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房不剩防》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房不剩防》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31 20:0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房不剩防》观后感精选10篇

  《房不剩防》是一部由孙达执导,赵毅 / 李念 / 李菁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房不剩防》观后感(一):《房不剩防》:聪明糊涂

  一直到看完电影,我也没弄明白“房不剩防”这个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更准确地说是我连这个片名所准确对应的四个字都不太了然,即使是现在码关于这部电影的字,片名我也是现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其实抛开影片的品质不谈,这个玩文字游戏没玩好的片名已经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之处了。还弄不明白的事是,干嘛要找何云伟、李菁这两个倒口功夫并不过关的京片子来演东北炒房客,比他俩更有喜感的东北籍演员一抓一大把,如果这俩角色换做程野、王小利、刘小光那样的演员,这电影的爆笑当量会以几何级数放大的。

  喜剧这个东西很难搞,也很容易自己搞得很囧,最尴尬的是自己玩得很嗨而观众全然无感,演员演着累,观众看着也累。《房不剩防》在搞笑手段上是有硬伤的,比如,一个普通房屋中介公司办公室的保安措施搞得比大英博物馆还要变态,密不透风的红外线报警装置,最终只是为了上演一场山寨版的《偷天换日》。这不是一部以荒诞为主体风格的电影,而是一部现实喜剧,这样经不起推敲的场面在这里就显得很别扭,也许是因为创作者随意,也许是因为对观众的趣味把握失当。而到了出租屋内那个众生相长镜头感觉就很欢乐自然,因为它接地气,有生活

  当然《房不剩防》总体还是走平民路线的,在还原生活细节上也有着相当的诚意,更可贵的是在关注时下最具社会性的敏感话题——住房,这份创作勇气就值得嘉许,里面也可以看出一些讨好观众的小算计,比如让靠《蜗居》走红的李念出任女主角以建立题材上的良性互动,可惜到本片上映《蜗居》已成明日黄花,票房助推作用十分有限。更让《房不剩防》显得人算不如天算的,是如今房地产市场风云突变,,在目前楼市调控后大量过剩的大环境下,这个“不剩”确实显得有些滑稽。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加难以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的地方在于对现实矛盾的回避,虽然号称是“房事”电影,但目前的主要矛盾老百姓无力承担过高的房价,而不是像影片中所展现的那样有钱买不到合适房子,“炒房”也确实是房价虚高的一个原因,但影片也并未揭示这种因社会贫富差异而导致的民众生存窘境,事实上影片中的男女主角还是通过炒房积攒到了买房的钱,你这让辛苦一年连个卫生间都买不起的芸芸众生情何以堪?

  中国的电影禁区多,房子问题更是个雷区,《房不剩防》的聪明之处在于进入了这个雷区还全身而退了,遗憾的是从观众体验上来说,最终只是个隔靴搔痒而已。对于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来说,目前能与观众取得最大共鸣的无疑就是有关住房的话题,制片商无论是从社会责任感还是商业角度出发无疑是更愿意涉足此类题材的,但对审查风险的规避让此类创作成为带着锁链的舞蹈,如何突破,这不是小聪明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点大智慧的。不管怎么说,《房不剩防》也算是开了个头。

  《房不剩防》观后感(二):《房不剩防》:孤注一掷的销魂“房事”

  当物价在涨、房价不落、到处拆迁时,当众人为房子孤注一掷时,当华语影视剧纷纷剑指向“房事”时,《房不剩防》哪怕高举内地首部“房事”绿色喜剧,哪怕拥有“蜗居”李念压阵,哪怕赵毅、李菁、何云伟耐心搞笑,挤在《洛杉矶之战》《守望者》www.mzqvod.com《单身男女》这个三月档期,都是一种挣扎。不过该片除去关注了当前敏感热点,还穿插永恒真挚的爱情,并能让你发自内心笑出来,超额完成了的任务。在被誉为电影版《蜗居》的《房不剩防》中,赵毅和李念合演的情侣,他们性格各异,爱情坎坎坷坷,为“房事”起起伏伏成功暗讽了中国数万万炒房族。尤其男女主角尽管开始同时陷入拮据,但英铭身为救生员,反不会游泳,小柯身为售楼员,反不愿扯谎,他们被辞退理由不同方式不同,性质不同,这样生活在一起,能完美吗?再说他们下海炒房,对市场、房子、人心了解都如此欠缺,光凭满腔热情与孤注一掷,能海赚吗?于是,男方先差点上了骗子圈套,然后家里一百万房子卖不出去,最终还险些被“太平洋小岛计划”害得倾家荡产,如此阴差阳错的荒诞过程,由于编导精练杜撰,颇为妙趣横生

