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化》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城市化》观后感10篇

2018-06-22 21: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化》观后感10篇

  《城市化》是一部由Gary Hustwit执导,Gary Hustwi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化》观后感(一):Notes

  Elis 之前提到的 Participatory Design。

  ogotá 的市长可爱

  arked car lane between bike lane and traffic @ Copenhagen.

  喜欢 Tidy St 的 InfoViz。

  Hustwit 这种很泛的说话方式感觉并不太适合 Urban Planning 或者 Industrial Design 这种过于宽大主题。比起走马观花地讲一堆城市,不如就挑一个城市好好讲。比如 NYC。Highline 和 Jane Jacobs 这两个很有意思的点都只是随便带过了。还是更喜欢 Helvetica 这样挑一个主题来讲开的故事。喜欢从各个方面来切入正好可以把 Typography 里一堆谁也不关心的点给带出来。

  忽然想到这样泛泛地讲的一堆例子大概会在 GRE 作文里十分好用。可是某人已经考完了~

  《城市化》观后感(二):问题答案有且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Urbanized 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城市化。但本片更多地关注了城市规划这个概念:一座城市怎样建成,他如何满足市民需求,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经济增长和衰退,如何面对因民主意见争端和政治拉锯导致的反对浪潮,等等等等。

  虽然探讨话题很多,但本片总体上以一种关怀的和客观基调进行,在各个问题下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展现客观的事实,并且加以温暖积极评价。虽然展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看完并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压力重重,反而甚觉温暖,充满希望。

  本片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作为讲述的重点片子讲述了贫民区和贫困人口聚居区的问题,难以忘怀的是智利圣地亚哥城的例子:

  gt; 建筑师:Alejandro Aravena

  gt; 项目:Lo Barnechea — Social Housing Project

  gt; 公司:Elemental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不仅仅关注如何给予贫困家庭一个住的地方,而是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发展前景机会。让他们在拥有房子同时,也拥有未来更进一步,拥有财富地位,成为城市中产阶级可能

  于是他们把保障房的选址定在了拥有更多工作机会和交通便捷的地方,买下了相对地价较高的土地来建造房子。为了在有限经费限度中为贫困家庭提供足够空间住房,他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Participatory Design. 相对于建造完整的房子和提供完全装修,建筑团队在和入住家庭讨论之后,只建造这个家庭自己无法完成的那一半工程。而另外一半,则留待入住家庭未来使用自己的时间资金来继续完善。(酷的一比啊啊啊啊 !!!设计师太帅了啊啊啊啊!!!这踏马才叫人文关怀啊啊啊啊!!!)

  以及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个让我相当震撼细节。在与入住家庭的协商中,建筑团队会问他们在浴缸和热水器的二选一当中选择要哪一个。我们(包括政策的制定者、规划者)的第一反应都是热水器,而这些家庭几乎全部都选择了浴缸。对于这些贫困家庭而言,他们来自没有下水道自来水供应地区,从前他们洗澡就等于在院子里挂一桶水,而拥有浴缸对他们而言相当于拥有了某种程度上的隐私。以及,他们根本就没有钱来付加热水的煤气费。

  这个细节简直是mindexploding , 我从未如此清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需求、生活情形条件、以及观念不同永远不要从自己出发去理解另外一个人,因为这只能带来误解和导致糟糕后果沟通,沟通才是一切。不只是要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还要怀着一颗真正愿意倾听和帮助的心去做。

  除了关心贫困人口,片子还探讨了郊区城市化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人口密集中心城区如何建立一种人与人亲密联系社区关系,如何对待已经过时失去效用的建筑设施,如何在因为灾难和经济衰退而失去活力的城市里寻找新的生机,以及当城市建设计划受到人民和其他政治力量阻碍时应该怎么做。种种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更多的是,我们——个人——作为这些问题的核心,如何共同参与创造更加美好、温暖、符合大家远景的新城市。

