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的爱》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疯狂的爱》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7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的爱》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疯狂的爱》是一部由Pierre Thoretton执导,伊夫·圣洛朗 / Pierre Bergé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爱》观后感(一):伊夫的圣罗兰

  “优雅不在服装上,而是在神情中”

  从圣罗兰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如水上丝绸般的男人,一个可以比女人更能了解女人的男人。 一面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灵感,一面将华丽风格与灵感来源结合。

  感谢意外收获的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圣罗兰一生设计,被这个男人的思维和对时尚的观察迷倒,相信没有一个女人在看到这些衣服之后会不心动。同样对于伊夫圣罗兰一生的住所几乎都是隐秘在上帝花园中,每一处从室外到市内的陈设都是艺术精雕细琢

  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忧郁无助的男人,天才只是表现在某一方面,对于圣罗兰,他自己都说我会把事情做的很糟。圣罗兰和皮埃尔贝格一生倾注50年的光阴相伴,圣罗兰的生活属于艺术皮埃尔则是艺术背后的商业头脑,不论世人们有多么喧嚣在皮埃尔决定要拍卖那些曾经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归属的艺术品们,对于皮埃尔来说,希望他们找到新的归属而不是留下来怀念被尘埃爱恋。对于这些艺术品的美,如果没有圣罗兰他们也不再是有着独特意义东西,任何人和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Yves Saint Laurent他就是YSL的全部,今天的YSL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重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影。

  有多少人能够一生随性,也许这就是每一个人毕生追求的东西。

  举报

  《疯狂的爱》观后感(二):温柔少年,愿你终得一丝平静安宁

  昨天看完关于Yves Saint Laurent的传记电影,「L'Amour Fou」。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YSL去世于2008年,彼时我念初三。出这件事前我就认得他,但没什么特别感觉,那会儿我喜欢的是Karl Lagerfeld。后来各路媒体铺天盖地地做专题报道,倒激起了我的兴趣,那一时期读了很多和YSL有关的传记和资料,开始钦佩起他。

  我得说,这部电影拍得不好。里边讲的那点事情没有哪件是我过去没看过没听过的,且引的历史资料太少,实在不够看。作为YSL的爱人工作伙伴,Pierre Berge的出镜讲述固然重要,但没料想竟占到这个比重,让人混淆这到底是纪录谁的电影。

  可我不想多做批评,毕竟看这部电影的动机是出于对心爱的大师的缅怀与好奇,不是对于一般电影那种消费和娱乐的心理。看过之后,心隐隐地痛。光影之中,我看着那个忧郁温柔的美少年羞涩地低头浅笑,他那么美,又创造出了那么多的美。可那以后,荧幕之上的他一点点地变成了垂垂老矣的病态模样,fashion show最后的谢幕都非要人搀扶不可,终于只能退休...我别过头去,不再忍心。

  想说说关于设计的事——这部电影里出现多套YSL的经典设计:蒙德理安裙,吸烟装,狩猎装...一定要提提吸烟装,这是YSL最初俘获我心的作品。电影里有一场所有model都穿着吸烟装的show,叫人看得忘了呼吸。YSL的女人们,套着笔挺的白衬衫和黑西装,涂着红唇,眸目迷离,浑身洋溢骄傲自信,一双高跟鞋仿佛将全世界男人都踩在了底下。这种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多年来,我看过那么多场show,那么多位设计师,那么多种潮流来了又去...可一回头,我还是迷恋那吸烟装,sexy,funny,and cool。也怪不得,我心目中好莱坞golden age的女神既不是搔首弄姿的梦露,也不是端庄圣母的褒曼,而是吸烟装裹覆下性感迷人的女皇——玛琳·黛德丽。那般令人倾慕的冷淡,迷倒男人,气死女人。

  感谢YSL,一个生来阴郁迷惘的纤弱男子,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将女人变得更美这件事上,心力交瘁在所不惜。他把女人看得很重,打心底里爱她们敬她们,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华美作品的诞生。可他实在不够强大,没具有一颗抗得住这个行业所有非议、质疑、重压和冷漠的心。我觉得,他死去时一定不开心,可他却是这么良善的一个人啊。

  下边就是题外话了。这电影其实和Karl Lagerfeld半点关系没有,可在看的时候我就是不能停止想到他。看葬礼那场戏,从法国总统到一众大牌设计师到电影演员...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人都出现了,可Karl却不在。记得那时,他似乎说"忙于工作,无法抽身"。哈,这托辞。我不知道Karl是始终没能释怀所以不愿出席或是早已对他们的矛盾淡然怕伤心难过才不愿出席,也不想去揣测。可我晓得,斗了一辈子,终究是Karl赢了。早年或许看不出,但穿越半个世纪,时至今日,Karl还在为Chanel和Fendi完成着一个个美轮美奂的collection,Yves却已不在,这便是最后结局了。尽管彼此刻薄了几十年,但我想,既然也亲密过,岁月长河不会洗刷掉全部的痕迹——那一年巴黎左岸,笑着谈天说地聊设计聊梦想青年二位,总有人记得。

  最后表立场,与电影无关,我爱YSL,我爱KL。哦,这真是篇糟糕的影评...

