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域》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奇域》经典影评10篇

2018-03-30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域》经典影评10篇

  《奇域》是一部由余晓勇 / 张然执导,王小山 / 作业本 / 蒋方舟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域》影评(一):《奇域:探秘新丝路》:金色流淌一地

  十多年前,看美国导演罗恩.弗里克拍摄的纪录片《天地玄黄》的时候曾经一下子被震住,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旁白,只是不停切换景致,天地、自然人群宗教,一层层剥给你看。当时便在想,倘若中国人也能拍出这样的纪录片,走一段很长的路,把远方尽收眼底收获很多的灵魂际遇,那该有多美好。所幸,《奇域:探秘新丝路》出来了,三位解说,一段长达两万公里的旅程,从新疆喀什起步,一路穿山越岭,向东沿喀喇昆仑公路翻超帕米尔高原,巴基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时至今日,“出国”对中国人来讲早已不是难事,大多数向往华丽世界的中国人都往欧美或日本发达国家流涌,却鲜少有人回头望一望中东的瑰丽风景流淌着的一片片金光。所以我很高兴能看到专栏王小山、才女蒋文舟和网络名人作业本能凑到一个片子里,去走大多数人没有走过的路。看风景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旅行赋予的一些神奇邂逅。所以能看到这三个人一直“在路上”,看风景、克服各种旅途困境,品尝美食感受宗教的力量,呈现最真实风土人情

  与南方的茶马古道不同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丝绸之路”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相形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拔起伏大,路况艰难,哪怕要现代人来个“潇洒走一回”,没有天时、没有先进交通工具,也根本可能成行。就像王小山要去巴基斯坦的路上,水位高涨,令团队寸步难行。而这些阴霾恰恰是旅行的意义,更是教人体会到征程乐趣所在。因有阻碍才能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太多的路人相助,太多的意外,太多的巧合,拼凑出一段波澜荡漾的金色之旅。之所以觉得是“金”,兼因漫漫黄尘始终相伴,“土壤”的概念在这条路上都诠释得流光异彩。同一脉络一直往前,国度不同,风景渐变,人文随之而延续流广,让我想起从前去尼泊尔那一次,西藏与印度的交汇之地,处处弥漫着宗教的圣烟,漫街的菩提与木制房屋、木造宫殿,仅与西藏一脉之隔,却和大昭寺、布达拉宫的佛教气息截然不同,却又产生某种神秘联系。一路往前,要的就是感受这种惊喜。《奇域》之“奇”,正在于地理环境造就的同异,旅途也因此而充满惊喜。

  正如王小山说的那样:“我觉得所有人只要有机会,都应该出去走走,去看看。那些人,那些风景,他们好像就一直在那里等着你,然后你跟他们接触,跟他们相遇,跟他们拥抱,跟他们合影,跟他们做各种各样事情,然后当你为下一个目的地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依然在那里,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点小小的改变,这就够了。”

  《奇域》影评(二):网民除了宝强与马蓉,还有远方的《奇域》和丝路

  马庆云/文

  最近几天,被宝强和马蓉的事情刷屏,无论是同情宝宝,还是批评马蓉,事件本身的热度都在逐渐降低,该回归平静的,必然回归平静。网友们在参与了明星家庭事变之后,也依旧会回归自己的生活

  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用高晓松的话说,其实就是眼前的苟且。老高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中也进一步解释这种苟且,这是人生状态的必然,而且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唯有在每天几无改变的生活中,才会觉出苟且的寻常价值。而这个价值,是否正是一边要生存,一边要诗歌与远方呢?

  知名网络大V王小山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老梗,多少带着小资文艺味道,女主人公最终去看的,不过是花拳绣腿的大理、漓江。生活仿佛依旧是猫眼咖啡与庄园葡萄酒,惊不起半点的波澜。王小山便凛冽的多,他要走的,是一条古驿路,我们现在叫新丝路,大川大河,逝者如斯,这是拿绳命在“冒险”,不冒险,怎么会有诗歌与远方?

