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幼童》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幼童》观后感10篇

2018-07-07 03: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幼童》观后感10篇

  《幼童》是一部由胡劲草执导,历史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幼童》观后感(一):中国留美幼童之最后归宿

  原文地址 http://lishouli.blog.hexun.com/11094573_d.html

  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历经了1884年中法海战和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为国捐躯。直到20世纪初,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纷纷成为朝廷重臣,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以下参考纪录片《幼童》电视脚本)

  2001年的9月21日,哈特福德市的市长把这天定为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越来越多的中美两国学者,开始共同关注百年前发生在两国之间的这段传奇故事

  1、当年抗旨不归的容揆,从耶鲁毕业后,毕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容揆的爱情故事,当年在美国新英格兰曾传为佳话。在高中毕业时,容揆就深深地爱上了和他同在斯普林费尔德中学就读比他小七岁的玛丽小姐。在经过未来丈人长达十年的考验之后,终于在1894年和玛丽小姐喜结良缘,他们共有五个孩子

  2、当年耶鲁划船队的舵手钟文耀,先后在华盛顿、马德里和马尼拉做外交官。回国后进入铁路界,先后担任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的总办。钟文耀对一切新事物都满怀热情,从照相机汽车,他是上海滩上最早的汽车拥有者之一。钟文耀家族四代耶鲁大学毕业,为纪念和耶鲁特殊关系,他们在耶鲁设立了钟文耀纪念奖学金奖励那些致力于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学者

  3、由于出色语言天赋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李恩富,毕生供职于美国新闻界。当年他为在美华人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奔走呼号,为此失去了自己家庭。1897年,李恩富在美国再次结婚新娘是来自田纳西州的苏菲小姐,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克劳伦斯成了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毕业生,这是当年留美幼童被拒绝进入的军事院校小儿子路易斯毕业于耶鲁。1927年,李恩富在他66岁的时候孤身一人回到了香港,为当地一份英文报纸工作。他最后一次和他的美国朋友联系是在1938年的3月29日,他在信中写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战争,一场惨无人道野蛮的战争。日本人的飞机每日在城市上空盘旋、轰炸,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这一年,李恩富在香港辞世。

  4、留美幼童、东方人棒球队队员黄开甲,在耶鲁大学读二年级时被召回国后,担任盛宣怀秘书多年。曾经参加过1876年美国费城百年博览会的黄开甲,1904年时作为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中国馆的副馆长赴美。在博览会的晚宴上就美国限制华人入境政策发表精彩演说,他说:在你们对所有的中国人、中国学生关闭大门时,欧洲却向他们敞开胸怀。因为他们知道若干年后这些年轻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也许你们可以通过武力获得很多你们想要的东西,但必须记住你永远也无法通过武力获得商业利益

  5、唐绍仪,这位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由于无法和名为共和实为专制的袁世凯合作,在总理任上不到3个月便辞职而去。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任中山县县长。自幼就远离家乡的唐绍仪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1910年前后,他在家乡修建了一座私人花园别墅,取名共乐园,后来唐绍仪把它赠送给了家乡人民。唐绍仪还是复旦大学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

  6、梁如浩,后来成为铁路管理者,他当过清朝的大臣民国的部长。梁如浩的儿子娶了唐绍仪的女儿童年小伙伴长大以后成了儿女亲家

  7、耶鲁雪非尔德理工学院毕业的欧阳庚,终生服务于外交界。先后任中国驻旧金山的副总领事、驻温哥华领事、驻巴拿马总领事、驻雅加达总领事、中国驻英国公使馆一等秘书。他的家乡在今天的广东省中山市大岭村,村中有一条著名小街,曾出过4名驻外领事,被当地人称为领事街。

  8、当年哈特福德高中棒球队的神投手梁敦彦,多年担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僚,后任晚清外务(部)尚书。他忠于朝廷,拥护帝制,参加了张勋复辟。后来末代皇帝溥仪结婚,他和另一位留美幼童蔡廷干是婚礼上的伴郎。

  9、温秉忠,第二批留美幼童。曾就读于美国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后担任两江总督端方的幕僚,官至清政府的二品。他是宋氏三姐妹的姨夫,1907年正是他把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带到美国留学。

