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守望者》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守望者》经典影评集

2018-06-20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守望者》经典影评集

  《守望者》是一部由尹成贤执导,李帝勋 / 赵成夏 / 朴正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守望者》影评(一):焦躁青春,同 性之爱的小萌芽

  这个电影要勉强说是同性感情的电影,只能说是稍微有点搭界~

  一个高中混混少年基泰突然自杀了,他悲伤父亲想找寻儿子逝去的原因结果发现原因很意外,居然是被他最好的两个朋友东允和熙俊离弃之后,他实在耐不住那份孤立寂寞而死;这电影节奏有些缓慢导演尽力的想把这自杀陈述的更加合情合理,但怎么看都感觉有点小问题;基泰是班里的混混头目;他很沉迷那种当头的感觉,指挥着一群小喽啰,开心的老大;而熙俊算是个文静好孩子,他暗恋着班花;但班花去非常喜欢基泰;这是他们矛盾根源吗?他们组织了一次快乐的海边旅游,班花主动向基泰示好,但基泰很沉稳拒绝了--他仿佛很看重熙俊的友情,之后,他又在班花再次向他表白时候,明确的拒绝;--这一切说明,他非常看重熙俊的友谊;但当熙俊要求他讲清楚这事的时候,他又很强硬表现出不沟通---如果是为了照顾熙俊的面子,那么说明他够成熟体贴,但之后,熙俊由于对他的误会冷淡他的时候,那那些癫狂的表现,又太令人费解了;

  而东允又是他从小学开始的朋友了;但他并不属于基泰的喽啰帮,在基泰和熙俊发生纠纷的时候,东允很直接的帮助显得受欺负的熙俊,而这时候,基泰又开始挑拨东允和女友是非,讲些老娘们才掰扯的闲话;最终导致东允的女友自杀(未遂),从这几个基泰不要女人要朋友的表现来看,他仿佛真的很看重朋友之情;但他自幼丧母,缺乏温情;他表达感情方式内敛火爆;总之内敛的不是地方,火爆的更加不灵光;当他带着一脸绝望表情期盼东允原谅的时候,他的好友告诉他---真希望他不要活在这世上,他搞砸了一切;

  于是,基泰自杀了,他算是为朋友而死的吗?他的感情,某种感觉真的很像吃醋的女人--三个男生演的都不错,但情节,真的感觉有小小牵强的部分懵懂的男生,照说初恋都奔着小女生使劲啊,就基泰是个古怪例外;他眼里没有看到女人,只看到了哥们---真是他哥们的悲哀啊。

  《守望者》影评(二):逃不过此间少年

  电影最终定格在基太灿烂的笑容上,片尾曲响起,是这个故事里唯一能够温暖人心的调子。看到最后,竟然会对一开始的施暴者产生心疼的感觉。导演的剪辑给力,我几乎是带着疑问好奇心看到了最后。就像影片介绍一样,我想弄清楚到底谁才是加害者,谁又是受害者。可这两个角色似乎在这部电影里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基太是学校的小混混,恃强凌弱惹是生非。电影开始没多久他就在欺负百熙,但随后却是基太、东尹、百熙三个人铁路旁玩棒球的欢乐场景,那是什么改变了这两个人的关系呢?而基太父亲的登场又为电影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为什么最初的施暴者却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好吧,其实我一开始是把这个片子当成犯罪片来看的,我一直以为基太死于他杀,他父亲的追查是为了找出真凶来着。但随着影片的不断闪回,几个少年的间断回忆,一个阴郁悲伤的青春故事慢慢铺展开来。

