内心的直线,亦或是拿些可怜的念想为它多多描绘几笔,让它显得更浓重一些。我们会做的,真的只剩下拿眉笔涂抹眉毛,拿钢笔完成试卷,拿画笔绘制蓝天

  但我们从来都没来得及思考,如果失去了终点,迷失了直线,我们现在所有的所作所为到底又是在为了什么呢。

  导演在影片的最后说,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在生命旅程勇敢真诚地面对自己的人,随后又再不停地重复一句话,其实我们与这个小和尚并无二比。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地寻找,时而驻足思考,时而匆匆赶路。只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记得自己出发时的初衷呢?

  《那个喇嘛》观后感(二):寒窗数载终无用,一地白骨解红尘

  看到此片是两周以前,谢导也在,现场有观众被感动到哭得不行

  我之前以为片子要讨论信仰问题,看完后强烈感觉到,影片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小喇嘛的迷茫具有普遍性,与有没有信仰关系不大,与自己的努力和看到的世界的冲突有关,我想把它叫做“好学生的迷茫”。

  小喇嘛修佛于佛界牛校,天资不可谓不聪颖,修佛不可谓不潜心,师傅教他白骨观,自己就跑去看了好多次天葬,可谓既听老人言,又有主动性,典型的好学生。然而离开学院,入了红尘,满世界漂亮姑娘有血有肉,何来白骨?

  教育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与世界的割裂,哪怕是应该纳入哲学体系的佛学教育,也无法让修行者看清这个世界。所以古代的一些大师也曾云游天下,入世悟道。佛家本身戒条繁多,也有七入七出如此人性化的条例。寺里修佛容易,说白了不过是些思辨游戏,但入了红尘,十数载修行固化在内心的观念,和那些亲眼看见的亲眼看不见的世界,这之间有多大的鸿沟,小喇嘛看到了,估计你我也看得到,于是观念冲突、自我否定、对十数载寒窗的感叹惋惜,如寒风扑面,气儿都别想喘一口,这档子关口都能过去,人才算得上有智慧。所以这红尘出入反复间,何尝不是修行,何况那放下屠刀的都能立地成佛呢。

  那天影片放映会上,各位看官虽算不上精英,估计大多也是一路辛苦考学,上了个还算不错学校,找了个还过得去的工作。影片放映后的交流中,学生们大多的问题集中在影片的技术层面,或者对信仰问题、佛学问题的探讨,而几个明显已经不是学生的看官,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因为我们已经在经历冲突,在经历迷茫,小喇嘛的困惑,我们感同身受

  小喇嘛还是不错的,修佛多年,好歹内心强大思路广,在这尘世也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个把居士供养着,能进party能洗脚,可以说混得不错。我等凡人痛苦迷茫的时候,总觉得不计青春多年努力,结果抬头一看天色已变,学校里引以为荣的那些其实P都不是,有时候真想删号重练了。

  有观众问导演影片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答案(话说这是大多数这类电影共同的特点),导演说了小喇嘛走直线的桥段,这算是一种解答吧,有点像果粉们挂在嘴边的“follow your heart”。只是分明还有其他“人生导师”说要看风景,绕点弯子又何妨。于是我们又迷茫了。。。。

  小喇嘛最后还是回到学院继续修行,这段红尘往事,就相当于他走直线时偶尔的从马路牙子上掉下来吧,他算是幸运,不管怎样,都有个学院容得下他。若是留在这城市,浮世喧嚣,直线在哪?跟随自己的内心,又有几人真正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小喇嘛回到学院,成了局外人,这些东西没准哪天就顿悟了。我等身处局中,怕是前路漫漫,茫茫大雾了。

  导演要把纪录片拍得诗意一些,在我看来非常成功,真的有诗的意境和韵律感。我也喜欢小喇嘛的个性,他在喧嚣中熟睡的样子很让人羡慕。向导演致敬。

  《那个喇嘛》观后感(三):谁来悲悯这天性

  “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圆峰用明晰的嗓音唱着,这首歌里囊括了他内心所有的欢喜、迷惘、快乐和痛苦,然而再明晰的歌声也难以辨清生活的脉络,人生处处路径交叉,更何况那难以触摸的信仰。

