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名英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名英雄》影评10篇

2018-01-31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名英雄》影评10篇

  《无名英雄》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 / 吉娜·戴维斯 / 安迪·加西亚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英雄》影评(一):昔日精典 值得重温

  我记得我们那时候翻译的名字叫《小人物 大英雄》 。

  第一次是在CCTV6看的,后来居然在网上下到了。

  那时还是个不谙世事学生,觉得这电影真有意思呵,故事情妙趣横生,不落俗套,对白有趣表演精彩,让我印象深刻

  而今人到中年了,片中的小儿子演员都已经长大,在好几部电影里看到他。

  我自己也出落成一个混不出来的小人物。长大的代价就是,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笑不出来了。虽然故事结局皆大欢喜,可我心中还是觉得沉重。也许是我的生活沉重,才觉得戏如人生,笑中有泪,甜中有涩。片中的电视报道,就如同今天的网络传媒,而今天的中国,也如同片中美国的八九十年代,贫富的差距也是愈来愈大,生活社会底层的人,当你的生活如此不堪,不能给爱人孩子一个基本的保障,怎么平等地来谈什么人性呢。

  以前在书上看到“落魄”二字,看到的都好似“秦琼卖马”,都好似《幸福来敲门》,可其实“犀利”哥也并没有“犀利”的过去,何况长相猥琐让人不待见的达斯汀,能指望得上别人么,我们能说他的人生哲学有什么错误么?

  离开学校后才明白,不能再以一黑二白来分别世界,不再以非善即恶来评价他人。人生的真象,社会的真象,便如那个剥到最后的洋葱。只是你以什么态度来接受它,是你人生不同境界吧。

  《无名英雄》影评(二):可以和毕业生、克莱默夫妇相提并论

  ,《英雄》。这部影片初看似乎很绝望美丽的女记者多年来一直追寻一个振奋人心的题材,想发掘出一个英雄,而非充斥荧幕的诈骗、婚外恋等丑闻。然而这次她还是失败了,因为她发现的英雄是假冒的,而真正的救了几十条人命的英雄却是个很猥琐的惯盗。那个假冒的英雄原本是那么完美,那么富有爱心,那么英俊,以至于她都爱上了他,但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谎言,她必须面对真实的小丑一般的英雄。完美的事物最终被证明并不存在,她的梦这次被彻底的打碎了。以至于她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创造英雄的行为是那么的可耻,她哭泣着说:“我觉得我像个婊子!”

  所幸,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发展,一个个人物都逐渐变得可爱起来:假英雄受不了内心的谴责,打算跳楼。真英雄跑过来说你别跳,我并不在乎你冒充我,我只想要你冒充我得来的奖金,我想把它用作给我儿子的教育费用,以及帮我免于因为偷窃而被起诉。这时真英雄不小心坠楼了,已分析真相的女记者想:假冒的家伙不会救他的,只要真的一死,世上就没有人能证明这个假冒的是假冒的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假英雄冒着生命危险无私的伸出手抓住了真英雄,并且对想劝他别跳楼的救援队员说:先救他!否则我不愿意被救!这句正气凛然的话,让这个冒牌货又一次成为了英雄。两个人最后都被救了,真英雄感激地对冒牌货说:你他妈的真是个大圣人

  最后,女记者当众问假英雄:我们都认为你是英雄,那么,你认为自己是英雄吗?这个问题问得很隐晦,但她知道假英雄能听懂。假英雄回答说:是的,我认为我们全都是英雄。只要你在适当的时候看到我们。(we’re all heros if you catch us in the right moment)我们内心都有一种高贵美好的情操随时会表现出来。在其它时刻,我们……也并不那么像英雄。新闻界只注意到了某个时候,某个人,而不是其他人。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意志不坚但有些勇气和端正的品行。

  这个回答让女记者很满意,本来已破碎的梦想,如今又有一部分被拾起来了。不过,这次她不再那么浪漫了,她对英雄的看法变得现实了,她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她并没有追寻到自己想要的真相(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但作为记者,她实际成功了:她终于追寻到了真实的真相。这真相并不完美,但还是有希望的。

  同时,假英雄因为救了真英雄,而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他也成了英雄,自己的英雄,而非广大被电视台愚弄的观众心中的英雄。真英雄因为得到了一大笔钱,所以可以不再小偷小摸,可以养活自己的儿子了。这三个人,经过这一连串事件,最终都得到了自己对自我的肯定,而非社会对他们的肯定。这正是我认为影片其实并不绝望的原因

