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单车少年》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单车少年》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15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单车少年》经典观后感10篇

  《单车少年》是一部由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执导,塞西尔·德·弗朗斯 / 托马斯·多雷 / 热雷米·勒尼埃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单车少年》观后感(一):固执单纯的少年

  一个男孩摊上了一个不太争气老爸,没依没靠地被送到收容所,这是典型的堕落青年修成桥段,要是剧情上再让这个男孩吸个毒,杀个人啥的,虽然也会给观众留下反思,但这么拍下去,那估计就成《今日说法之单车男孩的不归路》了。

  达内兄弟显然没这么做,这片还是要给人很大的希望。虽然也表现出男孩鲁莽的、没轻没重的出手,也有叛逆的、胡作非为恶习,但谁又能说父爱缺失泯灭了他的单纯呢。

  单车男孩历尽波折找到了父亲,却被用一袋薯片冷冷的打发走时,小男孩会回过头对他爸说:“你也来一片么?”;男孩被同伙出卖,一个人扛起抢钱伤人的责任时,他脑袋瓜立第一个蹦出的想法是用这笔钱帮他爸“赎身”;男孩的自行车被抢,他能一直追,纵使一眼就能看出这偷车的是想把他引到小树林约架,仍旧义无反顾。我看不到像成年人的那种算计,却看到了充满了你我少年时代同样的固执和单纯。

  而影片的结尾又再次给观众留下了强烈反差。卖报父亲正小心翼翼地指导自己儿子如何逃脱伤人罪责时,这个没爹可以拼的单车男孩从地上缓缓的爬起来,找到自己的自行车,一句话不说的离开,影片在此处收尾,字幕徐徐上升,留给观众的应该不仅仅是对主人公所表现出的豁达的敬佩,还应该包括对一种对父爱的思考吧。

  《单车少年》观后感(二):飞驰的单车带着童年一路向前——单车少年 影像语言分析

  单车男孩讲述了一个被父亲抛弃的男孩西里尔的一段儿时经历,影片的导演是法国的达内兄弟,达内兄弟擅长用记实记录手法表现人物的经历与人生轨迹不同于其他导演复杂的叙事手法与渲染,达内兄弟的电影更加真实简单,是一种纪录片的手法去表现电影的人事物

  一、影片画面景别的组成(中景叙事、特写重情)

  1、这部电影采用人交流展现故事发展,所以在交代人物交流中更多的采用了中景。这一景别主要主要表现人物上半身行为动作,构图的重点更多的是人物半身形关系情绪交流、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所以在整部电影中中景占了很大比重。片中以西里尔的视角为叙事模式与父亲,养母萨曼塔,坏小子之间的交往过程普遍采用这种景别。给观众更真实,更有距离感体验。也更加符合导演所惯用的“跟人物走”的记录理念。此外,中景在画面构成中也考虑环境,大篇幅使用也不会因此失去环境存在感。

  2、除了叙事使用的中景之外,特写镜头是穿插于故事核心中的另外一种镜头语言。特写镜头的画面极具造型渗透力和表情性质,能传达叙事情节,从而影响观众的心理。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表达,能够揭示人物形象深刻部分反映人物更丰富情感。片中西里尔的内心与情绪变化更多的就是靠特写面部表情与眼神来表现。那种带着恐惧、不舍、坚韧无助的表情,都是通过特写准确生动刻画出来的。在整个画面中细节视觉上就达到一种强调突出作用,还因为主人公的不同变化起到影片节点的作用,体现出西里尔这个孩子简单而又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对观众的心理暗示作用明显,让人感觉自己身处其中,视角完全跟随于这个孩子。影片以中景及特写这两个景别为主,中景着重讲故事,特写表现第一人称西里尔的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变化,虽然没有复杂的镜头语言,但仅仅这两种镜头的交织就足以将我们带入西里尔的世界。

