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荆棘鸟》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荆棘鸟》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6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荆棘鸟》经典观后感10篇

  《荆棘鸟》是一部由达里尔 杜克 (Daryl Duke)执导,理查德·查伯兰 / 雷切尔·沃德主演的一部爱情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荆棘鸟》观后感(一):花絮

  看了一段对主创人员采访,是2003年拍摄的,又看到了理查德·张伯伦。头发已经全白了,比《荆棘鸟》中稍胖一点,虽然身材还没有变形,但是完全像个老太太了。为什么隽美的男子年老后会变得像老太太呢,还没有外貌普通的男子耐看,是因为漂亮男人都有些女人气质吗?真是耐人寻味

  据说张伯伦是1934年出生的,那么,他出演《荆棘鸟》时已近五十岁,而接受采访时则近七十高龄了。采访中他精神状态很好,对这个角色的钟爱溢于言表,他眉飞色舞回忆着拍摄花絮,对每一个参演的演员大加赞赏。其中他最推崇的就是扮演玛丽卡森的那个演员,说在剧中最难忘的一场戏就是玛丽卡森生日宴会后的两人分别前的那场,认为她表演得非常精彩。张伯伦说,barbara stanwyk在《荆棘鸟》中的角色可能是她出演的最後一个角色,而以这样精湛的演技完成自己的告别演出,真是令人赞叹……

  有一场戏,是拉尔夫淋雨后在大房子的前廊将湿透的衣服除下,当他全裸时,玛丽卡森出现在面前,二人有一段对手戏。实拍的时候,barbara stanwyk走出来,突然忘词了,大家都非常惊讶,因为她一向都准备得很充分,从来没有忘词的现象。过了一会,barbara stanwyk才说:SORRY,我已经太久没有站在一个全裸的男人面前了……讲到这里,张伯伦笑成了一朵花,说道:我觉得这真是对我的赞美哈,居然使barbara stanwyk兴奋……

  在制片人的讲述中,我们得知这个剧本打算到澳洲实地拍摄,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几乎所有拍摄场景都是在美国搭建的。场景完全符合要求,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澳洲特有的动物--袋鼠。于是他们租借了一只袋鼠,在实拍那天,天气非常炎热达到38度,可怜的动物蹦了一会就晕倒在地,大家连忙围过去对它进行抢救,好在袋鼠只是中暑了,喂了些水、休息了一会就恢复了。于是,我们终于看到剧中唯一的袋鼠。

  据说拍摄前夕有很多女演员前来试镜,争取梅吉这个角色,有金·贝辛格、珍·西摩尔、米切尔·菲佛等等,最终还是选择了现在这个演员。金·贝辛格肯定是不合适的,她太华丽,珍·西摩尔呢,又过于温婉,不知道米切尔·菲佛出演会怎样?会是一个怎样的梅吉?她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了。

  有趣的是,剧中扮演梅吉和卢克这一对怨侣的男女演员居然因为此剧结缘,后来结婚并有了三个孩子

  《荆棘鸟》观后感(二):《荆棘鸟》的几张剧照

  《荆棘鸟》的几张剧照

  《荆棘鸟》全片共有四张碟片,花了一个多星期看完了,非常好看。找到几张从别人博客上弄来的剧照,以便留下一些该片的记忆

  《荆棘鸟》一片中有三女一男我很爱看。

  梅基的扮演者瑞秋沃德。这个演员拍该片时二十多岁,20多年后,她的眼睛还是有神和漂亮。

  玛丽卡森,一个片中的富婆,对神父有非份想法的人。

  梅基的母亲,也是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

  男演员是神父维多利亚。

  不欢喜李察张伯伦演的神父。口是心非,嘴上是不玩女人,但还是多次睡了梅基。

  2007年8月1日星期三

  《荆棘鸟》观后感(三):书与电影

  看完这部短剧的最深感觉是,书从收藏性而言,远胜于用画面表达的电影。

  电影的画面有浓厚时代感,拍摄手法也会随着经验的累积,技术的更新而不停的改进。即使再有前瞻性的导演也很难抵御时间考验,很难永远吻合并超过观众的预期。

  而书则不同文字在更大的程度上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即使是古文字的运用,也不妨碍读者思维,不会产生时代的隔阂,因此产生共鸣可能性更大。

  对于电影情节,并没有什么感触。对于红衣主教我还是抱有无法改变偏见宗教在西方国家中,社交意义大于信仰本身。我不喜欢团体,不喜欢浪潮式的群体思维。

  对于电影表达的因为权利放弃爱情的作为,期间的种种挣扎,我只能理解同情世间有各种的烦恼,大部分的烦恼不过是庸人自扰。

  《荆棘鸟》观后感(四):厚重的爱

  大学的时候看的这本小说,除了书中描写的大气的澳大利亚的有着魔鬼美景广阔的大草原,还有记忆颇深的树-魔鬼桉,梅吉的爸爸帕迪就是被一个燃烧着到倒下的魔鬼桉夺取的生命。而主人公梅吉和拉尔夫之间的爱情自然是厚重,绝望而又无奈的,而其他人的呢?菲与帕迪之间,菲对弗兰克的父亲感情,还有雷恩与朱丝婷之间的,这些都是爱情,而在爱情之外,还有帕迪的儿子们对他们母亲的爱,他们对德罗海达这片土地热爱,难道不是一种让人感觉到包围的爱意么?

