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心营救》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心营救》影评精选10篇

2018-03-11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心营救》影评精选10篇

  《地心营救》是一部由派翠西亚·里根执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朱丽叶·比诺什 / 罗德里戈·桑托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心营救》影评(一):好片子,不该像矿难一样被埋没

  好片子,不该像矿难一样被埋没。简单几条。

  1.同样的矿难故事,在中国每年都几乎发生,除了家属要赔偿的时候掩盖不住上点法制进行时之类的节目,几乎没有正面报道。为了维稳,脸都不要了。这种题材故事只有 盲井 略有带过。

  地下700米,矿工不知死活。你说政府会不会救??哪怕就算是明知道还活着,那就再拖几天,饿到他们死了为止。最多家属每人赔偿几万块了事。成本低啊!!

  2.人性的刻画很敦厚。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天朝人更加各自为营不爱团结,还是拉美人民更加呆萌淳朴善良容易被忽悠。反正我是不敢想象一群中国人被埋在地底下几十天缺衣少食会不出现暴动吃人的现象

  去年的新闻 ,鲁荣渔号事件 ,更使我对中国人 在封闭的环境下 的群体争斗展现的恶劣人性有了忌惮。

  3.中间一段大家饿到极致导演反而用一段类似火柴小女孩 的幻境 勾勒出 最后的晚餐 一般的悲怆与神圣。这一幕实在令人赞叹,着色热情奔放,食物散发的诱人气息和神圣的光芒,配上幻境中众人嬉戏谈笑,背景乐的庄重,还有所在矿难废墟的破败窘迫形成了强烈对比,又使得观众更加为这33人命运扼腕叹息~实在是妙不可言!!

  《地心营救》影评(二):救

  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已经很浓,《地心营救》作为灾难片,在视效场景上花了很大功夫,虽然没有《火星营救》那样的外星环境考验,但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运动危险挑战不小,画面十分震撼。但最大看点还是这33个男人之间的协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戏刻画。在食物匮乏,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情况下,恐惧绝望弥漫在人群中,他们最终克服种种困难、重燃希望的过程,让观众揪心感动。 《地心营救》的名字听起来跟之前公映的《火星救援》很相像,但不同的是前者并非杜撰,而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在表现上也并没有一味地用视觉特效和大的灾难场面刺激观众,反倒十分“走心”。矿工们深处绝境时的心情变化以及最终获救后的热血感动都让这部电影显得“后劲”十足,即使走出影院仍然会一再回味。

  《地心营救》影评(三):在智利,阶级兄弟的命有多重?[猫]

  本文已发表于《环球银幕》2月号,如有转载,请一定注明并联系本人。 ---------------------------------------------- 说起矿难片,我们脑子里首先蹦出的都是昏黑的场景和凄惨的人貌,但导演派翠西亚·里根却证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故事,依然能用丰富漂亮的色彩展现,大片土地,与蓝天相配,加上拉美的鲜艳衣裙,美感不输《疯狂麦克斯:怒道》。当然,这故事曾震惊世界,宛如神迹:智利69天成功营救33名矿工。 电影开场,矿工和他们的家人在派对上玩耍,吃吃喝喝,谈谈工作,踢球唱歌,他们身上洋溢着轻松自如快乐尊严。不过,也会有酗酒虐亲人的,跟小三老婆搞三角恋的,地域歧视工友的,这就是智利普通矿工的日常生活。塌方一开始,电影制造出的扣人心弦紧张气氛,也仿佛通常的惊险片,区别是你知道不会出现最后一秒逃出矿井的好莱坞逆转。 跟世上其他地方一样,矿老板也想隐瞒矿难,但现实仿佛比虚构的《火星救援》更科幻。政府没有赶走情绪激动的家属,而是决定斥巨资倚靠最顶尖的科技营救这33名矿工。电影为在一线奋斗的矿业领导设计了非常完整英雄发展弧线,他从纸上谈兵西装成长废寝忘食的总指挥,忍下愤怒家属(朱丽叶·比诺什饰)掌掴并渐渐与之建立友情,更从与对方的聊天中悟到新的营救方案,他不言弃又懂科学特质,是营救获胜的关键。钻头屡败屡战终于钻到矿工避难处之后,矿工与亲友视频,并在最终获救前与地面专家开视频会议,这都让人惊叹科技对遇难人群的拯救能力超乎想象却又在情理之中。 井下的阶级兄弟能撑过69天,就靠他们对神的信仰和马里奥大哥(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强大性格魅力了。如果不是他及时阻止哄抢食物,并每日均分微少的食物量给大家续命,矿工们很快会陷入没有食物并自相残杀状态。他始终不放弃希望并鼓舞大家,还要维持人际和谐,包括劝阻工友不要为地面送来的破ipod打架,同时自己拒绝被巨款收买,不是因为他,幽闭空间里的33人也撑不到出头天。出来了,就是一辈子的兄弟。 四颗星 亮点:詹姆斯·霍纳的绝唱配乐,拉美味十足,又积极乐观。酒鬼矿工与姐姐亲情复苏,原配与小三争老公最终小三赢得真爱,这两条贯穿始终的支线让言及生死的电影产生温婉情趣和生活气息。 你还可以看:《火星救援》,《绝命海拔》

