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湖儿女》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江湖儿女》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16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湖儿女》经典观后感10篇

  《江湖儿女》是一部由贾樟柯执导,赵涛 / 廖凡 / 徐峥主演的一部爱情 / 犯罪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儿女》观后感(一):写在<江湖儿女>拍摄完成之前,期待另一个贾樟柯的到来。

  上午看了贾樟柯在法国《电影手册》上面为自己的新电影《江湖儿女》撰写的短文,第一次知道故事的梗概,我又一次被科长的故事打动了,这种感动里面既有科长一如既往故乡是根的淳朴真挚也有《山河故人》里某种氛围风格的继续,这是转变后的贾樟柯。PS:我相信科长的影迷一定非常期待电影里的人物和之前电影的联系。 科长电影的转折点就是在《山河故人》,也是在这里,好多影迷开始不喜欢科长了,开始抨击科长了。我觉得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会热爱曾经的贾樟柯,更应该热爱现在的贾樟柯,因为科长从《山河故人》开始,才真正展现出了一个电影大师的潜质,诚然谁也无法否认科长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注定是一个优秀导演,但是如果他永远困于”曾经的贾樟柯”走不出来,那就真的是中国电影的损失了,贾樟柯是艺术家,他不止是一个关注时代,关注时代下的边缘人物生活的汾阳导演,他更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 如果说曾经的科长的电影更多的是表现时代与人,是对社会底层人民同情,对击打命运无力的控诉,那现在的科长更多的是表现时空与人,是关于时空和生命思考,是俯瞰生命长河的流息。科长电影的根从来都没变过,那就是故乡,但是这个故乡能够牵扯出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如果曾经这个根连接的是时代和生命,那现在这个根连接的就是宇宙和生命,这个跟科长开始对宇宙和科幻产生兴趣关系,科长永远是他电影的观察者,因为他是时代的记者,但是这个观察者的角度,最重要的是思考和心境转变了,他也不止于只做一个时代的记者。 曾经你会觉得他和小武、斌斌、韩三明是站在一起的,他们一起在申述某种东西,一种浓烈粗粝情绪氛围充斥着整个电影画面角落,但是当看到《山河故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仿佛是以一种偌大的胸怀和冷峻的脸色在俯瞰他电影里的一切人事物,他不止眼里容得下世间万物,他心里现在也容得下,他的电影里有了好多留白,好似来自时空的留白,这样的留白营造出的氛围是接近于灰色的纯白雾蒙蒙一般的笼罩在你的心间,久久挥之不去,它没有浓烈的色彩,不带浓烈的情绪,却让你的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忧愁感伤,好似来之遥远的宇宙的某个角落,有一股神秘力量击打中你的心,本质是一种关于生命虚无的思考,而你会随着他的电影掉进那个生命虚无的无底洞里面,也像是独自一个人站在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原野上,想呼救、呐喊、发泄,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听到,一个生命孤独的伫立在苍茫茫的大地上,眼前是一片无限接近于纯白的雾蒙蒙的灰。 《山河故人》也罢,《江湖儿女》也罢,名字都是这样的诗意,英文译名也一直是亮点,前者译为《Mountains May Depart》,后者译为《Ash Is Purest White》。当我在看了很多部贾樟柯前期的电影,再看到《山河故人》的时候,我是无比惊诧喜悦的,如果说第一次看《小武》是惊喜于中国有贾樟柯这么个优秀的导演存在的话,那《山河故人》就是惊喜于贾樟柯竟然还可以有这样的进步空间可能性,这是贾樟柯自己的一个坎儿,也是成为真正的电影大师的一个门槛,我希望这次的《江湖儿女》可以续继续这条路走下去。 《山河故人》给我的某种感觉,就好像我第一次看黑泽明的《乱》,当然两者差距是很大的,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贾樟柯有点那种意味了,既大师级的导演胸怀世间最大的悲悯与冷峻,《乱》的故事并不复杂,它套用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再由黑泽明这样大师中的大师拍摄出来,好似囊括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感,它是彻彻底底的史诗级悲剧,但是由悲引申出来的人的命运和情感的触动,确是无穷极的。 艺术最最最迷人的一点应该是对生命本身的触动,贾樟柯已经做到了,他从由具体某件事对你造成情感的触动到生命本质对你造成的触动。So just cant wait to see ASH IS PUREST WHITE。

  《江湖儿女》观后感(二):2018,江湖相见

  写在上映前,一个贾樟柯骨灰粉丝的整理,不定期更新,欢迎补充讨论。 国内上映后会再写一片影评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2日1:30,法国时间5月11日19:30

  《江湖儿女》在法国戛纳电影宫Lumière大剧场举行全球首映礼。片长141分钟。

2001年,山西塞外城市模特巧巧与出租车公司老板斌哥是一对恋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巧巧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婚姻。斌哥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袭击,巧巧慌乱发现斌哥的公文包中有自制火枪,她朝天鸣枪。巧巧被判刑五年。出狱以后,巧巧开始寻找斌哥以便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发生意想不到变化

  《江湖儿女》取材于真实的人物,中文片名引自费穆导演遗作。

  2017.11.29,《江湖儿女》在山西大同正式开机

《江湖儿女》开机仪式图片来源网络)《江湖儿女》使用包括胶片在内的六种摄影器材。 (图片来源见水印)我经历过的最大风浪,是和你的爱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01.25 《江湖儿女》正式宣布杀青,拍摄4个月,行程7700公里。

