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线》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红线》观后感10篇

2018-07-04 02: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线》观后感10篇

  《红线》是一部由小池健执导,木村拓哉 / 苍井优 / 浅野忠信主演的一部动画 / 动作 / 科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线》观后感(一):关于一场发生在朝鲜的F1超级大奖赛= =

  公元20XX年,在空气动力面世并推广背景下,仍有一群人坚持用装着四个轮子的车进行F1比赛(虽然在引擎直接采用火焰喷射器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只是装饰啦╮(╯▽╰)╭),并意外获得了人类和无数谜の生物喜爱。(所以片中为什么要说选手笨蛋呢?这完全是顺应商业赚钱的行为啊/揉脸)忽略以上笔者的吐槽,本届F1超级大奖赛最最最最大的看点居然是"took place in North korea"(片中代号“机器世界”真是恰如其分啊)…………主办方之所以脑子进水把比赛放到军事独裁国家朝鲜举办,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可惜,虽然朝鲜因为和平协议和自身的国际形象同意了比赛的举行,然而上层对此均取否决的态度。更让朝方难以容忍的是,比赛场所竟然选择在朝鲜唯一通高速公路地方——首都和军事重地平壤进行!为了不让众多军事机密电视直播中皆现于世人眼底,朝鲜上层决定对F1比赛进行阻扰。

  纵然F1仍坚持传统的四轮赛车,朝鲜却不惜以更原始的两轮摩托车进行围观堵截(而且没有火焰喷射器。。。)而朝鲜的某位军官,一F1赛车的狂热爱好者甚至驾驶摩托车和选手一决雌雄!一通热闹之后,选手们阴差阳错下意外撞见了一件大杀器——把朝鲜的秘密武器暴力宝宝”给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所有人包括主持人都震精了!

  这时,比赛主办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比赛继续进行!而朝鲜及时销毁了秘密武器,宣称从未出现过,于是皆大欢喜。最终,本作的主人公,候补选手JP仗着主角光环,一路横冲直撞,最后冲破重重阻碍,在预料之中成功夺冠并抱得美人归。

  《红线》观后感(二):红线,你看到了吗?

  难得可贵,向手绘致敬!

  夸酷的人设热血暴走,百态不一的人物性格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次强烈的商业化视觉体验快餐剧情差强人意世界观故事背景,人物关系,背后的故事等等,还没来得及交代清楚,匆匆而过,有时候只觉乱糟糟不知所云,来不及思考,弄不明白之际,下一波感官冲击已经把你包围。爽快过瘾有余,深度刻画不足,若是长篇展开,加强深意我想它会是一部杰作,但考虑到手绘工作量以及带劲的市场环境和竞速题材,以上缺憾还是可以接受的。

  开场黄线比赛的片段精华(这段是纯正赛车的彪悍,后半程红线赛事战争军队乱入就多少有些扯了),人物百态群像让人想深入探究,恶俗的TV快报介绍着各色来路的的赛车手让人爱不释手,完全机械化的铁仁机车头奉行“别人是:我和我的赛车。自己本身就是赛车”的价值观念,来自魔法星球没品却够味的BOIBOI与BOSBOS组成的super-Boins姐妹花,有操守道德的处刑人,赏金猎人组合,接受采访沉默中爆粗口的三木与轰木组合,与女警员闹绯闻爆裂的恶毒警长,喜好纯粹赛车感受拒绝使用车载武器的甜美JP,执着美丽的索诺西,亦正亦邪却难以割舍的机械师,废品厂的蜘蛛人老爹,红线比赛星球上的卖票员,NB的魔法公主标记“红线”用运输船龙骨铺设轨道设定霸气啦,说的都是废话的赛程转播员,萌宝的生化武器,影片黄线赛后中间一段一家人餐桌前评赛事的超萌片段插入真是神来之笔,影片中间插入了不少JP成长岁月的闪回片段,其中反叛童年向往的高帅富开豪车同时亲吻两个美女桥段让人难以忘怀,索诺西幼年参赛不屈不挠执念:“总有真么一天,我要参加红线比赛,我每天不断的努力、努力,不能像现在这样浪费时间,浪费不起”,她的言行不知道会让多少世间只会夸夸其谈,却始终没有行动的“看客”,生活的业余爱好者们汗颜,“为什么你们不能别只是站在那看热闹,来这和我们剩下的人一起奔驰?”,我想,被感染的不只是当时的JP,我的内心同样在颤抖,心境难以平复,人,总该追求些什么,拼搏一把,光干看有什么用,生命要动起来啊,有信仰的人真好!

