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电影史话》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电影史话》经典影评集

2018-06-08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电影史话》经典影评集

  《电影史话》是一部由马克·卡曾斯执导,维姆·文德斯 / 斯坦利·多南 / 罗伯特·汤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史话》影评(一):电影不是市场票房

  看了N天终于把《电影史话》结束了,从1895年到现在,电影只不过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实任何作品都不可能不掺杂主观观念,这个导演不喜欢好莱坞像亮闪闪的玩具一样大片,罗曼蒂克的爱情片,和我一样。在我看来那些XX联盟12345,XX特工12345,不过是应合市场需求,有视觉冲击好看的小玩具,电影是很主观的东西,就像我弟喜欢看《变形金刚》我爸喜欢看《乡村爱情故事我喜欢《东京故事》一样,在不断创新不断打破常规中,现在的电影时代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五六十年代黑白影片有许多惊喜,卓别林,刘别谦,希区柯克,爱森斯坦,小津安二郎,黑泽明,谢晋,,,,中国导演我等了10集才等到,袁和平,李安,徐克,李小龙,张艺谋,侯孝贤,杨德昌,吴宇森,,,,,王家卫,香港真是一个神奇地方,他说这是除纽约外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李小龙才是真正的速度激情,王家卫才是真正的格调质感,徐克才是真正的功夫江湖,电影发展至今,希望如每集开头所说推动电影发展的不是市场与票房,而是灵感与创新

  《电影史话》影评(二):如果电影一直走,那是无尽的地方吗

  缓缓讲述梦境,我看见,这一百二十多年来,那些无与伦比美好的故事。即使被困在果壳之中,仍想象自己是游走在最虚幻宇宙里。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把十五集看完。受采访的影人,看着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平和叙述电影思想

  十五集不走马观花也许泛泛而谈,看久了好疲惫

  第一集电影年方20,北欧导演让它成为光的艺术,五分钱影院让位给影城,一片名为好莱坞的乐土开始全世界灌注幻想剪辑捕捉现代生活片段经验,称作电影明星的新生物,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人,他们活在痴迷与逃避现实里。故事才刚刚开始。

  看到第三集打过两次盹,然后循环听麦斯米兰•海克lady sleep看着,很美好。

  生于1903年12月12月,去世于1963年12月12日,享年60岁,一个甲子一个轮回,而在镰仓的墓碑上只有一个“无”字。导演小津安二郎 。希区柯克、戈达尔、黑泽明、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斯坦利·库布里克 等等一个个天才导演,引领的目光观察思考探索

  未来,电影也许将会被禁止和抹掉,也可能就不看电影了. 除非在隐蔽仓库房间里存放着所有的胶片和宝藏这是个秘密. 如果是这样,那么电影爱好者们将不得不记住它们,谈论它们,讲诉它们的故事,讲诉那些拍电影的人,那些拍电影的地方,那些出现的电影里的东西,还有那些伟大的电影人坐着沉思的地方.

  又或许,电影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更大的位置.

  第十五集

  第八集

  第十集

  笔记

  电影一开始是固定镜头,全景镜头,35mm胶片

  1910出现史上第一个电影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

  默片时代,黑色电影,后现代主义狂野。1957-1964新浪潮电影,1965-1969现实主义电影,1990-1998最后的胶片电影。

  镜头感。特写。大景深与深焦距。连续剪辑,平行剪辑,碎片剪接。

  说道,

  《虎胆忠魂》-卡罗尔•里德

  《我略知她一二》-让•吕克•戈达尔

  《出租车司机》-马丁•斯科塞斯

  三部电影中都有角色饮料水汽中看到自己深处困境情节大师之间的致敬。《公民凯恩》-好莱坞能用光线创造奇迹。《梅•欧文和约翰•赖斯的接吻》-影史第一吻。《西部往事》-赛尔乔•莱翁内的眼部特写。《泰坦尼克号》-卡梅隆拍出了我们一直想看到的巨轮沉没的大场面。《侏罗纪公园》-斯皮尔伯格让我们感受逼真得可以闻到呼出气味恐龙。《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乔治•卢卡斯完全没用胶片拍摄的电影。

  这几天的难过,很失落情绪

  我认识很久的电影,虽然我一直不够了解。了解不多,因为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看不到,现实生活的意义。我痛恨过自身的精神洁癖。可在现实生活里愈发憔悴漫无目的。在荧幕前泪流满面,藏满欢喜。到底是不管我怎么挣扎,依然陷在泥淖里。觉得那些时刻超越真实生活,也许我很可怜,身边的人都陶醉在友情关爱里。那一堆不切实际玩笑,一堆抱怨愉悦,一起沉沦在大染缸里。

  越好看的电影,越是逼真的梦境,我沉溺其中,舍不得醒来。真希望在电影里过日子,下一个镜头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后。纵然是一句话也不说的日子。但是还是很爱很爱这个世界。别让我走,我需要我的百忧解。电影做光怪陆离的梦,如抹孤岛鲜活在我的脑海里,深邃未知,沉眠于欢歌。

  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幕,人们手拉手绕着城市中心的电影纪念碑旋转,纪念在上一年离开这个世界的电影人,还有电影......

  《电影史话》影评(三):先记录

  也算看了不少电影,好像也基本能分出好坏。至少,作为一名观众,哪些故事令人感动,哪些角色记忆犹新,哪些电影在糊弄装B,哪些在无耻白痴地洗脑,我还是心有所感的。

  从电影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来重新认识电影,这还是第一次。于我全然业余的观众,全新的体验真令人欣喜

  第一集。

  光,时空剪辑,轴线镜头,人物切入角度,明星制,套中套故事,吹过树的风,第一视角观察……电影短短20年,大量的人才投入其中,给了电影发展以源源不断地创新动力。电影不同于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极大拓展了人类展示平台,给了全新演绎任何故事的可能性

  第二集。

  分了两天看完。说明吸引力降低了。本集像常见纪录片,有了人物访谈,介绍了影棚电影阶段和几位导演和演员的创新形式。大量人才和资金的涌入,电影成了蓬勃发展的产业。如同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不断变化的玩具,总要被各种天才玩出不一样的精彩

  第三集。

  我忘了讲得啥了。

  《电影史话》影评(四):电影史笔记,记重点

  一些很私人化的电影史笔记

  一 1985~2012

  1,好莱坞的建立是女人移民犹太人。所以 好莱坞成了一块磁铁,吸引了那些想要工作富有创意,但不被其他职业接受的人们。

  2,在格里菲斯之前,电影往往像这样舞台感很重,没有空气感。他将风吹草动带到电影里。一种户外世界的意识。罗兰巴特说,有些影像具有浑然天成动人细节,巴特称之为“刺点”。亦即戳中情感事物。格里菲斯的作品就充满刺点。充满风吹草动。(《Way Down East》)

  3,《the Thief of Bagdad》(1924) Raoul Walsh

  它让好莱坞在20年代声名大噪,一般人讲到“电影”就是指它。它是主流,花哨讨喜。所以20年代的好莱坞主流电影,娱乐性高又浪漫

  二 1930年代

  1,黑帮电影起源美国 美国在1920~1930年间禁酒 犯罪集团分子 也就是黑道 帮派 便在城乡间偷偷买酒 他们往往是意大利或者爱尔兰后裔 建构起非法家族企业。《the public enemy》

  2,希区柯克伟大之处七点。

  1) 观点摄影机即人眼。《迷魂记》

  2) 出生。英格兰的爱萨克斯。天主教耶稣会。电影比真实更强大。(允许证明无法证明的事物)。日常生活排除在外。电影有种超俗的逻辑

  3) 了解恐惧。知道死亡即将来临才是恐惧。

  4) 对特写的运用。特写是喜剧性的标点符号

  5) 特写,中景,全景。从部分整体的反向运动

  6) 默片时代经验。以静制动。

  7) 高角度拍摄的张力

  三,1939~1952

  约翰福特:《关山飞渡》大景深与深焦距的新视觉风格

  以往电影喜欢用长镜头的效果,创造浅焦距,使眼神锐利头发柔和背景失焦,深焦距有广角镜头,让演员和物体很接近摄影机,实际上却离很远,两者看起来都很清晰,深焦距强调它 们之间的距离,很适合拍摄室内,尤其是摄影机位置较低时,因为你会看到天花板,天花板延伸到背景中,形成鲜明的构图线,这样的大景深空间和深焦距,让观众自行选择看哪里。早在1929年爱森斯坦提出,这是剪辑的替代方案,我们的眼睛自行在场景里做剪辑,在不同地方游走,《关山飞渡》的创新改变了电影史。奥森威尔斯在1940年看了30遍。

  意大利新写实主义都让灯泡直接暴露在外。

  战前的电影都会有因果链,但是在新写实主义中因果链有时是断裂的。

  黑色电影,人的命运可以说决定了。有某种性格缺陷。他们就像飞蛾扑火

  四,1953~1957

  五,1950~1979

  伯格曼:触摸与死亡,直视摄影机,剧场主题

  布列松:(人生是逃离)监狱的主题

  塔蒂:故事性太强回避,小事件,细节。从不用特写,力图呈现社会全貌。

  场景与时间的精致拼图的主题。

  费里尼:马戏团的主题。

  安东尼奥尼:人物在镜框的边缘,看不到全貌。但其生活的空间是开放的。研究美国抽象

  the story of film

  cd1

  泡沫的镜头(戈达尔《我所知道她的三儿事》,克洛李《碟网亡魂》,《出租车司机》)

  1965~1969 new waves

  现代主义

  拍片者才是拍摄电影的主题 正式现代主义的定义

  1969~1979

  1 法斯宾德电影里常描写封闭空间里的女人。

  出发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2 文德斯电影里则常描写开放空间里的男人

  美国与美国的乌托邦主义

  1970年代以后 全球流行电影之创新

  香港:绍氏,胭脂粉电影。胡金銓《侠女》。李小龙。袁和平武术指导设计。吴宇森《英雄本色》。胡克《黄飞鸿》情节设计。

  印度《Sholay》 (1975),埃及,阿拉伯电影兴起。

  美国:

  《驱魔人》《大鲨鱼》《星际大战》《泰坦尼克号》(奇幻壮观电影的发轫)

  80年代世界各地的抗议电影

  ew America cinema

  《电影史话》影评(五):不够全面,但足够好

  对于一般人而言,电影只是一种娱乐,我们对于电影的了解,也只是通过呈现在银幕上的影像,我们不了解他是怎么拍出来的,也不完全了解导演透过影片想要真正表达情感。换句话说,我们不会看电影,我们大部分人看的是热闹

  而《电影史话》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去了解电影的发展,站在导演的背后,去观察一部电影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让导演自己来与你对话。难得可贵的是,导演会运用镜头语言来说话,介绍某位导演就尽可能用这位导演的风格来拍,这比文字形象生动的多。

  但是它毕竟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来评述电影,所以对于其他文化下的电影,介绍的并不是太确切,至少对于中国电影的理解,是与我们有出入的。

  总体来说,能将百年的电影史娓娓道来,已经是不容易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影迷,还是要消化很多天。

  --------------------------------------------------------------------------------------

  用两个星期,又把《电影史话》看了一遍,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按中国写史的分类习惯,这部纪录片可以算是电影编年史,这从每一集的标题也很容易的看出。这样的叙述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连续的,循着历史的脉络逐步向前,但是实际上由于导演的拍片思路比较主观,他只选取了电影史上具有艺术创新意义的部分进行记录,这就导致了各国电影史的不连续。比如说,德国电影在二三十年代被高度赞扬之后,直到七十年代才被导演重新提起,中间默默无闻的五十年完全被抹灭了,实际上,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现实背景对电影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断裂的叙述方式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电影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理论学家依据各自的哲学概论、方法数据,建构出了四种电影史:美学史,将电影视为艺术;技术史,将电影作为一项发明经济学,将电影作为工业;社会史,认为电影反映观众的情绪和价值观。虽然导演很明确的指出这部作品讲述的历史是电影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进步,但是这里的创新很狭隘表现在其艺术性上,而技术的进步,电影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却很少被提起。所以,有些电影看起来就不是很接地气,或者说很冷门。

  所以《电影史话》可以说是一部编年体电影美学史。

  就像写中国史必从盘古开天辟地,尧舜禹的故事写起。电影史也都是从爱迪生、卢米埃尔写起,这是毫无争议的。但是离我们越近的电影,争议也就越大。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因此在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也会暗想某些伟大的作品为什么没有提到。话说回来,看电影从来都是自己个人的感受,好坏都是自己说了算。而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导演的个人观影感受。

  因此,这只是一部关于电影历史的纪录片,它不够全面,但是它足够好。

  《电影史话》影评(六):《电影史话》中每一集提到的电影和导演不完全归纳

  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简单地整理了下这部纪录片,大致列出了里面提到过的所有电影和导演. 其实《电影史话》不仅对于阅片无数的骨灰影迷,而且对于我这样的初级入门影迷来说,都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史纪录片. 对于老影迷来说,看着德莱叶、爱森斯坦、希区柯克、戈达尔、黑泽明、小津、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等等等等这些电影史上的巨人们一个个登场,那感觉简直了. 对于我这样的入门影迷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史话》指引了我今后系统补片的方向.

  其实我看这部纪录片也挺不容易的,因为我是一个入门影迷,看片量严重不足,里面又经常出现一些我百闻却从未一见的“名片”,每碰到这种情况,就马上按快进! 即便如此,也被剧透了不少. 想想还是挺可惜的.

  因为平时要上课,这都是我在课下空余时间整理的. 第一,不专业,第二,不全面. 希望大家多包涵,我想这也能给想看这部纪录片的影迷们一个总体的方向感. 有些片子在里面只给画面不给名字不给导演,要找到这对于看片量少得可怜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为人了,所以哪位朋友知道有漏掉的或者有找错的片子希望可以指出来,让这个清单更加完善和完整.

  这份清单里所有的电影和导演的译名都以豆瓣上的为准,所以直接复制粘贴在豆瓣里应该都是搜得到的.

  还有,像伯格曼的《假面》,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波兰斯基的《唐人街》,黑泽明的《七武士》和拉斯·冯·提尔的《狗镇》等等等等,这些电影在其中反复被提到,不止一集地出现在《电影史话》当中,我就把这些电影归纳在了它作为比较重要的角色出现的一集或者几集里.