  基太的家庭完整,没有妈妈爸爸忙于自己生意很少露面,所以他对家庭这个概念极其敏感,那是他不允许被侵犯的领地,是他辛辛苦苦想要隐瞒秘密。在朋友闲聊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他急忙岔开了话题,而这些让百熙有些不屑。基太愤怒了,他在放学后告诉了百熙他家的情况,用颤抖的声音说:“这就是我能聊的关于我家的一切,可以了吧?”不得不说这里李济勋的眼神太到位了,又凶狠软弱。这件事在基太的心中种下了矛盾的种子,也成为日后他对百熙拳脚相向的最重要的原因。而对于百熙,他对基太的不满早在那次不成功的联谊就开始了。自己暗恋的女孩却喜欢基太,而基太当着他的面生硬的给女孩难堪,让他尴尬生气。百熙在电影中两次对基太说道:“我是你的小喽啰吗?”他不屑于基太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也了解他的弱点,所以在转学前用一番“朋友论”彻底让基太抓狂了。基太怒不可遏地向百熙挥起拳头,这一切让之前一直在中间调解的东尹大为肝火,他对基太表示失望,带着百熙离开。在百熙转学之后的一次谈话中,基太故意告诉东尹他的女朋友世贞在之前的学校的不好传闻,使世贞自杀未遂。这一切让东尹再也忍不住了,他找到基太狠狠地揍了他,三个人的友情彻底地土崩瓦解。基太去看望休学在家的东尹,求他的原谅,而东尹冷漠态度让基太不知所措,直到东尹的那一句: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你的存在。他彻底崩溃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太在乎而伤害对方。基太缺少爱,所以他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他可以为了百熙拒绝宝琼的告白,可以在自己被东尹打之后却不允许其他人伤害东尹,可以在百熙转学之后专程把自己最心爱的棒球送给他。但安全感的极度缺乏让他将暴力的手伸向自己的朋友,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留住他们,但伤过的心是很难再愈合的。所以最终他用自己的生命来偿还这段他亲手毁掉的友情。可付出代价的何止他一个人呢?百熙被迫转学,东尹自动退学离家出走特别是东尹,导演将两次意识手法都用在了他和基太的对话上,在这两次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基太。原来他想要当老大的原因只是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原来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国民击球手,原来他一直觉得东尹是最懂他的人。可以把这些看成是东尹的潜意识,或许他后悔自己说出那么重的话,后悔自己没有察觉到朋友内心深处想法。但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基太死了,原来承载着三人快乐的站台如今只剩东尹孤零零一个人,和那只辗转了他们三人之手的棒球一起,等待着寒夜结束

  《守望者》影评(三):荒凉之夜,青春之殇。

  自07年开始,韩国电影学院设置了一个类似奖学金奖励单元,以三部短片,一部动画片门槛,选拔优秀的新晋导演。入围者将获得一年的课外时间,一亿元韩元以下的资金,用于拍摄自己的毕业大戏。本片导演尹成贤便是这名幸运儿,而《守望者》就是他用五千万韩元(约30万人民币)的奖金完成的长片处女作。

  面对“青春”这样一个庞大主题,影片依旧讨论的是“成长迷茫”,却明显区别于那些着力描写青春期骚动的《梦精记》、血腥与暴力并存的《火山高校》、抑或是关于“未婚先孕”一类未成年禁忌话题的《珍妮朱诺》。导演尹成贤并没有过分渲染这些本可以成为电影噱头的东西,而是通过让死去少年的父亲寻找儿子死因的过程中,一步步挖掘出当今社会带给青少年们的反作用力。在这个情节的设置上,与之前旬报第一名的《恶人》颇为相似——“谁是被害人?谁又是加害者?”这样的谜题作为本片最主要的线索,不仅成为了片中父亲心中最大的疑惑,也成为了从始至终一直纠结观众内心可怕漩涡

  影片开场7分钟,导演用散漫的景深镜头以及毫不安分的手摇感穿插在时间差之中,交待了三个少年之间的表层化矛盾,而随后“父亲”赵成河的出现暗示了儿子“基太”已经去世的事实。当观众还在疑惑基太是如何遭遇不测时,导演却依靠着戏中父亲的追查带着观众打开种种疑惑,只是,作为死者生前挚友的“见证人们”,在面对不同问题上的“供词”总是存在相当大的矛盾。对待不同的陈述,不只是父亲要做出艰难的判断,戏外的观众也需要做出一定的选择

