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争》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26 20: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经典观后感10篇

  《战争》是一部由托比亚斯·林道赫姆执导,皮鲁·埃斯贝克 / 图娃·诺沃妮 / 达尔·萨利姆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观后感(一):一切都是也许

  这又是一部让人心中充满忐忑作品,这里指的是每样事物一面带给人们冲击。claus在队员牺牲情况下做出了跟随队员巡逻的决定,就像副手说的,有利有弊。claus的本意是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士兵安全心理,但另一面失去了指挥官在前线外的冷静判断,如果没有这个决定也就没有后面的一系列事件可能就不会在救下当地女孩后和那一家产生信任关系,他们就不会被塔利班盯上,这一家也不会来基地求救,claus又面临一次选择,军纪还是人情,这次他选择了军纪拒绝了这家人,但人情让他在带上了队员在明知有埋伏的情况下深入虎穴,当然这也是军人责任,接着果断中招,在危机时刻需要拯救全队的情况下, claus又做出了决定~~~~结果是他们被救了,死了11位平民,其实6区里到底有没有敌人呢,如果有敌人,那这11位平民就是官方可以存在的战争牺牲品了吗,事实上无论有没有塔利班在,平民都已经是牺牲品了。

  如果claus没有亲自巡逻,也许死的只是那个被烧伤的小女孩,也许她不会死,是残疾,也许她可以熬过去,谁都好好的,这一切都是也许,也许会有另一个更惨烈版本。人情与军纪,保命与规程,战场与人权,这些在极端状况下产生的冲突本身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这个故事没有谁做错什么,只是就这样发生了。当然归根结底还是战争惹的祸,虽然电影并没有直接以反战为主题,战争发生后的各方都有其自身的立场和必须要做的事,但是战争一定要发生吗~~~~~

  《战争》观后感(二):人性背后的意义

  科斯特纳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位经历了越战的父亲Stephen,在越战中,Stephen所在连队受到了攻击,当把好友背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跟前时,直升机里面已经坐满了,最多只能再带走一个人,于是Stephen自己上了飞机,而把好友抛弃在了战场。战后Stephen一直由于这件事情以及战斗中所受的伤痛使得他身心倍受折磨,不得不经常出入精神病接受心理的治疗。而这一切又导致了他无数的失意,他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由于进过精神病院而很快被辞退,他们的房子被没收了,住在极其拥挤小屋里,他的妻子谢天谢地,他有一个温柔坚强妻子,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每天要干两份工作,以维持家庭开销儿女们和邻家孩子始终不能友好相处,经常打架斗殴。 Stephen终于又从医院回来了,他恢复了不少,并鼓起勇气儿子敞开心扉,告诉儿子那些让他倍受折磨的事情,并且告诫儿子,不要轻易的让自己卷入战争,要尽量的和别人友好的相处,尽量用友爱之心对待别人,控制自己的冲动争斗只能带来伤害,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错误。这些话当是Stephen在经历了无数伤痛后得到的血的教训,用看似平静语调道出,让听者感到辛酸。毕竟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阿甘那样能够把打仗当成一次度假的。不过这些话对于孩子而言,显然过于深奥和严肃,也太过沉重,他们没有经历过流血、没有见过满地的尸体、没有听过枪炮声、没有听过伤员的嚎叫,也没有经历过那些在无奈中作出的违背人性、道德和勇气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些话背后的意义。

  《战争》观后感(三):有没有像我一样关注想要还原事实

  伊拉克大伯一家被杀害是最后案件开端男主克劳斯分队2-5小队负责外围监察,主要工作检查6、7号区域内情况;克劳斯带队6-0小队,成员:拉尔斯、琼斯、迈克尔、巴彻(屠夫)、斯托弗、拉斯及其本人;

