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最好的朋友哈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02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是一部由多米尼克·摩尔执导,洛朗·吕卡 / 塞尔希·洛佩斯 / 玛蒂尔德·瑟妮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观后感(一):标新立异的意外之喜

  其实我本来是想搜“mon meiller ami",结果由于中文翻译原因,无意中搜到了这部电影,不过我很庆幸,如若不是这机缘巧合,我也不可能看到如此令我惊喜的神作。

  最令我惊喜的是这部电影风格的不明显是的,它的题材并不是很鲜明,但令人称绝之处正在于此。电影开头,画面局限于一辆狭小的汽车内,我曾一度以为又会是一部狗血的剧情类型片,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发现原来不是。

  影片前三分之一部分其实也还平常,无非是路上偶遇老朋友然后邀请到家里住,但故事后来的发展让我知道了这片儿原来不是主打温情路线的,但真要说什么风格我也说不上来,可能划分到黑色幽默外带点儿惊悚会说的过去。

  那个哈里在我看来无疑是个神经病,而且到最后弄的男主角也有点儿跟着神经病了。然而如果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会有他们身上的影子,(例如不分道理毫无理由关心朋友)。这部电影只是把现实生活中我们身上的这些点夸张放大了而已,这是最有意思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当那些心理被放大,被极端化,出来以后竟然会是这么个效果

  还有那部没写完的名为“会飞的猴子”的小说,那首叫“午夜的匕首”的诗,这两个文学作品是整部影片的一个线索,我认为也代表了哈里对男主角的期望,或是梦想之类的玩意儿。为了完成这个期望,哈里不惜一切代价,最后更是杀死了自己女朋友。(不好意思没忍住剧透了)。另外还有杀人方面处理手法,从第一次杀人(也就是男主父母)全过程表现。到后两次杀人一笔带过,只描绘出结果而并不详述过程,这种表现手法能让观众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也更易让人们觉得哈里这时的残忍——貌似杀人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同时也彰显了一丝冷幽默。这是点睛之笔。这种细节的表现手法也是影片出彩的地方,能看的出来电影做的很用心

  而且中文翻译的也很到位,例如法语中的“a la prochaine”没有被翻译成“下次见”,而是翻译成“后会有期”,更具中国特色,如此种种,给影片增色不少。

  这部电影的标新立异让我没能从脑中找出一部国产的类似片子,只能说法国人脑子强大。正如当初看“楚门的世界”。现在中国电影的硬伤就是缺新。

  搞笑片儿永远是无厘头搞笑,要么就是如同“疯狂石头系列盖里奇的纯粹模仿版。剧情片一贯的狗血,爱情片一贯的煽情。这类电影基本上你看个看头就能猜到结尾,没什么看头。新颖一些的也就是姜文的电影,但是出片儿的速度让我实在不敢恭维,不过这样也好,慢工出细活。

  说了好多题外话,总之,感谢强大的中文翻译的误会,让我有了这份意外之喜。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观后感(二):michel的那首诗《午夜的匕首》

  Il s’est approché lentement

  Avec son grand poignard en peau de nuit

  Il a pris, il a pris tout son temps

  Avec son grand poignard en peau d’ennui

  Il a reniflé dans le vent

  Avec son grand sourire de trop de nuit

  Il a souri de toutes ses dents

  our laisser t’approcher lentement

  Il a pris tout, tout son temps

  De son flanc a délogé une lame de fer

  Avec son grand couteau en peau de fer

  Il s’est mis à tuer le temps

  Il avait froid dans ses grands vents

  Il avait de la poule à chair

  Il était nu, nu comme un ver

  Avec sa lame en peau de fer

  Avec son grand couteau de nuit

  Il ne savait vraiment pas quoi faire

  Il faisait froid, il est parti.

