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10篇

2018-04-20 20: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10篇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部由范俭执导,余秀华 / 周金香 / 余文海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一):爱是我心灵唯一的残疾

  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大量细节,一对女人和一对男人,一个城市和一个乡村,一个成名的故事和一个离婚的故事。

  摇摇晃晃的人是最需要人扶的,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讽刺的是,结婚二十年的丈夫,终于在离婚的那晚扶了她一把。好在她有诗,诗充当了拐杖。可是那也算是自己扶自己,孤独终究摆脱不了。

  成名以后,画面切换到了城市,霓虹灯聚光灯,记者读者还有作协研讨会,都那么讽刺。镜头一切到城市我就不安,甚至害怕,特别是颁奖礼上的主持人的播音腔,和底下流泪的观众,我觉得很不舒服。其实坐在影院里流着泪的我自己,跟那些观众没啥区别。观众各色人等都从余秀华身上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但余秀华从观众身上得不到任何东西,除了钱。观众跟余秀华之间是一种商品关系,这太可悲了。

  一个农村的女人要离婚,面临重重困难。第一重是男方不同意,这个困难尚能克服,给钱就同意了。第二重困难是母亲,患癌母亲觉得家不完整了,母亲心里有负罪感,余秀华因为母亲,心里肯定不好受。这个也能克服,因为她内心足够坚强,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三重困难,是离婚以后的那种虚无感,仿佛过去的二十年婚姻是一场梦,二十年了什么都没有,解脱了吗?不知道解脱了什么,孤独还是一样的孤独。余秀华终于离了婚,农村里的其他类似普通女性呢?

  余秀华父亲每次说话时,脸是通红的,显然是喝了酒。男人们只在酒桌上或者酒后,才说一些心里的真实想法。每次讨论,最后父亲总是撂下一句话:管不了了。留下她母亲受心理折磨中国的男人总有解脱的办法。心理的苦从来都是女人在背负,男人喝了酒一句我不管了,拿了钱一句我走了,何其潇洒

  整部片我没有在那些苦难情节里哭,反而在余秀华海边戏水的时候,她快乐得像个孩子的时候,眼泪就下来了。上天把一个单纯灵魂,装进一个残疾的身体里,放到一个复杂的社会里,激起无数朵美丽浪花来。

  新农村建设,把村里那条美丽的路全给挖了,裸露的红色泥土堆积着,血腥极了,叫人心痛。只希望那片麦子还在,还有人种,种的人幸福

  余秀华面对聚光灯记者作协的人一点都不害怕,她幽默又率直,从容应对。不过面对母亲的离去,面对感情空虚作为一个女人,她还是害怕了。她说她害怕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赌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是伤得很深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尽管如此,她还是渴望爱情渴望一根拐杖。

  如果世上有什么是让人既害怕又渴望的东西,应该就是爱情吧。我想这也是余秀华把《我爱你》排在她的同名诗集第一首的原因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二):她哺乳了这片子

  电影结束的时候,灯没亮,很多人在等着,我心里想的是:这就结束了?很多人心里也是同样的感觉—那就是这片子好像没讲出什么,不是欲言又止的那种留白,而是我好像不知道看了什么,也不知道没讲完的故事会是什么。这算是导演失败吗?我明白有人说这片子拍的太早的含义了。余秀华用她的强大、幽默、诚实哺乳了这个片子。

  她在又一次跟丈夫就离婚吵完架以后往外走,门外的鸡咕咕咕咕地叫着,她说:“破鸡。”

  她有时候说:“他妈的。”

  有时候冒出一句:“我草。

  她调戏邻座的作家人家说:“要拍照了。”她说:“你拍我就拍。”他说:“你是主角,今天很幸运主角坐在一起。”她说:“我今天很幸福跟你坐在一起。”然后对方笑着说:“别打情骂俏了。”

  她在出去演讲的时候、参加节目的时候,非常自然放松,也非常诚实地回答:“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我现在很想让自己说话的时候表情自然一点,可是我做不到。至于怎么做一个幸福的女人,我也无法回答。”“一个女人没有体会过灵魂的爱情是很失败的,我从来没有遇到过。”

