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缄默的迷宫》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10篇

2018-03-16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10篇

  《缄默的迷宫》是一部由朱利奥·里奇尔利执导,亚历山大·费林 / 安德烈·谢曼斯基 / 弗里德里克·贝得勒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一):记忆战场:走出沉默迷宫的德国电影

  “奥斯威辛”在我们的时代几乎成为二战中纳粹恶行的代名词。一提到它,所有人都会记起历史课本中关于大屠杀的章节,人类历史上最“非人”的章节之一。因为它妇孺皆知的恶名,很难想象奥斯威辛曾在战后的十几年中被人们遗忘。一九四五到四六年间的纽伦堡审判只触及盟军眼中最主要的战犯,波兰当局于奥斯威辛当地进行的审判也只处理了不过几十人,而当年集中营中的党卫军官兵共有七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审判不是盟军控制下的政治表演,就是外国权威(如波兰)的清算,没有在德国人的心里掀起任何涟漪,没有揭露、没有反思。在奥斯威辛作恶无数的党卫军成员,战后都悄悄隐匿在人群中,干着普通人职业,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六十年代初由黑森州总检察长、前犹太逃亡人士弗里茨•鲍尔主导的法兰克福审判,二战战犯才第一次受到德国法律制裁,集中营的历史才开始拷问德国人的灵魂,奥斯威辛才进入史册,成为德国乃至全人类记忆中永远隐痛的一块伤疤

  影片《沉默迷宫》讲述的便是这段“揭伤疤”的历史。一九五八年的法兰克福,奥斯威辛幸存者西门•科尔什(约翰内斯•科尔什饰)无意间发现当年折磨他的集中营看守不但逍遥法外,还在一所学校教书。在记者托马斯•格尼尔卡的帮助下,他向州司法部揭发求助,但没有人愿意接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案子。出于好奇,新入职的年轻检察官约翰•拉德曼(亚历山大•斐林饰)接过科尔什的线索着手调查。没曾想,调查过程面对层层阻力,从司法部同僚的不解到警方不配合。昔日的刽子手如今过着太平日子,他们的资料静静地堆积在美军档案中心,人们看到的只是战后经济腾飞、歌舞生平——对历史的冷漠筑成诡黠的迷宫,把探求真相的人困在其中。

  意大利裔德国导演里奇亚莱利没有把《沉默迷宫》拍成弗里茨•鲍尔的传记片,关于以色列摩萨德的内容也只是一个背景。影片并不完全忠实于历史,虚构出了略带浪漫色彩人物约翰•拉德曼,而把这个金发帅哥放在叙事中心,并不仅仅是戏剧化的需要,也是一种历史观的角度微调。主流叙事一般比较关注鲍尔与摩萨德合作擒获“纳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的史实,而片中主角苦苦追捕的则是另一大战犯“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他在奥斯威辛主导的医学研究”以犹太囚犯的身体为试验品,堪称大屠杀史中最恐怖的一页。拉德曼并没有成功,他只好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次级战犯身上。片尾的字幕告诉我们,历史上的门格勒始终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是在南美度过余生,死于意外。正义并非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始终被伸张,罪恶有时真能逍遥法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沉默迷宫》的历史观实际上更加残酷现实冷静艺术手法或许浪漫而戏剧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令人不寒而栗

  里奇亚莱利揭示出,法兰克福审判的最大意义,不是复仇式的清算,而是把沉醉于战后繁荣的德国社会惊醒。调查中顺藤摸瓜牵连出来的每一个党卫军中级军官都是一段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而将其公之于众,便是用洪亮、清晰、不容质疑的声音拷问德国人的良心,让整个民族走出沉默的迷宫。