  二、影片中镜头的使用以及映像图式(动静结合

  1、影片的视点从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点展开。所看到的完全是一个孩子的视角,没有导演的自我添加,没有观影者的相似想象,这是一个孩子在用自己的经历讲故事。

  2、构成镜头主体的人物位置,以西里尔所处环境为核心,她在镜头中位置始终独一无二的。这是西里尔独特的自我经历,在影片中,大部分的交流与追逐场景,所以前后排列与对面排列占据了大部分幅面。西里尔的位置不是刻意而为,而是镜头追随西里尔的方式,是一种记录他生活的最真实最自然形态,所以观众的视点始终聚焦在西里尔的身上,不会被其他视点所吸引开来。

  3、这部电影采用了更多的动作镜头,而在关系镜头与渲染镜头的使用上比较少见。也是有这个片子的记录特性决定的。动作镜头强调加强故事的连贯性,更加强调人物在影片中的作用。环境描写也随之变少,也使整个电影没有刻意的间隔与停歇。动作镜头在视觉表达上具有可看性。镜头排列中对叙事基础对话)、叙事重点(动作细节)、叙事渲染(动作方式)都有强化作用。影片中交流对话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就知道了西里尔的经历与故事,在细节上更是描写内心的重点。从片头开始,站在楼下不断地按着门铃,敲门到骑车找父亲再到给父亲送钱被父亲拒绝,这一系列的人物动作,就已经很生动的表现了西里尔对父亲的爱,是一种无言的付出。影片中动作镜头也很注重动与静的配合性格激烈的西里尔好动狂躁安静的西里尔孤独寂寞,对任何事情的抗拒。

  运动镜头不仅仅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也随着镜头一步步进入西里尔的生活与内心。抗拒的西里尔永远在奔跑,安静的西里尔总是那么的抗拒。直到得到关怀经历了挫折

  三、影片的构图与摄影机运动(奔跑与飞驰的单车)

  1、《单车少年》属于纪实构图风格,以故事的发展带动构图的进行。以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改变构图形式,带来节奏的变化,突出故事的戏剧性变化。

  2、男孩的单车是故事的线索之一,正是这架单车,让整个影片的节奏变化不一,也让整个影片动了起来。不断地骑车运动始终穿插着画面当中,但很多都是有倾斜角度的运动轨迹,它代表着内心激烈的西里尔。奔跑时也是带有对角线方向的跑动,由此将画面分割开来,形成视觉冲击,打破平静故事的平衡,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当心情不错的西里尔骑着单车的时候,则是悠然的,平行与画面的骑行,画面就是通过骑行角度的不同展现了男孩的心情与态度。通过构图的巧妙设计就掌握了人物的内心,也是导演讲这个故事的亮点脑海中永远是骑车飞奔的西里尔。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构图与运动带来的差异性

  3、影片中的运动使影片的节奏形成。运动的镜头是主要的拍摄手法。导演大量的使用手持拍摄,造成的不稳定感使故事更加真实,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而当人物运动,摄影机固定的时候,节奏随之变慢,就将整个影片节奏控制下来。

  4、大量移镜头的使用。为了配合快速运动的单车,横移与客观性镜头的跟拍组合成一组连贯的镜头。除了速度与手持跟拍以外,与画面构图的结合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影像故事。而结尾的横移加长镜头的组合,平稳而带有柔和的感觉。这样速度的变化其实就让影片有了特殊味道

  5、片中长镜头的运用。片子很多地方对西里尔使用了长镜头的跟拍,多是快速的跟随他奔跑或是街上单车的骑行。快速,景别也有变化,丰富了这个人物运动时的画面感。而长镜头也是对人物心理描写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观众很容易理解了这个男孩内心的狂躁与内心想法。影片的不断深入,西里尔也在一直改变,越来越慢、越来越稳定的镜头表现,也是对这个男孩最重要的刻画了。

  四、声音表现西里尔的内心世界(以孩子的逻辑认知理解世界)