  余秀华面对镜头、或者说面对导演,几乎是异常的诚实,而且相当信任,她把自己打开给你看,但是不急躁,不冒进,徐徐地,缓缓地。她写诗也是把自己打开给别人看,诚恳地,全部地。你以为这样的诚实不需要勇气吗?我有很多想说的话设了加密,还有很多想说的话从没说出口,可是诗人不行,作家也不行,起码是好的诗人和作家不行,他们把自己全部交出来,呈在你面前,你以为这很简单吗?这不需要勇气吗?你以为做一个“检阅者”会站在更高地吗?当然不是。如果你看了,那就会知道这些好的诗人和作者作品、里面的人物怀着怎样的怜悯和爱,有时候几乎能感受到他们对你的宽容爱意。余秀华哺育了自己的作品,更不用说这部片子了。

  本来就结束了,再说一下,纪录片,如果你想要呈现山河大海,古树繁花,那你就去拍,去等老鹰落下来,如果你想要呈现人间百态,冷暖炎凉,那你就去找活生生的故事,这是记录、寻找、呈现,是控制镜头而不干预,而不是铺叙和采访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三):《摇摇晃晃的人间》:诗在电影中呈现的可能性

  谈论余秀华而不涉及诗歌之外的东西,似乎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她农妇和残疾人身份引人争议,而且还有她进入文学方式——伴随着媒体市场的运作,甚至是一般流行文化普通人释放自我内心躁动的期待,没有这些非文学事件的参与,我们就不可能文学地阅读她。而她如今俨然是一个文化事实,成为一块不断膨胀并且吸纳了过多杂质的海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在短期内定义她对艺术的真实贡献。《摇摇晃晃的人间》作为一部聚焦于诗人私人生活的纪录片,无论其严肃性如何,也无法改变作为“谈资”一部分的事实。

  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到诗人自己,我们就不得不面临20世纪早期T. S. 艾略特的教导:诗是非个人化的,它的价值尤其表现在诗与诗人实际生活的距离上;诗不是对情感的表现,而是对情感的逃离。作为银行职员的T. S. 艾略特对作为诗人的T. S. 艾略特的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与此相一致的是,关于艾略特的电影《诗人与他的情人》,如果没有T. S. 艾略特作为一个诗人的身份来提供参照的话,将是一部过于平淡的传记。

  因此,范俭执导的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面临着双重的不利: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就像泡沫之上的泡沫,其作为一部艺术品真诚性和可靠程度是无法保证的;另一方面的不利将来自诗歌本身,即以诗人的名义来谈论诗歌在当下被默认是过时的。许多人会认为诗人的生活没什么好谈的,他们将自己身上所有实质化的东西都压缩在一个个词语里面了,剩下的不过是作为废料的私人生活和作为垃圾处理器的诗人自身。然而我将在下文中尽力证明,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在文化上和在以诗歌的名义谈论诗人上,都是恰如其分的。

  首先,《摇摇晃晃的人间》处理的一个主题是我们的文化工业。这涉及一个我觉得不吐不快的误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余秀华是一个‘农民’,这看似是在她身上争议最少的一点。然而,不管是在其成名前还是在其成名后,她都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工业文明。至少,她是在二者对立中的一个产物。单纯地想象一个像余秀华一样的农民是不可能的,在原始农业文明中不可能有她。我们不能忘记,她曾经的丈夫就是一个打工者,在生活经验上和中国的另外三亿农民工没有什么区别。在她最有名、也是笔者喜欢的一首诗之一《我养的狗,叫小巫》中,余秀华处理的就不仅是关于农业的经验。它涉及的情感维度甚至是以工业化为前提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理解诗中所说的异地分居,以及在外打工的男人对在家务农的女人的背叛