  《疯狂的爱》观后感(三):爱情不讲性别

  这是一个简单爱情故事,它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

  Yves Saint Laurent 在21岁时遇到了 Pierre Berge。那是1950年代,在Christian Dior 的追悼会后,Saint Laurent被任命为Dior的首席设计师。

  能把女人打扮得顶级漂亮的,多数是男人,其中多数的男人是GAY。像Dior、Saint Laurent这样的大师。两者不同的是,Saint Laurent 在年轻的时候找到了爱人,并和他一起生活了50年。在上世纪中叶,同性恋爱情还未得到社会宽容的时代,这是极其难得的。

  aint Laurent带着副眼镜,像个文弱书生。过早成名的他内心并未足够成熟,就成了媒体追逐对象。对着镜头,他显得十分腼腆,时常轻声细语或是孩童般的一笑。而Berge熟知商界和为人处世,他为年轻的设计师扫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人际关系财务经营……他是Saint Laurent和世俗世界的桥。没有他,不会有后者的成功

  2008年,Saint Laurent去世。随后,Berge宣布拍卖他俩几十年的收藏,其中包括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这一过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疯狂的爱》,Berge整理收藏品的同时,也整理着他和Saint Laurent的爱情故事。在Berge缓缓的讲述中,分明感到他对Saint Laurent全情的爱,和后者对他的依赖。没有Berge精神和财力上的支持, Saint Laurent或许只是个Dior 的首席设计师,隐匿在Dior的光环下;或许他会迅速沉迷于酒精毒品,和圈中的其他人一样

  aint Laurent先走了,留下Berge回味他们的爱情,经营他们的基金会。但如果是Berge先走,或许他也不会放心Saint Laurent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

  《疯狂的爱》观后感(四):借此片缅怀圣洛朗

  当年,圣洛朗说出:高级时装已死。震动全球

  而今,时装已死。却没有人像当年的他一样勇于吼出这句话。时装和潮流彻底被资本市场操控,成为商业游戏。人们能买到的,只是被标上不同牌子的千遍一律甚至低俗不已的商品,除此再无他物。

  时装精神已死,审美已死。

  而圣洛朗,有幸提前退出了舞台,告别了世界,否则,以他敏感羞涩的性格脆弱的身板,不知会被这个世界碾压多少回。

  他的传奇,在他的惊天才华,还有他与浮华时装界格格不入的性格,还有他不同凡响感情生活。

  共同生活了五十年的同志爱人,在圣洛朗死后,拍卖了所有的属于他们俩的收藏品。藏品质量之高,之丰富,让人咂舌,而这背后,见证的是圣洛朗的一生,他们二人共同走过的日子。对爱人来说,圣洛朗已死,这些属于他们的藏品也再无意义,所以的回忆,早已镌刻在他的灵魂里。

  他需要一个告别。或许拍卖藏品,便是对圣洛朗最庄重的告别。

  我深深理解

  而今,每当我看到现今各大品牌各种不知廉耻没有美感的抄袭作品,还有让人无语的所谓设计,他们当然与美无关,与艺术无关,我都会想起当年圣洛朗创造的各种经典,他让时装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并广泛影响了世界。直至今天,屹立不倒。

  真爱无需被理解,艺术也是,才华也是。他们出现了,存在过,就获得了永恒

  才华造就了圣洛朗,也摧毁了他。他羞涩的笑容,总让我想起哥哥张国荣。今天的世界,没有了他,虽热闹却如此寂寞。今天依然活跃在时装届的Karl Largafied,想起当年的圣洛朗,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疯狂的爱》观后感(五):某种爱,无法看穿。