  上周买的四张碟的DVD电视剧年少的梅吉和拉尔夫的美貌让我震惊。言归正传,可能女人都喜欢有一点悲剧色彩爱情故事,尤其是这种由于命运不同而不能聚首的爱情。总有种期望自己也能扮演悲剧中的女主角

  一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几句很深印象台词,让我流泪的几句台词:

  (1)”i do not know what i am wanting to be,i do not know what i am wanting",梅吉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拉尔夫只能将自己的爱掩藏在这么一个小孩子身上,而这几乎让他平息了得到玛丽的遗产,为自己去罗马铺平道路的想法,可是玛丽的恶心的淫威,梅吉的对他完全信任的爱,他无所适从了:

  (2)“it is too late for me,it is too late for him, i can never hug my Paddy in my arms".帕迪的意外死亡,让菲认识到原来帕迪在他心中是如此的重要,只是不会再有机会了。嚎啕大哭的外露的情感表达和菲的沉默忍耐个性格格不入,只是人生能有几多爱的机会?而帕迪就是那只殉情的荆棘鸟,他遇上了生命中唯一的菲,而菲却在帕迪流进最后一滴血才明白这种付出生命的爱

  (3)”he does not want me ,nobody wants me".逃避拉尔夫,给他最重的惩罚,那就让我听他的话,结婚吧,得到我想要的孩子。梅吉选择了卢克,尽管很多牧场主的公子对梅吉是钦慕有佳。但是卢克的只有甘蔗和同志行动深深伤害了梅吉,梅吉仅仅想要的只是一个家,一个自己的孩子,强烈的隐忍和自尊让她不能告诉自己的哥哥,最爱的人却不想要自己,他要的只有上帝

  《荆棘鸟》观后感(五):荆棘鸟电影,小说和读书会

  除了荆棘鸟的电影以及小说都曾深深影响着我,但偶然间我还发现在上海闹市的淮海中路老式洋房里,还有一个叫荆棘鸟书会的地方

  荆棘鸟书会是我有一天在心情沮丧的时候,不经意同学拖着一起去然后邂逅的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很惊讶这个不大的地方尽然象家一样温馨。不知道老板是怎样的心情修饰起这样的怀旧风景。在这里除了听听老唱片中老上海百乐门的歌曲外,居然还可以试听离我们逝去不久的老磁带机和老CD机中的歌声

  走进院落感觉到的是一份慢生活。有几个会员懒懒地倒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书,不知道是阅读中的休憩呢,还是下意识地要摆这样的姿态感觉惬意慵懒,但我想沉浸在这个时光,无论你有意还是无意,怎样去感受都是一种超然的心境,没有人打扰你那份福气

  一个小小的鱼塘,锦锂鱼游来游去,仿佛在细说逃避城市喧闹后的快意。书会有一次成像的相机,8元一张我和同学借这个老上海风景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一结算好贵64元。品了这里自磨的28元一杯的咖啡,还不错。可能这杯咖啡里还融入了有个长得超甜女孩非常的热情。她象是这里的主人,很机灵。在她的介绍下我和同学又看了一会电子阅读器上的美文。随后,听说我们是复旦的她还意外给我们送了一份水果拼盘,并和我们玩了一会彩虹卡。后来知道这个女孩是住在本弄的,看见这个书会后,喜欢上这里的环境了,就主动找上门希望辞去原来的设计工作,在这里为大家服务工作。看来,真的是一切都是吸引来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

  在老式钢窗的窗沿上放着荆棘鸟的电影,还有有几本不同版本以及英文版的<<荆棘鸟>>,有时间在这里喝着咖啡,重温荆棘鸟书籍我想一定会带我回到过去。

  《荆棘鸟》观后感(六):什么是幸福

  在图书馆偶尔看到这本书,觉得名字很熟悉,知道是名著,就拿回来看,一直看不下去,百度后看到最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觉得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很喜欢飘。就硬着头皮往下看,慢慢的看出了点感觉