  我养的狗叫小巫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表面上,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地方化的、跟泥土联系密切方言,它的背景涉及耕作和繁育,它的主题则是“爱”、回忆以及家庭暴力。这使这首诗看起来相当传统,尤其是从最后两句看起来,它极为接近一种伪装的挽歌(elegy)。然而读者的神经之被牵动,却在于诗中毫不妥协的语言蛮横,它和这首诗所处理的男性暴力、女诗人的自我挣扎恰好是同构的。在语言、内容和设想的读者反应上,诗人都作好了不恭顺的准备。我想起了狄金森的一个论断:如果你读一首而感到你的脖子仿佛被扭掉,那么它无疑是好诗。在电影中,也暴露了更多非传统的细节:这是一个会骂娘的诗人;当极度愤怒时,她也会一脚踹在门上;她会对理屈的男人颐指气使;是她主动跟丈夫提出离婚,并为达此目的百折不挠,不惜上法院起诉;她能够在镜头前、在笔下毫不避讳地谈论性与爱……余秀华又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是她最不会认同的一个词。

  影片中,余秀华只是仪式性地进行播种、收割、捕鱼、洗衣服、插秧之类的劳作,大量的镜头留给关于池塘雨水、房前屋后植物动物的特写上,因此农业仅仅是一种符号性的存在。她置身的其他空间,则是大学讲座学者们的座谈会、颁奖典礼的礼堂、出租车汽车内……她的饮食工作和婚姻生活都受到了摄影机的记录。相比于拿起锄头,笔对她来说更为运用自如。而与同为农民的爱尔兰诗人谢莫斯·希尼相比,她明显缺乏对于土地的持续性的迷恋。在象征资本积累方式上,余秀华更多地跟娱乐明星相似,而不是相似于她前辈的诗人。在这场话语狂欢中,小圈子的诗歌批评不占据舆论优势,媒体的深度报道不见得多么出色,相反,在作用力上难以界定的网络看客,以及他们往往与文学无关的猎奇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占了上风。且不论余秀华的艺术水准,在这方面我是毫不质疑的,但就其文学地位的生成而言,一般大众喜好是她的作品引发关注起点

  于是这部纪录片就获得了自己的合法性,它讲述的不是诗歌,而是诗歌的生成机制,尤其是在当代的语境中,一个默默无名的诗人是如何处理自己与媒体、亲人、土地等周围现实的关系的。影片只是浮光掠影地暴露余秀华拿起笔或在电脑前敲击文字时刻。因为归根到底,写作本身也是不可拍摄的,它漫长琐碎而缺乏表现力。关于诗人的生活方式,影片倒是提供了一些隐微的切入点。

  这也涉及我关注的第二个方面:余秀华的诗就其创作模式而言像是某种浪漫主义的遗留物,对于这个时代它是不受欢迎的类型。当代诗歌对“表现”似乎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是新诗写作越来越倾向学院化和热衷于心智游戏表达,我们如何再像惠特曼、像已经逝去的海子一样自发地歌唱?余秀华的诗句有一种强大的压强,使它内在的分泌物朝向生活不断地溢出,以至于我们无法把她的诗句单独作为修辞训练来阅读。于是这部电影就提供了许多难能可贵的真实细节,可以作为诗歌的潜文本而存在:她的脑瘫带来的行动上的不优雅,她略显土气的服饰,她那非常平凡的丈夫和父母……

  通过这些,我们也许可以辨认出她的诗歌中的某些杂质的成因,它们就像太空辐射一样成为永远无法抹除的标记。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诗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怎样的磁场化的处理,似乎如果没有这些脱胎于泥土的诗句,这些脱胎于泥土的日常生活的诗性就会被同时去除了。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四):昨晚看的,看完打开手机就四川地震

  余秀华真的很勇敢

  她是怕别人说她走红了就把老公蹬了的,但是她还是做了。

  她是怕妈妈因为她的事不开心影响病情的,但事她还是做了。

  她是害怕自己说话不自然被大家看到的,但是她还是完成了纪录片。

  她是慌张的,表现出来,却是不紧不慢,不卑不亢

  其实,你可以说她自私,但是这种自私没有错。

  她为的是自己活着,凭什么脑瘫就应该活的“将就一些”。

  她跟讨厌的丈夫斗争,跟爱她的妈妈斗争,跟这个社会各种舆论斗争。

  她确实是很嚣张。从小就嚣张。不因功成名就而更加飞扬跋扈或步步为营

  我就是荡妇,你怎么着吧。

  看完打开手机就是四川地震的消息。假如我此刻经历生死,回想着二三十年,在这人间,还没有“摇晃”过呢。白活了。

  最后说一下摄影镜头。假如是我,应该会找旁白,来用第一人称表述,除了诗歌部分用余姐的。然后不用这么多特写镜头,拉中景,不是是特写才能表达人物情绪的,尤其是余姐这种情况,本来面部就不是她本身想表现出来的情绪。而且大量特写,看的很焦虑。太满了。没有节奏,要松弛,要留白。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五):诗歌照亮了她的生命