  《城市化》观后感(三):Urbanized Soundtrack

  quot;The Sycophants Are Coming! The Sycophants Are Coming!"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quot;Tomorrow Is An Excuse For Today"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quot;Grapefruit"

  y Arp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Alexis Georgopoulos

  malltown Supermusic / 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Scandinavia

  quot;Marriage Is The New Going Steady"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quot;Falling"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quot;Indian Winter"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quot;Spinette"

  y Arp & Anthony Moore

  Composed and performed by Anthony Moore & Alexis Georgopoulos

  RVNG Intl.

  quot;Dominican Fade"

  y Battles

  Warp Music Publishing

  quot;Music and Lights"

  y Hip Hop Pantsula

  The CCP Record Company

  EMI Music SA

  quot;White Electric"

  y Battles

  Warp Music Publishing

  quot;Petals"

  y The Alps

  Composed by Alexis Georgopoulos and Jefre Cantu-Ledesma

  Type Records/Shining Skull

  quot;Anxiety Is Cheap"

  y El Ten Eleven

  Vopar Music / Go Champale Music

  http://www.soundtrack.net/movie/urbanized/

  《城市化》观后感(四):the definition of design

  aw from typography to industrial design to urban planning, i've finished the film trilogy directed by Hustwit

  design is to provide a neutral solution smoothly and seamlessly and keep it as simple and as obvious as possible regardless of required knowledges and aimed areas

  the beauty as it, is the simple and the functional of the design and as for me, the clever sparks derived from designers are the prettiest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s the potential difficulty every designer has to confront

  although, no doubt, to recognize the basic problem from the surface then solve it properly is already back-breaking for everyone, it is not capable of becoming design yet. design, as above "solution", is its simple and obvious. since the simplifying of solution is equipped and the fact that it is as obvious as that people will cost zero effort on it, "solution" will evolve to "design".

  the creation of Helvetica, material usage of MacBook and the placement of bicycle lane in Amsterdam are great examples of design in the trilogy, even Dieter Rams' design brief and his products are illustrating and defining the word "design" in the society and the century we are in

  Hustwit was trying to show us "design" in three areas visually and audibly through the three designed films and for me, he did it successfully

  《城市化》观后感(五):城市化之路,道阻且长

  很精致而又典型的城市纪录片,看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播出。同时,这部纪录片里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对策都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能直接将此引用到普遍的城市规划中,只能对其的创意想法进行借鉴,对可能发生的同样的城市问题加以避免。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波哥大的公交系统,纽约的高线公园,新奥尔良的街头贴纸和斯图加特的21世纪工程。

  这四个都很具有代表性。第一个是城市发展和规划中普遍常见的交通问题的一个合理对策。第二个是拥有美好结局的规划,有学识渊博专家志同道合坚持者,充分的资金支持以及适当的条件和环境,种种因素缺一不可。第三个是理想化的城市规划,充分收集民众建议,想到什么就在贴纸上写下来,可这毕竟是理想化,提出的建议选择哪个,究竟会不会照此执行,都是需要考虑的。第四个则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典型问题:规划部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群众参与,究竟允许参与哪些方面,参与到什么地步,如何参与,都是关键的问题。斯图加特政府在此中没有找到平衡,喷辣椒水,高压水枪,殴打集会者,在群众的尖叫中拆除了斯图加特的心脏--火车站,伐倒了两百年的古树。

  城市化在目前是个阶段,是个过程,如何找出并化解问题与矛盾,如何找到一系列要素的平衡,如何有特色的构思与设计,这条路还很长。

  《城市化》观后感(六):最好的设计永远是可以自然而然解决问题的小动作

  在伦敦旅行,凑巧遇上,今天在Barbican Center看了这个片子终于。之前想去看一直,但都没赶上分别在波士顿和纽约的首映。

  电影跟我的预期不太一样,看完后的感受跟当初第一次看Helvetica和Objectified时完全不一样。片子不是单纯说建筑,我一开始觉得他这片应该是重点采访知名的建筑师和事务所,但不是。片子讲城市化,建筑当然还是占很大比重的谈,可片子不是单纯只讲建筑。导演的题材越拍越大了;从一种字体,到近几年的产品设计,到讲城市化。问题大了,线路就多。从采访选人看,导演这次有加入了自己一定的出发点。纪录片的感觉没有像前两部那么来的客观和记叙性强。

