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风而逝》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随风而逝》的影评10篇

2018-02-20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风而逝》的影评10篇

  《随风而逝》是一部由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纳格·阿萨迪 / 贝赫扎德·杜兰 / 罗沙·卡拉姆埃尔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风而逝》影评(一):在有阳光的稻田

  在一个有阳光的早上,我从床上跳起来,翻出上礼拜买到的随风而逝,把它塞进DVD机.

  又一部阿巴斯几乎让人看不出头绪的片子.几近让人抓狂的长镜头,丰满的稻田,古老的村落,念书的小男孩,垂死的老妇,卖茶水女人,挤牛奶女孩,挖矿井的年轻人,让人摸不清头脑电话还有电话那头的主人,以及一段奇怪的诗.没有交集,只有画面.

  这么说我感觉有些难堪,但你甚至可能一直在考虑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整部电影的枝节都可以被快进然后被狠狠忽略.事实上,阿巴斯直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你这个男人到底来到这个村落的目的.这听上去像是你和阿巴斯之间总有一个是傻瓜,不是吗?事情看上去一直在发生却也什么也没有发生,当然换种说法是事情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又一直在发生.终于当送葬的照片被拍出来,也到了男人该离开时候,如果硬要在最后这个环节去渗透整部电影所交待给你的,那么按照伊朗人的意思就是,"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当你闭上眼睛时,你将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风景",我猜他想说的是,当你放弃了目睹一个习以为常的死亡的发生,而开始拯救另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生命的时候,也就往往意味着你的生命总算开始有了些让人松了口气的眉目.

  让我印象深刻的始终是那片金黄的稻田,在片子里它一直占据着视线的大部分角落,风过去的时候,稻浪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生动,远远留下的,依然只有远方摩托的轰鸣与飞扬开来的尘埃,每当这个时候,画面就开始格外宁静.其实想了半天,我还是有些困惑,但如果真的要用非常较真的方式态度理解思考去试图从这部电影里看出些许行为的坐标,我会觉得那是件可耻的事情,因为像『得到』这样的事情,从很久以前我就发觉它只存在影响而非实现.你懂我的意思吗,没有人能比电影里那位老人说得更好,"我知道,如果我对别人没用的话,至少我的生活获得了大部分的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

  我完全同意.本来,你的疑问就像片中孩子那道关于天堂地狱考试题一般难以考究.生根发芽结束开始,生命这东西,没有边界,没有尽头,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它始终在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向来如此.

  quot;if u come to my house..."

  what?

  quot;oh kind one,bring me the lamp and a window throung the which i can watch the crowd in the happy street"

  what?

  othing.it was a poem

  do u know forough?

  yes.

  who is she?

  gohan's daughter.

  o. the one i'm talking about is a poet

  quot;in my night,so brief,alas

  the wind is about to meet the leaves"

  do u understand that?

  quot;the two are meeting

  it's like when u went to see yossef

  at the well"

  at the well?

  ravo.

  《随风而逝》影评(二):风儿将带着我们飘

  接触阿巴斯的时间不长,却疯狂地爱上了他的电影和他的诗。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电影平静地让人不得不摒住呼吸,生怕打扰了那些自在人们,而他的诗却灵动地像精灵一般,活跃、敏捷,顿悟中蕴含着生活滋味。然而细想,似乎二者又能共通,阿巴斯是个捕捉者,不论借用的是镜头,还是文字。他的电影镜头是舒缓的,悠长的,人物远远的,融入景物之间,自在地呈现着,似乎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只有阿巴斯一人在观看着这所有一切,像个画家在野外写生,画上淡山远水,流露出来的尽是画家的情趣;他的诗极其短小,甚至比俳句还精炼,永远只描绘一瞬间,但却能将这一瞬间的发现变成隽永的状态,诗中的动物植物、生活,都以进行时的时态存在着,没有外物的打扰,只有诗人在远远地观看,从中悟出自然的万般滋味。

  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随风而逝》,第一眼看到海报就迷得不行,金黄的麦田,泛白的坡路夹在中间,一个摩托车载着模糊背影上坡,油画的质感让我误以为是一幅法国乡村风情画,一股诗意泛起在心头。我的观影心态很平静,近两个小时我都没有多少的感触,却在看过之后的一个周都在细细回味那舒缓的镜头和悠长的韵味