  在中国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她摇摇晃晃的走在田间地头。在广阔天地中认真的生活着,打草给兔子吃,洗衣服,望向天空和远方,思考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也敲打键盘,把内心的激情、苦痛,形成文字。

  这么多年过去了,天上云来云去,地上花开花落。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突然有一天,因为朋友圈的标题党文章“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疯狂转发,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脑瘫女诗人”这个充满着歧视的标签让她走红,媒体把她家围得水泄不通,她养的兔子也在这期间死了好多,虽然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对,她就是诗人余秀华,已出版三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我们爱过又忘记》。

  电影一开头,伴着口齿不甚清晰却很努力的读诗声,余秀华摇摇晃晃的身影在大银幕上和全国的一些观众见面,这些观众通过众筹的方式在电影院参加这部电影的首映式。

  春天麦子黄,她一人走在路上。

  冬天大地白茫茫,她也一人走在路上。

  近两年,许多带有诗元素的艺术电影让人关注,除了获奖,更有机会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毕赣导演的《路边野餐》,杨超导演的《长江图》。文艺气息浓郁,迷人的作者风格让这些电影在国产电影中大放异彩。但他们的主角都不是诗人。起码不是真正的诗人。

  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从诗人成名之后开始追踪拍摄,故事围绕着余秀华的生活展开,母亲患癌,离婚,得奖……等一系列事件。

  于是我们看到不易被捕捉到的诗人真性情,她嬉笑怒骂,生气愤怒,是那么的生动鲜活,让人跟着剧情大笑、哭泣、叹息。

  她冷静自知,即兴应对媒体,幽默机智,被杨锦麟说“率真、纯粹”。我们也看到她和母亲在饭桌上争论人到底是为自己活和别人活,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观念;母亲患癌后她在医院的无助和绝望;丈夫赖皮不跟她离婚时她怒踹门骂粗话,痛哭不止;离婚后她开心的展示离婚证,又在车内说自己婚姻的可悲……

  如此种种,一个女人在银幕上呈现真实生活中的自己,那些爱和怕,就像呈现出私密的伤口,让人心疼。我们这些观众,被她的故事吸引,打动。

  电影放毕,掌声响起。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范俭导演2016年的纪录片作品,在阿姆斯特丹获得了主竞赛评委会特别奖。

  “全片以诗性、亲密而有力的方式探索人的体验,主人公的坚韧与电影人的技艺相得益彰。关于诗人的电影很难不落俗套,但通过对一位非凡女子细腻而通透的塑造,这部电影做到了。IDFA长片主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授予范俭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

  ——《评委会报告:2016年IDFA长片主竞赛》

  《摇摇晃晃的人间》和《冈仁波齐》一样,混淆了纪录片和电影的界限。但都以人物为主线,关注当下的人物,以小见大,折射出社会现实中被我们忽略的。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在细小的缝隙中透出人性的不同面向。

  我们在电影院的黑暗中,窥看别人的故事,眼泪到底是为谁流下的呢?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六):身为女性的力量

  第一次参加电影点映,与几十个在这之前素未谋面的小伙伴们包场看了电影。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部纪录片,讲述残疾女诗人余秀华勇敢的人生故事。真实,打动内心。

  她说她还未完全接受自己,比如自己没法控制的说话的表情。她患有脑瘫。被迫嫁给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二十年来踏入没有爱情、没有理解与懂得、甚至没有怜惜的婚姻。

  虽然是个农村妇女,却拥有令人赞叹的才情。诗歌让她觉得,她真正活着。活着,就是胜利。一个女人一辈子从未拥有爱情是可悲的。她说。就在前两年她毅然决然地离婚。终于,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看完电影到现在,我的内心还没有真正平静下来。这是跟我一样,生活在地球上的,另一个女人的故事。是的,同样身为女性我想这么看待她,我不同情,不崇拜,唯独看到了坚毅、力量。被命运选中了,你没有办法,只能活下去。存在,就是美好的,不是吗?因为存在,好过你从未存在。

