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07 21: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观后感10篇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由叶君 / 萧寒执导,王津 / 亓昊楠 / 屈峰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一):十里春风 不如你

  记得四五年前我独自去北京办签证。等待材料日子又长又无聊,我几乎把能叫得上名字地方都去了一遍,最后再没地方可以逛,就去了故宫。不为什么,只是觉得那是个氛围沉重的地方,不适合我当时焦灼的情绪

  春末的北京阳光那么好,因为并不是节假日,故宫里并没有太多的人。我一个一个进去那些光线幽暗的展厅,玻璃展柜上粘满了无数游客留下的手印子和脸油印子。那些展品发着暗暗的雅雅的光泽,我很缓慢的一件一件看,很精美,想着它们被保存下来所经历的那些岁月或是战火,不由得肃然起敬

  后来我不止一次逛过卢浮宫,庞大的馆厅和拥挤人群,注定我只能走马观花的略一遍那些举世闻名画作雕塑,使劲举着手机拍一些满是后脑勺的照片发发朋友圈。巴黎那么热闹的地方,总有更带劲的去处博物馆只是浮躁的匆匆一瞥,我是最典型的卢浮宫游客之一。

  这记录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四五年前的那段时光里。我一个人背着小包,里面装着711买的海苔包饭矿泉水跟一点零食,在故宫里晃悠一直到广播说关门,随时走累了就坐下晒晒太阳,春风和煦的吹拂着我的脸和手臂,心里对未来期待惴惴不安。即使我现在回想起这一切来,也觉得微微的震荡,曾经向往的远方终于在脚下。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二):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有一种类型的片子,是你的心静不下来,就没法看下去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属于这类的纪录片。

  给这部片子打上标签的话,我想到是工匠精神、匠人、匠心、禅者、手艺人的信仰

  如果你的内心满是喧嚣,看到这样平淡琐碎的日常片段,没有精湛的剪辑,炫目的特效和悦耳的配乐,你肯定忍不住想按下快进键。

  白天身躯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夜晚灵魂需要一个栖息的地方。

  夜深人静时候,一个人看这部片子最适合。

  你随着镜头来到故宫,看着四合院里这些手艺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地干活。

  文物修复手艺人们的一天是从享受阳光开始的,蹬着自行车,踩过皇城脚下,在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这座城市,最原始古老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手艺活儿

  因为一件文物,穿越到另一个时代

  在书画里和唐宋才子对话,在瓷器里领略明清风貌。

  每完成一件作品的修复,都仿佛记录和还原了那段历史。

  我相信,每一位手艺人心里都是有着信仰的。这是对文化的信仰,对传统敬畏,对每一件经手作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每完成一件作品,手艺人们内心都会感受巨大满足感和喜悦感吧。这种由内心发散出来的喜悦,是多少外在的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位修复钟表的师傅,在展馆里面的会心一笑,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面挥之不去。那是一种打心底里的散发出来的幸福感

  我在想,自己有多久没有露出过那样的笑容了。

  不为了任何功名利禄,那一刻的专注只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一点点。

  这让我想到了《禅者的初心》里面描述的“初心”。专注于当下,品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我所理解的初心的状态,是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真正的活在当下而不是感受到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是一种真正的忘我而“无我”的状态。

  关于禅,我目前还只读了这一本书,就已经感受到了禅的艺术,以及它带给我内心的平静平和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漫漫人生路上继续修行。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三):修文物或是修人心

  一如央视以往的纪录片水平低沉磁性的旁白把故事唠成家常,镜头远远的扬起下落,旁人眼里不平凡工作也朝九晚五的平凡如你我。

  喜欢里面一个个鲜活人物,精密却谦逊的钟表组,富于想象灵活的瓷器组,如织女一般的编织组,或是无处不在的木器组,无论是得心应手经验丰富老师傅们,还是兢兢业业诚恳努力徒弟们,故宫的某些宫殿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习惯骑着自行车穿梭来往,他们敲打出墙的一枝红杏共享着脚下皇城土地孕育的硕果,他们把生活过的很慢,似乎与北京这座快节奏都市格格不入,但他们却都享受着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致密感。

  他们在故宫修文物,缝缝补补的是历史的足迹,敲敲打打的是生命延续,延延绵绵一代代传承的是工匠之魂。令人艳羡的工作地点考验耐心的工作内容,没有简单是不简单的。至今都记得木雕佛像的禅机:文物乃死物,修补的不是其残破的躯体,而是凝结在里面匠人的精神,决定佛像面孔的不是条条罗列的精确尺寸标准,而是雕刻者的心。