  这可能是阿巴斯最没有情节的一部电影,好多人看完后甚至不知道这个电影在讲什么,这当然有翻译上的原因,能找到的版本很稀少,翻译得不文不白,理解起来颇费力气。然而最主要是因为阿巴斯的电影从来不注重叙事,像所有惯于使用长镜头的导演一样,他钟情的是用摄影机关注生活的原生态,用平淡细节来做生命最深刻的注解。他的电影颠覆了自格里菲斯以来给电影强加的叙事包袱,摒弃了因果关系和情节结构,将电影的故事化降至最低,在散文式的影像组合中,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意义空间,让人去思考,去追问,去自省。

  几个工程师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其中一个成为支撑全片频繁露面的主角,他名叫巴扎,频频开车上山顶的坟地接电话,和小男孩聊天,关注百岁垂死的老人,借牛奶,刮胡子。某一天,他救了被埋在坑里的挖坑人,忽然领悟到什么,就在决定要走的清晨,垂死的老人去世了,他拍了几张送葬妇女的照片,掉头离开。

  似乎每件事和每件事之间毫无关联,无法聚合在一起给人一个明白的剧情。我在观看时一直试图猜测巴扎的职业和他此行的目的,似乎不了解这些就失去了解读电影的基石,就不知从何出发去将整个电影阐释成一个意义相对完满的圆。可是想来想去,我发现我错了,阿巴斯他并没有要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只是用他的眼睛捕捉了一段生活,这段生活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就是在时间长河里撷取了那么一段,呈现出来,让人们去感悟

  如果说他有什么要告诉我们,我想那应该是,人生的意义无法穷尽。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剧情不成为阿巴斯的关注对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有了故事自然而然就有故事的结局与意义,既然人生的意义无法穷尽,那又怎能用一个故事就涵盖了它的所有内涵呢?与其将意义紧紧地束缚在剧情的框架里,还不如就四散地张扬开,让人生自在地存在着呈现,让观众自己去寻找意义所在。就像有人在文章里说的那样:“电影像杯纯净水,就那么清楚清晰的摆在那儿,每个人透过它看到的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生存态度。”

  在他的镜头里,除了主角,所有的人物都是远远地融入背景,成为自然的一分子,大景深的镜头就随着主角的移动而移动,远处的人们模糊可见,构成画面的另一极。阿巴斯从来没有因为注重主角而忽略那些与主角同时在场的群众,因为真实生活中没有孤立的人,即使那些群众与主角没有关系,他们的存在也包含着一定的意义,这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相比《樱桃的滋味》里那跟随男主角似乎永远不动的长镜头,《随风而逝》里阿巴斯的镜头掌控力变得流畅许多。他的长镜头不是塔尔科夫斯基式的诗意,不是小津安二郎式的凝驻,而是一种以生活常态的步调舒缓的流动。山村的人们从容地生活着,老人在街上从容的晒太阳,房东妻子阳台从容的晾衣服,麦田里的人从容的耕作,连病危老人的儿子也只是在门外静静地坐着,他们不期待什么,只是在生活。长镜头就以从容的步调来附和村民的从容生活,与真实生活保持高度一致

  巴扎与村民一起的时候,他也是从容的,可是他的内心明显浮躁,他有所期待,因而无法心静如水。每次他接到电话,都会急匆匆地驱车赶往山顶,当车子疾驶过麦田间的山路,留下从容耕作的人们和一骑土尘时,这种浮躁更加明显。他显然不属于这个山村,一再地展现出自己的虚无:打完电话后无聊地看屎壳郎和小乌龟,这种无聊是空虚带来的,而空虚是由于一直得不到期待的东西带来的。

  究竟他在期待什么?在影片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他三番两次地问小男孩那个垂危的老人情况怎样,似乎在期待她的死亡。巴扎等得越来越不耐烦,电话那端的人物催得也越来越急,对于这些村民们毫不知情,依旧自足自乐地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生活状态,一种有所求,一种无所求,二者孰优孰劣一望便知,有人说阿巴斯熟谙波斯哲学,我倒有点感觉这“无欲无求“似乎很像中国的道家哲学,心勿为形所役,则不会患得患失,活得也自在逍遥

  巴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在挖坑人被埋在坑底时,他慌了,原来死亡来得如此毫无征兆,人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硬生生掐断。他开车四窜找村民来救人,比任何一天地等待老人死亡都急切,人被送到医院了,他如释重负。原来靠近死亡是如此地沉重,连他这样一个期待死亡事件发生的人都承受不住。他开始动摇