  宽容的人说,顺应天性,即便是杂草丛生,那也是一种原生的美。可是在人潮涌动的世界里,有着无形的戒律,随性的人大多被碰得头破血流。道德戒律抑或宗教戒律,它们指明的是一条承载着大多数人意愿康庄大道,可是偏偏我们又有好奇心,想去试试杂草丛生的小径。

  如果圆峰不来到汉地,永远生活在红尘世界之外,他是否还会有因诱惑而生的痛苦和煎熬,他就能永远简单自由、快乐吗?我时常想,进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最后真的是快乐的吗?人们羡慕别处的生活,却忽略了每一种生活都有一堵围墙。可是即便我们发现生活就是一座围城,站在围墙之外,依旧忍不住踮着脚跳起来往里面探望,臆想出一幅幸福的图景。

  我们很容易宽恕好奇心,就像原谅小孩一样简单,然而面对天性却难以这么大度。人们害怕天性的肆意滋长,称它为欲望,称欲望的对象为诱惑,无论是“欲望”还是“诱惑”,一个简单的词却充满了推脱的意味,将天性使然的东西笼统地贴个标签,盖上封印,这,是不是太残忍

  从来到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带上了紧箍圈,所以哪怕你大闹天宫,最终也得臣服于絮叨的紧箍咒。圆峰说,他喜欢女生,跟她们在一起时,自己感觉很快乐,可是佛书上说万物皆白骨,这应该是痛苦的。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圆峰去看天葬,去念白骨观,可是喜欢就是喜欢,怎么能视而不见呢?在红尘世界,圆峰看到了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种可能,他像个小孩一样在那个喧嚣繁华的世界里玩耍,可是在空寂的深夜,他却难以面对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观明知故犯,却仍要去执着,这是生而为人的共性,也是普世的烦恼。

  于是人们就开始幻想着超脱,希望这种形而上境界可以解除这中痛苦。可是,超脱是什么?为什么要超脱?怎样去超脱?佛说去修行吧。修行?吃斋念佛是修行,但我更相信人生是一场修行。可是修行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它就像是走直线,你很容易就能看到远处海市蜃楼般的幸福“境界”,似乎走起来也很简单。但是当你真正开始走的时候,你会发现直线是最难把握的,稍有不慎就会脱离轨道。

  假如我们没有思想,没有与直线矛盾的天性,假如我们闭目塞听,没有充满好奇的眼睛,这条修行的直线是不是很容易就走到终点?可是那样,人岂不是成了提线木偶?木偶眼中有还有彼岸世界的天堂吗?

  或许根本就没有人能一直走直线,释迦牟尼也是经历了世间曲折,才找到了顿悟的菩提树。人们用别样的眼光看着来到红尘世界的小和尚,带着一己私欲欢迎他来到自己的生活中,又残忍地提醒他,他应该是什么模样。所以听到圆峰说他可以塑造自己,不由阵阵心塞。

  和圆峰一样,我们都穿着一种制服,制服给了我们生存之道,同时也给了我们禁忌。最终圆峰回到了色达,他的执着并没有放下,只是在这片宁静土地上,走直线比在红尘世界更容易。圆峰是个修行中的小和尚,在这个因交织着悲喜而异常精彩的世界,他袒露真诚,像孩子纯真

  在人生旅途中,带着镣铐跳舞,这种姿态有多精彩,就有多悲壮。我们都只是凡夫俗子,崇尚天性,渴望天性,可是又害怕天性,克制天性,深深的矛盾纠葛在这条人生之路上。如果佛能普度众生,是否能悲悯这天性?

