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那》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老那》的观后感10篇

2018-06-20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那》的观后感10篇

  《老那》是一部由刘浩执导,刘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老那》观后感(一):不磨不成佛

  时光确是让人恐惧一种抽象,你留不留意,看不看得见,它都在那里,雕刻在每一位脸上的衰老迹象就是他的力量,且将它称为柔弱的力量。

  其实之前已有众人仰慕的神人总结并映照在他的电影里,他的理解是:雕刻时光!

  显然,《老那》不是那种一部极具戏剧冲突的电影。编剧人生感触无疑是深刻的,这绝非是一般的情节堆积,而是在淡淡的然而又极具况味的情节中,确实竟现出了人生的无意义、无望、失落的那份悲凉沧桑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我较喜欢

  老那去幼儿园,情节造就了场景,场景也造就了情节。老那随小朋友操一场是有意味的,所谓“带着眼泪微笑原理,我看此处心里很不是滋味。老那全景镜头极富意味,可惜导演切了个很短的镜头之后,又切回到老那和孩子都在一个画面里的大全景,那个老那跳操的镜头如果达到一定的长度效果定于现在不同感觉也会不同了。

  老那的女儿爱人离婚是一条暗线,女儿在纠结其中时内心是极其痛苦的,背靠家具痛苦,绝对真实演员也绝对够水准

  贯穿始终的“肯德基”情结设计巧妙。尤其老那和李莹在“肯德基”那场。

  在一大段的发展段落处理上,显得缓慢。值得注意的是《老那》本来就是个淡化戏剧冲突的电影,在这个段落的处理要慎而又慎,否则,观者就会坐不住了。

  ……

  就剧作而言,此片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就导演而言我就不敢恭维了,应是还该磨练的。

  作为场景,老那家里的调度还比较成功

  摄影的景别、角度显现的缺陷是很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全篇镜头把握整体,可以看出导演或摄影的意图追求平静平淡平凡风格,以符合故事人物叙述,但在角度的安排、设计上呈现出来的却是在某个大的平静之后,突然有俯拍甚至是垂直的角度,这种镜头显然是破坏了整体的谐调。比如年夜饭一场的那个俯拍我就觉得莫名其妙的没道理。景别的不协调暴露出导演或剪辑师对总体把握的能力欠缺。比如在开始的段落,在全景中突然切入特写,很快的又切回全景,这与发展段落的节奏极不谐调。在开始段落,看似剪辑是流畅的快节奏,其实际没道理,全景那个运动镜头都结束,突然切入的特写就是这个问题,在这一段落结束时的那个城市全景极其的短,根本本有稳定感,怎能压住这么一个悲凉、伤感人间故事,

  《老那》是个好片子,但在节奏和总体结构的把握上可以看出,导演的能力还的磨练一番呢!别的就先不说了。

  《老那》观后感(二):值得珍视的电影,值得付出时间

  《老那》是什么?一个老头

  最近活动很多,话剧柔软、钟立风EP、听.见朱哲琴、许哲佩的马戏团、郑华娟网聚、黄韵玲、万芳、胶片版电影阳光灿烂日子(姜导Q&A)、阿瓦隆、玫瑰人生、猜火车、艋舺(豆导Q&A)、团圆、假戏真作(彭浩翔、陈正道、赵慧仙Q&A)。

  活动很多的好处,是在密集的时间内获取极大信息不好可能会变的稍显浮躁。或者,根本就是勾起了我的胃口完全不足以填满?

  带着游移不定的心态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老那》,之前错过了特想看的《好大一对羊》,同为刘浩先生导演。

  《老那》中的墙壁我家一样,上半截是白色,下半截是绿色,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变成了黄绿色。我是在91年搬到现在住的地方,那时房子刚粉刷好,就是这种小葱拌豆腐的色,半白半绿。

  白色的墙面,可以充分反射瓦数不够灯光,让屋里显得比较明亮。绿色的是刷的油漆,可以不被蹭上白灰,比较耐刮耐磨。

  门,是木头的。

  我家住的楼一个门洞一层只有3户,左右邻里都是木门,中间我家是有进气栅的铁门,多了可以从里打开扇木门做通气的功能。当然,现在各家各户都在原始设计的门外加装了防盗门。我家也装了个更透气的防盗门,也挡挡蚊子

