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的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的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0: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的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生活哲学》是一本由[英] 朱尔斯·埃文斯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一):哲学入门书

  说实话选择这本书是被它的封面和书腰上的评价所吸引,上面写着:

  “如果今年我们只想读一本书,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了。

  ——《心理月刊》主编,苏西•格里夫斯”

  当然还有一个评价更夸张: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著名英剧演员 亚德里安•埃德蒙松(Adrian Edmondson)

  显然没有这么夸张,但还是有一定意义。我们经常会被各种评价推荐去看一本书或电影,然后满怀期待,读完之后却又觉得不过如此,所以我们还是不要过分相信这些封面上的评价为好。

  在刚开始读的过程中的确给了我一些启发,有很多不错方法都被我记录了下来,但是读到后面就有点不知所云了,越来越读不下去,搜了下豆瓣的评论发现好多人和我一样,不过中肯一点说,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是可以作为哲学入门的一本书。

  书中举例大量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等,和这些人物有关东西是我看着看着就会头疼内容,记得以前打算看一看《理想国》,结果读了几页就有点读不下去了,苏格拉底的对话的确很有意义,但凭我的理解能力有点跟不上他抛出来的一个又一个观点,所以就束之高阁了。

  因为此也让我有点不敢轻易去读哲学方面书籍,但是读这本书的前半部还是让我感觉轻松的,浅显易懂,也勾起了我继续深入了解哲学的兴趣。而且我个人认为此书的译者翻译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在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违和感,语言流畅比较符合我们平时的语感,没有让我感觉到多少语言转化的生硬

  首先列出我在读书过程中的笔记

  一、控制你能控制的,不为你不能控制的而苦恼

  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大多数痛苦源于犯了两个错误

  (区域一为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区域二为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1)试图向区域2中的某个外在的、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行使全面主权。如沉迷于别人对自己看法

  (2)没有承担起对区域1“我们的思想信念”的责任,而它们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相反,我们把我们的想法归罪于外界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有点想通一些事情,我们经常会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比如他人对你的看法使你不得不伪装自而获得他人认可;比如习惯攀比,羡慕或者嫉妒他人,而使自己生活在失败状态之中,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但这其实都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我们总是太关注这些外在的事情,而忽略了可以通过自身而得到改善可能性。面对外界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不去过分理会,而选择默默积蓄力量,有朝一日让他人刮目相看,认可你。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方向,你可能会在认真做一件事情时遭到别人嘲笑,不必理会,默默做就好,如果你因此收手那么有损失的人是你。

  而当我们嫉妒别人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想一想他人背后的努力,我们往往关注于他们的成果而没有看到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他人使我们不可以控制的,我们就算再嫉妒,人家也会毫发无伤,我们反倒不如静下来从改变自己入手,学习他们的方法,让自己获得提升,如果你比他强,你还会嫉妒吗?

  二、随时知道你的进步

  有的时候我们无法识别我们是否真的取得了进步,这就需要我们记录我们的生活,监视自己的习惯,观察是否真的取得了记录。

  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记日记。哲学家简单记录下自己的行为思考他们是怎样度过了一天,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他们会问自己:今天你治愈了自己的什么邪恶,战胜了什么恶习,在什么意义上变得更好了。

  比如你想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你需要一整天观察自己,计算当天发脾气的次数,在日记中记录下来,看看这些天有什么进步。通过计算你努力放弃坏习惯的天数,你能加强自己的意志,并获得进步感,并鼓励你继续进步下去。

  所以记日记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记录,而是在于通过记录看到你的进步,从而激励你更加进步。

  三、控制愤怒情绪

  造成愤怒的原因:对结局过于乐观的期待

  解决方法:降低我们的期待,努力让他们符合现实

  明智的人“会确保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不是意料之外的。通过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会弱化所有疾病的袭击,它不会给准备好了、已经有预期的人带来任何意外,而对那些毫不担心、只期望好事的人来说却会是严重打击”。

  控制愤怒情绪我们可以和第一点联系起来,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事情没有如你期待的一样发生,而我们不能改变外界,所以这在于我们的期待过高,如果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准备,意料到这些,那么就不会让我们大失所望。比如当你因为别人的粗鲁而感到愤怒的时候,你应该想一想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应该预料得到,放低自己的期望,不要因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这是摘抄出来的一些对我有意义的内容,这本书在我看来不能说没有用处,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吸收进去,充分发挥一本书的价值就足够了。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二):一本好书的基本精髓面貌(絮叨的读书笔记)

  哲学:幸福生活的起点

  1、当代心理学家如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我们拥有“双处理器”大脑,一个思维系统基本上是自动的,以习惯为基础的,另一个思维系统则能做出更加有意识的、理性反思。意识-反思系统比自动的体系要慢一些,也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们对他的使用要少的多。(笔记解读:这也提醒我们,如何利用人的“惯性思维”,自动的体系是有规律可循并且可以容易掌握的,抓住“人性弱点”,也许在某些事情上,我们能够抓住获得成功捷径。)

  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通过练习获得美德。哲学是一种训练,一套日常的精神身体锻炼,会随着练习而变的更加容易。经过充分的训练,我们自然会在正确情境中感到正确的情绪,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感受的自动习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勇气,还需要谦卑:没人愿意承认他们的世界观是错的。我们固守着我们的信念,哪怕他们麻痹了我们。

  (笔记解读:控制情绪是可能的,由此也看出没有谁天生就是情绪的完美者,日臻完善是一种趋势和可能性,也为我们洞见自我,改变自己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恩,你需要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并有改变自己甚至自己世界观的谦卑和勇气。)

  3、能找到一种幸福生活模式模型吗?

  自从19世纪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认为应该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善”以来,西方自由主义社会坚决反对可以让整个社会都只信奉关于幸福生活的一种哲学或宗教观念。(笔记解读;也许不存在一种幸福的生活模式,但辛福生活模式的共性之处是可以去探索的?)

  4、我们如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好的生活的理论来源

  苏格拉底---后期发展而来的认知行为疗法核心思想---四个步骤(理论依据)

  第一、人类能够认知自己。我们都用理性去省察我们无意识的信念和价值观

  第二、人类能够改变自己。我们可以用理性去改变我们的信念。这会改变我们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循着我们的信念。

  第三、人类能有意识地培养新的思维、感受和行动习惯

  第四、如果我们把哲学当做生活方式来遵循,我们就能过上更加美满的生活

  (笔记君:看,已经给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所以,对改变自己抱有更大的信心吧。行动起来,做日臻完善的自我。)

  二、做自己生命的舵手

  1、两种让我们受苦的错误。

  第一,过于关注不能改变的事实。当我们未能控制它时,我们感到无助失控、愤怒、愧疚焦虑。第二,较少关注我们本身能改变的。我们没有完全承担起对自己能够控制部分的责任。

  对自己处境中控制不了的部分感到恐慌是没有意义的。更加有意义的,是去关注能够控制的东西。

  做更加有意义的事。(笔记君: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要做有效益的事,不做消耗自身却没有任何产出的事情。少一点庸人自扰,多一点平静务实。比如:如果你在个人生活中陷入了困境,尽力去改善你的处境。如果你有一份糟糕工作,尽力去摆脱他。如果你收到了欺凌,告诉别人,或者对抗欺凌者。如果遇到我们无法立刻改变的不利状况,那我们就暂时忍受它,等待时机,等待情况好转。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趁机发展我们的内在自由超越事件的能力。把逆境当做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自由的机会。)

  2、别因那些超出掌控范围的事情自责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许不是我们的错,但是如何看待它是我们的责任。

  三、哲学是身心的操练

  1、随时知道你的进步。哲学训练很费时间,感觉自己“取得了突破”,或者“脱胎换骨”的感觉是不够的。你需要随时跟踪时间的流逝而取得的进步,监视你的习惯,看你是否真正取得了进步,还只是在原地圈子。(笔记君:做任何事,有目标,有反馈的重要性。)

  2、不幸是一种训练。爱比克泰德:当困难降临在你的头上时,要记住,神与摔跤教练一样,给你找了一个强壮年轻人对手,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你可能会成为奥运会上的胜利者。(笔记君:乐观的精神胜利法?)