  作为去年多伦多电影节的竞赛片,《沉默迷宫》于今年五月才在德国之外的欧洲各国陆续上映,无疑是踩着纳粹德国投降七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不是一部直接反思战争和屠杀的影片,而是对于反思的反思。它让我们看到,关于暴力罪行的记忆一直在不断被修改和重塑,而对这些记忆的话语争夺,也是一个险恶的战场,敌人武器谎言、拖延、隐藏。每一个努力找出真相、留住记忆的人,都是这场战斗中的英雄,而这些英雄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狡猾的战犯,而是我们的沉默和遗忘。

  或许是巧合,男主角亚历山大•斐林八年前的一部旧作也许是《沉默迷宫》的最佳注脚:《过客》中的斐林饰演一位当代德国青年,在奥斯威辛进行公共服务时候遇到一位集中营幸存者。今天的奥斯威辛,正如该片片面原文所说,战事过后、游人如织,历史似乎决绝地翻过了一页、不再回头。所幸的是,这些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作品,也将那段历史一锥一斧地刻在了德意志的记忆中,在每一次反思时拷问每一个灵魂。所以,历史不再沉默,我们不再遗忘。

  (刊于《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2015年8月14日,有删改。)

  作者影评网刊「一帧一影」特约撰稿人

  我们细读电影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二):别啥事都怪希特勒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夜,晚上的月亮特别圆,超市里人不少,都在为圣诞节囤货。

  前天看了德国今年的申奥片《沉默的迷宫》,讲的是二战后德国国家检察院艰难起诉奥斯维辛集中营服役军官的故事,战争结束后西德一切百废待兴。一切蒸蒸日上,人们急于摆脱战争的痛苦回忆开始新的生活,SS官员一样他们回到了战争开始前的生活,有的重新做糕点匠,有的重新经营买卖,有的开诊所,甚至有些冲锋队的刽子手还在学校教书,就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彼时奥斯维辛在德国几乎无人知晓,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驻军营地。

  一个奥斯维辛幸存者经过校园惊讶的发现原来在奥斯维辛服役的官员正衣冠楚楚教育孩子,他佝偻瘦削的身子在瑟瑟发抖,他告诉了他的记者朋友,记者愤怒地跑到检察院要求严惩这名SS刽子手,但遭到了众检察官的奚落,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检察官,他们自诩精英深知德国当下的需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插手,而且每个德国家庭都或多或少的与战争有所牵连,这等于揭开整个德国的疮疤,没人会愿意的。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刚毕业的菜鸟检察官哈德曼,他以父亲座右铭真相为信仰,眼里不容一点沙子,搁春秋战国绝对法家死忠。他启动了法律程序,对这名教师停了职。他以为这对记者算是一个交代了,但他跟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对奥斯维辛一无所知,认为对纳粹的制裁只是德国战败所承担的惩罚,认为德军战争期间的暴行只是盟军的宣传手段,宣战借口。所以实际上老师不会被停职,德国人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跟同胞过不去。记者给年轻的检察官泼了一桶冷水,迫使他深究集中营发生的一切,他到美国人的档案馆查阅德军档案,所有事情都被"严谨"的德国军官记录了下来,检察官震惊了,他仿佛走进了人性的迷宫,平时老师善良的糕点师怎么会在集中营杀人如屠狗,高等教育医生怎么会拿儿童做活体实验。这些人根本没有特殊之处,在社会中甚至还是模范,但是在集中营服役的岁月却扭曲的像个魔鬼。是不是披上了战争的外衣代表着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完全自发的谋杀行为仅仅披上军装就能获得合法性吗。

  不,哈德曼要将他们都送上审判席。同时要向整个德国曝光奥斯维辛,不能把战争的罪恶都推在希特勒身上,普通人犯下的罪行也许更能暴露战争的阴暗面,这件事由德国检察院来做要比国际审判更有意义