左一:录音指导 张阳 左二:导演 贾樟柯 左三:摄影指导 埃里克·高蒂尔(法) 左四:男主 廖凡 左五:女主 赵涛 左六:灯光指导黄志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剪辑工作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18.04.28 法国MACGUFF公司完成了《江湖儿女》全部40分钟的特技镜头

  2018.05.03 经过21天的工作,《江湖儿女》今天顺利完成了画面调光。

  2018.05.05 经过四周的工作,《江湖儿女》昨晚顺利完成声音终混工作。

  2018.04.12 《江湖儿女》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是继电影《任逍遥》、《二十四城记》、《天注定》、《山河故人》之后,第五度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 ,亦是中国电影时隔三年再次征战戛纳主竞赛。

  2018.05.05 发布《江湖儿女》 片段欣赏五湖四海肝胆相照,呈现贾氏江湖!

  五湖四海肝胆相照,呈现贾氏江湖!

  片段二欣赏:火山前的“灰烬至纯白”演绎贾式浪漫

  火山前的“灰烬至纯白”演绎贾式浪漫。

《江湖儿女》国际版海报

  《江湖儿女》观后感(三):江湖儿女,贾樟柯的宇宙和江湖

  不散特邀作者 | LORENZO

  《江湖儿女》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未上映前就成为吸睛重磅之作,让影宫门口的记者们排起长龙。《江湖儿女》作为贾樟柯第五次向金棕榈发起冲击的力作,的确在戛纳掀起一阵狂澜,首映受到媒体一致赞誉,而电影是否会获得评委的首肯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电影讲述的是山西大同的黑帮老大斌哥(廖凡 饰)因在一场暴力事件中生命受到威胁,他的女友巧巧(赵涛 饰)掏出斌哥的手枪鸣枪示警,巧巧为保护斌哥声称枪支是自己的,因此被判处五年监狱刑罚。出狱后巧巧因走投无路变成斌哥口中的“江湖人士”,再见到斌哥后却被无情抛弃。然而命运弄人,斌哥事业低落且因中风无法行走,巧巧又扛起江湖义气重新接纳斌哥。

  《江湖儿女》有着贾樟柯前所未有野心,在这部电影里,贾导不仅多处致敬了自己过往作品,还前所未有地拓展了作品中宇宙观的塑造,且把“江湖”二字普及给国外媒体。时间上,贾导用史诗般的爱情故事铺陈了从2001到2018年的时间跨度,而在空间上,贾导则先从自己的家乡山西开始,一路南下拍到三峡,再西行至新疆的大漠,最终又回到山西,完成了大半个中国的经纬跨越。可以说,《江湖儿女》是一部经纬纵横的中国的发展史。

  说到致敬,《江湖儿女》和《山河故人》在时间跨度、叙事结构和时代对个人的影响相似点很多,同样是三段式的时间安排,同样是时代背景下的人生变革,或许是缺少未来的科幻因素,《江湖儿女》比《山河故人》显得更加自然。更巧的是,《山河故人》里演赵涛儿子的董子健这次又在《江湖儿女》里客串了一个接待赵涛报案的警察

《山河故人》结尾独舞触动人心

  而在电影中的三峡片段,短短的几句关于三峡蓄水讲淹没景观叙述,把观众拉回贾樟柯的作品《三峡好人》,赵涛手里攥着矿泉水瓶,和《三峡好人》里如出一辙,这种水杯文化出现在《二十四城记》等贾樟柯的作品中。巧巧的斌斌的故事像是《任逍遥》里的延续,卡拉OK厅回到了《小武》,而歌舞厅和煤矿抗议又让人想到《天注定》。

  配乐上,贾导也沿用了其一贯的风格,叶倩文的《浅醉一生》、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叶丽仪的《上海滩》,贾导用最通俗的KTV曲目喊出电影中的人物感情。而从《山河故人》里的GO WEST到《江湖儿女》里YMCA,贾导对早一批进入中国的歌厅洋曲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山野乡村伴随着俗气音乐广场舞画卷在贾樟柯看来或许才是最真实的中国。

  虽然在《江湖儿女》中贾樟柯用了不少戏谑的剧情充实电影的可看性---关公断案、信徒偷盗、摩的约炮、妹妹怀孕等戏码让人忍俊不禁,然而用黑色幽默来衬托中国社会的现实才是贾导的真正意图

  贾樟柯首次与法国摄影师埃里克·戈蒂埃合作,作品中不少对航拍的场面伴随着鼓点声宛如一幅幅有声画卷,从山西的煤都到三峡的云雾,从大漠的星空到城市的楼群,从监狱披雪的萧瑟到三峡发电站的泥泞,贾樟柯试图用他的构图和审美串联起中国十余年来的发展变迁和城市化进程,更是把人在变革下的表情放大。电影开场时的几幕对交通工具上的人的表情的特写,仿佛在诉说那些年代国人的惶惑与忧郁。那是一种怀旧的感伤,是中国一个时代的迷思。