  反重力引擎当道,但有轮车、沸腾燃料引擎的轰鸣带给人的速度感及脉动精神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比任何动物渴求速度上的认同感,像风一样快,不,要比光还要快。速度与激情,人类的内燃机,人人心中都有条迷人的红线,你看见她了吗?

  《红线》观后感(三):他们是愚者,更是狂人

  在之前的补片中曾提过冲浦启之的《人狼》因其作画被称作是“20世纪最后的赛璐璐”,想到另外一部也是因其究极的2 D手绘作画为影迷所津津乐道片子。就是由小池健和石井克人联袂带来的近未来赛车动画电影《redline》(又译:《超时空甩尾》)。

  说起小池健如果有些人不是很熟悉的话,他的师傅川尻善昭应该就声名在外了。川尻因其美漫风格作画和暴力美学呈现为欧美观众所熟知,关注更甚于日本国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作画的一直都是以十多岁的青少年目标的。但其动画里赤裸裸的暴力和色情场景是否真的适合十多岁的青少年,笔者就笑而不语。但为其作品所打动的少年也有很多,小池健就其中一位。

  少年时期的小池健就为川尻善昭,森本晃司等大师的作品魅力所折服,也在《银河铁道999》中为金田独特演出手法所吸引。高中年级的时候从住家的山行县骑了6个小时的摩托车来到东京参加madhouse的面试。川尻看了小池的作画说,这如果落选的话岂不是太可怜了。就这样,小池健开始了在 madhouse的修行,先是在川尻的《妖兽都市》《午夜之眼》里担任动画师,后在《兽卫兵忍风帖》《吸血鬼猎人D》等作品中担任原画,《兽卫兵》里兽卫兵与铁斋的战斗,《D》里最后在机场的战斗等都是小池的作画场景,所以小池自称是纯正的川尻流门徒。

  直到和石井相遇的2000年,小池一直在各处摸索着作画。除了自家的作品外,因为很喜欢黄濑和哉,寺田克也,矶光雄那一票作画,加入到《BLOOD》的制作中。除了动画电影还跑到电视动画制作里感受一下,因为憧憬角色设定的山下明彦加入了《大铁人》的制作,在大地丙太郎的《随风飘的月影蓝》里担任op和武打的制作等。

  2000年,小池为《魔力战士》的游戏制作了一分多钟的宣传视频。该视频被石井克人看到后,随即邀请小池为自己的电影《第七聚会》制作开头op。石井作为横跨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两界的鬼才导演,对昆汀喜爱至极,是美漫和暴力美学的绝对拥趸。自此两人的合作也就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合作了短篇集《拉瓦拳星球》。随后,小池又为石井的真人电影《茶的味》《尼尔森的首次接触》制作了动画部分。2003年两人和木村大助一起提出《redline》的企划,历经7年于2010年为观众带来了打出究极手绘作画宣言的《redline》。两人之前的合作以及小池融川尻金田于一体的画功为这部电影做好了铺垫。在短篇集《拉瓦拳星球》里就有了《redline》的影子,这两位就是从《拉瓦拳星球》片场跑来客串的吧。

  《红线》观后感(四):龇牙咧嘴地扭过终点,就算赢!