  《无名英雄》影评(三):《英雄》--我喜欢直译

  原名《Hero》,直译就是“英雄”,可是被应用广泛的译名却是“无名英雄”。这个译名咋看像囊括了影片的中心,但实际上把影片要表达的更多的意思缩小化了。

  一般情况下我还不是特别在意片名的翻译,毕竟原话被传过之后总会出现点小误差,但是这个片子直译应该是最正确的。

  影片讲的是由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一个小人物在一个暴雨的夜晚从遇难的飞机中救出50多人,之后默默离去。后来电视台找他的时候,由安迪.加西亚扮演的一个和他谈过话的流浪汉冒认了“英雄”并且领走了悬赏的100万美元。

  影片演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一直盼着他最后正身的结局并且憎恨着那个“假英雄”;可是情节开始发生转变,“假英雄”的事迹被大家全面接受和认可,他出席慈善活动的时候奇迹般的唤醒了一个病危儿童的生命,他的形象在观众的心中逐渐升华,他不仅仅是飞机乘客心中的“英雄”,而是树立了一个“英雄”的形象代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舆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而此时“真英雄”因为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被关在监狱等待判刑。

  “真英雄”与“假英雄”的道德观念第一次发生冲突。“真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光辉的形象,相反他与妻子离婚、生活拮据、经常偷人东西、到处赊账、典当生活物品,连个普通人的形象都没有,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能在生死关头不顾性命安危去救别人。身边的人都对他说“你根本不是这种人”;而“假英雄”被人发现从前在部队就有英雄事迹,而且他并不张扬,平易近人,从精神上感化着世人人们称他为“上帝派来的天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人们要找的“真英雄”。

  话到此处,有人可能会认为“真假英雄”更适合做这个标题;但是我会说,这个定论下早了。

  正当“假英雄”的影响力越做越大的时候,出现了一件“会抹黑英雄形象”的事件:飞机中被救女记者的皮包在“真英雄”那里找到了。细想一下,在不驳回“假英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假英雄”救人的时候顺手偷了女记者的皮包,之后卖给了“真英雄”兑现。纸里包不住火,“假英雄”崩溃了,一个人站在摩天大楼准备自杀,他的崇拜者围在大楼下面捏着一把汗;恰恰女记者找到了“真英雄”问皮包的事情,见状拉他去救人。

  这时,“真英雄”又要做一次英雄了,而“假英雄”良心发现也露出了他最内心深处感情。两人在名与利的问题上最终达成一致准备离开危险地带的时候,“真英雄”却脚下一滑...眼瞅着就要掉下去了,“假英雄”愣住了:去救他有可能两人一同掉下去;不去救“英雄”的形象就全毁了,女记者高喊“拉他上来”,他用力拉住他,嘴里说道“他要是掉下去,我也不活了”,警察见状也冒险伸出了绳子...

  “真英雄”与“假英雄”的观念第二次碰撞,但是并不冲突,而是慢慢融合。做不做英雄,救不救人都只在一瞬之间,所以“假英雄”在之后的发言中说到“只要有机会,大家都是英雄,英雄是我们所有人善良一面的象征”。的确是这样,即使“假英雄”冒认了英雄的称谓,但是在紧要关头他还是表现出了“真英雄”所具有的勇敢,这并不是观念的模糊,而只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这正像我们之前接受了小偷可以成为英雄一样骗子也可以当英雄,这也验证了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英雄不问出身”。

  所以直译“英雄”这个名字更利于我们的思考,而不仅仅限定在这个故事里面。

  《无名英雄》影评(四):平凡人,英雄心

  这是一部对我影响深远的影片。

  两个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渣滓,在关键时刻,都体现了人类伟大的精神:仁慈和勇气,这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而这个反差,显示了编导对人类的信心。就如Bubber(安迪.加西亚)所说:We're all heroes if you catch us at the right moment. (在适当的时刻,我们都是英雄。)

  前些时,在某军坛上看到某网友将枪与尚武精神联系起来,认为现在许多中国人没有尚武精神,是因为禁枪的原因,而我认为,尚武精神是很片面的英雄主义精神,虽然它们都是以“勇气”为基础,但是前者更强调方式手段,以及结果,很容易就异化成暴力主义,而英雄主义更强调的是心态和精神,本片中,两个“英雄”没有一个崇尚武力,却都不缺乏勇气,而他们的勇气也都表现为了拯救,而不是为了成就,这可能是美国精神与东亚气质上的不同吧。

  这一部影片云集了一个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一个准奥斯卡影帝,安迪.加西亚,和一个准奥斯卡影后,吉娜.戴维斯,加上琼.库萨克,两度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导演斯蒂芬.弗雷斯,1991年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风头正劲。这样的组合,很好的阐述了一个“美国式的,新英雄主义精神”的故事。