  进入大叔家后发现人员已经死亡,小队队员受到冲击,三名进入屋内查看,无不叹息。准备撤离之前,克劳斯发现拉斯情绪低落(前情有些状况让拉斯怀疑自己是否可以继续胜任军人),让迈克尔带拉斯去2-5小队,前脚刚走,这边听到枪炮声。克劳斯呼叫琼斯察看情况,此时包括琼斯在内两名人员在三号地围墙观察情况并躲避,巴彻接通无限电,2-5小队答复不知道敌方任何情况,琼斯等两人答复看不清,但是确定是左边,此时巴彻说觉得是6号区,克劳斯命令确定一下,但琼斯等两人回答看不清。然后,无限电传来消息说拉斯中枪,两人还在井边(大伯院内)克劳斯前往查看,迈克尔先是掩护克劳斯拖着拉斯往后撤退,后琼斯前往掩护,托斯弗迈克尔及另外一个人帮忙紧急处理拉斯脖子上的伤口。此时情况十分紧急,克劳斯希望有飞机运出伤员,但7-5回复需要确定区域,2-5小队确认在西方(和前文提到的左边一样)其他一概不知,克劳斯此时说就是6号区,7-5要求确认没有平民在6号区,但是当时枪林弹雨无法确认,拉斯生命危在旦夕,于是克劳斯命令巴彻回复确定。11平民伤亡案件就此发生,拉斯得救,但克劳斯被送上法庭,最后,巴彻的证言力挽狂澜,救了战友

  影片本身没有将6号区的情况详述,但可以确定6号区位置为伊拉克大伯家西面,克拉斯的决定,处在当时的情景无可厚非同时,巴彻也不算是说谎,因为第一个提出怀疑6号区的人确实是他,但是是否确定该区域为军事区,这个以该事件所呈现证据来看,无法证实,2-5小队的侦查失误算是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我认为法庭判决也是必然,西方法律以“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为基础,辩方无需出具证据证明自己无罪,而检方需要出具证据证明被告有罪,巴彻证人的初次证言没有签字,不具法律效应,因此以当庭证供为准,巴彻证言中的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因此判决无罪几率颇高。

  因为凭记忆记下以上,欢迎讨论细节,电影以战场和法庭为背景,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法庭上的关键,但是战场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细节的地方,在一个生命攸关的场合,除了保住命以外的事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还记得“我们的父辈”里的一句台词大意是新兵问普林怎样可以在战场上活下来变成老兵油子,当时普林回答:希望死的不是自己。这个才是战争把人逼迫出来的答案……

  《战争》观后感(四):还是得力荐的一部影片

  1.影片其实全篇拍摄手法有点单调,如果爱看哈好莱坞火爆商业片的路过吧!

  2.那么残酷的战争环境,其中一个士兵被穿了脖子,自己一群人被炮火覆盖攻击,然后为了脱险,要求空中轰炸支援,检方表示轰炸支援炸死了11个平民,其中还提供了轰炸后的死者照片。有个问题需要问检方,首先,敌方炮火攻击导致本方基本被压制,如果不要空中支援,后果就是本方基本会全军覆没,但是攻击了6号地区后敌方没有攻击了,说明了一点那6号地区确实有敌人而且就在那里。其次,事后拍摄了死者的照片只是拍了几个孩子的照片,敌方的一张照片都没有拍到?即使塔利班把自己人的尸体全部运走了,难道残留一点血迹也没有?或者一点痕迹也没有?明显的就是在找本次事件的替罪羊!再次,6号地区刚才分析了有敌方,后来照片也有平民,好吧,那平民基本算是被劫持了,那本方自己这边被压制,被炮火覆盖,出去不了了,再不要求支援就得全部挂掉,在这里,我想问下,检方这些办公人员在此种情况下你们该怎么办?

  《战争》观后感(五):战争之殇,正义之痛

  电影节观摩北欧学院导演作品《战争》至今将近一个月,一直犹豫怎么码字写点感想。因为“学院派”这三个字把我难住了,尤其在电影领域。好吧,我仔细品味下来,赶脚学院派就相当于服装中的黑色白色正装,放在大部分场合都不会怎么出错(别跟我说特殊场合),中规中矩地把故事讲给你听,然后你陷入三观的刷新整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除非你有与生俱来的学究气质