  巴扎的最终变化应该在和医生谈话之后,那也是我整部影片印象最深的长镜头。医生骑着摩托车载着巴扎,在土黄的山路上慢慢地颠簸,由远而近,由近及远,道旁的麦子熟透了,泛着金黄的光泽,麦浪一滚一滚。阿巴斯的镜头就那么若即若离地跟着二人,看他们随着小坡起伏,时而隐没时而出现,就像在麦田里航行,整个镜头唯美地像一首诗。再听听医生的话语:“如果我对别人没用的话,至少我的生活获得了大部分的时间去观察自然。”“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当你闭上眼睛时,这个世界美妙的风景你将永远看不到了。”我们忽然间就会感受到人生最简单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活着去感悟自然,感悟美。

  我想巴扎也一定感觉到了麦田的美丽,活着是如此幸福,自己有什么理由去期待一个生命的消逝呢?终于,他请求医生去给老人看病,彻底消灭了自己的期待,并决定离开村子,带着对百岁老人的祈祷离开,带着对生命的美好想象离开。可是他最后看到的景象却是老人的葬礼,他草草拍了几张送葬妇女悲痛的照片,忽然间也明白了死亡的严肃,死亡对于生命来说是种终结,除非是真的来到眼前,否则不要去亵渎它。生时生,死时死,珍爱生命,尊重死亡。

  看多了复杂善恶剖析,人们心里都投射了生存艰难的阴影,再看《随风而逝》,灵台忽然一片澄澈,生与死的人生哲学在阿巴斯的电影里饱满而简单,就像电影的名字《The wind will carry us》带给我们的感觉:风带着我们轻盈地飞翔,我们不知道风何时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何时坠落。

  《随风而逝》影评(三):与风偕逝

  舒缓的镜头,自然地记录着人物的言行,在大自然的背景之下,高原黄土、麦浪、偶尔出现的树一一让人想起中国西北的窑洞生活。老人随意安坐房前、聊天;妇女带孩子,做家务;男人呢?出去工作了!孩子上学,考试竟然要考十多天!工程师来到这里干嘛?似乎等待着某位老妇人的去世。接电话,开车上山,开车上山,接电话一一他的主要行为便是如此。而他却受人敬重着。他来这里是干嘛的?为了见证此地人的葬礼流程?为了见证朝圣之路?为了完成他人交待的工作?只有他是急吼吼的。但是他无能为力。最终,他释怀了,生命不是自控的,而是随风而逝的。风不知起于何时,亦不知止于何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与风偕逝!

  《随风而逝》影评(四):最记忆犹新的一幕

  (工程师询问女招待看到自己的相机没?女招待拿着相机给他)

  工程师:谢谢,你很友善

  女招待:就算你的车子是金子做的,也没有人会去碰它。学校外的事物学生们很好奇的。最好是锁上。

  (众人):是的,对。

  女招待:你懂电信吗?

  工程师:电信?

  女招待:是的。这是一个全世界信息交流的地方,你为什么来这?

  工程师:是的,明显是。我过去从没见过女佣人。

  女招待:你从哪冒出来的?

  工程师:什么?

  女招待:你有父母,不是吗?谁倒茶给你的父亲

  工程师:我母亲

  女招待:为什么说你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所有女人都伺候人。他们有三件事情:白天,她们是工人。晚上,她们伺候人。深夜,她们又工作。除了你母亲

  工程师:还是要谢谢你。

  (女招待转头面向另一个方向)

  女招待:我已经告诉你几次了不要在这停车。停在工程师的车旁边。你一开车就会污染了这里的咖啡。你使我失去了我的顾客。

  停车者:我还能停在哪里?

  女招待:工程师的车停在哪里?你一开车就让我们呼吸困难。我们咽下浓烟而不是茶。

  停车者:我就停在这里。

  女招待:你不能,你没有这个权利。这是我的咖啡馆,我的领土。你不能再这停车。

  男茶客:怎么了?

  女招待:停在工程师停车的地方。

  男茶客:发生什么事了?

  女招待:这是我的咖啡馆,我的领土。

  男茶客:让他去吧……只管做你的生意……

  女招待:我遇到这么多麻烦,还要工作。

  男茶客:招待喝茶没有这么累吧!

  女招待:那是不同的。我的茶让你轻松,谁来关心我呢?

  男茶客:你累吗?我才是精疲力尽的人。我在外面收割,在烈日底下,是大伏天。招待喝茶有这么累?

  女招待:我没有在工作吗?我没有努力吗?你的工作根本算不上什么。

  男茶客:记得第一次你为你未来的丈夫倒茶吗?你很高兴他也是。那些日子不应该结束。你应该记住倒茶的那天……

  女招待:开始那些日子和现在不一样。

  男茶客:现在为你丈夫倒茶是工作吗?