  因此,便有了纪录片《奇域》。我想,它的意义首先便是为我们波澜不惊的生活,带来一丝震撼,人生渔舟唱晚,当然逍遥,但横刀立马、到大河大川上走一遭,也未尝不是真汉子。从喀什,经伊朗,过阿塞拜疆,到土耳其,行程两万里,一条历史文化中的老路,却走出了中国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到西方去的新追求

  纪录片《奇域》的拍摄者们,一路追随王小山的脚步,彪悍的景致尽收,人文风土亦扑面而来。诚如此纪录片开篇第一集所言,在我们这里,入藏的路很多,谈论也很多,却很少有谈入帕米尔高原的。这是中国西去的必经之地,这也是我们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往往不敢企及的地方

  所以,我们需要对新丝路补课。海上开疆扩土,远洋航船到欧美巡游,到南洋渔猎,当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习惯于一个海洋视野的时候,却忘记了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驼铃和商队,忘记了这个民族第一次走出去的戈壁、大漠与狼烟。好在,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帮我们找寻教科书里边提及但我们却依旧没有直观印象的“一路向西”。

  当网友们谈论欧美如数家珍的时候,却发现对西域或者大概念上的西域世界,知之甚少。《奇域》不在猎奇,只在补课,补常识课,也补文化与历史课。目前,《奇域》已经有两集上线腾讯视频,总集数15。从这两集来看,起步喀什,冲入KKH公路,洪水遇阻,折返老乡家中,翌日再度启程,直奔塔县,听民歌,看婚配,看似乐在其中,实则把整个风土民情来了一次大掠影。

  如此来看,隔壁老王的第一次,王小山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倒是有一点李白背剑闯江湖的味道。人到中年,山川湖海,均在吐纳之中,步子走到的地方,是自身对生命敬畏。见山高水险,敬畏生命,看异域风情,敬畏历史,每一步,都是崭新的,可每一步又说不定只是踩在前人脚印上。

  镜头所到之处,均为陈迹,层峦叠嶂如是,牲口市场上的手语亦然,我们陌生于这些,前人和前人留下的历史,却清晰可见。拍摄团队对影像质量的追求,也有着自己的态度,文化旅行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这么评断,或不为过。出了帕米尔,就是巴基斯坦,前方还有阿塞拜疆等着我们。这些名字虽然熟悉,但我们却说不出这些国家的丝毫,熟悉的陌生感,贯穿着整个《奇域》的镜头之中。

  重新去发现这些丝路上的国家,重新用视觉的方式去阅读我们历史上的贸易伙伴了解他们的自然美景,走入他们的生活瞬间。纪录片《奇域》,很像是文化人的下午茶,苦涩甘甜。它唤起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冲动,补给我们对似曾相识知识空缺。人生当然要有眼前的苟且,甚至于我觉得,苟且与皮实地活着,比去远方更重要。不过,一次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可以心怀西域苍茫的视觉盛宴,没有理由,不期待它的下一集。

  更多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奇域》影评(三):接地气的网红旅行纪录片

  文/番茄女王 http://i.mtime.com/queena/blog/7973812/

  毕淑敏今年出了一本新书叫做《非洲三万里》,继续将游记进行到底。书中说到:“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走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成为自己。”所以旅行更多的时候是在自我启迪。4K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号称公路大片,打着“行走远方,拥抱世界”的旗帜,启用了草根明星,把个人游记与旅途中的当地人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部接地气儿的新式旅行纪录片。与书本不同的是,纪录片把所有的文字表达具象化,在活动的影像中把旅途的感受更形象的传达出来。

  《奇域》影评(四):《奇域:探秘新丝路》:跟随“隔壁老王”见天地

  文/温翔

  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旅行,让我们放下烦恼,心花路放。

  大家看到标题千万别想歪了,此隔壁老王,根本不是给王宝强戴绿帽的宋喆。他是15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里的出镜嘉宾王小山。虽然名为小山,但人家攀登的都是大山,据称已经征服过乞力马扎罗、厄尔布鲁士、四姑娘山三峰,下一步勇敢的老王还要向慕士塔克发起猛攻。

  《奇域》影评(五):节目分析

  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分析

  简介

  4K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号称公路大片,打着“行走远方,拥抱世界”的旗帜,启用了草根明星,把个人游记与旅途中的当地人文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部接地气儿的新式旅行纪录片。与书本不同的是,纪录片把所有的文字表达具象化,在活动的影像中把旅途的感受更形象的传达出来