  我从有记忆开始就住在楼房,原来住3层,现在住2层,属于有一定可以俯视地面的角度。小时候,每逢过年都得去姥姥家和爷爷家。姥姥家是平房,好几个小孩水泥房顶院子里、或去游戏厅、胡同学校里的过年游园会等玩闹。爷爷家是楼房,而且是5层,基本上除了去外面搓饭就不会下楼玩儿什么,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楼上进行,大人打大人的麻将,小孩在大人不打麻将的时候用麻将牌码积木或打扑克下跳棋。

  我一直在猜测老那的年龄印象中他有3个孩子,女儿的小孩已经上小学年级了,小儿子看上去比大儿子年轻十岁。我爸生我算晚,明年初刚好60,我跟老那的小儿子年龄差不多,本估计老那也就65到70之间,但老那又提到58年在厂里的事儿,按18岁参加工作算,那就比51年生人的我爸至少得大11岁,即至少71。

  这个年龄应该算是十分尴尬的年龄,说老也不算老,跟我爸一比又完全是个老人。大儿子、女儿基本不用操心劳神,小儿子其实也比较懂事儿了,只是得有个机遇

  这时候老那自己的生活,是从为儿女操劳转变到基本不用操心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从忙到闲、到无聊的过程。

  我爸每周2天都去昌平一家敬老院义工,这也是因为我妈前几年完全在这家敬老院当义工。并且我爸退休后也准备全职义工。但我不知道再过10年、15年,我爸是否还干的动农活、爬得上房顶去喂鸽子

  几个月前,我爸让我帮着买了台收音机,现在每天下班后都听会一些节目。也买了个电子词典,继续巩固巩固英语。

  片中,老那有个PSP。烦了,就打打游戏。不得不说电影中PSP外放的声音真不小,一度让我以为是导演故意让PSP的音乐作为电影的配乐,因为整部电影的声音部分完全是由生活的声音交织而成,炒菜声、冲马桶、公交车声、鞭炮声以及单个鞭炮响儿。

  或许我会再看一遍老那,这是一部充分让我沉下来的电影,非常感谢刘浩先生能竭尽全力拍摄这么一部完全没有噱头的、真正值得珍视的电影,向刘浩先生致敬!

  附上《老那》映后交流视频(视频中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zNzY4ODE2.html

  《老那》观后感(三):《老那》:人生任务完成时态

  适龄青年的冬季任务就是反复参加朋友们的各式婚礼孜孜不倦地捐献着不知归期的血汗纸钞。适龄父母的冬季任务就是反复唠叨着,你也老大不小的怎么还不找对象,怎么还不结婚,趁我们身体还好还能帮你们带孩子抓紧时间要。你们结了婚生了孩子,我们任务也就完成了。

  我解释并举例说明,结婚后还可能离婚,还会产生各式家庭问题,烦心的事儿未必比现在少分毫。但他们传统观念认定,我们身为家长责任就是为你们提供物质上的结婚条件,如果自己找不到结婚对象,我们也会大张旗鼓地为你张罗各式相亲。总归,女孩子必须25岁前结婚,不然你就是嫁不出去的“老大难”。

  邻居同学婚礼后去他家做客,兄弟俩两对年轻的小夫妻欢乐地玩着扑克,他们的妈妈在旁边言语很少地陪着我们。落寞表情丝毫未透露出她对这次婚事喜悦。她同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提到,总算孩子们都办完事儿,任务完成了。忽然意识到,这个上次见面还热闹能干也喜好玩牌的女人,现在只是个任务完成的老人而已。

  我变得很困惑,她的快乐哪里去了,抛却任务之外的她自己的快乐哪里去了。是因为时光流逝得太快,还是因为任务的完成,使得她的快乐、追求和生命力迅速退却,仿若任务也已完成。人都要这样生活吗?我不奢望父母会永远年轻下去,却总是单纯地希望父母能够保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妈妈经常带些必需品去看外公,给外公洗脚挖耳洞换洗衣物无关痛痒汇报几句生活。而我每次去看外公,都因为从小不亲近只能浅显地说些最近身体如何,牛奶尽快喝别等着过期这样的话。外公已经老得只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不过他还是养了两只猫一只狗。妈妈说,他总是把大家带去的食物拿来喂猫。

  无论是妈妈还是我,平均每次在外公家呆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小时,然后就会因为家里还忙或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渐渐觉得,外公就像那座老房子一样,根深蒂固生长在那里,宠辱不惊地看着大家来来去去。他从未要求过任何,从未说过一句挽留的话。当年外婆去世后很久,我跟妈妈说,感觉外婆还在那里,从未离开。