  女招待:一样吗?

  男茶客:是的,但这不是工作。

  女招待:不管做茶还是做招待,都是工作。我为你倒茶,你舒适了。但是没有人关心我,让我轻松。

  男茶客:我知道你很累。现在伺候喝茶是工作了。

  (工程师举起相机,正准备拍摄女招待,被发现后放下)

  女招待:不要拍照。我有三件工作了。

  男茶客:是我有三件工作,不是你。第三件是最苦最重要的。

  (工程师再次举起,又被发现,无奈只能收起)

  女招待:不要拍照!我应该留着它的。

  工程师:我把它拿开。

  男茶客:男人有第三件工作吗?只能女人有?

  女招待:我们没有?

  男茶客:如果男人没有做他们第三件工作,他们就是丢人,第三件工作重如山非常艰难,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错了吗?

  (女招待笑笑……)

  《随风而逝》影评(五):风把阿巴斯带走了

  7月4日,和人类学教授庄孔韶、电影哲学教师周冬莹等人在浙大玉泉校区旁的青芝坞畅谈了一个晚上影像、诗歌与人类学后,带着美梦入乡。5日早起时,打开的第一张音乐是许久未听的《教父》电影原声。当罗塔擅长的悲伤调传来时,隐隐约约觉得传递了什么。几分钟后,打开网页:阿巴斯去世。

  作为电影爱好者,阿巴斯是大学期间电影启蒙时最初“际遇”的大师之一。那时候在离杭州城20多公里外的郊区大学城,为了几张盗版电影碟,可以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文三路电脑市场中神秘的角落里和书生模样的老板聊上几句,挑上几张电影,当宝物一样带回寝室在电脑中看完。

  当时网络上的知识不多,挑电影除了靠少量的信息推荐外,更多的是靠海报找有兴趣的电影。几年中,除了美国科幻大片外,几十部在脑中久久挥之不去的外国人文电影作品中,除了《教父》、还有《蓝白红三部曲》以及侯麦的《四季》。

  而单独以导演为记忆线索的,就是阿巴斯了。在我看来,这些不同国家、不同形式和题材的电影,科幻片启发对未来的探索,《教父》是西西里的乡愿,蓝白红是意乱情迷,《四季》代表新浪潮的田园。于我而言,它们还都呈现了人性的永恒主题:悲剧精神。

  从“悲剧”这个视角而言,除了史诗般、英雄主义的悲剧,大师们的人文电影中,打动人心的还有看去枯燥无比画面,普通人物的特写,小人物,小事件。这些作品,初看苦涩无味,甚至催眠,看完以后觉得不会再看第二遍。但时间过去越久,那些催眠的画面、情节,却愈发地清晰,再品味时,牵出的是一个万象的文化与社会。导演和他的作品们,成了钥匙。

  阿巴斯于我而言就是那串钥匙中的一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符号,而不是某部作品启发的意义,建构了人们想象中的现代伊朗。他通过长镜头、自然光、非专业演员,从生活里找到电影的哲学意义。他进入到社会史意义的记录,又超越“史”,用一幅幅简单的画面,抓取了一个个当时看去无聊、实则会让人不断回味的、稍纵即逝的瞬间。

  更大的层面,他记录了一个忧伤跌宕的时代:从乡土和农耕跨出来的伊朗,经由伊朗革命,从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走向一个封闭保守的国家。出生在德黑兰的阿巴斯,毕业于德黑兰大学美术学院,做过平面设计师,在发现不适合走美术道路后走上了导演之路。

  他成名的1970年代,是上个世纪伊朗最繁荣的时代。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很快就传到了那个新奇地吸收一切新兴知识与文化的德黑兰。而这一切在1979年的革命中,反转成一个虽未动荡但社会分裂的国家。阿巴斯作品的 “悲剧”意义在于,他用沉静的电影语言和他个人观感,记录了这种反转。

  这说明政治从世俗的威权保守走向伊斯兰的政教合一式时,电影人或者说文人没有缺席。伊朗革命前的70年代初,政治氛围已经走向保守,在达鲁什(Dariush Mehrjui)开创了伊朗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后,在各种禁令下,阿巴斯通过德黑兰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发展研究院(Kanoon),与一群年轻导演一起,创造出了伊朗儿童片的标准,儿童片也成为他成名一个类型。马基德(Majid Majidi)和阿巴斯惺惺相惜,前者用《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等儿童电影,呼应了阿巴斯在《生生长流》、《过客》、《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白气球》、《让风带着我飞》等作品中,用“带着镣铐在跳舞”呈现的儿童影像。