  (Francis VILLAIN - Harry un ami qui vous veut du bien)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观后感(三):最甜蜜负担

  凌晨随便搜了部电影看,从名字看以为是一部轻松的剧情友情片,谁知道却大大超出我所预料。看完之后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惊悚或者压抑,反而是对主人公,对导演深深理解

  哈利对他的崇拜和敬重远远超出他对于自己的爱惜,对于自己的才华爱好被婚后的生活,妻子孩子埋藏了,日复一日忙碌都快忘了自己是谁,然而在假期中哈利的介入让他重新燃起了以前自己对于文学诗歌的爱好,又重新拾起了笔开始写作,but God knows,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父母,杀死他的弟弟,杀死好友性感未婚妻之后才重新燃起的创作欲望。不知道是在扫清前进路上的杂念之后的产生的强大力量还是在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各种状况压的他透不过气来企图找个出口发泄从而重新开始的写作。

  与其把哈利看作男主一个没有一点记忆同学不如把哈利看成男主自己内心深处那个dark的另一个人格。这样故事就简单明了起来,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投身社会后,繁乱沉重的生活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企图拜托来自父母,妻子,孩子的期盼要求,想着自己以前的梦想,不由得的悲从中来,在人格黑暗面想扫清生活中他认为的负担和前进道路的阻碍,但是当看到孩子无邪的眼神依赖,妻子的爱恋后醒悟过来,原来这些都是甜蜜的负担,谁也摆脱不了。

  如果单纯的看故事表面,这部电影未免有点antisocial,整部剧全成了一部让人费解的惊悚片,其实导演只是对陷入滚滚红尘中的失去原来的理想梦想的我们包括自己的一种仪式上的祭奠。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观后感(四):你从来都不会是万能人

  我是惧怕看书的人,因为做这件事一定要专心致志,尤其是看到一本好书时,会使你整个人沉浸进去,不经意间你的有些想法就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我不知道,我只是很怕有些人只看某一类书,而形成绝对观点。而同样的,我不认为我有那个时间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看影像作品更接近于我们的生活,你早已习惯眼睛过滤掉自己认为没用的内容,而避免大脑负担过重。看电视可以有一眼没一眼的瞧着,可以同时做其他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文字的力量其实是强过语言很多的,看母语电影时,有时我们不用看画面,只凭一个人的语调和语气,就可预判情节。而观赏非母语电影,绝大多数时我们只能借助翻译的字幕,这时有趣情形就产生了,你的眼睛看着人物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产生的预判,和你看到的翻译文字的传达而获取的内容并不一致,甚至抵触。

  在母语电影里发生演员语气和面目表情不搭、台词合理等情形,你立马判断说演的真烂。而在非母语电影里,你会思索,演员的表情和翻译,到底哪个才是导演要传达的?有一种不自主的的将剧本从电影里割裂出来的快感

  好的小说并不意味可以拍成好的电影,用文字轻易展现的人物心理描述,用影像是很难表述的,就算这个演员已经获得过很多次奥斯卡奖。小说里的人什么都不要做,坐着不动的作家先生就可以展现各种心理,电影里的人物,举例象《搏击会》这部电影,要打得惨烈不行,炸毁数座大楼,才能展现一个人的人格分裂程度

  这部电影,也同样是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电影,他所展现的方式,就影像来说无疑是非新奇的。用画面来展现心理,诡异莫名,真真假假都用真实展现,使影片有了力量。如果你真的沉入其中以为这是一个“故事片”的话,那你真的错了。我宁愿你将它看做是一个梦。

  下面我从一个相对条理清晰的梦的角度,来尽量完整的阐述这个“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发生在作家主人公次日驱车看望父母的前夜,他做了一个诡异的梦。

  梦中他已经驱车去看望父母,夜晚睡梦中在度假小别墅炎热,使他梦到自己一家人置身于一个极不合理的异常炎热的汽车里面,烦躁的孩子的妻子都表明了主人公承受的压力,这时在路途中遇到了同学哈利,而他却对同学哈利一无所知,同学哈利在去瑞士游玩的路上莫名其妙的转道到他的度假别墅,回到家,作家主人公发现了一个半日建成粉色瓷砖豪华无比的洗手间,预示着在这个洗澡都不方便的度假别墅他是极其怀念城中家里的方便洗澡间的。哈里同学对主人公不可思议的崇拜,预示着主人公的自我激励,或者说哈利是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他写了一个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哈利是个无父无母大把金钱美女相伴夜夜笙歌随意游玩的人,我们梦想中希望自己都成为这样活着的人。