  然后找到了这部电视剧。看到这里的图片色调这么柔和,真不敢相信跟我看的是同一版,找到的资源不知道是清晰度还是亮度问题,看起来颜色有点暗。

  感觉玛姬很可怜,爱的人是永远都得不到的,虽然他真的很爱她。就找了个替代品,嫁了,可是这个人也不能给她她退而求其次东西,房子,家。书中的感觉是玛姬从一开始就没有喜欢过卢克,蜜月都是痛苦。而电视剧的感觉是玛姬对卢克没有爱也是有好感的,如果卢克愿意给她一个家,可能她也不会离开他了。卢克在可能的情况下也都是照顾玛姬的,也在努力的挣钱想给她一个自己想要的牧场。尽管他与拉尔夫比起来要显得粗俗很多。

  电视剧使我注意到一些看书时候没有注意到的,不知道是改过的,还是看书的时候把这点忽略了。很为朱丝婷心疼,那么努力的想要得到母亲的爱,又有很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我不稀罕的态度来。觉得是弟弟抢了自己的母爱,可是又那么爱弟弟,对他很好。还好,最后她还是很幸福的,有个懂她爱她愿意等到她能够接受自己的爱的男人

  有时候会想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幸福,是拥有那些会让人幸福起来的人的爱,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给的更多只是累赘?还是会让人感到幸福

  《荆棘鸟》观后感(七):抗争歌唱

  一个家族,三代的女性,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中的蜕变。这其中是因为时代的改变,也是因为个人的成长吧。只是可惜现实生活往往没有这么美好。也许,女儿比母亲会陷入更深的泥潭。

  一方面是母亲和女儿的和解,一方面是宗教和世俗的和解。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人生最难的选择。在我看来,宗教最无法使人接受的一点就是:无条件地服从。背叛内心渴望,背叛自然的冲动也要去服从。我不愿去服从,不是为了抗争而抗争,而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抗争。

  “勇敢地去爱”,是拉尔夫临终的忏悔,可是给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他真的就会走那条追求爱情和内心的路吗?

  毕竟,人们都更想要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呀!

  《荆棘鸟》观后感(八):Christmas Eve

  Christmas eve,在家独自重看过四集版的电视剧《荆棘鸟》,没有另一出戏,更能恰如其分解释我一路因信仰所生的爱憎与困惑,所有的过去和未来

  两年之前的圣诞夜,我跟教会的弟兄姊妹一起读经分享和交换礼物,之后我离开再也不愿意回去。一年之前,我独自去到4个小时车程的附近城市,要在平安夜里寻求故国和故人

  而今天,手机祝福的短消息不曾停过,街上时髦的餐厅门口有"圣诞大餐"的餐牌,想起早先有人打趣说,圣诞节如今是异教徒的节日,而他们所拜的偶像是圣诞老人。这也是好的,多一些节日会多一些意思,尽管丧失原初的意义。反而是我,对这个节日漠然而迷惘,站在楚河汉界之上,不属于任何一边。所有祝福快乐的短消息,我都复以"平安"二字,那是我私人以为的平安夜所应氤氲的气氛

  更小的时候,电视里有播过译制版的《荆棘鸟》,并未看全,只是结尾里,病弱但神情高贵的神父对迟暮的美人说:我看见你一生都在跟上帝作对,但你比我更靠近他的旨意,因为到最后,你都一直在爱,即使你失去一切,你都没有失去过爱……这字句温和淌入心灵深处,在我尚懵懂时,我突然对宗教、对上帝有别于教科书所说的另一种理解,那是一种温柔带有神圣感的触摸。

  我自小是敏感的人,唯物主义于我来说踏实而粗鄙,大学里念法理,读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又许多哲学相关,感叹一元化教育荼毒人心,便更产生出怀疑与向往。后来我信主,读经祷告,与学校里的弟兄姊妹一起。而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是任性而追求感觉的人,我喜欢和合本古朴典雅的语言风格,陶然于祷告时宁静安详气氛,也不是不以与众不同而自矜过--如同对待一切艺术与学问,取所需,却不全然信靠。

  世间有太多无奈的爱情,有一种叫仳离: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有一种叫错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有一种叫罪:她属于这个男人,这个男人属于 神。

  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他给她讲荆棘鸟的故事,讲它把荆棘深深插入胸膛,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歌唱,她问为什么,他说:最好的东西只有付出最痛苦的代价才能获得。动听的故事,一语成谶。

  我十分能明白这种荆棘鸟式的执着,Maggie之于Ralph,陌生女人之于作家,蝴蝶夫人之于平克尔顿,这种爱情已非值不值得可以衡量,若果她们甘愿以痛苦为荣幸,而触动灵魂底处,相对于那些活得浅薄而精于算计的人来说,幸与不幸,冷暖自知。