  然而所有被告在审判时均无悔过,能将之归因于集体的无意识吗。

  为什么美国人掌握着这么多的档案,却毫无作为,我感到很困惑,也许他们不想需要西德的支持来对抗苏联而不想生枝节。想想能这么深扒国家疮疤的,除了德国也没谁了,瞧瞧好基友日本,瞧瞧管制最严的大天朝。集体的无意识,沉默,失语想想真是可怕,能击败阴谋论的唯有真相。

  Veritas。

  :没水平的人想要不剧透真难啊。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三):奥斯维辛是什么

  首席大法官Bauer说:所有参与到奥斯维辛中的人,所有那些没说过“不”的人,他们都是奥斯维辛。

  60年代的西德,也是一片填充着爵士乐和百事可乐的歌舞昇平;繁荣复兴之下的人们对10几年前的黑暗丑恶默契的保持着缄默,很多年轻人甚至连奥斯维辛是什么都没有听说过——沉默、回避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如果一项犯罪调查会翻起这个国家最讳莫如深不忍回顾的一段历史、又几乎与每个人都有有千丝万缕联系、甚至让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父辈做过什么丑陋行径,那么是否还有勇气执行?德国人又做到了,这就是片子里讲的“法兰克福审判”(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就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钦佩伟大的民族。

  就深刻主题来讲,片子本身故事讲得有点平,倒是年轻检察官女票设计的几身衣服和包豪斯风格家具和装潢让人眼睛一亮。

  奥斯维辛究竟是什么?不禁想起1年前到奥斯维辛,亲眼看到那些堆积如山鞋子头发、其克隆B的罐子,焚尸炉以及一张张殉难者照片...那时候似乎更多感受到一种近乎窒息的压抑——人在某些时候竟能对同类作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如今看了这片子,才更清晰的认识到,奥斯维辛除了让人铭记、反思,更警醒我们对错误对丑恶不应保持沉默;一如男主角Radmann所说:对奥斯维辛的唯一回答就是,自己行正确的事。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四):It is a labyrinth, don't lose yourself in it.这是一个迷宫,别迷失你自己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这是我第一次看德语电影,在巨大的高达四层楼的荧幕下,我坐在第一排,仰望着字幕和剧情,听着德语原声,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四星的原因在于,这部电影是一部没有悬念的电影,拍摄手法也没有任何猎奇之处,因为语言的原因,煽情的部分甚至于不容易产生共鸣。可是这部电影让我敬佩,为什么呢?这是德国人自己直面的历史,德国人审判德国人,本身已是一个震撼人心的事,现在德国人把他拍出来给全世界看,看他们的良知,看他们对于奥辛威尔监狱的漠然与正义感,可见这个民族对历史的深深的反思与悔恨,这是一场对历史的审判剧。 “你以为这是河边夏令营吗!?” 一句质问,把我们拉近了电影。开始,二战刚结束,所有的人都沉默的开始了新的生活。男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检察官,他的好朋友是监狱的幸存者,但是拒绝提及监狱里面的一切生活。他开始好奇,打开了这潘多拉的盒子,调查奥辛威尔监狱的真相。那些冷血的谎言,开始跳到眼前,电影的所有叙事角度都是受害者的角度, 男主从朋友那里偷来名单,里面写着“逃跑未遂死亡”,谋杀。受害者并不认识里面的人。 “Where?Still there?” 这些纳粹,要找到的是“平凡”无奇的施害者。60万张沉默的纸记录着一切。“好的商人会仔细记录一切过程” 六十万的资料。男主和同事细细的读,细细地看。一个个的叫受害者来,听他们诉说里面的故事。没有麻醉的手术,把双胞胎用针线缝起来,把孩子头往墙上撞,让人捡帽子然后乱枪扫射。最后的最后受害者不仅感叹“为什么他们死了,我还活着”。 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一次又一次的接近崩溃的边缘上司对男主说:“It is a labyrinth, don't lose yourself in it.这是一个迷宫,别迷失你自己” 检察长也难以接受奥辛威尔里面的真相,面对审判普通人的过程,所有人都是坏人,所有人都值得怀疑,有些人甚至后来做了政府官员,意味着整个国家都需要去审判。这样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去接受。他说“你知道吗?我爱着国家,现在依然,尽管它发生这些。” “犯人是谁” “所有人” 揭开历史的伤疤,揭开身边人的,并没有那么容易。男主父亲、朋友、他一直钟爱的人的父亲、母亲的新未婚夫全部都是纳粹,男主是最纠结的:“"我一直想为正义而战,但现在我突然不知道它是什么了....” 女主角很美,她不在意政治,只在意小小的生活,她的价值观和男主在剧情上是冲突的,开始我还觉得这个角色有点多余,似乎单纯为了爱情存在,其实不是,虽然这故事有点节奏缓慢。 这是我第一次看德国的电影,镜头十分德国风味,色彩浓郁颜色偏红偏绿。里面的monopoly游戏服装都透露着战后的色彩。音乐基调沉重,断断续续地吟唱,给我一种哀乐的感觉。这电影并不是要伸张正义,而是对于历史对于社会的思考。 从德国人对二战反思的角度看,法兰克福审判也许更有价值。这场长达两个月的审判曾引起西德媒体的广泛关注。有两万多人先后旁听了这场审判,其中有不少中小学生。这场审判的价值在于,它追究的是这些党卫军军官在这场大屠杀中应负的个人责任。这个电影,是对这次审判的认可。 以史为鉴,这是德国人的新起点,日耳曼民族赢得起也输得起,不忘却历史,这让我很敬佩。我们也一样,不能把历史雪藏。 开始以为首席检查官是大boss,果然还是看了太多不正统的剧导致的这样的脑洞大开。叙事还不错,可惜未能展开关于法律的讨论,完全把角度放在了使受害者的故事被倾听。 男主很帅,像诉讼双雄里面的哈维。最后放一句女主说的话:“生命多美好”。沉重色调里面出现了公主抱,少女心膨胀。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五):奥斯维辛之后