  整个片子是一个个城市的讲下来,然后每个城市由采访的对象来讲述他们当初的构想和他们居住的感受。片中最喜欢的例子之一是丹麦:最靠里是自行车道,然后是停车道,然后才是机动车道;说这样就是停车道保护骑自行车的行人而不是自行车总是擦到撞坏停泊的车辆。只是转一下思路,一切都解决了。最好的设计永远是可以自然而然解决问题的小动作。

  中国在片子里的例子选的是北京而不是上海是很正确的选择,因为北京的城市发展确实有太多问题了,上海也有,但是北京确实更加严重。采访的人是豆浆兄,访谈有讲到点子,但是不够深入。我一直期待他可以讲几个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例子,可惜他没有...OMA和库哈斯在这个片子里被拎出来的例子就是CCTV楼,所以他就被归进来讲北京的问题。

  我觉得谈一个城市的问题,必须找本土的人(LOCAL)。你可以在北京出现一个CCTV楼为了证明一些上层群体迫切希望他们的城市可以去拥有的标签。但是谈一个城市的规划,一个城市的问题,必须是当地的。你可以去采访有名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但需要本土(LOCAL/风土化)。我一直以为中国要采访建筑师会找马岩松,结果并没有。一直觉得马岩松是国内建筑业界接下去很多年轻建筑师想要走的道路上很典型的例子。

  片子里采访了两个城市的市长,最后的例子终于还是挡不住的掺进来了政治。这个片子的主题本身确实有一些需要讨论的议题是(建筑师/设计师/规划师)不可控的,但是我猜导演的初衷还是以这些人为主。我觉得最后的例子深刻,但是不应该放进来这部片子,因为所有城市都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这样很徒然无力的例子,像我之前所说,因为政治不可以不存在,所以它的发生就是不可控的。

  Gary Hustwit的纪录片一直给设计师带来思考。我是学产品设计的学生,看Objectified超过14遍,觉得每次从不同受访人的话里都可以获得多少的收获。以上是看完Urbanized第一遍的一些浅见。

  《城市化》观后感(七):《城市化》: 后现代城市交响曲

  【把影评作业放上来什么的 >.< 我是业余的 纯粹分享】

  一、Gary Hustwit 和他的设计三部曲

  对于设计爱好者来说,Gary Hustwit 应该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这位现年48岁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因其2007年的导演处女作 Helvetica (中译《传奇字体》,由 Helvetica 这款经典的现代主义字体出发涉及了平面设计的诸多议题)而被设计圈观众认识。尔后他又在 2009 年拍摄 Objectified(中译《设计面面观》),介绍和讨论有关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理念。2011 年讨论城市规划设计的的《城市化》 (Urbanized) 是其设计三部曲的终篇,至此三部有关设计的影片构成完整序列,成为 Gary Hustwit 的代表作品。

  三部影片有着统一而鲜明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在整个序列下来愈臻成熟:影片无任何解说,完全由业界人士的访谈和蒙太奇组成,以冷静、客观、叙述性的基调,讨论各种不同议题,呈现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观点。在这三部影片中导演的身影几乎完全被隐藏,仿佛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受访者带领着观众一起审视着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设计。 而在零散的访谈片段中,却隐藏着导演安排的一套叙事主线,传递着一种理念,告诉观众设计不仅仅是美学和艺术,它在工业化的时期和后工业化的今天扮演着重塑世界的重要角色,并阐述设计在面对人类共同的未来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抱负和担当。这既可看做对大众的设计启蒙教育,也能为设计从业人员提供更广泛的思路和更新的思维方式。

  二、当设计成为领航世界的力量——设计三部曲的创作背景

  总体来说,Hustwit 的三部曲充满着一种宏观的抱负,一种对现实世界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以及用设计改变世界的决心。几十年来,设计人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前,设计是美、是艺术、是时尚,设计师执迷于创造更美的造型,并且似乎也满足于此。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设计师在对自身的不断思考与定位中,认识到了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在今天越来越从锦上添花的陪衬转化为一股生死攸关的力量,一种能够领航世界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好明天的力量。

