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书中人》观后感10篇
《恋恋书中人》是一部由乔纳森·戴顿 / 维莱莉·法瑞斯执导,保罗·达诺 / 佐伊·卡赞 / 安妮特·贝宁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一):许我向你看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
你没有急着去开会,我也并非一身狼狈,我们一如往常,自然,平静,面带笑容,看着对方。这可能并不是我预想过的最浪漫,最意外,最惊心动魄的一见钟情,我甚至不知道你的名字,喜好,星座,血型,或许你是个外星人,都说不定。
但我知道,那都不再重要,重要的,该死的,终于让我遇见了你。
那一刻,我这个旁观者竟然想哭,为这荒唐的剧情,为这对备受捉弄的爱侣。而他却很平静,不见慌张,他微笑着看眼前这个女孩,蹲下来,翻开书,告诉她他就是这个矫情的作者,然后等待尬尴之后的重新开始,她难为情的笑容,她红棕色的短发,她眼周细小的纹路,她鼻子上的小窝,他都一概看在眼里,那么熟悉,又全新,陌生。她说我们能重新开始吗。他说,当然。她拿过书,并要求不要告诉她结局。他点头,一言为定。
他们坐在了一起。故事可能只是刚开始。
这一次,没有人知道结局。
当一些似曾相识的片段重叠,我又惊又喜,可这电影本身,又像,或不像,说是打着经典的牌,又有它自己的思想,坚持。它没有完整,透彻的解释原由,一直到最后,但反而不会让我觉得被欺骗,愚弄。是的,我接受这种剧情,我接受这种荒唐,我接受这种爱情。或者说,这本来就是爱情的样子,如梦如露如闪电,当你想看清它的样子,它却总消失,而在每一个失意的时刻,它却又出现,你并不责怪它,你需要它。这可能打破世间法则,但又怎样呢,半晌贪欢。与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自己也算半个写东西的。
十分理解电影里的凯文,因为我知道灵感给人的那种狂喜,也同样沉迷于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又自欺欺人的作法。但这种类似于造物主的意淫,凌驾,摆弄,真的很受用。因为你不必担心你被你笔下的人物背叛,它们来自于你的内心,并积极地为你分担,为你而劳,而亡。你一定会爱上它们,爱上这些本来就该属于你的部分,不会排斥,不会变异,不会因为性格不合等等狗屁理由,争吵,赌气,大打出手直至决裂,也不会因为想要为对方改变,而变得无助。上帝让亚当的一根肋骨成为他的爱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应该爱那个和自己最像的人。
可这格格不入的蓝本与爱人,并不是现实。你将因为你这不为所动的自私,顽固,付出代价,当所有事情不再按理出牌,你试图改变,却成了徒劳。你怎么能妄想制造一个完美的爱人呢,可怜的是,连你自己都这样糟糕。
“我这伟大的爱情故事,既真实又不可能。我希望她看了之后不会责怪我,于是我保留了许多细节,她的姓名,出生与成长,她的一切,甚至胎记,我将一概不提。但我还是禁不住要为她写这本书,为了告诉她,我为改变你而写的字字句句道歉,我为一切道歉,你在这里时,我对你视而不见,但当你离开了,我却觉得哪里都有你。有人看了,会说这是魔法,但坠入爱河确实是一种魔法,写作也是。有人曾经评论《Catcher in the Rye》小说难得一见的奇迹再度发生,一个人从笔墨与想象力中诞生。我不是沙林杰,但我目睹了难得一见的奇迹,任何一个作家都能证实,最幸福的文字不是来源于你,而是透过你呈现。她以全然的自我来到我身边,我只是有幸能在场,将一切记录下来。”
向爱情致敬,向写作致敬。
这两样东西可能都会毁了我,但我并不担心。
因为也是它们,创造了我。
离开summer的五百天,还会遇到下一个autumn。
如果凯文再遇到另一个Ruby Sparks。他会怎么想。
你知道吗,以前我不信命,更不信缘分,直到遇见你,我才发现自己有多迷信。原谅我愚蠢又做作的情话吧,但那都是真的。如果你知道我曾怎样的失去了你,或者遇到了无数个不是你的人,你就会原谅我,原谅我急于捧起你的脸,告诉你,我爱你。不管是什么,把你带到我身边,是上帝,是巫术,还是类似楚门世界的节目组,我不在乎,我不管了,让我们相爱吧,从遇见彼此的那一秒开始。
可同时,我们又如此幸福。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二):Here you are,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you .