  而中国曾经也有这样小人物。

  春秋时代,秦晋崤山大战,晋襄公(晋文公之子)大败秦军三帅孟明视等,擒获秦军勇士褒蛮子,他命晋国猛将莱驹去斩其首,被褒蛮子大喝一声,吓得连刀都丢掉了,旁边一小兵狼瞫(shen读“审”,我多次读成了“潭”,汗啊),捡起刀,一刀将褒蛮子砍翻在地,再一刀割下他的脑袋。襄公赞赏他的勇气,升为车右。

  后来晋主帅先轸(读枕)罢了他的车右之职,他大怒,他的朋友鲜伯跟他商量,要与他一起杀死先轸,狼瞫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死而不義,非勇也。共用之謂勇。吾以勇求右,無勇而黜,亦其所也。謂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大概意思是说,勇气要用在正确的事情上,不能用于错误的事情上,我以勇气得到车右之职,(先轸)以为我无勇,罢了我,是他不了解我,以后他会了解我的勇气的。

  后来,晋秦再次交战,他与其友率自己的部属杀入敌阵,大败秦军,最终战死沙场,成就其勇名。

  可惜现代的中国更看重成就,多以成败论英雄,大家多算计,顾得失,哪能有英雄气质呢。

  《无名英雄》影评(五):那个趴在桌上,睡觉的女生

  曹小方的《风吹过下雨天》

  书桌上的《小时候》又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以前

  近期似乎老是在回忆过去

  可能当下的生活过于机械和重复

  每天也在留心的身边的事和物

  但却没有值得下笔留恋的

  前不久把美国版的《英雄》看了

  终于在失望N次以后

  在淘宝上把这部碟片买到

  果然是中国第一大网上交易平台

  要啥有啥。。

  拿到碟,一看就是二手货

  但虽然是二手货,但不妨碍我获得的兴奋喜悦

  因为终于可以完整地把这部只看了头和尾

  中间睡大觉的电影看一遍了

  记得某大师,在他的课上

  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你们看看,美国人心中的英雄到底是怎样的?”

  后来,由于天气炎热,终抵不过瞌睡虫的打搅

  我硬是沉睡过去

  等我醒来,“英雄”带着他的儿子在动物园里闲逛

  然后当他要重述过去发生的一切时候

  突然来了一个乐队,让睡了一觉的我根本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这时,某大师又来了一句:“这个片断,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处理的非常好……”

  就这样一句话,愣是让我对这部片子期待了N久

  由于我过于信任大师的眼光和挑选片子的角度

  所以一直对这部片子朝思暮想

  找遍所有我认识的买碟片的店

  还是没有找到

  学生时代的一次瞌睡

  居然让我对一部片子寻觅大半个世纪

  绝了

  近期又将消灭一部片子

  《死亡诗社》

  也是在那样一个夏天下午的大师课上

  死睡过去

  只记得某大师的开场白和电影里学生集体为“船长”送别的场面

  唉,那个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女孩。。。。

  为她的过去,补课补课……不断的补课……

  这篇评论写于2007年6月20日,时隔一年之后,拿出一读

  《无名英雄》影评(六):从电影频道里看到的最佳影片!

  随时回忆起这部片子,都会清晰地重温第一次看完后那种心情澎湃的激动。当时真有想抒发点什么的强烈欲望,但向来对表达并不乏自信的我居然搜肠刮肚也无法将它带给我的灌顶感触加以梳理和倾吐。这才明白原来最好的文艺作品是能震得人说不出所以然的。

  的确,即使今天我也没办法做到像影评人一样分析它的妙处,各位看官还请自己去观影体会。我就用一种最简单的加星方式来说明它何以跻身我为数寥寥能打五星评分的电影之列吧:

  小偷伯尼的形象及其生活境遇的设计非常生动鲜明。不仅传神,而且始终与剧情发展交织融合。达斯汀霍夫曼的演技无需赘述。一星。

  片中有大量前后呼应细节和毫不做作的幽默,看得越细就会越有新发现。两星。

  飞机救人那段戏(也是全片的重中之重),精彩程度无可挑剔,三星。

  从成为“英雄”的安迪加西亚在镁光灯包围下号召崇拜者为大街里的流浪汉捐出毛毯开始,其人物形象骤然丰满,影片内涵也随之提升到一个崭新层次。四星。

  高潮戏使影片内涵再上一层楼:当那个房顶对话时还是不折不扣小偷的伯尼对女记者轻轻地说出:“不客气”之时,他俨然已化身为真正的英雄,也让人对全片回味无穷!没说的,五星。

  最后,虽然这部电影可能是我那六部打五星的影片里面影响最小的,但说句笑话:凡是看过的人对它的印象都会远远超过另一部与它同名、影响极广的国产大片吧。尽管除了乱占名字,我对后者没有不满。

  《无名英雄》影评(七):真英雄假英雄都是英雄

  很多年前看的这部电影..印象却很深刻...