  纵观《房不剩防》群星演绎的平民搞笑,根本有别于《大笑江湖》《神奇侠侣》《最强喜事》等堆砌明星恶俗闹剧,相反聚焦于社会的当前热点,赵毅为了卖房,先耍诈戴着防毒面具扮成防疫人员,然后更假扮出高考试题的资深教师,简直十八般武艺都使了出来,花招百出的炒房手段,好让人忍俊不禁。而李菁台词谐音中的“人参公鸡”,还有何云伟抱着一袋子钱,指着鸟巢说“我就买这个”,更是频繁引发爆笑。那位丈母娘口中的“没车、没房、没戏”精辟台词,极易让男性观众深有同感。此外,“房地产水很深,入市须谨慎!”、“房价不是震荡,它正在做俯卧撑呢!”、“啥叫良心啊?别问了,那玩意你没有。”,更有望成为今年影坛的流行新语。

  当然《房不剩防》跟前阵热映的《戒烟不戒酒》一样,都是在大银幕上演精良小品,充分利用生活中点滴、误会、巧合,尽情缔造影迷的开心果。但同时定位趋向于小众化,缺少规模宣传运作,恐怕难以产生《疯狂石头》那样的爆炸式效应。走出《雍正王朝》《大宅门》的赵毅,此次耍起鬼机灵,加上李菁、何云伟等人的插科打诨,依旧属于装傻充愣。还有“房事”影视剧代言女李念,虽没有《蜗居》中的“小三”海藻那般惊艳,但演都市女性小柯,则展现了小人物善良可爱。她在炒房、爱情、生活上的各种困惑,亦点缀了喜剧小品的旖旎与柔情。或许新晋女星李念才出道不久,她的影视前途未来不可小量。

  近年来,随着内地影坛票房不断飙升,银幕上充斥着各类喜剧,但众多堆砌明星、仓促恶俗的粗制滥造,频繁毁坏着华语影坛的良性发展。即便前一阵子票房破记录的《让子弹飞》,口碑也严重两级分化,质量也远不如预期。那么3月22日上映的《房不剩防》,纵然是将小品搬上大银幕,结尾有主人失而复得的“圆满”瑕疵,但人物故事贴近现实生活点滴,题材亦剑指孤注一掷的销魂“房事”,对坐在影院的观众而言,他们花不贵的门票钱,反瞧到一部精心励志的轻喜剧,应算物有所值

  《房不剩防》观看地址:http://www.mzqvod.com/xj/fangbushengfang/

  《房不剩防》观后感(三):映射现实

  《房》我还没有看过,但是从宣传片和介绍中却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想要表达思想。丈母娘嫁女儿条件是有房。男主人公也是耍那么点小聪明,却从中得到了生财之道。房价的上涨,想娶老婆却苦于没有房子,生活逼他想出这样子的一条赚钱的点子,虽然最终利欲熏心导致回到了无房无钱的日子,但是还有个爱他的女孩子。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虽然有点理想化,但是却是普通百姓所要追求的。

  很多时候,房子的确是很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子的人口大国和特殊政策下,想要买房子,几乎成了中下阶层的梦想,想要结婚,就先赚钱养房子。

  这样子一部映射现实的电影还是值得推荐的,“房子”话题严肃但是影片情节不乏搞笑,把这样子一个现实的问题用诙谐的手法演绎出来,既逗乐了大众,也丢给大众一个思考,在“物质”和“爱情”面前,是那么无奈