  【3星半,论对奥斯维辛及群体作恶这一课题的反思,本片并不及之前同类作品的深度,好在它意并不在此,而在对反思的反思】

  关于奥斯维辛最著名的几句话中,包括德国犹太裔社会学家及哲学家特奥多尔·阿多诺在《文化批评及社会》一文中的一句“奥斯维辛之后,作诗是野蛮的”。此句历来有不同解读方法,不过我想或许也可以这样解释,奥斯维辛已经撕破了西方文明温情和理智的外衣,把个体人性以及社会群体最丑陋野蛮的一面展示给世人,见识过这些之后再撰写唯美忧郁的诗歌,无非是种欺骗。

  在这部电影中,欺骗人的不只是诗歌,更是孤独的青年约翰·拉德曼所面对的六十年代初的联邦德国,在战后同盟国力量的扶持下、总理阿登纳的带领下、全国人民的齐心奋斗下,在废墟上仅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一片新的太平天地,四处都是爵士乐、百事可乐、钟罩裙这些文化符号渲染出来的盛世气氛。另一方面,那些衣冠楚楚的社会精英、华贵可敬的贵妇淑女、淳朴勤劳的劳动大众共同建立起一座谎言的牢笼,隐瞒起自己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厦下面是几百万大屠杀中的冤魂这一事实。拉德曼被迫夹在这一真一伪两个世界之间,揭露谎言,戳破每一个人都为之自豪的这层玻璃纸,相当于承认当代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洗脑,从而将剥夺整个国家的人“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自由个体”这一身份,将每一个人弱化成文化工业和国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甚至可以进一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重谎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每一点发展变化,无非是在死亡这一赤裸的真相上加上一笔修饰,戳破谎言,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死亡。或许正因如此,见识了恐怖的真相的拉德曼会对自己天真幸福的女友说,我们德国人应该永远只穿黑色,丧服的颜色。