  孤独叛逆

  年少时期的叛逆,多半来自于那青春期时莫须有的孤独感。当然,家庭总是为这份莫须有增添了一个可靠支点。基太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家庭对于自己的疏远,让他不得不依靠暴力博得其他人的另外一份特殊的关注,这也正是他对待孤独感特殊的反抗方式——只想发出声音,尖利而响亮的声音,可不知这只是零散音符,并不能成为呐喊的旋律。基太在学校的蛮横无理,成为了死党背叛的主要原因,却没人考虑叛逆的背后,究竟还存在着什么。

  当唯一让基太感觉到温暖的友情被诋毁时,他并没有选择与孤独作战;当低声下四的讨好并没有被理睬时,他硬生生地选择与孤独对峙。终究,百熙突如其来的转校,更是击垮了基太脆弱神经,他越是渴望交流,越是极度失望。他的交流幻想,已经熄灭,撩开帷幕眺望,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死亡。

  嫉妒与背叛

  当拥有的东西受到威胁,嫉妒像一种条件反射,成为了一种用以御敌的分泌物。正是这种源于本能、接近原始力量打破了基太和百熙的感情防线。本是出于好意的联谊活动,百熙暗恋的女孩却对基太表露了爱意。友情在此刻受到了爱情冲击,可以从百熙的眼神看出,他尝试性的隐藏嫉妒,但青春中的嫉妒太过坚硬,也过于炽烈,唯恐触碰内心阴暗面同时,却早已被其灼伤。

  因为爱,所以嫉妒;因为嫉妒,所以背叛。在青春这个如玻璃易碎的日子里,少年们显然没有接受考验勇气。而基太这个粗糙的、直来直往的男孩子,居然当着百熙的面,不解风情地拒绝了女孩。这一举动,着实戳伤了百熙的自尊心,更点燃了他心中背叛友情的导火索。此刻,百熙开始用背叛友情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基太吹牛的时候,表现出一副鄙夷的表情,并与他人谈及基太的家庭状况。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直接展现基太生长在怎样的一个家庭,但显然,家庭是基太心中无法触及的底线,也正因为百熙这次无意的挑衅,勾起了基太心中的怒火,促使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其中,导演并没有明确的划分谁对谁错,只是用一种蒙克式的呐喊,力量幽微地表现这对少年感情上的愈渐愈远。

  谎言逃避

  百熙离开的日子里,在基太心中,孤独变成了长明灯,而朋友却像是被拆掉的旧房子。最好的朋友背叛了友情,连联络都很轻易地被终断。隔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那些曾经一起挥汗奔跑打棒球的人变成了捉摸不透的陌生人,使得基太不知怎样去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维持尹东这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他选择了用散布谣言换取朋友的尊重。恰巧,谣言让尹东产生了动摇,而这样的动摇又换来了尹东女友对于生命的动摇。那些无法在阳光下晾晒的、无法清理干净坦然面对的,同时又无法摆脱的沉沦之感,几乎穿透了电影中每一个少年的青春期。这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也迫使每一个人不得不选择逃避——百熙转校,尹东退学,基太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火车站台是片中出现三次的场景。只是,随着情节的推进,少年们无声无息地离开了那里,只剩下那些个无比漫长却无比快乐的棒球时光

  本片名为《看守者》,影片却自始自终都未出现这一形象。一个看似并未出现的角色,又似乎存在于影片之中和影片之外。少年的死究竟是谁造成的过失,我们无从得知。而没有答案的结果,更像是现实生活中时常上演的事实。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正如本片在去年釜山电影节中的另外一个英文译名“Boys Into The Night”,黑暗中的少年们,在恒久的孤独中肆意地挥霍着青春,追随着一种消逝而去,迷失再迷失,失去成为重复无度的主题,而真实的拥有从来没有兑现。你与我,尘世间熙来攘往,无所依附,现实的镜像之后有突破不了的困境,有自残,有歇斯底里,有丑陋。所幸,还有吟唱与聆听留下来。在所剩无几的青春期中,孤独本身,就是聆听自己。有多少种方法丢弃,就有多少种办法补救,有多少种方法失忆,就有多少种方法维修