  对于我们这些帮人家打工的人来说,一个月才几千的打工者能怎么幻象有房子,连租个房子都得考虑三四,更别说买房了。物价上涨,工资却不涨,吃个早餐午餐还得挑最便宜的吃,品牌店前永远只是过客,更别说是买房了。在这个社会生存,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连住的都成问题,更别说买房了。

  《房不剩防》观后感(四):但凡现实的都是荒诞的

  喜剧太多了,电影院里有看不完的国产喜剧,各种题材和类型,各种穿越和恶搞,这不是国产电影的错,从成本回报率和可复制性来看,拍喜剧比拍贺岁大片划算多了,性价比惊人。可是相比之下投资电影怎么也比不过投资房子,房子才是最赚钱的产业,没有之一,而且合法。

  房价从五千、一万、两万、三万到更高,相信大家对这个过程记忆犹新,因为仅仅不过是五年左右的事。凑不够的首付款,还不完的房贷,是全体北漂人心里永远的痛,相信再过30年,大家再凑到一起烫上酒聊着天,最有共鸣的话题肯定是房子,一场何其荒诞但又绝对现实的集体记忆青年导演孙达创作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情节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每一个细节的夸张都不比上现实的夸张。没有办法,不是导演不努力,而是这房市的变化太大,大过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如果有观众想要试图去戏谑一把每天都在戏谑人的房子问题,不妨去影院买张票,《房不剩防》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不要舍不得,因为最贵的一张影票亦不过一个最小的蜗居的万分之一。

  既然不能拥有房子,何不去享受调侃房子的喜剧。从《房不剩防》的幕后,导演就把这件想通了,于是他献出了自家住房的一年居住权,尽管只有五十多平,但是在东南二环,你能想象它可以让多少工薪族望尘莫及

  这一场荒诞的喜剧其实是个爱情故事,顺着一对情侣因为无房可栖而阴差阳错走上了卖房自救的道路,展开了几个家庭被房子问题而变得鸡飞狗跳的故事,然后有更多投资者、从业者、购房者的出现,最终集合成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它必须是小的,记得导演曾在一个地方说,“不太信任住大别墅的大导演还能拍现实题材”,我们也不必相信孙达这个只有50米房子的小导演还能拍出人文史诗,《房不剩防》仅仅就那些极度荒谬的卖房佚事就够好玩了。

  《房不剩房》的笑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直奔主题的房子引发的笑料,另一个是人物之间的性格和情感碰撞的笑料,公允的来说,两方面都很成功,只是前者比较新颖,而后者仍然是常规手法。举例来说,赵毅饰演的英铭从连租房都困难的失业者无意中混进房地产行业后的故事给人印象深刻,那一处处破旧、拥挤只具备基本睡眠功的房子接连卖出,形形色色的买房者,他们的心态生活状态以及背后的人生百味,配以笑料呈现给观众,堪称现实主义题材喜剧中精品。

  相对的,赵毅和李念的爱情戏就不甚精彩了,格式比较大路化之外,或许把感情寄托在“房子”上,本身就是一种给观众添堵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如果在这方面更夸张一点,更荒诞一点,相信会是完全另一番境界

  《房不剩防》观后感(五):《房不剩防》:笑中带泪直面现实的草根喜剧

  文:赵猪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好像集体患上了“大头症”,所有的投资商、发行公司都一门心思朝着大手笔烧钱,寄望票房急速膨胀,动不动就放出口号要奔着六、八、十亿去。然后在题材、内容上,不是古装,就是战争,好不容易回归现实一点了,也都尽是些警匪啊,偶像之类的题材。紧贴生活现实,关注普通草根阶层的作品少之又少。让人感觉仿佛当代的中国社会,普通老百姓俨然不是占绝大多数地位,而是沦落到全无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主流假大空故事的地步

  好在还有《房不剩防》。2011年春天,依旧春寒料峭的中国电影市场,好在还有《房不剩防》这样的,接着地气,直面现实的惨淡,却依旧不改咱中国老百姓苦中作乐精神本质嬉笑怒骂,嘲讽与自我嘲讽兼具,但是在欢笑之余,仍然不忘从自身出发,抓住“房事”问题关键浅尝辄止,笑中带泪的草根喜剧。