  四、接受和适应人生中的不完美

  1、“过于乐观的期待”是一种陷阱。我们想着世界欠我们什么,而不是我们幸运的拥有了什么。如果过于乐观的期待是愤怒的主要原因,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降低我们的期待,努力让他们更符合现实。

  2、心灵是你最坚固的堡垒。(没错,没有人能夺走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想法)

  五、享受当下的艺术

  1.真正的快乐物质依赖十分有限。(笔记:对此,我持有保留态度。当今消费时代,其实很多的快乐是由丰富的物质生活创造而来的,拥有丰富的物质选择,确实能给人带来许多愉快的体验,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快乐的种类各有不同。依然存在很多人,在精致的消费时代,能给人带来安全感愉悦感。甚至有些人,以某种物质的存在为乐,不能否定是真正的快乐?)

  2.人生中,有比快乐更加重要的东西吗?在作者看来,人类的满足感比单纯的快乐感更加复杂。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期望获得比快的更多的东西:知识、自由、创造、成就、超越--哪怕我们渴望这些更高的善会令我们焦躁不安、感到不满足。(恩,赞同,因此,可能存在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调整经历,经历这些,也许是必须的)

  我们认为,人生不只要感到快乐,我们还会希望我们的人生有快乐之外更高的意义。(吾将上下而求索,致知穷理,也许是任何时代一部分人的共同追求吧。。)

  六、我们为何身处这个世界

  1、提升思考的维度,俯瞰世界。沉思宇宙。观看宏大的图景会把我们的烦恼和焦虑放进宇宙视角,我们焦虑的自我就会跟奇观和惊讶一起平静下来。奥勒留对他自己说:

  “俯瞰星辰运行,就像你在跟他们一起运行。经常想象元素变化和再变化的舞蹈。这种景象会荡涤我们局限于地球上生活的杂质。”沉思星辰能提升我们的灵性,是我们的日常关切显得微不足道。(笔记:让我想起了《人民名义》中的孙连城。很多人说他不作为,其实, 不能够否定其作为兴趣爱好正当性和个人的爱好。以工作的角度出发,他是回避工作中的积极进取。但是,如果从个人的生活来说呢,要不要说不热爱的工作耗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

  七、纷繁社会中的简单生活

  1、犬儒主义的生活方式要求自愿地无视公众的挖苦和反对。我们太担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害怕遭到他们的反对,结果我们变得焦虑、痛苦、困于非本真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要宣布我们的独立拒绝隐藏我们自然的行为,训练自己不去在意他人的嘲笑和奚落。

  2、犬儒之一的生活方式:别挡住我的阳光伟大的哲学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对大多数人来说,被他人看到你乞讨或者流浪是“比死亡还糟糕”的命运。我们害怕被别人视为失败者。因此,为了寻求陌生人的赞同,我们终生致力于尽可能地显得有钱迷人成功。斯密本人承认,如果我们有朝一日做到了,变得富有、成功,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并没有比起初更快乐。我们意识到,我们追逐的是一个幻想,在努力取悦想象中幽灵一般的旁观者。但是,斯密认为追逐这种虚幻的东西是好的,因为这种虚幻的东西推动的生产和消费能帮助经济增长。(笔记:出世、入世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其实都能够给人带来以快乐。在我看来,入世、出世均可有,完全出世不太现实,也是去了一定的人生意义。入世过度也不可取,否则会成为其绑架的奴隶。)

  3、无政府主义的局限。

  局限之一:革命一直是激动人心的事件。革命期间,人们会获得短暂、令人陶醉的集体情绪体验的时刻--所有的人,像一个人一样思考和感受。这是一种原始的共同情感。但在那之后,你的热情冷却,激情退却,不信任和憎恨又回来了。

  局限之二:我们能逃离社会,将一切抛诸脑后吗?答案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希望有家庭,我们需要政府保护孩子、病人、老人和少数族裔。无政府主义不是一个实际的选择。

  八、平行人生:榜样的力量

  1、榜样之--自控亚历山大控制他自己。是因为他认为“做自己的主人比征服敌人更像国王的做派。”

  2、榜样与英雄主义和英雄崇拜。

  九、在共同的生活中实现幸福

  1、转向美好的共同生活。作者的朝圣经历:开始朝圣时,我很像一个斯多葛派,大步朝前走。到朝圣结束时,我改变我的看法。因为我得到了其他朝圣者的许多帮助。我意识到在古希腊哲学中经常提到的自立对幸福生活来说是不够的,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奴隶成为不可战胜的斯多葛派超人,安全孤独的待在我们孤单的城堡之中。我们相互需要,我们要承认这种需求,并拥抱这种需求。

  在现代自由社会,我们几百年来一直在奴隶把个人跟教会、国家和社群的干涉隔开,我们赢得了我们个体自由和隐私,但付出的代价是可怕的孤独。

  2、超越自助,走向互助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三):人类共同的苦恼——生而为人的意义

  《生活的哲学》对我来说是一本哲学入门书籍,启发了我用哲学的角度思考关于人生意义及生命本质的问题。很有趣的体验是,以前以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观点,原来早被别人琢磨个透了。不能指望这本书带给你多大的震撼,但真是一本绝佳的启发性书籍。参考上百年来诸家争辩,可以了解人类共同的迷惑苦恼——生而为人的意义。

  我们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死亡的终点又是什么?我重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在《生活的哲学》里,苏格拉底观念中的往生,是肉体和灵魂分离,不同的灵魂被带往极乐世界或是轮回;伊壁鸠鲁式的观点则是,死亡不会带来任何,不会再感受到任何东西,而善终的观念在于临终前没有太多的痛苦。

  我一直比较倾向于相信灵魂,但如今对于前一种我会想,既然清除了记忆往生,下一世是否成为“符合标准”的灵魂仍然是一种偶然事件。且在苏格拉底的眼里,这一标准是“信仰哲学”,而在基督教眼里,这一标准则是“信仰上帝”。我一向无法接受这种带有恐吓意味的宣扬,但去除掉这些为了吸引忠诚信仰者而鼓吹的部分,宗教和哲学在许多地方确实是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像对于无解的一些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生死观念等等,会进行多样化的探讨。比起自己去瞎琢磨,参考各方的观念不失为促进思考,避免陷入狭隘的价值观或者极度悲观的态度中。

  后一种我现在看来则更合情理。所有的意义都是人类去赋予的,生死循环都是一种自然规律,无论是一棵草还是一只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遵循生老病死的法则。而人的基本欲望—生存的欲望,性的欲望,都和其它动物没有不同,均是大自然为了让人类繁衍赋予的本能。而其它欲望—权利的欲望,物质的欲望等等,是社会环境所影响我们的。即为自然给予我们的或许是一种生存繁衍的本能,但社会环境要求我们树立伦理道德和物质主义等等不同的观念。而这些都是还在活着的时候才有的规则,我们的价值对于自然来说,身体会腐化融入泥土这一部分为止仍是大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但灵魂想必不参与自然循环。而社会的概念在生命终结那一刻也就终结了,同时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没有了意义。因此极乐净土想必是无法存在的,如今对我们而言的极乐世界,对往生的灵魂来说是毫无必要的。

  其实再细细想来,既然对于在世的生命体,大自然有一个极其缜密的循环方程式,那么会否可能存在着另一种灵魂界的方程式。而这个方程式一定是以我们现在所知的概念无法理解的。即使正在我们面前发生,我们也无法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许多“灵异现象”和“算命”等等会存在。灵异事件假设一百件有九十九件是假的,人们基于对死亡的恐惧与好奇杜撰的,有一件也是真实的。算命为什么能够准确的说出一些数据预测未来,易经中的数字推算,或许就是那个世界的方程式的一部分。比喻成方程式,但我猜想它一定是基于多个维度上的一种概念。让生者的我们无法简单的理解,或许也是它设定的一部分。这就是宇宙的规则。

  说到最后宇宙的规则都出来了。但遗憾的是我们无论怎样去理解死亡,或许自己可以平静的面对自己的死亡,但我们永远无法面对亲人的离别。大自然的规则也好,另一个世界的方程式也罢,我们只知道我们再也见不到那个人了。

  放眼到一生来看,现在所执着的很多东西都没有自己所想的具有那么大的价值。或许正因为自己正值青春,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翻天覆地,但实际上不过如同拿着羽毛挥舞一样。

  什么才是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比起操劳一生去追逐什么,有所取舍才能理解这一生形形色色的经历,迎接这一生的终结。

  映画声像,阅读、影音、艺术、生活。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虾米音乐人:http://i.xiami.com/kyo

  联系邮箱:yu_kio@qq.com

  lt;严禁任何形式的演绎、复制及转载>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四):酒肉穿肠过,都是虚无

  身边越来越多的亲人、朋友有了小孩,然后在朋友圈里或者平日的闲谈中,被动或者偶然地汲取了很多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论之类的东西,再加上之前碰巧的看到一本亲子书。其实,了解越多,有时候心里在惊呼,对于现在的我才特别的适用吧,真的去认真感受内心和真实,那些最基本的最幼稚的情感需求,是否觉得生活幸福?是否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是否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应对挫折?