  下面是清单:

  《电影史话》 第1集 (1895-1918年)

  重点概述: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早期电影技术的发明.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以虚假还原真实,这就是电影,让我们有置身其中之感的艺术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摄影机将观众带入其中,这就是电影

  《卡萨布兰卡》-好莱坞百看不厌的浪漫故事和明星,过于罗曼蒂克,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经典

  《长屋绅士录》-日本的才是经典

  《虎胆忠魂》-卡罗尔•里德

  《我略知她一二》-让•吕克•戈达尔

  《出租车司机》-马丁•斯科塞斯

  三部电影中都有角色在饮料水汽中看到自己深处困境的情节,大师间的致敬

  《火车进站》-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并放映的电影之一

  《梅•欧文和约翰•赖斯的接吻》-影史第一吻

  《工厂大门》-卢米埃尔兄弟早期拍摄的电影之一

  《月球旅行记》-乔治•梅丽爱,电影特效导演的第一人

  《隧道里的吻》-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第一个从火车头朝前拍的人,创造了一个魔幻般的移动镜头,后来被称为“幻影移动”

  《浩劫》-克劳德•朗兹曼的“幻影移动”,在运输犹太人灾区毒气室的铁轨上,幻影移动有了更多道德上的含义

  《2001太空漫游》-库布里克的“幻影移动”,摄像机似乎穿透宇宙的五彩之光,象征主人公或影片本身的精神之旅

  《病猫》-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特写镜头的诞生

  《十月》-爱森斯坦的特写让人切身体会到悲剧发生的一刻

  《西部往事》-赛尔乔•莱翁内的眼部特写

  《科贝特-菲茨西蒙斯冠军争夺战》-宽银幕的诞生,胶片从35mm到63mm

  1930-1918年,电影从刺激变成故事

  《福尔摩斯二世》-喜剧天才巴斯特•基顿

  《美国救火员的生活》-连续性剪辑

  《被栓住的马匹》-平行剪辑

  正反打镜头诞生,导演开始让摄像机移动,从随意方向任意拍摄,这一新的自由使电影与舞台截然分开

  《随心所欲》-当戈达尔在电影开头拒绝调转他的摄像机来展示女主角的脸时,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弗洛伦斯•劳伦斯开辟了星途模式,丹麦女星阿斯塔•尼尔森和好莱坞女星格洛丽亚•斯旺森,标志着明星制的诞生

  《密封命令》-本杰明•克里斯滕森,一流的摄影,交叉剪辑,梦幻般的场景,电影史上最大胆的作品之一

  《女巫》-本杰明•克里斯滕森,光源多,效果十分复杂,一部讲诉巫术的杰作

  《英厄堡•霍尔姆》-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一位瑞典早期的伟大导演的作品

  《幽灵马车》--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拍摄了无声时代最棒的多层故事情节的电影

  《凯利帮的故事》-影史第一部长故事片,拍摄于澳大利亚,外景,自然光,正面取景

  《娶印第安女人为妻的白人》-好莱坞第一部故事长片,要让不同位置的人看起来相互对视,就得把摄影机放在交谈者互相注视之间,那条看不见的180度直线的同一侧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老技术持久的魅力

  《Suspense》(焦虑)-洛伊斯•韦伯,默片时代最具创新力的女导演,主观镜头,分画面

  《舐犊情深》-弗朗西斯•玛丽恩编剧

  《牢狱鸳鸯》-美国监狱片开山之作

  《风》-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剪接得像一部惊悚片,拍摄得像一个梦,向女性观众展示了她们可能感觉得到,但从未见过的事物

  《赖婚》-格里菲斯把风带进了电影院,评论家罗兰•巴特把影像中未经设置的自然细节和真实性称作“泪点”,而格里菲斯的电影中充满了“泪点”

  《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杰出的移动镜头和外景,让电影打出了种族主义的旗帜,展现出了电影的力量和危险

  《卡比莉亚》-意大利的史诗巨制,格里菲斯被其移动镜头和规模宏大的场景设计所震撼,再加上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的影响,拍出了后来的《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格里菲斯的史诗巨制,超时空的剪辑,不同时代,截然不同的事件,表现出相同的人类特性,心胸狭隘或得不到爱,这种剪辑可视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告示,要人们注意这一系列事情中所包含的内在意义

  《路上的灵魂》-日本,亚洲平行剪辑的先驱

  《电影史话》 第2集 (1918-1928年)

  重点概述:好莱坞的崛起,20年代美国电影的辉煌和第一批叛逆者,查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等伟大的喜剧导演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公民凯恩》-好莱坞能用光线创造奇迹

  《欲望》-弗兰克•鲍沙其,光线对演员头发、睫毛的美化

  《乱世佳人》-轨道车使摄影机移动,让画面飘动

  《雨中曲》-斯坦利•多南

  《马耳他之鹰》-强光、轮廓鲜明的阴影、黑夜布景

  《放荡的女皇》-派拉蒙的风格,香槟、华丽的服装、女性、浪漫、明争暗斗

  《月宫宝盒》-好莱坞20年代摄影棚里生产流水线的代表作,浪漫、主流、娱乐、华而不实

  《摄影师》-巴斯特•基顿,影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喜剧场面设计者

  《福尔摩斯二世》-基顿掌握了剪辑的要领,用剪辑替换场景

  《将军号》-基顿最好的一部喜剧片,规模巨大,华丽壮观

  《城市之光》-一段被删的场景,舞蹈家和杂耍演员般的卓别林,他坚信表演、灵感和创意源自自身

  《寻子遇仙记》-卓别林展现了自己的童年,一部人性化的喜剧电影,对穷人充满了深深的同情

  《大独裁者》-法西斯与芭蕾,对希特勒的讽刺,没有人能像卓别林那样将娱乐、理念、动作、即兴表演和政治融为一体

  《于洛先生的假期》-受到卓别林影响的雅克•塔蒂

  《舞台春秋》-基顿和卓别林的唯一一次合作

  《神的介入》-巴勒斯坦电影人对基顿的模仿

  《流浪者》-印度电影人对卓别林的模仿

  《日落大道》和《热情如火》-两部电影中都有比利•怀尔德对卓别林致敬的场景

  《安全至下》-哈罗德•劳埃德,20年代受卓别林影响最深的喜剧演员

  《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第一部非虚构故事片,纪录片作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流派诞生

  《房屋是黑的》-伊朗的纪录片

  《日月无光》-克里斯•马克的纪录片,虚构的旁白

  《完美的人》-丹麦记录短片

  《贪婪》-埃里克•冯•斯特罗海姆对现实主义的强烈追求

  《女王凯莱》-《日落大道》里出现的电影

  《群众》-金•维多的现实主义之作

  《桃色公寓》-怀尔德再现金•维多的电影手法

  《审判》-奥逊•威尔斯向金•维果的致敬

  《火星女王艾莉塔》-城市与现实主义的反叛思想

  《圣女贞德蒙难记》-卡尔•西奥多•德莱叶对现实主义的深切感受和孤军奋战,德莱叶用精神力量削弱了主流电影的庸俗情绪

  《审判长》-德莱叶的首部长片,用新教的方式简化和净化影像

  《吸血鬼》-德莱叶把白墙上的影子拍得像有生命一样

  《词语》-德莱叶极度简洁的白色布景

  《葛楚》-德莱叶的最后一部电影

  《狗镇》-德莱叶在电影中疯狂消减布景对拉斯•冯•提尔的影响

  《电影史话》 第3集 (1918-1932年)

  重点概述:世界上标新立异的伟大电影导演,爱森斯坦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电影的辉煌成就. 重点提到了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还有《大都会》和茂瑙的《日出》,日本的小津安二郎和中国的阮玲玉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牡蛎公主》-刘别谦的早期电影,表现了他嘲笑和颠覆的风格

  《野猫》-刘别谦到好莱坞之前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回转姻缘》-美国的审查制度意味着刘别谦必须在塑造人物性别特征上更加别出心裁

  《铁路的白蔷薇》-阿贝尔•冈斯,印象主义的杰作

  《拿破仑》-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和影像,冈斯又一部印象主义杰作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罗伯特•威恩最有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影片

  《房客》-希区柯克第一部重要的长片,使用了卡里加里式的阴影和歇斯底里

  《疯狂的一页》-衣笠贞之助在看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和冈斯的《铁路的白蔷薇》后拍出的杰作

  《大都会》-弗里茨•朗,默片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影片

  《日出》-茂瑙的表现主义代表作,被法国评论家称为世上最优秀的影片

  《作品1号》-沃尔特•鲁特曼,最早的抽象动画片之一

  《间奏曲》-达达主义

  《时光流逝》-巴西人阿尔贝托•卡瓦尔康蒂拍摄的一部实验主义电影

  《爱德华大夫》-达利为希区柯克这部电影设计的梦境片段中运用到了《时光流逝》中多眼的影像效果

  《一条安达鲁狗》-达利和布努埃尔合作的超现实主义之作

  《黄金时代》-布努埃尔又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西方被禁演了50年

  《蓝丝绒》-大卫•林奇受到布努埃尔的影响

  《战舰波将金号》-谢尔盖•爱森斯坦,电影艺术最杰出的革新者,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

  《铁面无私》-布莱恩•德•帕尔玛借鉴了爱森斯坦的“奥德萨阶梯”

  《兵工厂》-亚历山大•杜辅仁科知道如何激发观众内心的感情,杜辅仁科的电影具有感召力、气氛和真诚

  《我出生了,但……》-小津安二郎登场,小津第一部形成自己成熟风格的影片,一部细腻的喜剧片

  《东京物语》-小津最受欢迎的影片,香川京子出演

  《让娜•迪尔曼》-七十年代香特尔•阿克曼开创性的影片,运用了小津的摄影机高度拍摄

  《七武士》-黑泽明在东宝株式会社策划出的著名影片

  《浪华悲歌》-沟口健二大胆使用景深镜头成为这种表现手法的开创者,比奥逊•威尔斯在在《公民凯恩》中的景深镜头早了五年

  《欲海情魔》-琼•克劳馥在影片结尾企图自杀,但这是好莱坞式的浪漫,自杀未遂也被刻画得很美

  早期的中国电影

  《神女》-中国电影登场,阮玲玉现实主义的表演要比马龙•白兰度早几十年

  《阮玲玉》-关锦鹏让张曼玉重新演绎阮玲玉

  《新女性》-阮玲玉意外的真实

  《电影史话》 第4集 (The 1930s)

  重点概述:伟大的美国电影类型和欧洲电影的光彩,六大类型片的出现:恐怖片、黑帮片、西部片、喜剧片、歌舞片、动画片;30年代法国电影的辉煌;希区柯克伟大的七个理由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情难定》-字幕翻译是《情难定》,但这部电影我在豆瓣没有找到,是1931年的,知道的朋友可以提出来

  《红楼艳史》-鲁本•马莫利安用比喻性的声音代替了真实的声音,对声音的大胆创新让其他电影相形见绌

  恐怖片

  《魔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棒的德国恐怖片,运用了大胆的线条组合和唯美的现实主义设计

  《科学怪人》-詹姆士•威尔大量借用了《魔镜》的表现手法,它让人们知道借用德国表现主义的外表能给好莱坞的通俗恐怖片带来惊人的风格和气氛

  《没有面孔的眼睛》-恐怖片常常讲诉的就是看不见的恐惧

  《切肤之爱》-三池崇史电影中最惊悚的一刻让我们的神经系统痉挛了

  黑帮片

  《国民公敌》-早期最著名的黑帮片之一,这是对黑帮片道德问题争论的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新猛鬼街》(以海报方式出现)

  《疤面人》1932版 –霍华德•霍克斯将黑帮片变成了希腊悲剧,

  《疤面煞星》1983版 –彩色的翻拍,布莱恩•德•帕尔玛导演,奥利弗•斯通编剧,阿尔•帕西诺主演

  《七武士》-黑泽明将黑帮主题与日本剑客救村民的传统故事融为一体,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影片之一

  《美国往事》-也许是所有黑帮片中最棒的一部

  西部片

  《铁骑》-约翰•福特表现了很多西部片的特色,原野风光,追逐戏中摄影机快速移动,

  《侠骨柔情》-许多好的西部片都是关于理想主义时代中执法者的故事

  喜剧片

  《二十世纪快车》-三十年代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霍华德•霍克斯,语速快,喜剧片开始变得女性化,第一部新的滑稽女性电影

  《育婴奇谭》-霍克斯采用更为疯狂的语速,加里•格兰特和凯瑟琳•赫本的对白互相重叠在一起,这为后来的表演增加了现实主义色彩

  《夜长梦多》-霍华德•霍克斯指导的黑色电影开山之作

  《红河》和《赤胆屠龙》让霍华德•霍克斯为西部片创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

  歌舞片

  《1933年淘金女郎》-军队行进的方式和戏剧化风格,社会评论与影像、欲望和电影手法相结合,构成了三十年代电影中的创意典范之一

  动画片

  《恐龙葛蒂》-铅笔画成,黑白色,画面闪烁,漫画风格

  《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德国人洛特•雷尼格运用了维多利亚剪纸技术创作了这部影片

  《疯狂的飞机》-迪士尼第一部米老鼠电影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如今动作捕捉技术的原型

  《101斑点狗》-绘画实际上是拍照复制到胶片上

  《诗人之血》-法国电影最伟大的魔术师、诗人和艺术家,让•谷克多

  《盗梦空间》-诺兰受到谷克多的影响

  《操行零分》-三十年代,与谷克多一样具有创新精神,更多地关注年轻人,政治色彩更强烈的法国导演,让•维果

  《如果》-林赛•安德森把维果的激进主义同英国的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亚特兰大号》-维果对情节不感兴趣,他想展示女人的快乐、陶醉和不加修饰的生活

  《雾港》-马塞尔•卡内诗意现实主义的标志性影片之一

  《天堂的孩子》- 卡内和他最棒的设计师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游戏规则》-让•雷诺阿的人道主义

  《大幻影》-雷诺阿表现的人类的平等

  《界限》-南美洲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创新型电影,它进一步完善了法国印象派电影人的思想

  这里提到1938年波兰的一部非类型化电影,和波兰斯基后来的《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剧情相似,波兰斯基就是收到此片的影响. 这部电影找不到,知道的朋友可以说一下

  《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波兰斯基学生时代的试验性短片

  《意志的胜利》-莱妮•里芬斯塔尔,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几乎用神话般的表达方式来拍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里芬斯塔尔运用了很多格里菲斯《党同伐异》和冈斯《拿破仑》里的使用的手法

  《奥林匹亚1:民族的节日》和《奥林匹亚2:美的祭典》-变焦镜头让里芬斯塔尔能从远距离拍摄特写,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她用这种方法从人群中捕捉各种细节. 在跳水镜头中,她让运动员入水之前停下来,动作反过来,或把镜头颠倒过来,让他们像芭蕾舞一样上升.她把运动员拍得像希腊诸神,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 里芬斯塔尔用电影语言思考的能力也许仅次于奥逊•威尔斯和希区柯克,而远高于三四十年代的其他导演

  《低地》-里芬斯塔尔光鲜的电影技术,精致的移动摄影和有情调的光线

  三十年代的伦敦,有一个人,他不仅是著名的类型片导演,也是一位重量级的革新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影像制作者,甚至比毕加索还要伟大,希胖登场!