  整整一代人对父辈及自己的反思和批判被浓缩在拉德曼一人身上,我们看着他从严肃正经的懵懂青年变得越发激愤,在厌恶整个世界都无比黑暗无耻的同时坚信自己是清白的,因为自己敬爱并奉为榜样的法学家父亲是清白的,可是忘记了一切的反思都会归结到反思自己,于是在最后的残酷真相揭露的一瞬崩溃,发现信任了二十年谎言的自己跟每个人一样污秽,自己率先体味了失去独立的文明人身份的痛苦,由此成了满身酒气的愤青。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朗读者》中终生不曾那样强烈地爱过第二个女人的米夏的影子,以及60年代末无数因为父辈丑恶的真相而耽于酒精、毒品和性的青年。世界的虚伪外衣被揭开后该怎么办呢?恐惧,迷惘,自暴自弃,提早品味死亡。

  或者,直面真相,从一切尽失后的虚空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堡垒。在奥斯维辛失去的一切,也要从奥斯维辛开始慢慢拾回。

  时为2009年12月的最后几天,我和拉德曼一样从德国出发,来到奥斯维辛,那是挺压抑的一行,奥斯维辛的导游不断地说“你们不知道人类怎么能做出那种事”,说曾有4位导演为了拍电影而获准看了集中营资料馆不对外公开的内容,后来其中的几位自杀。站在灰暗的棚屋中一排排木板床架前,从一墙有一墙的皮箱、橡胶鞋、衣帽甚至人类的毛发旁边走过,我感觉比几十万数百万生命的流逝更可怕的,是这里无数鲜活的生命失去了自己的故事。看着他们遗留下来的痕迹作为同样的零件被叠加在一起,成为一座小山,想象不到他们曾是服装设计师、话剧演员、糕点房的伙计,还是大学教师、酒店老板、高中学生,更想象不到他们在被火车运到这里的途中、在这些平房中生活的日日夜夜甚至死亡前的一刻做过什么,想过什么。而且不只是死难者,施暴者的故事也隐在了杀人机器的背后,8000名武装党卫队成员把自己缩减为轮鞭子的胳膊、开枪的手和践踏人的皮靴。比死亡更让人难过的,唯有明明活过,却失去了为人的尊严和个性,为了看守和监禁这一重关系的存在,不惜将链条两端活生生的人弱化为符号和行尸走肉。站在奥斯维辛的篱墙外看着冬日干枯的草场和兵营时,我并没有为谁念一段卡迪诗,但是我想来过奥斯维辛、见识过人类黑暗的人更应该活下去,代替这些沉寂的无名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也就是拉德曼在奥斯维辛篱墙外理解到的:迷惘过后,生命终将继续,对陈年旧罪做些英雄主义的刑罚批判、以满足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后的优越感,不如把这里埋葬的故事和真理展现给世界、还以它们应有的样子重要。奥斯维辛之后,天真淳朴的田园牧歌或许不能继续,但是经历过真理洗礼的人应该提起笔书写刚劲的散文,用文字编织罗网的同时,凭借文字背后的哲学与精神破除罗网。

  认识到并承认自己是被谎言控制的大众中的一员,却不断为获得独立思想和个性而抗争——这就是拉德曼在调查疑犯和证人过程中最终点燃的,人性的熊熊火焰。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六):《缄默的迷宫》

  《缄默的迷宫》

  我已经很久没有热泪盈眶了,在这片中,当西蒙诉说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错信门格勒医生,将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女送走,后来听到别人叙述医生将小朋友如何残忍实验致死后,一世活着痛苦与内疚中的时候•••

  我无法压抑内心的激动,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我的心真的老了!没想到羞涩干巴的背后还是可以激气一丝波澜•••