  几只御猫绕膝,几株青草没眼,与几百年几千年前的文明打照面儿,细数风流人生不枉已矣!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四):真的被美cry

  今天居然真的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感动cry。我想这里面的情愫是很多的。最震惊的是,当钟表师父修复好那座充满生命力的钟后那种被精美震撼到哭。仿佛那些动物已经相约好了在钟响的那一刻活过来,如同神明显灵一般。我还看到了纺织的女工,流淌的线和生长的树。我还被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的坚持而感动,有些伟大是需要沉淀的。他们手艺的细致、对艺术的敬意,让我看到了一种天人之间的交流,物我之间的默契。总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在其中,灵得很。更妙的是,当他们开启七道门,走过慈宁宫,现代的身影掠过一片红墙。有时候,物是人非也不都是伤感的。如果还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故宫里觉得爽,如果还有一群人种些树,采些果子。我仿佛就觉得,那个城堡中住着王子公主童话都还是存在过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五):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特点

  这两天看了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片子首次把镜头对准了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由于这个群体平时“深藏不露”,纪录片甫一播出,好评如潮。同名电影和书相继推出,我还没有看,这里不加评论。纪录片的确不错,看了以后,改变了我对文物、对匠人和对职业的认识

  文 物

  我以前的看法,文物是珍贵的,因而往往藏而不露的,也是“不近人情”的。偶尔的谋面,它们也总是藏于厚重的玻璃罩内,静静的陈列,一幅“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这部纪录片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文物是有生命的,有和人一样生老病死。它们是可以被触碰、被亲近的。修复师们就可以近距离感受它们的美貌和脾性,也可以亲手为它们体检治病。

  文物是人们创造的,也在被亲近、被触摸、被修复、被体悟的过程中塑造着人们自身。它们在与修复师的“互动”时,一方面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同时深刻影响着修复者的情趣审美、品味、人格,乃至生命。修复后的文物,也更好地传递着美感,让观赏者更便于认知感悟。这些正是文物本身生命力的彰显,也是现代意义所在

  匠 人

  近两年,“工匠精神”是个热度很高的词汇。但是,什么是匠人,什么又是工匠精神,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没有形成准确的概念。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清楚意识到,这些修复是显然就是我正寻找的匠人,他们身上的特质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首先,他们有“匠技”。这些修复师或者擅长装裱、临摹几百年上千年前的书画,或者可将木器、铜器修复得尽善尽美,或者可以让宫廷收藏的各类钟表重新焕发活力。总之,他们都掌握着一门世人难以企及的绝技。

  其次,他们有“匠心”。面对繁重的修复任务,或者十分棘手的难题,他们通过缜密的思考,总能独运匠心,用创造性的方法加以解决。正是由于他们用心专心做事才能使一件件国宝得以修复、有机会再现于世。

  最重要的,他们有“匠德”。片子中讲述了修复师们的身世,我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都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几代人做着同一件事。他们之所以有这般定力,肯花这么长时间去坚守,是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手艺,深爱着这份事业。爱,让他们任劳任怨,让他们无怨无悔

  职 业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知道在故宫里海油这个集体,也并不知道在我看到的展览文物中,很多都是经过精心修复的。这种默默无闻,也许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毕竟他们所从事的,是一份“不足外人道”的职业,他们的业绩也“不可为外人感”。若外人从文物中看出了修复的痕迹,恰恰说明修复师的工作是失败的。对于某些文物,修复师也许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心血,我们看到它们时,只会认为它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的职业,除了要有这种默默奉献精神外,还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集中体现在对技艺的传承上。毕竟,修复师往往通过收徒的方式延续事业,徒弟的技艺和品德如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傅。他们为了避免让技艺失传,便有了地传承的极强责任感。就像片中一位修复师所说:“我得想着,我们的职业生涯能留下点什么给后来人。”我的立即,这句话中的“后世”,不仅包括那些继承衣钵的年轻人,也包含着走进展览馆欣赏文物的后来者。

  我们在工作中,也需要这样的思考。对岗位的继认者,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创造,使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方法更多。对于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也要想着如何让他们有更好的服务体验,以及在接受服务时有更多获得感。

  (本文同步至涵泳轩微信公众号)品读生活,乐享人生。欢迎关注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六):既熟悉陌生惋惜