《恋恋书中人》,翻译的真好。怀着对作家所有一切的兴趣看完了这部电影,很喜欢。
作家,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写作时痛苦不已,有时是止步不前的痛苦,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把自己的痛苦撕开来看,总之,他们是怪咖,是孤僻的一群人。这个作家也不例外,一个人住大房子,除了亲人与合作出书的伙伴,不与人交流。被前任女友甩了,渴望爱情却又不懂怎么爱人。
人生就是梦一场,这个故事也是一场梦,他在梦中创造了想象中的爱人,完全按照他想要的发展,在他自己的爱情模式中。小说中的人物来到了现实,多么奇妙又不可思议。作家只用挥挥笔,就能完全控制那个创造出的女友。开始,他觉得很好。然后,他厌烦了,再动动手指敲出命令改变女孩迎合自己。最后,女孩因为触及了他设定的爱情的底线,他再也受不了和她摊牌,剧情到达高潮,就在咫尺之遥,他用那台打字机,用自己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改变她,折磨她。残忍又悲哀。
其实,在那一瞬间,作家明白了,只不过是借由女孩之口说出,他在恋爱中设定了一系列的默认的规则,什么也不让对方做,直到对方打破一条,然后自己会无比失望,怀疑一切。作家不懂得怎么爱人。大闹之后,女孩走了,他默默在小说的最后几笔让女孩恢复正常。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切都是梦一场。
回到现实,他有是那个天才作家,他把这个故事出版了并大获成功。我很喜欢他在演讲中说的话,任何一个作家都能证实,最幸福快乐的文字状态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透过自身呈现。就像大家都对作家的想象力赞许不已,但其实,那不是想象力,而是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经历罢了。“她以全然的自身向我走来,我只是很幸运地捕捉到了”,作家在演讲的最后说到。
影片结尾给我们留下了美好了憧憬,一个全新的的他又遇到了那个女孩,不过,不是在作家的想象中,而是在现实。他们相视一笑,他们似曾相识。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三):是现实太多瑕疵,还是我太多苛求
一天,青年去找禅师。诉说自己的烦恼,他觉得自己的女朋友有很多缺点,自己不能忍受。这一次,禅师没有拿出那个莫比乌斯环。
电影的名字叫恋恋书中人,英文名叫露比 斯巴克斯 。翻译过来的名字让人不会错过这个名字是露比的书中人。露比来自美好的梦境和美好的想象。想象是美好的,因为透过想象,可以弥补现实的遗憾。想象是完美的,因为想象完全依我们的好恶,由我们改变。但是想象的完美仅仅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甚至完美本来就只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想象中。因为人的瑕疵,人自认为完美的想象也充满瑕疵。
凯文和他哥健身,抱怨说和他上床的女生感兴趣的不是他,而是想象中的他。当凯文找他哥说了自己的梦境和自己正在写的小说,给他看了手稿。他哥说,凯文不懂爱情。真实的爱情存在于真实的世界。在真实的世界中,苏茜曾经离开哈利,苏茜有时候会发飙,即使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哈利也觉得苏茜是他的梦中情人。与哈利不同,凯文的露比就是他的梦中情人。她的性格,她的经历,全是出自凯文。露比就是凯文对于女生的完美想象。
但是,完美的想象开始出问题了。凯文开始对自己的创造开始不满,但是每次的改动却让事情变得更糟。露比就是露比,不管是否完美,每个人都是自己所有经历的集合,任何突然的改变都显得多余。露比对于凯文本来就是完美的,但是有瑕疵的凯文接受不了这些完美。凯文的心意、愿望、要求随时在变化,而露比就是露比。疯狂的凯文最终发现,身为创造者的他可以对露比做任何改变,随心所欲,甚至是让露比像狗一样。但是他爱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随时满足他心愿的创造物。
是现实太多瑕疵,还是我太多苛求。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四):Dream Girl
很久没有看到一部能在我脑海盘旋这么长时间的电影了。如果不把想到的琐碎写点出来,完全无法静下心来做其它的事情。
在女孩从厨房出现的时候,我就被迷住了,不仅因为她可爱,还因为..,好吧,就是因为她如此可爱。(如莎士比亚在Romeo and Julie中所说:The woman is with the ear love, but man if can have love,actually is comes the love with the eye.)