  最近有断断续续在看两本书,一本哲学一本禅学。其实并看不懂本质,可就这么浅尝,就算get到一个点,都会觉得迷雾消散一些,心灵强大一些。这些东西,在无用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最大的有用。

  现在越来越容易累,昏,烦,颓,丧,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强烈的焦虑感,也知道,自己外观完整,内里却满是纰漏,也知道,恐慌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袭来。

  恐惧和慌乱总让我想要知道更多,想要拥有更多,想要从自身去祈求救赎,想要找到可以有底气的可以依托的东西。或者,最后可能真的有用于我的生活了呢?真的成为了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了呢?真的可以心甘情愿去信奉了呢?

  今天又很昏,在回家路上就想着晚上回来一定要给自己个安宁。然后又看到一个朋友圈,那种情绪特别能够感同身受。是那种,自己的慌张还是会去硬撑或者强忍,但同时会越来越脆弱,有时候会哭,会自我解嘲,会自打鸡血,会互相慰藉。不然呢?总得有个出口,呼吸一样,在沉溺进去。我的天啦天啦天,多么想做到书里写的那样轻描淡写的“搞定自己能搞定的,不抱怨自己搞不定的”。会这样去说服自己,会遵循这样的认知,会非常想去习得“坚忍”。

  这种书中,想要摘录的话,真的大都是以前流传的超级鸡汤,比如“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对于面临生活可能存在的种种磨难,我们怎么才能保持冷静和坚强始终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这个问题,爱比克泰德的回答是:不断提醒自己,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是是是,一点方法论都没有,可我现在觉得,真的要去做,尝试着去做,会得到一些自由、自律和独立,这是基础,会消散一些无助、愤怒、焦虑、抑郁,这是自我控制。哎,因为越沉湎于情绪,就越容易自悲自怜,有时候,出来一下,才会恍然大悟,一步一步拖着自己离开旧有的轨道。

  我自己也觉得了,最近总会在自顾自话自言自语的感觉,像这个样子碎碎念碎碎念的,可这样就是很治愈啊,不为了取悦谁,就是写给自己的,对自己述说,反应,不假思索。

  还有就是想要找另外一个不由自主就会去坚持的运动方式,健身房太久没去了,跑步久了脚踝也会痛了,又焦躁又懒散,所以还是要动起来,不仅是分泌多巴胺获得快乐,更是一种特别容易设定目标然后去做到然后显而易见看到效果的成就感。可不是么,今天也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因为过着健身、吃健康的食物、做快乐的事情而欣喜的那种感觉。就是呀,这种就是禅意呀,追求一种从喧嚣和浮华中撤出的安静的私人生活,活的不被察觉,享乐乃至善之事,快乐是最正当的事情,而不是找理由去受苦。所以呢,我要去学会的,就是去找快乐,理性一点,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到自己容易实现的程度,有基本的安全、健康、自由、爱的人,其实是可以够了的,这些本就是私人化的情绪,哪里需要得到谁谁谁的认同嘛,也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的道德意义,不要总是感到压力和羞愧。慢慢….变得渺小….慢慢….平静下来…

  但是不能犬儒!之前看到好奇心日报招聘信息中,有一条是不要犬儒主义的人,后来又常看到这个词。这个真的特别容易一不小心就偏了。是会害怕把外来的注视内化,是希望能不去在意别人的嘲笑和奚落,是不能总是充满耻辱感。一些东西总是摆脱不了的,也解放不出来的。理想国中想象的那样,心灵的理性、情绪、本能这三个方面,才是最完美的社会;求知、美德、跟他人联系,才是人类最高的幸福。

  哎哟喂我想的这么多,就跟自己顿悟了一样,其实就是酒肉穿肠过,都是虚无,这一刻一过,还是那样子,迷失的旅人。不如,就像日复一日的这样,昏沉劳作,也就止息了那些妄念。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五):寻找人生意义的方式

  本书列举了大量实例,使读者能够从生活中认识哲学,入门哲学。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未来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顺畅,哲学也是一门必修课。在我接触哲学之前,我一度以为哲学只是那些教授所研究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因为哲学本身是一个很深奥的学科,并且相关的书大都是很厚重的,其内容也是十分难懂。市面上有很多哲学入门书,要么写得太浅,要么前面写得还好,到后面就越来越看不懂了。这本书不同,它很薄,内容的表述很明确,并且为了入门学者考虑,把其中的问题简单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授哲学知识。

  文中一共可分为12章,也就是12堂课,然后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历史实例分别讲述了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思辨过程。但是这类书籍有个弊端,就是外国人的思想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必然会有不同,历史不同,未来也必将不同,虽然还是有一些相通点的,对于翻译者而言,把这种思想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出来,难度堪比原著。然而自古而今,翻译作品强于原著的实在不多,这本书可以说把原著所要表达的进行了高度的还原,这也证明了本书的确是一本深度不高的哲学入门书,因为真正出自大师之手的专业哲学作品,是翻译不出来的。

  虽说本书的深度不高,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对哲学研究很深,哲学是奉行着一个观点的,对于大部分,认为学得越好,说得越简单明了。只有那些研究得很浅的人才会假装深奥写得特别难懂,其实哲学本身是很简单的东西,不像数学,而这只是一种思想,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不定的。作者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再结合专业的哲学知识,就把哲学轻松地讲述了。如果作者想要把本书变得更加专业也不是难事,只不过那样对于新手来说就太过不公平了。作者对于那些哲学的知识说的不是特别细,这不像是其他学科,毕竟还是需要人们自己去领悟,写得太细就没人看了,看不下去的书写得再好也没用。

  哲学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的时候你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研究,最终回过头来可能发现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你又会有一种内心的奇妙变化,自己无法轻易发现。看过了这么多国家出版的哲学类书籍,还有大师们的总结,感觉美国人对于哲学是最轻松的,一个工作日的事情,中国人是哭着做,日本人是跪着做,德国人是画图纸做,印度人做一半就跳楼了,只有美国人是边玩边做。

  从此不要误以为哲学是一门与生活距离甚远的学科,人活着的这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人生的意义,如果你曾感到过迷茫,那么你大可以翻开这本书,也许你并不能从中得到答案,但是你却得到了寻找答案的方式。

  特此鸣谢【拾光书屋】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六):我在精神病的大海里学游泳

  书看完了,觉得很适合普通大众,我们不缺少哲学家,缺的是把我们引上哲学之路的"科普书",显然这本算是一本引路书。笔者多次提到斯噶多学派,而我的第一本哲学书就是《沉思录》,当时买的是盗版的合集,里面包含了《沉思录》1.2.3,这本书奠定了我的基本人生观。以下内容并非读只读本书所得,还包括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所得,比如禅宗、叔本华、罗素、克里希穆那提、爱比克泰德、现代性系列等等。正文如下:

  电影《后会无期》的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问的是:为什么非要过好这一生? 因为平素里我不大生病,所以就一直以为这个社会并没有多少病人,直到最近卖了一阵儿药。每天都这么多来买药的人,连除夕和初一也不例外,这才发现生病的还真不少。对于我们这种小药店,来光顾的都是些生了小病的病人,但这些看似小病,听了病人的闲聊才知道这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果碰上了“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的,那就更痛苦了。病因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都是一些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引起的。多喝了点儿酒,受了点儿风寒,贪吃了几口肉,失眠诸如此类。 记得有位同学的微博签名大概就说自己是个病人,当时我还在疑惑,她看上去也没什么病啊,后来才想到她大概是说自己精神有病吧(这里并不是精神病的意思)。又有一位同学毕业时送了几本书给我,我特意要求他给我签个名留几句话,我记得有一句大概是说,每天锻炼并不是为了胸脯上的那两块肉,而是为了保持精神的健康。当时也是傻傻的疑惑锻炼怎么和精神健康扯上了,这两个同学都是喜欢村上春树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村上春树的一个采访,说到他戒烟并坚持跑步是为了身体健康,进而为其写作服务,而写作是个脑力活,和精神有关。2015年8月份我了结一段纠结了多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沉淀,我慢慢的思考这段关系,才发觉原来我也是个精神有病的人。上学期因为写论文看了很多现代性理论的书,才发现精神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这是个社会性的问题,只是有些人觉察到了,有些人没觉察到罢了。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一文中表达了他的救国思路由治身体之病到治精神之病的转变,并说自己的呐喊是“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我从卖药的经历发现了众多身体有病的病人,并由这些病人联想到精神有病的也不在少数,只是精神的疾病并不易察觉,这一转变和鲁迅先生也有些相似吧。我接下来的闲话算不上什么呐喊,只是想写出来,至于能不能对身边的一些人的精神健康有所助益是无暇顾及的(虽然希望会有)。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那么生活的真相是什么?从罗曼·罗兰的话里看出,生活的真相并不是积极的。直白的说,生活的真相是荒原,是不确定的流变,是毫无意义,这并不是我的想法,这是爱比克泰德 、叔本华、克里希穆那提等哲学家的观点,我只是认同他们。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想,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时间上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产生,从三叶虫到人类诞生,从两河流域文明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我们只是石火光中的一瞬。空间上,从量子到细胞到我们的肉体,从中国到地球再到太阳系,从银河系到整个宇宙空间,我们连宇宙尘埃也算不上。因此我们日常所谓的有意义的活动,各种折腾的行为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掩盖生活的无意义,正是生活的无意义导致了我们的精神之病。精神之病最普遍的是空虚,那就从空虚说起。 空虚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闲暇,有了闲暇,人才有机会思考人生,而人生和生活一样并无本质上的意义。人类的发展一直在追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终极命题,只要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人就无法摆脱本质上的无意义感。具体到现实层面,空虚产生的原因又各不相同,有些是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有些是一天劳动后的空虚,有些是遭遇重大变故后的空虚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空虚,最终的结果都是自我价值感的短暂丧失。因此,我们可以描绘一个图景,在无意义的人生里,闲暇使思考人生成为可能,一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考触及到人生的意义问题,人便意识到了人生本无意义这一真相,人的空虚就产生了。导致我们空虚的还有一个人为的因素,就是我们给自己带上了一个枷锁——认为人要过得有意义。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意义这一东西,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人们一旦把打开,就开始了与撒旦斗争的征程。关于意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说不清楚,只是知道人的存在是意义问题存在的前提,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人,也就没有了意义的问题,可是有意义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非要过得有意义?我们在“人生要活得有意义”的大坑里翻来覆去的,反复折腾,却从未得到意义这一虚无缥缈的东西。。 正是对意义的执着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到空虚的困境,大部分人的空虚只是一时的状态,有些人一直空虚下去,那样就会出现抑郁、孤辟等病症,最后的结果是自杀。我想讨论的是那种非连续但频繁的空虚状态。我曾经在豆瓣写过一句话,“人是不能忍受什么都不做的,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人们为了摆脱空虚,是要去做些事情的,由于空虚的力量太强大,人们为了填补空虚所做的事情也就不考虑其后果了。我们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让我们远离空虚感,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吃饭、看剧、唱歌 、聊天、读书、吸毒、做爱、自残、抢劫等等。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分类,认为读书是好的、吃饭是正常的、吸毒是坏的,可是这些行为的背后皆有其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空虚,从这个角度看,这些行为没有区别的,都是为了与空虚作斗争,谁又比谁高尚多少呢?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教育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既有的对这些行为的判定,便不再去考虑这些行为的背后。 空虚的对立面是充实,如何活得充实是一个终生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充实的前提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人一旦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也就拥有了充实感。存在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环境,一个是内省。外在环境包括外物、他人,内省是要发现自我。要想获得存在感就要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行动,外在上让自己与外物或者他人产生联系,内在上与自我产生联系。无论是处理对内还是对外的关系时都要专注,只有专注时关系才会产生,因为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发现专注对象的细节,细节会让双方产生信任进而产生意义。于外物产生联系,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六感,眼耳鼻舌身意,拓展自己的感觉,就会有另一个世界出现。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物品你要观察它的细节,仔细的观察,不错过任何的细枝末节,当然,你所观察的物品最好是有美感的,比如树叶,工艺品,首饰等等,很多人对于自己身边的物件其实是不熟悉的,或者说不够熟悉,随便拿起身边的一个东西,你总是能在这件东西上找到之前没有发现过的东西,比如手掌纹路,你越是对一件东西熟悉你越是能和它产生关系,人也是一样,关系一旦产生,专注对象也就映射了你的存在 。对于自己的内在的关注就是要审视内心,说审视似乎不太恰当,就是要什么也不想,回到你的内心,也就是现在流行的瑜伽,其实瑜伽并与一定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随时的闭幕养神就可以进入瑜伽境界,这个要看个人的意志力了。“参禅何需清净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回归内心就是灭却心头之火,去除一切念想。只有去除了一切念想,人才能发现自我,与自我产生关系,只有一个人发现了真正的自我时,他才会摆脱无意义感,获得充实。无论是通过与外在的事物产生关系还是由于自己的内心产生关系,都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存在感,只不过通过与外部的事物产生关系会让人不能自拔,人为了获得存在感会成为外物的奴隶,比如看书、恋爱、喝酒、旅游、自残、购物等等。 空虚产生的另外的一个条件是对未来的思考。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也是不确定的,凡事总可以找到其反面,并且这两面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这不影响我们的抉择,现实是总会有一个主流选择,而且这个主流选择还是流变的,不存在完全均衡状态。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总想试图找到一个固定的标准,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这个标准就是信仰。事物不是可以轻易定性的,大部分是个频谱分布,不能绝对看待一个事情,但这句话本身就是悖论。人们之所以感到空虚是因为人们感知或者思考到未来的不确定,因此产生了迷茫。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活动,聊天、恋爱、工作、旅游等等使人们脱离了对于不确定性的关注,进而产生了充实感。我以为不存在让你永远适用的可以感知到意义的事物,很多事物只能让你一时脱离空虚状态。人生是一个与空虚不断搏斗抑或妥协的过程,与环境妥协,与自己妥协,与空虚妥协。对于环境和自己的内心越是关注,越是了解,或许对于实现人生价值越有帮助。 马可·奥勒留说: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罗曼·罗兰的意见是:“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我的意见是:我没意见。我只是不断地去学习,希望自己能学会在精神病的大海里游泳。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七):"无用"的哲学其实是最"有用"的

  1

  我喜欢哲学,但我和许多人一样一直以为哲学是“无用的”,就如我喜欢的文学一样。

  而且,我也觉得哲学比文学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学生时代哲学课上老师讲了哲学是研究事物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科学,这基本规律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可谓是科学的科学。

  中学时也大概知道一点古典数学物理学家早期都是以哲学家身份出现,甚至论文标题都以哲学为名,这让我觉得哲学更神秘,也更高高在上了。

  我觉得自己无力研究那些作为基础的科学知识,自然也难啃哲学了,后来在思考生与死、生命意义与价值等问题无处解惑时,才又去有意识地翻看哲学书。

  最近读了这本《生活的哲学——寻找人生意义的12堂课》之后,才明白,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哲学是最有用也是最平常的。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绪调节问题,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心理问题,但是《生活的哲学》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哲学能帮我们更好地解决它。