  大家都清楚无能为力,外公的孤独,所有老人的孤独。人最大的疾病便是孤独,当生命繁华落尽,再也没有其他追求,每日轻寡地无言独处,其中艰难苦楚是非切身体会不能想象的。青年导演刘浩的《老那》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通过娓娓讲述一位名为老那的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朴实低调细腻幽默地揭开人性情感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

  “儿女是父母永远操不是完的心”这句俗语是在论的。除夕夜,老那操持着一桌的菜等儿女们到齐,却引出了儿女们各自生活的困惑与问题。最中国平民式的居家场景让人感同身受忙碌要升官的大儿子、面对老公出轨的女儿、对前路迷茫不知所向的小儿子,老那踌躇在厨房愈近愈退地不知所从。

  老那说,把孩子们拉扯大不容易,现在他任务完成了。比社会上太多的老人有福的是,他找到任务完成后自己要做的事,照顾偶遇的现已老年痴呆的年轻时的恋人。尽管双方儿女不认可,尽管要克服重重阻隔,老那像个“老小孩儿”一样执拗坚持着,直到某天他被发现也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

  德国著名摄影师沃尔克•努尔克认为,“《老那》在一个简单空间里,伴随着时间流逝,此刻正发生着一个直抵心灵深处的、动人的极富社会深层意义的故事。”但,关于中国人恒久以来的“人生任务”论背后,关于生而为人价值观,追求与放弃期许与妥协,又引发出我们怎样深层意义的社会思考

  《型格》

  《老那》观后感(四):老那 - 又一部让人失望独立电影

  应该说剧本还是不错的,我喜欢编剧这个视角,很有潜力。但拍摄上问题比较多,以至于看完后的最大感受是两个字 -遗憾

  1。首先可能由于经费问题找了非专业演员,演得比较生硬。生硬也有它得好,如果可以利用它那个生硬。 比如,老太,其实演得挺有意思,但如果保留她的风格,主角老那要找个面无表情的“北野武”类的演员。 可能演员的搭配比较有问题。

  2。片子太长了,比较闷。其实闷也可以如果能够把观者推到一个烦闷的极致,而可以产生理性的思考。基本片子也只能达到,有时有点小小感动而已。

  3。 配角的戏安排的有点不妥,常有让人主线清晰的感觉。比如女儿的婚姻,有不少地方,悬念四起,让观者觉得剧情要完全转向另外的东西

  4。 摄影的应用常规了,一板一眼

  总得来说有点准备不足。或许重新剪一下,改到1小时30分会好些。但是见面会上,导演因为可能能拍电视剧沾沾自喜,不禁失望。或许电视剧比较适合导演的口味

  《老那》观后感(五):生活就是在足够大的困境折腾不休

  电影两个小时,节奏足够慢,镜头足够长,画面色调足够暗,演员的表演足够业余。

  看片会足够我好好午睡

  在同事一片吐槽声中,我除了跟着吐槽,同时竟能感觉到,电影带着我往深处走了走,虽然这些触角不可名状,但我的确感觉得到。电影本身的文艺闷完全打动不到我,但是电影之外,我觉得我被一种“客观的悲凉”所包围。

  1

  独身老人老那就是主人公地道的北京人,却住在最繁华的最没落处。破旧的老式楼房,看着与中国西北的乡村并无二致。

  镜头总是在一片漆黑中,对准老那家里的走廊

  封闭的空间,漆黑破败,只开着昏黄的顶灯。

  这儿是家,却像一个驿站

  儿女外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爸,我先走了。”“姥爷再见。”

  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地方是火车站,是车河,是天安门广场

  然而常常挥手告别,又重新开始期盼的地方,是家。

  那是我们心里的川流不息

  人从出生,就自带天地。走到哪里,都是逃不出这片天地的。

  我们从落魄的炕头呱呱坠地,然后越长大,越想逃离,到后来,回家只成为了一种仪式,我们只在全国人民都回家的时候,披红带绿,盛装出席。

  时间一直在走,我们只为在老家的房子里吃一顿饭,睡一夜觉,然后风尘仆仆的赶回去。

  在家里这个逼仄的小角落,老那总是来来回回地走,好像多走一点,就更能感受到儿女遗留在家里的气息

  2

  老那已经熬成了老头儿,孩子们也生儿育女,有了各自的家。

  所以,老那孑然一身,守着老屋,心里的空隙比家里都要空荡,但是阳光就是好难照射进来。

  但是我知道他在寻求更多阳光。

  他想要爱和理解。

  想要同龄人的共同话语。

  想要一丝存在感,而不是被社会抛弃。

  想要热闹,渴望等待的另一头是欢欣。

  所以他找回他的老相好,学着年轻人去吃肯德基,和托儿所的小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一起舞蹈。