  10、周寿臣,第三批留美幼童,出生于香港。早年和唐绍仪一同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晚年定居香港,是有名太平绅士。周寿臣为香港同胞做了许多好事人称寿伯。

  11、留美幼童中惟一的律师是张康仁,当年在耶鲁大学读书时被召回。回国后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回到美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完了法科,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12、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3、蔡绍基,中国首批幼童赴美留学生,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归国后任大北电报局译员、上海海关译员。后随袁世凯赴朝鲜,充任袁之幕府。归国后任清政府山海关监督、天津北洋大学校长。

  14、吴应科。回国后分往福州船政学堂,后调北洋舰队,参加黄海大海战。后任北京电报局总办,黎元洪总统顾问,海军副司令等职,退职后居住北京。

  15、周传谏。回国后参与修建京沈铁路,后在各地铁路、矿山、商业部门工作,退居上海

  16、曹家祥。回国后分往天津水师学堂,黄海大海战中负伤,曾任天津警察局长等职,晚年经商。

  17、吴仰曾。回国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工程,后在南京、浙江、直隶等地工作,清末任欧美归国留学生副主考,被清政府授予科学博士,充学部顾问,晚年在开滦煤矿工作,退休后居北平。

  18、吴仲贤。回国后曾任驻朝鲜领事、驻日本横滨总领事,驻墨西哥代办、汉口海关监督等职,退职后居住上海。

  19、钱文魁。回国后任中国驻法国使馆馆员。

  20、唐国安。第二批中国留美幼童。清末任游美学务处及游美学生监督处会办,积极选送青少年赴美留学。1912年初任清华学堂正监督,同年10月,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唐国安出任首任校长。

  21、容尚谦。回国后先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在扬武后旗舰上受训,参加了中法战争,后为环泰舰舰长,参加中日战争,不久出任航运公司经理,退休后居上海。

  22、黄耀昌。回国后分往上海,后参与铁路修建,曾任北京至汉口铁路北京段经理。

  23、唐致尧。归国后经商,参加修建京沈铁路,曾主管天津税务局。

  24、陆锡贵。回国后分往唐山采矿公司,后为京沈铁路总工程处干事

  25、钟进成。回国后先后在美国驻广东、香港、厦门等领事馆服务。

  26、潘斯炽。回国后分往上海官办棉纺织厂,后任南京造币厂经理。

  27、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邝咏钟、陈金揆、沉寿昌、黄祖莲7名留美幼童后来在甲午中日海战及马尾中法海战里为国捐躯。

  28、最后一位离去的留美幼童是邝荣光,他是一位矿业工程师。邝荣光1965年去世,时年103岁。

  《幼童》观后感(二):历史不该忘记这120个小孩

  (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小时候的我们天马行空,对一切充满好奇,长大后却发现原来束手束脚才是一生安乐基础,哪有什么救国安邦、匡扶社会自私才是最幸福做法

  因为在你追求自由梦想奉献的路上总会有许多人告诫你要按老路子走,否则将会被制度所排挤,你被迫去适应,在看清了现实之后,继续重复着和别人一样生活

  他们总要求我们当一辈子笼中鸟,一直在圈子循规蹈矩,不做任何越界的事,生生地剪掉了我们曾经展翅高飞的翅膀

  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曾经到过天空,又怎么可能甘心寄生于大地

  《幼童》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故事但是它所表达意思却与上文无异,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迂腐行为和制度依旧残存。

  在国产电影里看那些烂俗青春眼泪还不如瞧瞧百年前将“责任”二字扛在肩上的《幼童》。

  提及这120个留美幼童,不得不说三个人,一个是容闳,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则是曾国藩。

  容闳是唯一全程参与近代史的幸运者。容闳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之父或新式教育的催生者,其实,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教育领域。

  他的一生,不仅像镜子一样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且有迥异他人的独特意义

  他的出现,是中国全球化的最初体现,意味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将遇到一种新的文明的挑战碰撞,并渐渐与之融合

  全球化背景下的古老中国,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就是“现代化”,容闳是中国现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人物和重要推动者。

  尽管他见到了外面先进的世界并且想要把这种新潮的文化、技术让国人也能够学习,只是单凭他一人之力去游说中央集权的晚清政府,等同于天方夜谭

  总被历史误解为“卖国贼”的李鸿章接纳了他的提议,在他和曾国藩的极力撮合下方才促成了首批出国留美学习的幼童。

  从1872年--1875年四年期间,每年官方派遣30名幼童,分四年共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学制为15年,并且这批幼童必须都是在16岁以下的聪颖少年