  本书作者朱尔斯•埃文斯就有亲身经历,大学时曾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接触到认知行为疗法并通过它治疗了自己的情绪紊乱。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一种在古代哲学启发下产生的心理疗法,作者由此开始了对古代哲学在现代生活和心理学中应用的研究。

  埃文斯现为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历史情感中心主任,也是英国最大的哲学俱乐部——伦敦哲学俱乐部(LPC)的负责人之一,致力于通过哲学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2013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联合推选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

  《生活的哲学》是他思想和实践的一个结晶,主要讲述了哲学为什么有用和如何运用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

  本书被设计成作者梦想中的纸上雅典学院,作为读者的我们得以有幸进入该学院接受一整天高强度的哲学培训,聆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爱比克泰德、伊壁鸠鲁、第欧根尼等12位古代哲学大师的12堂哲学课。

  2

  为什么说哲学是有用的?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认为哲学是“治疗灵魂的医术”。而深受古希腊哲学启发的认知行为疗法取得的实效更是最好的说明。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是ABC情感模式, A指事件,B指信念或想法, C情绪或行为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对事件A的信念或者想法B而改变我们的情绪C。这个疗法就受到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启发,他说: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埃文斯由此领悟到他的社交恐惧症与抑郁并非心理分析说的受压抑的性本能,也并非只能用药物纠正,而是由有毒的信念和思维习惯导致,从而成功治愈了他的情绪紊乱问题。

  其实,爱比克泰德这句话就是我们早就熟悉的“心态决定一切”,我没想到情绪会与信念有关,从而上升到了哲学高度。我知道思想与哲有关,但没想到情绪也与哲学有关。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人的情绪自然会受到思想,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你如何理解世界,你认为生命中什么很重要,而这就是哲学。

  从这点来说,哲学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因为不管这个人是否学过哲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的哲学与他的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不加思考地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思想信念,而这些信念思想又恰好是错误的,那么他就会“生病”。

  因此,苏格拉底说: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省察我们的人生呢?这就是《生活的哲学》所要讲述的第二个问题。

  3

  如何运用哲学帮助我们生活?

  省察并不只是省察高大上的思想,在这里更指省察我们无意识的信念。这种省察自身无意识信念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之一的亚伦.贝克称之为“苏格拉底式方法”。埃文斯把“苏格拉底传统”分为四步:

  1.认识自己

  2.改变自己

  3.有意识地培养新的思维、感受和行动习惯

  4.把哲学当作生活方式来遵循

  下面我以控制愤怒来做个简要说明。

  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是伟大的作家和优秀的心理学家,对莎士比亚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在控制愤怒专著《论愤怒》中,给出了长期和短期控制愤怒的方法:

  第一步认识自己,就是用理性去省察我们无意识的信念和价值观,在这里就是弄清容易触怒你的东西。

  第二步改变自己,就是用理性去改变我们的信念,从而改变我们的情绪。

  对这点,有许多人提出异议,认为我们是物质的存在,受物质世界的控制,但神经科学有证据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说明能够挑战和克服哪怕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情绪错乱。

  在这里,短期改变可以尝试用休息一下和微笑等外部特征来改变内在情绪,要想长期改变就要挖掉愤怒的认知根源,可反复把愤怒的危害放在眼前,形成正确判断,阻止自己变得愤怒。

  塞内加还认为,过于乐观的期待是造成愤怒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常常被违背我们希望和期待的事激怒,包括家庭琐事,他人的怠慢等等。

  他脾气暴躁的弟弟就是如此,对欠他们的敏感,对于得到的却视而不见,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个有效办法是降低期望值。

  第三步就是有意识地培养新的思维、感受和行动习惯。带着新的哲学洞见,通过有意识地重复性训练,培养新的思维和行动习惯,在这里就是让自己变得不再轻易发怒。

  上面三步是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展现的只是思维技巧,适用于任何人和任何场合。

  第四步把哲学当作生活方式来遵循,这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最后一步,但埃文斯认为这一步涉及到了具体的道德价值观,不宜一刀切。

  他所在系的哲学家们在这一步就迈向了不同的方向,因为他们对什么是良好的社会有不同的观念。

  埃文斯认为这步应该由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他在这本《生活的哲学》中就只是教授通往美好生活的不同道路,选择哪条由人们自己决定。

  4

  《生活的哲学》介绍了12位哲学家的不同哲学,包括他们的生平逸事,主要阐述其中可提取的励志技巧,并采访了用这种哲学克服严重问题改善生活的人。

  如爱比克泰德等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控制可控制的,接受不可控制的,两个原生家庭非常糟糕甚至可怕的年轻人,用这种哲学让自己不再因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而责怪自己,也不再以此为借口任由自己愤怒堕落;

  伊壁鸠鲁享受当下快乐的哲学让一位面临绝症的哲学教授变得坚强;“魔术师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教给我们吸引力法则和格言的力量;

  像狗一样生活的犬儒派第欧根尼教给我们“极简生活”,我原来只知犬儒是无原则骑墙人的代称;

  神秘论者带我们用宇宙视野来缩小眼前的生活琐事困扰,怀疑论者则教我们学会批判性思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都强调哲学的政治与社会维度等等。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是否能把这种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这种哲学能成为一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基础作出了自己的分析,指出了利弊,让读者自己作出选择。

  所谓错误的信念,其实除了一些明显错误的信念,如认为别人一定要赞同我等,有些信念则要看针对哪个具体的人才是有害的,这就要你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你真正信什么,重视什么,追求什么?

  背离真正的自我会造成剧烈的内心冲突乃至分裂,那么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有毒的信念。

  读完这本《生活的哲学》,我想起了冯友兰的一句话: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学其它学科的目的是使人成为某种人,某种具有一定职业的人”

  “无用的”哲学其实是最“有用”的,它让我们心理健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八):酒肉穿肠过,都是虚无

  身边越来越多的亲人、朋友有了小孩,然后在朋友圈里或者平日的闲谈中,被动或者偶然地汲取了很多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论之类的东西,再加上之前碰巧的看到一本亲子书。其实,了解越多,有时候心里在惊呼,对于现在的我才特别的适用吧,真的去认真感受内心和真实,那些最基本的最幼稚的情感需求,是否觉得生活幸福?是否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是否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应对挫折?

  最近有断断续续在看两本书,一本哲学一本禅学。其实并看不懂本质,可就这么浅尝,就算get到一个点,都会觉得迷雾消散一些,心灵强大一些。这些东西,在无用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最大的有用。

  现在越来越容易累,昏,烦,颓,丧,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强烈的焦虑感,也知道,自己外观完整,内里却满是纰漏,也知道,恐慌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袭来。

  恐惧和慌乱总让我想要知道更多,想要拥有更多,想要从自身去祈求救赎,想要找到可以有底气的可以依托的东西。或者,最后可能真的有用于我的生活了呢?真的成为了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了呢?真的可以心甘情愿去信奉了呢?