  电影中有一个真英雄一个假英雄...开始的感觉是最简单的: 总等着真相大白的时刻..真英雄由渺小变得伟大..假英雄最后无地自容......

  可是看着看着..看到后来..却发现..所谓真英雄与假英雄都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做了好事..帮助过别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与付出其实就是英雄...

  片中的真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很潦倒..甚至没有做好一个父亲的角色..更没有帮助他人与做英雄的意识..可是在某一特定的关键的时刻..他做了英雄做的事情..而后他还是没想过要做英雄..仍然是平凡地过着日子..只求生活不要再那么倒霉..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也许英雄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个称谓一种人..它应该也是一种意识一种行为..甚至只是在某个时刻的突然的觉醒或心灵的触动...这样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只要人们的内心不是冷漠的..正如片中的真英雄..看似潦倒碌碌无为..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温暖...

  再说说假英雄..是的..开始的他很可恶..可是那种行为严格来说其实并不能算得上卑劣..一时的贪念每个人心底都会有..重要的是后来..后来他都做了什么...在成为英雄以后..他从心虚假装渐渐地变得真实与真挚..他以英雄的身份在关注与帮助生活中的贫苦与灾难...他被现实中的苦难触动了..他真心地帮助着人们..他真的做了英雄做的事情..他还是个假英雄吗..他已经成为英雄了..他甚至用他的影响力鼓舞人们都做英雄...不管你做了什么好事..你也是英雄...

  影片到最后也是值得玩味的..一切都没有变..还是按原来的方式做着他们的英雄...继续鼓舞人们..继续在平凡的生活中偶尔做上一件"不得已"的好事...

  他们都是英雄......

  《无名英雄》影评(八):影评《英雄》

  说实话,对于美国的影片而言。最能给我带来震撼和思考的,还是美国式的黑色幽默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国内的影片因为受时代的影响,看起来艺术的成分太纯粹了。有时候,仿佛距离现实的生活比较远(现实主义题材和生活片除外)。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还是源自生活的,是生活中故事的一个升华。 《英雄》是一部普通的美国故事片,讲述的却是一个真正关于“英雄”的故事。看完影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将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感慨良多。真正的英雄,是无名英雄,也是生活中的浪荡子。鲍在生活中是个浪荡汉,妻子与他离婚,自己一个人独处,对于自己的生活已经完全放弃,只寄希望于儿子不要再像他这样。一天,鲍恰巧碰上一起飞机遇难事件。他不顾自身生命的安危,从失事的飞机上救出54名乘客,而后又悄然离去。当然,他并没有忘记顺手牵羊地偷了点东西。几日后,鲍因涉案又被拘捕。这时候,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飞机遇难事件,获救乘客都表示是一位过路人将他们从飞机中救了出来。鲍只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同为流浪汉的焦。为了100万的赏金和诸多的荣誉,朋友焦假冒了英雄,成为全国民众的崇拜偶像,真正的英雄却在牢房中感叹。也许是良心的发现,焦登上了15层楼房准备自杀谢罪。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准备自杀的英雄身上时。鲍,又冒着生命危险走到了朋友焦的身边,经过促膝长谈之后,鲍决定放弃荣誉,要焦继续扮演他的英雄。在离开自杀现场时,鲍不慎滑落楼沿,在千钧一发之际,焦抓住了鲍的手臂。一对好朋友又同时走到了,患难与共的时刻。焦也有同时被拖下去的危险………

  巧遇飞机坠落,关键时刻,特殊场合,鲍人性中的高尚被激活,没有任何考虑,只知道应该救人,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却也在救人中顺手偷了一个皮夹。同时,在危急的情形下,焦也表现出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死拽住鲍不放手。焦答记者时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英雄。在关键时刻,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英雄本色。这,也许就是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从人性的本质来看,人性有不同的侧面,高尚与卑劣往往同时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简单地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英雄不是思想的绝对高尚,罪犯也不是心底的完全卑劣,我们应该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人,尽可能为每一个人提供一个张扬真善美的空间,这样世界将会多一份光明。我们需要的是英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能创造英雄的大环境。这就是,美国人总在提倡的英雄主义,抛开个人英雄主义,集体英雄主义,国家英雄主义不谈。就英雄本身而言,它是平凡而又普通的。

  英雄,不是一个单纯地光环,而是关键时刻人性的高尚与特殊事件的合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英雄,而且我们每个人也都具有英雄的本色,英雄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英雄的高尚自勉,充分张扬我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这部片子,在表达人性这个主题的同时,也渗透了一些其他的方面。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父亲,哪怕他真的就是个酒鬼。对于每个人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的英雄就是我们的父亲。不论发生什么,作为父亲,永远都是一个人人性中光辉的顶点。影片从头至尾,也一直在贯穿着这个寓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