  希区柯克之所以伟大的七个理由:

  1. 视点. 如《迷魂记》中詹姆斯•斯图尔特开车尾随金•诺瓦克一段,镜头变成角色和观众的眼睛,跟随车一起移动跟踪

  2. 希区柯克出身在英格兰的埃塞克斯,从小受天主教的超自然逻辑解释影响,认为电影应该高于现实生活

  3. 对恐惧的理解. 如《阴谋破坏》中希区柯克对男孩手中爆炸器的多次暗示,让观众知道爆炸即将发生,引起观众的恐惧. 希区柯克认为恐惧与震惊不同,由恐惧而产生的好奇心更能吸引观众

  4. 对特写的运用. 如《三十九级台阶》中对人物手部特写的运用

  5. 对普通电影全景—中景—近景剪辑顺序的颠倒. 如《三十九级台阶》开头

  6. 省略配乐,来展示细节的声音,营造紧张的氛围

  7. 高机位镜头. 如《艳贼》

  三部关于女性和逃避主义的电影:

  《妮诺契卡》《绿野仙踪》和《乱世佳人》

  《电影史话》 第5集 (1939-1952年)

  重点概述:战争的创伤与新电影语言(新现实主义),奥森•威尔斯的高明之处和20世纪40年代美国电影的衰弱,还重点讲诉了“黑色电影”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在意大利战争的废墟上诞生了新现实主义,一种源自战争创伤的电影拍摄形式,

  《关山飞渡》-约翰•福特的第94部电影,为40年代创造了大透视大景深的新视觉潮流,福特和他的摄影师将更有纵深感的场景与深焦摄影相结合,深焦摄影强调了物体间的距离,用在室内拍摄特别好,尤其是当机位低的时候,这样就能看见天花板形成一条苍劲的线. 这种纵深舞台调度和深焦摄影使观众能自己选择看哪,我们的眼睛在场景里剪接,从一处跳到另一处,《关山飞渡》的创新改写了电影史

  《浪华悲歌》-几年前在日本,沟口健二也用大景深展现事物

  有一个人在1940年把《关山飞渡》看了30遍,奥逊•威尔斯登场

  《公民凯恩》-威尔斯把电影场景和摄影魔术结合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大景深增加了空间感,威尔斯向浅和柔的美国浪漫电影风格发起挑战

  《我和奥逊•威尔斯》-一部关于诺曼•劳埃德和威尔斯合作时期的纪录片

  威尔斯在《公民凯恩》中谴责讲排场、自大的对象:《卡比利亚》《党同伐异》《将军号》

  《马耳他之鹰》-其中的一个大景深镜头,亨弗莱•鲍嘉的大拇指离镜头不超过20厘米

  《黄金时代》-威廉•惠勒打电话的大景深镜头

  《隐藏摄像机》-迈克尔•哈内克表现妇女在地铁上为避免骚扰的大景深

  这里有一部贝拉•塔尔对大景深的运用,看片有限,不知道这是哪部电影,知道的朋友也可以说一下

  《愿嫁金龟婿》-当时彩色宽银幕胶片还不是十分敏感,景深很浅

  《盗火线》-长焦镜头的运用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伯托•罗西里尼的新现实主义之作

  《愤怒的公牛》-影片中的电灯泡,是斯科塞斯受到罗西里尼的影响

  《偷自行车的人》-伟大的新现实主义

  1941-1959年之间,美国生产了三百五十多部基调灰暗的影片,这就是后来的“黑色电影”

  《双重赔偿》-视觉纵深,比利•怀尔德最早最具影响力的黑色电影,雷蒙德•钱德勒创造出了黑色电影的人物类型和情景

  《夜长梦多》-继《双重赔偿》后影响最大的黑色电影,错综复杂的情节创立了一种新风尚,话里有话的对白,黑色电影最棒的一个特征

  《赤胆屠龙》-利•布拉克特编剧的最好的台词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利•布拉克特将传统电影的叙事形式带入了七十年代

  《漩涡之外》-男性的脆弱和对女性的迷恋,黑色电影里不道德的优势

  艾达•卢皮诺,在1941-1959年间三百五十多部黑色电影导演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导演

  《雾港》-悲观主义的情绪某种程度上来源于三十年代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

  《母狗》-雷诺阿的法国电影影响了四十年代的美国电影

  《血红街道》-弗里茨•朗对雷诺阿《母狗》的翻拍

  《枪疯》-有史以来最具创新和最富有激情的B级片和黑色电影之一

  《邦妮和克莱德》-阿瑟•佩恩受《枪疯》的影响

  《洛城机密》《雇佣杀手》《银翼杀手》《黑暗骑士》《湿婆》(印度)

  这些电影都受到了黑色电影风格的影响

  《泰坦尼克号》-浪漫电影依然没有被黑色电影击碎

  《美国美国》-伊利亚•卡赞

  在50年代的好莱坞政治黑名单中,卡赞是告密者之一. 这令很多自由派导演、编剧流亡海外,包括查尔斯•卓别林、奥逊•威尔斯等,但他自己的导演事业仍如日中天. 卡赞一直拒绝为卖友求荣的行为道歉. 于是在1999年卡赞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斯科塞斯和德尼罗为卡赞颁奖,卡尔•莫尔登和沃伦•比蒂站起来为其鼓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坐着鼓掌,艾德•哈里斯和埃米•马迪根夫妇没有鼓掌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受到英国电影《红菱艳》的影响,闪烁的灯光,画出来的影棚布景

  《雨中曲》-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凯利创造了一个万花筒似的场景,来讽刺他们不喜欢的巴斯比•伯克利的造型

  《钓金龟》-多南用分屏来巧妙避开审查制度

  《丽人行》-像美国社会一样,忧郁症也进入了多南的电影

  这里有两段对斯坦利•多南的采访

  《聆听不列颠》-汉弗莱•詹宁斯 (英国)

  《第三人》-卡罗尔•里德,总结了西方电影在创伤、诗意、表现主义和阴影运用中的变化,是对40年代电影的概括总结. 在《第三人》的结尾,对比了斯科塞斯在《出租车司机》中简化人物走路的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后来波兰斯基在《唐人街》中设置的黑暗结局

  电影开始全球化

  《电影史话》 第6集 (1953-1957年)

  重点概述:膨胀的故事,世界电影的发泄,好莱坞和世界各地的情感电影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尤瑟夫•夏因:最富创造力的非洲电影的开拓者

  《开罗车站》-尤瑟夫•夏因,第一部杰出的非洲(阿拉伯)电影,大胆地反映了时代的焦躁不安、压抑和被埋藏的愤怒

  《纸花》-古鲁•杜特导演,印度的奥逊•威尔斯

  三十年代,进入有声时代的印度电影成为唯一以歌舞穿插为特征的民族电影

  《大地之歌》-萨蒂亚吉特•雷伊,伟大的印度电影

  《女神》-莎米拉•泰戈尔第二次与雷伊的合作

  《印度母亲》-与雷伊电影的安静不同,本片是情感的爆发,好莱坞歌舞片风格和前苏联宣传片味道的结合,一部国家电影和世界电影的里程碑

  这里有一段被删减的关于中国导演谢晋的介绍,而且没被删减的部分也没有字幕翻译,所以根据网友的信息,这里好像出现了一部谢晋的《舞台春秋》,如果还有网友知道更多的可以提出来,谢谢~

  五十年代日本电影的中心人物:黑泽明登场!

  《生之欲》-黑泽明长焦镜头的运用,用镜头后退来表达生活的宽广

  《野良犬》-黑泽明电影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新兴的个人,与别人不同,豪不自私

  《七武士》-黑泽明的史诗片,影片讲诉的是过去的年代,但反映的却是五十年代,因为这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始

  《教父》-其中长子逊尼被乱枪打死的情节是科波拉对黑泽明《蜘蛛巢城》的模仿致敬

  此时,黑泽明的作品成为西方电影的样板

  《豪勇七蛟龙》-美国对《七武士》的翻拍

  《界限》-伟大的拉美电影,巴西曾在拉美电影中独占鳌头

  《里约40度》-将巴西电影带回到聚光灯下,内尔森•帕雷拉•德桑托斯受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成为五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巴西电影人

  《唐娜•芭芭拉》-费尔南多•德•福恩特斯,三十年代最棒的墨西哥电影

  《日落黄沙》-比福恩斯特更具影响力的墨西哥电影人埃米利奥•费尔南德斯在萨姆•佩金帕导演影片中的强壮而自大表演

  《珍珠》-极善于讲故事的费尔南德斯

  《被遗忘的人们》-布努埃尔在墨西哥拍的电影

  《深锁春光一院愁》-道格拉斯•塞克,五十年代理想主义的美国

  《荒漠怪客》-尼古拉斯•雷把五十年代美国的性意识带入传统西部片中

  《烟火》-肯尼思•安格受让•谷克多《诗人之血》的启发而拍,地下诗意电影诞生

  《天蝎星升起》-肯尼思•安格,恋物癖、摇滚乐

  《君子好逑》-德尔伯特•曼

  《码头风云》-伊利亚•卡赞导演,马龙•白兰度主演,表演方法论,演员开始隐藏角色的性格

  《红河》-霍华德•霍克斯,新旧电影的冲突显现

  《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年轻人的偶像:詹姆斯•迪恩

  四位美国大师级导演在五十年代拍出的杰作

  《历劫佳人》-奥逊•威尔斯

  《搜索者》-约翰•福特

  《迷魂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赤胆屠龙》-霍华德•霍克斯

  暗流涌动,包含五十年代英国电影情感的大卫•里恩

  《远大前程》-里恩的哥特式香艳

  《阿拉伯的劳伦斯》-里恩的殖民地之梦

  《梦幻世界》-林赛•安德森,五十年代的英国

  《电影史话》 第7集 (1957-1964年)

  重点概述:新电影的冲击,西欧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的爆发. 伯格曼、布列松、雅克•塔蒂、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特吕弗和戈达尔等悉数登场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欧洲四大传奇式的导演:

  戏剧里的英格玛•伯格曼

  监狱里的罗伯特•布列松

  场景和时间交错拼图里的雅克•塔蒂

  马戏团里的费德里科•费里尼

  一段拉斯•冯• 提尔的采访,他提到伯格曼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伯格曼的崇拜

  伯格曼:

  《犹在镜中》-拉斯•冯•提尔最喜欢的一部伯格曼

  《不良少女莫妮卡》-伯格曼早期最棒的作品之一

  《第七封印》-伯格曼五十年代最著名的影片

  《冬日之光》-上帝已死

  《假面》-电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方法

  布列松:

  《扒手》-罗伯特•布列松

  《驴子巴特萨》-罗伯特•布列松

  《出租车司机》-对布列松《扒手》的“剽窃”

  《十诫》-布列松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响

  《捕鼠者》-布列松对琳恩•拉姆塞的影响

  雅克•塔蒂:

  《我的舅舅》-雅克•塔蒂,表现出塔蒂对现代生活的感觉

  费里尼:

  《卡萨诺瓦》-费德里科•费里尼

  《卡比利亚之夜》-第一部表现出费里尼现代主义特色的电影

  《八部半》-费里尼幻想、记忆和想象混合出来的对话

  《星尘往事》-受到《八部半》影响的伍迪•艾伦

  伯格曼、布列松、塔蒂和费里尼为创立五六十年代欧洲电影的形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法国电影人来了个地毯式的轰炸:法国新浪潮登场

  《五至七时的奇奥》-阿涅斯•瓦尔达,第一个杰出的新浪潮导演的作品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阿伦•雷乃关于一对男女漂流的电影,雷乃故意让我们质疑构成电影的这些部件,叙事,连续性,记忆和真实,之前还没有电影像这样谈及不确定性

  《四百击》-自学成才的特吕弗处女作,他想要电影更清新更有时代感,更加为电影艺术本身骄傲

  《筋疲力尽》-戈达尔登场!法国新浪潮最具吸引力的人物,最伟大的电影恐怖分子,跳接

  《美国舞男》-保罗•施拉德对戈达尔《已婚女人》的模仿

  一段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采访,引出了帕索里尼和赛尔乔•莱翁内

  《寄生虫》-帕索里尼登场,处女作,激情地再现了帕索里尼的生活经历

  《马太福音》-帕索里尼勇敢挑战了天主教艺术中对圣母玛利亚超凡脱俗的表现方法

  《荒野大镖客》-赛尔乔•莱翁内登场,意大利电影杰出的个性化革新人物,意大利最好的导演之一

  《西部往事》-莱昂内用创新技术来拍这个神话般的剧本

  《荒漠怪客》-莱翁内和贝托鲁奇对尼古拉斯•雷的模仿致敬

  赛尔乔•莱翁内影响到的电影和电影人们:

  七十年代最棒的西部片导演萨姆•佩金帕

  斯坦利•库布里克-《发条橙》

  巴兹•鲁赫曼-《罗密欧与朱丽叶》

  六十年代意大利的新浪潮

  《战国妖姬》-卢奇诺•维斯康蒂,华丽的色彩,灯光和服装

  《洛可兄弟》-维斯康蒂对穷人的同情

  《蚀》-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把生活看得更抽象,因此他的构图特点可以称之为:在边缘

  《过客》-结尾的长镜头

  《流浪艺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受安东尼奥尼的影响

  《轮椅》-六十年代西班牙的讽刺喜剧

  《我为什么命该如此》-佩德罗•阿莫多瓦表现的机能失调的家庭,可笑,荒诞的语气和《轮椅》非常相似

  《维莉蒂安娜》-布努埃尔的又一部禁片

  《我好奇之黄》-和马丁•路德•金谈话的剪接,大胆的政治幻想

  《母亲与娼妓》-法国新浪潮走向终结的标志

  《电影史话》 第8集 (1965-1969年)

  重点概述:席卷世界的新浪潮,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之美,大胆的新美国电影.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六十年代的波兰电影,波兰斯基登场

  《灰烬与钻石》-安杰依•瓦伊达 (波兰)

  《两个男人和一个衣柜》- 波兰斯基年轻时的试验性短片

  《哈姆雷特》-劳伦斯•奥利弗,波兰斯基最喜欢的影片之一

  《水中刀》 波兰斯基长片处女作,有史以来最棒的渲染幽闭氛围的电影之一

  《吸血鬼》 极具讽刺效果的恐怖片,也因为该片波兰斯基与其第一任妻子莎朗•塔特相恋

  六十年代的前捷克斯洛伐克

  《手掌》-伊里•特恩卡 影史上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电影之一

  《消防员舞会》-米洛斯•福尔曼视生活为喜剧,甚至是荒诞的

  《雏菊》-薇拉•希季洛娃 前捷克斯洛伐克最具创新性的女导演作品

  《红军与白军》-米克洛斯•杨索的移动长镜头,匈牙利新浪潮

  六十年代的前苏联,塔可夫斯基登场

  《安德烈•卢布廖夫》塔可夫斯基的早期电影

  《镜子》塔可夫斯基反映人类的精神从现实开始升华

  《潜行者》 电影的结尾:物理与抽象相结合,形成提升

  《乡愁》 塔可夫斯基对无限的觉悟,一种物质中的精神,德莱叶和布列松一定会对此表示赞同,但他们俩谁也没有拍出这么非凡的影像

  《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另一位前苏联伟大的导演,更加离经叛道.