  元素分析

  主持人

  选择的并不是专业的主持人,而是非专业出身的网红:摄制组邀请了网络文化名人王小山、新生作家蒋方舟等联合出镜。尤其是王小山,作为该片的主要出镜嘉宾,为节目注入了轻松诙谐、“接地气儿”的气质

  作用采访+解说(介绍+评价+过渡

  王小山

  网红身份+普通胖子形象+真诚友好 贴近,拉近与观众距离亲切

  博学+喜欢目光朝向社会热点、冷暖人生 解说力+发现力、敏感

  (除了拍摄大纲,王小山手里没有具体台本,这非常考验他的个人积累

  文艺网红 感性容易以情动人

  字幕

  类型:地图+文字/文字,普通简单

  功能:解释说明,介绍

  出现位置多种多样上下左右都有,不固定

  解说词

  总特点:个人化风格+文艺范+朴实简单平民化风格

  现场解说+画外解说:同一个人

  1. 现场解说(直播式)

  主要是介绍说明现场情况发表自己感受,语言平实,例:

  “我们现在上了喀喇昆仑公路,因为一直在修路,路非常颠簸,慢慢走吧”

  “这里是314国道1639公里外,这里的路已经完全被水冲毁了,按一个当地司机讲,大概两个小时之后水位才可能降下去,从这边看过去,可以看到一个大车往这边走,但是其他小车什么的都被水淹没了···”

  “(羊肉串)很新鲜不错不错,比北京的羊肉串好100倍,在北京卖1块钱没人敢吃的,但是这种羊肉串在这里就叫做有信仰的羊肉串,又便宜好吃还很新鲜··”

  ·······

  ·······

  2.画外解说

  介绍 + 发表观点升华作用

  特点:“我”“我们”字眼常常出现,个人观点个人情突出

  例:

  “喀什,可能大家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都有点恐惧。喀什有点不幸运,那些极端组织偏偏选择这个地方惹是生非,让这样一个本该是极具生命力的旅游城市变得有些冷清。对于这个地方而言有点不太公平,但抛开那些不愉快,这里有点异域的玲琅满目与活色生香,绝对是新疆最好的表达。走在街头,没有什么异样,就像所有异乡一样会被投来异样眼光善意居多,好奇其次。我就这样,将从这里,一路向西,走进中东之中”

  “站在德黑兰的最高视点俯瞰,能闻到空气中久违的空气污染味道,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通病。这座电视塔,在2012年世界高塔排名第六,不知现在是否被替代。用建筑高度标榜经济发展实力,是城建宣传的俗套,但给了我们一览无余的机会,可惜这里没有成为伊朗的地标,公认的标志是里这里不远的阿扎迪塔,看着它耸立高望,如果能够开口对话,究竟会说些什么呢?太多的人都在俯瞰伊朗,所以他们发现不了触动人心的细节,建筑是城市的衣服人才是城市的性格

  “这一路,信仰可能会让人紧张,但也让人放心,一个全世界将近十六亿人追随的信仰,是绝对不会在吃东西随意欺骗你的,所以尽管放心大胆地吃吧···”

  “老乡们汉语说得并不好,我们沟通也不顺畅,但温暖的炉火与笑容,都在欢迎着疲惫的我们。所有旅程都是这样,充满意外,充满惊喜,没有窗外大雨艰难险阻,就没有误入老乡家的温暖··这些故事,足够跟朋友吹吹牛了。希望明天老天可以赏脸,希望帕米尔可以敞开怀抱”

  “狂欢背后是现实,梦醒了都要面对,面对高温,面对枪··”

  声音

  大量同期声、环境音响+音乐

  后期音乐:背景轻音乐+当地民族音乐+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名为《奇遇》,是专门为这个片子写的,属于民谣风格,歌词契合主题,内容如下