  是阿巴斯这把钥匙,带我进入了一个想象中的有波斯历史的伊朗:它土地贫瘠、但有诗、有音乐、有眷恋土地的人们。这在他抽象的关于“路”的影像表达中非常鲜明,呈现了一个落寞的、延绵不绝的和正在逝去的空间与时光。阿巴斯在2006年拍的短片《路》中,系统地回顾了他对路的意象。虽然30多分钟的影像中,那条路已经不再是《樱桃的滋味》和《风会带走我们》中贫瘠、萧瑟的乡村,是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但景象依旧凋零和孤独。

  这种凋零和孤独,在阿巴斯的多部电影中不断地回旋、重复,也在现实中不断地得到验证。2016年的巴黎,在西欧社会经历多次恐袭创伤时,从伊朗革命时留在法国的伊朗裔教授法哈德,疾声呼吁人们要回到70年代的历史理解伊斯兰。阿巴斯传递的凋零和孤独又再次重现。

  作为导演的阿巴斯,用风、路,记录了半个世纪的伊朗普通人。而作为诗人的阿巴斯,用波斯文写就的诗集《随风而行》,最精短的文字营造的空间,呼应了他电影作品中的这些意象:“鸽子白身影/抹入白色云彩中/白茫茫天地”。

  阿巴斯在《风会带走我们》中,以“风”的意象呈现了他对死亡的理解。7月4日,风真的把他带走了。而我,在他生前在拍的最后一部作品《杭州之恋》的杭州,致敬这位伊朗现当代的伟大导演。

  《随风而逝》影评(六):生生不息,细水长流

  今天继续在食堂吃饭,中午继续看电影。

  在腾讯看的《刺猬的优雅》,自动推荐我看《一次别离》《随风而逝》。。。我选了《随风而逝》。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今年夏天去世,唏嘘怀念之声犹在。以前断续看过他的《橄榄树下的情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樱桃的滋味》和《生生长流》,仿若还原的生活本身,纯净的生活滋味,细水长流。

  看这部《随风而逝》更像悬疑片,我夏天看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也觉得悬疑气氛好浓,一直好奇为什么。这部片子153分钟。从汽车驶入画面开始一直就是行走的山路,几个男人的对话,路边的数,大大小小的树,远处的山,土路随着男人的对话呈现,他们是谁?他们来做什么?一直到影片最后都不清楚,而且除了男主巴扎一直行走在电影中外,那些人都没露面,只有几句带过。小男孩发仔在路口等他们,说是他叔叔交代他来等的,叔叔也没露面。然后巴扎就在这个安静的小村子里到处闲逛,只有一些老人女人有时和他聊天,有时就是看着他走来走去。存在里信号不好,他接电话必须到山上的墓地里去,哪里有个人在挖一口井,为什么挖井,能挖出来么?部知道,生活就在继续。巴扎还关心一个生病的老妇人,并且在电话里不时汇报老妇人的信息,他是为老妇人来的吗?电话里的夫人是谁?她为什么关注着老妇人?这些都没有答案。

  我们看到的是巴扎刮胡子,买羊奶,跑山上皆电话,和挖井的聊天,也关注着垂死的老妇人,小男孩送面包,关注着自己的考试,巴扎的同伴想回德黑兰,继续等待没有意义,巴扎迁怒小男孩,这一段他的情绪明显焦躁,在山上电话里也几乎要吵起来,并把爬行的乌龟推翻,乌龟在等他离开后自己翻过身,继续爬开了。

  电影里村子就是村子的样子,白色的,尘土飞扬,成群的羊走过,鸡飞狗跳,人们在安静的生活,有人怀孕了是生产了,有人垂老了,去世了。生命还是这样的细水长流。

  山上挖井的人被埋了,巴扎发现后很慌乱赶紧下山招呼人救人,看到被送到医院才如释重负,他请医生给老妇人看病,医生说不过是止痛了。

  片中他去地窖买羊奶一段很美,女孩穿着红花的长袍裙,提着灯,半明半暗,就像一幅油画。令他情不自禁读起诗来,诗本来就是他们的语言。

  “如果你去我家,哦,好人,把你的灯拿给我。

  透过窗户,

  可以看到街上快乐的人群。”

  以及这首题名的诗,随风而逝。

  影片在巴扎拍了几张送葬的妇女(应该是)之后将在山上挖井得到的大腿骨抛到河里,看着骨头随水漂流而结束。

  他的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美,成片的麦田,略白的土路,光秃的远山,以及人。

  《随风而逝》影评(七):似有若无的爱情线大家都没注意到吗?