  自从费里尼和让•谷克多以来,还没有哪位导演能创造出如此神奇和个性化的视觉世界

  六十年代的日本电影

  《少年》 大岛渚展示了现代日本的玩世不恭和贪婪

  《感官世界》 更加愤世嫉俗的大岛渚

  《日本昆虫记》 今村昌平的早期杰作之一,充分利用宽荧幕构图和《公民凯恩》进行对比

  六十年代的印度电影

  李维克•伽塔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印度富有激情,酗酒的疯狂天才

  《可悲的谬论》-李维克•伽塔克

  《云遮星》-李维克•伽塔克

  《原因、辩论和故事》李维克•伽塔克在声音上的大胆尝试

  《我们每日的面包》玛尼•考尔伟大的实验电影

  六十年代的巴西、古巴电影

  《黑上帝白魔鬼》-格劳贝尔•罗恰,创新的巴西新电影

  《我是古巴》-那个长镜头多年以后震撼了科波拉和斯科塞斯

  六十年代的中东电影

  伊朗:世上唯一一个电影艺术创始者是女性的国家

  《房屋是黑的》-芙茹弗•法洛克扎德,伊朗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电影哲学家

  六十年代东非的塞内加尔

  《黑女孩》-非洲第一部创新型故事片

  六十年代的英国电影

  《浪子春潮》-开始关注阶级

  《小孩与鹰》-肯•洛奇,展示了洛奇怎样将他的集体经验意识转变成一种诚实和直接的电影风格

  六十年代大胆的美国电影

  《宾虚》和《音乐之声》成为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电影

  《初选》-罗伯特•德鲁跟随肯尼迪制作的一部新样式的纪录片,被称为“墙上的苍蝇”,即未被察觉的观察者

  《影子》-约翰•卡索维茨,新美国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惊魂记》-希区柯克名垂影史的浴室杀人戏

  《吃》-安迪•沃霍尔,将现代电影推到了极致

  《口交》-安迪•沃霍尔的早期作品,一个男人的面部特写,没有对白,没有声音,没有特别的镜头改变或故事设置,你也能看出这个人在干什么

  《灵欲春宵》-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六十年代,摄影师哈斯克尔•韦克斯勒通过在这部电影中拍摄伊丽莎白•泰勒,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视觉风貌

  《冷酷媒体》-哈斯克尔•韦克斯勒,将电视纪录片和美国故事片推到了极致

  《逍遥骑士》-丹尼斯•库珀,嬉皮士时代的无忧无虑,飞车党电影的代表作,划时代的公路片

  库布里克登场, 一位革新者,一位勇敢的电影实践者

  《闪灵》-库布里克在片场选摄影机的位置

  《2001太空漫游》-那个从骨头到宇宙飞船的著名剪辑,剪掉的时间跨越超过史上任何一部电影;还有那段混沌抽象的,最伟大的电影时刻

  《电影史话》 第9集 (1967-1979年)

  重点概述:七十年代的新美国电影,科波拉、斯科塞斯、泰伦斯•马力克登场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讽刺者们

  《鸭羹》-莱奥•麦卡雷(1933) 三十年代嘲讽社会的美国电影

  《第二十二条军规》-迈克•尼科尔斯导演,巴克•亨利编剧,最伟大的讽刺电影之一

  《野军陆战医院》-罗伯特•奥特曼

  《毕业生》-迈克•尼科尔斯导演,巴克•亨利编剧,六十年代的年轻一代

  《消防员舞会》-米洛斯•福尔曼的冷幽默和纪录片风格

  《飞越疯人院》-米洛斯•福尔曼又一个关于颠倒世界的讽刺故事

  七十年代的异类电影人

  《最后一部电影》-丹尼斯•霍珀在《逍遥骑士》大获成功后拍摄的作品,一封对美国电影和美国营销出色的批判信

  《花村》-罗伯特•奥特曼的反西部片

  《教父》-科波拉登场,带有奥森•威尔斯的特色,“北极星的照明”,低照明度的浅景深将演员的动作约束到最小,强调演员的内在表演. 《教父》升华了三十年代的黑帮片,从个人兴衰到展现出一张关系网

  《窃听大阴谋》-《教父》的成功让科波拉能导演更激进的电影

  《穷街陋巷》-斯科塞斯首部佳作

  《出租车司机》-斯科塞斯导演,保罗•施拉德编剧,德尼罗主演,以及施拉德的存在主义

  《愤怒的公牛》-斯科塞斯+施拉德+德尼罗again,长焦镜头,平光,无场景设置的纪录片风格

  《意大利裔美国人》-斯科塞斯关于自己父母的纪录片

  《美国舞男》-保罗•施拉德导演,用宗教情怀表达暴力

  《迷幻人生》-施拉德“剽窃”布列松《扒手》的结局

  《杀羊人》-黑人导演查尔斯•伯内特,七十年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一个国家的诞生》一部种族主义的影片,片中黑人参议员被演绎成酒鬼

  《街角的商店》-恩斯特•刘别谦,在美国电影中,犹太人的故事和角色常常出现在影片的边缘

  《安妮•霍尔》-伍迪•艾伦登场,随意的拍摄方式,卓别林《城市之光》的衍生物,犹太元素在美国电影中进入主流

  《曼哈顿》-城市交响曲,伍迪从随意转变为严谨

  《最后一场电影》-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对电影旧形式的改变

  《日落黄沙》-萨姆•佩金帕继承和发展了莱昂内的非现实主义将时间延长的概念,使镜头变慢,以揭示场景所要表现的痛苦情感

  《比利小子》-萨姆•佩金帕在七十年代剖析美国历史

  《恶土》-浪漫的马力克,电影史最低调的导演之一

  《天堂之日》-马力克的摄影师第一次使用佩戴式助拍器,使镜头产生游动感

  《镜子》-塔可夫斯基和马力克的相似,风似乎是有生命的

  《歌厅》-鲍勃•福斯,七十年代最成功地把新技术和老风格结合起来的电影之一

  《马耳他之鹰》-导演约翰•休斯顿在后来《唐人街》中扮演抢夺水源的商人

  《唐人街》-童年的悲剧和妻儿被杀的经历让波兰斯基彻底丢掉了对人的幻想,不再接受浪漫电影里逃避现实的肤浅乐趣,也不再去享受特吕弗《占与祖》里转瞬即逝的印象主义的轻快. 《唐人街》有着歌舞片一样的广角镜头、明亮布光和精确构图,讲的却是关于乱伦,权利和贪婪. 罗伯特•汤的原版结局带有一丝希望,而波兰斯基则将其改的更加黑暗. 罗伯特把这个黑暗结局称为“光明尽头的隧道”

  《电影史话》 第10集 (1969-1979年)

  重点概述:七十年代的激进导演们,各国的民族电影,沃纳•赫尔佐格的原始电影,以及七十年代作何创作身份认同和性等重大主题的影片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恐惧吞噬灵魂》-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对道格拉斯•塞克《深锁春光一院愁》的翻拍

  《柏蒂娜的苦泪》-法斯宾德模仿好莱坞《彗星美人》拍摄的影片,同时又将其推到了更远的地方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维姆•文德斯令人难忘的公路电影

  《金玉盟》-莱奥•麦卡雷,加里•格兰特在帝国大厦邂逅黛博拉•蔻儿

  《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玛格雷特•冯•特洛塔的处女作,历来电影里一场最不紧张的抢劫戏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登场,继约翰•福特之后,最重要的擅长运用风光的电影人

  《一千零一夜》-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

  《蜘蛛的策略》-移动摄影技术,视觉美感,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作为帕索里尼的助手入行,后来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欧洲导演之一

  《同流者》-贝托鲁奇另一部反映法西斯主义和身份认知的作品,利用透视关系的大胆构图,和摄影机随着树叶同时移动的镜头,贝托鲁奇把视觉美感重新带回意大利电影中. 但戈达尔认为《同流者》的美感是对激进主义的一种背叛,尽管如此,《同流者》依旧是七十年代影响最深远的影片之一. 尤其是在美国,影响到了后来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和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

  《恋爱中的女人》-肯•罗素,英国的费里尼,长焦镜头拍摄的性爱场景,把摄像机侧放,使动作变成直立的

  《迷幻演出》-尼古拉斯•罗伊格,对伯格曼《假面》的模仿,七十年代关于身份认知最杰出的电影,值得电影人观摩的必修课

  《穷街陋巷》-斯科塞斯镜头下的流氓装束,自恋的男人

  七十年代的澳大利亚

  《小姐弟荒原历险》-尼古拉斯•罗伊格,澳大利亚随处可见的自然与城市,原始与开化之间的反差

  《野餐上的悬崖》-彼得•威尔,放慢的镜头营造出神秘感

  《我的璀璨生涯》-吉莉安•阿姆斯特朗的第一部长片,同是澳大利亚,但这不是关于女人和大自然,而是关于男女关系. 片中的女性视角暗示出九十年代简•坎皮恩和巴兹•鲁赫曼电影中的性别变化

  七十年代激进的日本

  《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土本典昭,七十年代最激进的日本电影人,将电影用作“锤子”而不是“镜子”,用开拓性的纪录片来重塑日本的民族认知

  《前进,神军!》-原一男,一部日本杰出的纪录片,让人无法接受的真相往往被重重谎言所掩盖

  七十年代的西非

  《黑女孩》-乌斯曼•塞姆班,非洲电影的领军人物

  《哈拉》-乌斯曼•塞姆班继《黑女孩》成功后的又一作品,关于从殖民地向后殖民地转变的身份认知

  《土狼》-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的电影开创了非洲的现代主义,这是他的代表作

  《巴都男孩》-曼贝提充满讽刺的一部短片

  《来自村庄的消息》-非洲第一女导演萨菲•法耶1974年的作品,向外面世界介绍农村里平凡的生活

  《收获3000年》-海尔•格里玛,低对比度的黑白摄影,超长焦镜头带来的距离感

  七十年代的中东

  《希望》-尤马兹•古尼,中东最具争议的导演的作品

  《自由之路》-尤马兹•古尼,影片拍摄过程中,古尼一直在狱中,后来及时逃脱赶上后期制作,他从监狱里送出便条,指导该怎样拍摄

  《智利之战1》-七十年代的南非电影,一个关于身份认知与背叛的故事

  《圣山》-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关于身份认知与幻觉

  《电影史话》 第11集 (1970s)

  重点概述:七十年代之后沸腾的香港电影、印度宝莱坞和阿拉伯电影的发展,焕然一新的美国电影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七十年代及其以后的香港电影,邵氏电影登场

  《江山美人》-李翰祥,五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女性化,棚内拍摄,强烈的色彩和配乐

  《侠女》-胡金铨改进后的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宽荧幕,更具冲击力,更快,摄影机像兵刃一样运动,每一个动作都经过设计,趋向男性化,这就是最具创意的动作电影,胡金铨的大胆创新改变了电影史

  《卧虎藏龙》-那场极具风格和美感的竹林打斗就是李安对胡金铨的致敬

  香港电影的暴龙:李小龙,汗水与愤怒,速度与激情

  《英雄本色》-吴宇森用多部摄影机拍摄枪战场面,移动摄影和慢镜头,场景被分解成片段,好莱坞注意到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于是有了后来的《终极标靶》和《碟中谍2》

  《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袁和平巧妙的武打设计,剪接速度快,摄影角度多变,同时借鉴了胡金铨的影片和京剧元素,使打斗人物飞到空中

  《黑客帝国》-袁和平受沃卓斯基邀请到好莱坞

  《黄飞鸿》-徐克登场,七十年代后香港创新电影的核心人物,香港的斯皮尔伯格

  《新龙门客栈》-跳舞,挑逗,旋转,动作优雅,徐克为电影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极度活跃和极具创新的电影

  《莫卧儿大帝》-印度六十年代的史诗电影,票房超过了《音乐之声》在西方的票房收入

  《囚禁》-印度七十年代经典影片,男主角阿米达普•巴强:印度宝莱坞的国王,自从卓别林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拥有如此多的影迷

  《怒焰骄阳》-七十年代最伟大的宝莱坞电影,也是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之一

  《上帝的使者》-或许是电影史上被观看次数最多的电影

  七十年代美国电影焕然一新的变化,票房纪录屡创新高,电影像坐上了过山车,制片人开始围绕人们的视觉想象做文章,惊悚和刺激将观众重新带进了影院,观众开始迷恋观影的感受,而不是思考,新的多厅电影院相继建成,轰动巨片的时代到来了

  《驱魔人》-两亿票房的恐怖片,人们排队买票看这部电影,以测试自己胆子是否够大. 后来以观众对《驱魔人》的反应为题材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粗糙的手持摄影捕捉到了晕倒的人们的恐惧

  这里提到一部黑白电影,大意讲的是一个死去的飞行员的灵魂和他的爱人永别,因为他在战争中牺牲,只有看着她爱上另一个人才会离开. 这种著名的好莱坞式浪漫,超俗的、慷慨的、无私的情感触动了年轻的斯皮尔伯. 但能力有限,没有找出这部电影的名字…知道的朋友可以提出来

  《大白鲨》-两亿六千万的美国票房,斯皮尔伯格抓住每一个视觉创意的感觉拍摄,通过颜色和镜头增加视觉效果

  《第三类接触》-斯皮尔伯格的标志性场景,敬畏和启示场景,后来在《侏罗纪公园》中斯皮尔伯格再次使用这种场景,这是关于视点和观看心理的大师级课程

  《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打破当时所有票房纪录的科幻神作

  《电影史话》 第12集 (20世纪80年代)