  1、跟拍与更多的对话交流镜头带来的是环境声与人声充满与整个影片。言语的断续与连接是最简单的展示情绪的方式。爆发与沉默相对,西里尔所展示出的爆发力更多的体现在前面部分,这与对父亲对单车的爱有很大的关系。后面爆发点与沉默不语更多的是内心孤独落寞信任问题的斗争。导演用最没有变化的环境人声表现着这个孩子对人、事、物的态度。孩子则用自己的行为逻辑表达一切。这才是这部影片最真实的视角。

  2、配乐的使用。达内兄弟很少在电影中使用配乐,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却突破常规,加入了一段有着小高潮感觉的音乐。在配乐的使用上面,篇幅不大,共有四个时间节点中加入了配乐。分别是找不到父亲无助的躺在孤儿院的床上、听到父亲亲口对自己说不要再找自己、父亲拒绝了他偷来的钱还有结尾与萨曼塔骑车。很显然都是在情绪爆发点使用的这段配乐。配乐虽没有过多的含义,但却有着强化情绪表现力的作用。配乐的出现,让观众吃惊,甚至是让观众突然从故事里起了波折。但对主人公来说,这四个时间节点,则是这段儿时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让他懂得了很多,长大了很多。从无助到幸福,他的经历还有对自己的改变都是令人吃惊的,也让很发人深省

  五、色彩对影片的突出

  色彩在影片中的大部分都是自然而朴实。但对核心人物西里尔来说,始终是那件红色衣服。在每一个画面中都很刺眼,不仅仅他是故事的核心,而是每一次的矛盾冲突都是以他为故事点。红色是激烈、激情的代表。而西里尔内心也是这样的红色也是这样的突出。冲突与矛盾就是围绕那一种红色来描写。随着故事的发展,最后倒在树下的西里尔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骑上自己的单车远去。仿佛这时候红色都停止了流动。有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也是他内心平静的表现。他完成救赎,完成了对别人表示的歉意。红色不再激情似火,而更加单纯。

  《单车少年》如此的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也许对很多人来讲这是不可思议的,不可理解的。他的想法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但是他却是那么的执着,这一切都不是一个成年人能理解的了的。因为这是一个孩子,西里尔的视角,这是他的内心他的故事。导演阻止了一切成人思想对孩子经历的影响,毫无添加个人因素在里面。

  在我看来,也许这对每个人来说都算是一种回忆,一种回味。当你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现在想想也有很多事是你现在理解不了的行为。那时的孩子,单纯,简单的内心就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当你看这部电影时,回忆你的过去,你就可以得到一个与西里尔一样答案——童年的故事。

  《单车少年》观后感(三):偏执少年其实很柔情

  看完了,boy从树上掉下来然后醒了,接着就响起了片尾曲,还黑幕了,shit。居然就结局了。看惯了中国大片的观众肯定像我一样又惊讶又愤愤地摇头喊退票吧。

  我想说的是,咋门的张大师、陈大哥等人你们就永远害怕一个不够惊心动魄的结局和迂回曲折的剧情,会重挫票房指数是吧。所以,在中国你休想看到一部这样冷静的电影。我说,其实片里的所有镜头都那么实在,让人意识到,人生其实没那么绚烂,生活没那么多剧情。我们经历的一切,只是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特别,并不出众,即使是某些相似的遭遇苦难。如果你用一种近乎于碎碎念的方式叙述效果显然不能赢得各种讨论围观甚至攻击。但是直抵心间的那种感情,就那么容易触动内心封尘的昨天。昨天,还是10多岁的你,是否也曾经长期饰演一个偏执狂,对与错在你心里就像图钉一样,死死固定了,后来我们发觉真相并非如此的时候,却含糊带过,身边一切成熟的人和事把你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他们早就学会了用平稳过度的方式,对待那个叛逆、神经病的你。我想,我的少女时期大概就是这么过来的吧。所以,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用心默默地,去感谢那些包容过你的人,不用去报恩不用去行动,只是记在心里,然后在某一个时刻,用开玩笑以及温情口味去回忆那些事,最后,请别忘了,跟那些参与你的这段岁月的人,轻轻的说一声,有你真好。