  其实,整篇故事没有太多露骨的残酷虐杀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冷漠、平静的脸孔,只有小数主要角色的激动滂湃,他们就像湖面下激烈摆动尾巴的小鱼,试图扬起湖面产出旋涡一样。他们原本也是缄默的一员,为了各自的生活,各自重新建立社会中自己的地位,就好像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联邦德国,在觉醒沉默的背后有那么一丝蓄势待发窥探后,主角们都无法平静地坐着了,他们全部站起来,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实,为了一个只是为了告知,最终也许都无法有成果的事实,将迷宫中的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罪恶根源统统解构出来,并记录在案。当最后,男主发觉,线越来越多了,而线的分布竟伸向了自己敬爱的父亲,自己的妈妈再婚后的继父,自己深爱的女主的家人,甚至街上任何一个路人都是源头所在,他开始崩溃了,不知道自己所做之事是否再有意义,是与自己整个民族为敌,还是安然地像全民族一样保持缄默呢?

  当然,我会尊重自己不可剧透的大前提的!我始终深信,只有自己感受的电影,才是自己的电影,而这样才可以令电影工作的所有从业人员得到一份尊重。如果一份好评,或者一颗星星就一概而论,那我们还需要花两三个小时完成一出电影之旅吗?

  西蒙这个角色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他引领了故事的发展,也牵动着角色的情绪,我记下了他的一句说话(我只记得大概内容):

  “虽然我在这里有那么多的惨痛回忆,但我女儿第一次吃冰淇淋的笑容,我们第一次散步的街角,都在这里,这里不是我的家,那么,哪里才是呢?”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七):这是一个必须要拍成电影的人类重要历史事件

  查了德语维基才搞清楚

  Die Figur des Johann Radmann ist fiktiv und basiert auf den drei Staatsanwälten, welche die Anklage für den Prozess vorbereitet haben: Joachim Kügler, Georg Friedrich Vogel und Gerhard Wiese. Wieses Erinnerungen an den Prozess flossen ins Drehbuch ein.[5][6]

  拉德的人物是虚构的,是基于三个检察官的起诉的准备过程:约阿希姆kügler,格奥尔格·鸟和格哈德的草地。回忆的过程wieses片剧本。[ 5 ],[ 6 ]

  检查总长Fritz Bauer和记者Thomas Gnielka是真实人物

  “您可知这样做的后果吗?

  您希望这个国家每个年轻人都要拷问自己

  自己的父亲是不是杀人犯吗?

  对,我就是要这样

  我希望,这些谎言,还有这缄默,终于能有个尽头”

  “奥斯维辛是在这里发生过的一段往事,它被埋葬在这里

  如果你不开庭审判,它就将继续埋在这里,直到某个时候被遗忘

  在这里发生过的事,任何惩罚都配不上

  重要的不是惩治

  而是牺牲者和他们的故事”

  这场审判被视作联邦德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纳粹时期的罪行再不能销声匿迹

  战争反思的片子多了都没这部来的实在,人家是自己国家对那些陈年旧事算总账,“盟军”的“审判”在这面前算个什么东西

  这是个伟大的事情,不过电影本身拍的不算好看,那个女的角色我也不知道算弄进来干嘛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八):【转】我看《缄默的迷宫》

  说这部电影深刻或者是独特,在于它触及到了两个点,一是是否应该直面惨淡、残酷、痛苦的过去,二是是否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

  片名中的“缄默”,既是指大众对那段历史的缄默,也指当事人对自己目睹的史实、对自己在当时所犯下的罪行的缄默。

  二战已成历史,但二战的记忆不可能随风而去,尤其是德国作为二战的挑起者、作恶者和战败者,德国人会怎样反思那段历史,更引人瞩目。

  一大批德国人本能地选择遗忘,选择遮盖。他们不愿意揭开已结痂的脓包,来一次彻底的放脓清创。面对要追究此事的拉德曼,不少人选择了反对。其实即便是拉德曼自己,当获知父亲也曾是纳粹党党员时,不仅父亲的光辉形象在他心底坍塌了,他继续追查下去的力量也顿时消于无形。所以说,究竟是吞咽还是不吞咽这口苦水,便成为影片的一个关键点。