  喜欢Maggie,甚而喜欢Ralph,前者执着而后者繁复,皆是人性中引人入胜之处。

  他是温和雅致的男子,信仰赋予他的语言与行为某种神性,在蛮荒的澳洲草原,在小女孩不被重视的童年里,他如同黑暗海上一座灯塔,温柔坚定,因此成为她灵魂所系。

  理查德张伯伦英俊挺拔,当初只看了后面Ralph银发垂暮的样子,已然口水,对前半部分无限yy,买来补看,却又不知足地嫌他老,年近半百的人出演小女孩Maggie眼中雕塑般高雅漂亮的年轻神父,到底意难平--我还是习惯性想到Kim Rossi-Stuart,《红与黑》里教士袍的于连,那么有Ralph的感觉。

  这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野心勃勃而轻别离的男子与痴心愚蠢女子的故事,从Ralph身上我看到更多。从我们的土壤里成长的人,似乎很难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对所谓上帝有深沉强大的爱,对于宗教,他们简单评定为空虚之人的精神寄托。但欧洲历史上大部分伟大的艺术,都来源于创作者对 神几乎疯狂的爱,如此说来,"精神寄托"四字是否该被重新估价。Ralph是爱 神的,我确信引领他走向神坛的不仅仅是野心,更多是对上帝神圣的膜拜--这种爱在Dane身上有更清澈纯粹的表达;而他爱Maggie,如珍视花朵,从萌芽到初开到全开甚至褪色凋零,一样是和煦绵长的情感;因为这样,他的野心、辜负、一点点虚伪,都是可原谅的。

  最后,弥留的Ralph又回述起荆棘鸟的故事,他说我们知道这痛苦,却仍然把荆棘刺入胸膛。那最后的一幕,仿佛与上帝最终的和解与宽恕,好似故事里说,上帝在天堂里听到荆棘鸟的歌声,也不禁微笑。我却因此困惑,如果 神真的存在,如果真理全都在我曾经诵读的《圣经》里,究竟怎样做,才是得 神嘉许与微笑的作为。Ralph和Maggie这样的爱情,基督徒说来也许是极重大的罪,是撒旦的试探,是圣灵败给了肉欲。是否因为爱,因为贴近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被宽宥,又或者说,从一开始这就是无罪的?那为上帝所灭的所多玛与蛾摩拉,《罗马书》里为保罗所唾弃的那些人中,就不会有一对真心相爱的人,就不存在歌吟的荆棘鸟么?

  最后,我还是选择从自己的理性而生,背弃那本烫金的厚重书本。

  那些被Richard Chamberlain清洁高雅的红衣主教影像所打动的人,现今应该不会在乎他是gay。而文学、影像终究不是圣经,也许我从来都是在七零八碎的事物里建立自己的精神洁癖。一切都与那个犹太人的宗教,那个2005年之前出生在伯利恒的木匠儿子无关。

  在忠于任何信仰之前,先忠于自己的心。圣诞夜以《荆棘鸟》为大餐,也很好。

  《荆棘鸟》观后感(九):《他们》----------“其实我最…Ralph de Bricassart,但我不要爱他!”

  我不信教,但也知道宗教是有力量的。于我,Priest(Father)分两种,一种是《巴黎圣母院》里的Claude Frollo 副主教,近似苛刻的教条及禁欲背后,他的心和他身上的黑袍一样,阴暗扭曲。Esmeralda的存在,她的美,野花般肆无忌惮开放又低到尘土里,还就活生生的开在他的眼前,这让他所谓的信仰以及欲望的克制瞬间崩溃,她是他的毒药,他的恶因为想占有而急剧膨胀。她本不高贵,她应当如他所求,可偏偏她是不低头的性子,得不到,他便嫁祸她、折磨她、看万千人唾弃她、甚至毁灭她。

  另外一种便是近期我看了无数遍的《荆棘鸟》,The Thorn Birds中的这个Ralph de Bricassart神父了,无论是书中的他,还是83年Richard Chamberlain饰演的他(当年艾美最佳男主角),拉尔夫都有完美的面部轮廓、修长灵活的身姿,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高贵的谈吐;一袭束腰素色神父长袍,洁白的罗马领,比便装更能映衬出他的风采,他的出场是用来崇拜的,无论男人和女人(花痴!)。而Meggie,生长在穷苦家庭的小小花蕾,从含苞到绽放,她不仅仅是他的小小萝莉,他的rose,更是他的神性压制不住的人性的部分。为了追逐自己的野心,他是要克制的,他是要放弃他的,但是这放弃的路上总有百折千回,他忍不住回头,和她有了短暂的人(任性)的时光,却终选择割舍奔回梵蒂冈一路成为红衣大主教,离开前,他说,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便是再也不能肯定自己爱上帝甚于爱她……

  Ralph,对女人来说,他的存在是让你不幸的。因为他,你只能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努力快快长大去配得上他,而凡俗的男人有了他的衬托便永不能再入眼入心;因为他,你明知他要他的野心你明知你是他注定要牺牲的却偏偏放不下,他是你的最初,却也成了永远的最终!就算这样,你还是会想着从他那里再要多一点点温暖;而又因为有了这一点点从他的上帝那儿偷来的相守,你的心你的日子便只能孤单着伴着回忆老去,这是执着还是执念,这是缘还是孽呢!可是,从上帝那偷来的是注定要还回去的,这就是Meggie的悲哀,是爱这种男人的女人的悲哀!