  客观地看待世界,但努力去追寻心底相信的美好。永远留出空间存放快乐,若是心里充满悲伤,那自由便无处安放。不要放弃,嗯,不要放弃。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七):一点闲言碎语的观后感

  【周末的大早上刚看完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心里很多想说的。这篇算不上影评,也存在剧透,各位慎点】

  《摇摇晃晃的人间》讲述了余秀华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拍摄肯定是在余秀华成名之后,但是片中所摘取的部分生活细节,通过剪辑,也让人觉得对余秀华成名之前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是她经历一夜成名、夫妻离婚、母亲去世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当然《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主要戏剧冲突,就是所谓的故事高潮还是余秀华和老公尹世平离婚的这件事上,在这个事件中,余秀华和尹世平是事件的核心,但外围还有来自母亲的压力,因为从后面可以看出母亲对于尹世平还是有感情的,那些眼泪除了是为女儿不再“拥有一个所谓的完整的家”而流,也是为了一个相处了二十年的人而流。农村的母亲(不止是农村)总是受限于别人眼中的道德约束,所以余秀华在片中对母亲提出的质疑真是正中我心,“我没杀人,没犯法,不知道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虽然自己与余秀华所处环境不一样,但她仿佛说出了我的心声,人在面对困惑的时候想要发出的呐喊竟然也是一样的。

  从范俭的第一部作品看到最新一部,心中对于范俭导演的才华更加肯定。大概是三四年前第一次看到范俭的作品《活着》,当时就很被打动,发现这个导演虽然是男性,但是视角很“温柔”。后来我研究生毕业,也算是从事了纪录片这一行,所以非常幸运的看到了还未公映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如果将来这部影片要上映,我一定会推荐给我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片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家人的影子,如果足够幸运,还可以获得一丝感同身受的安慰。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八):艺术家的心灵状态

  受超哥所托,将就超破的影院和并不感兴趣的题材,支持一下他朋友发起的点映。不过最后物超所值。

  我并不是个“文”青,甚少浸入具体的诗歌文本,但又因专业缘故不得不接触一些诗论。于是,碍于“空中楼阁”的学习毛病,自己通常只在论争时做好吃瓜群众,余秀华两年前爆火时就没少在票圈看口水仗:在一片叫好声中,太多人在吐槽她的诗。大概学校里的高端文青和专业相关者习惯了古往今来与时代意识并进的诗歌精华,一旦这类形式和内容并无先锋性又混杂了励志和同情等外围叙事于其中的案例被热炒,他们就会带着挠曲枉直的心态来维护这个时代本已摇摇晃晃的美学价值体系。看似不近情理的姿态自有其合理性,然而就像经典美学这个学科自身所面对的问题一样,用静止封闭的观念体系去评价余秀华只不过是用文化资本掩盖了其他资本分配的不公。对她这样一个身心明显错位的农村妇女而言,如果投胎的人家,条件家学更好一点,她是否会成名更早?诗作水平是否会更高?当然,如此假设很可能会再次引入同情哀叹的妥协视角去凝视一个残疾人的作品,一不小心掉入区别对待的歧视逻辑显然非你我所愿。所以我觉得,与其揪住她的诗不放,还不如看看她散发的人格魅力。