  时间的盐

  洒满每个角落隐藏谁的脸

  在每个梦幻伪装慌张路口

  停在中间

  世界的咸

  是爱过谎言眨眼离开的誓言

  都化成胸口无法言说的表演

  在旅途中 都被写成蓝天

  风尘一点一点地吹……呀

  吹不醒这梦……啊

  昨天的眼 能不能看清 今天的心

  路过一个一个的人……呐

  你过的还好……吗

  世界边际是不是就在这甜蜜的夜

  远近之间

  唱着谁要拥抱谁的一转眼

  窗外的变换变成路上的新欢

  在黄昏前 写成了诗篇

  风尘一点一点地吹……呀

  吹不醒这梦……啊

  昨天的眼 能不能看清今天的心

  路过一个一个的人……呐

  你过的还好……吗

  世界边际是不是就在这甜蜜的夜 这世界一点一点变……啦

  变得不能停……下

  谁还在原地等待着她旋转的爱

  路过一个一个的人……呐

  你过的还好……吗

  世界边际是不是就在这奇遇的夜

  (片尾播放这个主题音乐,播放音乐时画面出现解释性字幕)

  画面

  《奇域》运用4K高清摄影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保证,全片采用电影级别的色彩校正,这些努力是希望将丝绸之路上的绚烂景观还原到观众眼前,带给观众如入梦境一般的美的震撼

  航拍

  由虚到实,由实到虚

  角度多样,景别多样

  片头,导视,过渡

  采用网络化风格,比较活泼,颜色多彩

  亮点分析

  1. “一带一路”的平民化演绎

  “一带一路”本来是一个宏大主题,原本预想该是官方式刻意地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文、风景名胜,有着高大上的战略视角,可《奇域》不同于其他“一带一路”纪录片风格,而是通过民间的视角展示了一条新丝路。这个片子的平民化演绎有以下几个表现:

   形式上,以王小山个人游客的形式去看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去的地方不是高大上的风景名胜,而是小地方,没有经过事先决定,而是王小山随性而至

   出镜嘉宾都是网红身份,是普通人,而不是以往都是专业的主持人或是出镜记者,这中不专业性恰恰拉近了距离,更具亲切性

   内容上,从小人物切入,讲诉其故事,比如: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漂”摄影师和塔吉克族牧羊歌手,在巴基斯坦开创事业的北京姑娘、只身寻找商机的四川女孩、“中国女婿”卡拉奇小伙,伊朗设拉子的跑酷青年和诗歌集会、开飞机赛摩托的伊斯兰阿訇,伊斯法罕的手工艺匠人和群众唱诗会、在德黑兰开设“中国驿站”的中国姐妹花……

   语言的平实、个人化、感性化风格

  几近于第一人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2. 启用网红,即非专业的主持人

  在一带一路这样宏大正经的主题之下更显难得与独特

  《奇域·探秘新丝路》吸引人之处之一就是让网民爱到不行的文艺网红们,他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备受网民们的关注,真实生活中的他们是如何的网友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奇域·探秘新丝路》提供了认识另外一种模样的他们:业余的主持人王小山,内心逗比表面却闷骚的作业本,还有无所畏惧的女汉子蒋方舟

  3. 在网络首发(腾讯视频),不同于以往纪录片在电视播出的习惯

  因为选择在网络首发,所以整体风格也在适应网络风格,不管是片头还是转场过渡,都显得比较活泼

  4.制作精良

   用4K高清摄影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保证,全片采用电影级别的色彩校正

   在拍摄中克服了中东的严酷自然和社会环境,拍摄到了很多珍贵的画面,是非常有勇气和魄力的

   主创人员曾参与《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等优秀纪录片制作,境外制作团队也是精挑细选出来

  (据悉,《奇域》单集成本超过100万,远高于时下国产纪录片的平均制作成本,主要花费在国际劳务、拍摄设备、境外险等方面。为了拍出优质的镜头内容,创作团队在吃住方面从简,把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5.故事化讲诉

  片子采取小人物故事讲诉的方式,比如说:

  第四集《卡拉奇》

  在巴基斯坦开创事业的樊芳在卡拉奇找到心爱的人从此定居卡拉奇的故事

  被派到卡拉奇进行调研的郑菊一个人在卡拉奇生活的故事

  曾经留学中国的法拉奇商人奥萨马与中国女友的故事,以及奥萨马整个家与中国牵连的故事

  伊斯兰教宗教领袖阿哈曼教授坚持教义的故事以及他创办学校的故事

  第十一集《德黑兰》

  德黑兰三里屯青年集会,青年人的故事

  德黑兰小剧场先锋戏剧表演者的故事挖掘

  在德黑兰开设“中国驿站”的中国姐妹花的故事

  6.内容:熟悉的陌生感

  ·陌生性

  新丝绸之路途径地,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也知道是哪些国家,可是具体这些地区是怎样的,大多数人都是极度陌生的,这提升了整片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颠覆性认知