  请不要妄下定论,急切的给予答案,答案一旦说出本身就是一种局限,还是审视内心,观照肆意蔓延或是压抑已久的天性,去寻找一种平衡吧。

  《那个喇嘛》观后感(四):那个喇嘛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今天下午在春熙路观影会看的)

  圆峰三个月的红尘体验之后又回到了五明佛学院,我认为如果他能选择的话他会留在红尘。因为很显然他已沉迷于感官享受之中了,对于生活于佛学院中的他是没有抵抗力的。片中有个人问他:“你是学院派和那些受过苦而学佛的有什么不同”?圆峰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明白,那就是信仰坚定的不同。居士姐姐问他:“为什么很多人都不联系他了,即便见面也只是寒暄”。因为大家都看出他堕落了。当年乔达摩瘦的皮包骨头结束苦行开始进食时候,跟随他的五个人都认为乔达摩堕落了而离开。

  圆峰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是很不好的,这说明他 尽管聪明但并不智慧。波若波罗密,智慧到彼岸。慧能说:“直心是道场”。曾国藩说做人唯一个“诚"字,有人问曾国藩如果遇到狡诈之人,变换百端怎么应对。曾国藩说:”吾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片中有关于物质的讨论,人的存在是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如果追求物质是会严重影响修行的,所以佛陀时代是乞食,也是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当时印度也不缺食物,毕竟土地肥沃面积广大气候适宜。

  修行是为了体证实相,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是不可说的,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因为说就有说者与被说者了,物理学双缝实验微观层面观察者会影响结果的。所谓轮回也是我们自己的理解,不是正确的。佛陀告诉我们的是人生是苦,他已解脱不受后有。

  《那个喇嘛》观后感(五):那个喇嘛是一个产品吗?

  感觉作者想表达挺多东西的。片子最后那个女人的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像圆峰一样的喇嘛,真的成为一个应现代都市生活之需创造而出的产品了吗?看着他拿着KFC的纸杯,喝水,对着镜头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片子的那些符号,adidas球鞋,adidas背包,可口可乐,电视,Jazz music,足疗,电玩等等,现代生活的这一切与一位喇嘛想融合时,产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是巨大的。老狼演唱会的那个场景,镜头从圆峰和站他旁边的一个年轻男子身上来回转动时,我在想,这个喇嘛和一个尘世的人究竟有何不一样。这或许也是作者的困惑。片中那个圆峰叫“姐姐”的居士,对他说,她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各种所谓的堕落生活于她是OK的,但是对于一个喇嘛,都市人出钱供养着的灵魂导师,出入声色场所就是不合适的。这不符合大家的期待。一个好的,境界高的喇嘛是随时拿着佛珠在拨弄,在修行的,怎么可能对尘世的享乐留恋呢。

  圆峰这个喇嘛很真诚,他面对镜头坦言自己的困惑和迷失,讲述他的都市生存策略。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他的真实。

  可是他也是不失虔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看似“坑蒙拐骗”的行径背后是对信仰的忠诚。这是很矛盾的。就像那个女人讲的,他就是一个“四不像”。这是一个在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冲击下的畸形产品。是的,是一个产品。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主体性的,不完全被动。

  片子虽是讲一个喇嘛,可更多是从这人身上照见我们自己。困惑和迷失的内容不一样,但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和面对。我在想,从小在佛学院里学习的一个喇嘛,对尘世的认识和理解都是从师父或书本里获得,没有经历过如果能有所谓的“参透”。到尘世走一遭,体验种种之后,不会更有体悟吗。而他们到汉地的愿望也是非常强烈的。片中几个喇嘛聚一起,争先恐后地分享甚至是炫耀自己的尘世经历,这个场景将他们的渴望展露无疑。

  痛苦和快乐,是除了生和死之外,宗教谈得最多的主题。如果尘世的一切都是痛苦,那么我能感受到的快乐是什么呢?如果情欲是苦的,那么我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感受到的欢喜是什么呢?即使去了“尸陀林”,看白骨看了100遍,还是对他人有情欲,有爱,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圆峰的困惑,也是我们的困惑。

  这个人物太有张力了。从世俗的角度拍摄宗教题材,这点很喜欢。

  这个人玷污佛教了吗?一起看片的一个姑娘看完后说自己有点气愤,因为她有佛教信仰,觉得圆峰这喇嘛在毁佛教的名声。在我这儿看来并不如此。我反而觉得这个入世的喇嘛很可爱,他这个人对佛教给人的刻板印象的冲击,让我因此更想去了解他的信仰。

  现在社会好像有一种异常强大的力量,将神圣的东西世俗化,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为迷失的都市人以心灵抚慰。有时想一想,有种莫名的喜感。