  看了大家的评论,发现有个细节似乎被大家忽略了。就是隐约存在的一条爱情线。

  主人公经常跑到高地接电话,一直有镐声传来,他和那个从未露面的挥镐人有一系列的对话。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个穿红裙的身影飞奔而去。挥镐人建议他到某家去取牛奶,挤牛奶的少女正是那个飘然而去的少女。他很好奇地想看姑娘的脸,想知道一下那挥镐人的“品味”如何,未遂。

  有意思的是,少女的妈妈收下了牛奶钱却遭到了女儿的埋怨,妈妈只好叫回那主,交回那份钱,姑娘的脸只惊鸿一瞥般露了小半个远景的美丽。

  当他又一次上山接电话的时候,发生了塌方事故。人们紧急救助,把伤者架上车走了,男主搭着医生的摩托车离去的时候,红裙少女和她的妈妈急匆匆地赶到了事故发生地。

  嗯哼,是的,这是一条引而未发的爱情线,粗心的乃们都木有看到~~~

  《随风而逝》影评(八):用诗歌来伴随我们的生活,等待着随风而逝的那一天

  阿巴斯仍展现了他特有的手法,美到窒息的景色,唠叨不停地说话,缓慢到几乎停滞的节奏,平缓到没有一丝波动的日常情节——等同于没有情节。 但这次他用它们来探讨活着的意义——通过对死亡的等待。 摄影师所在的摄制组来到不太发达的某个山区,等待着拍摄葬礼,也就是在等待一位老妇人已知的、必定、即将、却不能确定最终日期的死亡。 在等待一个生命终点的这些日子中,生活仍在照常进行。新生命不自觉的已经诞生;小孩要努力学习、迎接考试;大人要操心工作,为工作中的不如意、生活的压力而烦恼;就连屎壳郎也得尽力推屎,乌龟要尽力爬行。 每个生命都在努力活着、尽力生活。 我们不妨为此添点诗意,多点耐心,耐心等待最后那阵风带着我们远逝。 犹如摄影师将诗歌献给地底下不见天日的挤奶女孩,而女孩不像她的父母不能理解诗歌之于生活的珍贵,将他视为贵客,坚决不肯收他的奶钱。摄影师的同伴最终失去了耐心,先于他离开了,但有诗歌相伴的他,却最终等到了老妇人的葬礼,完成了拍摄——实现了他来到此处的意义。

  《随风而逝》影评(九):我的解读 《随风而逝》是阿巴斯的另类黑帮电影

  看这部片是因为出品国家是 法国和伊朗

  实际上应该是一部地道的伊朗电影,之所以标上法国,估计是因为投资方的原因,反正片中的阿拉伯文字一个也看不懂。法国对世界现代电影的推动力还是很大的。包括中国很多导演都得到法国资金的帮助。我是冲着法国风格去的,结果不是我期望的那样。

  看完以后,想起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电影风格不同,但是内在的精神是一样。

  也许同时到场观看的人都把《随风而逝》当成文艺片来对待,也可能是片名的翻译,或者是内容简介的导向,或许真的误导了很多人的解读。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黑帮电影。只是阿巴斯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叙事式风格来隐晦的表现黑帮的意图。可能也是国情所致,不能直接拍摄黑帮电影,比如我的国家也不能直接拍摄黑帮电影一样,这种没有打打杀杀,追车爆炸的,甚至连“杀”的台词都没有的黑帮电影,比较容易通过电影审查的管制。

  下面说说我的解读正片的部分:

  开场时一段伊朗高原的行车镜头,一大段车内人聊天打发时间的对白,人却没有出现过,一辆老旧的四驱车在山路上走着,这段时间我没有计算,估计有5分钟之多,对白不会是无意义的,他们在对白中提到的独树的风景,2棵树的风景都一一出现,大段大的沙石公路告诉我们,他们将去偏远的地方。 而这条路是踩过点的,所以对路上的地点是熟悉的,人物不露面是身份所致,他们不希望路上的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在进入村子的时候,杀手们统一口径说是来寻宝的。寻宝的工程师至少也要带些工具吧?没有。他们们每天的工作也没有交代,工程师每天出去探风,下手们在房间待命,日子过了预定的时间7天,再一个7天,又再一个7天,胡子都刮了好几次,任务还是没有完成。