  片尾,老那上完厕所,独自站在恍惚的顶灯下,迟疑了好久,因为他忘记了他应该去哪个房间睡觉。

  这就是时光留在身上的印记,我们不能主宰,也无法改变,只能默默顺从。

  我们无法逃离时间,这是每个生命注定的困境。

  可是,也未尝不是幸福的。

  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暮年的烦恼。

  就这样在垂垂老矣的日子里,看轻所有的大喜大悲,回归到原始的生命。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世界抗衡,然后终将倒在时光中。

  那就愿我们的困境够大,愿我们的困境相似,那我们就能互相借着微弱的光,一起同行。

  是困兽之斗吗?

  但是要在时光完全堵死我们之前,在困境中拼出一朵花儿。

  :电影本身不够动人,但是它能让我停住,想一会儿。好奇怪的感觉。所以我不知道该给这样的电影打几分,是评价电影本身还是感谢超越它本身以外的东西?而且我知道,我感受到的远远大于我写出来的。虽然混乱。

  微信公号: 找不到(findhello)

  《老那》观后感(六):《老那》——守在时间边上

  前阵子看到一个帖子,大概意思就是讲从现在开始计算还能和爸妈见几面,答案是如果父母能活到一百岁还能见150次。对于这个答案和这种无法改变的现状,我曾一度耿耿于怀地郁闷了好些天,看完《老那》又开始纠结于这种心情。我害怕等来父母变成影片结尾那种样子的一天。

  《老那》讲述了一位空巢老人“老那”在晚年如何执著地对待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甚至有些沉闷,沉重缓慢略有些刺耳的拖鞋声,一次次开灯如厕冲水关灯,每天静静又略显任性在幼儿园里等待,影片重复了好多这样的情节意图强调时间的流逝,或者说意图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时间的一分一秒。起初我是讨厌导演这种手法的,我喜欢冲突较大的情节,对于这种闷闷的感觉非常不适应,但是到了结尾我似乎懂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时间的洗礼,在一分一秒钟慢慢走向时间的边缘,刘浩导演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稳重的节奏,以及不再大喜大悲的泰然。

  不知道可不可以把影片归为一种城市题材的影片,因为影片的选景实在非常有中国特色北京特色。斑驳的墙壁,手拉的灯绳,破旧的燃气热水器,昏暗的灯光,买菜的手拉车,烫花的红白脸盆,好像影片中的老那就是我的姥爷,熟悉的场景好像我经历的童年。看着看着我有种错觉,好像推开门,拉上帘,我走进的是自己家。

  《老那》是部悲伤却充满温暖的电影。虽然老那在影片的结尾也变得跟李阿姨一样有了老年痴呆的病症,但是喜欢吃KFC玩PSP的可爱的老那,执著地追求年轻时的挚爱并最终获得子女支持,热心地帮助老领导张大爷一家,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老年人晚年也有春天的温暖。

  结尾其实我是不能接受的,当老那在回哪个屋子这个简单的选择之间徘徊的时候,我内心涌起极大的悲伤,我害怕有天父母老去,有天我老无所依。我还是喜欢美好的结局,觉得老那可以有个幸福的晚年,但是见面会导演的话让我有些释然。影片的创作初衷其实就是想表达老年人在跟时间赛跑,跟即将失去的记忆争分夺秒,或者说等待时间无情的宣判,平静地面对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

  有人问导演,拍完《老那》获得了什么,答:一种情怀。我觉得那是一种淡然地守在时间边上的情怀。

  《老那》观后感(七):《老那》:老啦!当他们老去那一天啊!

  叶小凯/文

  比起社会与政府的迟缓,知识分子与艺术家们总是触觉更为敏锐,刘浩导演的新作《老那》便用平实的镜头展示了一个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比起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天乙用DV拍摄的《老头》,《老那》在影像语言的运用上更为成熟,而故事性也更为完整。当然纪录片与剧情片并不具备可比性,但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当代知识分子与艺术家们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关注,从粗糙的《老头》与相对成熟的《老那》也可以看做是中国的独立导演的成熟,他们更懂得使用镜头与故事去表达和阐述自己的思想。