  120人中没有一个满人,在那个年代没有哪位富贵人家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们以为是蛮夷,茹毛饮血大洋彼岸印象中只要踏上船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天人两隔,所以,这些孩童大都来自穷苦家庭。

  广东籍占70%以上,大多来自香山、珠海,尤其是唐家湾,包括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位校长唐国安,第一批幼童还有来自广州的詹天佑,也就是后来的“中国铁路之父”。

  他们踏进美国大陆后,满眼都是不可思议,见惯了马车、木房的他们对高楼大厦煤气自来水、升降梯、蒸汽机火车……都是好奇和迷茫

  同样,美国人民也搞不清楚这群身穿穿蓝绉夹衫,酱色绉长褂,缎靴,锦帽的孩子,第二天,《纽约时报报道,昨天到达旧金山的30位中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淑女和绅士…

  他们乘坐火车跨美洲铁路,经过7天,到达美国东部,经容闳的建议,幼童以2--4人分组寄住在美国中产家庭,通过实物教授英语,一两年后,这群幼童便可以与当地的小孩打成一片

  除了惊叹这群小孩惊人的学习能力之外,还要惊讶的于当时的美国中产阶级竟拥有如此的大爱且少有种族歧视

  彼时的美国还没有颁布《排华法案》,他们视这群留美幼童为己出,给了他们太多的关爱照顾,即便在10年后这群幼童被强迫召回,有些人还是与这些外国父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甚至在他们被遣返回国后,有位美国太太给留学生中国的母亲写了一封信:“您的儿子在美国期间,和我们全家生活在一起,他非常优秀,无论是成绩还是人品,您肯定会以他为荣…如果此生无缘再见,我和我的家人,将一直为他祝福。”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美国正值排华最严重时期

  以历史为镜果然会发现自己有多么不足,只可惜,尘封历史和选择忘记一直都是我们回避的话题

  长久以来都被压抑成长的他们,在远离国家的另一片土地上,品尝到了自由、开明公平社会制度,而且当时正值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些人自然不会固守祖国繁文缛节礼仪教条

  第一批幼童中的史锦镛开始剪辫改装被召回国,此外,留学事务局每三个月会组织要求幼童回局学习“五经”,教导他们懂得“君子朝纲”。

  清政府只想“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非指望他们学到知识后回国改变体制狭隘短见的目光最终致使封建王朝走向灭亡。

  幼童们在异国他乡不必理会国内的疾苦与动乱,但不代表他们忘记了水深火热国民摇摇欲坠的祖国,他们仍然心存使命感

  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没有丢掉中国古典文化,有一手漂亮书法国画,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

  他们都有着拳拳报国之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侮辱,甚至在后来的生命将这视为一生的事业

  可笑的是,清朝政府召回幼童的理由竟然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是当局政府由于闭关锁国的信息闭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清政府的恐惧与羸弱。

(左为詹天佑,右为潘铭钟)

  心怀家国社稷的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异常勤奋刻苦,潘铭钟15岁进入瑞萨莱尔理工学院,被称为“天才少年”,但因过度刻苦,进入大学后一年便过世。

  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有超过50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1人进入哈佛大学,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也是在这一年,因为华工形象被丑化,美国爆发了反华运动,还未完成学业的幼童除却遣返、滞留、克死他乡的,剩余的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两人完成了学业,其他94名幼童皆被送回国。

  回国后,他们在矿业、铁路业、医学、体育、法律、制造业等方面都起到了改变当时国家的作用,当然,也有部分人加入了拥有开明思想的民国运动,还有一部分人在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

  关于这群留学幼童,中美双方呈现两极分化,《申报》认为留美幼童是社会祸害,《纽约时报》认为对幼童的教育是成功的并批评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而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上的差异致使这群留美幼童的命运变得颠沛流离。

  曾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他们,在归国后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反而是不断地猜忌与质疑。

  半个世纪过后,十几位留美幼童重聚上海,他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

  这一年恰好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中国人,他们被新青年遗忘,还被认为是酸腐的前清遗老。