  这个男人,他是小Meggie的守护神,他也曾一遍遍说他爱她但是更爱上帝,他要她放弃男女的爱,他也一次次选择了离开,而她也不得不选择了另外一个自己不爱但是和他一样有野心有几分相似的男人卢克。这种挣扎象是永远不会结束,她并没有在短暂的婚姻里找到爱和心安,在她痛苦的独自生下卢克的女儿时,是Ralph,赶到了她身边,握着她的手,却还是因为她要他面对和承认这份爱情而瞠目结舌的离开;那一段,他是离不开她的,他渴望暂时忘却对主的誓言,他渴望她,于是,才有了他偷偷脱下主教的神袍,跑到了小岛上找他的玫瑰。在和她有了肌肤之亲后,还是要走,而她,Meggie,只能看着他走,眼睁睁的看着他回到梵蒂冈,回到他的神的脚下;她选择回到家乡,悄悄的生下了他的儿子,直至多年后,他在终于知道死于溺水的门生是自己亲生儿子后心碎而死,死在了她的怀里,他的心碎,是对神最后的背叛吗,唏嘘啊!

  还有几个这样的男人,虽不如上两位经典,但这里可以简单说几句。

  《简爱》中的missionary圣约翰,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传教士,他的出场虽是收留无家可归的Jean,但他的情感他的理智都是安静而有距离的。他对Jane,没有深爱,而只是需要并相信她会是一个合适的传教士的妻子。还记得书中对他的一句描述:大理石般(冰冷)的嗓音。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的牧师Reverend Dimmesdale 丁梅斯代尔,他对宗教有着狂热,他也是小镇上的神,教众眼中圣洁的奇迹,他最珍爱的便是自己教士的身份,虽然他的血肉之躯仍然会偷偷向爱慕和欲望投降。他看着爱他的女子Prynne,一次次被羞辱,一次次被逼问孩子的父亲是谁,永远带着那个表示耻辱的A字;他看着她带着他的女儿Pearl辛苦挣扎的活着,看着她扛着,他因为自己不能、不敢、不肯站到她的身边而在心里被良知折磨;勇敢的Prynne不要她的神坠落,而丁梅斯代尔,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犯了罪,却不是对她,更多的是对他为之狂热的神!他苦修,他甚至一次次鞭打自己,为自己对神的背叛、为自己人的欲望而惩罚自己;在无人的夜晚,他也会走到她受罚的刑台前;他最后在自己胸膛刻下了“A”,他的终点是被羞耻和折磨早早耗掉了一切!

  把这些个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男人放到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神职人员,更是因为这些书,都很打动我。巴黎圣母院的年代,是18几几年的法国,中世纪的宗教本就多了黑暗腐朽的色彩;而荆棘鸟的舞台,是19几几年的澳大利亚,是在那片无垠的大陆上,才有了这种波澜壮阔的爱与抉择;简爱是发生在19世纪的英格兰,那个社会,阶层划分是不可逾越的;红字呢,又是发生在17世纪清教禁锢的北美大陆,人们更倾向于宗教狂热和欲望的克制,这些不同的时空舞台,对这些男主角来说,就是他们饱满人物形象的背景色。这一切,都是欲望和对神的承诺的搏斗,这些人,除了Claude副主教是彻底罪恶的,剩下的都是人性和神性的斗争!可是,我不懂,当你全心信仰一个神的时候,为什么只有舍弃了人的情感,人的欲望才能更好的侍奉你的主呢,就像Meggie 问Ralph的,为什么你的那个上帝的天堂,没有对女人的爱呢?

  在休斯敦的日子,周末要去教堂和友好家庭一起做礼拜。我是很爱教堂那种地方的,不用说那些宏伟的精致的建筑,就是路边转角处小教堂,也有一种让人心安静下来的力量。我不信教,却会在每次听礼拜时,对牧师的布道而心里暗暗惊叹。难怪宗教能打动人,每一个台上侃侃而谈的牧师,都是一个绝好的演说家!磁性的嗓音,深入浅出的语言,到结合时事、情理并重对圣经的诠释,他们可以自如的把一切好的存在解释为神的奇迹,一切灾难或者不幸都是对信仰的挑战;当他们领着教众祈祷时,真的很有感染力,似乎这样,每个人便不再是孤单的个体,你是一个community中的一份子,有很多人和你在一起,你内心的力量,会因此而强大起来,至少在那种氛围中,在那一刻!