  今天又很昏,在回家路上就想着晚上回来一定要给自己个安宁。然后又看到一个朋友圈,那种情绪特别能够感同身受。是那种,自己的慌张还是会去硬撑或者强忍,但同时会越来越脆弱,有时候会哭,会自我解嘲,会自打鸡血,会互相慰藉。不然呢?总得有个出口,呼吸一样,在沉溺进去。我的天啦天啦天,多么想做到书里写的那样轻描淡写的“搞定自己能搞定的,不抱怨自己搞不定的”。会这样去说服自己,会遵循这样的认知,会非常想去习得“坚忍”。

  这种书中,想要摘录的话,真的大都是以前流传的超级鸡汤,比如“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对于面临生活可能存在的种种磨难,我们怎么才能保持冷静和坚强始终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这个问题,爱比克泰德的回答是:不断提醒自己,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是是是,一点方法论都没有,可我现在觉得,真的要去做,尝试着去做,会得到一些自由、自律和独立,这是基础,会消散一些无助、愤怒、焦虑、抑郁,这是自我控制。哎,因为越沉湎于情绪,就越容易自悲自怜,有时候,出来一下,才会恍然大悟,一步一步拖着自己离开旧有的轨道。

  我自己也觉得了,最近总会在自顾自话自言自语的感觉,像这个样子碎碎念碎碎念的,可这样就是很治愈啊,不为了取悦谁,就是写给自己的,对自己述说,反应,不假思索。

  还有就是想要找另外一个不由自主就会去坚持的运动方式,健身房太久没去了,跑步久了脚踝也会痛了,又焦躁又懒散,所以还是要动起来,不仅是分泌多巴胺获得快乐,更是一种特别容易设定目标然后去做到然后显而易见看到效果的成就感。可不是么,今天也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因为过着健身、吃健康的食物、做快乐的事情而欣喜的那种感觉。就是呀,这种就是禅意呀,追求一种从喧嚣和浮华中撤出的安静的私人生活,活的不被察觉,享乐乃至善之事,快乐是最正当的事情,而不是找理由去受苦。所以呢,我要去学会的,就是去找快乐,理性一点,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到自己容易实现的程度,有基本的安全、健康、自由、爱的人,其实是可以够了的,这些本就是私人化的情绪,哪里需要得到谁谁谁的认同嘛,也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的道德意义,不要总是感到压力和羞愧。慢慢….变得渺小….慢慢….平静下来…

  但是不能犬儒!之前看到好奇心日报招聘信息中,有一条是不要犬儒主义的人,后来又常看到这个词。这个真的特别容易一不小心就偏了。是会害怕把外来的注视内化,是希望能不去在意别人的嘲笑和奚落,是不能总是充满耻辱感。一些东西总是摆脱不了的,也解放不出来的。理想国中想象的那样,心灵的理性、情绪、本能这三个方面,才是最完美的社会;求知、美德、跟他人联系,才是人类最高的幸福。

  哎哟喂我想的这么多,就跟自己顿悟了一样,其实就是酒肉穿肠过,都是虚无,这一刻一过,还是那样子,迷失的旅人。不如,就像日复一日的这样,昏沉劳作,也就止息了那些妄念。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九):“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完结的读书笔记)

  是一本披着通俗哲学外衣的畅销型鸡汤书(直接抛出观点,没什么逻辑论证,只是从不同侧面,包括故事、哲言、实验结果,印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地,然后一遍遍重复观点)。但不得不说,对于想脱离非理性情绪控制的我来说,还是挺有启发的,就此做了平生第一篇鸡汤类图书的读书笔记。

  但因为这本书,开始尝试成为一名Stoic。

  书中涉及的古希腊哲学学派/人物:斯多葛学派(爱比克泰德、鲁弗斯、塞内加)、伊壁鸠鲁学派、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怀疑主义(皮浪)、犬儒主义(第欧根尼)、柏拉图、普鲁塔克、亚里士多德

  对每种学派/人物,书中关注三个问题,并依此安排篇章结构:

  1. 这种哲学中可以提供什么心灵操练技巧,用于我们的生活?(Meow注:推荐)

  2. 这种哲学可以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吗?(Meow注:涉及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实践,可略过)

  3. 这种哲学可以能成为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的基础吗?(Meow注:涉及国家与个人关系,不感兴趣的话可略过)

  * 一句话哲学

  * 斯多葛学派: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

  * 伊壁鸠鲁学派:让享受当下的灵魂学会不喜欢去担心未来

  * 赫拉克利特:对神来说,一切都很美,都是它们应该的样子。人却会把事物看成好的或者坏的。

  * 毕达哥拉斯:在麻烦来临之前就思考应对办法,通过练习令这些办法变得更强大。因为就像野狗只会被熟悉的声音缓和下来,让灵魂野蛮的激情平静下来也不容易,除非手头有熟悉的、著名的论证,来抑制激情。

  * 怀疑主义:既然你什么都能相信,你就可以什么都不信。

  * 犬儒学派:我们把我们仅有的钱花在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上,以便给我们不在乎的人留下转瞬即逝的印象。

  *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灵魂与美德一致的活动。

  * 适用人群:

  * P5 “接下来读大学的3年时间里,我的课业很顺利,而我的情绪却越来越糟糕。恐慌像地震一样袭来,毁掉了我理解和控制自我的信心。我觉得我说不清内心发生了什么,所以我就日益退入自己的外壳内,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适用于外人看起来正常(甚至积极向上),实际上内心情绪波动大(敏感、脆弱、玻璃心,不tough)的人。

  * P292 “只有在真的必要时,人们才会这样做,当他们当前无意识的自发反应明显在伤害他们的时候。……我们只有在有动机、有改变自己的情绪推动力时,才会动手取改变自己,这种情绪推动力可能源于人生中的危机和我们的人际关系,源于我们的理性告知我们说我们目前的人生轨迹错得离谱。”——适用于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非理性情绪控制,并想改变的人。

  * 您要是纯粹是想看看古希腊哲学轶事,找点现代励志实例,这本书也肯定是没意见哒。但如果想以此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入门,这本书会怕的。

  * 可以运用哲学操练心灵的基础:大脑的“双处理器”/人类的两套思考系统 P289、P13

  * 人类的两套思考系统:有意识的、理性的、缓慢的系统,以及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快速的系统。

  * 我们用“自觉-发思系统”完成更高级的任务,如制定计划、谈判和情绪控制;但我们更多地使用“自动-情绪系统”

  * 很多情况下,我们以为我们在做有意识的、理性的决定时,我们其实是在听从自动无意识的暗示或偏见。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者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们的意识系统以为它在掌管,但其实不然。它不是我们的灵魂的舵手,更像是一个无助的乘客。

  * 柏拉图:我们的心灵中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系统,非理性系统通常处于统治地位。

  * 亚里士多德:我们的心灵非理性的部分“打击和抵制”理性的部分,以致当我们的理性想往这一边走时,我们的非理性的心灵把我们拉向另一边。

  * 埃比克泰德:“我们是随机的、轻率的……某种印象涌上我的心头,我就立刻按照它行动了。”

  * 苏格拉底:大部分人终生都在梦游,从来没问过自己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他们吸收了他们父母的价值观和信念,或者他们的文化,毫不质疑地接受了下来。

  * P13 人类实际上是严重的无意识、拙于思考的动物,一辈子都在梦游。但如果致力于哲学练习,我们大多数人可以用我们的理性去选择更加明智的人生道路。我们用情绪方面的习惯去思考的能力本身也许是天生的、被环境决定的,但是我们几乎总是有一些空间,某种挑战我们不假思索的能力。

  * P291 认知行为治疗已经证明,人们可以学习如何意识到他们不假思索的信念,并学习如何理性地挑战这些不假思索的信念,然后养成新的不假思索的信念和习惯。通过这一过程,他们能够学会以另一种方式思考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对世界做出反应,由此克服抑郁和社交焦虑等情绪障碍。

  * 如何运用哲学操练心灵:P289、P13、P26

  * 把我们自动的信念通过苏格拉底式的省察带至意识中(苏格拉底式的询问和记日记),以裁定它们是不是理性的。然后我们带着我们新的哲学洞见,重复它们(记忆、重复、榜样),直到它们变成新的自动的习惯。

  * 苏格拉底四步骤:

  * 1. 人类能够认知自己。我们都用理性去省察我们无意识的信念和价值观。

  * 2. 人类能够改变自己。我们可以用理性取改变我们的信念。这会改变我们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循着我们的信念。

  * 3. 人类能有意识地培养新的思维、感受和行动习惯。

  * 4. 如果我们把哲学当作生活方式来遵循,我们就能过上更加美满的生活。

  * 运用哲学操练心灵的边界:

  * 亚里士多德:“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特点,就是在每种事物中只寻求那种题材的本性许可的确切性。”

  * 各学派与心灵操练技巧

  * 斯多葛学派: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

  * 斯多葛学派哲学是一种应对混乱的手段:如果你用你的理性去克服对外在环境的依附或者厌恶,你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保持泰然自若。

  * 爱比克泰德

  * 爱比克泰德《手册》第一页:“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

  * 爱比克泰德清单

  * 大量苦难源于我们犯了两个错误:

  * 第一,我们试图向区域2中的某个外在的、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行使全面主权。继而,当我们未能控制它们时,我们感到无助、失控、愤怒、愧疚、焦虑或抑郁。