  被全世界“妖魔化”的中东之境,其实并非如此。最颠覆“刻板印象”的非伊朗莫属,彭勃介绍:“伊朗不像外界想象的混乱甚至危险,伊朗人对中国人也非常友好,他们的自律性令人钦佩,比如当地司机即使在很偏僻的地方,也会主动收集车上垃圾,不会随意丢弃。

  《奇域》影评(六):征途中绽放出璀璨光芒

  王小山、作业本、蒋方舟联合出演大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终于在8月18日正式全网上线了。在知名网络大V王小山的视角,通过“隔壁老王”的脚步和声音,以点及面、生动详实的讲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从喀什启程沿着新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生动详实地展现了人文地理与风俗文化,穿越世俗繁华的彼岸,畅游于这条历史走廊,无惧冒险的征途。

  就像王小山在《奇域》中说的那样,、“旅行者的梦总是有关远方”,从喀什、经伊朗,过阿塞拜疆、到土耳其,行程两万里,路上的眼泪和欢笑,也为我们波澜不惊的生活,带来一种自由行走的冒险精神。质朴的旁白中,那是“所有伟大的事情都起于普通”,毕竟未知旅程的精彩,无论顺境或者逆境,遭遇洪水遇阻,折返老乡家中,还是听民歌、看婚配、睹美景,都如同游戏的设定一般,把风土人情来一次大掠影。

  最近,陆川导演的迪士尼团队制作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在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上映一周斩获了近3000万票房,实现了一次逆袭。大熊猫、金丝猴和雪豹所呈现三条故事线,温馨、搞笑、感人俱全,也营造出一定“故事性”,并且捕捉了美丽原生态的自然景象。《奇域:探秘新丝路》尽管属于旅行题材,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层峦叠嶂、牲口市场、异域风情都囊括其内,靠着强大的文化知识背景,让一种民族理想和生活信念,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第二集中,王小山在喀什吃羊肉串时,他说在北京总觉得吃羊肉串吃的不踏实,但在新疆一块钱一串的羊肉串不仅肉多,而且吃的很放心,不甘于大城市的禁锢,想把一辈子活成两辈子,没有被很多东西拘束了手脚,却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一路风尘仆仆,却在柯尔克孜族老乡家则如此温暖:热腾腾的羊肉抓饭,暖和的羊毛毯,回归原始的纯真和友善,同样有一种久违的心安。

  总共才15集,每集仅25分钟,采用先进的4K拍摄技术,以40000分钟超高清影像,运动画面达到了静态摄影的级别,带着观众重走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丝毫不会让人有枯燥之感。高清晰、高饱和、高层次的画面,每一桢截图下来,都可以做电脑桌面了。一颗平和的心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不畏酸痛的双腿,《奇域》让人体会到征程的乐趣所在,感受到瑰丽风景流淌着的一片片金光。

  《奇域》影评(七):自由行走就会得到上天最好的安排

  文/满囤儿

  令旅游爱好者期待已久的大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终于在8月18日正式全网上线了。在文化名人王小山的带领下,观众将随着剧组的镜头,从我国的喀什启程,沿着新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体验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6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地理、风俗文化,见证这条历史走廊、财富之路即将跨入的新纪元。

  《奇域》影评(八):探寻心中的奇域

  什么是一辈子?一辈子就是在一生的时间里呆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对固定的事、见着相对熟悉的人,用复制粘贴填满生命的显示屏。

  一生能活出两辈子吗?有一个模拟类比的方法或许可以,就是在一生的时间里分别呆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做不同的事。

  这部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展现了中国西域、中东之东广袤神秘土地的壮美风光、奇异人文,让久居都市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以及活出两辈子的可能。

  楼兰、高昌、莎车、鄯善等古老的名字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等熟悉的名字,又总是与负面新闻联系在一起,让人望而却步、愈发陌生。强盛的汉唐时期,曾用财富与包容打通了这条长达数万里的丝绸之路,也串联起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等多种不同文明。但自唐朝在1300多年前兵败怛罗斯之后,就永远地失去了对这片区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条曾经见证着华夏荣耀、汉唐雄风的道路,从些变得那么遥远和陌生。