  贾樟柯对时代的回首被Screendaily的记者赞赏为“像一本狄更斯的小说”,然而贾导的野心并未终止于此。比较于《山河故人》里对时间维度探索(2025年的未来),本片还完整了了贾樟柯的宇宙观。《三峡好人》里出现了飞碟,而这次在《江湖儿女》中,赵涛在戈壁的夜色中踽踽而行,陪伴她的不只有点点繁星,还有雷声滚动电光火石后的神秘异象划过长空。那是一种对时间和空间以外的未知长久凝视和仰望。

  除此之外,贾导第一次在他的作品里挖掘“江湖”的概念,巧巧和斌哥之间的人恋情因江湖而起,又因江湖而衰,到底江湖是尔虞我诈的险恶人心,还是肝胆相照的侠义衷肠,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江湖的场面终于在贾导的诠释下跃然幕上。

《场刊》2.9分,位列目前所有片第二名

  说到表演冯小刚,董子健,徐峥,张一白也在贾导的电影里有出演,廖凡虽然是第一次和贾樟柯合作,表演却十分稳、准、狠。然而,本片真正的明星仍是赵涛。《江湖儿女》是为赵涛量身定制的,她一个人扛起了大部分的表演,塑造了巧巧因“江湖”在十数年内的性格变化,也为其赢得戛纳影后增添砝码,今年的冲奖许是她离戛纳影后最近的一次。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电影的英文名字Ash is Purest White,说的不仅是巧巧曾经纯净无邪的内心,更说的是在时间冲刷下爱情的永恒。跟随着贾导回顾中国的变迁,我等应知有幸。且祝电影大胜。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628期 文章,涛涛slay!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江湖儿女》观后感(四):一部贾樟柯铺垫了20年的“中国往事

  徐克曾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借令狐冲的嘴念了一首《江湖行》。诗的最后两句说道:“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对徐克而言,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那是他想象的江湖。

但贾樟柯,让我看到了另一块规避了想象,规避了浪漫,有点粗粝、草莽,但信而有证的“江湖”。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感受到了他全新的电影诉求。《江湖儿女》,贾樟柯的第九部剧情长片。

  对于贾樟柯的存量观众而言,她该值得怎样的期待?

  她让贾樟柯第五次走进了戛纳主竞赛单元,也让中国电影时隔三年再次走到了世界电影舞台耀眼的灯光下。

  The Hollywood Reporter在戛纳电影节发布的权威影评人最期待的五部戛纳电影中,《江湖儿女》位列第一。

  对于非存量观众而言,她有何期待?

  先看两点。

  阵容:赵涛、廖凡、张译、冯小刚、徐峥等,演员实力打底,去鲜肉化的风格一如既往。

  故事: 用科长的原话简单概述下就是:“一段跨越了15年的狂暴江湖儿女情”。

  并且《江湖儿女》的故事背景与他之前的作品,比如《任逍遥》《山峡好人》等,息息相关。

  可以这样说,《江湖儿女》是贾樟柯这么多年专注讲述边缘人物的重要落笔。

  三叔的观后感是:深切的展现了“江湖”美好、卑劣、纸醉金迷、甚至是落后破败的不同侧面。

  无疑,贾樟柯这次又胜在了剧本,或者说讲故事的手段。

  就像我开头说的,《江湖儿女》让我看到他全新的电影诉求。

  而且,不止一个。

  一是他对“江湖”的描绘,而且是素描。

  廖凡饰演的斌哥,赵涛饰演的巧巧,这两个形象对于很多来自于二三线小城市的人,会很熟悉。

  比如,“我们的童年都见过这样一个社会哥与他身边的女人。”

  他们一定的时间里,有着边缘社会的话语权。

  我们在青春懵懂时第一次意识到这种边缘社会下的所讲究的排场、面子,甚至是利益。

  跟随大哥,成为大哥,踏入江湖,顺势成为了建立自信,甚至是建立主观世界的一条路。

  对于有的人而言,这条路还无可避免。

  但,“天下风云出我辈,黄图霸业谈笑间”这种可不是贾樟柯想描绘的江湖。

  他要记录的江湖是当我们越过那个叫“曾经”的山丘以后才发现,所谓的江湖与大哥,以及大哥身边的女人,都是一群在主流社会丧失了话语权,以弱者的阿Q精神活着的人和他们所驻足的地方。

  江湖是啥,就是主流社会的背阴面,是被流放的边界。

  二是贾樟柯对“武侠”二字,给了他所解构的形态。

  其实从《任逍遥》到《天注定》以及《山河故人》,江湖一概念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历来就有之,只是不具体,而武侠二字,却鲜为显现。

  贾樟柯的武侠不是什么“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武,是边缘群体所被流放的江湖,也可以看作是跑江湖的生存技能。

  侠,就是人夹在江湖里,经历红尘俗世,社会变革,做出的情感选择。

  比如,斌哥身上有很重的“武”。

  “武”是他在社会阴面下的话语权,是他在这个社会阴面给自己所包装的人设。

  可他身上没有侠,他夹在江湖中,却做不出一个适当的选择。

  边缘化的标签,就是来自于它的逃避主义被现实的理性主义击打的溃不成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斌哥的武,是他成为被时代落下,或者被时代淘汰根本原因。

  但出彩且惊艳的就在于,贾樟柯把“侠”一字,放到了巧巧身上。

  用一个女人“敢为他人所不为”的情义之举去诠释了什么是“侠”。

  巧巧问斌哥,江湖是啥?