  《单车少年》观后感(四):笔记

  把一个少年失去亲情渴望亲情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父亲刚刚消失时的否认,不愿接受现实

  对不负责任的父亲仍然抱有忠心,不愿意死心,仍是对现实的否认,不能放弃对父亲的爱,即便他糟糕

  用自我伤害来表达被压抑了的愤怒

  用叛逆行为引起注意

  父亲离去后,对另一个类似父亲的角色的寻找,让他很容易就被那个“dealer”拉拢了。他对之报以献给父亲的同样的忠心,和讨好,所以当dealer问他为什么愿意这么做,他说是for you。但是dealer仍然只是利用他,把他推下车时,他遭遇了第二次抛弃。两个糟糕的“父亲”角色,最后都视他为麻烦,所以他们要将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清除,他们拒绝责任。

  让人感动的是他和Samantha的关系。从一开始他没来由地提出要去Samantha家过周末,Samantha同意了,到西里尔犯错后向Samantha道歉,希望能够跟她继续生活下去,Samantha再度表现出来的谅解和包容。

  西里尔的生活里终于可以有这样一个角色,来陪他一起面对困难,对他承担责任,爱他。

  而一个孩子的爱可以是那么忠心、那么无条件的,Samantha的电话唤醒了昏迷中的他,而他只想抱起木炭,回到Samantha的家,和她,以及朋友们一起烧烤。

  是什么让他一开始向Samantha提出了寄养的请求的呢?和付出无条件的爱并存的,还有对被爱的渴望。他执着地表达着这种渴望,正是这一点让我流泪。

  单车代表着一种亲密关系的维系,最初单车是在父亲那里,后来父亲卖掉了他,Samantha帮助西里尔找回了单车,后来delaer又利用偷单车引西里尔上钩,结识了他。电影快结束时,Samantha骑着一辆稍大的单车,和他并肩骑在一起。对西里尔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关系。

  这种unconditional love让我想起拉斯冯提尔的《破浪》。或许只有孩子、疯子、一些女人,和上帝,才能付出这样无条件的爱吧……

  《单车少年》观后感(五):《自信车男孩》

  《自信车男孩》

  首先这个男孩Thomas Doret能有这么准确的表演感到很欣慰。

  1.男孩 西里尔 失去父亲家庭的关爱,变得急躁,除了父亲和他心爱的自信车,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

  2.他有一个表演特征是会不自觉的重复拨动某些东西,发出讨人厌的噪音,或是听不见别人的责问,然后突然的大叫一声,这个层次的表演是导演观察的准确,演员也拿捏到位。咬人是这类小孩的典型,他们不会用拳头打人,而是更原始的用咬的,我喜欢。

  3.他的爱很简单,只要你愿意对他好,他就认定你,有点像是小狗,很本能的。一开始他寻找父亲的爱。当找到了父亲,他简单的只要呆在父亲身边或是给他打个电话,他就愿接受一切。

  4.父亲这个人物是冷漠的,把他扔到孤儿院,就搬家离开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西里尔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坚持的要找到父亲。父亲是个失意的男人,吃软饭,和一家餐厅的女老板在一起,在厨房做厨师,他不敢得罪老板,连儿子想要在餐厅吃饭能多看父亲一眼都被拒绝。最后他告诉西里尔,永远不要再来找他,他没有能力照顾他了。西里尔 是一个没有悲伤情绪的小孩,但是难过,而表现的方式破坏,他开始抓破自己的脸,用头撞击车门,一个比父亲带种的性格。

  5.贩毒的小子很简单的就虏获他的信任,但西里尔也很直接的看清他,就像看清他父亲,不带任何的悲伤,他勇往直前,是我喜欢的性格,导演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小男孩角色,而在很多地方拿捏的准确,我想他们应该有一个原型可以观察,或是好几个,然后结合在一起,最后找到演员,再从演员身上发觉更本色的东西。