不幸的是,我和男主角有着相当的软弱处。总是想要个完美的女孩,够漂亮,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是我,而非其它因素,自己却又太多的缺点而且并不想改变,甚至有些缺点都并不认为是缺点。导致现实是,甚至无法有一段正常的感情关系,总会有一些什么理由,或者懦弱不敢追求,或者觉得不可能不想尝试,或者认为没钱,不想背上房贷的压力,或者以追求梦想没有时间为由,总是能找到那样的借口避免去面对“追求中”这样的情况。
当前的现实是想和身边人分享我的经历感情,但是却没一人会懂,或能懂。然后,就这样,砰的一声,突然就有一段这样的感情,那好呀,我相信自己还是能够面对正常的一段感情的,我只是缺乏追求的勇气而已。如果出现这么个女孩,那当我看过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电影,想要分享,想要和人一起看一遍,或者一起寻找一些什么来一同经历的这些想法也终于可以成形。看到一些可能不为人发觉的细节或者幽默处也终于能够表达出来,不再闷着一个人傻笑傻感动了(例如Buffy里Angel送给Buffy一本书,是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我立马能感受到Angel的心,因为我背过其中的两首,很美,很美的爱情诗,也了解作者Elizabeth Browning和他老公Robert Browning的爱情故事,更深层次的感受到了Angel送这本书的心情,相比Buffy并没有那么明白这本书,感觉他们的层次高下立判;又例如本电影中的菲茨杰拉德,JD塞林格,都有一些作品的典故,没有读过或者不知道的可能会忽略掉这些细节),或者自学诗词和乐器时,也终于能有人成为我感情的载体,一同前进一同面对困难,不再是只能独自闷骚了。
(如果是我写出的女孩,可能和女主会有完全不同的知识背景,不过,也蛮可能就会像这般很多东西也不懂,像白纸般纯洁,这样我才好随便忽悠显得自己博学哈哈)
最初确认她的真实存在,不是自己脑子出了毛病时,那简直是太惊喜了。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但是事情没这么简单,对方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经历了最初的荷尔蒙爆发,一起疯一起耍后,也需要开始面对真实的生活。就算再漂亮,看久了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再怎么能分享快乐,也可能会有矛盾。毕竟幻想总是幻想,正如Ruby所说,这样下去就会像是变成了一个人,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人生,一个人并不是为另一个人而活的)
而空间即会造成隔阂,无法真正了解并信任对方的人,这样子产生的隔阂会越来越大。
好吧,如果可以一刻都不分离的话呢?这样子也会有矛盾,毕竟有些事情,没法两个人一起做。一个人的心思不可能永远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大千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和物,只在意一个人不可能也会变得太狭隘。这样的人不论是谁都会受不了的,即便是控制欲特强的人。
好吧,变回正常的女孩,而当她在聚会上被色鬼引诱却毫不自知,差点上当时,我和Calvin是同样的感觉,如果是我,我也会生气,希望她能好好处理,behave herself,但这控制欲也会让两人的关系降至冰点。