  当女主角朱唇亲启的时候,我的脑子就越过了危险的红线了。

  再看一眼男主角,这不是space丹迪嘛。为了跟上节奏,我立马把我高达200的智商揉成一团废纸

  手绘的狂欢就是最棒的狂欢。画面的冲击能够直达大脑根部,当机一片,只见你双眼苍茫无神,甩着鼻涕眼泪还挂着一丝口水,嘴张着像大猩猩一般嗷嗷直叫:

  真是太爽了

  等你重启大脑后,你哪里还会记得这头重脚轻配角无用毫无悬念的故事。画面的冲击波还回荡在脑海里,就像那曾经无数次挥动右手后达到了圣人境界,啊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剧情?故事?无需剧情,只要高潮

  《红线》观后感(五):还好只是试写会

  駄作

  看完后唯一脑海中出现的字眼

  这个字眼和花费7年和10万张原画毫不符合

  这个字眼和石井克人与MAD HOUSE应该毫无关系

  精致的画面和优秀音乐很好地表现出了极其酷的赛车场景和极其炫丽的速度感

  虽然我不太喜欢体现加速而使用画面拉伸的手法

  但是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一个从小觉得香车美女才够牛逼哄哄的少年仔在找到了自己的女神奋发图强最后赢了比赛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其实故事不怕老套就怕讲得老套

  本以为在介绍REDLINE选手群的时候可以剪切很时髦的蒙太奇

  结果镜头中规中矩得就像小学生范文

  于是这个毫无崭新叙事手法的老套电影让我第一次在看电影中睡着了

  好在最后几分钟中醒过来了

  在男女主角最后拥吻中出现一个心形和END字样

  和坐在前排的老太太同时扑哧笑出了声。

  三人的主役全部启用役者

  可能台词量还不如一个配角

  木村永远是木村

  演什么都是木村

  连配音都能这么木村(只有世界观强大如豪尔的移动城,才框在角色里

  浅野表现平平

  意外发现他声线有点像中井和哉

  唯一要惊叹是苍井优

  一开口就是ソノシー的感觉

  完全不亚于专业声优的表现

  在这部讲究体感的动画中丝毫没感到有什么快感原因也许是一之桥会馆的屏太小了吧

  还好只是试写会,如果自己掏钱去看的话一定会悔到肠子都青了

  除非有偷录苍井优的声音回去

  《红线》观后感(六):要华丽还是要剧情?

  大家对剧情上的见解几乎都是一致的。REDLINE的剧情老套老式,缺乏新意一句话就已经可以剧透完毕。与其他日本动画一样都是在标榜热血友情竞争恋爱。毫无疑问在剧情上面稍微逊了一点。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剧情会那么逊?

  传说10万的手稿,这个表现出原始动画的方式既可以说是落后,也可以说是创新。每一副画的线条色彩都是经过画师精心的设计而成的。所以可想而知电影一开始打着10万手稿的旗号就是要告诉大家REDLINE是要玩视觉效果

  从电影我们可以观察到无数的飞弹、激光、爆炸、格斗、机器人飞机、生化武器、魔法。高速的画面切换、超酷的跑车穿梭于子弹海之中,车手与车手之间的肉搏战,细致到介绍车手的宣传动画都是非常之华丽。整部片的时间大概是100分钟左右。它定这个时间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电影时间太长,观众就会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加上劲爆的音乐不停地切换之下,很容易使观众觉得不安

  原始手稿的动画不错的地方在于每个分镜都做得很流畅自然,没有太生硬的背景和人物表情,爆炸也不是统一的效果,论爆炸而言,第一次JP在黄线终点撞车的爆炸、机头在餐厅里面的爆炸、到最后生化武器被消灭炮摧毁的爆炸,都是非常精彩的,很细致。

  我最喜欢的地方出了场面效果之外,就是OST了。认真地听REDLINE的音乐,换歌换得很快,有大量的音乐穿插在不同的场景之中。这就造成了观众看到类似的场面是也能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和掀起不一样的情绪。这部片可以视为一部超长的MV。电子音乐+摇滚的风格最适合不过了。