  -------------------------------------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地心营救》影评(四):阿卡塔马上下的奇迹

  14年世界杯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则广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TgwMDY4.html?from=s1.8-1-1.2

  一群大叔群情激昂为他们的国家呐喊着“我们不怕死亡之组,因为我们不怕死亡!”“chichichi lelele”,听起来犹如口吃一般的口号却诉说着智利这个国家的骄傲自豪

  回到14年世界杯,智利同无冕之王荷兰,卫冕冠军西班牙,澳洲袋鼠澳大利亚分为一组,这在外人看起来就是个鱼腩的角色,然而智利做到了,在智利33名矿工和全国人民的鼓舞下,首回合3比1袋鼠,次回合2比0板鸭,最终以小组第二昂首出线,并在与东道主的对抗中90分钟战平,仅仅是站着倒在了12码线上。 他们真的不怕死。 这部片子是根据10年的智利矿难事件改编的,全部33人都成功得以获救,震惊了整个世界。 电影开头飞快的交代了部分工作在阿卡塔马沙漠上矿工们的家庭成员父子、父女、姐弟爱人,并介绍了黑心的矿场主超负荷运作和对比明显不安无可奈何队长,暗暗埋下伏笔。他们中有的人带着逃避,有的人带着欣喜,有的人带着茫然,有的人带着懵懂,他们带着各种感情告别了亲人,然后被大卡车带到了地下,随着入口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渐渐与世隔绝,告别了整个外部世界。

  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不安地问马里奥大叔:这是唯一的入口吗?

  行家里手马里奥说,yep.the only way in and the only way out.

  之后的整个铜矿的倒塌,他们逃到了地下700米的避难室,而他们身边仅仅只有供30人维持3天的口粮... 但是最后他们克服了一切不利局面,抛弃短暂的私欲,带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33个兄弟彼此的承诺齐心协力最终活了下去并从700米深处走回了人间,完成了世界救援史上的神话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鲁渔荣三个字。同样的封闭到让人发疯窒息的环境,同样存在的私欲问题和出卖问题,而结局却走向了两个极端,看来一个好的领导人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走向。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我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大国,然而大多却都是以悲剧收场,听说有的矿工出事被救后若是在两天之内死去,就不算是工伤赔偿范围...更多让人心寒的,都是当地zf的瞒报和不透明。反比智利,zf积极配合救援,无论是处于人命可贵角度还是如电影中所说事成将展现政治手腕影响智利zf今后的人员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政府积极援救公开消息透露给世界给媒体给家属的景象

  当钻头钻开700米深处时掉下的泥水打湿马里奥的时候,马里奥欣喜若狂的叫醒同伴们,我跟着同样的激动无比,这可能就是天不绝人路吧,这69天中有的人得到了解脱有的人得到了宽恕,而他们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2010年的智利矿难。8月5日矿难发生,8月23日运往地下的首批救援物品中,就有一个足球。已经被困700米深的矿井18天,但他们宁可少拿一点食物和水也一定要一个足球。9月7日被困矿工收到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并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矿工们在井下收看到一场足球比赛直播,这场比赛是智利与乌克兰的友谊赛,球员出场时全部身穿着"矿工,加油"字样的T恤,33名受困矿工,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接着几次救援物质发放中,矿工们得到足球视频,装有足球游戏的PSP。”

  面对这么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国家,绝对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ChiChiChi!LeLeLe!Chile!