你永远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女孩,因为你自己本身也随时在变,没有人能够跟得上你变的节奏,如果有,那也只是你自己。所以才说,Calvin爱的是他自己的投影。我也一样。
虽然是科幻,但是处处都看到现实的一面,能不能改写对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相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永远没法成为一个人。就像Calvin他哥的家庭,虽然老婆出走过,也可能会再次离开,但是,这才是正常的两个人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只是要求对方配合自己改变,那么结果只会是悲伤。
只有在四个部分里,Ruby才算得上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存在:
开头的梦中,两人的对话(可以展开一段关系);
最初出现直到被第一次改变之间(经历最初的发展后,出现危机,Calvin却没有尝试修补而是简单地想要改变对方);
Calvin打下“Ruby was just Ruby”之后(再次发生争吵,又一次没有选择化解危机而是因为爱爆发出强烈的复仇心理);
结尾草坪上,两人的对话(经历了之间的那么许多之后,Calvin终于懂得如何去处理一段感情,也代表可以正常开始一段关系了)。
我其实一直了解,但是一直拒绝相信。我总还是想要有一个能“配”得上我的人,而忘了,能“配”上的只会是我自己的百变的内心投影。而面对感情上的波折,并没有永远让人顺心的女孩,不能一味让对方改变,只能选择耐心磨合再磨合,或者,分开。
我总是希冀曾经喜欢的女孩再一次出现在我面前于是我可以奋不顾身不再犹豫不前,或者有女孩肯奋不顾身地靠近我。但实际上,即便这般,还是会有千般问题等待着我。我必须从这悖论中走出来了。我其实早已明白,只是,在这部电影将现实硬生生地甩到了我脸上之后,我才清醒。
世界上是没有Dream Girl的,正如,我也成为不了谁的Dream Boy。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五):他能创造书写、控制培育他的女友,这个男人梦寐以求的技能却让他无爱
每一男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女神的模样,从颜值到身材,那怕腿型和手形都可能诱发一个男人的春梦。
如果你能随时调整你女朋友的外貌,siza,特别是性格,你是否觉得真爱就可以降临了呢?
一部带点奇幻喜剧小清新影片《恋恋书中人》就满足了所有男人的这点小梦想。
影片中,凯文是一位年少成名的天才小说家,在青春痘都还没有完全消退的年纪,他就获得了超越年龄阶段的关注。
在撰写自己的第二部小说时,他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女朋友离开了他,他因为性格孤僻也没什么朋友。他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一场春梦唤起了他的写作欲望,在孤独和渴望交流中,他的白日梦里出现了一位趣味横生的女主角,他给她取名露比!
他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写作,他打造的露比年轻时恣意妄为,辍学,爱上人渣,到处流浪,用动荡保持着自我的自由。
他信心满满的把这个人物给自己的哥哥看,却被哥哥泼去了一盆冷水!
这个 人物很有趣,但是她不真实,因为现实中不会有这样的女人,而爱情小说的读者大部分是女性,这个失真的角色不会引发她们的共鸣!