  在设计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小成本的 Helvetica——世界上第一部以一款字体为题材的纪录片诞生,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开创了「设计电影」作为一个纪录片类型的先河。有趣的是,Hustwit 在拍摄这部电影前并非设计爱好者,也从未当过导演。他在1980年代作为音乐制作人,为制作一本手册初涉电子出版与平面设计。1990年代开始尝试制作字体,21世纪初才开始意识到字体的强大力量,并开始关注 Helvetica 这一如空气般无处不在的经典字体。从此,Hustwit 在他开创的纪录片新类型中展开了他的设计之旅。

  从 Helvetica 到 Urbanized ,4年的时间世界面貌也已发生巨大改变,在 Urbanized 的拍摄过程中,新技术的身影随处可见,借助技术发展,影片制作被更多地「众包」出去:拍摄融资在众包融资平台 Kickstarter.com 上完成,筹得12万美元;Hustwit 在拍摄时也在向他的 Twitter 关注者征询意见,甚至在 Twitter上邀请业余电影制作人员为他拍摄一些他自己无暇拍摄的片段。拍摄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推动下的「众包」,或许也是技术和设计使得个体力量和价值得到放大和重视的一个隐喻。

  三、《城市化》:「人」的回归

  三部曲对现世的关切在《城市化》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与 Helvetica 和 Objectified 相比,《城市化》讨论的不再是单独字体者工业制品,而是我们切身生活的城市,一个生态系统——目前超过半数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城市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三——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更多设计以外的东西,比如环境、社会关系、政治,而最核心的是关注「人」。因此,与前两部影片不同,《城市化》中的受访者不仅包括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也包括了政客、社会活动人士、异见者、普通市民,涉及的话题也不止于设计本身,更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和民主政治,使得其关怀更为广泛。影片用蒙太奇带着我们看过遍及五大洲的各个城市,用这种类似「城市交响曲」的方式,清晰地传递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影片中,现代主义用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给出了它自己的回答。1950 年代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建设是城市规划的典范,是现代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它是极简主义的、有序的、完全理性的、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分隔的,在现代主义者的眼中是堪称完美的,然而它真的带来更好的生活了吗?当你乘坐飞机从高空俯瞰,你也许会觉得它是完美的,但当你真正站在这座城市的土地上,你会觉得它的规划是一场灾难——功能区域被「理性地」分隔而缺乏联系,以至于你不得不一直驱车在一条条完全笔直的大道上颠簸,这将带来交通大规模拥堵的挑战。巴西利亚的失败之处在于,城市规划者俯瞰视角的理性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并不适用,真正站在城市的土地上,脚踏实地地关注「人」,让城市改变他们的生活,才应该是城市规划的本来出发点。

  于是我们看到,从对现代主义的执迷中走出的设计师、规划师、政策制定者,开始真正地「站在地上做规划」,让城市对居住在它其中的人来说更为友善——不仅仅为人们提供生活设施、卫生条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发展机会与个体尊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在丹麦哥本哈根,自行车和行人的专用道彰显着这种尊重;在智利圣地亚哥,城市黄金地段的经济适用房体现了为贫困居民提供均等机会的理念。而城市中的「人」也在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自己城市的建设中来。 被全球化浪潮席卷后的世界,却有更多人开始向「本地化」着眼,意识到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的飞速发展与建设,更是「社区」的延续与发展——如果你把人们都放进高楼大厦中的格子,人和人之间就会变得冷漠而没有联系,然而当这个庞大的城市是由一个一个有活力的「社区」细胞组成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业化产物,而是有着自己的血脉和独特的 DNA 的有机体。我们在片中看到市民如何用自身的力量在衰败的底特律创造新的生态农业;看到艺术家 Candy Chang 如何利用城市规划与街头艺术的结合让新奥尔良的市民在风灾重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看到开普敦黑人区如何利用「协商式规划」减少犯罪 ;看到英国布莱顿的街头艺术家如何通过一件作品唤起一个社区的节能意识并促成行动。你会发现,让城市居民开始「参与」到规划的协商过程中来而不是「被规划」,带来的更多会是沟通、责任感、行动的改变,减少的是分歧、冲突与戾气。而这种改变是自下而上的,而非居高临下地「规划」出来的。城市规划者,在站到地面上之后,还要走到社区中,让规划接通城市的血脉,而不是用「理性」把人规划进格子。