  没记错的话,通篇出现过2个特写镜头,第一个是进入村子前,小朋友(抱歉不记得名字)在村边路口等待车辆的到来,小朋友走近形成特写。第二个是工程师离开村子的早晨,在屋顶观看老妇人死去的情况。

  第一个特写的形成是小朋友由远走近形成的,交流的话题是他接到长辈的指示,在这里等待工程师的到来,引领他们到安排好的人家住宿。到来的工程师还是看不到什么模样,为什么!我觉得是导演暗示了小朋友在这个事情中的重要,随后小朋友带杀手工程师进入村子,故意走一条小道,从长镜头的画面上看,这条小道是无路可寻的,至少我看的感觉是无路可走;而小朋友总能带领工程师峰回路转的走到村子里去。也暗示了他在这个片中起到的重要性。

  第二个特写是在片子的最后,老妇人已经死亡,杀手工程师在观察和确定死亡时直接切入的,强烈的暗示出老妇人的死亡对他此行的重要性,随即他离开了村子,影片结束。

  黑帮片中主人翁的性格决定了事态的进展,一个喜欢诗歌的杀手工程师,也决定了他的做事风格是一定会有挣扎的,导演通过在墓地的电话与他的老板进行电话沟通,也预示他次那个是的行业也总是和生死相关,杀手工程师因为个性,不愿意直接使用老板希望的方式去办事,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了结这件事情。那个看不见的挖坑人最后被塌方压伤,也是预示黑帮生活的结局必定是悲惨的。

  黑帮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有据可查的,他来到村子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小朋友带他熟悉村子的地形,了解相关的情况,而且和小朋友搞好关系来套取情报。在茶馆是看到重要目标人物就进行跟踪,那个老头是老妇人的亲人,每天出现在茶馆和自家台阶上,照相机的再次遗忘表明他的目的是去了解人的情况,而非在做所谓的工程。

  他的手下始终就没有露过脸,因为他们无法左右杀手工程师,直接被忽略,最后他们抱怨杀手工程师答应的时间都超期3周了,他们想直接完成这件事情,杀手工程师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办事,他的手下不满他的做法悄然离开。

  杀手工程师利用小朋友来套取情报,多次遇到小朋友就打听老妇人的身体状况,当他确定小朋友信任他以后,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认为我是好人吗?为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你是好人,为什么却没有语言回答,只是笑。杀手工程师又问一次,得到确认后他轻松了很多,甚至和挤牛奶的小姑娘聊起诗歌来。 一个正常的人会问同一个问题2次吗,在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就是感情打击到极限后迷失自我,这时他会反复的问一个问题,他真的不爱我了吗? 会问很多人这个问题。但是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去问别人,你看我是一个好人吗?

  另外一句是他回答小朋友考试遇到的问题,脱口而出的是“坏人上天堂,好人下地狱”。

  在导演手册里是不可能出现口误的,也不可能出现无意义的画面和语言。身份的界定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但是他没有想到小朋友后来居然会给假情报,(村里人也是有防范的,证明这个老妇人的地位很重要)他很生气,对小朋友发火,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直接的交流了,虽然他企图去修复对小朋友的伤害,小朋友没有给他沟通机会,虽然他多次想邀,小朋友没有再坐上他的车。这个杀手也是有感情的,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

  这个黑帮片拍的是相当的隐晦,甚至都没有出先任何关于谋杀,任务,手段等等,但是杀手的本行还是有描述的,在墓地追逐着把乌龟踢翻后就扬长而去,后来的屎壳郎推着牛粪的镜头暗示杀手的生活就是必须按照规则去办事,必须完成任务,不能违背杀手的游戏规则,他的生活就是屎壳郎,不管牛粪掉到哪里,他都必须要推着走。

  最后完成任务是借用了医生的手,他始终不去老妇人所在院子,也是要在行为上把老妇人的生死与自己的行为毫无关系,他在救挖井人的时候自己在寻找下手的机会,无意间出现的医生给了他灵感,他把医生带到老妇人家门口,自己却不进去,之后又主动去帮老妇人付钱买药,在摩托车上讨论的2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第一个问题是杀手征求医生意见能否抽烟,医生说抽烟是你个人的事情,与我无关,想抽就抽吧,杀手没有抽,医生又说,你抽烟我不管,但是你抽会烟破坏环境的。