  《地心营救》影评(五):极端困境中人性的荣光

  向来对极端环境中人性的状态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常态下,维持一个体面、道德的表现是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的,所以几乎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太容易的事情是不需要记录的,也毋需花费精力立史纪念。但是极端困境不一样,当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当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时,人性的一切荣光都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但是人类之所以还存在这么久,还在向前进化,就是因为,在极端困境中,人性的荣光保持了人种的尊严和利益牺牲个体保存种族,所以才有现在的文化文明

  很多书籍纪录片、电影都做过这些困境的描写与记录。比如日本推理小说就多是以这种困境中人性主题立文的,印象深刻的有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以及《嫌疑犯X的献身》,他们对亲情和爱情的极端认知大概是普通人闻所未闻的。比如在纪录片《进退两难,安第斯空难幸存》中,幸存者在最后的雪山困境中分食死者尸体时,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原因和在之后漫长人生中承受的道德折磨。比如在《肖申克的救赎》中Red对于Andy态度前后的转变,以及《越狱》四季中狱警角色的转变以及最后的牺牲,T-bag的转变,以及Michael除了对family的爱,还有他对其他人员的复杂心态

  下午看了《地心营救》。之前略微听过这个人类营救史上的奇迹,但是没想到整个过程展现出来的时候,我能看到他们时刻所受的冲突与折磨:生,死。

  人是向死而生的,死是人生最大的困境和哲学。人的一切思想行为解释,都是为了在生时更值得存在,这是尼采等代表的存在主义的人的存在论认识。如果确实连死都不怕,比如有人认为,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死的尊严和影响”。有人认为只要克服了对死的恐惧,那这个人大概就是最无敌、无软肋的盔甲了。

  《地心营救》展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生的讯息和希望近二十天里(之后钻井进入给了他们巨大希望的四十几天不算),33条汉子所能做出的、人类的最荣光的选择:向死而生,集体活下去。

  面对100%的死亡概率,他们冷静到如军队般的纪律,其实是彻底的自律。有人害怕、绝望,有人丧失理智,但是没人想彻底放弃,没人想埋怨,没人想放弃外面的家人。

  人在面对诸如矿山坍塌的自然困境的时候,渺小脆弱到弹指一挥、灰飞烟灭。在refuge中,33条汉子一个金枪鱼罐头撑几天的时候,我们就满心充斥生而为人的荣光。

  这帮智利人,全部都是汉子,是他们代表人类进步的善。是他们代表代表人类进步的理性

  此外,感谢科学。感谢这个南美大国的普通民众勇敢,和他们对争取个体人权的抗争

  《地心营救》影评(六):周末观影小记(七)•地心营救•直击人心的感动

  周末观影小记(七)•地心营救

  照例是踩着最后一分钟的点,踏进电影放映厅。不是耍酷,而是每次老婆都有忙不完的手头事,所以就显得匆忙

  家庭生活中,男人往往只考虑一件事,比如看电影,男人只会订好票算好时间,穿整齐开始假装耐心等待,耐心快完的时偶尔催催。而女人在要整理完之前的家务,还要想着在路上买下一餐的菜品,把自己扮美点已在次要位置

  或者说男人责任单一明确,而女人责任更复合多元。正因为这样,男人以付出的名义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女人的付出却可能是相反的方向

  言归正传,《地心营救》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很简单。智利一个老旧的私人金矿发生矿难,33个矿工埋在了毫无讯息的深井下,只有三天的食物。矿主想隐瞒,也没有救援实力,政府也不想介入。家属伤心坚持无助。这种情况往往是永远关掉矿井,竖个墓碑,让时间淡化创伤