  四、后现代城市交响曲:乐观地面对城市的未来

  前面已经说过,Gary Hustwit 的影片表述方式是类似「城市交响曲」的。然而城市交响曲传达的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崇拜:片中大量的特写镜头给了机器,火车、电车、钟表……人们行色匆匆,操作着机器或者让自己的生活适应着城市的工业化节奏。尽管片中有很多人物,但他们都没有机会与观众对话。于是我更愿将《城市化》看做《柏林:城市交响曲》以后现代主义形式的转世化身——当理性作为被审视批判而非崇拜的对象,80年后它带着更多对「人」的关注转世而来,折射出的是城市化的理念从机械与几何化的理性、高空俯瞰式的规划,向充满人文关怀、脚踏实地的设计的转变;从设计者掌权、工业化安排一切,到人们广泛参与、「协商式」民主化设计的转变。

  从另一个维度上,如果将《柏林:城市交响曲》看做一部实验电影,那么《城市化》就是为这种实验式风格赋予更多意义的的成功应用。城市交响曲中蒙太奇的剪切有其内在关系,形成一个个乐章,而《城市化》则是把这种关系更为明示出来,并通过访谈使这种对城市的凝视有了更多的意义。你既可以说城市蒙太奇是访谈的陪衬,也可以说访谈是城市蒙太奇的旁白,总之《城市化》不是一个干巴巴的访谈录,而是一种借由受访者的视角在不同城市中的巡礼;而受访者视角编排的内在逻辑又体现了导演的观点与立场。导演的角色在这部片子中是不存在的——它无旁白,视角是纯客观和记叙性的;然而导演的角色又是时刻存在的,他所展示的城市乐章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和关注焦点。

  概括来说,《城市化》作为设计三部曲的终篇,它是前两部的总括,将设计对现实的关注升华到更高层次,使开创「设计电影」类型的这个三部曲有了更宏大的视角;也可将它看做「城市交响曲」的转世,是一次更具启发意义的城市巡礼。此外,这部片子使我对城市化的未来更有信心。如片中一位规划师所说,「不乐观的人不可能进入这个行业」,当专业人士的创造力与「人」的自发力量相融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城市——人类自己的家园——将成为全人类在这星球上共同留下的最伟大作品呢?

  《城市化》观后感(八):我们可以高于这一切。

  有过这样一个实验。两盆植物置于一个房间,毁掉其中一盆植物。只要毁灭者靠近另一盆完好的植物,它会有强烈的情感波动。

  我们可以高于这一切。因为我们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者,我们可以销毁那些我们自认为没有情感的,低等的的生物。举起锯子斧头,开动机器,随意切割吧。即使有那么一群人会为了一棵树哭泣。

  城市化的进程始终不会脱离野蛮。有多少人能在城市寻到归属感。一块漠然的,毫无生命的,死去的土地。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家,他们假惺惺的移植来几棵树,说自己生态化。说,你看,多么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了。

  我家楼下曾有一个小花园。它自由生长了很多年,那棵老梧桐甚至比我家这栋楼还要高。可就在这个暑假,我回来后再在阳台往下看时,它不见了。取代的是满眼黄色的泥土。还有放在施工屋旁那截光秃秃的木头。小花园不大,里面住了几只野猫,几家麻雀和喜鹊,几只知了,会开花的灌木,会开花的梧桐。我每次心情不好,都会趴在阳台看着它们。

  我曾经想过,它最后会消失的。我曾经也想过,它好像是这一片最绿的一块地方。所以很多次我会看着它想,你要是一直在就好了。

  我没法形容我第一次看到那片黄土时候什么心情。挖土机默默工作,我连一棵草都没来得及见到。它被人们解决了。被城市剔除了,像一个微不足道的程序,被删除了。

  未来,这片黄土,会被盖上水泥,会建起新的大楼,住上新的住户,再在旁边移植来几棵树,人们笑着说,空气真新鲜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