  《单车少年》观后感(六):很美好

  在过程中,被故事情节吸引。

  前几分钟,一直想知道,男孩的父亲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要抛弃男孩。男孩又为什么会一直迫切的想要找到父亲。找到父亲后,又惊讶于一个父亲怎么能够如此狠心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好像抛弃一个累赘。

  为什么萨曼达愿意抚养男孩,她为什么不求回报的在男友和男孩之间,选择了男孩,就算男孩那么叛逆,那么令人不解。

  男孩又为什么愿意帮助社区里的毒贩去抢劫报亭老板,他对待父亲的态度到底怎样变化了呢,他真的不会再去见父亲,像表面的那么云淡风轻么。一个个疑问,仍旧在我脑中集聚。但是我觉得,好像没有必要再去追究什么了,电影足够感动了。

  我感动于导演能够着眼于那么一个小人物,刻画出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动。生活是可以有很多种选择的,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被束缚、被限制,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常常忽略身边的美好。犯错的时候,还有个地方能够给予温暖,这感觉真是不能更赞。

  一切都那么简单,画面、配乐、对话...可是传递的感情却那么丰富。我词拙,表达不出来什么。但是真真正正的感觉到了我喜欢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

  《单车少年》观后感(七):单车少年不缺爱

  加西尔被父亲抛弃,被一家收容所收养。他叛逆,不愿意听从任何人的建议,不停的反抗,想方设法去寻找父亲送给他的自行车。他去了父亲曾经的住所,问过所有可能知道他父亲住哪的人。知道他有天要被抓回收容所中,他无奈下死死抱住了一个陌生人。这一抱,就是一生的缘分。这位女士工作普通,一名理发师,她帮加西尔找到了遗失的自行车,加西尔一直认为这辆车是被坏男孩偷的,直到有天他看到父亲贱卖这部自行车的广告,他失望透顶。

  加西尔三番四次请求卡帮她找到父亲。最后终于见到父亲,父亲却告诉他不要再见他。他被一个孩子蛊惑去做了坏事,万般无奈本想找父亲帮忙,父亲却害怕被拖累,让他赶快离开。最后还是卡帮他度过了难关。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有关孩子成长,有关被遗弃的孩子的故事。加西尔不是个好孩子,却也不是坏孩子。影片的结尾他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善良,学会了原谅。那些曾经不愿原谅他的人,他却原谅了这些伤害他的人,珍惜真心对他好的人。孩子的心很简单,他只想要有人单纯的爱他,让他不孤单。

  故事从一开始他就骑着单车,到结局他还是骑着单车。我想他真的爱父亲,也从不怨恨父亲。短短的故事里,没有眼泪来渲染悲情,没有大笑来突出治愈。一切都那么简单,生活大部分是平淡,不需要过多的眼泪和笑来说明多糟糕或多美好。愿加西尔拥有不缺爱的人生。

  《单车少年》观后感(八):影片中的三次配乐

  这应该算是达内兄弟最温暖的一部电影了。电影海报就选择了电影中最温暖的一个画面。西里尔和萨曼塔骑着单车相视而笑。当然达内兄弟的温暖不可能是温情泛滥,更像是残酷中的一抹暖色,可正因为人生的凛冽,些许的温暖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依旧是大量的手持摄影,依旧是关注弱势人群的生命体验,还有多次参演达内兄弟电影的杰瑞米雷乃,这是我们熟悉的达内兄弟。他们的电影很大一个特点是往往在故事的开端或者中途就让主角期待或害怕的事情有了结果,例如《他人之子》开始就让杀害自己儿子的少年进入了主角的生活,《罗尔娜的沉默》的中途,吸毒的假丈夫突然死亡,毫无预兆,这样影片的重心就变成了主角在事情发生之后的内心体验,使观众不会陷入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导演真正想要传达的讯息,也算是和好莱坞情节剧的一个区别。《单车少年》同样如此,影片开始的主题是寻父,可是在电影的中途,我们就知道父亲并不打算照顾西里尔,寻父的主题戛然而止。发现真相的西里尔要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才是影片的重心,对一个孩子来说,一定夹杂着对未知的迷茫与恐惧,确实差一点就迷失了方向。