  罗杰拍卖挚爱的收藏品,在某种意义上,是向过往的生活和圣罗兰的一种告别。我相信他的拍卖是漫无目的的,又是摆脱心灵枷锁仪式。他的灵魂早已和伊夫血肉相连。真正的大师之间的感情,是刺骨的、深沉的,又是理性的、执着的。他的拍卖,在世人看来:扼腕叹息愤懑不平?很多时候,罗杰都在毫不留情的质疑自己。伊夫和他看起来就像是阴阳两面。当我像往常一样点开全屏准备欣赏后,没过10分钟,我便选择了退出全屏模式事实上,我一度承受不住那些来自画面里看似浮华生辉的物件后的苦痛和罗杰的波澜不惊沧桑沉淀。因为他们太深刻纯粹了,仿佛放大他们便是对他们的侮辱与亵渎。真正深爱过的人,是经得起灵魂被撕扯大半的苦痛的,是承受得起为爱人致葬词时的惊世杂陈的。甚至,你怎么能承受这些?将这些溶进自己的魂魄?YSL几乎就是伊夫的一切一切。品牌的内里包含了太多人力物力时间相互摩擦的痕迹。当我们望向搬走收藏品,空无一物的房室时,门缓缓关上的那段时间里,伴随光影的逐渐消逝,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荒芜常人无法理解的世界,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罗杰拍卖他们并不是选择与他们彻底分崩离析,而是选择更紧密地与他们相连。用他的话说,"我不相信有鬼魂的,不管是我自己的,还是这些物品的。所以我会去亲眼见证,这些藏品的命运。我宁愿出席我们藏品的葬礼,而不是让这些绘画和器皿就此埋藏掉。因为他们会获得新的生命,所以我希望他们像鸟儿一样展翅飞走。寻找到。。。。。。?新的栖息地。“罗杰的语气中充满深情、尊敬与平和。这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他们的每一处栖息所,都是他们的小世界。他们更愿意对人类世界封闭,对大自然条件开放。

  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却都是清晰的。我想,两人的内心选择了在某条路上跋涉不归,那他们就迟早有一天,会以某种形式,向对方告别。

  《疯狂的爱》观后感(六):这是Pierre Bergé对Yves Saint Laurent的疯狂的爱

  这个纪录片是我见我拍的最好的爱情片,果然真实平淡才最能打动人啊!

  虽然我没有哭,连淡淡的忧愁都没有,我想整片的基调也是如此,哀而不伤都算不上。但同时,它又是最动人的。

  偶然性真的是生活的基本规律,一如他们的相遇,一如我点开这部片子。在《Merlin》之后,我的观影陷入了一片空虚,每天只能不断地重刷。我很清楚重点并不在于《Merlin》的剧情有多么出彩,剪辑手法有多么艺术,不,当然不,这只是对爱的渴求罢了。

  我坚持认为,在电视剧领域,目前为止,《Merlin》诠释的爱情故事是最为动人的。

  很多人觉得,这纪录片有点文不对题,但在我看来,却是再契合主题不过了。

  什么是疯狂的爱?

  爱情分为两种:狂风暴雨一见钟情和细水流长的友谊陪伴。这是连中国最古板的教科书都大大咧咧写上承认还要求学生背诵考试的东西。

  ierre Bergé与Yves Saint Laurent的爱最初一定是那种狂风暴雨式的激情,到后来才慢慢地退化成友谊式的陪伴。

  在我看来,Pierre Bergé对Yves Saint Laurent的爱真的属于疯狂领域。

  为他开公司,为他处理日常生活的一切,在最艰难、被重度抑郁症侵袭的日子都没有离他而去,这是怎样深沉的忍耐?而这种忍耐,需要多少爱才能撑下去?

  ierre Bergé的离家出走竟然最远到街尾,这是不放心Yves Saint Laurent到了什么程度

  当Pierre Bergé说他一年最多快乐两次的时候,我几乎在心里惊叹——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才能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啊?

  这个人无疑建起了他的商业王国,日理万机不说,回到家,还得继续面对着一个每天要生要死的人!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侵袭,是多么可怕!

  想想看,一个人每天耗尽心力回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温柔体贴的爱人,而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任性的、忧郁的、痛苦的男人。

  也许正是如此,对于柔弱的Yves Saint Laurent来说,他才希望自己变得“懂事点儿”,能够负起责任、打起精神。可他终究做不到。

  爱情中所有最重要的因素:关心、尊重、责任、忠诚,它们听起来并不像爱情本身那样美妙,可它们的确是长久关系的基石。

  也许Pierre Bergé的商业王国耗尽了Yves Saint Laurent的才华,但那也是Yves Saint Laurent的人生舞台。

  很多人指责Pierre Bergé在Yves Saint Laurent无助时无能为力,但Pierre Bergé说,他用尽了一切办法。

  至于和老佛爷的那点事,我不清楚,也没了解过,毕竟对服装设计界不了解。

  百科了一下Yves Saint Laurent,Pierre Bergé确实再现了他的独占欲,影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除他之外与之有感情纠葛的人,好似他们是相拥50载的伴侣一样。

  虽然提到了酒精、药物成瘾之类,却没有提到出轨、背叛、结婚等要素,Pierre Bergé对Yves Saint Laurent的独占欲真的太强烈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