  因此,当此片用4K高清画出揭开这里神秘的面纱时,让人情不自禁地惊叹于那无与伦比的美景、那匪夷所思的习俗。原来这个世界还存在着这样的世界。

  我们的肉体与灵魂被禁锢得太久,确实该出去走走了。不是蜻蜓点水地观光,而是抛开一切地融入。

  影片没有像其他纪录片那样有那么多刻意的编排,有那么多刻意地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文、风景名胜,也没有高大上的战略视角,一切都是通过出镜嘉宾王小山作为一名普通游客的视角,展示所见所感,更有一种难得的平和与温暖。纪录片所纪录的都是当地最真实的市井文化、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恰到好处的旁白升华了片子的思想性。几近于第一人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以至于看完此片之后我都仿佛仍跟着摄制组的车轮在跋涉前行。

  片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困扰我们的,并不是选择什么,而选择之后,你会失去什么。”我们的一生总是被各种无形的束缚所困扰着,如果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剥除掉原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会不会活得更加像一个“纯粹的人”?

  可惜,庸常如我的大多数人,终究无法作出选择,但并不代表没有,比如从北京到塔什库尔干的老于,只身一人来到巴基斯坦的那个88年出生的四川姑娘。

  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地推及于其他所有的人,总有一些人活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中。他们探寻未知的世界,其实也是在探寻心中未知的自己、心中的奇域。

  《奇域》影评(九):接地气的网红旅行纪录片

  文/番茄女王

  毕淑敏今年出了一本新书叫做《非洲三万里》,继续将游记进行到底。书中说到

  :“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走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成为自己。”所以旅行更多的时候是在自我启迪。4K人文地理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号称公路大片,打着“行走远方,拥抱世界”的旗帜,启用了草根明星,把个人游记与旅途中的当地人文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部接地气儿的新式旅行纪录片。与书本不同的是,纪录片把所有的文字表达具象化,在活动的影像中把旅途的感受更形象的传达出来。

  上一次追纪录片还是赵忠祥的《动物世界》,陪伴童年的成长。印象中的纪录片都是枯燥的说教居多,或者只能静静的作为一个旁观者去体味片中的人和事。以前看纪录片的方式大多数是通过电视,偶尔有那么些大电影的周边纪录片流出,可以在网上download。虽然国外不少导演坚持拍摄着纪录片,但引进中国的都算寥寥。最近,内地导演们也开始骚动。导演陆川拍摄的关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大银幕与大家见面,而《奇域·探秘新丝路》作为旅行纪录片选择了连续剧的套路,在网络首发,改变了以往大家观看纪录片的方式。

  《奇域·探秘新丝路》邀请了微博上的文艺网红们@王小山、@作业本、@蒋方舟,加入到旅行的队伍中,纪录片以旁白和网红们的第一人称共同为大家揭开了热门话题“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除了文艺网红们,片子还邀请到文艺原创歌手马条倾情演唱主题曲《奇遇》。第一次发现,纪录片还有第三种方式拍摄,虽然行程枯燥,但让人看起来却有一种如同舌尖上的丝绸之路般精彩。跟着文艺网红们的脚步更加如同身临其境。

  文艺网红们穿越亚欧大陆腹地,历经了中国新疆、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6个国家,总共行程2万公里。一路沿途有世界上罕见的人文和景象,也有着无比艰辛和坎坷的路程。《奇域·探秘新丝路》与其他纪录片不同的是,接地气的方式把所有人都代入其中,一起与主人公们感受美食的诱惑,灾难的入侵,语言的障碍,一切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都不只是片中的人在独自承受。

  《奇域·探秘新丝路》最吸引人之处就是让我们爱到不行的文艺网红们,回想起曾经在微博上与王小山隔着电脑对各种话题的争论,与作业本在微博上的互粉,一路体验着他的逗比成长史,还有怀念和名气大过天的蒋方舟一起做过的节目。草根也好,明星也好,他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备受网民们的关注,真实生活中的他们是如何的?网友们并没有机会接触。《奇域·探秘新丝路》中有另外一种模样的他们,业余的主持人王小山,内心逗比表面却闷骚的作业本,还有无所畏惧的女汉子蒋方舟。文艺网红们路过的一段段别有洞天,可能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当然,《奇域·探秘新丝路》也会成为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一部成长纪录片。

  《奇域》影评(十):汉子看《奇域》,孩子看《大头》,妹子看什么?