  好的纪录片能让人反复琢磨,这个片子做到了。

  《那个喇嘛》观后感(六):你我谁又不一样

  纪录片开头时有句歌词“充满悬念的生活,激荡我的心”,自幼因家庭原因步入佛学院的圆峰一直过着出世的生活,却一直好奇被师父称为“痛苦的”汉地。我觉得这次“出离”事件本身的动机,就和一直过着入世生活的大多数人向往去寺院禅修了解不一样的世界一样。和在一个城市生活久的人,会想去看看一个陌生的国家或城市看看一样。

  过程中圆峰碰到了和自己原有价值体系相近的人,也有不同的人。两个世界的人的对话是一种相互学习帮助的过程。爵士俱乐部里的对话很有意思,那个男乐手的话常让人无可辩驳,促使圆峰去更深刻地思考。在我看来,这样的思维碰撞只要有价值观差异就会出现。距离越远差异越大,两方交流意愿越强碰撞越大,同时能促进两方都更深更广地进行思考。一年多前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对我自己来说思维观念的差异帮助我更多角度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至于这是否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对等的过程我无从而知。

  圆峰有次说“我和大家一样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甚至还不如大家”。于是他在一个不同以往的花花世界里,“见人说人话,不逞强刚烈,显示出一种佛教徒和蔼可亲的形象”。果然,周围的人确实和他成为了新的朋友,也许也是出于对不同圈子里的人的一种好奇心。一回生二回熟后,他们开始聊深刻问题的时候,思维就会发生碰撞,比如宗教与科学。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争论不可谓不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以前是,现在依然是坚定的科学拥护者。我非常理解宗教的某些形式常被冠以“封建迷信”“利己主义”,这让没有接受正信的佛教教育的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或盲从,或抵触......我个人明白佛陀不是神,仪轨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任何时候在果壳或者知乎上提出此类问题,势必会引发一场口水战。片中小蕾提到“有限的科学发展限制了人的视野”,对于未被科学论证的东西很多人表示了不相信。关于活佛的那段聊天很有意思,女孩说活佛预测了几年后的转世灵童,这些事不被公布是因为担心巨大的宗教信仰力量。男的反驳说,如果真这样能预测,都不需要打仗不需要毛了。接着话题说到信仰了,男的说有信仰的人行为会多少规矩。于是大家达成共识说信仰是更广泛的概念,比如信仰音乐艺术是一种信仰。这就让我想到爱因斯坦了。首先神和宗教不能划等号,爱因斯坦就很反对“人格化的上帝”,他认为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上帝这个问题,所以他秉持谦逊的态度,他深信人类依然有许多无法洞察的东西,这世界是如此的广袤,他拥有的是对于这世界结构无限性的敬仰,他认为在一种“信仰方式”指引下使用崇高的道德让生命得以改善。

  圆峰继续在汉地转悠,参与到他新朋友的各种活动中去。当有人问他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圆峰说是他最平静的时候,提问者说了他小时候和现阶段的快乐。圆峰当时回答说,大家在走路却因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只会对阶段性的路标有追求,可真正走到了那个路标时发现,啊不过如此嘛!在后面的片子中,他自己说到了一个比喻:走直线。我觉得这是个很深的暗喻,对于要达到“一个目标”的人来说,心无旁骛走直线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手段。圆峰说这并不容易,需要专注,一旦有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很容易就失去平衡掉下来。我觉得除了他说的这一条,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你得知道终点在哪里你才能走直线。人就是会常想,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局限自己呢,所以当存在无数可能性的时候,人永远在比较在选择。走了一段,发现不如意,就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再去修正自己走的路,所以永远不能走一条直线。这是一个悖论,记得不久前Nathan有一次上课说你以为的那个B点是真的是你以为的B点吗?还是网上别人发的照片中的那个B点?当你急匆匆往前赶时,往往忽视了去感受一路的过程。当时听了以后不禁回想初心,首先我设想的B点似乎是基于“别人”的经验和我看到的“别人的生活”。于是当现实真相多起来时,那个B点似乎变得不真切或者不存在?(以前也有过体会,认为自己很喜欢的事,研究做得越多越觉得不靠谱而放弃。我是不是应该反思是自己不够坚持?)我一直记得Chops说过给你一张地图,可你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没用。记得当时有人反驳他道: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这么功利吗?记得Chops没有回答。我现在有点明白了,因为当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里时,纵然有太多的选择和工具,其实你是根本做不来选择题的。