  既然要设计那么多动作场面,可想而知花在剧情上面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而且该片时间本身就短。所以剧组只能刻意地缩减讲剧情的部分,如果细挖的话,绝对有很多地方可以讲。例如JP的身世,炽天使由来老头子的故事,JP撞车不死的秘密,机器帝国阴谋等等。想要剧情复杂起来绝对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有限于时间和空间限制。REDLINE的故事时间只是两个比赛就终结了,许多地方要一句话带过。例如老头子杀死那个幕后黑手的时间大概就是10秒左右,幕后黑手就然就这么简单被干了。相反机头在餐厅出手攻击那个军人,就那段停止的时间就差不多去了3、4秒了,整个爆炸加起来都接近十几秒。你想想一部如此的多视觉冲击的电影,还要再加复杂的剧情让观众片后思考思考,实在是过于艰难。

  任何电影都有它的目的所在,剧情归剧情,效果归效果。当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加上超好的剧情的佳作,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诺兰。只要两者都没有做烂了,就行了。

  :木村、苍井优的作用仅在于赋予该片更高的人气。论该片的质量而言,实际他们的声音有多大的作用我还未能看出来。=v= 不过我是很喜欢木村的

  《红线》观后感(七):向这纯粹的动画片致敬!

  这部时长1小时40分钟的影片我会告诉你我看了将近3个小时么?

  剧情上我就不详细评论了,虽说是科幻的题材外加励志和热血以及张扬不羁的个性忠实友谊还有让人艳羡的爱情际遇,但依旧在一个俗套的模式下进展着,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也好,信任伙伴团队也罢,怎么看都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竞速片。

  但如果只纠结这一点那就完全背离这部片的目的了,我们制作了7年、画了10万张原稿纸难道只是让你来说“剧情?。。嗯。。还蛮励志的”吗?

  我丝毫不介意发行商用上面讲的那几个数字来做影片的噱头,我感受到的只有让人尊敬的诚意,是的,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一部真正纯粹的动画片。

  谈及动画,从字面意思去想象,也许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童年的你在厚笔记本每一页的边角画上连续动作的小人,然后翻动书本就能看到“它们”动了起来,于是你感到你是一个造物主式的角色,或许你没有钱去买一台DV,没有让同学们按照你的剧本排演的号召力,但这没有关系,仰赖你手中的笔和纸还有自信满满的想象力,你就能创造世界!

  这就是动画的力量,从它最为原始的定义出发,再看看《红线》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那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铺面而来的手绘感,画面中色调分明,给人一种古旧赛璐璐动画片时代的感觉,但在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失用心,该加高光的地方毫不含糊,尤其是在机械金属出于运动状态而镜头角度拉伸时,光泽的变化也表现的一丝不苟,还有那些复杂的机器,个人以为对于机体变化的表现是动画中最为困难的,而且还要同时去表达多个部分的同时运作,再想想这几秒钟的炫目变化是用多少张原画组成的,相信你也会震撼的。

  最让我无法自已的是画面中体现的全局协同感,再精美的剧场动画中,大部分的镜头还是用静态的背景,通过主要角色的动作带动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不去注意周围的细节,即便是在一个充满动态的大场景里,创作者也会极力避免去展现角色与大环境的直接互动。而《红线》所带给我的全局协同感,则与之相反,在表现主要的动作之外,细节也不放过,简单地讲就是:背景也跟着动起来了!也就是说在这部片里面是不存在什么“背景”的,我就是用描绘着你所看到的这个画面的一张张原画来构成动画的!所以我会经常地倒回去把这个那个镜头重新看一遍:主角们在对话的时候,后面的那几个人在干什么?赌客们忙着下注的时候,那几个票贩是不是因为吃热包子太着急而烫到了嘴?.......

  所以辞藻缺乏的我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看到这种动画时的感动,向它致敬吧,因为那代表着最纯粹的动画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红线》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