  去药店的路上杀手工程师的电话又响起来,执行任务的压力又来咯,挂掉电话后,医生说起的买药方式给杀手启发,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让老妇人死去的方式,对话结束是,医生的摩托车离开正路拐去一条看上去没有路的便道,暗示了什么呢? ……黑夜来临,这是片中唯一的夜晚场景,黎明时分,杀手起来收拾行李,拍下证据后离开。

  片中有2个重要的道具

  第一个是照相机,在我们的经验里,一台单反照相机在任何国家里,都是一件相当重要设备,谁都会小心的对待和爱护相机,而这个杀手根本不在乎这台照相机,因为再好的相机和人的生命比起来都是微乎其微的,在相机出现的第一场戏,杀手企图拍摄那个老头的照片,却被茶馆的老板娘阻止了,然后他去跟踪老头,就把相机扔下在茶馆。 相机再次出现是他利用相机拍摄老妇人死亡后送葬的人群。为什么? 我认为他需要这些作为证据,证明他完成了杀死老妇人。 所以他在拍照时是没有选择角度,直接连续不断的拍下所有的人。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另一个重要道具,一根死人的腿骨

  杀手第一次来到墓地接听电话,也是他第一次向老板汇报情况,他非常紧张也非常重视,现在村里的小山头尝试接受的较好的信号,后来没办法在转到更高的地方,于是墓地出现,如果电话只是为了和他的父母沟通,那么没有必要那么重的篇幅,也没有必要那么紧张。二老板的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听清楚才行。另外他的电话号码是不公开的,就连家里人都不知道。为什么? 杀手的行业所决定的。

  腿骨的出现就明示出他的身份,也是暗示了他为什么来这个村子的原因。这个骨头一直放在他的车上,。让老妇人变成骨头就是他的任务。他完成任务后,把骨头扔掉,也暗示任务完成了。影片结束也是落在骨头上。 如果我是一个常规的过客,捡到一个有意思的骨头,我会带回去的,杀手是不需任何的纪念品的。所以他抛掉骨头。

  石头最后的解读是

  伟大的阿巴斯导演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拍摄了这部黑帮电影,是否也是想伊朗当局进行一种暗地里的较量呢! 当局的审查居然没有人能解读出这背后的故事,呵呵,讽刺的狠啊。

  写完后在网上搜到的几句话

  片名The Wind Will Carry Us来自一首探索「生」与「死」的诗词,诗词中指出「生」与「死」是无法由我们所掌控的,惟求大自然而已

  我的理解是杀手工程师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他唯一能做到的让老妇人用符合常规的方式死去。 而杀手工程师所佩戴圆形眼镜是否暗示着阿巴斯是和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有所联系,相互惺惺相惜,或者是反过来。。

  欢迎讨论

  《随风而逝》影评(十):阿巴斯和马麦迪

  身边有一张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片子《风儿带着我们飘》,名字听上去很美。

  最初看阿巴斯的片子,是在2001年的国庆假期,在朋友家里,朋友去机场送行了,留下我一个人,百无聊赖的,于是翻看起琳琅满目的碟片来。看到一张《樱桃的滋味》,同样是很动人的名字。

  事先看过戴锦华的第一次电影推荐,讲到伊朗电影,就有这个名字。当时还误以为它和《小鞋子》都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后来才知道《小鞋子》的导演马麦迪是伊朗电影的第二代导演,而阿巴斯则是第三代了,两者虽在选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很大区别。

  马麦迪的两部代表作品《小鞋子》和《天堂的颜色》都是儿童题材的作品,展现的是儿童善良纯洁的心灵和血浓于水的亲情,纯朴简单,催人泪下,但它涉及的范围较小;而阿巴斯的几部代表作《樱桃的滋味》、《橄榄树情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不息》等,题材多变,视野开阔,在共同的贫穷落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樱桃的滋味》关注人生苦难讲述人生哲学,《橄榄树情人》讲述灾难过后一对年轻人的简单纯朴的爱情,《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表现的是孩子的善良无邪,“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印证,《生生不息》记录了地震后人们重建家园的过程,更像一部纪录片。

  可以说单看一部作品是无法评价阿巴斯的,只有把他的各种作品合在一起才构成了阿巴斯的风格,这是一个富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广阔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和深入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简练而深厚,打动观众的同时亦能发人深思,给人警醒。在我看来,他是在马麦迪之上的。看来伊朗第三代导演继第二代之后,青出于蓝胜于蓝,无怪乎这几年伊朗电影声名鹊起。但是看中国的电影导演,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