  当看到圆峰在听《遥远的妈妈》的时候闭上了眼睛,我就有一种他想要回去的感觉。前面就有铺垫说到他感觉要回归深山学习,他怀疑自己是否一味顾着找答案,然后不静心,光想着让别人改变。但真的在回去的路上,他又会开始怀念在北京的朋友。和在现在这个异乡一样,来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情感,一个人也不认识,甚至还心存一些不喜欢。如今有了一些新朋友,我无法比较他们和国内多年的朋友。而我现在发现所有一切的人情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甚至是利益关系。曾经很亲密的国内的朋友因为各自生活状态的不同(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时差)会慢慢觉得疏离,而这边的朋友因为共同的学业,工作,生活话题会慢慢走近。很伤感情是不是?仔细想想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在你人生不同阶段永远和你并肩。

  于是这会儿就要说到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圆峰在片子里很坦然地说自己对于爱的一种渴望,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从小和父母分开的原因。他说他师父让他树立“白骨观”,可他还是放不下。两周前和 Stacie 的一次对话,她也看宗教方面的书。一次意外的病痛手术让她可以放下很多人和事,然后她觉得她却始终放不下父母。这和圆峰说的依恋一样。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归根结底我觉得都是一种当人无法独立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面对种种挑战,压力和欲望时,需要有人在身边。如果像高僧大德那样修行到心无挂碍,也许真的可以把所有这些全都化为泡影。作为凡人,我认同他说的什么事过分求索就不美了,有了太多要求,就有了期待,一旦期望没有满足就会生出烦恼。面对痛苦,需要足够强大的心去驾驭它,如果没有就会被它驾驭。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是需要父母亲人,需要伴侣朋友,但我也觉得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我感觉其实也不用管什么汉地藏地,中国美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修行。每一天的生活有很多很多选择题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如果不知道B点在哪里,每一次选择都是如履薄冰将信将疑的,同时不断地被周围人的选择所干扰。

  佛法发展在现在的末法时期,确实出现了许多变化,人们加入了很多属于时代的元素,让它变得易于为人接受。这好像和生物进化也一样,为了保持一种延续性,也许在末法时代更是如此吧?佛教被极大地色彩化,加入了当代的认知,就像片中说的现在的佛教可能和初期不同了,不那么纯粹了。回到片子开头说很多人热衷皈依的问题,皈依真能代表什么吗?有人不皈依却严格自律持戒,有人披上一身袈裟却屡屡破戒。佛弟子也好,普通人也好,都充满着迷茫。

  最后说两个挺有意思的点,不知道往哪里写得好:

  1/ 有了怀疑才能解决问题。迷失了才会听得进他人的帮助教诲

  2/ 功德箱装着太多人的欲望,这因果太大几乎难以承担

  ----------------------------------------------------------------------------------------------

  看这个片子我用了两三个星期,每次看一段,感觉和故事情节很吻合。导演说"这就是一部慢节奏甚至看似无序的片子,因为这就是当代国人的人生 —— 个体成长没有方向。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片子,不是关于佛教的片子。"

  《那个喇嘛》观后感(七):想说的说不出来只好随便BB一串

  不懂装懂的最讨厌,一味迎合的最愁人。意乐真的很重要,不然迷失的时候都想不出来自己是咋走到这一步的;换句话说,咋死的都不知道。

  佛法学了却没用到心上,那就变成了谈资;修行修了却戒行有失,那绝对不算在修;戒条都不清楚,受戒守戒就更成了笑话。

  导演的意乐是通过记录小沙弥在两个世界中的困惑和摇摆,来展示作为僧侣的他,在修行过程中的一段旅程。可充斥着屏幕的却怎么看都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叛逆期孩子,因缘和合之下披着尊贵的法衣;以及围绕着这个孩子的一群各怀心思的无所事事之人的自以为是。

  好的纪录片,也许应该如同好的故事一般,无论是让人开怀大笑还是让人唏嘘不已,看完了之后总还是要发人深思,并产生珍惜。这部片子能让人产生的不仅只是对披着法衣之下的那个青年的各种迷思,更多的是让人对这身法衣产生了困惑和轻视。别以为说不是一部佛教片,就可以摆脱因此片对佛教产生的负面影响。

  导演,乃得不偿失啊!