  八卦一下发现,《战争》的编剧和之前的虐心电影《狩猎》是同一人,难怪“作案手法”雷同——结局都是事儿摆平了,但是当事人内心涟漪难平。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着眼于一支驻扎在阿富汗某省的丹麦部队,学院派就是那么稳扎稳打,2小时不到的电影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把故事讲明白画面没有太多夸张的修饰,因此视觉感受更偏向纪录片。剧情走向基本是Y字型,前半段是阿富汗战场和丹麦家庭生活两条线,后半段主角被遣返回丹麦接受审判并行成为一条剧情线。相对简单的线性结构,对于一般观众更容易理解,学院派也许不会轻易触碰烧脑片吧。

  影片开头就让观众切实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巡逻时不幸踩雷的战士因为失血过多牺牲,而当时巡逻小队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援助。军心不稳,Claus作为老大不得不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巡逻任务中。此时,Claus内心对于生命的看法态度一定有了微妙变化。因此在巡逻时面对当地老乡的求助,Claus带着士兵们冒着风险搭救老乡的女儿。然而老乡一家由于接受Claus部队的帮助,被塔利班盯上了,可谓性命堪忧。老乡提出要全家住在军营时,Claus这次没有选择相信老乡,而是选择遵守军纪,其实也是选择保证整个军队的安全。但是第二天在老乡家看到的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状,部队也遭到了塔利班的突袭。士兵受重伤,这次Claus选择抛开一切顾虑,在没有完全确认6区是否为军事目标的情况下请求增援,结果造成6区的11名阿富汗老百姓死亡,士兵成功获救。

  那边厢,Claus后院状况不断,妻子Maria一个人独挑大梁,不仅自己有工作还要负担照顾三个孩子的任务。这里有个观影细节,当荧幕上Maria带着最小的孩子去医院洗胃,并且淡定得让老大照顾弟弟,影院里爆出了赞叹声。中国家长可能是三、四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还忙不过来,大家看到了差距或者说是奇迹,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在这里,我用拙劣并且不合逻辑的算数来总结下Claus的功过得失:士兵踩雷而亡-1,Claus无能为力;救助老乡女儿+1,Claus尽心尽力;老乡一家被杀-4,Claus有心无力;士兵负重伤得救+1,Claus倾尽全力无辜平民丧命-11,Claus始料未及。最终有十六条鲜活的生命消失,挽回了一条性命的同时误杀了十一条人命,这笔生命的账算是一笔坏账,而Claus可能终生都要默默偿还这笔账。从Claus救助他人的过程来看,在最后一次救助时他是最费心力、最义无反顾的,当然他也绝对没想到反而因此造成了更严重的伤亡。两次成功的救助,第一次救下了小女孩Claus是完全站在正义一边,第二次救助士兵他是站在相对的正义和绝对的仗义之间。最后出庭的士兵更改证词,Claus无罪获释,对于无辜的十一条生命,正义已经哑然。

  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小脚丫子,第一次是老乡的女儿脏脏的脚丫,第二次是被误炸的平民血淋淋的脚丫子,第三次是Claus获释后帮自己孩子盖被子时看到的白嫩脚丫,这其中的对比大家都能get到。在多次庭审之间,Claus备受心理煎熬,其中有一次瘫坐在阳台上,把帽衫的帽子耷拉在头上,这样的侧影有点像耶和华。同样影片《狩猎》男主备受冤枉,在教堂意味深长回眸,也是用到了宗教元素。我个人YY可能是编剧惯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突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战争的殇是看得见的,而正义的痛却是隐匿的。