  影片里的一条核心线索是余秀华与丈夫的离婚争端。对于一桩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农村婚姻,我们有太多的习俗条规去接受它的合理性。先不说“家庭条件并不出彩的脑瘫女孩不应该对婚姻有苛求”的一般看法,“想想孩子”“来都来了”之类的国人口头禅本就暗示了:无论你社会地位如何,用委曲求全、将就度日的忍辱负重来应对现实生活的鸡毛蒜皮,才是一个成人成熟的处事作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既然现实就是如此,那接受现实的不完满就成了人生的必修课;相反,一旦你笃定追求理想的婚姻生活,就会被斥责为爱玛式的玛丽苏幼稚病。因此对过去默默无闻的余秀华来说,离婚不仅是常人眼中幼稚的体现,更会因自身条件问题引发诸如痴人说梦的讥讽。而在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农村里,任何异轨行为都得付出比城市人更多的勇气去对抗流言蜚语,因为邻里亲属的一举一动常常构成了人们的主要谈资。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他们信息的闭塞和眼光的狭隘,反过来又加固了阻碍他们想象别种生活的唯一价值体系。因此我们会发现,随着交往范围、或者说所在城市规模的扩大,稳固的价值体系越发失去对人的规控力而逐渐趋于解体。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常常扮演着价值执法者的熟人从自己的感官中淡出渐没,直至成为一个远方无关痛痒的符号。个体更能随心所欲地抛开他人的目光,尽管会以疏异感为代价而走向齐美尔所谓的厌世情绪及诸多价值乱象。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你是普通打工仔还是学术凤凰男(我去,想不到政治正确的替代词语),今天很多逃离家乡的年轻人同余秀华没有本质区别:不想活成父辈,不想被家乡认定的价值观绑架,不愿向不完美的现实妥协。然而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逃离,企图在一个想象的陌生城市中挣脱既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束缚,活出本我;她却被迫在故土反复申明:尽管我是脑瘫,可我并不愿意将就一段大家认为我应该将就的婚姻。相比起来,她比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更独立,更勇敢。

  而成名只不过助力了她一贯的勇气并赋予了她把控主动权的物质条件。片中,余秀华双亲多次表达,女儿成名后再提离婚一定会面对种种非议,但余秀华似乎幼稚到完全不理会舆论的可能反应,只是坚定地要将多年来的不妥协彻底地不妥协一次。其实,她的前夫才是这段婚姻中的弱者,至少镜头下的他过于循规蹈矩而在精神上略显羸弱:木讷、老实、节俭,为了家庭常年在外打工;偶尔与其他女人有染。但显然,这样一个脚踏实地但毫无灵魂互动的男人从一开始就是错配,你很难说他在婚姻当中有什么过错,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正是他人好,才在一段颇为折磨的婚姻中经营了二十年。他只不过遵照着习俗和众人的设想步入了一桩本应自己牢牢把控话语权的婚姻,但偏偏老婆是个异类,现在还成了一个有名望和经济能力的异类,于是,自己对家庭的苦劳终于再也无法压制妻子一直以来的决绝了。因此在处理好离婚的当晚,余母再次哭斥余秀华:“还有谁的心比你的更硬?”在此,我们看到了一种价值的歧争或道德的两难。也许世上的家务事确为难断,余秀华的勇气和激烈、单纯和幼稚很容易遭到世俗的谴责,其具体言行也不可能作为一种普遍的个体主义去全面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古往今来,艺术家在价值取向上天生就隐含了“犯罪”的可能性,而余秀华诗歌的活力同她对周遭人情世故的冒犯,不过是其完整生命不同侧面的展现。我们不可能给予艺术人格的“犯罪”以具体内涵,而只能将其抽象地界定为一种同主流文化的关系,由此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蔑视世俗人情礼教”与“伟大的艺术作品”间存在某种隐秘的辩证法。没有刺痛世俗力量的心灵绝不可能创作出哪怕有一丁点好的艺术作品。

  所以撇开其诗作到底如何,余秀华至少在人格属性上确已超越了现今市面上绝大多数乱七八糟的匠人,迫近了我们对艺术家的图式化认知。离婚只是展露她人格一个线索,或许几次专家研讨会上百无禁忌的发言也能瞥见她与艺术的关系,但就像沉河在会上呼吁大家关注她仍旧糟糕的生活状态一样,冠冕堂皇的研讨会反而是对她生命力的剥夺。只有在一地鸡毛的乡村生活中,余秀华那永无停止的身心交战才更能让我们明白其可贵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九):无题