  他们依旧保持着西方的生活习惯,能够拽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但是在一个经历革命的国家中,他们还有一个不怎么光彩的称谓——洋奴。

  1965年,最后一位留美幼童邝荣光辞世,终年103岁,至此,他们如惊鸿一瞥般退出了历史舞台。

  泱泱大国,让120名小小幼童,扛起了整个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

  回过头来看,中国历史差点因为这120个小孩儿改变。

  闲人电影原创,微信ID:idlemovie

  微信搜索关注: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Idlemovie

  《幼童》观后感(三):《幼童》笔记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了纪录片《幼童》。之前就听好朋友candy推荐,推荐胡劲草,于是当真正开始看《幼童》时,觉得如果认真做做笔记,可能更有些收获。于是,每次端坐在无论是电视前还是电脑前,都攥着纸笔,飞快记下些自己觉得感兴趣或是重要的内容,完后,在花些时间写到博客里。

  以下是分五天记录的内容,没经过太多整理。总体来说,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细致的,第一集和最后一集尤其让人觉得精致非常,中间三集水准不及这两集,可能是全片的悲剧氛围渲染的缘故吧。

  -------------------------------------------------

  真是大爱央视的纪录频道,上周刚说要看胡劲草的《幼童》,今天就播了。在网上先看了点儿,做了些笔记,晚六点播映的时候,我提前准备了纸笔,决心把笔记做全。

  《幼童》是五集纪录片,我也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出五篇笔记来吧。

  第一集主要关于容闳,以及派遣留洋幼童前的准备、波折。

  1828年,容闳出生于广东南屏(珠海)。

  1835年,容闳7岁,赴澳门教会学校读书。

  1839年,容闳美籍老师郭士立女士返美,容闳辍学。

  林则徐开始禁烟。中英关系紧张。

  1842年,容闳于香港Morrison学校就读,学习了4年。

  1846年,容闳老师布朗•巴特勒牧师要回美国,容闳、黄胜、黄宽三名学子表示愿意跟随布朗去美国读书。

  1847年1月,从香港启程赴美,路线:香港—>好望角—>美国东海岸,航行98天。

  1847年,就读于孟松学校,原计划读2年。

  1850年,容闳、黄宽从孟松学校毕业,后黄宽去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不要钱)。

  容闳学习了15个月的拉丁文、12个月的希腊文、10个月的数学后,进入耶鲁大学。

  1854年,于耶鲁毕业,容闳(26岁)在纪念册上写“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距离派遣第一批幼童赴美,容闳还需等待18年。

  容闳回国,时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高潮中。

  1860年,容闳赴南京拜见太平军,建议未被采纳,本人却被太平军将领封爵,容闳很失望。

  1863年,容闳受邀去安庆见曾国藩(时两江总督)。

  1864年,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采购机器,筹备“母厂”。

  李鸿章(时江苏巡抚,1862年任江苏巡抚,卒于1901)上书总理衙门,后受曾国藩提拔。

  1865年,容闳回国,再见曾国藩,第一次尝试向曾国藩提出教育的建议:建立上海江南制造局兵工学校。

  1867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学堂培养的幼童中包括严复、邓世昌。

  京城洋务派的同文馆受到守旧派排挤和攻击。

  蒲安臣(Burlingame,哈佛法律专业,麻省众议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外使节。

  1868年,蒲安臣出访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使幼童留学具备了可能性。

  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直隶总督)提出“留学之事”,曾国藩准。

  1871年8月5日,曾国藩(两江总督)、李鸿章(直隶总督)上奏“留学之事”。

  1871年9月9日,八月初八,总理衙门准“留学之事”。

  计划:派遣聪颖幼童,每年30名,四年(1872-1875)共120名,学制15年,官派。

  招生:李鸿章规定幼童须16岁以下。

  1872年,曾国藩去世,幼童准备上海出发。

  1872年8月11日,幼童父母和清政府签订15年合约,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120名幼童中没有一个是满人。

  1887年,李恩富(第二批幼童)在美国出版"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

  1909年,容闳写《西学东渐记》(东渐:向东流入)

  120名幼童中,广东籍占70%以上,大多来自香山、珠海(尤其唐家湾,包括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位校长唐国安)。第一批幼童还有来自广州的詹天佑。