  斌哥答不出来,用了一句《东方不败》里任我行的台词:“有人就有江湖”。

  巧巧不理解,江湖不就是他们这群人给自己划的圈吗?

  他的确不懂,可这种不懂之态,让她即便身处江湖,也少了很多桎梏。

  比如,人情、侠义、现实、生死,这些在江湖中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纠结难题。

  在巧巧身上,反而成了她在江湖里找到的答案,可以独清独醒。

  比如,把自己的青春豪赌在一个边缘人物身上是侠,打响那声不该响的枪是侠,诚然接受物是人非更是豪侠,她敢离开敢回来敢开口敢拒绝。

  归根结底,男人的江湖离不开钱,女人的侠义离不开情。

  不管是《江湖儿女》还是贾樟柯本身,他一直都在试图讲述边缘群体与主流群体的生活交错,让你在近的距离上感知这群被时代落下,或者被时代淘汰的旧时光,去捕捉跟描绘现实里用语言文字形容达不到的地方。

  其中最大的特点也许在于,贾樟柯对于电影没有所谓“经典化”的诉求,在他看来好的作品必须要有某一部分的缺点和弱点,或者是随意性。

  就好比那首多次出现在贾樟柯电影里的插曲《浅醉一生》。

  “在每一天我在流连,这心漂泊每朝每夜,多么想找到愿意相随同伴,使这心莫再漂泊。”

  歌词中,早就解惑了属于贾樟柯式的武侠江湖情。

  《江湖儿女》观后感(五):《江湖儿女》科长新的惊喜要来了吗

  入门晚,看科长的作品才了解到作者电影。贾樟柯的作品有明显的作者电影色彩,个人风格特征明显,又与艺术电影的具体含义有所重合。后来也是看科长的作品才渐渐开始去挖掘更多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美学思想,国人在欧洲艺术电影领域的能有此艺术成就,真是不易。

  大多数作者电影都不是商业电影,要考虑商业因素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就会被压制。想起来马丁斯科塞斯跟科长说让他保持低成本,保持创作自由,这些年一部部看下来,很感动导演的坚持,是中国电影市场里真正认真创作用心去拍摄去记录的艺术家。

  这次《江湖儿女》给人感觉很不一样,从阵容到目前曝光的剧照来看,似乎平衡了艺术与商业,剧照搭配片名着实带劲儿!感觉廖凡是江湖,赵涛是儿女柔情的部分,不过只是个人猜测,也希望到时候看到影片会有惊喜,尽快上映啊(徐峥、冯小刚、张一白、刁亦男导演天团F4到底演了什么好好奇!

  《江湖儿女》观后感(六):这一次,我看到了科长的江湖。

  4月份,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了主竞赛单元影片,没有意外的,科长新片《江湖儿女》入围了。不论是科长本人的一些访谈还是她的一些影视作品,他给我的整体感觉都是很平静,还有对世界的很豁达的态度一直在感染我。

  记得某个访谈还是什么他曾说过:“你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到的人”在影像世界里,很多人可能会刻意去回避掉一些看上去不美好的事物,为了商业效果,在选择演员以及制作商一次次的妥协市场以及商业,幸好科长一直在坚持,他的作品会照顾到每一个阶级的人并怀揣着同理心,是时代与人民之间的证明者。

  说说这次《江湖儿女》的演员吧,赵涛、廖凡皆为演技派,赵涛有着独特的复古之美,意大利金像影后加身,廖凡柏林影帝,过往作品不用多说,所以搭配,真的是太得对观影品质有执念的影迷的心了。更有趣的是这次还有冯小刚、刁亦男、张一白、徐峥这导演天团客串加盟,讲真,已经被吊足了胃口,就等导演定档。ps:希望导演后续可以根据导演天团出一款宣传片,很期待的。

  最后,很喜欢导演这次的选题,江湖并不遥远,就在当下,那个就活在我们身边的江湖,在时代的夹击下,有人就有江湖,而我们就是这风尘之中的性情儿女。

  期待导演这次可以为国争光,期待《江湖儿女》可以在戛纳让海外影迷惊喜!

  《江湖儿女》观后感(七):戛纳捉影③:《江湖儿女》赵涛离戛纳影后最近的一次

赵涛

  法国当地时间5月11日,贾樟柯导演新片《江湖儿女》作为主竞赛单元电影在戛纳首映,获得全场起立鼓掌以及观众盛赞。《江湖儿女》的女主角依旧是贾樟柯的妻子赵涛,男主角由柏林影帝廖凡担任,此外,本片还拥有冯小刚、徐峥、张一白、刁亦男、张译、董子健、丁嘉丽等导演明星作为客串演出阵容。

  《江湖儿女》是贾樟柯第五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电影,对于贾樟柯来说,本片的关键词是野心与改变。说野心,是因为他在片中试图串起自己过去的经典作品,我们能看到《小武》中的卡拉ok房、《站台》中的移动歌舞团,还能看到赵涛亲自复刻《三峡好人》中船行三峡倚在船舷的镜头,以及类似《山河故人》中的三段式时间线。