  哈哈,最后还是想说,其实我最…Ralph de Bricassart,但我不要爱他!

  《荆棘鸟》观后感(十):The Thorn Birds

  《荆棘鸟》赏析

  ——浅谈第二性与宗教

  原计划15年写的两篇影评或书评,并没有如期完成,计划就是记了又划的,最终的一片还是选修课的论文,发文之前又重新敲了一遍,之前的逻辑简直太TM混乱了,改完之后还是惨不忍睹,总之拿这个起个头,否则永远都不能再有下一篇了。果然还是得多读多练。写一写还是对读书效率和逻辑思维有点帮助的。没码完还能回来改么?

  内容摘要:就《荆棘鸟》小说中文版,及83版电视剧分析人物性格、女权主义和宗教思考。

  关键词:荆棘鸟,女权主义,人性,本我,自我,超我,自由意志,玛丽卡森,Ralph,Maggie。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梅吉问母亲:“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走错了的呢?”

  “一生下来”。菲答道。

  小说的最前面的章节,就引出了主角Maggie和母亲的这小段对话,菲的回答让人黯然。荆棘鸟的象征,也在几位主角的身上被印证,矛盾的纠葛,爱与命运的抗争,在爱面前,女主角也做出如同荆棘鸟一样的选择。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一部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Maggie和神父Ralph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Ralph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Maggie。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这部作品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飘》,个人来看,这部作品比《飘》更为成功。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历史背景的构建还原上,都更为真实形象。而作者考琳麦卡洛的确不愧为继帕特利克•怀特之后的一位非常成功的澳大利亚作家。

  作为整部小说重要背景的德罗海达可谓是一个女权主义的象征,“除了受过高等教育、极有地位的女人而外,所有澳大利亚的女人都受过这种熏陶,认为她们多多少少算是她们男人的一项财产。”这样的男权文化对女人有了极大的束缚,而玛丽卡森这一形象则是对男权的极大反抗,再丧夫丧子之后,她获得了丈夫的财产甚至比丈夫更有钱,她的财力与社会地位使她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为了避免婚姻而成为男人的财产,她放弃了肉欲而玩起权势。而在此菲这个传统女人的形象则与玛丽卡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83版电视剧中,玛丽卡森来到菲在德罗海达的房子中与菲的一段对话使得整个对比更加鲜明。菲深爱着弗兰克的父亲,即便她也曾勇敢的去追逐自己内心所想,但不幸的被抛弃之后,她忍受命运的安排,嫁给了家世地位与修养都与自己不相匹配的帕迪。并一直恪守着传统妇人的准则,不辞辛劳的尽自己为人妻的义务与责任。在这种不幸中她度过了自己的半生。如果说玛丽卡森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形象,菲则是男权主义下不幸的牺牲品。在最开始她就顺应了命运,她和Maggie的那两句简短的对话,就成了她悲剧一生的写照。

  小说并不是仅仅从女性的抗争中来凸显女权这一主题,在帕迪的死亡,斯图的死亡和Ralph的死亡中都有体现,帕迪和斯图死亡时心心恋恋的都是菲,而弗兰克在离家出走前挂念的也是菲和Maggie。Ralph在回到德罗海达去世的那一刻,他想的并非是上帝,而是Maggie。作为天主教徒的他们,都在生命的终结想到的是自己所爱的女人。这在男性的角度上又一次凸显除了女权主义的这一主题,女性并非一定需要依附于男性,男性也同样需要依附于女性。

  玛丽卡森则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一开始的出场,就因其特殊的身份,而有了比其他女性更为独立自主的条件。她的丈夫去世,膝下又无儿女,因此成了丈夫财产和庄园的唯一继承者,经济上的独立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让她拥有追逐自己喜好的条件。她的存在仿佛就是要挑战男性话语权的单一性地位。其社会性别就渗透着“男性特征”“主动、经济独立、有竞争力和努力奋斗的精神”(Robbins:220)的痕迹。

  书中大胆的语言对这一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开篇她毫不忌讳的对老凯利神父的批判,咒骂他的灵魂烂掉。在拉尔夫提醒她作为一位天主教徒不应这般时,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说法。而后面她与拉尔夫的对话中,她的直言不讳又一次次表现出来,拆穿拉尔夫来到基兰勃的真正原因,最先看透Ralph和Maggie之间的感情,在这一切发展之前,她看得比谁都要更加透彻,以至于即便她在整部小说三分之一处就去世了,她的影响依然贯穿了整部小说,甚至说是她仿佛另一个“上帝”一般影响了男女主的命运。而这些都让玛丽卡森独立自主真实勇敢的女性主义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她的独立甚至让她连自己的死亡都要自己掌控。