  --------------------------------------------------

  第二集主要是着眼幼童初到美国到进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的生活。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较少,较第一集很强的时间线索,这一集侧重从各个幼童的生活状况来进入,这也可能是以后几集的叙述方式。还有,发现中文的女旁白是董倩,她的英文发音很不错。

  1872年8月11日,幼童从上海启程,乘名轮船,经25天,到达美国西海岸旧金山。

  1872年9月12日,幼童在旧金山第一次见到火车,六年后,詹天佑进入耶鲁学习。

  幼童乘坐跨美洲铁路(建成3年),经过7天,到达美国东部,容闳迎接。

  1872年—1875年,4批120名幼童全部达到美国,都在麻省和康涅狄格州。

  1876年, 美国建国百年,在费城举行世博会,清政府参展,参展的还有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

  1876年5月10日,美国总统格兰特主持世博会开幕。

  1876年8月25日,格兰特会见幼童。

  关于语言学习:

  经容闳建议,幼童被分为2-4人一组,homestay,家庭只要为中产阶级,通过实物教授英语,一两年后,幼童就攻克了语言关,可以和当地的孩子玩成一片。

  关于接受西方文化和保守本国文化:

  世博会上,李圭问幼童为什么穿西式服装时,幼童回答,“不方便,但只不剪发辫,不入礼拜堂”。

  留学事务局也默许服装的更改,但是不能容忍剪辫子。第一批幼童中的史锦镛因为“剪辫改装”被李鸿章召回,没能在美国读大学。共有三名幼童未能在美国完成学业,被召回的。

  留学事务局每三个月会组织要求幼童回局学习“五经”,农历节日也要回局,对幼童进行思想教育,要“尊君亲上”。清政府只是想“师夷长技”,而刻意回避体制改革。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幼童里还是出现了唐绍仪这样的人。

  幼童的书法都很了得,无论是钢笔写的英文,毛笔写得中文,还是铅笔的作画。李鸿章挑人还真是会挑,说挑“聪颖幼童”,竟都没看走眼。

  关于保守历史资料:

  康涅狄格州的历史学会有一位工作人员用手抄的形式,把当年关于幼童的报道都抄写下来并整理。这项工作她一直做到20世纪40年代。

  接纳幼童的家庭的房屋,有1812年建成的、有1804年建成的,这些房屋如今都粉刷一新地好好存在并被使用着。想想在淮阴,眼看红砖外露的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都保不住了,我不禁又要小伤感了。

  --------------------------------------

  第三集:

  幼童在高中时候的成就:

  体育方面表现优异,梁敦彦是哈特福德高中棒球队的最佳投手。

  1878年,第一批幼童高中毕业。在哈特福德高中,优秀学生将受邀做演讲。梁敦彦的毕业演说题目是《北极熊》,二次登台向观众致谢。蔡绍基的题目是《鸦片贸易》。

  海军留学和留学事务局的亏空:

  1874年,“琉球事件”,李鸿章还是注意到日本的崛起和对中国的野心。

  1876年,李鸿章参观烟台的外国舰队。李鸿章希望留美幼童高中毕业后进军事院校学习。

  希望他们学习矿业和法律,不要学习医学和宗教。

  1877年,李鸿章派遣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去英国、法国进行海军留学。

  1878年,留学事务局亏空50万两白银(当年预算是120万两白银),李鸿章筹款困难,于是从海防经费里拨款。

  幼童进入大学学习(1878):

  1880年止,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其中20多名进入耶鲁大学。

  詹天佑专业为土木工程,选修铁路专业。

  1879年,钟文耀进入耶鲁大学,任划艇队舵手,并带领耶鲁于1880、1881两年连胜哈佛划艇队。

  潘铭钟15岁进入瑞萨莱尔理工学院,但因过度刻苦,进入大学后一年就过世了。

  “撤除”留学事务局的波折:

  1875年2月24日,容闳娶了个美国老婆。

  1880年6月,容闳回美国参加布朗牧师的葬礼。

  1880年,留学事务局更换监督,新监督吴子登要求美国大学不要交中国幼童美国地理、钢琴、英国诗歌等课程。

  荣揆加入基督教、剪辫。

  谭耀勋剪辫。

  留学事务局打算将荣揆、谭耀勋遣送回国,荣、谭二人趁机逃跑,留在美国。

  有大臣上书,要求撤除留学事务局,李鸿章建议不要将幼童全部撤回,让已进入大学的完成学业。

  1880年冬,容闳请美国的推切尔牧师帮忙联名所有大学的校长,企图挽救留学事务局和幼童未尽之学业。

  1880年12月15日,推切尔通过马克 吐温拜谒格兰特将军。格兰特将军亲自写信给李鸿章。

  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

  --------------------------------------------------

  第四集:

  美国的反华运动:

  1880s末,化工形象被丑化,美国出现反华运动。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蒲安臣条约”被废除。

  留美幼童被召回:

  1881年6月8日,总理衙门上呈皇帝,请求撤回出洋学生。

  1881年夏,留美幼童在美国的最后一个暑假,除去被提前遣返、滞留、克死美国的孩子,共94名幼童被召回,其中,只詹天佑、欧阳庚两人完成学业。

  1881年8月,推切尔牧师为幼童举行告别晚会。

  1881年秋,幼童分三批送回国,回国后在上海紧闭一周,后允许回家省亲。

  中美双方媒体对幼童的不同评价:

  《申报》认为留美幼童是社会祸害。

  《纽约时报》认为对幼童的教育是成功的,批评清政府的腐朽和因噎废食。"China cannot borrow our learning, our science and our material forms of industry without importing with them the virus of political rebellion. Therefore, she will have none of these."

  中国电报业的发展:

  在幼童被召回之前,李鸿章让留学事务局挑选20多名还未进入大学的幼童去美国各地的电报局实习。

  70%的幼童到天津李鸿章的北洋门下,其中很多被安排学习电报技术。

  中法马尾海战:

  1881年,12名幼童被派往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业务,五年的课程,他们一年就学成了。

  1884年,中法海战,中国11艘木战舰VS法国8艘铁甲战舰。清政府求和为先,结果马尾海战被法国全歼,800名中国士兵战死,其中包括4名留美幼童:邝咏钟、黄季良、麻省理工的杨兆楠和薛有福。

  北洋海军和甲午海战:

  1886年-1896年,日本学习西方教育制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40%提高到95%,成为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

  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时位列世界第八,日本世界第十六。北洋海军以赴英法的海军留学人才为主。

  北洋海军的成立带动了铁路、矿业的发展,留美幼童有了用武之地。

  1891年,中国海军事业停滞不前。清政府主要忙活光绪的婚礼和颐和园的修建。

  1893年,日本倾全国之力兴海军。

  1894年,甲午海战,中日双方各有数十位留英美学生做军舰指挥官。

  7月25日,丰岛海战,30岁的留美幼童沈寿昌阵亡。

  黄海海战,双方各12艘战舰投入战斗。就读于MIT的陈金揆随致远舰沉入海底。

  1895年,李鸿章不得不签下《甲午条约》。

  1901年,李鸿章不得不签下《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

  1884年,滞留美国的荣揆、谭耀勋从耶鲁大学毕业。不久,谭耀勋就在美国病死了。

  1887年,26岁的李恩富重返美国,在耶鲁完成学业,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出版图书的亚裔。针对当时在美国的排华潮流,李恩富进行了口诛笔伐。

  ------------------------------------

  最后一集的《幼童》,恢复到时间的主线,讲述的是跌宕下的中国,他们颠沛流离的命运。

  1900年,容闳在美国认识孙中山。

  1903年,在哈特福德,变法失败的梁启超(31岁)与同在流亡的容闳(76岁)相见。

  天津成立北洋大学。

  1904年,唐绍仪作为全权外交大臣到印度和英国人谈判西藏问题。

  幼童梁诚成为清政府驻美公使。

  美国同意退还庚子赔款中多索取的部分,共一千多万美元,用于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

  清政府将皇家园林——清华园交与学务处,成立赴美留学预备学校,曾就读耶鲁的唐国安任监督。

  1905年,慈禧不得不变法。

  科举制度被废除,被归国留学生考试取而代之,唐绍仪任主考官。

  44岁的詹天佑任京张铁路会办、总工程师。

  1907年,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留美幼童得到重用。广东会馆在唐绍仪的牵头下于天津成立。