  重点概述:全球电影创作与反抗,中国电影的新一代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中国第五代导演登场

  《盗马贼》-田壮壮,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王学圻主演,八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乡土电影

  《蓝风筝》-被禁的田壮壮

  《大红灯笼高高挂》-大胆采用对称的构图,夺目的橙色和红色,张艺谋拍出了中国九十年代最唯美的几部电影

  《十面埋伏》-张艺谋对数字电影的掌控力也非同一般,运用中国国画宽屏的艺术成分,慢动作特写和优雅的轻功,带着佛教的色彩

  《自己去看》-没有哪部电影比这更真实,一部近乎葬礼式的前苏联电影,片中的表演、音效、广角摄像机拍的特写和道德的严肃性,使之成为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杀人短片》-片中有个类似希区柯克《惊魂记》的场景,同样的情节,希区柯克是把恐惧作为娱乐,而基耶斯洛夫斯基片中的恐惧则是肮脏的,病态的. 这部电影改变了波兰的死刑法

  《上帝的礼物》-加斯顿•卡伯重新思考非洲电影内涵的第一批电影之一,也是非洲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光之翼》-非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也是电影中最复杂的艺术品之一

  80年代的美国电影

  《壮志凌云》-像广告和宣传片一样的剪接频率,电脑剪辑,场景可以在数秒内用电脑编辑程序,移动、缩短、延长或回放,这是新男子气概、新美国、新电影和新梦想的广告

  《蓝丝绒》-大卫•林奇电影中的美国梦,柔软光滑的质地

  《象人》-林奇反对日常生活中的合理性和可理解性,像木匠雕刻一样运用潜意识材料

  《为所应为》-斯派克•李和他的摄影师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来烘托电影激昂的主题,借鉴卡罗尔•里德《第三人》中的技巧,用倾斜的拍摄角度来表示事物处于失衡的状态

  《西卡柯七个人的返来》-约翰•塞尔斯的剪接方式不是浮躁的音乐电影风格,给人真实感

  八十年代的法国电影

  《地铁》-广告影响下的吕克•贝松

  《新桥恋人》-八十年代最优秀的法国新导演莱奥•卡拉克斯将吕克•贝松的视觉冲击和与现代生活愤怒的庞克画面相结合,拍出了巴黎最贵的一部电影

  八十年代的西班牙电影

  《激情迷宫》-佩德罗•阿莫多瓦,西班牙电影中性别的改变

  《日光之梦》-维克多•艾里斯真相的回归,一剂肃清国家谎言流毒的良药

  八十年代的英国电影

  《我美丽的洗衣店》-不同种族的关系,同性恋,白人纳粹分子,一首多文化的英国华尔兹,本片是对英国右翼政府的沉重一击

  《我的童年》-更加严肃,更加大胆地苏格兰影片

  《葛莱哥里的女友》-比尔•福塞斯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时刻

  《远方的声音》-八十年代英国最棒的电影,特伦斯•戴维斯的缓慢叠画和对称构图, 戴维斯对缓慢推进镜头的热爱来自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

  《年轻的心》-另一部对戴维斯产生影响的好莱坞歌舞片

  《一个Z和两个O》-彼得•格林纳威把对称构图推进了一步

  《英格兰末日》-如果说八十年代的英国电影是一场暴风雨,那么德里克•贾曼就是这次暴风雨中的雷神

  八十年代的加拿大电影

  《录影带谋杀案》-大卫•柯南伯格预见到了观众与屏幕之间的关系

  《欲望号快车》-柯南伯格沉醉于现代生活中软和硬,皮肤和金属之间的关系,他告诉现代社会,我们比我们装出来的样子要下流和肮脏得多

  《邻居》-加拿大导演诺曼•麦克拉伦获得奥斯卡奖的真人逐格动画短片

  《蒙特利尔的耶稣》-面对权利敢讲真话的电影

  《电影史话》 第13集 (1990-1998年)

  重点概述: 数字时代来临前胶片电影的最后时光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在伊朗,电影人在胶片电影最后的时光里虔诚地运用着胶片

  《苹果》-伊朗女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讲述了一个误入歧途的现代教育理念,影片中角色都由现实中真实对应的人来出演,自我扮演的讲故事,这种回归现实对于当时的伊朗电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无知时刻》-莫森•玛克玛尔巴夫,莎米拉的父亲,影史上唯一最杰出的自传式影片,它显示出,不是只有《黑客帝国》这样的科幻片才动人心魄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关于生命与爱循环的三部曲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足球教练式拍摄手法的成功结果

  《生生长流》-阿巴斯将现实再一次在电影里重演,对生命的热爱

  《橄榄树下的情人》-看阿巴斯如何在电影里将复杂的现实层层拍出,如何用电影改变生活

  在香港新浪潮中,有一个团队拍摄的影片具有一种如痴如醉的视觉品质,他们仿佛在赞美胶片本身的光泽,墨镜登场!

  《阿飞正传》-王家卫、张叔平和杜可风合作的第一部风格之作,柔和的阴影,浅焦,漂亮的色彩以及悲伤孤独之人的美

  《花样年华》-这部精致的电影体现了王家卫电影里夜间的胶片质感,1962年的香港,放缓的时间,蒸汽和雨滴,闷热和孤独. 张曼玉和王家卫的团队创造了世界影坛上最引人瞩目的角色之一

  在台湾,电影制作人也似乎被舒缓影像的真实所搅动,侯孝贤、蔡明亮登场. 贝托鲁奇说,蔡明亮重新发明了电影语言

  《悲情城市》-侯孝贤严谨的固定长镜头,像小津一样,画面中嵌套着画面,利用方形影像和摄影机不移动,很少采用大特写. 侯孝贤对空间的这种处理,让他成为现代电影时代伟大的古典主义者

  《爱情万岁》-侯孝贤大胆的严肃性,为蔡明亮打下了基础. 蔡明亮的电影一直在拍李康生的身体,他认为“人身如寄”,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也与人体有关,但蔡明亮对真人身体的关注更合乎时宜

  在日本,电影人用电影来吓唬人——日式恐怖片

  《铁男1:金属兽》-受到柯南伯格影响的塚本晋也,现代生活对于机械和计算机化的恐惧

  《铁男2:血肉横飞》-塚本用了四十三秒的单帧画面,这是阿贝尔•冈斯在1932年使用过的手法

  《午夜凶铃》-中田秀夫收到《驱魔人》的影响,拍出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恐怖片,取得了日本有史以来最高的国际票房. 在最后的胶片时代,在这个索尼和松下的国家,恐惧的对象变成了视频图像本身

  《雨月物语》-黑色长发女鬼怪诞的平静也影响到了中田秀夫《午夜凶铃》的创作

  《切肤之爱》-三池崇史的空白和极简主义,镜头和小津一样稳,乌黑长发的年轻女子,类似《雨月物语》和《午夜凶铃》中的造型

  哥本哈根导演们革命性的宣言,道格玛95

  《破浪》-拉斯•冯•提尔九十年代最杰出的影片,打破了很多道格玛规则

  《狗镇》-像伯格曼和德莱叶一样,冯•提尔很多影片都是关于苦难深重的女性,而这些女性似乎是他本人的不同翻版

  九十年代的法国

  《怒火青春》-马修•卡索维茨用明暗差别强烈的黑白摄影,传统的漂亮手法来展现当下法国多文化背景和劳动阶层的真实生活

  《人啊人》-布鲁诺•杜蒙,同样是讲劳动阶层,但电影风格和《怒火青春》截然不同,彩色片,摄影机基本不动

  《罗塞塔》-达内兄弟聪明、简洁又形式化的创新,手持摄影

  《土狼之旅》-曼贝提导演的非洲电影,克莱尔•德尼: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关于希望的影片之一

  《军中禁恋》-克莱尔•德尼,九十年代以来最伟大的使用胶片的法语导演关于非洲的一部非同寻常的电影

  《晚春》-将《军中禁恋》的结局同小津这部片子的结局相比较

  《候鸟》-波兰导演多罗塔•肯杰尔扎沃斯卡一部关于人心的电影

  《星期三》-俄罗斯导演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和他一样同样出生于1961年7月19日星期三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部非戏剧化方式拍摄的纪录片让我们感觉见到了整整一代人

  《巴黎浮世绘》-迈克尔•哈内克,每一个长镜头都以隐黑结束,下一个镜头才出现

  《趣味游戏》-哈内克这部早期电影真正总结了胶片电影的最后时光那种不安的,即将消亡的感觉

  最后提到了伯格曼《假面》中一个电影融化的场景

  《电影史话》 第14集 (The 1990s)

  重点概述:新技术的诞生,数字时代开始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角斗士》-雷德利•斯科特在数字时代初期拍出的宏大史诗般的全景镜头

  《终结者2》-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将拍到的影像传入电脑,然后画上光亮的外表,动作和反光,让真人看起来像是水银,这项技术就是CGI

  《起锚》-真人和动画合成的最早溯源

  《侏罗纪公园》-斯皮尔伯格让我们感受到逼真得可以闻到呼出气味的恐龙

  《泰坦尼克号》-卡梅隆拍出了我们一直想看到的巨轮沉没的大场面

  《玩具总动员》-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主流故事片

  《女巫布莱尔》-低端的数码摄像机设备,网络营销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乔治•卢卡斯完全没用胶片拍摄的电影

  《十面埋伏》-张艺谋结合了惊艳的中国舞蹈和鲜艳色彩的CGI

  在90年代,《辛德勒的名单》《洛城机密》和《沉默的羔羊》都属于40年代严肃的类型片,只不过换了新的包装,但当时的真正特色是讽刺和后现代主义

  《好家伙》-结尾处斯科塞斯让人物直视镜头,一种典型的后现代做法

  《火车大劫案》-《好家伙》中乔•佩西对着镜头开枪就是斯科塞斯对本片的模仿,电影套用电影是九十年代的家常便饭

  《低俗小说》-昆汀登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黑帮片之一,昆汀的话痨赋予了美国剧本创作新的生机,这种着重强调日常对话的超现实主义被称为“塔伦蒂诺风格”

  《杀死比尔》-昆汀邀请袁和平为本片设计武打动作

  《落水狗》-戴着墨镜的人用双枪打警察、死亡三角、广角镜头切换成特写镜头、抢劫失手的小偷、警察卧底,这是昆汀对林岭东《龙虎风云》的一次全面模仿

  《不法之徒》-不只是香港警匪片,戈达尔的艺术片也是昆汀的模仿对象

  《天生杀人狂》-奥利弗•斯通导演,昆汀剧本,可以看出,在视觉上,昆汀是一个传统主义者. 斯通用胶片拍摄,移动摄影机,绿色色调,另一个主观镜头,正常色彩,手持摄影. 这种多风格的混合,几乎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定义

  《米勒的十字路口》-科恩兄弟登场!视觉效果和故事讲诉的大师,用一顶帽子开启了九十年代

  《影子大亨》-典型的科恩兄弟式人物,笨头笨脑,不性感,想法怪异

  《逃狱三王》-笨头笨脑的乔治•克鲁尼

  《谋杀绿脚趾》-瞪大眼睛的杰夫•布里吉斯,像三十年代的歌舞片,超现实主义的味道,科恩兄弟对人物的喜爱赋予了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心

  《我自己的爱达荷》-格斯•范•桑特登场,九十年代最大胆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美国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

  《闪灵》-血从电梯里流出来的画面启发了格斯•范•桑特

  《大象》-格斯•范•桑特的代表作,用稳定器跟拍,关于年轻人的堕落,90年代没有哪部电影与电影史的关系比这部更复杂

  另一部《大象》,英国导演阿兰•克拉克的作品,桑特后来的《大象》就借用了它的名字和用稳定器跟拍的方法

  《盖瑞》和《最后的日子》都是桑特玩过《古墓丽影》等电子游戏后拍出来的,电影中从A走到B,必须切实地走到那,不能剪接

  《撒旦探戈》-贝拉•塔尔体现了行走之美,镜头史诗般地向前推移,纷飞的垃圾是表现主义

  《盖瑞》-格斯•范•桑特对《撒旦探戈》中行走之美的模仿,用真实的时间来走过真实的空间

  《让娜•迪尔曼》-固定的镜头,方形的构图画面

  《最后的日子》-《让娜•迪尔曼》影响了桑特的本片

  《98惊魂记》-桑特对希胖《惊魂记》的翻拍

  《悬丝》系列-马修•巴尼,把电影艺术和理念推向更远

  《机器战警》-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最大胆的两部讽刺电影之一,保罗•范霍文导演,爱德华•诺麦尔编剧,本片折射出里根时期的社会,反映了八十年代的商人心态

  《星河战队》-保罗和爱德华合作的两部讽刺电影之二

  《天使与我同桌》-简•坎皮恩关于潜意识的代表作品

  《钢琴课》-坎皮恩运用了非常主观的影像和声音来表达一个成长中女孩的内心世界

  《罗密欧与朱丽叶》-字幕、烟火、碎片剪接、快闪、合唱,巴兹•鲁赫曼的青春活力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红磨坊》-体现了巴兹•鲁赫曼在电影上的创意,音乐,爱情和大场面,后现代主义的狂野,一个狂热的、红色的,巴兹•鲁赫曼风格的电影世界

  《电影史话》 第15集 (2000年以来)

  重点概述:电影的回归和电影的未来

  提及的电影及导演:

  《劳莱与哈台之飞天两条友》-大猩猩的创新,电影史就是创新的故事,就是“大猩猩”的故事

  《金发维纳斯》-好莱坞最超现实的电影,穿着大猩猩的玛琳•黛德丽

  《华氏911》-纪录片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布什家族与中东的种种关系

  《谍影重重2》-努力想做成纪录片风格的保罗•格林格拉斯

  《山村犹

  《电影史话》影评(七):《电影史话》笔记

  边看边做笔记…可以和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结合起来看(2015-06-14)

  豆瓣显示这是去年6月14日写得短评,这条短评写得时候我可能只看了两、三集吧。打了个五星。当时还是电影小白,中外电影史别说背了,连看都没看过。

  现在看完发现不值五星,其中确实有些段落值得推荐,比如开头介绍的一些好莱坞的早期历史,女性主导,因为当时电影业被人瞧不起,后来有声电影华尔街资本才大量进入好莱坞;以及第三集对小津安二郎导演风格特点的七八点归纳,第四集对希区柯克特点的归纳。

  但整体下来不值五星。

  其他很多段落都只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谈,导演访谈也没有深入,每个人都只是几句话,这能给观众带来多大启发和思考?只不过是意思意思,出现就行,来给这部纪录片增加份量。有些类似电影节邀请各路世界名导拍出的集锦片。