  文/马庆云

  这个周末,有近十部电影上映,但恕我直言,新开画的影片中,基本没有适合铁杆影迷的。专业电影观众一眼就可以看出,十部没看点的电影算是扎堆抢滩暑期档的尾巴了。对于真影迷,尤其是抠脚大汉影迷来讲,这周,并非没有可看的东西。

  王小山领衔的大片《奇域》,就算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纪录片,而且,这部片子不用花钱,在腾讯视频免费就可以欣赏。我在昨天的文章中介绍过这部15集的纪录片,它是以游历者的身份切入到新丝路的风土人情当中去,带观众们领略未曾见过的喀什、帕米尔、巴基斯塔、阿塞拜疆、土耳其等等。

  今天,《奇域》上线了第三集和第四集,正式进入巴基斯坦。这个被外界多以不安全视之的巴基斯坦,在王小山的眼中和镜头下,又将是另一番场景。作为关心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抠脚大汉来讲,看《奇域》的第四集一定是会感动的。王小山的镜头讲到,很多巴基斯坦的中产阶级选择了移民,但是,也有人留下来。他们在巴基斯坦的翻译,介绍了当地的宗教领袖。这位领袖是美国的双博士学位,宗教学博士,和理科类的博士。在学成并游历二十年后,他选择回到巴基斯坦,并试图进行改变。

  这位宗教领袖的具体方式,就是开办学校,用教育的方式改变这个民族,带领人民往更正确的地方去,远离战乱与穷困。为国家与民族之进步而读书,而奋斗,而坚持永不离开,这种精神,不仅在巴基斯坦,而且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因此,真汉子看看《奇域》,一定能在里边获得意想不到的精神感召。

  而本周,作为孩子们,有两部动画片选择。一部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一部是《精灵王座》。我第一时间领略了这两部电影。先说《精灵王座》,有点四不像,中不中,洋不洋。它的很多构图和桥段,都显然是大力借鉴西方的。而它又说着中国话,就是不办中国事儿。是典型的不接地气的动画片。这类空洞的爱的说教,没有什么大意思。

  而《大头儿子》则更适合孩子们的视角。小孩看动画片,图的是一个熟悉加热闹,对动画片里边的人物越熟悉,就有觉得有趣。外加上剧情轻松一些,孩子们在影城内能够哈哈大笑,就可以是一部带孩子看的电影。从《大头儿子》今天的开画表现来看,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夺了今日的票房冠军,没有敌手。

  那么,问题就来了,汉子看《奇域》,孩子看《大头》,那妹子们看什么电影呢?我们不要人为做硬性推荐,不妨看看百度糯米电影的用户画像。某部电影的女性观影比例高达73%。而同期票房最高的《使徒行者》,女性观影比例不过55%。这部女性观影比例如此之高的电影是什么呢?他就是俄罗斯的《他是龙》。

  我特别喜欢的影评人释凡老师怎么说《他是龙》?——每一帧唯美影像都能当桌面,爱情版《驯龙高手》,或龙版《暮色》,绑架、禁室培育、斯特格尔摩综合症,玛丽苏童话,但景美、颜值高、氛围浪漫,俊朗露肉龙太子深情眼神,软萌漂亮萝莉,放烟火、风筝、观看蓝天...偶像戏就看这种,色女必看!

  这是一部典型的男色电影,男主角颜值之高,外加上俄罗斯的电影真不舍得给男主角穿衣服,所以,女性观众群体购票之踊跃,前所未见。从票房表现来看,这部电影不及《使徒行者》和《大头儿子》排在第三位。目测,周六还会有市场份额的提升。

  在暑期档的尾巴上,至今尚未出现一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影迷们都在等一部大片,可大片至今没有出现。幸运的,是王小山带来了一部《奇域》的纪录片,看见中东,长点学问,未尝不是好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