  青年导演孙达从当下中国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房子”入题,插科打诨,拿来不少观众们似曾相识,很有可能在自己身边找到原型的各种小段子堆砌而成,最终引向的却是“家”与“房子”孰重孰轻的人性拷问。当然片中也不乏励志、爱情等基本元素的穿插。影片整体结构流畅,节奏明快。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京味幽默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青年演员赵毅演活了剧中主角,头脑灵活,重情重义,也爱耍点小聪明,投机取巧的北京小伙“英铭”。从他的表演当中,依稀彷佛看到了一丝若干年前,葛优、梁天等京派喜剧代表人物,在青年时期表演的痕迹。“英铭”这个人物贫嘴,机灵,喜欢装洋蒜,但是本心不坏,尤其是对待爱情一往情深,忠贞不二,在利益和良知面前还能找得着北。非常具有北京特色

  从《蜗居》走出来的女星李念,在《房不剩防》里依旧还是为房子一事着急,上火,不过这一回,天性善良的北京女孩“小柯”的命运可没有《蜗居》里的海藻那么坎坷了,至少她的身边始终有着一位虽然满嘴胡话,但是忠心耿耿的“英铭“。

  《房不剩防》最大的特点在于略微夸张,但是并不过火的写实主义语言和笑料。尤其是英铭耍“阴谋诡计“卖出房子的那几个损招,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帮助了房主,虽然稍微不现实了点,但是效果确实不错。尤其是其中一个长镜头在小单间里20多口人,各自忙碌的生活场景里自如穿梭一段,很有想象力,也把现实北京中的某些残酷现实用相对戏谑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当然,假如能够把影片最后结尾处,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冗长戏份稍做调整,或许影片整体结构会更加流畅,也不至于有虎头蛇尾的感觉。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或许能起到更好的帮助。不过整体而言,《房不剩防》算得上是近年以来,最接地气,最容易引起普通观众共鸣,同时又兼具了喜剧和现实意义的草根派喜剧佳作!

  《房不剩防》观后感(六):房子是事儿,还是不是事儿

  说“房事”这话题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幽默的。

  《房不剩防》反映了现实的生活状态。房价的高涨,廉租房的限制,“外地人”这词儿也一下子在帝都这个城市沸扬到了一个浪尖。这个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幽默的电影,尽管未必发现根源也确实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也提醒了一些为丈母娘也许为媳妇的被房子这个硬性指标逼上梁山的人,还是笑看后就还是淡定了吧。

  进场的时候有点儿晚了,不过有几段儿还是挺有印象的。毗邻火车轨道红红乱颤的房,最后住进了改头换面念串诗词的高三学生;“二龙戏珠”大爷隔壁的蚁族合租者们群魔乱舞的场景,好么样儿的房子如舞台剧夸张地被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大卸了不止八块儿……按道理说这样儿的房子怎么会有人要呢?电影是用了假装出试题的专家是邻居,骗过了望子成龙的妈,猴儿流感体检把一屋子的人变成了拿号排房的人,蒙过了来城里看儿子的老头儿老太太。诙谐之后吧,还好结局不错,火车成了学习的号角,一屋子邻居结果一起做外卖成创业了。

  吃了“人参公鸡”差点儿卖给“吃人乡亲团”烂尾楼,还好乡亲们最后吃的不是英铭,而是内个“无良”卖楼的。说到乡民们,何云伟和李菁演的还是有点儿喜感的,小细节有些笑点,其实我笑点很低,所以这片儿看得我挺乐呵的。

  这些都是好的,馅儿饼掉下来紧接着一定是个板儿砖,没什么事故就没什么意义了嘛。因为一系列不靠谱,英铭的爱情危机出现。话说郭海藻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深入我心了,以至于不太对得起李念,怎么看都觉得她在里面还是那样的定位……不过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也有讲情人啊,第三者啊这些人与买房子的关系的电影呀!