  我看的版本是左上角有搜狐视频水印的那一版。其中在翻译上,导演名,电影名,有许多和现在不符的译名,做笔记去搜,有些直接搜不到。这是翻译问题。另一版字幕完全是混乱的。

  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的本身,如果你对电影史一无所知,平常只是看看院线片,开头介绍的一些知识,以及180°轴线原则,小津特点实例,这些确实会让人知识有些增长,但这些都只是零碎的,浮泛的知识,并不能做到深入化。像后面对六大洲导演的介绍,如果你压根没听过他们,看了,也就忘了。并不能做到让你看完这部剧就仿佛成为电影史学家,对从1905到2015,这110年,六大洲的各个流派都了然于胸,虽然都介绍到了,但只是太浮泛的,不深入的,只是介绍而已。

  如果你有一定的电影史知识,那么他介绍的一些流派或导演,对你来说早已背过,熟的不能再说,他说的你都知道,鸡肋。而有的考研不考没背的比如第三世界电影,像阿根廷,南美,非洲,瑞典,这些你都不知道,期待视野悖离,审美距离拉到最大了,各类陌生又拗口的导演和电影名,导致完全产生不了观看欲望。

  当然如果你时间多,像放寒暑假,那每天一部这样看看也无妨,如果你本身时间就不多,特别是考研电影学的孩子,别花时间在这部纪录片上,这15个小时还不如好好去看电影专业书籍,进步更大。

  这么说吧,如果考研电影学读背中外电影史和电影理论带给人的知识增量是10,那么这部剧最多是3,或者2,这还是做了笔记的效果。(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给人启发的,比如视听媒介所独具的优势可以相当出色的解释什么叫做 180°轴线原则,还有几次直视屏幕可以给我作为间离效果在电影中运用的写作素材)。

  所以如果你真想从业余爱好者进阶到影评人,那就去看书去吧(有些还要背过)。视听媒介天然的不具备深度思考性,看书才是进阶之道。

  ——————————

  以下是笔记:

  前三集写在笔记本上,有空补。

  ————————————

  第四集:1930s

  类型片的天下、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瑞芬斯塔尔、希区柯克

  逃避主义1939,女性《妮诺契卡》《绿野仙踪》《飘》

  鲁宾·马莫利安《爱我在今宵》

  希区柯克:

  1. 视点

  2. 证实不存在

  3. 特写

  4. 恐惧与震惊

  5. 与传统不同,从特写开始《第三十九级台阶》《毕业生》《情书》

  6. 对无声的再处理

  7. 特写是嚓的碰撞,高机位的镜头就是颤音

  ————————————

  第五集:1939——1952 战争的创伤与新的电影语言

  二战

  景深镜头

  约翰福特《关山飞渡》,深焦镜头

  一般用长焦镜头,营造浅景深的美化效果,背景模糊

  大景深增加空间感,

  后仿者《黄金时代》

  威尔斯

  深焦镜头:远近都清晰

  长焦镜头:近处清晰,背景模糊

  柴伐梯尼:电影要钻透生活

  希区柯克:电影不要钻透的生活00:20:45

  儿子差点被汽车撞两次,打破因果链条,发生就是发生了,不进入情节

  1941--1959 生产350多部调子灰暗的电影 后来被称作film noir

  英国:《生死缘》、詹宁斯《倾听不列颠》,查理一世、头盔、《第三个人》

  ————————————

  第六集:1953——1957

  道格拉斯·塞克

  詹姆斯·迪恩 埃及

  印度电影:

  1958,尤素福·夏因 3:07 《开罗车站》

  《纸花》

  古鲁·度特 印度的威尔斯

  雷伊《大路之歌》

  《女神》阿普三部曲

  《印度母亲》

  拉美

  巴西:《里约40度》

  墨西哥《唐娜·芭芭拉》 《珍珠》布努埃尔《被遗忘的人们》

  以角色为主的电影:《马蒂》《码头风云》《出租车司机》

  表演方法论

  法国 碧姬芭铎

  ————————————

  第七集:1957——1964

  费里尼、伯格曼、布列松(这三个导演的电影,人位于电影中心)

  雅克塔蒂

  巴赞:“当镜头足够广阔,能让我们的眼睛在里面游荡时,电影就是最棒的”

  戈达尔,用剪接表现同一个东西

  《美国舞男》

  意大利:

  帕索里尼、贝托鲁奇、莱昂内、维斯康蒂、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的舒缓长镜头为以后三个欧洲导演奠定基础:

  他们是:匈牙利的米克罗思·杨索、贝拉·塔尔、安哲罗普洛斯

  《流浪艺人》,镜头缓慢后移,关注街道和关注人一样,而在传统,会先交代环境,然后特写,安哲没有给特写。

  西班牙电影:讽刺弗朗哥政府

  《轮椅》、布努埃尔《维莉迪安娜》

  阿莫多瓦《我为什么命该如此》

  [瑞典]维尔戈特·斯耶曼《我好奇之黄》

  《母亲与娼妓》让·皮埃尔·里奥

  ——————————————————

  第八集:1965—1969

  波兰:

  安德烈·瓦伊达《灰烬与钻石》

  波兰斯基

  前捷克斯洛伐克:

  专注于动画片 木偶片 伊里·特恩卡是领军人物1965《手》

  米洛斯·福尔曼

  凯提洛娃《雏菊》

  匈牙利:

  杨索《红与白》、90s贝拉塔尔

  前苏联:

  塔科夫斯基、索库洛夫、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日本:

  大岛渚、今村昌平

  印度:

  李维克·伽塔克《可悲的谬论》、玛克考尔:“戈达尔拍得电影比正常节奏快,我需要比这慢”(牌苹果掉地

  巴西:

  格劳贝尔·罗萨

  古巴:

  《我是古巴》

  伊朗:

  1962,费尔罗·费洛克扎哈德《黑房子》

  塞内加尔:

  1960独立,总统是诗人,塞姆班《黑女孩》

  英国:

  自由电影,愤怒青年、卡雷尔赖兹、《鹰与男孩》、理查德·莱斯特拍摄披头士纪录片

  美国:

  直接电影:德鲁小组1959《选战》纪录片、

  地下电影:安迪沃霍尔,1963开始拍电影

  摄影师韦克斯勒导演《冷酷媒体》

  《2001 space oddity》

  ————————

  第九集:70s美国新好莱坞

  迈克尼科尔斯、米洛斯福尔曼、丹尼斯霍普、罗伯特奥特曼、科波拉、马丁斯科西斯

  《第二十二条军规》《消防员》《最后的电影》

  施拉德《taxi driver》 存在主义

  主人公在结尾得到女人拯救:《扒手》《美国舞男》《迷幻人生》

  查尔斯·伯内特:黑人电影(戈登·帕克斯、乌斯曼·塞姆班)

  《杀羊人》

  博格丹诺维奇

  萨姆佩金帕

  泰伦斯·马立克

  《歌厅》

  《教父》:北极星式的照明,光从头顶打下

  Film noir 《China Town》 罗伯特·唐恩

  抄袭、借鉴怎么区分

  吴宇森《纵横四海》、特吕弗《朱尔和吉姆》

  文白《夏洛特烦恼》、科波拉

  昆汀

  ——————————

  第十集:1969—1979

  新德国电影:

  德国婴儿潮

  《深锁春光一院愁》

  冯·特洛塔

  意大利:

  帕索里尼 生命三部曲(天方夜谭) 1975死于谋杀(波兰斯基)

  贝托鲁奇 视觉美感(《同流者》)

  英国:

  肯·拉塞尔(英国的费里尼)《恋爱中的女人》、《演出》(《假面》)关于身份认知

  澳大利亚:

  尼古拉斯·罗格《姐弟荒野历险记》

  彼得威尔《悬崖下的野餐》慢镜头营造神秘感

  《我的璀璨生涯》山姆尼尔,女性电影

  日本:

  土本典昭 纪录片

  原一男

  第三世界电影:

  1969以后,政治性的,在非西方国家拍摄的

  非洲(叶如巴尔)、南美、中东伊朗

  埃萨俄比亚:海尔·格里玛《收货:3000年》

  非洲:

  塞姆班《哈拉》(塞内加尔从法国的殖民地到后殖民)

  吉布列·迪奥普·马贝提开创了非洲的现代主义 1992《土狼》(剧情和《老妇还乡》一样?!)

  萨菲·法耶,非洲第一位女导演,1974《来自乡村的信》

  七十年代中东的电影都涉及身份认知和民族解放的主题

  库尔德人,伊尔马兹·古尼《希望》,《自由之路》

  南美:

  《智利之战》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盗贼爬上高塔

  ——————————

  第十一集

  票房大片:印度1975《复仇的火焰》

  香港电影,功夫片,胡金铨,李小龙

  “看这优雅、设计精美的电影,如果约翰·福特喜欢研究佛教、芭蕾和零重力,他或许也能拍出胡金铨式的电影。”

  吴宇森,深受黑泽明和萨姆·佩金帕影响,使用多部摄影机拍摄枪战,其中一部分移动摄影,慢镜头,唯美

  非线性编辑系统

  袁和平《黑客帝国》

  香港功夫片反重力

  徐克

  宝莱坞《莫卧儿大帝》、古尔扎《季节》

  泰戈尔(宝莱坞的王后)

  阿米特巴·巴强(宝莱坞国王)

  阿拉伯电影,阿凯德《使者》

  埃及先锋导演,尤素福·夏因《麻雀》

  美国:

  票房大片,巨片时代《驱魔人》、《大白鲨》、《Star War》

  《第三类接触》《侏罗纪公园》视点升高,音乐响起,

  ——————————

  第12集:1980s

  中国第五代

  印度?无字幕

  苏联电影《自己去看》

  无字幕不知道说的哪儿

  波兰 基耶斯洛夫斯基 《杀人短片》改变了波兰的死刑法

  非洲:加斯顿·卡波雷《上帝的礼物》、苏莱曼·塞西《光之翼》(《光明》)杀自己的父亲

  美国:

  大卫林奇

  斯派克李,用倾斜的构图表现事物处于失衡状态,借鉴了《第三个人》

  独立电影夫妇组:导演约翰·塞尔斯和制片玛吉·兰奇

  法国:

  吕克贝松《地铁》

  卡拉克斯

  西班牙:

  弗朗哥政府瓦解

  阿莫多瓦披头士纪录片

  维克多·艾里斯《日光之梦》

  英国:

  右翼政府

  《我美丽的洗衣店》

  特伦斯·戴维斯《远方的声音犹在耳边》 缓慢叠画、对称构图

  格林纳威

  德里克·加曼《英伦末路》

  大卫·柯南伯格《录像带谋杀案》《撞车》

  加拿大:

  诺曼·麦克拉伦,获奥斯卡,逐格动画,两个邻居

  《蒙特利尔的耶稣》

  ——————————————

  第13集:1990-1998 数字时代来临前胶皮电影的最后时光

  伊朗:

  《苹果》

  父女马克马巴夫《无知时刻》自传

  台湾新电影侯蔡

  日本恐怖片 冢本晋也《铁男》、午夜凶铃、三池崇史《切肤之爱》九十年代的日本导演把静止作为暴力的原点,几乎有些禅意。日本人对原子弹的恐惧、对机械、对录像带、对女人

  致力于反映真实:

  丹麦Dogma95

  法国:

  马修·卡索维茨《怒火青春》

  布鲁诺·杜蒙《人性》

  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土狼之旅》)

  比利时纪录片导演让·皮埃尔,吕克·达内《罗塞塔》

  多洛塔·肯杰尔扎沃斯卡

  维克多·利萨克夫斯基 纪录片 93min

  迈克尔·哈内克《未知密码》《趣味游戏》(funny games)直面荧幕,对着观众眨眼睛,打破观众—演员二元对立,间离。被剧中人注视的那一刻颇有些心惊肉跳之感。

  ——————

  第14集:1990s,数字化和后现代主义

  从赛璐璐胶皮到数字CGI技术

  现实失去其真实性

  现代到后现代

  modernism--Postmodernism

  Reality lose its realness

  《好家伙》结尾直视屏幕,后现代

  对着镜头开枪,套用《火车大劫案》

  昆汀《落水狗》——李修贤《龙虎风云》 00:15

  两处相仿:路口双枪射车里警察;结尾死亡三角用枪互指,卧底警察

  科恩兄弟《逃犯三王》

  格斯·范·桑特《不羁的天空》《大象》《杰瑞》灵感come from 电子游戏《古墓丽影》,摄影在背后跟着主人公走

  格斯·范·桑特摄影师—香特尔·阿克曼《让娜·迪尔曼》的拍摄手法——小津。固定镜头 rather than 移动摄影,机位低

  马修·巴尼《悬丝》系列片五部

  讽刺电影,导演保罗·范霍文,编剧艾德诺迈尔《机器战警》《星河战队》

  早期讽刺导演:巴克亨利《毕业生》《第二十二条军规》编剧

  澳大利亚简·坎皮恩《天使与我同桌》

  《钢琴课》第一个女性戛纳金棕榈

  早期好莱坞是女性的天下,现在只有3%的女性做导演或编剧

  巴兹·鲁曼《罗密欧与朱丽叶》《红磨坊》混乱喧闹流行歌曲大杂烩

  ——————

  第15集:2000以来 现实的回归,创新

  《劳莱和哈代》 背景是画出来的,大猩猩

  纪录片:

  《是和有》

  《华氏911》

  《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神枪手之死》

  摄影 莉莲·吉许

  努里比格锡兰《适合分手的季节》 大特写 局只拍摄人体吧部

  罗马尼亚:《无医可靠》

  阿根廷电影《无头女人》

  墨西哥:卡洛斯·雷加达斯《》

  韩国:李沧东《绿洲》、奉俊昊《杀人回忆》间离 直视屏幕、《老男孩》

  《绿野仙踪》《穆赫兰道》《梦的安魂曲》

  罗伊·安德森《二楼传来的歌声》

  五十年代《雨中曲》斯坦利多南用分屏对抗审查制度,罗杰·艾福瑞《诱惑法则》,分屏,但主角直视屏幕

  泰国 阿彼察邦 《热带疾病》

  亚历山大·索库洛夫《母与子》

  ————————

  尾声:2046 《inception》《暖暖内含光》斯约斯特洛姆

  《电影史话》影评(八):《电影史话》总纲

  ● 1895-1903启蒙阶段

  1895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

  电影一开始是固定镜头,全景镜头,35mm胶片,后来出现移动镜头,特写镜头,63mm胶片的革新。

  ● 1903-1918形成故事

  1903埃德温·鲍特《美国救火员的生活》,采用了连续剪辑,它可以保证时间的连续性(空间是破碎的),类似于讲故事的"后来"。

  1907法国的查尔斯·百代《被拴住的马匹》,使用了平行剪辑,类似于讲故事的"此时"。

  1908出现反打镜头的手法。

  1910出现史上第一个电影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

  1913用光最具创意的丹麦导演本杰明·克里斯坦森《神秘的X》,以及1922《女巫》。

  1913瑞典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英厄堡·霍尔姆》,以及1921《幽灵马车》。