《江湖儿女》剧照

  本片呈现了2001年、2006年、2017年的三种中国图景,仪式感与荒诞感并存。2001年,小城黑帮兄弟在关二爷面前不打诳语,集体凝视录像机里播放的周润发港片《英雄好汉》,拉丁舞表演还是酒吧里的新鲜事物;2006年,移动歌舞团携带着狮虎同笼的猎奇把戏,端着盒饭的丁嘉丽前一秒还在祷告感谢上帝,后一秒就能偷走别人的钱包,摩的司机因老婆外出打工饥渴难耐,而出轨的男人也在饭店包间里一抓一个准;2017年,医院的冯小刚医生要求扫码加微信私下联系包治百病,帮派里先上主食再上菜的“规矩”早已不再,瘫坐的男主角只能看着网络直播里的年轻女生聊以解闷。

  过往贾樟柯惯用的流行歌曲元素,此次依然不缺。叶倩文的《浅醉一生》、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仿佛诉说着男女主角的情感变迁,叶丽仪的《上海滩》被用来作为丧曲,TheVillage People的舞曲《YMCA》令人想起《山河故人》中使用过的《Go west》,这首世界范围内的同志圣歌被放在这里,更多是作为自由的象征。

  说到改变,是因为贾樟柯真正做了一部情节丰满的剧情电影,与此同时,他在商业层面也显然有所考虑,徐峥、冯小刚等几位明星导演的客串不仅不会影响国际观众观影,还增加了国内上映时的看点。而更厉害的是,他做了一部当下最容易成为加分项的女权主义电影,既满足了赵涛的冲奖可能性,也再一次迎合了当下世界电影潮流和本届戛纳女性居多的评审团。

《江湖儿女》剧照

  《江湖儿女》的英文名直译是《灰烬是最洁白的》,仿佛在说最符合“江湖儿女”特质的女主角巧巧才是最高尚的。赵涛饰演的巧巧,出场时不理纷扰矛盾和社会乱象,只求一世安稳,却还是因为爱情付出了自由,在被男友抛弃后,她也不卑不亢,独自面对狭隘的困境,用种种荒诞的方式解决了难题,最终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救赎,并不改变情感的初心。

  最初男主角斌斌用一把枪带着巧巧进入“江湖”,可最后留在江湖中的“江湖儿女”只有巧巧自己而已。可以说,巧巧寄托了贾樟柯的浪漫想象,在这个层面上,甚至突破了中国社会的范畴,开始放眼宇宙,发现一切亦然。社会在发展,宇宙在运行,最纯净高尚的巧巧,只是宇宙的囚徒,江湖在宇宙中便如同尘埃灰烬,行至最后,谁都未必能完全摆脱仰望星空的宿命。

  此次赵涛在表演上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贾樟柯也给了赵涛前所未有的角色空间,并将最精华的台词都留给了赵涛。巧巧这个女性形象完整、丰满且极具内在力量,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果敢的精神,可说是电影节冲奖时的一种标配角色。几乎可以达成共识,这是目前赵涛离戛纳影后最近的一次。

  饰演斌斌的廖凡,戏份虽然少于赵涛,但几场情感重头戏都充满亮点,尤其重逢一场的眼神大赞,半身景别依然能看到他红透的眼眶,结尾斌斌身遭巨变,廖凡的状态演绎也十分精准,能否继柏林影帝之后再下一城,就要看评委是否愿意分些目光给他了。

  凤凰网评分:7分

凤凰网评分

  贾樟柯用怀旧而浪漫的笔触,用《江湖儿女》更深入地描绘了他最钟爱也最擅长的主题:时间的流失,无法阻止的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以及法网之外的暴力。这是一部无爱的爱情故事,像是一本集合了贾樟柯过去的所有佳作的混合专辑。

  ——David Ehrlich 《Indiewire》

  贾樟柯用电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真爱也许可以永恒,但永恒的真爱真的能熬得过时间的飞逝和中国社会让人窒息的飞速变迁吗? 当摩天大楼和高速公路将你紧紧包裹起来,你的情感、欲望和梦想都慢慢地消失,被遗忘,贾樟柯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变老的滋味,苍老的无奈。

  ——Emily Yoshida《Vulture》

  贾樟柯的新作是一部华丽精致的剧情片,用一个原本完全毫无自我的女性一步步拥有了勇气,到能够向违法分子复仇的旅程,映照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Peter Bradshaw《卫报》

  史诗性的爱情故事折射出21世纪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一部忧伤的、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的杰作。然而,它缺少了贾樟柯以前作品中的那股尖锐的怒气和强度。

  ——ALLAN HUNTER《国际银幕》

  尽管赵涛的表演一如既往地毫无瑕疵,《江湖儿女》难免让不少熟悉贾樟柯作品的人感到过分似曾相识,从主题到情节,都和他的旧作非常相像。然而,这部作品是贾樟柯从未尝试过的大规模史诗片,公平地说,尽管它缺乏新意,但它仍然是又一部充满贾樟柯风格的作品。