  《战争》观后感(六):《战争》超140字影评

  味道在后面,片头软趴趴的巡逻软趴趴的军营气氛,是虚晃。当然,片头各种解释为何来战,似乎要么是洗地资本主义价值观要么是大兵真蠢。70分钟已经可以给男主贴上程心的标签。这价值观,真是成心啊。easy社会成长起来的,既不完全世俗化也没有完整平衡哲学心的男人,简直了。7.2 铺垫过去,重要的笔墨展开来。我明白这里在试图刻画心里天平文明天平(平衡性,进化的可能性),可是有些东西不适合刻画。这样的刻画与描写,我在杰克伦敦的文字体验过,往往,文学家能够创造一个隔离的环境,全心全力去描写影响人心影响选择的变量、轨迹。而带有人际关系的日常社会太复杂,每个人每件事都被多条隐形的线牵扯纠缠,没有绝对的好 没有绝对的坏,刻画起来是卖力不讨好,多数观众也看不清楚。甚至这一部片子的导演已经尽力弱化了许多因素,凸显出来的内容还是不够清晰,弹幕的撕扯就是极佳明证。 激进的讲,这类片子在价值观上有倾向表现文明优越性的嫌疑。文明的平衡是一回事,文明的健康是一回事,文明的进化是一回事,可是,文明规则适用范围一定不是无穷大,为何基督教子民还是顽固可爱的如百年前千年前传教士一样,推广自己呢。你们的文明有其价值,你们的文明有活力在进化,你们的文明没有短板?你们的文明洁白无瑕?金玉、庄严的外皮下,吸收、同化其他文明(文明也是资源,这样看)的手法手段非常aggressive。人的弱点,人类的弱点,也毫无疑问是文明的弱点。欲壑难填。 这里再讲几句。生存没有面临危机,人们就会去追逐(面临生存危机的人看来不切实际的)东西。对完成原始积累并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这样的潮流更加清晰吧。然而,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文明的任何一个进化阶段,力量,才是支配一切的。弹幕里开始探讨法律的存在,我发上一条弹幕「法律完美么?法律适用一切人一切事么?法律不必进化么?——吾日三省吾身」。以我现在的理解,法律管理着人类的混乱,细致一点说,是人性的恶,群体的恶,是止损工具。法律是文明在人类社会的止损工具,不扬长只抑短。 当一个人玩法律玩到幽深,往往有失去自我的忘我感,迷惑在精细美貌的建筑里,忘记自己的出身、根源,忘记自己从何来、为何事、去何方,忘记熵有多么强大,忘记力量。会这样的人,不仅数量不会少,格调、能力都相较《头文字D》中的馆智幸差不止一个段位。 再聊一聊心里落差。前些天在浙江宁海,和大宝、小龙、林子的一次聊天中,几个人提到赛事体验。我讲了港百,落差控制,尽可能将一落千丈(比喻义)变为100、200、300、400这样缓降的形式。而在我的认知系统中,这一方面,西方文明是要弱于东方文明的。其实人、群体、民族、文明都是不喜欢落差的,一旦感知到并意识到(落差)不会停止,会本能止损,采取各种工具甚至暴力。同化、吸纳,这样看,也是存在于东方文明体内的基因,只是表现的更加柔和。 弹幕很能看到一些东西。对立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也不少,比如“博弈困境”什么的。时间所限,不能展开思考、讨论、分析。资源留一下,b站3805754 这片子还是值7.2的,没有奥利弗的反战片精彩,甚至难望《熄灯号》的项背。

  《战争》观后感(七):残酷的战争,更黑暗的人性!

  战争是残酷的!

  1、军队不相信当地一家人的话(塔利班威胁要杀害全家)赶他们回家,结果一家5口全部被杀,看到这里让我深深的感到悲伤。

  2、班长远在家乡妻子每天独自一人带孩子,一天其中一个孩子误食药物,立刻能接受治疗。战地的女孩胳膊的烫伤差点丧命,接受了军队的治疗后,却因塔利班不能容忍接受敌人治疗的背叛而杀害了全家……影片用这2个家庭的类似的境遇,鲜明的对比了战争中的残酷,和塔利班的无人性。真是让人悲伤、愤怒。

  3,男主被控告杀害11名平民,当导弹攻击过后,如何确定死了几个人?现场的情况又是如何确认的?

  4,男主是否有罪关键在于是否发现敌人,同伴差点死了,还不能证明是发现了敌人,难道要全死当场才能算发现敌人?

  5,男主说我不能说谎,我要承担责任?!我去,男主脑子是进水了还是短句了,还是正义感爆棚了,即使真是因为导弹攻击炸死了平民,那也是敌人攻击的后果,在四面八方受敌的情况下选择空中支援是情理之中,不然等全军覆没??说回男主,你坐牢并不是承担了责任!!人死不能复生,你的坐牢与否对无辜死去的平民没有任何意义,顶多是让你减少负罪感!!男主应该把精力总在照顾妻子孩子身上,她们才是你应该放在首位考虑的!!

  哎,男主这种想主义者真是让人生气!