  1906第一部故事长片澳大利亚《凯利帮的故事》。

  1911好莱坞搭起第一摄影棚。

  1914好莱坞第一部故事长片塞西尔·B·戴米尔《红妻白夫》,并出现轴线原则。

  电影革新者D·W·格里菲斯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党同伐异》。

  ● 1918-1928美国电影的辉煌与第一批革新者

  1912阿道夫·朱克创立名演员公司,1935重组为派拉蒙,现排第六。

  1912卡尔·莱姆尔创立环球影片公司,现排第四。

  1915威廉·福克斯创立福克斯电影公司,1935与20世纪合并成20世纪福克斯,现排第三。

  1918华纳四兄弟成立华纳兄弟,现排第二。

  1918俄国路易斯·B·梅耶创立梅耶电影公司,1924与米洛(1915),高德温(1917)公司组成米高梅,现属索尼旗下,现排第五。

  1919查理卓别林成立联美电影公司,后并入米高梅。

  巴斯特·基顿第一个杰出的喜剧场景设计者,代表作1926《将军号》。

  查理·卓别林被誉为电影界的狄更斯,后哈罗德·劳埃德深受他影响。

  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1922《北方的纳努克》。

  现实主义导演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1924《贪婪》。

  金·维多提倡表演中的现实主义1928《群众》。

  丹麦现实主义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1928《圣女贞德受难记》,极度追求简洁。

  ● 1918-1932电影的革新者

  现实主义的革新者。

  恩斯特·刘别谦改革喜剧电影。

  法国印象主义导演阿贝尔·冈斯1923《车轮》。

  德国表现主义导演罗伯特·维恩1919《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以及弗朗茨·朗1927《大都会》,F·W·茂瑙1927《日出》。

  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路易斯·布努埃尔1929《一条安达鲁狗》。

  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

  日本人文主义小津安二郎1932《我出生了,但》,以及沟口健二。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阮玲玉主演的电影。

  ● 30年代美国和欧洲电影光辉

  有声电影出现,1927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后形成各种有声类型片:

  歌舞片1932鲁宾·马莫利安《红楼艳史》,1933《1933淘金女郎》。

  恐怖片《魔像》,《科学怪人》,《无脸之眼》。

  黑帮片1931《国民公敌》,霍华德·霍克斯1932《疤面煞星》。

  西部片约翰·福特1924《铁骑》、1946《侠骨柔情》。

  喜剧片霍华德·霍克斯1934《二十世纪快车》、1938《育婴奇谭》。

  动画片华特·迪斯尼1928《米老鼠:疯狂的飞机》,1937《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法国电影非类型化电影:

  让·谷克多1930先锋派(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电影《诗人之血》。

  诗意现实主义导演让·维果1946《操行零分》。

  诗意现实主义导演马赛尔·卡内1938《雾码头》、1945《天堂的孩子们》。

  人道主义者让·雷诺阿1939《游戏规则》、1937《大幻影》。

  巴西导演马里奥·皮索托非类型片1931《界限》。

  德国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导演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独到之处:

  视点,摄影机即为人眼睛,这一观点的灵感来源于幻影移动拍摄。

  电影高于生活,他的电影会剪掉日常生活,而用逻辑替代。

  恐惧来自于恐惧将要来临的时候。

  特写是故事中戏剧性的标记。

  特写到近景到全景的应用。

  有些惊险的场景没有用戏剧性的音乐,而是低声的对白。

  高机位的镜头应用。

  ● 1939-1952战争的创伤与新电影语言

  约翰·福特1939《关山飞渡》,创造了大透视大景深的新视觉潮流,它拥有更纵深的场景,爱森斯坦甚至把这当成一种蒙太奇(观众眼睛在做剪辑)。之前的电影潮流大多用长焦镜头,来营造浅景深的美化效果(背景模糊,目光明亮,头发柔软)。

  后来,奥逊·威尔斯1941《公民凯恩》就采用这种深焦摄影的手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继先锋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追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表现人民对冷酷的资产阶级和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反映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罗伯托·罗西里尼194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托里奥·德·西卡1948《偷自行车的人》。

  黑色电影比利·怀尔德1944《双倍赔偿》,以及霍华德·霍克斯1946《夜长梦多》,约瑟夫·刘易斯1950《枪疯》。

  40年代末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电影的冲击,以及电影反垄断法。

  吉恩·凯利主演的歌舞片1951《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2《雨中曲》。

  英国迈克尔·鲍威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电影1946《生死缘》。

  亨弗莱·詹宁斯诗意现实主义电影1942《倾听不列颠》。

  卡罗尔·里德悲观主义电影1949《第三个人》。

  ● 1953-1957世界各地的情感戏剧片

  埃及尤瑟夫·夏因拍的情节剧1958《开罗车站》,情绪变化的镜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焦躁不安、压抑与愤怒。

  印度现实主义电影萨蒂亚吉特·雷伊1955《大地之歌》,表现的情感是平静的,不像其他情节剧情感是爆发式的。

  1957《印度母亲》,表现了一种浪漫与拼搏的情绪,被誉为“印度的《飘》”。

  “印度的奥逊·威尔斯”古鲁·杜特1959《纸花》。

  中国谢晋1964《舞台姐妹》。

  日本导演黑泽明1954《七武士》,营造诗歌意象的冲击力。1957《蜘蛛巢城》。

  巴西导演内尔森·帕雷拉·德桑托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55《里约40度》。

  墨西哥导演费尔南多·德·福恩特斯的情节剧1943《唐娜·芭芭拉》。

  埃米里奥·费南德斯1947《珍珠》。

  路易斯·布鲁埃尔1950《被遗忘的人们》。

  美国电影出现彩色宽荧幕。

  道格拉斯·瑟克1955《深锁春光一院愁》,揭示五十年代美国梦,既墨守成规又不善良的本质。

  尼古拉斯·雷1954《荒漠怪客》,显示弗洛伊德式的性暗示,已经不能适应五十年代的电影。肯尼斯·安格进一步表明这种现象。

  纽约电视剧的发展《马蒂》。

  新的表演技巧-表演方法论,代表人物伊利亚·卡赞1954《码头风云》中的马龙·白兰度,尼古拉斯·雷1955《无因的反叛》中的詹姆斯·迪恩。

  五十年代四位美国大师的作品,奥逊·威尔斯1958《历劫佳人》,约翰·福特1956《搜索者》,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1958《迷魂记》,霍华德·霍克斯1959《赤胆屠龙》。

  英国大卫·里恩1946《远大前程》、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包含了对五十年代英国的情感,包括帝国的倾覆。

  ● 1957-1964新浪潮电影

  四位传奇式的欧洲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和费德里科·费里尼。他们的作品也都是个性化电影。

  瑞典个性化电影英格玛·伯格曼1953《不良少女莫妮卡》、1957《第七封印》、1963《冬日之光》,叙事手法新颖大胆。

  法国罗伯特·布列松四部监禁题材电影,其中之一1959《扒手》,他试图表现无形的不可言喻的超然的事物。

  法国雅克·塔蒂1958《我的舅舅》,表现出他和于洛对现代生活的感觉。

  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1957《卡比利之夜》、1963《八部半》的意识流风格。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没有共同的纲领,不组成一个流派,共同点是都反对传统电影的做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

  法国第一位杰出的新浪潮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62《五至七时的奇奥》,把思想呈现在影片上。

  阿伦·雷乃1961《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质疑什么是真实,以及不确定性。

  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四百击》,表现个性化和自我意识。

  法国新浪潮奠基人让·吕克·戈达尔1960《精疲力尽》,打破传统电影手法,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镜头,跳接剪辑。

  意大利新浪潮电影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1《寄生虫》,呈现罗马边缘的阴暗面。1964《马太福音》,以现实主义风格讲耶稣一生。

  赛尔乔·莱昂内1964《荒野大镖客》,采用了在宽荧幕中大景深的视觉风格,1968《西部往事》。

  卢基诺·维斯康蒂1954《战国妖姬》、1960《洛可兄弟》。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1962《蚀》,将人物放在边缘,以及人物在画面中消失。

  西班牙荒诞喜剧1960《轮椅》,具有讽刺意味。

  路易斯·布努艾尔嘲讽风格1961《维莉蒂安娜》。

  ● 1965-1969现实主义电影

  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电影或者说新浪潮具有多层面,个性化,自我意识,漫画效果,精神探索。

  波兰导演安德烈·瓦依达1958《灰烬与钻石》,将寓意隐藏在各种符号中。

  罗曼·波兰斯基1962《水中刀》,渲染一种幽闭气氛,1967《天师捉妖》,极具讽刺的恐怖片。

  前捷克斯洛伐克伊里·特恩卡1965《手》,讲述被打扰的生活。

  米洛斯·福尔曼1967《消防员的舞会》,则具有讽刺意味。

  现代主义创新性导演维拉·凯提洛娃1966《雏菊》。

  匈牙利米克洛斯·杨索1967《红军与白军》,运用长镜头唤起痛苦。

  前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关于人类灵魂的提升和超越,1966《安德烈·卢布廖夫》、1979《潜行者》、1983《乡愁》。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1964《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前卫大胆,充满个性化。

  日本现代主义表现为愤怒,大岛褚1969《少年》表现社会的贪婪,更愤世嫉俗的作品1976《感官世界》。

  今村昌平1963《日本昆虫记》,表现生活中的挣扎。

  古巴1964《我是古巴》。

  非洲电影之父乌斯曼·塞姆班1966《黑女孩》。

  英国新现实主义导演肯·洛奇1969《小孩与鹰》。

  六十年代是美国电影衰落的十年。下列是这个时期优秀的作品: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1960《惊魂记》。

  哈斯克尔·韦克斯勒1969《冷酷媒体》。

  丹尼斯·霍珀1969《逍遥骑士》。

  电影革新者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2001太空漫游》,风格大胆。

  ● 1967-1979新美国电影

  美国新电影充满了讽刺和大胆的风格,分三类型:讽刺电影,异类电影,趋同电影。

  讽刺电影:

  迈克·尼科尔1970《第二十二条军规》、1967《毕业生》。

  罗伯特·阿尔特曼1970《陆军野战医院》。

  米洛斯·福尔曼1975《飞越疯人院》。

  异类电影:

  丹尼斯·霍珀1971《最后一部电影》。

  罗伯特·阿尔特曼1971《花村》。

  弗兰西斯·科波拉1974《窃听大阴谋》。

  马丁·斯科塞斯1973《穷街陋巷》、1976《出租车司机》、1980《愤怒的公牛》。

  保罗·施拉德1980《美国舞男》、1992《迷幻人生》。

  黑人电影1977《杀羊人》。

  伍迪·艾伦1977《安妮·霍尔》、1979《曼哈顿》。

  上面几位导演的电影大都是关于人和环境的现实真相。

  趋同电影,在旧形式中注入更尖锐、更真实的内容来恢复它的活力: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1971《最后一场电影》。

  萨姆·佩金帕1969《日落黄沙》、1973《比利小子》。

  泰伦斯·马力克1973《穷山恶水》、1978《天堂之日》。

  鲍勃·福斯1972《歌厅》。

  弗兰西斯·科波1972《教父》。

  罗曼·波兰斯基1974《唐人街》。

  ● 1969-1979全世界身份认知电影

  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七十年代的电影是激进的,是关于身份认知的。

  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导演在地理、历史、阶级、性别和心灵上,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创新性的电影相互间极为不同。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74《恐惧吞噬灵魂》、1972《柏蒂娜的苦泪》,有一种美国风格。

  女性主义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1978《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

  擅长运用风光导演沃纳·赫尔佐格1981《陆上行舟》。

  意大利贝纳尔多·贝托鲁奇1970《同流者》

  、1970《蜘蛛的策略》。

  肯·罗素1969《恋爱中的女人》。

  唐纳德·卡梅尔1970《迷幻演出》,关于身份认知。

  英国1971《小姐弟荒原历险记》。

  澳大利亚彼得·威尔1975《悬崖下的野餐》。

  吉莉安·阿姆斯特朗1979《我的璀璨生涯》。

  日本激进电影,他们用开拓性的记录片,来重塑民族认知。

  土本典昭1971《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

  》。

  非洲乌斯曼·塞姆班1975《哈拉》。

  非洲第一位女导演萨菲·法耶1974《来自乡村的信》。

  土耳其尤马兹·古尼1970《希望》、1982《自由之路》。

  南美洲1975《智利之战》。

  ● 70年代流行文化中的创新

  香港功夫片胡金铨1970《侠女》。

  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将功夫片推向好莱坞。

  吴宇森动作片1986《英雄本色》。

  袁和平1993《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徐克1991《黄飞鸿》,1992《新龙门客栈》(制片,编剧),使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蓬勃发展。

  印度宝莱坞电影1960《莫卧儿大帝》,古尔扎1975《季节》。

  宝莱坞的王后泰戈尔,宝莱坞国王阿米特巴·巴强,及其主演的1975《复仇的火焰》。

  阿拉伯阿凯德宗教史诗片1976《上帝的使者》。

  埃及先锋导演尤素福·夏因《麻雀》。

  美国电影出现一批将想象视觉化的电影。

  恐怖片1973《驱魔人》。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1975《大白鲨》。

  乔治·卢卡斯1977《星球大战》。

  ● 八十年代全球电影创作与反抗

  中国第五代陈凯歌1984《黄土地》。

  张艺谋1987《红高粱》。

  苏联电影1985《自己去看》。

  波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88《杀人短片》。

  非洲加斯顿·卡波雷1982《上帝的礼物》。苏莱曼·西塞1987《光之翼》。

  美国大卫·林奇1986《蓝丝绒》、1980《象人》。

  斯派克·李1989《为所应为》。

  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约翰·塞尔斯和制片玛吉·兰奇夫妇1980《西卡柯七个人的归来》。