  熟悉达内兄弟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影片竟然使用了三次配乐,这是一个新的变化。《罗尔娜的沉默》结尾,达内兄弟第一次尝试使用配乐。本片在三处使用了相同的简短配乐。第一次是西里尔被父亲拒绝后在萨曼塔的怀里失声痛哭,配上了简短的音乐。我想这个画面像是一个仪式,一个母子关系生成的仪式,配乐也有一些神圣的味道,就是此时萨曼塔决定要照顾这个怀里的男孩。她一定发现,西里尔比同龄的小孩多了一份成熟和世故,也更加顽劣,他常常撒谎,是辅导员眼中的问题少年,可是他越不服从管束,其实说明他越渴望被爱,越需要人的照顾,可是他的父亲显然不想承担这份责任,萨曼塔看清了西里尔的脆弱和无助,母性像本能一样油然而生。第二处配乐发生在当西里尔想把抢劫得来的钱交给父亲时,父亲的又一次拒绝。细细想来这个场景非常令人心酸,我愿意相信父亲是为西里尔着想,不想让他被警察带走,可这对西里尔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曾经可能认为父亲抛弃自己的原因是没有经济能力,可能期望过一旦父亲有了钱就会把自己带走,可是当自己向他提供金钱时,仍然被拒绝了,这让他明白了一个心酸的事实——父亲不爱他。西里尔独自推着单车离开,配乐响起,这像是另一个仪式,一个父子关系结束的仪式,很令人伤感。第三次配乐是在影片的结尾,当那一对父子在计划着怎样逃避法律责任时,西里尔爬起来,拒绝了那对父子的帮助,骑着单车离开,配乐再次想起,影片结束,西里尔用这种方式偿还了自己的过错。电影在这时产生了一种讽刺意味,父子关系,这是西里尔曾经多么向往的一种关系,可是眼前的这对父子显然无让让人认同,达内兄弟在这场戏透中露出的情感格外的温柔,他们似乎在让小西里尔放下心里的包袱,奢望一段不够和谐的父子关系,不如回到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身边。我想这真的是西里尔最好的结局,也让影片变得真的温暖。

  西里尔和萨曼塔骑着单车,前面的大桥就像是一条彩虹,真美。

  :经网友提醒,影片共有四处配乐,开头还有一处,特此说明一下

  《单车少年》观后感(九):低调的讽刺

  达内兄弟给了我们一片温情暖意,同时也给了一片低调讽刺。

  法国人的浪漫世人皆知,巴黎之夜总能叫人向往香榭丽舍大街的金黄灯光。但如果就此而狭隘的看待高卢雄鸡们的话,未免显得太过局限。因为,法国人还很温情,《单车少年》便可以作最佳代言人。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并非说它时间上不想好莱坞大片那样的冗长,也并非说它的拍摄方式就是简简单单的手持拍摄(其实这也挺不简单的),而是,只要你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嗨,原来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啊!但你嗨完之后,内心的温暖感和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哀愁感又会让你在回味的时候觉得,这其实是一部很不简单的电影。只是,它用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给我们最简单的真情,然后就将我们内心融化得不堪一击:这便是真情的力量。