凯文的哥哥再补刀一句:我其实想说你不懂女人。
对此,凯文大为光火,当晚他就修改了露比的人物设置,性格特征。
第二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小说中的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女主角出现在了家里。
他期初以为自己发疯了。当他发现不光自己,其他人都可以看见她时,他激动的欣喜若狂。
而且他还发现,继续书写他的小说还可以不断修改露比的人设。
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哥哥时,哥哥打趣的问道:你有了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技能,你一定会继续书写,完善露比吧。
可凯文坚定的说,绝对不会再写,露比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
两人很快陷入了恋爱的甜蜜期。但恋爱当中的各种麻烦事也随之而来。
《恋恋书中人》其实是对普通爱情的一场隐喻,一次奇思妙想。
虽然恋爱中的人不同,但恋爱的过程和将遇到的困难其实大同小异。
比如从糖黏纸的热恋期滑落到冷淡期。从热恋果断到正常,新鲜感荷尔蒙消退必定需要两人调整自我和与对方的相处状态。
这时问题往往接踵而至。
热恋期会掩盖很多问题,当激情退热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真正考验两人爱情的时刻才到来。
磨合,需要两人都去调整,消磨自我,以便和对方连接。
一开始,露比开始希望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空间。这让本来就孤独的凯文异常难受。
可他没有想过,如果露比的生活中只有,露比何尝不是寂寞孤独的。
终于按耐不住寂寞,凯文拿起了纸,开始了修改。他把露比修改的成离不开自己的跟屁虫。
新鲜感刚过,麻烦又来。太粘人的露比同样让凯文受不了。
修改上瘾的凯文继续充当了上帝。他希望露比总是开心,总是独立。
好景不长,露比因为和其他男人有稍微亲密的交流,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让凯文强烈不满。
这一次,不是修改那么简单,凯文用愤怒,用侮辱对待露比。
这一幕极为恐怖,让小清新的影片抹上了暗黑的一笔。
凯文当面揭穿了露比的虚构性,同时不断当面修改露比,让露比发疯的成为他的木偶人。
他甚至让露比像一条狗一样匍匐在地上狂吠,他让她不断称赞他为天才,为上帝。
两人的关系由此陷入低谷!
但凯文回过神来时,露比已经害怕的逃开。
两人的爱情被愤怒摧毁、嫉妒、自私所摧毁!
凯文继续书写,他放走了露比,给了她自由。
他说他爱她。
第二天,露比消失了.......
凯文再次陷入人生低谷,直到他的哥哥鼓励他,“这么好一个故事,你真的可以尝试写一写,也许你会在里面获得成长”。
怀念露比的凯文,拼命的开始了小说,每一个字都饱含怀念,每一个字都带着羞愧,每一次字都爱情浓厚。
这本取名《女朋友》的书让他再次获得关注。
他在签名会上,说道,“你在我身边时,我看不见你;现在你不在了,却仿佛如影随形。”
凯文明白,当他第一次准备修改露比,满足自己时,他们的爱就变味了。
在爱情你来我往的冲突关系中,一方总是希望以自己定下的规矩去要求对方遵守。
但如果这只是你的规则,那只能你自己去玩。
好的爱情关系永远是趋向解脱的共行。束缚和缠绕带来的只有控制和禁锢。
爱情在里面最后会窒息。
通过这部小说的撰写,凯文终于直面了自我性格的缺陷,他的前女友其实早就指出了他的自我,说他只是希望找到另一个自我与他一同生活,凯文强行想要改变对方,控制欲旺盛,让对方必须大面积放弃自我才能共存。
在两人的关系中,凯文做的是吞噬对方,而忘记了爱情是相互培育,让自己和对方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恋恋书中人》以隐喻式的方式,在电影中造梦,以虚构和现实的交融道出了爱情的实质。
另一半,不是自己,另一半是我们失去之后的互补,而连接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需要时间的,但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完整。
影片的结尾,一句,我们可以“从头来过吗”,希望是对所有恋人的美好祝福吧。
片尾,女主角说“千万不要告诉我故事的结局”,
凯文回复,I promise。
真是一语双关的浪漫的回复啊!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六):恋恋精分人
我一直都认为,作家的精神世界是异于常人的,他们往往都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与此同时,我也认为,每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总有一个是自己的影子。
影片中,男主角因为一个梦,从而诱发了创作灵感,ruby 。书中的女主角叫Ruby。接着,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男主角从最初的兴奋不已到最后的崩溃边缘,一切因为书中人而改变原有的生活。
其实,ruby本来就是calvin的人格中的一部分,calvin把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描述塑造成一个独立的人格,然后去观察去自恋,并且由于这是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从而潜意识层面不允许这一个部分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所以不停地去修改,去修正,去和其他人格相平衡。