  我想,导演尹成贤拍此片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吧。

  :其实隐约觉得 基太那么在意百熙 是因为爱呢 ╮(╯▽╰)╭

  JULY.10

  LC

  《守望者》影评(四):好片。

  打开搜狐的首页看到了 守望者,冲着李继勋 去看了 守望者。

  刚开始,瞟到一眼简介,说是一男孩的死亡,后来再影片中看到,一直不愿意是看到 基太 的死。刚开始时因为基太是李继勋饰演的,后来我才真正觉得,基太 是不应该死的那一个。他没得到过家庭的温暖,没得到过女朋友的关怀,只是一群混混和他在一起。基太真正放在心里的却是东尹和百熙。

  我真看得压抑我喜欢虐一点的。在我眼里,他们仨,就是三角关系。

  很多评论都是说 ,基太太可怜了。我也不例外,

  导致基太自杀的导火线是 东尹的一句话,那太让我失望了。换做一般人,或许没人会想不开,去自杀。但是基太不一样啊,他是那么的缺乏安全感,多么渴望被重视,东尹却说,他本来就不应该存在。

  因为李继勋 而看的守望者,但后面,我发觉,如果我是影片中的一个角色,我会..............

  《守望者》影评(五):独立电影对于残酷青春的深刻描绘

  这是我看到有关青春期问题少年最棒的电影,似曾相识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很重感情,把友情看得很重,内心的孤独失落源自家庭温暖的缺失。而成长在极度扭曲中变得叛逆,采取极端方式呐喊宣泄。最看重的2个朋友也因为女孩问题跟自己反目成仇,最后一根稻草也被压倒。

  基太看似专横跋扈却对朋友特别看重,重感情。看似直截了当大喇喇却心思敏感脆弱。人的安全感正常来说是由亲情友情爱情等重要情感支撑起来的。但17岁的少年却面临着亲情的常年缺失,没人管他,妈妈不在了,爸爸也是偶尔回家,在外面忙生意,不会有人给他做饭叫他起床,这些家庭的温情是他最渴望又禁忌的区域。

  初高中的俩个朋友成为了他生命中最温暖的支撑点。而白熙却因为联谊的女孩对基太新生好感而疯狂嫉妒怀恨在心,到后来处处刁难基太,而他却不知道基太为了他拒绝了漂亮女孩的告白,仅仅因为这女孩是自己好朋友白熙的暗恋对象。在基太看来,爱情显然没有友情重要。他孤注一掷的把全部赌注压在了这俩个朋友身上。

  而基太显然对白熙的突然冷淡疏远抓狂,不惜以胖揍的方式挽回,没曾想却加剧了友情的破裂。最后白熙转学,拒绝基太强压自尊心委曲求全的道歉,残酷的而干脆地硬生生摧毁了可怜少年的心理防线。哪怕最后一次见面,基太还是把最心爱的棒球当礼物送给了白熙,来祭奠这段友情。内心的留恋挣扎却无所适从。

  棒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承载着他小时候的梦想——做一个顶级棒球手,得到众人的欢呼与关注。而命运却让他选择了做校霸得到尖锐有刺耳的关注。正如东尹说的,别太在意那些,一切终成空。

  而初中就很铁的东尹也是因为女孩,呵呵。当被告知女友名声不好,滥交,他强装早已知道玩玩而已来维护掩面,却在女友自杀未遂时把矛头转向了基太,就是因为基太的掺合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却忽略了正是好哥们儿基太关心他,不愿他被坑,才纠结着怕伤害他,犹豫着在第二次才告诉他。

  当他把基太打的鼻青脸肿,被基太身边的啰啰海K时,基太却出手揍了啰啰,没有怨恨朋友。他的真心仁义却在笨拙的生硬的表达中被误会曲解。我想基太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我有共鸣,也曾把朋友看得很重,却伤痕累累,跟父母之间的代沟让自己的青春没什么发泄的出口,哪怕一丝温暖也足以让我驻足很久。都是缺爱的人,不会表达爱的人。内心同样孤独敏感又脆弱,表面佯装得满不在乎,讨人厌,却不愿轻易透露真心,唯独最好的朋友。可到头来却一切成空。青春的残酷往往在我们迷茫尚未成熟时迸发得愈加锋利。情感的支撑和内心的强大有时候不是想有就有的。明明觉着自己很坚强,却原来脆弱得不堪一击。青春的碎片散落在记忆深处,一片狼藉,却不愿再拾起。