  在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遇到的人看到的事仿佛都显得与自己全然没有关系,不管是否承认,我们确实变的越来越麻木与冷漠。而快速的城镇化也加速改变了中国人传统中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楼群聚居将中国传统的平面化邻里关系进行立体化切割,“邻里相望,鸡犬相闻”的旧式景象在城市聚居楼群中也不复存在。而上个世纪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使得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其属于老龄化社会。城市中的老龄人越来越多,社会的养老问题也就愈加沉重。虽然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去延缓社会的老龄化,可以通过改善和提高福利去满足人们现实的养老需求。但在物质的背后,最容易被忽略也难以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的是已经老去的人民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特别是城市老龄人的心理问题,靠谁去关怀与解决呢?仅仅只靠知识份子与艺术家们用文字和影像去展现老人们的生活,并期望借此呼吁人们关心老人们的心理问题显然太过势单力微的。

  影片《老那》就如同一个深深的叹息,“老那,老啦”这样的相近的发音,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有意而为之。我也不想去夸奖这部电影的演员的表演或者镜头的运用有多好,导演透过影片为观众带去的现实思考比电影本身更具有文本解读性。或者是因为成本的限制,非专业演员的使用与以及生活化简单的场景布置将一个城市退休老职工的亲情、友情、爱情表现的平凡自然,这种天然的质朴感无形间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亲切更触动人心。另外一些情节设定中我们也看到了导演对更多的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展现,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将那些旁枝末节围绕着“老那”这一主线,而不是野心勃勃的想放大说全。

  显然我们不能要求中国导演去拍韩国那种表现老人性与爱的《人生七十好年华》,虽然在中国以及韩国的文化中老年人的性生活与性需求都是文化与传统的禁忌,但韩国政府对本土电影早取消电影剪阅制度,并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这也使得韩国导演们敢于触碰更为生猛的题材,在对事件的展现上也更为犀利直接,而“老那”却只是拉着老太太的手,两人平静的躺在床上用手电筒打着光说“左——右——左”。或者是我想的太多了,原本老那确实是只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进行锻炼。

  阳光无法赤裸裸的透过遮拉着红色窗帘的窗户射进房间,只能将房间变成一间照相馆的冲印暗房,早已不再年轻女人与那个曾经天天去来照相馆找她的男人,在彼此成家后几十年才躺在一张床上,看起来如此安静,但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暗涌不断,不然,他们的手怎么轻轻的放在了一起,我更相信相信这是一种性的暗喻。

  这样的情节设计温吞却有力,但同时也暴露出非职业演员的在细节表演上的缺失,在李沧东的《诗》中老演员尹正熙的表演可谓丝丝入扣,我们仅对比《诗》中的尹正熙与《老那》中两位两演员的表演就会发现职业演员在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以及细节上的表现确实更为出色。或许,《老那》真实却还可以更犀利,温暖却还可以再诗意一点,而不仅是“就守在时间边上,咱哪都不去了。”

  在观影后的一个饭局上,导演说也因为这部影片,自己回了好久都没回的老家去探望自己的亲人和长辈,这才是影片之外释放出来最让人动情的力量,漂泊的人啊,我们有多久没有回家了,我们有多久没有与自己父母同桌吃饭,有多久没有陪着他们拉家常,很久了吧!当他们老去的那一天,是谁在陪伴着他们呢?等到他们都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我们再怎么去怀念也于事无补。《父后七日》的结尾,阿梅匆忙的行走在都市中,喃喃的说“我经常忘记,于是,它又不知不觉的变的很重”,然后想起过世的父亲,抽着烟窝蹲在机场的角落哭的那么伤心那么伤心……

  请珍惜我们老去的父母与我们同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吧。

  《老那》观后感(八):拿起手边的无敌兔,自己拍片儿吧。

  “你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我?”

  李老太说,年轻的时候,觉得就是他了就是他,中年的时候,觉得身边这人马马虎虎,老了,她就变成一个很不错的老头子和老太婆。

  山羊说:我仍然适合如此单着单着,直到灵魂相近的人相依为伴却仍各自走着各自的路。突然想起朋友说起他们意念中老去的我:花甲之年,躺在摇椅上,一本翻开的书脱落在腿边,民族图案的衣服,大大宽宽的披着,脚边懒洋洋躺着一只猫,花白头发,涂着大红嘴唇子。。。。 恩这就是年迈的我,即使这样的我,也要恋爱着。

  导演想说一件意味深长而平实感人的故事,却到表达至中戛然而止,抑或情绪使然纵消逝的无影无踪。总觉得火候不到。即使是温情,也需要大火炖出迷香来,才够隽永。

  恩就这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