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园》经典观后感10篇
《黄石公园》是一部由彼得·弗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套BBC纪录片很棒。另外,推荐'FROZEN PLANET".
只是看过影片后,顿感我们人类是离自然界最远的一群动物,偏偏又对自然界带来最致命的毁灭。
但如果没有借助工具,我们根本就无法在这个世界存活。没有借用工具,我们夏天大概会热死,冬天会冷死。没有借用工具,我们跑得无法多快,潜水无法多深,甚至无法在空中俯瞰这个世界。
今早坐公交,看到路边的树木植物。这就是我们根据自己喜好,在各个地方种起所谓的绿化带。我们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可以随意调用自然界的一切。
我只是有预感,我们创造了这个水泥钢铁的世界,终有一天,我们会亲手毁灭它,或者说一起被毁灭。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习自然界和谐的一切。似乎只有我们,显得与自然界格格不入。
作为自己,好好爱惜自然界原有的一切。遵循这个世界原有的规律。
1. 开阔的黄石公园全景,美不胜收。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同时也感受到人类自身的渺小。镜头在大峡谷中滑翔,在瀑布上方逐渐拉近拉远,在五彩斑斓的湖泊上略过。我喜欢上这里的风景。
2. 大自然生存的残酷。无论是野牛,麋鹿的迁徙,灰熊为了冬天吃蛾子积累脂肪,狼群的狩猎,都感觉到每一个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没有付出,也就没有欢乐与享受。
3. 四季的画卷。纪录片从冬天开始,到冬天结束,展示了一年四季,植物,动物的生活场景,它们为什么而忙碌,又为什么而快乐。在这样的视角下,仿佛有一种造物主的感觉。
4. 学习英语的绝佳素材。安静的纪录片,时而舒缓时而奔腾的音乐,让人在安静中回忆起了很多词汇,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快乐。
原生态的纪录片,因为真实,所以好看。
第一集是冬天的黄石公园,雪山下面有很多喷泉,因为下面的地层有很丰富的岩浆,没几分钟就出现了各种动物,这在中国恐怕不好找了。帅气的狼群、强壮的野牛、麋鹿,还有打杂的白头鹰和乌鸦,纯天然的环境下完整的生物链,羡慕。火狐抓耗子那段太牛逼了,狐狸在雪面上行走,听雪下的声音,跟跳水一样一半身体跳进雪里,咬住耗子,真猛!
第二集转到了夏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动物宝宝们都出世了,小狼,小牛,小鹿,小熊,小鸟,都好萌。蜂鸟的翅膀扇动频率更像是昆虫,还能像直升机一样悬停,真好看。有一种叫做鼠兔的小动物,圆乎乎的,像缩小版的小兔子,耳朵圆圆的,在夏天勤劳的储备干草,欢实的一沓糊涂。夏末灰熊的食物少了居然爬到山腰吃蛾子,真恶心。
第三集是秋天,动物们都为过冬做准备,一方面,麋鹿、羚羊什么的迁徙,最远的都跑出公园边界,进入农场主的领地了,还好人类对这些野生动物还算照顾,给它们一块栖息之地;另一反面,很多动物贮藏食物,松鼠和小鸟藏松子,(不过会被灰熊偷吃一部分,灰熊为了冬眠每天最多可以长2公斤的脂肪,真肥。)河狸兔子什么的就存草,存树枝。每天睁开眼睛就为食物奋斗,值得人类学习的勤劳。最后黄石公园迎来了漫长的冬季,一切又将终而复始。
中国现在好像也有很多国家公园了,这是进步,以后有机会也去看看这种原生态的景色,不过现阶段兴趣不大,更关注人文类旅游景点。
推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