  《守望者》影评(六):《守望者》,一部青春必看的电影只看楼主

  看完《守望者》,我想必须说点什么了,也确实有点什么要说的了。

  说实话,一直有点反感那些韩星,尤其是男星,个个整得像小白脸似的,眉清目秀是不可否认,但总的给我的感觉有点娘,人人都长得一模一样,辨识度太低了。因此几乎不去听韩歌,观韩舞,看韩剧,也很少接触韩国的电影(自嘲下:我是个小小的影迷),只要关于韩国的一切,在潜意识里就先pass掉了。今晚会看这部电影,一是无聊得睡不着,再者就是它的百度评价居首位。不知是意外的巧合,还是命中的注定,总之是相遇了,幸好是相遇了。

  在这里,就不谈那些叙述的方式,精彩的对白,画面的色彩,剧情的安排,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所获得的各种奖项,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懂,也不想懂,也不需要懂。在我看来,一部电影,能让你在某一瞬间产生共鸣,给予你感受,就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对于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而言,最想知道无非就是答案,基泰意外死亡的答案。导演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我想每个观众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但还是希望别人给自己一个答案,即使这个答案和自己的不同。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心理,有机会的话,一定得请教下心理老师,不然改天再上网查查,我想一定非常有趣的。

  在我的答案里,基泰是自杀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自杀。我想这正是导演要我们思考的,而不是单纯的主人公是怎么死的。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不是答案,而是构成这答案的原因。

  我们首先先分析下主人公的性格

  基泰,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敏感,怕受伤害,想求得别人关注的孩子。他经常去他最好的朋友东伊和百熙家里,但从不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做客,每当提及他家人时,总是转移话题,连敷衍都省略了。当好友再三追问,不得不面对时,他防备地觉得他们是在嘲笑他,最后鼓起莫大的勇气告诉了东伊和百熙,不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同情,只因真的把他们当做朋友。是的,他回家得自己做饭,没有母亲督促他做功课,一年见不到父亲几回。他是孤单的,需要呵护的。他不想受伤害,变得异常的敏感,害怕被冷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做那群混混得的头,成为焦点,不再受伤害,而且有能力去伤害别人,保护别人。当电影揭开他为什么视那垒球如生命,连东伊生日时要它做礼物,都不愿意时,我被震撼了。原来这球是孩童时期,别人送他的,我想这一定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他收到这球时,想着的是成为世界冠军,得到掌声,成为世界的焦点。这是一个被家庭忽略多久的孩子,天真得让人荒凉。

  百熙,一个内向的,极端自我,一刀砍的孩子。在他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和基泰在房间里聊天时(其实那是基泰在拒绝那女孩),便不分青红皂白地质疑基泰;在自我觉得基泰没把自己当做朋友,只是一个小喽啰时,便决定和他绝交了。基泰知道百熙喜欢那女孩,也明白那女孩喜欢自己,他果断的拒绝,并且努力地撮合他们。但百熙不知道,一刀砍断了这友谊,任凭基泰怎样的道歉,怎样的发火,东伊怎样的调和,都无动于衷。基泰也不解释,也许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那么多的解释,也不存在质疑,他不知道哪里出错了。他很看重这份友谊,三番两次的低下头来挽救,但最终百熙转学了。之后,他把视如生命的垒球送给了百熙,但百熙依旧自我,依旧极端,亲手葬送了这份友谊。