  买岛这事儿一波三折,拿人品攒钱到全军覆没再到上帝开了个国际大玩笑,有钱人看上小猴猴儿岛是为了嘛啊?书法老爷子教育得好,买房要知己知彼知法知民生,看好的院子是必须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地铁一出口儿,就拆出了百万富翁。倒腾房子必须知法知民生啊!看买岛就是不知民生,不知国际形势政策不知金融危机才昏厥了吧,大款变债主了吧,连追债的护士都拿着针筒子梦里索债了吧……跳楼好不容易打消勇气了,上帝还推了他一把,哈哈,成就了一番生死恋也算是完满了。好像看到最后,貌似刚才提到的投机老爷子进了局子,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好像没有看明白呢!

  影片中很多小细节可以联想,不过影射了什么含义会意会意就成了,点破无笑点。我也不是什么专家,也没有观影后在台上的界内人士和观众们说的那么好。电影固然结局积极乐观,为了爱情可以不要房子不要车,不过诚信和房子,爱情和婚姻,到底谁更值得托付,谁更能是“安全感”的代言人?

  《房不剩防》观后感(七):理想和现实

  woman: You know what,I don't care if you don't have a car or a house,neither money nor qualifications.I'm not afraid to bear hard time either.I just need one thing,I need to feel secure.why did you lie to me?

  man:I'm wrong.I shouln't have lied to you .I'm a bastard.But what can I do? If I didn't lie to you, would you be with me? And your mum, what would she think about someone like me? What can I do?

  影片中这段对话是我觉得最理想和最现实的碰撞。我希望女生都能这么想,但我觉得我是像这个男人这么想的。。。

  《房不剩防》观后感(八):小电影的精彩

  这个电影就像男主的充气衫一样,很亮很有时代感,表现了当下的趋势,户籍制度,天价房产,包括裸婚。准丈母娘的各种要求,相信爱情的女孩逐渐灭绝,LV和大house是爱情的天敌。

  务实的男人越来越少,都削尖了脑袋舔领导的屁股,为的是以后也有人来舔自己的屁股,你觉得这样很爽还要老婆干嘛呢。

  女人都和银行卡结婚了,男人找到的不是老婆而是自己的性欲。

  我写到这您可能觉得我厌世了悲观啊消极啊仇富啊,其实不是,可能是有些夸张,现象还是真实存在的。

  有一种小电影,小制作,小演员,小客串,拍在一个诺达的北京城,多少人寒窗12年的梦想,国内各种中心,核心地带,可能招来很多骂声,很多非议,像是个外来客被排挤一样,或许只有他自己看的到其中的精彩,或许也会有人看得到,那些好评都不重要,没有很多票房,只要够诚实,够精彩。

  就像一对情侣,可能一无所有,可能被世人瞧不起,在好一个北京城,穿着山寨的国际品牌充气衫,牵着手看林立的高楼,看流转的灯光,有些幸福也许不能和别人分享,也许下一个转身,就会看到绚烂的烟花绽放。

  《房不剩防》观后感(九):《房不剩防》:让人情何以堪的现实主义喜剧

  在咆哮体还只属于豆瓣的时候,我准备在“景涛同好”中扯一段《房不剩防》,没想到咆哮体迅疾在互联网上如幽灵般四处游荡,我就放弃了这一想法。说起房价,有人欣喜有人苦恼。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用蛮力揪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赶上腾空中的房价,那几乎是无远弗届的夸张命题。青年导演孙达,用或许在北京城区买不到一套像样房子的成本,拍不出一部不够精致、有些冲动,却有诚意的小片,值得鼓励和肯定。

  看完《房不剩防》,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考量、旁观自己的人生计划,不禁产生让我情何以堪的喟叹。作为常年带着有色眼镜看电影的人,其实是不够合格的观众,一忽儿想到国产电影的普遍失败,一会儿又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大政方针的错位与难以有效执行,再就是联想古今中外的房价及国民创造力,等等风马牛不相及的思路。谈钱是伤感情,然而谈感情又伤钱。房子始终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财产,房子也确实是人生大事,人生的机遇和风险过度被绑定在房子之上。