  影片在描写追查恶之元凶行为的同时,也触及到“普通人的罪行”这一重大话题。恶之元凶譬如希特勒、希姆莱之流,谁都恨得起来,谁都可以讨之诛之。但问题是一场巨大的罪恶并非元凶一人或数人能够成就;罪恶还要靠他手下的主要帮凶,更有一大批完全听命于其的人去完成!这些人有些是盲目的,但其中一大部分当时却是自觉的、心甘情愿的,就像最高检察长弗里茨·鲍尔所说:“德国人必须看到那里发生什么罪行,不止是希特勒和希姆莱犯下的,更是相当普通的人的罪行,很普通的人,他们自愿做出那样的事,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

  鲍尔对拉德曼要干的事情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他告诉拉德曼:“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人送上法庭,用一场大审判。我们就要走这条路。相信我。而这就是你的任务。”

  这便是这任务的艰巨性。

  对于过去的罪恶,必须面对,必须反思;每一个经历了、参与了这罪恶的人,更应该反思,要为自己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忏悔,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德国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生活,那时二战结束十几年了。十几年的岁月已为一些史实蒙上了薄尘。影片中一位20岁的姑娘,还有一位看上去20多岁的小伙子,都不知道奥斯维辛,他们连这个词都没听说过。甚至拉德曼自己也误以为奥斯维辛是一个“保护区”。正因此,哥尼尔卡才悲愤地喊了出来:“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就这样被人遗忘,讳莫如深地瞒过去了,……一名德国检察官不知道在奥斯维辛发生了什么?真是耻辱!”

  反观中国,“文革”这么一场浩劫,以及三年大饥荒、反右等等建国以后的多种罪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了渐去渐淡的往事,有意回避、阻止谈论的结果,造成了几倍于影片反映状态的现实:当今的年轻人不知“文革”、大饥荒者,何止成十上百万!而且,截至目前那些对上述史实做出反思的撰文者,除受迫害者外,多数不反思自己,似乎一切罪恶均与自己无关。由此只能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对历史的反思不仅缺乏广度,更谈不上深度。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中央台现在能播出这样的影片也算是一个大胆的行为吧,毕竟可以对我们、对当今的现实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九):真相与反思

  这其实是一个相信法律正义性的检察官的成长历程,只是这个成长历程的背景是奥斯维辛审判。我始终认可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所以在奥斯维辛服役的党卫军应该按照什么法律来审判相信很久以来就是一个蛮大的课题,如果是反人类战争犯的层面应该是国际法领域,波兰和以色列特地为那些在当地被审判的纳粹军官立法,那在德国境内呢,如果党卫军是听从当时的主权指令,那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法律什么罪名来指控呢,这样来想,这场在法兰克福的奥斯维辛审判其实更多的不是法律意义,因为我总觉得太牵强了。 说到这里才绕回最早的那句相信法律正义性的检察官,如果他按照这个初衷去调查并起诉势必是要痛苦的,法律从来和正义性不能等同。他在重新认识这场审判意义的同时也揭开了德国普通百姓对那场战争和以奥斯维辛为代表的种族歧视屠杀的态度。到底谁才是盲目的?是那些自欺欺人的百姓,还是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揭伤疤的“正义”人士呢?当时加入纳粹的德国民众到底是被迫还是被洗脑还是这个民族骨子里的特性呢?就像约翰说的,你们都是被迫的,只有希特勒一个人应该被惩罚吗?德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值得我们尊敬,如同最后约翰终于想通了这场审判的意义,惩罚什么人,怎样惩罚已不再重要,需要的是说出真相,让整个民族甚至人类反思。