  东伊,一个重情义,生性善良,头脑有点简单的孩子。在基泰和百熙出现矛盾时,他努力调和,但方法不对,连起码的原因都没弄明白;百熙转学后,便简简单单地把一切过错都算到基泰头上,拒绝和他交往;自己女友的绯闻被传达沸沸扬扬,自己却一无所知,而是在和基泰的一次气话中才得知的。基泰之前是想告诉东伊来着,但问东伊是否真心爱那女孩,东伊回答是真心的,就没有说了。我想基泰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东伊却认为好兄弟应该知无不言,基泰在这个时候才告诉他,是嘲笑他,根本不把他当朋友。他便忍着痛,要面子地硬辩自己早已知道这一切。事后,找女友,想问清楚,但没开口,因为自己真的是爱上这女孩了。他女友察觉到了,本打算要他的手表做个纪念,但后来还是还回去了,选择了轻生。东伊,痛彻心扉,简单地认为是基泰对那女孩说了什么,才导致了这结果。基泰,感到很惊讶,居然被最好的朋友认定做了这样的事,一气之下,什么也忙不解释,一口承认了。这头脑简单的,整一个单细胞生物。

  纵观整部电影,基泰的死有太多太多的因素。不难看出,其实有两大因素是主要的。一是家庭因素。影片以基泰的父亲寻找儿子死因为线索,事实上我们不妨说是他的负罪感在驱使,对儿子的疏忽,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二是青春的因素。我们就谈谈这个,这给我的感触最大,至于家庭的因素,老话题了,司空见惯了。

  这青春的因素可以归结两点。一是不解释,不倾听;二是把对方当唯一,对方必须把自己当唯一。

  真的有心照不宣,知根知底,任何时候都不需要解释的友谊吗?看完这部电影,再回想下自己从前的经历,答案是否定的。友谊是需要维护的,而解释就是维护的一种手段。你不说,我不知道;我不问,他就不说。最后剩下的就是猜忌,这份友谊估计被弄的七零八落。影片中,三个主人公如果及时解释,善于倾听,那么我想这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他们青春,青春是讨厌多余的解释的,青春是感情至上的,青春是不善于倾听的。细细审思下自己,越发的觉得可怕,那句“解释是给那些不懂你的人准备的”,看来得再掂量掂量。你自己都不懂自己,别人能全懂你?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有人会把你当唯一,也没有人愿意成为你的唯一。做唯一很辛苦的。当你把别人当成唯一,而得知自己不是对方的唯一,心里自然会很不平衡,感觉像是被欺骗了。其实你没有被骗,骗你的是你自己。对方是爱你的,但也许没有你的深刻,因为他还要爱别人。同样的,当别人把你当做唯一,而你却不能像他如此,你会觉得交往很辛苦。你是被爱着,强烈的,但你会因此觉得束缚,觉得过意不去。诚然,这些的前提都是有真情意的存在,对于那种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是不会有这种负罪感和不平感的。影片中基泰把和东伊,百熙的友谊当作了唯一,也许是从小很少被关心,因此基泰对于这友谊看的很重很重。失去了百熙,基泰不至于奔溃,至少还有东伊;但当紧接着失去了东伊,基泰就奔溃了。他不知道哪里错了,什么时候开始错了。当东伊气愤地告他,也许从一开始就不该有他的存在。他悲痛到了极点,他真的选择不存在了。曾经自己心里的唯一,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自己弄没了。

  家庭和青春是那堆炸药,百熙和那女孩是导火线,东伊是那把火,活生生的把这悲剧点燃了。这不能说是谁的错,但不能说谁都没有错。

  《守望者》,一部青春必看的电影。推荐给大家,希望也有所感悟,有所共鸣。

  《守望者》影评(七):谁来守护守望者

  《守望者》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才看完,因为从画面到剧情都太过压抑:死板的建筑,不见阳光的天空,灰色的烟,叛逆的少年。

  基泰的境遇让我想起了《最坏的朋友们》里的春基,他们生活在同样破碎的家庭,面对同样的朋友问题,有着同样的结局。

  不同的是基泰面对的是沉默寡言的父亲,而春基面对的是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所以,基泰通过打架,抽烟,做同学中的老大来表明自己的存在,而春基只能依靠沉默来反抗母亲的暴戾。