  ——Ben Croll 《The Wrap》

  文/秦婉

  阅读原文:戛纳捉影③:《江湖儿女》赵涛离戛纳影后最近的一次

  《江湖儿女》观后感(八):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山河皆路人

  要给老外解释清楚什么是江湖并不容易,贾樟柯用了一部电影来说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情义特别重要,因为背叛特别寻常,肝胆相照和两肋被插两刀,不过就是上一秒和下一秒的事情,宛如浪尖和浪谷,波涛汹涌江湖险恶。江湖,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一部《江湖儿女》,贾樟柯也用了一场戏概括了“江湖”:汾酒茅台杏花村,管你清香酱香倒在了一个大脸盆儿,宛如江河溪涧奔流入海,分了喝去从此你我就都在这一个酱缸里滚打了。这场仪式里,慷慨陈词的是廖凡演的老爷们儿彬彬,说“干了”的是赵涛演的巧巧。在火山前,彬彬教赵涛打枪,说从此你就是个江湖人儿了,事实上,巧巧踏入江湖比他俩想的都要早一些。

  江湖儿女,讲的更像是江湖女儿,整部电影其实就是“巧巧”的成长史。巧巧从单纯的大哥的女人起步,彬彬教她“江湖的人迟早是个死”,但没有告诉她“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山河皆路人”。巧巧是靠自个儿,摸爬滚打学会坑蒙拐骗,以暴制暴。来来往往一大堆人里,也就巧巧心底牢牢记住了“讲究”两个字。倒也没错,女人有时候反倒比较仗义,因为兄弟情义大部分时候是利益驱动情感,而女性的义无反顾则来自一往深情。

  在这个以情感为主线的故事里,贾樟柯熟悉的作者风格依然强烈,比如那些大众意见里通俗甚至流俗的罐头音乐,仍旧是导演把玩的元素:巧巧在奉节的文化馆哼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大概是迪克牛仔最接近文艺的一次,配合上依次登场的县城迪厅、坟头国标,中老年小合唱《潇洒走一回》,这些你可以说这依旧是“猎奇”的中国式奇观,但时代独特的审美被贾樟柯个人的独特审美二次加工,就像影片中的“狮虎同笼”一样呈现出新的质感,导演仍旧忠实的记录着我们这个时代荒唐又烂漫的一面。

  美术道具层面,以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呈现时代变化,类似包钱纸的包装上暗藏心机,诸多细节还是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暗号。在宏达的背景设定上,也没有放弃呈现纵深的中国时代变迁,但整体而言,贾樟柯最擅长的符号学和社会批判都略显节制,退居到了表达情感之后。贾樟柯在酒会上都有点羞赧,说“是不是太煽情”了,我倒想说这可能是最让人敬佩和喜爱的一点,可以说导演冒着“情节剧”的危险去展露自己的温柔沮丧,淡化了追诉世界如何扭曲个体,而强化个体如何涅槃坚持,以及那一点无可奈何的忧伤:二十年里,巧巧一路上遇到的尽是女盗男娼皮条客,有情有义反倒落了个无靠无依,最后通过监视器镜头里呈现落寞萧索,让人心悸,这大概是贾导作品序列里最好的结尾之一了。

  对于女主角赵涛而言,这是她职业生涯表现空间最饱满的一次,说成导演写给她的一封情书也不为过,也没有谁比赵涛更合适出演巧巧这个角色,赵涛从太原舞蹈老师走向国际影后的过程,她的执拗与淳质,后天所激发的表演灵性,与巧巧的成长史都不谋而合,在《江湖儿女》里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有趣的是时过境迁,在这部电影中,巧巧年轻时候要靠赵涛表演去寻找当初的青涩,反倒是当下阶段老板娘的戏份,包括砸茶壶在内的许多场戏,赵涛挥洒自如显示出大气从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一个大女主的电影中,廖凡饰演的彬彬同样光芒万丈。出演这种“即使千错万错,依然无悔爱他”的男性角色,要靠演员强大的荷尔蒙和个性魅力支撑,廖凡不负所托呈现了影帝级的表演。贾樟柯的作品善于调教群众演员,形成独特气场,这对职业演员来说其实是个巨大挑战,但恰好廖凡就是那种演员,自带了某种踏实生活赋予的烟火气,让他可以无缝对接到不同大导演的作品。在这部影片里,在床上翻滚和摔下轮椅的戏,重重的砸在观众的心上,几欲使人落泪。

  对于《江湖儿女》,贾樟柯导演的影迷可以轻松地发现“迷影”气质,它像是对前序作品的一次回眸致敬。男女主角巧巧和彬彬的名字和设定与《任逍遥》完全一致,而巧巧到奉节寻找丈夫的情节又与《三峡好人》“不谋而合”,在服装道具乃至置景动作上都有许多“重叠”,例如巧巧奉节寻夫的矿泉水瓶,行使了同样的使命。事实上,贾樟柯其他作品也可以在《江湖儿女》中找到痕迹,这让影片看上去像是创作进入成熟期的贾樟柯对自己阶段性总结,是汾阳小子一路走来的一次深情回眸,也是他在长期为时代发声后一次个人的情感松绑。看这部电影对资深影迷来说,也许有创作新意上的不满足,但也有一夜看尽长安花的轻松愉悦。

  贾樟柯电影最迷人的部分是他用先锋的视听语言包裹了独家的乡愁记忆,在中国有这个机会又有这个天赋做这件事的人绝无仅有。从《小武》开始,贾樟柯在成长的经验里攫取了丰富的资源,但一入江湖深似海,汾阳对贾樟柯来说已是渐行渐远。如果说前序作品,成长的经历是他表达态度的武器,而《江湖儿女》则有更多的情感宣泄。这部电影是否是贾樟柯最优秀的作品,自然有待时间来回答,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他像一个分水岭,牢牢地收束了之前的创作。联想到接下来在筹备的《双雄会》、《在清朝》,大概可以期待贾科长山高水长大步向前,匆匆过往,皆是山河路人。