  《缄默的迷宫》观后感(十):缄默的迷宫,矛盾的迷宫

  德国电影节宣传册的“主办方寄语”介绍到,本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检察官在二战之后勇敢揭露纳粹同谋者罪行的坎坷经历”。但我觉得其实不止,这部片子并不只是讲到了“勇敢”“坎坷”,还有这个过程背后折射出来的整个德国的政治现实和态度。

  男主拉德曼是一个年轻的新人检察官,他认真,认真到了刻板的程度。他渴望通过法律的职业生涯追求正义,绝对的正义。

  片子正是从他初任检察官开始。每天只能跟无趣的交通案打交道的他,在一次庭审遇到了违反交法的女主。当法官决定为拮据的女主减少罚款数目的时候,男主宁愿自己垫钱也坚持要求女主交齐罚款。略认死理,不喜变通,男主这样的性格才有了接下去的故事。

  接着是记者格尼尔卡,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到检察院指控一个教授的前SS成员身份。他请求检察官提出控告,并且在他们表示拒绝的时候略激动地指责了他们。然而检察官们暗示二战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别提了,纠结这个事对大家都不好,何况现在德国好不容易走回正轨,不要伤害大家的爱国情感。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渴望有所作为的男主悄悄开始了调查。他认识了那个记者,认识了一个奥斯维辛幸存者。他和记者从幸存者家里得到了一些奥斯维辛相关资料,得到了最高检察官的批准和支持,在朋友和几个同事的协助下展开了调查。

  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但这是可想而知的。每个被指控在奥斯维辛犯下谋杀罪的人都并不认可这个罪行,他们自认为只是执行命令,履行职责。这也是关于二战德国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个德国普通士兵的职责就是看守犯人,或者是杀害“敌人”,等等,这些被认定的罪行有时反而就是他们那个时候应该做的。如果当他们胜利了就默许这种行为,当他们失败了就进行清算,那也只称得上是成王败寇而已,而那些不认罪、至少心里不认罪的人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这些年一直被强调的人道主义也算是一个标准,可它毕竟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标准,因为道德是因人而异的,是不完全普适的。也许还是要结合成王败寇。不然德国为什么会这么多年了还一直强调自己曾经的罪过,表现出特别的反思和自省态度,强调人道主义,强调自由民主,强调信仰自由。这些态度帮助德国在道德层面上取得了国际地位,也正是这样的态度让德国陷入了难民危机。默克尔不厌其烦地强调德国帮助难民的义务,提醒德国人曾经犯错,这得到了爱好和平的评价,也给德国埋下了隐患。

  德国真是一个很神奇的民族。即使是这些年,二战题材依然在德国片里占有很大比例。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像德国那样积极主动地承认罪过,主动强调自己的错误吗。片中的检察官对男主说,你希望德国的每一个青年都去质疑,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纳粹吗。我想知道这样的负罪感对德国人的自我认知和民族认同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和冲击。一直以来德国都是很自豪甚至傲慢的,这种骄傲和负罪感的的矛盾体就这样扎根在德国人的心中,于是很多人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把二战埋在土里,永远不希望有人触碰,更不想有人把它们再翻出来。所以男主渴望审判犯罪者的热情和决心并没有得到多少响应,至少一开始在检察官圈子里并没有。

  男主说周围全是纳粹,你们全是纳粹。这也正是很多欧美国家甚至一部分德国人的看法。之前看《纳粹德国》的结尾章节同样是这样的评价。普通民众被纳粹的谎言煽动了,蒙蔽了,道德感在谎言中摇摇欲坠。所以二战的罪行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也不只是领导层的,是全日耳曼民族的。所以战后那些年德国人才会不敢在周边国家自称德国人。多么可怜、可笑、可鄙啊。

  片子最后,男主找到了自己对正义二字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也认识到了审判罪人并不真的只是为了审判他们,只是为了那群牺牲者,为了他们的故事。那么德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呢?也许矛盾的迷宫没有出口,直到下一个爆发口。但我不想看到下一个爆发口,永远不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