  他们最大的悲剧在于把友情当成坚不可摧的存在,以至于一旦发现他们的城堡不堪一击,所有的心理防线都会瞬间崩塌。

  基泰更甚,对于基泰,友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信仰。看到有人评论基泰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我更觉得基泰是这段友情中最大的受害人,基泰最常说的就是“我们是朋友啊”,他把最珍贵的棒球送给了熙俊,又告诉东尹,就算被周围人弄得很凄惨,只要他懂自己就够了。然而这两个好朋友,一个告诉他和他在一起只是为了羞辱他,另一个对他说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他的存在。

  如果基泰真如表面上强硬那一切都不会太糟,然而基泰是一个极其敏感脆弱的孩子,他厚厚的相簿里珍藏着妈妈的照片;他能够发现同学之间细微的眼神交流;拒绝熙俊喜欢的漂亮女孩的告白;憋在心里好久,却一直没有告诉东尹有关世贞的流言。

  基泰是这段友情的守望者,可是又有谁能来守望基泰?

  《守望者》影评(八):不能认真的对认真的人说太认真的话

  这个故事很棒,很真实。

  基太就是那个认真的人 东伊就是那个说认真的话的人

  认真的话就是:开始就不应该有你的存在

  认真的人就把这句认真的话实现了

  导致了这个间接谋杀的结局

  百熙其实不算什么 却是导火线

  为什么人不能活的简单些 其实他们也不复杂

  人就是会这样 认准一个 这一个不会离开自己的人

  可是又没有替他想过 他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唯一

  当自己在脆弱的时候 只剩下他的时候 他告诉了你这个事实,就是他并不想成为你的唯一 是你误会了

  这种打击 有些人根本承受不来 所以选择消失 逃避这个现实 打击太痛

  可又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若“情”能用语言表达清楚就不叫感情了 要用感觉的啊

  东伊说过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可是最后他却是伤害基太最深的人,最不理解他的人

  所以说女人是祸水? 其实不然,只是所有的事情关联在了一起

  感情一旦变质 那一定是因为里面掺杂了爱情的因素

  我并非完全的站在基太一边 因为他不该选择唯一 最后被唯一所伤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我会给五颗星 是因为我知道基太的感受 这个剧本和我有很多共鸣)

  《守望者》影评(九):大爱李帝勋的演技

  看完signal感觉迷上了这个眼睛里,表情里全是故事的干净的大男孩。打算把他演过的所有电影都翻出来看看,才发现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看过他的《时尚王》,那时候还是奔着刘亚仁去的,但是感觉那狗血的剧情和结局把我对那部戏的热情给抹杀了,也让我屏蔽了这位好演员。不过现在遇见他也不算晚。

  ignal里他聪颖干练,无所畏惧。建筑学概论里他是那样青涩害羞的少年。而这部电影里竟是感情细腻、敏感脆弱,外表强硬的霸道校园“扛把子”。演这部戏时他应该已经28岁了,但那感觉就像我身边的高中生一样。

  看这部戏我感觉还挺有共鸣的,因为当时上高中、大学时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因此很少听到他们谈及家庭,或对父亲或母亲的离开感到仇恨,有很强的心理防线,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他们想要表现优异得到关注,或者像剧中的基太一样作校园的老大有很多小弟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这种老大也能得到很多女孩子的关心,当时自己上学时的初恋就是这种类型,莫名觉得很帅。我在想基太在剧中招女孩子喜欢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再一点就是看脸吧可能)

  而很强的心理防线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你提及他/她的缺点或侵犯了他/她的一点权利就会立马进入防卫状态,对“攻击”他/她的人表现出不友好,可能在别人看来这并算不上攻击,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有时我就在想我的朋友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呢,这根本就不算事儿丫。在我有一次和他谈心,跟我说他恨他的爸爸,希望他早点死,这样就有遗产有保险。听后我觉得很震惊,怎么会对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有这样的想法。知道了他的经历后我也渐渐理解了他们的世界,爸爸对妈妈的抛弃可能让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把爸爸想成了提款机而并不是亲人。这一点影片中也有类似的情景,虽然主角对于父亲并没有什么不满,但是当朋友们谈论家庭他很不自然的转换话题之后,朋友之间的窃窃私语让他变得敏感,觉得受到了大家的嘲笑,随后跟自己的朋友私下理论,大发脾气。之后又和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坦白了自己的不堪,生活的辛苦,没有亲情的家,眼神那么苦楚又无力。