但是calvin在恋爱身份角色中在意识层面又希望恋爱的对象是独立和自由的,所以在修改之后又后悔,又再去将她恢复原状,这就形成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他是个渴望得到关注关心被人理解能够与人平等相处的人,但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太过于封闭,不愿意让任何人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朋友稀少,也基本不聚,唯一有个哥哥和心理医生常常去见。就像lila说的“你唯一想要的恋爱对象,是你自己。所以我成全你。”最后自己和部分人格之间的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终于坦诚相见,但是他们并不是平等对话,而是去惩罚那一部分人格,告诉她你是我的,你要受我控制,你要听我使唤。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冲突斗争中,没有别人会受伤。
大战过后,伴随着那一部分人格不能融合,calvin彻底分裂。按照心理医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要求,他把整个分裂过程写成小说。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七):The Girlfriend
This is the true and impossible story of my very great love. In the hope that she will not read this and reproach me . I have withheld many telling details. Her name,the particulars of her birth and upbringing and any indentifying scars or birthmarks. All the same ,i cannot help but write this for her . To tell her:“I'm sorry for every word i wrote to change you,I‘m sorry for so many things. I couldn’t see u when u were here. And now u are gone,i see u everywhere。”
“One may read this and think it‘s magic, but falling in love is an act of magic. ” So is writing. It was once said of 《Catcher in the Rye 》:”That rare miracle of fiction has again come to pass.A humanbeing has been created out of ink,paper and the imagination.“
I am not J.D.Salinger but i have witnessed a rare miracle. Any writer can attest in the luckiest,happiest state,the words are not coming from you,but through you.She came to me wholly herself.I was just lucky enough to be there to catch her.
电影最后男主的这段独白是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部分。
觉得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应该叫《神奇的打字机》。不得不说,看完这个我已经深深的爱上的打字机打字的声音!质感很好!键盘打字的感脚完全比不了。整个配乐我都觉得好奇怪,一大早上的,为什么要配类似交响乐?
两个人跳水那段画面很好,很唯美。妈妈住的是神殿!!!大索尔好美!!!
男主边打字女主边演的那段很牛,女主各种演技好。
看到最后,女主消失我就在想,不会来个反转,让他再一次遇见她,像个陌生人。卧槽,就是这么韩剧!!!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八):要自由意志,不要被改造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恋人。
这里的“完美”不是指对方在别人眼里多么完美,而是完全符合自己想象和服从自己的意志。
男主嚎叫着:“我创造了你”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嗤之以鼻。
是,你可以创造她,可以让她说法语,可以让她打响指甚至是学狗叫,但是她要离开你,你设了屏蔽也阻挡不了她的心。她不爱你了,无论你让她如何声嘶力竭地重复“我爱你”也改变不了事实。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哪怕是创造出来的人,也应该有自由意志。
男人,你总是想要太多。你想要她独立又依恋你,知性且只在你面前性感,开心又不能过火。你有没有问过她想做什么?做什么最开心?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情侣存了改造对方的心思?
电影的结尾,男主遇到了“free自由的”前女主。这次,他再也没有特权,无法改造她了,只能去彼此适应。
合适就在一起慢慢变老,不合适就分手后还是好朋友。
多好~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九):关系中的男人很头疼
这里说的关系,可能是恋爱关系,可能是婚姻关系,总之牵涉到另外一个女人,那个让“他”迷恋不已又头痛不已的女人。
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以为遇到了此生的最爱。于是水乳交融,于是缠绵悱恻,于是海誓山盟,好像全世界的语言都不足以用来形容你对她的爱,全世界的空间都装不下你对她的感情。你变成了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鉴赏家,你敏感的双手和眼睛,捕捉得到所有关于爱情的信号。
但是在那之后,事情渐渐发生了变化。某天早晨起床,你觉得有点怪怪的,似乎生活并不如刚开始的那样理所当然,你想,也许是哪里不对,也许从一开始你做做了稍微有点错误的设定。某天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而这件事又让你想起过去的很多件事,这些事在当时也许微不足道,到再这个时候却累积起来,发酵为难以遏制的愤怒,甚至悲伤。你想,也许你从头就已经错了!