  6,重点说一下那个诉讼方的女律师,律师有时真是一个毫无人性的职业啊!义正言辞的说什么知道当时情况紧急,但也不能无视交战准则,什么不能凌驾法律,哎…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啊,讲起理论来好像真事似的,不就是为了你的业绩嘛,装b!法律大部分时候并不能维护正义,也不能真正的惩治恶人,更多的是钱权强势一方的工具而已。女律师这样道貌岸然的主,真让她处于那种险地没绝对会用平民换自己的命,一点没跑!这种人就该死啊!现代文明的产物!

  交战准则是要遵守,但真正打起杖来还不是各种阴损奸诈,胜者为王!就像最后提供伪证就了男主的战场兄弟一样,生存下来才有资格发言。

  平民的伤亡让人心痛,但真的不能怪男主,况且男主真的不知道有平民在,因为男主一行人进到民区后发现了被屠杀的一家后就收到了全方位的攻击…

  《战争》观后感(八):举重若轻的温和思考

  收敛低调来表现隐忍和给观众感受的空间,举重若轻。

  在这一条路上,有很多导演想走,走出一条大师之路。

  aul Greengrass在《菲利普船长》里做到了。

  科恩兄弟则擅长这一套。老劳模clint eastwood在《萨利机长》则没有做到,斯皮尔伯格在《间谍之桥》里也没有做到。

  而tobias这次也做到了。

  一开始一个士兵的牺牲,然后是家庭与战场并行,并通过电话联系起来。

  视角不算新,细节甚至也不惊喜,但胜在节奏正确,表演和细节都很饱满。

  一边是咽下生活的压力,一边是面临人类冲突最前线。

  狙击摩的上的塔利班印象很深刻。围坐一团拍照,带着难得的轻松。些许觉得有点讽刺的感觉。虽然正义。

  进院子里面照顾小女孩,后来演变成了一场悲剧。

  相当举重若轻地,在结尾,男主抓起被子把自己娃的脚好好地盖了起来。

  女检察官,似乎有点故意地刻画招人讨厌的样子。虽然从头到尾,似乎她的目的是想通过判他四年来警醒其他人和惩罚他的罪过。

  战友们都是公正的证人。

  这是一个不极力渲染情绪,不极力为所谓的一些爱国或者自己的价值观摇旗呐喊的一群人。

  非常难得。

  男主回到家里面对孩子笑的时候,确实很融化人心。

  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冲击,道德的挣扎,表现地并不多。

  也许,很多时候,就算有所表现,也不过是左右互搏和苍白的借口吧。

  要求那一家子阿富汗平民离开后,翻译的女士兵的不安和不忿,镜头也只是远远地看着。

  这就是军队啊,这就是战场啊。

  88届奖给了《索尔之子》,确实输得心服口服。但是按照奥斯卡的尿性,似乎外语片的水平都比亲儿子们高的不止一点两点。

  这部很赞。

  和平时期的局部战争之残酷,讨论总是很有自省。加上该片的立场,也比林恩温和很多(从最后轻判也看出来了,是真实事件?!);因为老美的拥战腔调确实很有割裂性。

  丹麦的人口那么少,为什么还要派兵驻扎阿富汗啊。心塞。

  影片队伍里似乎有个美国人。

  《战争》观后感(九):无可逃避的道德困境与两难选择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两条交叉的铁轨,一条上面有五个小孩在玩,另一条上面有一个小孩。此时一列火车迎面驶来且已来不及刹车,而你恰好站在道岔旁,你会把道岔扳向哪边?

  战争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会随时随地让人面对无可逃避的道德困境,将人置于这样的两难选择中。

  作为丹麦驻阿富汗军队的一名连队指挥官,片中主人公经历了三次这样的困境与选择。

  第一次是曾接受联军帮助的当地人一家四口受到塔利班死亡威胁而进入军营寻求庇护时,主人公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影片没有对这样做的理由进行说明,但设身处地联想:战区营地不许当地平民留宿的规定(或是惯例,从片中看来约束力似乎并不强)给了他作出选择的理由,让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主人公希图通过这种把一切交给规则的方式来减轻一旦选择出错后的自我负罪感。隐含的恐怕还有潜意识里对当地人的不信任(担心其已经投靠塔利班而在军营中搞破坏?)。同时还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第二天再去救援也来得及。以上多种想法的共同作用促成了主人公作出选择。