  这个如此看重友情、甚至将其视作唯一的孩子为了朋友可以说放弃一切,放弃漂亮的女孩,放弃自尊去赔礼道歉,努力和好,把最心爱的棒球给了白熙,看朋友打东允心疼不已,怕朋友受伤告诉他有关女朋友的流言。但同时也不会表达,以至于几次发脾气、殴打后,文静内敛的白熙与他越走越远,而东允在女朋友自杀未遂后去质问基太,基太无奈又气愤得给了朋友要的答案,误会就再也接不开,这三个人渐行渐远。以至于后来东允说从一开始你就应该不存在时,基太落泪了,却强忍眼泪,同时他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崩塌了,感觉一切都很陌生,觉得一切都不对了,选择了逃离这个世界。最后一个镜头,他孤独的坐在安静的客厅,留下一滴泪,一副生无所恋的表情,我是多么想去抱抱他,安慰下呀。

  我在上学的时候也隔离屏蔽过某个人,是感情的问题,我当时很庆幸她心里够强大,她还有其他朋友,否则这可能将是我一辈子后悔的事。小时候做过太多现在让我后悔的事,伤害过喜欢自己的男生,现在也在想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决绝。之前对他们的伤害让我现在变得很善良,很细致,很会观察别人的情绪,我在努力作一个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安慰的人,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改变别人的一生。

  —————2016年冬天寒冷的深夜

  《守望者》影评(十):瞭望

  其实电影的节奏恰到好处,也因此把三个人的性格背景、情感冲突叙述到位。

  造成基太自杀事件的悲剧结果个人认为在于三个人友情的失衡及对“朋友”的价值取向的不同,至少这为基太自杀提供了充分理由。

  影片有一段情节是小聚后的深夜百熙睡在了沙发上,东伊在卧室起身开门发现基太也没睡,于是聊了起来,这时聊天的内容传达的信息是很明确的:1,在基太心中,东伊和百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两个里面若再苛刻的选择一个,至少是东伊(基太把棒球送给了转学后的百熙,那可是连东伊都舍不得送的礼物);2,基太在东伊的心里同样是重要的朋友,否则不会推心置腹的告诉基太,那些追捧你的小弟和他们仰慕你的目光在毕业后都是浮云,基太其实明白,但也表示他需要这些(由此看到两个人对朋友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我很理解基太的野蛮(用暴力对待百熙;找东伊的女友希望她离开东伊),这些野蛮对于基太来说反映的是对友谊霸道的占有欲,而对百熙和东伊则是伤害,导致两人对其友谊的冷漠与两段分别在基太道歉后愤怒的对话(这也是影片的高潮与基太自杀的导火索)。

  百熙的性格偏安静且敏感,这种性格与基太相处后产生的矛盾是循循渐进不露声色的,虽然基太试图改变自己的傲慢,但暴力带来的结果让百熙决定离开(在这里我是认为百熙和基太的友谊是严重失衡的,以百熙的性格,是无法接受炙热的友谊的,这类型的人比较适合君子之交,点到即可,在这一点上,显然东伊是明白的)。

  三个人里面我更喜欢东伊的性格,有和基太一样的热情,却理性成熟,在和所有人相处中属于控制局面且最清醒的一个(在百熙转学后,他找到基太,嘲笑着问基太是不是非常开心,其实他明白基太的难过),也因为太明白基太,所以用最有杀伤力的狠话报复了基太对他的伤害(我相信,东伊的狠话并非决绝,影片最后给了东伊的镜头让他看起来痛苦与无可奈何)。

  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更多在于三个人最原始、纯粹的朋友之爱,这种爱其实和爱情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演员的表现十分出色,有那么几分钟,你真的以为基太、百熙、东伊,有一个真的是你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