  * 第二,我们没有承担起对区域1“我们的思想和信念”的责任,而它们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相反,我们把我们的想法归罪于外界,归罪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爱人、我们的老板,归罪于经济、环境、社会等级,最终我们又感到忿忿不平、无助,感到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失控、被外在环境摆布。

  *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训练

  * 哲学训练既是头脑的,也是身体的。

  * 斯多葛学派的学生应该去“适应寒冷、炎热、口渴、饥饿、便餐、硬床、禁欲,忍耐艰苦的劳动。因为经历这些和其他事情之后,身体变得强壮,不容易动感情,能完成各种工作,灵魂也经过做苦工之后变得更强大,通过禁欲学会了自我控制。”

  * 关于自愿进食,爱比克泰德提出,口渴时,我们应该往嘴里吸入一点儿水,然后“吐出来,不告诉任何人”。不告诉任何人的意图是,禁欲训练很容易就会变成一种向充满钦佩之情的公众证明你很坚强的表演。斯多葛学派不是为了公众的掌声而练习。他们是为了获得内在自由和遭受不幸时的坚韧而联系。(Meow注:这一点有意思)

  * “盯着你自己的敌人”,盯着你无意识的自我,以便阻止它滑进坏习惯。

  * 如何知道是否在哲学训练中取得进步:记日记、量化自我

  * 首先,哲学训练目的:

  * 世俗的:更好看、更有钱、赢得世人的敬仰或其他外在目标

  * 斯多葛派的:摆脱对外界的爱慕和厌恶,获得内心的自由。

  * 记日记:

  * 如何记:

  * 塞内加说,我们每天都要省视我们的灵魂,“以便记录它。塞克斯提乌斯也是这么做的。一天过后,他回到他每晚休息的房间,质问自己的灵魂:今天你治愈了自己的什么邪恶?你今天战胜了什么恶习?你在什么意义上变得更好了?……还有比这种省察自己一整天的习惯更令人敬佩的吗?”

  * 爱比克泰德:“我过去每天都会被非理性的情绪抓住,现在是每隔一天,然后是每隔两天,再后来是每隔三天。”通过计算你努力放弃坏习惯的天数,你能加强自己的意志,并获得进步感。当你的进步是看得见的、可以计算的,它能鼓励你继续下去。“如果你戒掉了一种坏习惯30天,你要感谢神,因为这一习惯开始弱化,随后会被彻底改掉。”

  * 现代:自我跟踪形式的,如饮食日记(记录每天吃了什么)、感激日记(每天要感激的3件事)、认知行为治疗日记(跟踪不假思索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记录如何进步,寻找一个地方取挑战不假思索的习惯、养成新的习惯)

  * 效果:

  * 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潘尼贝克通过自我写作,以及人们通过记下创伤经历获得了怎样的帮助。他发现,那些从自我写作中获得最大帮助的人从是以哦那个第一人称代词(我)转向使用各种各样的代词(你们、他们、我们、它)和因果联系词(因为、因此、所以)。他们破除一个困难状况的特性,把它放到远处,接受它。

  * 自我控制的运作像肌肉:反复练习能够开发它。……练习运用清醒的意志抵抗自动化的习惯,这种自我控制被用于其他任务,让人总体上更自律。

  * 记日记最佳:马克·奥勒留《沉思录》

  * 量化自我:通过数字认识自己

  * 理念:

  *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你需要采取理性、科学的自我提高方法,这意味着要不停地记录你自己,这样你才能看到你有了什么进步,哪些干预真的有效,哪些干预是浪费时间。

  * 方法:

  * 记录:自我跟踪设备,如情绪地图(Mood Mapper);记日记

  * 分享:以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苦行(与真正的斯多葛派不同)

  * 量化自我最佳:《每周工作4小时》作者蒂姆·费里斯

  * 哲学训练与不幸

  * 爱比克泰德:”当困难降临在你头上,要记住,神与摔跤教练一样,给你找了一个强壮的年轻人做对手。你也许会问,为了什么?因为这样你可能会成为奥运会上的胜利者。“

  * 理性是神的片段,用它去适应逻各斯带给他们的环境。任何东西在没有得到我们的许可时,都阻挡不了这一使命。

  * 他们“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一种训练”。

  * 斯多葛派忍受一切侮辱,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自己的恶习,比如愤怒,其他什么都伤害不了他们的灵魂。斯多葛派还认为,逻各斯把我们所有人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都具有理性的灵魂。宇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城市,一个大都市,我们都是它的公民,所以我们拥有相互忍受的道德义务。

  * 情绪控制(如何控制愤怒)——“心怀期待会令人痛苦”P80

  * “我们会被违背我们的希望和期待的事情激怒,这就是为什么会被家庭琐事惹恼、认为朋友的怠慢是过失的唯一原因。你会质问,为什么敌人做错事我们也会生气?因为我们没有预料到,或没有预料到伤害会有这么严重。这又是由于过度的自爱。我们认为,我们甚至不该被自己的敌人伤害;每个人的内心都把自己当国王,都愿意得到任意行事的特权,但不希望因此而受到伤害。”

  * 关键不是不懂感情,而是认识到你一点儿也控制不了已经遭遇的事情,你只能控制现在发生的事情,所以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手头的任务和你正在做出的抉择。

  * 如果过于乐观的期待是愤怒的主要原因,那么解决方法是降低我们的期待,努力让他们符合现实,这样我们就不会一直觉得世界失信于我们。

  * 斯多葛派尽力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而不是要求它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们练习提醒自己世界的样子,以及我们可以期望去遇到什么。

  * 塞内加说,明智的人“会确保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不是意料之外的。通过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会弱化所有疾病的袭击,它不会给准备好了、已经有预期的人带来任何意外,而对那些毫不担心、只期望好事的人来说却会是严重的打击”。

  * 今天更普遍的是亚里士多德式的立场:对世界谨慎的情感反应是恰当的、有用的,只要我们不让情感变成慢性的情感困扰。大部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不赞同斯多葛认为的“内在美德就足以获得幸福”这一理论。他们更喜欢亚里士多德式的立场:有些外界因素对幸福生活来说是必需的,比如充满爱意的家人、朋友圈、体面的家人、令人愉快的工作和自由的社会。

  * 伊壁鸠鲁学派:享乐主义

  * “当我们说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时,我们的意思并非一些人无知、偏见或曲解的那样,是挥霍的快乐,或者感官快乐。我们说的快乐是身体上没有痛苦、灵魂上没有烦恼。它不是不停地喝一通酒,或者狂欢,也不是性爱,不是享用鱼和其他奢侈的美味;它是清醒的思考,寻找每一个选择和回避的基础,消除那些给灵魂带来巨大困扰的信念。”P103

  * “我们必须在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中锻炼自己。”伊壁鸠鲁写道。它需要努力去实现快乐的人生,因为我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快乐。我们会做出糟糕的选择,这令我们的情绪不安。所以我们必须变成理性的享乐主义者,不是出于什么严峻的道德感或责任感,而只是出于理性的自利。

  * 为了实现平静的生活

  * 伊壁鸠鲁主义者要省察他的欲望,看看它们真的是自然的、必需的,还是相反。

  * 你需要的只是基本的安全、你的健康、你的理性和你的朋友们。伊壁鸠鲁把友谊放在幸福生活的核心,他说:“在智慧为保证终生的幸福而得到的手段中,目前最重要的是得到朋友。”

  * 让享受当下的灵魂学会不喜欢去担心未来。

  * 赫拉克利特:宇宙视角

  * 逻各斯

  * 神是昼又是夜,是冬又是夏,是战又是和。但是它们各自伪装起来,人们知道它们有各自的气味。

  * 人类分有了逻各斯,因为他们拥有理性的意识,人类的意识跟逻各斯一样是由同样的火构成的。人类是逻各斯构成的肉身。我们的理性本质跟宇宙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这意味着自我是神的一部分,“发现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就是去发现一个人本性中的宇宙。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人生的意义”,我们或在这个星球上的理由,就是取壮大我们意识的火焰,这样我们“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借以穿越一切事物的思想”。