  在小说中作者对玛丽卡森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她已经孀居了33个春秋,唯一的儿子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死去了。由于她在基兰搏的地位非同一般,因此她从来没考虑过她所熟识的几个雄心勃勃的男人向她作出的表示;作为迈克尔·卡森的未亡人,她是个无可争议的女人,但作为某人的妻子,她得把她对一切的控制权都交给了那个人。但玛丽·卡森对生活的想法并不是当个副手。因此,她发誓弃绝肉欲,宁愿玩权弄势。她会有个情夫,这是完全无可置疑的。因为就流言蜚语而言,基兰博就象根适合于传电的导线。但她既不通达人情也没有一般人的弱点。”

  这一段在更加客观的角度描述出了玛丽卡森独立的形象,也更加直接的表述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玛丽卡森她愿放弃肉欲而玩弄权势。她不通情达理,事事都顺从自己的心意,也不让自己有弱点让他人抓住。作为基兰勃最有钱势的人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作者本人出生在1937,这本书在1977年写成。这正值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发展至80年代),这次运动开始与美国,要求忽略女性附属于男性的这一观点。荆棘鸟的整部小说塑造的几位女性形象都可谓是女性主义的代表从玛丽卡森,女主Maggie再到Maggie的女儿朱思婷,无一不有着鲜明的女权主义者的特征。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她们又在命运的掌控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悲剧。

  玛丽卡恩在对于拉尔夫的爱上的专横与充满复仇与报复心理的行为固然让人心生憎恶,但她的独立自主也着实让人敬佩。在一个男权时代,她为了自己的所爱,主动去追求。而在她的出生背景下,玛丽卡森也可以说是靠着自己精明的头脑获得了现在的社会地位,相较于原本出生于贵族的菲,玛丽卡森可以说其女权主义形象更加鲜明,靠着自己的独立自主的争取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许她有着自己的不幸,为了社会地位与财富,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但她却依旧与命运做着抗争,去争取自己所爱。玛丽卡森复杂的人物形象,可谓是一部分代表了女权主义,又一部分仿佛是撒旦的化身,她从不压抑内心最原始的欲望,直白的表述着对Ralph的爱,印象最深的就是宴会结束后玛丽卡森在去世的前一晚和Ralph的那段对话与告白。"你错了。我爱过你。上帝,我是多么爱你呀!认为我的年龄能自然而然地排除这种爱吗?哦。德·布里克萨特神父,我告诉你一些情况吧。在这个蠢笨的身体之内,我依然是年轻的--我依然有感情,依然有愿望,依然有梦想,依然生气盎然;这些东西由于受到了我躯体的束缚而焦操难忍。衰老是我们那富于报复性的上帝加给我们的最厉害的报复。为什么他不让我们的思想也衰老呢?"她靠在椅子上,合起了双眼,愤怒地露出了牙齿。"当然,我将要下地狱的。但是,在我下地狱之前,我期望我能够有机会告诉上帝,他是个自私的、满腹恶意的、可怜地为信仰进行辩护的人!"

  在这里玛丽卡森的人物形象达到了顶峰,她内心的欲望毫无压制的爆发,这种不可达到的欲望催生出她内心中的仇恨与报复心理。她对Ralph的爱甚至可以让她与魔鬼交换灵魂。与此同时她也比所有人看得更加透彻,她仿佛看穿了Ralph的灵魂,导致其她的计谋最终影响了Ralph和Maggie的一生。

  她是书中撒旦的化身,她毫不掩饰的表达着自己对Ralph的爱,甚至在自己都要离开人间,即便坠入地狱也要对得不到的爱人进行报复。作者对玛丽卡森这一形象并非以一个完全的大反派的形象去塑造,相反这一复杂的人格正表现着她对于人本性的爱与同情。而主角Maggie,在我看来则是玛丽卡森和菲这两位形象的更加完美的结合体。如果说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来解构的话,玛丽卡森是本我,菲是自我,Maggie则是超我。玛丽卡森毫不克制人性中最原始欲望,或者用基督教的说法来说即人之原罪,而菲恪守着为人妻的准则,在社会伦理的道德约束下,一面一心幻想着少女时的那段爱情,一面尽着作为妻子的义务,造成了一生的不幸。Maggie,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形象,在与上帝争夺Ralph的过程中,她付出了许多,即便她在得不到Ralph后选择了嫁给卢克,担当卢克把精力全部投在了田园工作中而把她当做附属品时,她坚定的带着孩子选择了离开。即便需要独立抚养自己的孩子她依然选择了离开。Ralph说她一辈子都在和上帝争斗,但同时她又仿佛更与上帝接近,因为无论命运怎么对待她,她依旧没有丢弃心中的爱,无论是对Ralph,还是对朱思婷和母亲菲。她勇敢的跟随自己的心,坚持“自由意志”,去追寻心中所爱,即便这份爱是被禁止的。最终还是换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即便没有完整的从上帝手中夺走Ralph,但却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她也是可以说是有着新一代女权主义的特征。不屈服于命运和固有的社会条例,勇敢独立自主的追求自我。而朱思婷可谓是更加理想的新时代女性,她像叛逆,勇敢,自主,独立的性格一直贯穿在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整个生命当中。考琳麦卡洛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渐进而复杂的,也许都不那么完美,但在剧情一步步的推进下,每个角色都实现了自我救赎。也许和她的神经学背景有关,才能让她创作的人物如此真实复杂。