  .s. 字幕中出现好些个佛教名词的错误写法,比如“原”应是“缘”,尸“陀”林而非尸“驼”林等等。按泥胃,差评。

  .p.s. 终于明白了那句“从来说向西,结果你来了一句好像该往东吧;结果要把这牛头牵转回来,我还要费上老牛鼻子气力”。

  《那个喇嘛》观后感(八):红尘里直线并不好走,可我爱这精彩的世界

  纪录片《那个喇嘛》一开始我以为是深度探讨佛法、藏传佛教的,却发现并不是。说的是一个18岁(20岁?)的小喇嘛,碰到了人生困惑从佛学院出来入“汉地”这样的红尘世界来体验世俗生活,企图寻求答案。而我赶到季风书院播放厅时,影片已播了30分钟,正拍到他已在北京过着“纸醉金迷”的入世生活而毫无违和感,显得非常适应自在。这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么?另外一大帮子供养他的居士朋友则在就佛法对于现实生活有无真正意义而夸夸其谈,比如精神与物质哪个对于普度众生更重要,而小和尚则在一旁出奇的安静,没有任何表明立场的意思。那些被我们神化了的佛教徒,他们首先也是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所遇到的困惑、纠结、迷茫,都与当下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无二致。小喇嘛很诚实,坦白自己对于女性的喜欢;对于一些人事物的执着;渴望被关注、被爱;对于被供养的看法与观点⋯⋯之后他回到佛学院与宿舍里的其他小和尚的对话,也显得非常亲切熟悉,不就是我们学生时代在宿舍的“卧谈会”么。结局是开放的,小喇嘛并没有在红尘中找到答案,回到佛学院让他觉得清静许多,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在红尘中容易迷失自我。”小喇嘛这样说道。也的确如此。所以修佛之人体验入世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好,觉察自己亦有凡心也是人之常情。被身份、信仰束缚而违背了自己的初心生活着,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看到小喇嘛能说会道,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让我误以为他已有二十五六岁,吃惊于当时的他只有十八岁。接受的教育熏陶不同,亦不存在孰是孰非。既然先前的人生道路并非出于己愿,那就随它去、不执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真正的自己,今后选择怎样的道路走下去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痛苦无非来自内心的恐惧与冲突。有再多的佛法,在没有真正领悟之前,也只是一种理论、戒律、准则、口令,却束缚不了内心真正的念头。不与之抗争,而是观察它是如何生起、熄灭,才能释然吧。

  我不知内心是否存有真正的信仰,但对于佛法是怀有敬畏之心的。若此生通过修行能开悟则是一大幸事。体验佛陀的高尚宁静的极乐是内心的向往所在。同时,却不想成为佛教徒,给自己一个身份的限定。正如影片中一位供奉小喇嘛的女居士所说“正因为你披了喇嘛的袍子袈裟,我们对你有了不一样的期许,所以来供养你。而你却因私欲不是时刻提佛珠诵经;而想着去某个地方见牵挂的人,是令我们失望的。”此时的对话中,不知是谁比谁更有见地。却是值得无限回味的。

  摘录两段触动到我的小喇嘛圆峰的独白(凭回忆,不大准)——

  “本来想出来(汉地)想能怎样怎样,结果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在红尘世界中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想找一件能够专注的事去做,发现走直线挺好的,直接容易,犹如禅定。但还是发现,红尘里直线并不好走,容易失去平衡。”

  题外话,小喇嘛去了798看老狼(还是许巍?分不清楚 囧)的live,他唱的那首《晴朗》的词曲作者是许巍,他是个信佛之人,这个中的联系也是颇微妙的,冥冥中都是因缘。

  “我爱这精彩的世界,交织着太多的悲喜。”

  最后谢谢季风书园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为大家播放了这么独特优秀的纪录片,还有亲临现场耐心真诚回答观众的导演,结束了呼吁大家出去享受阳光这种细节太令人喜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