  * 宇宙视角

  * 获得“宇宙意识”意味着克服自私的好恶,这些好恶把自然分成好的和坏的经验。从宇宙的视角来看,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它们应该是的样子,一切都很美。赫拉克利特写道:“对神来说,一切都很美,都是它们应该是的样子。人却会把事物堪称好的或者坏的。”

  *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我们的理性、控制我们的激情、清除酗酒和贪吃等坏习惯来获得宇宙视角,坏习惯会使我们的意识之火变暗,把我们从宇宙视角往下拉。当我们屈服于“内心的欲望”,我们就会使我们的灵魂变得干燥,让意识之火燃得更亮,它就能够理解和照亮逻各斯,使自己跟逻各斯和谐一致。

  * 观看宏大的图景会把我们的烦恼和焦虑放进宇宙视角,我们焦虑的自我就会跟奇观和惊讶一起平静下来。

  * “许多扰乱你的焦虑都是不必要的:成为你自己的想象的工具,你可以摆脱掉它们,延伸到更广大的区域,让你的思想遍及整个宇宙,思考永恒的无限。”

  * 俯视的视角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保持距离或最小化技巧。

  * 毕达哥拉斯:吸引力法则

  * 格言的力量

  * “人们很难想起一种认识,除非他每天都陈述和听到这同一条原则,同时把它们用于他的生活。”

  * 我们应该“在麻烦来临之前就思考应对办法,通过练习令这些办法变得更强大。因为就像野狗只会被熟悉的声音缓和下来,让灵魂野蛮的激情平静下来也不容易,除非手头有熟悉的、著名的论证,来抑制激情。”

  * 吸引力法则

  * 毕达哥拉斯向他的学生教授自我暗示原理……古代人很清楚重复一句话或一个公式的力量,通常是可怕的力量。

  * 我们的心灵聆听我们的所思、所说的一切,并加以吸收。

  * “每天,以任何方式,我在变得越来越好。”

  * 怀疑主义

  * 教条主义是情感上痛苦的主要原因。我们跳到结论,对我们的信念过于自信,这导致我们过度抑郁,或者过度欢欣。我们确定,上帝站在我们这一边,什么都不会出错;或者我们确定,宇宙反对我们,什么都不会进展顺利。

  * 古代怀疑者提供的治疗方法:训练人们丢掉他们的确定性,承认他们所知甚少。它提高了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去除所有具有的信念。

  * 既然你什么都能相信,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相信。

  * 怀疑论者用一个论证来反对另一个,会突然间在某一刻停止思考,变得平静。……这种心无挂碍的平静,就是怀疑论者的人生目标。

  * 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认为休谟是对的,我们什么也不能肯定。在人类所有的理论和价值之下,裂开了一个虚无的深渊,这种虚无意味着真正有价值的不是理性和逻辑,而是权力和信仰。

  * 犬儒主义

  * 我们害怕被别人视为失败者。因此,为了寻求陌生人的赞同,我们终生致力于尽可能地显得有钱、迷人、成功。用经济学家蒂姆·杰克逊的话来说:“我们把我们仅有的钱花在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上,以便给我们不在乎的人留下转瞬即逝的印象。”……我们追逐的是一个幻想,在努力取悦想象中幽灵一般的旁观者。

  * 文明人不能不撒谎、掩饰,而对犬儒主义者来说,最开心的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犬儒主义者不需要保持文明的外表,他们以诘问和侮辱路人为乐。犬儒主义者的生活也更道德,因为它拒斥地位带来的外在好处和奢侈的生活。

  * 柏拉图

  * 对柏拉图来说,发现现实是整个人格必须经历的一场旅行。

  * 人们不止一个自我,而是好几个自我。我们的心灵由几个相互竞争的系统组成,每个都有它自己的内容。

  *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三重结构——有理性、反思系统;活跃的、情绪化的系统;还有物质欲望的基本系统。

  * 我们的个性就像处于内战中的社会,或者一艘没有船长的船,每个船员喊着朝向一个方向。这种心灵观把心灵看作相互竞争的冲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骚乱。

  * 我们可以训练我们的理性,使之凌驾于其他系统之上,去努力做出更加理性、智慧和长远的决定。

  * 每当我们用我们有意识的理性凌驾于我们的冲动之上,我们就强化了理性的规则。如果我们一辈子都在练习这种做法,我们慢慢地就能使相互竞争的系统融洽起来,就像和弦的音符。

  * 普鲁塔克:榜样的力量

  * 亚里士多德

  * 美德的练习

  * 亚里士多德提出,我们的心理既有理性成分,也有非理性成分,它还是社会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幸福的生活是满足这一本性并引导它走向幸福和充分实现其目的的生活,也有非理性成分,它还是社会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幸福的生活是满足这一本性并引导它走向幸福和充分实现其目的的生活。他的观点是目的论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设计的,实现了其设计目的就是善。当人类实现了其本性的设计目标时就实现了幸福生活。

  * 亚里士多德不认为人类应该使用他们的理性去完全征服他们非理性的心灵,把他们自己从激情中解放出来,他更接近他的老师柏拉图——他认为我们的理性把我们的情绪引向良好的方向。但是跟柏拉图不同的是,他不认为我们应该在某种绝对、永恒、不变的形式种寻找美德,应该是我们用自己的辨别能力,在不停变化的环境下辨别怎样做才是对的。

  * 亚里士多德把美德比作演奏里拉琴,就像里拉琴的演奏者通过练习能变得更优秀一样,我们人类也能通过联系提高我们的品德,直到最后,经过漫长的训练,我们的习惯臻于完美,能在恰当的时间自动做恰当的事情。

  * 真正的幸福是eudaimonia,幸福是灵魂与美德一致的活动。

  * 社会生活与幸福

  *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生活具有难以摆脱的社会和政治维度。

  * 许多美德都是社会性的,如幽默、友善和耐心。

  * 我们爱我们的朋友不只是因为我们相互喜欢,或者相互有用,而是因为分享同样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并且一起来推进这些理想。

  * 人类如果发现一项事业是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有趣好玩的,即使钱更少,哪怕不给钱,他们也会更努力地工作。所以人类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写博客和维基百科词条,这样做并不一定能挣钱。我们不是在消磨时间,我们是在创造。

  《生活的哲学》读后感(十):解释人生必备的“哲学工具箱”

  人类一直都是偏爱解释的,物理学家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起一个地球,有人说,给我一个解释,我就能再相信一次人世,义无反顾去拥抱这个荒凉的世界。

  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了人们解释的工具。对于生命之奥秘,生活之无常,更多一份了然与洞见。

  不同的人生经历让人们在解释人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不同的工具,日久天长便成了信念,即我们个人信奉的哲学。人类不是完美的动物,所以人类能想到的解释工具,所有的哲学体系都不完美,并不能在所有的经历和时空场合都适用。过去一个信奉的信念,物换星移后,很可能会过时,而新的遭遇,也会给人带来新的信念和思想。

  关键在于,人类是信念的主人,而不是信念的奴隶。当心理面临困境,过去自己已有的解释体统再也无力解释和应对新的人生问题时,是时候检视我们已有的信念了,是否该摒弃一些旧的,接纳一些新的。人生问题太多,人的心理又是那么敏感脆弱,所以我们其实都需要有一个“哲学工具箱”,在自己对人生解释无力心理困乏之时,打开工具箱找找是否有可用的解释工具,在先哲的引导下,拥有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豁然开朗。

  《生活的哲学》这本书,便是这样一个“哲学工具箱”。漫游其中,如同敲响不同哲学家们的大门,门里你能听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看到那些最有影响力的先哲们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生活的种种谜团。书采用的是客观中立、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没有过多主观情感, 你也无需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哪一种信念“洗脑”,相反,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思想的诞生背景,优缺点和特色。每一样哲学工具都有详细的介绍,任君挑选。

  书中也不乏事例,更有对生命之意义的追问和求索,是一本启发思考,也能让你在其中多少能找到些共鸣的书。

  如同一杯茶,一开始读会觉得有些平淡,但越往后越会沉醉,合上后才发现唇齿留香,那些观点和思想已融入自己的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