  故事总要有个开头,文章总要有个开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语之时,弃就弃了,何故那么世俗

  王津老师看着相隔一层玻璃的钟表,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对那件珍贵的维多利亚怀表的淡然,更让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贵的古董钟表,跟大多数的古董一样,在修复之前他们就被安放在故宫最黑暗破旧仓库里,任由岁月腐蚀,当他们落入这群匠人手里,犹如马遇伯乐,玉遇卞和,他们的价值才真正被开发出来,王津老师熟悉那一件件修复过的钟表,不仅看见过他们奢华外表,还研究过里边最复杂精致工艺,修复一件物品难度并不比创作他简单,所谓的修复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了解的过程,那种跨越时空古人对话的感觉,使他们感叹前人多能之时,又附带着对岁月的敬畏,就是这份对传统的敬重之情,渐渐的使他们懂得了细心、耐心、责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经手过的物件,现在却又那么的陌生,和那块维多利亚怀表一样陌生,摆放在展柜中的他们,世人在赞美他们精美的同时又给他们定义了一个世俗之价,这份陌生更多来自于对他们价值的理解,对这群平和的修理匠来说,当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复之后,那份前所未有成就感,远远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价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黄花梨大柜子,世人也许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贵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无人关心制作柜子上精美云龙纹的工匠会是谁,像这群故宫师傅一样,当完成制作的一瞬间,木匠已经明白柜子已经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价值将被更多的人赋予,但不管柜子的价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会一直跟随木匠一生,这才是来自于古代匠人的精神传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万物,龙生九子,人对“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画,一些人看到了历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艺、一些人看到了情怀、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价值,是人内心塑造出来的,虽不说是一面镜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价值,若放以前,我定论出个孰是孰非,但现在我只想借苏东坡的一句话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七):我国文物修复的短板和局限(2点)

  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工匠精神,不只是修复旧器需要,发明制造新器也同样需要。

  不过剧中也展示了一些短板和局限:

  1.缺乏细致、规范的修复操作流程学习体系,这是香火几乎断绝的原因

  老师傅的手艺固然精湛,但希望能留下一套书面的、标准而系统的、可复制的操作规范守则,这样才能让修复文物的技艺“固定”住。师承的存在很合理,但是应当作为“标准操作规范”的补充,“标准操作规范”是每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

  2.缺乏大数据库的支持,举全国之力建立一个文物档案数据库,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第一集中为了补全三彩马胸口革带的造型而实地参考让我印象深刻。辛苦地实地考察倒是其次,我想的是,要是有全国联网的大数据库,所能了解到的革带造型想必应是不能再丰富,参考的范围也不能更广阔,这对文物修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将是N个级别提升

  当然,若是建成这样的数据库,普通百姓也能(有偿)浏览(其中观赏性的部分)的话,对景点压力的缓解、文物的保护将会无形地有利。

  自豪之中也当有反思。

  微信公众号:大肉兔(drtwww)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八):穿梭历史与现今

  刚从故宫旅游回来,便看了这部朋友推荐的纪录片。

  介绍这一纪录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宫里的几个师傅曾经想让纪录片的制作人员删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画面,比如说师傅之间互相的调侃,师徒之间扯个大帘子,接下树上摇下来的水果等等画面。师傅们觉得这些画面显得他们太不专业了。纪录片的制作人员执意留下了这些画面,而个人觉得,这些画面反而是这部纪录片最精彩的部分。

  当师傅们在树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念叨谁抢走了种树的地盘时,感觉他们就像故宫里的主人;他们半只脚踏在过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却又用着现代性的话语,做着与现代社会各个不符的悠闲事情——亲手从大院里摘水果。他们好像和这个世界的浮躁和繁华隔离,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们的生活当然不是完全远离现今的;毕竟他们杰出手艺的观赏者,还是现代的人们。是那些打着缤纷的雨伞,举着大喇叭,在故宫喧喧闹闹,吵吵嚷嚷的人们。

  文物修复后,展出的时间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复钟表的师傅所感叹的,花了那么长时间修好了钟,它们在展览的橱柜里还是一动不动。这些师傅所关注的细节,这些师傅所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数游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机拍照3秒便匆匆赶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这个纪录片所传达的古典情怀,则更让人感叹和钦佩。故宫里的师傅大多一辈子都在修文物,他们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当时的画面,让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模仿当时的技艺对文物进行修复。

  之前,曾经和朋友讨论过,对于这种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的东西,是否还有保护的价值呢?