  每个作家写下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影子,哈利就是他自己,本来在度假别墅专心写作的主人公,面对烦躁的孩子他搭建了秋千,面对妻子诉说的危险他填埋了深井,面对有心脏病固执老父,他不得不在次日清晨驱车拖家带口去看望思孙心切的父母。但是在梦中的他,展现潜意识里他是极想摆脱这一切的,回到本来来别墅的目的,专心写作,也就是和他作品里的主人公哈利在一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我们看到了,哈利在梦中杀死了主人公的父母,他可以专心写作了,杀死了影响他思维诱惑美女,他可以专心写作了,但是在哈利继续要联合主人公分工杀死主人公的妻子和孩子时,我们的主人公终于杀死了哈利。

  我们从来都不是万能人,在你专心于一件事时,无可避免的会忽略其他的人和事,甚至面临取舍的问题。压力人人有,看你怎样来纾解这些压力。影片结尾主人公从睡梦中醒来,孩子的一吻,前晚争执分床而睡的妻子,两人的互相道歉和谅解,睡得饱饱的主人公又精神焕发,拖家带口奔赴看望自己父母的路上,带着自己未完成的作品。

  .S.

  这部影像,有文字般引人入胜魅力

  《我最好的朋友哈利》观后感(五):迷人匪夷所思的黑色电影

  最近我迷上了这类还未成流派的惊悚电影,我称它们为迷人又匪夷所思的黑色电影,或者黑色惊悚。它们大多产自法国,可以用风格怪异,情节不合常规逻辑来概括。如果硬要归类,可以分在黑色电影和惊悚电影分类中。这类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它们的切入点很小,但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切入点古怪又夸张的展开。片子里的每个主人公似乎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而电影就是围绕着他们种种心理问题的一个心理游戏,一个歇斯底里又神经质的精彩骗局。

  比如[La Moustache]里那个可怜的男主角,他满心以为给妻子和朋友开个玩笑,把蓄了十年的胡子剃掉,但可悲的是每个人都假装看不到。很快,他的得意的笑容不见了,他问每个人为什么没有看到他刮了胡子?但所有的人都跟他说他从未蓄过胡子。到底是他神经错乱,还是众人的一个玩笑?

  又比如20003年在嘎纳电影节大放异彩的[Swimming Pool (池畔谋杀案)],其实故事逻辑和结构上都很像2000年法国惊悚导演Domink Moll的[哈利,亲爱吾友]。这两部电影都有具有极简单的故事结构。两位年轻法国导演们都用了"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 让故事简单而且荒诞)的手法,把观众们的思路牢牢的牵制住。没有玄机隐藏,没有连串疑点,也没有传统恐怖电影的机关种种,只有最最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神经质的主人公们,却足以让观众不得其解,这就是构成此类黑色惊悚片的必然因素,也许你会说它很无里头,可你却像上了瘾似的必须把他一口气看完。然后在你绞尽脑汁猜测片中的种种疑点该如何收场时,电影却巧妙的摊开最不可思议的结尾:难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主人公拟想出来的幻觉?难道那个恐怖好友哈利([哈利,亲爱吾友])和狂荡的妙龄女子([Swimming Pool])只是主人公双重分裂人格的另一面?是的,此类电影往往会把问题留给观众,像在和你玩心理游戏,讽刺你的幼稚,于是你只能带着兴奋和愤怒回家打开浏览器google关于这个电影的所有评论。

  双重人格,人格分裂的电影曾在90年代末争先恐后的横扫各大主流电影奖项,最著名的当属美国人拍的[American Psycho],[Flight Club]和[American Beauty]。当然这三部片里都隐射了复杂的资本社会的问题和人们的世纪末恐惧症。我想,或许它们是此类欧洲黑色惊悚电影的庞大前身。不过聪明的法国独立导演们只想和你玩一个狡猾的心理游戏,而好莱坞的大导演们是在构思一个更具野心和卖相的时代产物。

  关键词: Domink Moll, Charlotte Rampling, Sabu

  推荐电影:

  [ La Moustache ] by Emmanuel Carrère,法国,2005

  豆瓣连接 imdb连接

  [ Swimming Pool ] by François Ozon,法国,2003

  豆瓣连接 imdb连接

  [ 哈利,亲爱吾友 ] by Domink Moll,法国,2000

  豆瓣连接 imdb连接

  [ Lemming ] by Domink Moll,法国,2005

  豆瓣连接 imdb连接

  [ Monday ] by Sabu,日本,2000

  豆瓣连接 imdb连接

  转载注明作者JEUCE,http://jeuceh.spaces.live.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