  其实,在看这样一部影片的时候,会有很多触动,但也并没有太多起伏的情绪,反而笑了很多次,因为余秀华的幽默感。毕竟纪录片嘛,讲述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往往都是一地鸡毛,真正的苦难好像也从来就不会煽情。 这个因为一首标题党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迅速火起来的“农民脑瘫女诗人”,就像所有成名的人一样,不断地被采访被讨论被解构被消费被标签。残疾,性,诗歌,农民,这几个词组合起来在我们国家真是想不火都难哪。不能说这些对她都没有影响,她也不是没有过犹豫徘徊,但内心终究还是足够强大,这些东西对她来说更多的是无奈吧,其实她也并没有那么想要去睡你, 她说,“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她和所有女人一样,渴望着爱情,她说一个得不到爱的女人的一生是失败的,可是因为命运,她也孤独敏感自卑,渴望的同时也怀着深深的恐惧,她自喻为稗子,她说,“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对于这样一个智商如此高,才华如此出众的人来说,你得要觉得自己是多么地至高无上才能去同情她身上的残疾啊~ 成名对她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是巴巴地绝望地活着,没有爱情,没有幸福,母亲还得了癌症,不过,有一点挺好,她有了些钱,终于可以甩掉和她结婚20年的“糟糠之夫”,她笑嘻嘻地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我就让你这老鬼给我推磨,没想到结婚20年了还可以离婚,真好。她老公拿到钱之后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嗯,结局很完满,真好。 看一部电影,我们受到触动,在别人的故事中与自我产生联结,这也是电影最大的魅力。影片中我觉得最动人的是余秀华一个人摇摇晃晃地走在田野间,看着天空,白云,麦浪,荷塘,万物,再一字一句地吟出那动人的诗句,仿佛世界都静止了。她说,诗歌是她摇摇晃晃地行走于这摇摇晃晃的人间时充当的拐杖,她说诗歌一直在清洁着她,悲悯着她。 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当然不需要拐杖,但我们谁又不是悲欣交集地行走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又该拿什么悲悯自己~

  《摇摇晃晃的人间》影评(十):一种关注.余秀华离婚记

  《摇摇晃晃的人间》虽然拿到了龙标,但由于题材所限,电影的公映并未在普通民众中取得多大的反响。也许在电影节引起了一些骚动,但也仅此而已。

  你有多久没有为诗感动了?关于现代诗,你的脑子里是不是还停留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上?二十一世纪新涌现的在你一个普通读者心中的著名甚至知名的诗人有吗?

  小说家有之,比如《北鸢》的作者葛亮。但诗人没有,直到余秀华的横空出世。偏偏这位女诗人还是位农村妇女,脑瘫,说话嘴歪,走路摇摇晃晃。《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在网络上引起转发无数,激起巨大反响,一夜成名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就讲述了她离婚的前后。电影以余秀华的视角为主导,展现她成名和离婚前后生活和心理的巨大变化,试图勾勒出女诗人的真实生活。但镜头前的余秀华太强大了,她让我们这些读者感到面目可憎,俗不可耐。她的生活已足够精彩,不需要我们关注。

  如果她不会写诗,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估计起不了什么波澜。什么参加各种颁奖啊,香港凤凰卫视访谈啊,各种作品研讨会啊,真人秀啊。这些给她带来声名和财富,才让她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离婚的念头油然而生了。

  比如夫妻年纪差距大,比如没有共同语言,比如聚少离多,这些都构成离婚的理由种种。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成名,夫妻两人已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现实,但这样的解释会让一切变得合理。

  余秀华前夫的生活显得悲剧。也许因为年纪大找不到老婆,但模样不错也有力气,做了残疾人妻子家庭的上门女婿。他勤劳能吃苦,走遍大江南北讨生活,生活却给他开了个玩笑。脑瘫的妻子都不省心,闹离婚闹得自己很没面子,最后还是金钱解决了问题。他会想,余秀华要是没有成名多好?近六十岁了还离婚,自己以后要离开这个家孤身一人了。

  在一个崇尚个性解放的年代,余秀华的个人抉择并没有什么错,也不必加上道德的枷锁。她想过什么生活,由她自己选择。现在她已经有了选择的空间和能力,我们只需远观,只希望能读到更多让我们面红耳赤而又欲罢不能的诗。诗人已成稀有动物,我们要珍惜。

  所谓的纪录片也只是给你一个视角,导演想让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新闻也是如此,所谓的真相只是一厢情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