  年轻的矿业部长选择亲临现场,直面家属哀伤的疯狂和绝望。在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帮助下,数次周折后,第十七天终于获得了矿工生存的信息。矿工们在其中一个领导者的组织管理下,艰难地仅靠三天的食物熬到了十七天。接近死亡的边缘,幻觉已出现。但内心基本临近。宗教的作用在无助和绝望时更易显露。

  但这种平静在与外界联系上,获得食物和物质满足后却失去了平衡。人性往往是患难易,共富难。很多中国式合伙人不断上演这幕,创业时坚定同心不分你我,越发展倒越疏远,渐至分道扬镖,反目成仇甚或你死我活。

  地面上偏僻的沙漠矿区已如同一个繁华的集镇。政府为家属提供长期的餐食医疗,重要的是没忘记建立临时学校提供儿童教育。全球新闻不停滚动,各种慈善机构也扎堆,当然也少不了来作秀的出书的等等。

  美英等国家都参与救援,从原来的不愿介入到现在的总统明白,矿难处理不好会成为执改的危机,毕竟不能让矿工们在全世界的镜头前死去。

  而地下矿工的心理危机程度也不小于不断下沉的地质危机。推翻困难时期的领导者,并产生不同打斗混乱,最后再次确认原先的领导者,团结一致,配合地面行动,共迎重生。

  真实的故事,朴素而普通的人。直击人心的都是不做作的情感。

  灾难来临不可预计。要有灾前防范,也要有灾后检讨与追责。但更重要的是灾时坚定不移的救援。

  政府组织救援力量,提供家属生活。现场交给专业指挥,新闻只有救援进展和矿工现状,没有领导指示和讲话。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在大灾面前只凭一颗为人的好心,这就是正能量。

  影片中的情感点和思索处很多,这些都被配乐大神詹姆斯霍纳的音乐串联和引爆,特别是片尾的那段爱尔兰风笛,让我看到自己的内心。多想闭着眼听完,可每次总是只有我们了,还要面对影幕下清洁员工的眼神。

  影院越来越豪华了,人也越来越多,可为什么片尾的精华总是被摒弃呢?空白与思考真不重要了吗?我宁愿做个落伍的人。

  2015.3.06 闻如是

  《地心营救》影评(七):2016.6.20【电影】《地心营救》

  嗯给了满分。

  不得不说是一部很有质感的片子!

  记录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也确实能感受到制片人为了“真实”而做出的努力。

  印象最深的是片子里一段黑屏。我看过的最长的一段黑屏没有之一。没有任何画面、没有任何声音,我甚至戳了一下屏幕来确认真的不是卡住了。

  而这段黑屏极巧妙地在给了观众想象空间的同时,又极逼真的还原了矿工们被埋后的情景:不仅仅是漆黑一片的视觉环境,更是那种一个人从未经历过的,什么信息都无法获得、无法掌控局势的恐惧。按照剧情走向,矿工们刚刚被埋时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而这简简单单的黑屏便为后续剧情推进,尤其是争抢食物那段做了极好的铺垫。

  从物质供给上说,三天的食物,他们撑了17天;从精神支撑上来说,若是被埋三天仍不能感觉到自己能被救的希望,一定已经陷入绝望,而他们难等可贵的在这极其恶劣的困境下仍坚守着道德准则——没有从平等、保护弱者而转变成弱肉强食。而且让我觉得最感动的,是地下地上双方在无法联络的情况下仍都保持希望,不抛弃不放弃。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和中文翻译名两相结合才是最好:《The 33》强调矿工的坚持,而《地心营救》顾到了地上救援人员的不舍。

  可以泪目的。

  《地心营救》影评(八):谁的灾难?