接下来,你有三种可能:
改变自己
改变双方相处的模式
改变她
一般来说第一种方式不是不可以,但是很难。有的时候,也许你觉得你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她看来,也许远远不够。
第二种方式需要她的参与,需要你们之间的协商、拉锯、妥协,最后你们会取得暂时的平衡。但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平衡还是会被打破,于是需要更多的努力。这种方式尽管困难,但至少是比较现实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或者说,存在于这部电影当中。
电影将男主角设定为天才作家是一个巧思。天才可以做任何事,天才几乎无所不能,既然爱因斯坦预言了原子弹,为什么一个勇猛的作家不能把头脑中的幻象变为现实?
于是这位作家有了一个自己幻象出来的女朋友,于是他同自己幻想出来的这位女友之间开始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关系。既然作家可以凭文字创造出一个”她“,他也可以凭文字改变她。当她因为有自己的生活而不能陪伴左右的时候,作家可以用文字让她变得像摇尾乞怜的小狗;当她悲伤不已,作家可以用文字让她开心得好似吃过百忧解;当她想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甚至离开他,他可以用文字囚禁她、操纵她。
但是,即便如此,他仍无法拥有一段真正的关系,他只是在跟自己玩耍。当一个人只喜欢跟自己玩的时候,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
虽然是主打奇幻的影片,但《恋恋书中人》所探讨的仍是现实问题。为了更加明晰这一点,电影还特意安排了男主角同作家前女友偶遇争吵的戏份,并特意用男主角哥哥的婚姻生活来作为一条似有若无的副线。
之所以有的人看这部电影感到无聊,只是因为他们并未陷入一段关系之中,或者还未遇到关系之中的那些暗礁急流甚至狂风暴雨。
突然想起莫文蔚的那首歌,“女孩,统统让到一边,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这部电影中的细微末节,就算你都体验,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恋恋书中人》观后感(十):我们都曾幻想过
看到电影的开始,我脑子里首先反映的是:这不就是我曾经想象过的事嘛!
一个出现于自己梦中的完美女孩,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我在无数个梦里刻画出来的那样,当我开心的时候她能完全理解我的快乐,当我悲伤的时候她能够陪我一起流泪,说出我心中反复念叨但是却没有说出来的感触。
这一切就好像在莫根那个森林中的魔法屋一样,一切都如同置身仙境,然而这一切也都是我自己的世界,我始终行走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我们能够完全同步,但这只是我自己的幻象,简而言之,我就是在跟自己谈恋爱。
Calvin和Ruby分手的那个晚上,这一切的阴暗面就暴露无遗,幻象中的女孩会歇斯底里会如同魔鬼一样狰狞,但是我还是能够无情的操纵她,因为她就是我,谁叫她的命运是由你完全操纵的呢,此时的她就是一个体现木偶,没有碧蓝海岸边的清纯无邪,没有秋日森林里的浪漫温情,有的只是你心中美好的幻象瞬间粉碎,一切对你来说都变得恐怖,就像瞬间阴沉下来的恐怖片场景,索然无味的背后都是直入心底的恐惧。
幻想毕竟是幻想,在我们想象的时候我们虽然总是有这样的企望,但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这一切不会发生,于是我们只有在人潮涌动的街上看见有长得像自己梦中情人的女生时才将这份幻想从心底拿出,细细地把玩一番,然后目送着背影消失在人海之中,告诉自己路还得走下去。
不过,这样比幻想成真应该更美好,不恰当的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