  这个回答,恐怕因人而异。但起码在观看这种纪录片后,再去欣赏文物时,佩服于它们的价值和它们所搭载的那个时代。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九):个顶个儿的美轮美奂

  个顶个儿的美轮美奂。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读经典,看精品。

  匠人精神,择一事钟一生。

  他们是最顶级的文物修复家,是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

  一代代修复,一代代观摩,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审美也由此塑造。

  王津(钟表组)谦虚善良温润尔雅

  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亓

  精密仪器

  在一个几乎全中国最有底蕴的地方工作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

  有时不觉得,

  但你这么回想起来挺快的,人这一生真是,

  工作的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

  干不了多少精品,

  也挺遗憾的。

  王有亮(青铜组)高飞

  竹林七贤

  马踏飞燕

  难的一个礼拜调不出色儿,难受死了

  还是老祖中能人多啊,也是那会儿你不给好好弄,皇上就砍头啊。

  这里剧组为什么要强调铜性消失,其实是想表达,几千年古人从矿物冶炼出青铜制成铜器,经过几千年的化学变化,铜器又变成了矿石,你能想象一个文明,其文物经历了从矿石到器皿再到矿石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这个文明却依旧繁衍生息下来,其文化和历史基本没有断绝,这种历史厚重感,不是简简单单念几句古诗就能体会的。

  王五胜、窦一村、纪东歌(陶瓷组)

  三彩:黄绿白蓝赭黑

  为了保障质量(称号),那些不合格的瓷器才刚出窑便被打碎深埋。

  反正试试,也许哪天心血来潮就去试试去。

  屈峰(木器组)

  中国人对木头有着特殊的情感。几千年下来,中国人一直在用远比石材脆弱很多的木头建造家园。生活在树木旁,住在木房子里,在木桌上吃,在木床上睡,栖身从木开始,用木头造纸,用木头刻版印刷。栽种、培养、雕琢一个个可造之材。

  古话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块石头它能有什么品性,但中国人就能从中看出品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在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己。所以我跟你说,中国古代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想办法把自己融进去。人在这个世界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才有价值。很多人都想文物工作者他把文物修好了所以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跟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的目的就是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那没有什么价值。

  愿有生之年可以平平淡淡,唯有所爱之事轰轰烈烈。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十):一看这个就会想起爸爸

  圣诞假期回国时没有什么好电视可以看,在网络电视里找来找去,想找一部适合全家一起看的,突然想起来标记很久都没看的这一部。

  感想就是,这工作好适合我爸啊。

  爸爸年轻时在烤漆车间工作,很快就做了技术领导,话少,活好,老实肯干。

  爸爸还会修表,家里还存有一套老的全套设备。

  学琴的时候,琵琶掉了两个品,说是要送到苏州工厂去返修。当时没有方便的物流,要把一把琴运到苏州去,简直不能想象。梨木的琴,比一般红木的更沉,也更怕湿度变化。相和弦轴是玉的,更加经不起磕碰。

  爸爸翻着当时琴盒里的介绍小册子,像这个纪录片里一样,熬鱼鳔胶,趁热度和粘度刚好的时候,又稳又准的把两个细细的品黏回面板上。一点胶痕都没有,如今根本找不到当时是哪两个品经历了二次粘接。

  小时候搬新家,家具都是请师傅做的。爸爸提出的一些想法,师傅们觉得太复杂了,不肯做,于是爸爸只好自己动手和师傅们一起做。

  床头的海鸥,是爸爸画了之后请师傅雕的。当时找了妈妈的同事,教美术的刘老师。可是刘老师画完,师傅就闹意见了。你画个鸟,这么复杂,剪纸都剪不出来,要我木工怎么做?最后还是爸爸自己画。线条简单,但一看就是一只振翅翱翔的海鸥。木雕也是爸爸和师傅们一起做的。

  梳妆镜是一对孔雀,喙对着喙,尾巴飞翘起来,环成一圈。

  虽然这些家具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甚至还有点土,当时可是“设计师风格”的家具呢。

  哦对了,装修的时候,利用各种边角料,我爸还给我做了一把枪。超酷的。

  当然,我的爸爸只是比普通人更心灵手巧一点,和纪录片里这些师傅们没法儿比。然而一个人在国外重看这部片,每每看到那些老师傅,还是会想起爸爸。

  也许是那一代人特有的味道吧。

  突然有点想起来《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呵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