  但就像所有简单的背后其实并不简单的故事一样,这部电影其实也不简单。

  达内兄弟并不想只通过这部电影来表达一个男孩的成长心理,当然还想表达点别的。那便是电影中或明或暗的几处讽刺。

  第一处,是小西里尔的父亲近乎决绝的抛弃自己的亲身儿子。这虽然是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引发观众入戏的关键线索,镜头一开始便给我们带入了西里尔寻父的线索。但就像所有达内兄弟的电影风格一样,线索的终点不是在电影结尾,而是在中途。中途就闪出来的西里尔父亲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抛却了西里尔,两次。这让故事的线索一下子好像就戛然而止了,但后面的心理变化还是将电影妙到了结尾。只是,这寻父到被父亲抛却的过程所折射出来的,其实是对现实里多数不称职甚至可以说不负责的年轻人的一种强烈讽刺。因为年轻,而对爱情随性而为,生下孩子之后,就都撒手不管,表面上看是因为经济原因无力承担,实则是一个毫无家庭经验的年轻父亲面对儿子的一种不称职的逃避。似乎犯这类错误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要是都选择不负责不称职的话,不知道要伤害多少少年的心。

  第二处出现在西里尔不接电话被萨曼塔和其男友找到之后,萨曼塔男友因为自身的愤怒而指责西里尔,遭到西里尔一句不痛不痒的顶嘴之后便怒发冲冠。嚷着萨曼塔要西里尔还是要他。当萨曼塔淡然的说选择西里尔之后,该男友气愤得摔车门而出,成为没有背影的过客。而这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是对多数男人自私自利的讽刺。一个自身并不宽裕的女人,尚能够出于善意和同情收养了西里尔,一个男人却容忍不了小男孩成长过程中的执拗,多少显得太过小气。

  第三处讽刺便是在结尾。报亭父子面对摔倒在地毫无动静的西里尔,商量着如何摆脱责任隐瞒真相,暴露着人性最脆弱的一面。而就当他们要采取某些措施的时候,西里尔如梦初醒一般的站了起来,谢绝了报亭父子的帮助,坚强而略带伤感的走出树林,捡上木炭,骑上单车,消失在街道里。这个镜头在音乐的伴奏下显得格外的悲壮又令人敬畏,男孩的成长遭遇和坚强让人很受触动。而此刻所折射出来的,便是对报亭父子的讽刺。西里尔从一开始的追寻父爱,想着建立美好的父子关系,却被不称职的父亲无情抛弃,对父子关系的渴望却并未消逝。而看到报亭父子在最后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恶心的心理态度时,西里尔所看到的这种父子关系又显然不是他所想要的。于是,报亭父子在影片最后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缩影。

  好的电影不在于故事的简单与否,而在于,它是否真正用心用情,也在于,是否对社会有教益。

  《单车少年》显然是一部好电影。

  《单车少年》观后感(十):无关仇恨

  父亲残酷的遗弃,“朋友”危难时的叛离,威胁生命的恶意。。。总总阴暗的现实,但他的心仍旧简单明媚,没有仇恨。

  开始一直觉得西里尔是一个太过自我的孩子,那么横冲直撞,那么一意孤行。所有人,所有迹象都明白的告诉他,他爸爸已经抛弃他了,可他还是要找爸爸。但看到他在爸爸面前的表现,一见面的亲吻,急切地让爸爸记下自己的号码,帮着爸爸干活。。。那些听话懂事的孩子,和之前表现出的执拗,不礼貌完全不同。发现他其实不是坏孩子,只是一个寻找温暖的孩子。后来,他还骑着单车在夜里大老远(要记得,第一次是萨曼塔开车去的)的把那笔钱送来给爸爸,他告诉爸爸他不会告诉警察,我真的相信警察一定不会从他那问出钱的下落,他是那样一个笃定的孩子。但作为父亲的人却说“你会让我坐牢的”,“不要再回来了”,看的我好心酸,但西里尔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对爸爸的不敬与仇恨,自己又骑着单车在黑夜中孤独的回去了,不知道一路上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最后一个 场景,看到他从地上突然爬了起来,似乎是听到手机铃声醒来的,他知道是萨曼塔打来了,能感觉到萨曼塔对他是重要的,最后他搓搓眼睛,还有那句“no”,面对那样一对父子,他内心还是那样的平静。突然明白萨曼塔为什么当初那样执意要为他付出那么多,她比任何一个人,都看懂了西里尔的心——一颗明朗,无关仇恨的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