  《江湖儿女》观后感(九):"江湖儿女":贾樟柯作品最棒的银幕情侣 妻子赵涛表现太亮眼 展现中国18年文化变迁

  提及戛纳电影节上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导演,一定少不了贾樟柯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贾导的最新作品是中法合拍的《江湖儿女》,他一如既往地在片中进行着电影基调和形式上的创新。这部电影应该是贾导目前最主流、制作费用最贵的一部作品,但他完全没有失去自己的特色。

  《江湖儿女》基调跟2013年的《天注定》很接近,这部浪漫史诗一样的电影,故事从2001年展开,延续到当下的中国,一直默默地旁观着这18年来的瞬息万变。女主角是贾樟柯的妻子,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御用缪斯赵涛。影片以她的精彩表演为主线,以文化变迁作为背景。贾樟柯还通过拍摄风格、基调以及时代特点的变化,来反映电影主题与时代变迁的轨迹。

  影迷们都在期待,这一部由当代中国“独立电影教父”(影迷们的戏称)掌舵的《江湖儿女》,能否打入欧洲的艺术殿堂。本片是否会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大奖,也会影响到国内影迷的反应,就像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白日焰火》一样。那部电影的男主角与《江湖儿女》一样,都是廖凡。

  2001年的巧巧(赵涛 饰)生活在山西大同,她倾心于当地的黑道大哥斌哥(廖凡饰)。斌哥在生活中依旧奉行着“江湖”传统——一个对于外国观众来说相当陌生,但中国人却无人不知的概念。但他的地头蛇生涯没能持续很久,一群年轻混混前来挑事,无情残忍地殴打斌哥,在他身边的巧巧开出两枪以自保,结果因为非法持有武器被判了5年刑期。服刑结束之后,巧巧开始寻找消失的斌哥。

  除了请来廖凡来担任《江湖儿女》的主角,贾樟柯还精心整合了他过去几部电影中,赵涛饰演角色的人生轨迹,重现了之前电影中的某些场景,例如2002年的《任逍遥》,与更明显的《三峡好人》。“巧巧”作为一个女人,穿针引线般地融合了这些电影里的经历,最终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现实。片中的“点题”一幕,是巧巧和斌哥在山顶的一段对话,同时契合了中文版与英文版的标题。

20出头的“年轻版”巧巧 开枪一幕

  《江湖儿女》直指斌哥和巧巧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在大同的生活状态,这两个角色也最终放弃自己的身份,融于江湖。在这个电影后期会再次呼应的场景中,两人除了聊到江湖中人的性情与作为,也点明了为什么火山灰才是最纯净的物质,因为它经历了高温的淬炼,或者说它就像一张白纸——《江湖儿女》的英文版片名是“Ash is the Purest One”(《灰是最纯的白》)。

  或许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个标题隐喻的就是巧巧对斌哥的迷恋,付出却得不到回报。也正是这段恋情让她获得了重生,回归自我,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平静。电影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隔着模糊的监视器画面,在长镜头中看着巧巧渐行渐远,让人倍感孤寂。

  《江湖儿女》的开头是轻快愉悦的,它让人感觉像是一部直白的类型片,但又带着黑色幽默的调调。巧巧那时还是个跟在斌哥身边,寻欢作乐享受人生的小姑娘,而斌哥则忙于掌控自己的小地盘,从没想过要给身边的姑娘一个承诺。在《山河故人》的开篇,赵涛随着宠物店男孩的一曲《Go West》恣意起舞;而在《江湖儿女》中,有一个场景采用了The Village People乐队的“YMCA”这首歌,与前者相呼应。

  赵涛在片中的表现,完全值得一座戛纳的影后奖杯。在这部绝对的“大女主”电影中,她一人饰演了三个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与心理状态的巧巧——年轻潇洒、肆意妄为的“女混混”巧巧(长相稍微有些像女版吴京),刑满释放、苦痛与不甘都写在脸上的成熟版巧巧,以及多年后云淡风轻、稳重大气的中年巧巧。三种造型就像三个完全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气质也从她的脸上、眼睛里、肢体动作中流露出来,润物细无声般让人心服。

  2006年出狱后,巧巧开始寻找斌哥的那段日子,是赵涛最出彩的一段戏。在奉节的一艘船上,赵涛被一个不起眼的女人所骗,她急中生智解决问题的戏是点睛之笔。尽管这个角色内心埋藏着深切的痛苦,但依然有着许多喜剧色彩。等到故事发展到当下时,巧巧才最终与斌哥重聚,这时的她经营着一家麻将馆,看起来终于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足了——直到生活惨淡的斌哥再次出现。

18年后的斌哥与巧巧

  廖凡与赵涛的合作,塑造出了贾樟柯作品中最棒的银幕情侣之一。蓄着一脸脏兮兮的胡须,廖凡能够毫无保留地诠释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这在大陆男演员中可是不多见的(参见《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他的状态可能有些过于紧绷,但赵涛泰然自若的气场又把氛围调了回来。而另一方面,电影里请来了多位知名导演与演员进行客串,包括冯小刚、张一白、徐峥与冯小刚、张译等人,但他们的客串更多是为了让熟悉他们面孔的观众们会心一笑。