  本片讲述的事情足够惊心动魄,三十三名矿工被困井下五十多天,最终全部生还。可叙事的方式却无比平实。没有面对困境的生死难题,人性博弈,没有揭露和批判,没有斗争和对立,每个人都是最真实的人。

  马里奥有优秀的领导才能,善良勇敢坚强但也会有私心,达里奥克服了心魔找回了重要的亲情,马达尼迈过了玻利维亚人的隔阂,和大家成为了兄弟,这组群像里,有人软弱,有人自私,有人平庸,可在巨大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都保有最本真的人性。没有人吃人,没有互相争抢,没有预想中的精神暴乱,每个人都如此现实的看待自己的处境,甚至还能苦中作乐。这样的兄弟之情让人动容。

  班德拉斯和比诺什虽然已经美人英雄皆迟暮,但都仍风韵犹存。在描写矿工亲属时,印象最深的是那首夜晚唱响的民歌,悠扬中带着对不可测命运的期盼和乞求。

  在影片中颜值最高的当属部长大人,可他的存在也最虚幻,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毫无官僚做派,富有同情心,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真的能在官场中如鱼得水?于智利我无从判断,于中国就是一个笑话。(他最美的是那双温柔的眼睛,最近大概愈发喜欢这种温柔坚定的男人)

  最后回归到现实的是“矿工都没有得到赔偿,公司也没被起诉成功”,就像马里奥说的,我们出去了,也还是个矿工。怎样惊心动魄的曾经,最终都回归了平凡的生活,我们还是平凡的我们。

  《地心营救》影评(九):人性本善

  絶地拯救33的片名令人錯以為是驚險災難片,但這部由女導演執導的電影,走的是温情劇情片路線,說的是人性本善,呈現的是大部人有着的人性光輝,絶處縫生,終於化險為夷的故事。

  如果你想看的是災難傷亡場面,動作打鬥,人吃人之類的驚慄電影,請無視這部,因為你一定會投訴悶!悶!悶!甚至爆粗。

  絶地拯救33的礦難發生在智利,是為2010年,倒塌的是金銅礦的礦坑,事故引至33礦工被困於礦坑700米的深處,在超過兩月的漫長等待救援期間發生的故事;由於是真實故事改編,結局事先將揚了,無疑減低了它的可觀性,尤其看到戲中出現一些面對生死危險的情節時,所以看這戲不會覺得緊張。

  電影一開始很簡單交待了幾位主要角色的背景,礦難隨即發生,没有拖泥帶水的拖踏情況。

  之後就分成地下跟地面兩條線講述故事,地面的拯救行動,由礦務部長作主導,地底由男主角Mario為骨幹,兩個角色在礦難中所起的作用是他們堅持的信念,保持樂觀的心態。

  Mario為了多賺收入,陰差陽錯的陷入礦難,但亦由於他的努力和堅持,在眾人衝突中擔負起平熄糾紛,鼓勵他人的作用,因而逐漸替代了原本的領工成為被困礦的領袖。

  礦坑中33人在缺水缺糧,身處華氏100度的高温下奮鬥,地面上則交待了最初政府因是私礦的關係要推卸救援的責任,最後得礦務部長挺身而出主持了救援的行動。

  期間講述救援團隊的盡力營救,卻在鑽挖期間意外頻生,也交待了家屬親友和全國人民的反應,亦有借着礦難撈政治本錢的政治家,賺名聲的慈善家,想發礦難財等等的各式人等。

  跟許多災難片不一樣的地方是除了不放大災難本身或人的陰暗面,電影也不以個人英雄作買點,反而着眼於群策群力,而且比較着重細節,雖然不是緊張萬分,但在推進上不重複也不悶場。

  這33人幸運獲救,更多的礦難卻以悲劇收場。

  《地心营救》影评(十):虽然有事半途退场了,但这是很不错的电影

  身为煤矿工人子弟,对矿难是非常敏感的

  小时候在寒暑假没事的时候就仔细阅读过当年的《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当时年纪小很多都看不懂

  但是我深深的知道一点,矿井是绝不允许只有一个出入口的,有这种情况的都是严重违规违法,至少在国内是如此

  我也永远忘不了2000年徐州大黄山煤矿出事时,电视上的场面(徐矿集团的内部电视台是全程直播的)

  另推荐纪录片:十万火急:矿坑危机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43158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