  可是,事实击碎了可能存在的侥幸心理:一家四口均遭杀害。这一场景除了给主人公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之外,更是质疑了其作出第一次选择的理由:按规则办事,最终造成如此后果。也为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不顾规则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困境出现在军事行动中,己方火力被完全压制,而一名下属中弹生命垂危急需救援,只有呼叫空中支援方能脱离险境。在战场形势无法进行有效观察的情况下,主人公作出了不顾规则的选择:不论是否可能造成平民伤亡,坚持要求空中支援,为此不惜进行欺骗。此时主人公吸取了第一次选择的“教训”:把规则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边,先把眼前人救活。侥幸心理依然存在:认为平民已经撤离战场。军事行动之前对村庄进行侦查的结果(村庄异常安静,预判平民已撤离)无疑也为这一选择增加了砝码。

  空袭顺利消灭了敌人,中弹的士兵也被救活,一切似乎都很完美,然而这不过是命运和主人公开的一个玩笑:事后调查发现空袭共造成11名平民死亡,而现场音频记录证实主人公并未按军法确认平民情况,因此其必须接受遣返并面临审判。至此,主人公两次选择的心理基础全被颠覆:不论是否按规则办事,最终均造成严重后果。从他此刻不知是麻木还是坦然的态度看来,这恐怕也是一种解脱,起码不用再留在战场上随时面对道德困境与两难选择。相信他也作好了接受制裁的准备,希望以此来减轻因自身的两次选择而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负罪感。

  然而,回国后妻子的一番话再次将主人公带入了困境:“你可能杀死了八个孩子,但这里还有活着的三个!”如果拒不认罪,固然有机会逃脱制裁,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无尽的自责与负罪感构成的心理包袱;如果接受制裁,做一个敢作敢当的诚实的人,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岁月里将无法对妻子、对孩子、对整个家庭尽到亏欠已久的责任,而影片前半段中妻子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的种种艰辛更是极力渲染了这一责任的重要性。战争带来的创伤是如此挥之不去,以致其欲认罪、赎罪亦不可得,只得接受律师的安排,把无罪释放作为目标。而在庭审现场面对控方律师咄咄逼人的发问,主人公的自我辩护也包含了面对困境和两难选择时的无助、彷徨与负罪感交织而成的情感宣泄的成份。

  最终,主人公被判无罪释放。这一结局与其说是其自身的选择,不如说是战友“屠夫”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主人公而当堂翻供作伪证的结果。主人公凝重的表情与战友们欣喜若狂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揭示了其最终的宿命:肉体上的牢狱之灾虽已逃脱,但精神上的残酷惩罚才刚刚开始。被塔利班杀害的一家四口、空袭死亡的十一位平民以及逃避制裁的负罪感将成为伴随其一生的精神枷锁。从卷入战争的那一刻起,这一切便注定无可逃避。

  《战争》观后感(十):日常人的此刻

  这个世界求取着胜利,这是唯一能让人相信理想的依据。理想是无法在失败中立足的,只是失败与成功的界限不定,所以人能为理想付出的代价也因人而异。

  在战场上,救走濒死的拉斯是胜利,回到体制之下家庭之中守护所爱之人是胜利,说到底克劳斯是一个感性的人,遥远飘渺的公理不足以摄及眼前的真实。

  可公理步步逼近,他无法逃脱这必然的审判,未来终究会来。他要保持孤独、闭塞,偶尔化为愤怒才能逃避。

  无论是克劳斯、其妻子、法庭都在求取着眼前的胜利:家庭责任、现实依靠、本国的战争胜利。正义似乎落败了,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终究是给了克劳斯在夜幕下灼烁着的孤独,正义在每一个人心中都被实现了,即使有诸多形式上的挫败,可个体心中的社会感将把所有公民摄入正义的周围域。

  这并非因为康德所说的神圣的道德律令。而只是人这样脆弱的生物组成社会而依靠,或者说获得更好的生存的安全感之凭据,所以它发于本能,不可抗拒。

  享受正义的保护,也要遵从它的统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