  片中有无数值得人津津乐道的小小细节,比如说用主角们手中的手机来展现时代的变迁——从摩托罗拉早年间的小翻盖,到带着标志性铃声的诺基亚与摩托罗拉V3,再到当下流行的直播、微信、华为和指纹解锁的苹果。贾导无许多言,一切都在画面中,让人不经意间什么都不会错过。

三位主创在戛纳首映礼的红毯上

  《江湖儿女》中一些情节的推动,用的甚至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潇洒走一回》、《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男儿当自强》、《上海滩》等上世纪末的劲歌金曲,与周润发的电影片段。听到熟悉的旋律,看到这些欣赏过无数遍的场景,仿佛梦回多年前,时代感瞬间跃然纸上。

  贾樟柯的作品与其说神秘,不如说是含蓄。与《任逍遥》(2002)中的少年,和《世界》(2004)中主题公园里的那些人物相比,《江湖儿女》这部电影是贾樟柯最感人,最成熟的一部作品,是一场清醒的对话。

  .S.:看完电影只想一遍一遍重听叶倩文的《浅醉一生》。

  .S.:所有明星的客串中,张译绝对最出彩!

  《江湖儿女》观后感(十):锋利、柔情,最好的贾樟柯电影

  对贾樟柯电影的认知总会经历三个阶段:这是什么鬼?这才是电影!他下一部什么时候?

  贾樟柯的电影没法明确划分成什么类型,但又自成一派,构成独具一格的风格。甚至很多时候你在天桥上望着人流都会想,如果是贾樟柯来拍会是怎样的故事。

  当电影人都在被技术和ip洗脑,从艺术家变成了数学家时,贾樟柯还是一如既往用着最常规的摄影机,记录着时代的每个律动。

  贾樟柯与他的电影一样,总是要放置到更高维度和更大范围中去思考,才会过滤出他眼中的世界。现阶段的贾樟柯48岁,他的摄影机拍过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物,仿佛是一个温柔的侠客,时刻捍卫着早已被忽视的真相。真相在哪儿,你我不得而见,而贾樟柯总是能准确清晰的找到并呈现,《江湖儿女》的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2001年的中国仿佛一下子与上世纪的所有进行了决裂,尽管只过去了一年。

  故事的脉络与贾樟柯过往的电影一样极其简单,其中的“儿女”斌哥和巧巧的故事起源于世纪初的山西塞外,镜头跟随两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得与失、爱恨纠葛,辗转山西、三峡、新疆,人物的命运与地域并行共进,最后回归山西小城的两人依然避不开时间的蚕食,总有一方缺乏勇气从而劳燕分飞。

  片名《江湖儿女》贴切又独特,有的人看懂了江湖与漂泊,有的人看懂了儿女与情长,前者是贾樟柯强调的语境,后者是贾樟柯善用的语法,两者拼接起的是贾樟柯精心漂洗出的时代状态。大概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想吧。

  情义是被时间消耗了,还是本身情义就是江湖里共用的保护色。不然五湖四海的形式从何而来?江湖之险恶人尽皆知,若是酒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掺在一起喝大不了大家都中毒,同时如果有人买不起酒,拿清水冒充,掺在一起共饮,无非就是大家都喝的淡了些,是一种对同甘共苦的绝对象征,也是人在江湖达成的心照不宣的共识。如此一来,假装信任后换来的不过是更为虚假的情义。

  当然,贾樟柯电影里总会有一个“英雄”,一开始会以为是廖凡饰演的斌哥,他有着教父般的沉着与冷静,可以施舍给偷袭的小混混以胸怀,只是意图换来的敬畏却不知去向。江湖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今天你斌哥可以耀武扬威、称霸一方,明天就会有人用比你更狠的办法将你放逐。后来我们目睹了斌哥彻底失望后的逃避,昔日的兄弟已慢慢离他而去,他所期待的“东山再起”成为了奢望。他,不是英雄,他与英雄差一点接受变化的勇气。

  而赵涛饰演的巧巧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是贾樟柯最愿强调的独属于女性的坚韧与执着。在电影中你能看到巧巧在斌哥身上寄托的爱情,让你发现为一个人不顾一切从来都是爱的最高表达。之后对世俗的追求让斌哥游走于不属于自己的江湖里,甚至都不敢面对千里奔袭过来只求一见的昔日爱人。看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既然爱人不在了,找回爱情是不是更重要。

  贾樟柯借巧巧说出“火山灰应该是最干净的东西了吧,经过高温燃烧,烟灰不就是最干净的?”是否在表达每个人都有原罪,除非烧成灰烬才得以救赎。紧接着就是对斌哥原罪的解释,他有枪仍怕被别人给灭了,是因为有枪的招惹来的都是不把枪放眼里的人,害怕枪的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江湖儿女》的原名为“金钱与爱情”,分别对应的正是斌哥看重金钱,而巧巧看重爱情,所以在这种物质与情感的对立中,自然就是无休止的矛盾。从结局的处理看来,贾樟柯相信的是情感的永恒,物质的极致不确定性。所以,这仍是一部有着浓浓贾樟柯印记的电影,所以,他下一部是什么时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