  法国吕克·贝松1985《地下铁》

  莱奥·卡拉克斯1991《新桥恋人》。

  西班牙佩德罗·阿莫多瓦反抗电影1982《激情迷宫》。

  维克多·艾里斯《日光之梦》。

  英国反右翼电影1985《我美丽的洗衣店》。

  比尔·福塞斯1981《葛莱哥里的女友》。

  特伦斯·戴维斯1988《远方的声音》。

  彼得·格林纳威1986《一个Z和两个O》。

  德里克·加曼1987《英格兰末日》。

  大卫·柯南伯格1983《录像带谋杀案》、1996《欲望号快车》。

  加拿大丹尼斯·阿康特1989《蒙特利尔的耶稣》。

  ● 1990-1998最后的胶片电影

  伊朗重现过去的电影,表达了对现实的崇拜。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1998《苹果》。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1996《无知时刻》。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1987《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91《生生长流》、1994《橄榄树下的情人》,对简单现实的热爱。

  香港王家卫美学电影1990《阿飞正传》、2000《花样年华》。

  台湾古典主义者侯孝贤1989《悲情城市》。

  蔡明亮1994《爱情万岁》,表达一种人生如“寄”的世界观。

  九十年代一连串的日本人的恐惧,对原子弹、对机械、对录像带、对女人的恐惧,造成了一代最具特色的恐怖片。

  冢本晋也1989《铁男1》、1992《铁男2》。

  中田秀夫1998《午夜凶铃》。

  三池崇史1999《切肤之爱》。

  丹麦提倡返璞归真导演拉斯•冯•提尔1996《破浪》、2003《狗镇》。

  法国马修·卡索维茨1995《怒火青春》。

  布鲁诺·杜蒙《人性》。

  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

  迈克尔·哈内克2000《巴黎浮世绘》、1997《趣味游戏》。

  ● 1990s数字化和后现代主义

  电脑生成动画CGI技术的里程碑电影詹姆斯·卡梅隆1991《终结者2》,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数码技术完成的电影之一。

  CGI创造的第一批生物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1993《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

  第一部全部由CGI完成的故事片1995《玩具总动员》。

  美国四十年代类型片的延续,1993《辛德勒的名单》、1997《洛城机密》、1991《沉默的羔羊》。

  马丁·斯科塞斯1990《好家伙》。

  昆汀·塔伦蒂诺1994《低俗小说》、1992《落水狗》。

  科恩兄弟1990《米勒的十字路口》、1994《影子大亨》、1998《杀死绿脚趾》、2000《逃狱三王》。

  九十年代最大胆的后现代主义格斯·范·桑特1991《我自己的爱达荷》、2003《大象》、2002《杰瑞》。

  马修·巴尼1996《悬丝》。

  讽刺电影导演保罗·范霍文1987《机器战警》、1997《星河战队》。

  新西兰简·坎皮恩1996《天使与我同桌》、2001《钢琴课》。

  澳大利亚巴兹·鲁曼1996《罗密欧与朱丽叶》、2001《红磨坊》。

  ● 2000电影创新的回归和电影的未来

  美国纪录片2004《华氏911》。

  2004《碟影重重2》,晃动的镜头,营造一种纪录片风格,即刺激又新颖。

  纪录片《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2007《神枪手之死》。

  土耳其努里·比格·锡兰2006《适合分手的季节》。

  罗马尼亚2005《无医可靠》。

  阿根廷2008《无头的女人》。

  韩国黑色电影李沧东2002《绿洲》,奉俊昊2003《杀人回忆》,2003《老男孩》。

  美国梦幻电影大卫·林奇2001《穆赫兰道》,2000《梦的安魂曲》。

  现实与梦幻结合的电影:

  瑞典罗伊·安德森2000《二楼传来的歌声》。

  罗杰·艾福瑞《诱惑法则》。

  詹姆斯·卡梅隆2009《阿凡达》。

  泰国阿彼察邦《热带疾病》。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1997《母与子》、2002《俄罗斯方舟》。

  如果电影的历史是创新、激情、打破常规的,那它的未来是什么?

  《电影史话》影评(九):《电影史话》Episode 10 - Movies to Change the World

  Episode 10 - Movies to Change the World

  【配音】

  十九世纪末,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闪亮登场,进入人们的生活。恰似梦幻。电影已成为今天数十亿美元的全球娱乐业。但是推动电影发展的,不是票房或演艺圈,而是激情和创新。那就让我们踏上世界之旅,亲自去找寻促进电影发展的动力吧。我们将从这些人的身上去发现,《雨中曲》的导演斯坦利•多南,澳大利亚导演简•坎皮恩,演员香川京子,她出演了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以及世界最著名的演员阿米特巴•巴强,还有马丁•斯科塞斯和斯派克•李,拉斯•冯•特里尔和黑泽明。

  欢迎收看《电影史话》:一部电影的史诗。一部穿越120年时光,浏览世界六大洲,上千部影片的宏篇巨著。

  【字幕】

  1969-1979 Radical Directors in the 70s Make State of the Nation Movies

  (1969年到1979年 七十年代的激进导演们和各国的民族电影)

  【配音】

  本章将走进维纳•赫尔佐格和尼古拉斯•罗格的原始电影,了解70年代如何创作身份认同和性等重大主题的影片。

  当人们提起七十年代的电影,大都会想到斯科塞斯和科波拉以及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然而,在洛杉矶的热浪和纽约的高楼之外,全新的电影世界在七十年代崭露头角。当维利•勃兰特成为西德总理,伊朗开始富裕,摆脱殖民奴役的非洲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在努力奋斗,日本变得更加激进时,德国、伊朗、英国,非洲、亚洲以及意大利等地的电影人,就自己及其国家提出了各种精彩的问题。二十世纪的二十年里,德国电影征服了整个世界,莱妮•里芬斯塔尔是位非常杰出的电影人,但是在三四十年代却误入歧途。二战结束,德国分裂,德发电影公司开始在东德制作电影,之后柏林墙竖起来了。在七十年代的德国,有很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因此,此时的德国电影注重身份认知和历史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个人,维姆•文德斯是年轻一代电影人中的一个,他们希望创作出一种新德国电影,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

  【同期】

  维姆•文德斯:新德国电影运动只不过是十五个无权无势的人团结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有力的同盟。

  【配音】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曾清晰地向采访者阐述:

  【资料画面】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德国新电影运动的目的,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基本思想是再次制作言之有物的电影,源自我们自身生活经历的电影。

  【配音】

  德国婴儿潮一代和他们的父辈间存在着巨大的代沟。他们的父辈要么曾投票支持阿道夫•希特勒,要么曾容忍他。西德繁荣的经济,让人们对二战时的大屠杀麻木不仁,新生的右翼小报对德国的一切都自鸣得意。西德新一代电影人知道他们不需要这些,那他们需要什么呢?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又是什么让他们的心情激荡呢?

  【电影片段】《狐及其友》Fox and His Friends (1975) (aka Faustrecht der Freiheit) 导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配音】

  法斯宾德说,最理想的是将电影拍得像美国影片那样漂亮,但内容不像他们。所以他选择了《深锁春光一院愁》,影片讲的是一位贵妇人因与她的园丁相爱,而被社会孤立的故事。

  【电影片段】《深锁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导演 Douglas Sirk

  【配音】

  他把这个故事重新拍成既不浮华又不唯美的影片《恐惧吞噬灵魂》。

  【电影片段】《恐惧吞噬灵魂》Ali: Fear Eats the Soul (1974) (aka Angst essen Seele auf) 导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配音】

  法斯宾德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移动镜头来表现这位夫人家庭的偏见。法斯宾德饰演了她的女婿。在这部影片里,这位女士之所以遭到社会歧视并非因为其情人属于工人阶级,而是因为他是黑人。《恐惧吞噬灵魂》讲述了人类身份认知的黑暗面,恰如法斯宾德两年前拍摄的另一部影片《苦涩的泪》。那是法斯宾德的第十三部长片,主角是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佩特拉,与她同住的助理马丽娜其实是她的奴隶。法斯宾德让演员们毫无表情地缓慢移动,看上去好像魂不守舍或精疲力尽。扮演马丽娜的伊尔姆•赫尔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扮演她自己,自始至终一袭黑色服装。现实生活中,赫尔曼是法斯宾德的秘书兼情人,法斯宾德对她的残忍令人吃惊,有时甚至在公开场合对其施暴。

  法斯宾德模仿的那部经典的美国影片《彗星美人》,那也是一部关于两个女人的影片,她们企图支配对方,酒精助长了争斗,两人都穿戴华丽。

  【电影片段】《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 导演 Joseph L. Mankiewicz

  【配音】

  不过,法斯宾德如同往常那样,把这部美国电影的故事推倒更远的地方。佩特拉迷上了身着棕色衣服的卡琳,并成为卡琳的附庸。作为背景的尼古拉斯•普桑的油画也是关于卑躬屈膝的主题,国王迈达斯请求酒神巴克斯帮他解除点金术的魔力。

  最终精神的折磨毁掉了佩特拉。她流着口水,独自一人呆在空屋子里,等着电话响起。新德国电影偷了美国电影的故事,又把它改得面目全非。他们钟爱好莱坞,却又嘲笑好莱坞在身份和爱情问题上撒谎。

  法斯宾德的电影常常涉及女性和局限的空间,而维姆•文德斯的影片经常涉及男性和开放的空间。法斯宾德受美国电影风格的影响,而美国本身及其乌托邦理想,则成为文德斯的起跳点。在他那部令人难忘的公路电影《爱丽斯漫游城市》中,摄影机降到一条小道的下面,对准吕迪格•沃格勒扮演的记者,他彷徨而麻木。文德斯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电影片段】《爱丽斯漫游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 (1974) (aka Alice in den Städten) 导演 Wim Wenders

  【配音】

  这是文德斯关于这一场景的笔记和故事板。后来文德斯让沃格勒在帝国大厦楼顶见到一位女士。在这里,他再次使用了美国的著名地标。他利用自然光拍摄,在忧郁的音乐中,沃格勒依然彷徨。

  十七年前,在另外一个电影世界,好莱坞导演里奥•麦凯瑞让加里•格兰特在同一地点邂逅黛博拉•蔻儿。不过这场戏是在摄影棚内拍摄的,视觉上准确,干脆利落,色彩绚丽,调控得当。而在文德斯的这场戏里,眼光飘移,使用长焦镜头,仿佛不知道该看什么,就好像是文德斯在说,记住那是什么感觉。文德斯通过与美国的关系,定义当代德国的特性,而我们的下一位导演,对性别更感兴趣。马格雷特•冯•特洛塔从当演员开始,这是她在法斯宾德一部影片中的演出,其风格可以说是德国的朱莉•克里斯蒂。

  【电影片段】《金石盟》An Affair to Remember (1957) 导演 Leo McCarey

  【配音】

  后来她单独指导了处女作《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片名中的人物克里斯塔抢劫了银行,但是冯•特洛塔拍出的抢劫是历来电影里最不紧张、最不强势的抢劫。影片中没有枪声,没有同步录音,只伴有柔和的音乐,冯•特洛塔着重描写了克里斯塔与银行职员之间的关系。银行职员开始时被她劫为人质,在影片的高潮,克里斯塔被警察逮捕,并与这名银行职员对质。

  【电影片段】《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The Second Awakening of Christa Klages (1978) (aka Das zweite Erwachen der Christa Klages) 导演 Margarethe von Trotta

  【配音】

  这位银行职员从始至终一直在找寻她,然后下边一幕发生了。冯•特洛塔采用特写镜头,几乎正对着人物视线,这种拍摄手法让两个女人之间显现出平等的交流。如果说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电影属于表现主义,并且是关于男人的。那么冯•特洛塔的电影则是印象主义的,描绘妇女在动乱时代的关系。

  七十年代的另一位德国导演走到地球的尽头以求发现自己,他是德国电影界里的狂人,一位探险者。十七岁那年,维纳•赫尔佐格横跨了苏丹,他也曾徒步从慕尼黑走到巴黎。1982年为摄制《路上行舟》,赫尔佐格及其摄制组将一艘真船拖上秘鲁森林里的山顶,这很危险,人们尽可能采取更安全的措施。在外景地拍的这个纪录片里,赫尔佐格用西班牙语激动地说,将船拖上山顶不仅是行为上的壮举,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资料画面】

  赫尔佐格:这部片子的中心象征意义所在就是,把一艘船拖到难以攀登的陡峭山顶。如果弄一条像巴拿马运河那么平坦的路,影片的中心象征意义就全没有了。

  【配音】

  让我们看看影片最关键的部分,人们看上去正在拖动大船,拍纪录片的摄影机放在离现场后边很远的地方,但拍到了人们欢快的情绪。此时,一根拖绳断了。

  【资料画面】

  赫尔佐格:你可以也可以有这些梦想,我和你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我能把梦想表达出来。所有的诗歌、绘画、文学或者电影全都是这样,事情就这么简单。

  【配音】

  在这次采访中,可以从赫尔佐格的眼神里看出他已经筋疲力尽。虽然他在谈论平常的事情,但几乎带着哭腔。如同帕索里尼,赫尔佐格也很罗曼蒂克,他对冯•特里格的女性主义或文德斯的美国风格不大感兴趣,却痴迷于原始生活。继约翰•福特之后,在我们的《电影史话》里,他是最重要的擅长运用风光的电影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导演们,在地理、历史、阶级、性别和心灵上有着极丰富的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创新性的电影相互间极为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所有这些电影都问到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那么我会是什么呢?

  【同期】

  文德斯:我们确实改变了德国人接人待物的方式。德国人不再关心德国的历史,法斯宾德则让德国人直面自己的形象和自己的历史,在这点上他远远胜过我们其他人。

  《电影史话》影评(十):史话目录补充

  第一集:电影的诞生 1900-1920(新的艺术形式)

  第二集:好莱坞的梦工厂 1920's(美国电影的辉煌与第一批叛逆者)

  第三集:表现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世界电影的黄金期 1920*s(世界上标新立异的伟大电影导演)

  第四集:声音的降临 1930's(美国类型片和欧洲电影的辉煌)

  第五集:二战后的电影1940's(战争的创伤与新电影语言)

  第六集:性于情节剧 1950's(膨胀的故事 世界电影的发泄)

  第七集:欧洲的新浪潮1960's(新电影的冲击 西欧现代电影)

  第八集:新导演,新形式1960's(新浪潮席卷全球)

  第九集:70年代的美国电影 1970's(新美国电影)

  第十集: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电影 1970's(70年代的激进导演们和各国的民族电影)

  第十一集:电影特效的兴起和亚洲主流电影 1970's(70年代和其后流行电影的创作)

  第十二集:对抗强权:电影中的抗议思想 1980's(全球电影创作与反抗)

  第十三集:新领域: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电影 1990's(数字电影来临前胶片电影最后的时光)

  第十四集:美国新独立电影和数码电影革命 1990's(数字电影之初 现实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失去了真实性)

  第十五集:电影的今日与未来2000's(电影的回归和电影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