  没有房子,可能连谈恋爱都无法启动程序,更遑论结婚生子了。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是福利分房政策,如今则基本上是商品房的天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就意味着按揭,也就是说未来很长的时间段里都在为银行和房地产商打工。从《房不剩防》中看似荒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前社会被房地产所绑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房子意味着人生的核心意义。暂且不去讨论买房子是消费还是投资,房子牵动着从来便是只是一两个人的神经。物质化的欲望,侵袭到民族基因当中,与血液、空气、水和大地一样自然而然的存在。我们习焉不察的认为,人生就应该为了房子付出最大努力。即便愤怒,也已然认命。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房不剩防》的男女老少都为着房子而悲喜。

  从潘美辰的《想要有个家》,到郑智化的《蜗牛的家》,都是寻求在都市密林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无论多么小,这都是卑微而又坚定的想法,因为现代人再也不能忍受没有自己空间的生活,但是有些人即便离婚之后却还要被迫住在同一间房子里,所有的原因都是房价太高。李念在《蜗居》中以坦然做小三找到了安全感,《房不剩防》中高格调的共同努力实在是难得。李念与赵毅的相守,是极其享受的生命体验,很多朋友都说男女能够如此,夫复何求。《房不剩防》在当下普通躁狂的华语电影中,可以说是水准尚可,特别是作为新导演来说,能够对现实发出响亮的棒喝之声,有一定的情怀和担当,期待新作。

  《房不剩防》观后感(十):笑料大串烧的小成本样板戏

  打着中国首部“房事”喜剧电影旗号的现实题材喜剧《房不剩防》上映了,一场由新锐导演孙达,赵毅、李念联手打造的“房事”突出其来,大玩风格多样的笑料大串烧,就像是一缕春风,给今年的春季档带来了第一次清新的感受。

  影片立足于“房子”这个每个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都极为关注的话题,讲述一对情侣为了拥有房子而误入房地产行业,原本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行为,却导致深陷其中,饱尝其中的喜怒哀乐。赵毅饰演的男主人公英铭丢掉工作开始,为了得到未来的岳母的成全,他伪装成外科医生,从借房子到卖房子,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房子越卖越大,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样由一个乌龙引发多米诺效应,推动故事发展的典型结构在喜剧电影中屡见不鲜,运用得当就会环环紧扣、妙趣横生,反之则会形成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房不剩防》应该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原因有两个,一是创作者的技法到位,二是“房事”这个主题有太多桥段和元素可以运用,完全不会有素材枯竭的情况发生。

  内容有了,怎样编排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技术和创意的工作。因为影片除了表现主人公卖房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奇人奇事,还要表现一条爱情的主线,于是,《房不剩防》组成了一个夫唱妇随的卖房二人组,一个精明世故,一个善良单纯,男女主角的性格反差产生的戏剧突冲,让影片即使在处理情感戏时也不至于沦入平淡,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有关“房事”的喜剧串烧。

  不分主次,这部大串烧里面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在现代都市找到原型,外强中干的黑道“老三”,一边摇着骰子听着歌一边备战高考的学生,组团来北京炒房的农民,不见房子不嫁女的岳母,不动声色间洞悉房产行情的炒房高手……正是这样一大群每天不堪“房事”困扰的人物,为《房不剩防》奠定了外表夸张但极富现实基础的喜剧风格,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紧接地气。

  姜超、李菁、何云伟、李菁等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明星在演片中各自施展搞笑手段,保证了影片的喜剧效果。如此数量众多的演员轮番笑料轰炸,也展现出孙达导演的调度技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影片表现一个群租房的生活状态,至多二十平的小房间内十几张床,抱着孩子打麻将的民工,练菜刀的厨师,打鼓弹吉他玩的摇滚青年,调情的情侣,化妆的女工,看电视的妇女,读报纸的知识分子,不下二十个角色各不相同,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只一个镜头便挥洒自如的穿梭完毕,小空间拍出大场面,堪称螺狮壳里做道场的典范镜头,给所有小成本电影做出一个好样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