  这种渐进式的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变化,也许正印证这当时西方社会的女权主义的运动和发展。

  有人评论《荆棘鸟》是一部爱情偶像剧式的小说,而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价值可以超越像《傲慢与偏见》这一类的英国小说名著,她并非是玛丽苏式的傻白甜的女性童话式的自我意淫,反而更具现实化和真实性,并充满了女性的独立思考意识。也许受到了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的影响,小说中不断反思着女性作为客体的存在,不断否定,女性并非为男性的附属品,男性也并非是主体,她也并非为“他者”。女性依然能够实现超越性的,朱思婷这一角色的设定就是这种超越性的代表,她不仅实现爱情上的主动意识,并且也实现了社会地位上的主动与独立。

  笔者本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相反我对于女性有着某种诡异的歧视,好吧,我自己也是女性。记得二姨和她的小女儿的一段对话,妈妈还有好多事没做你先睡吧,表妹感叹道:“男人只管挣钱就行了,你们女人真苦,以后我也是这样。”

  关于Ralph这个角色的设定,离不开对于宗教的探讨。

  在第三章即拉尔夫最开始出场时与玛丽卡森的那段对话中,又说道,他坚持信仰的原因是上帝让他的灵魂充实,而在与Maggie相恋后的充实完完全全的取代甚至更好的取代了上帝带给他的充实。这种爱可以填充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上帝都无法到达的角落。

  有评论家曾认为作者塑造的Ralph的形象,是在讽刺教会的虚伪,赞颂人性与爱,Ralph爱的并非是上帝,而是教皇的权力。我不否定也并不赞同,的确作为一个男性很难不受到权力的诱惑。但相对于讽刺,作者更多的是想让人感知到Ralph这一形象的蜕变。

  也许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对人生感到迷茫,开始了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自我本我超我问题的思考,在这时很多人都会开始寻求宗教或者哲学的帮助。Ralph也是如此,他也会感到迷茫,因为思考的更多,而更加感到迷茫与恐惧,恐惧灵魂的空洞,而从小的教育让他很早就接触到了宗教,上帝成了充实他灵魂的载体,他需要上帝,他需要这种充实这种安全感。而Maggie的出现,让他体会到了另一种灵魂的充实,这种充实是上帝都无法取代的。但在作为一个男人存在之前,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教士,这两者在Ralph看来是不可兼得的,而与Maggie的这段禁爱则被他视作上帝对自己信仰的考验,对自己信念的磨砺。这种矛盾最终造成了两个人悲剧性的命运。我们不知道Ralph与Maggie之间的爱情是人之原罪的肉欲,撒旦的考验,还是让人更加接近上帝的爱。但在Ralph要离开人世时他却说出,即便Maggie与上帝斗争了一辈子,即便遍体鳞伤,但她从未放弃心中的爱,也许Maggie比自己更加接近上帝。作者在这里又一次肯定了人性与爱的这一伟大命题。也正如Maggie所说难道上帝真的要惩罚一个去爱他人的人么,就因为爱就要让一个人下地狱么。那所谓的自由意志又成了什么呢?Ralph的一生也是一段自我救赎,不得不说在与Maggie的这段感情中也是他更加接近上帝了。从最开始的被放逐,到与玛丽卡森的那段如同撒旦引诱基督一般(马太福音 4:7),用财富和权力引诱他,再到与Maggie的仿佛是上帝对他肉欲的考验。然而在与Maggie的爱情中他放弃了对财富与权力的追逐,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上帝的爱,即便同时他也是爱着Maggie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信念更加坚定,即便带着对Maggie的不舍,他依旧选择了去侍奉上帝。这种自我救赎也让Ralph抛却人的种种原罪,让他比最开始更加接近上帝了。

  “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荆棘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考琳·麦卡洛.荆棘鸟[M].曾胡译.译林出版社,1998.

  [2] 黄伟珍.《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J],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http://m.xuehuile.com/thesis/610b7c1f27194bdbb629627534c8d529.html

  [3]Robbins,Ruth.Literary Feminisms.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0.

  [4][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商务印书馆,1984.

  [5][法国]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6]圣经,马太福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