  全权大臣唐绍仪二十年后故地重游,重返康涅狄格州的斯普林菲尔德。

  在华盛顿,唐绍仪会见了自费留学生。

  日本宣布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17860人。1896年3月,第一批学生赴日留学。

  1908年,慈禧、光绪驾崩,溥仪继位。唐绍仪回国。

  1909年,唐国安在上海送第一批庚款学生赴美,当年滞留美国的容揆迎接了他们。

  6月11日,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

  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重新得势,提倡君主立宪。委任唐绍仪为代表南下和南方军和谈。

  12月8日,主张共和的清朝一品官唐绍仪剪去了辫子,以西装出现在南方军面前。

  1912年3月,唐绍仪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1919年,五四运动。留美幼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940年,华盛顿州立大学拉法吉教授搜集有关中国留美幼童的信息,在上海宴请仅有的几位幼童。

  1942年,拉法吉在美国出版《中国第一个一百》,这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关于留美幼童的书。书的扉页写着"To all that great band of 'returned students' who have tri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1965年,最后一位留美幼童邝荣光辞世,终年103岁。

  2001年9月21日,哈特福德市长将该日定为“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

  纪录片中的一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就有旁白的优美语句,让人觉得编剧是多么的细致,这不仅仅是写实的记录片,更追求美的还原。“1907年深秋,美国 新英格兰地区最美丽的时节,覆盖着乡间小径和城市街衢的黄叶,在霜风里挽留着温馨的记忆,伴着和煦的秋日暖阳,康涅狄格河畔的小城斯普林菲尔德在等待一位 和他们分别了二十多年的客人。”

  拉法吉教授宴请幼童的一段描写:“I shall never forget a little scene that took place in Shanghai, in the summer of 1940. If the other occupants of the room noticed us at all, they might have thought it strange that I should have chosen for my little dinner party only very old men. All of them many years my seniors. Any Americans who chanced to pass our table and who caught a fragment of our conversation would have been no doubt startled to catch choice of bits of American slangs, intermingled with our exchange of talks, and to hear these Chinese gentlemen in their long silk gowns, addressed to each other by nicknames that are more familiar to an American school yard than to a Shanghai hotel.”想想当时的情景,如果你看到一群年过花甲,酸腐的前朝遗老在一起拽标准地道的英文时,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一定会惊异不已,甚至感 动至深。学习的经历是深入骨髓的,日后的精进都是在这基础上的雕琢,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和覆盖。这些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十年的幼童,即使再也没有踏上美国的土 地,他们也依然表现出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西方气质,英文也不会退步太多,气质也未有大多变化。

  虽然幼童最终的落幕方式是那么样的寂落,但回顾他们的历史,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虽然多少有些凄切悲凉。

  《幼童》观后感(四):那段异国的时光

  看完了这部五集的纪录片,非常好。我相信曾有过留学经历的人都会懂得里面的情怀。

  一百多年的一百二十名幼童,命运选择了他们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在美国开始了多年的留学经历。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他们都还只是孩子,他们到达美国的时候并不会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的经历会深深地给他们的一生刻下印记。很难想象来自于清朝的这些孩子,受过传统礼教教育的他们在接触到自由教育时的冲击。那些冲击对于我们这一代留学生而言是很难存在的。当我们跨上异国土地之前,我们已经接受过了相似的一些教育,所以异国的东西给我们的冲击并没有多大。可是对于这群幼童而言,那种shock肯定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在美国接受了中学、大学的教育,他们活跃在体育赛场上挥洒着他们的青春与汗水,他们一定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着那些全然新鲜有趣的知识。当他们正在茁壮成长之时,却不得不接受召回国的事实。

  在他们回国之初,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是负面的,我们无从知道他们内心经历过了多长时间的调试才能去适应祖国这个对他们而言已经有些陌生的国度,可是,终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把他们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他们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之才。

  我一直认为人应当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没有行万里路,许多人的思想是僵硬且固执的,因为那些人不知道生命有多种多样的活法与色彩,他们住在自己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下过着日日重复的生活,却浑然不觉。我希望我的生命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尽可能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有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所以,那段异国的时光,于我而言将是我一生最为美丽与丰富的记忆,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段在异国的时光,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

  《幼童》观后感(五):幼童观后感

  留美幼童的故事在一曲悠扬的美国民谣《long long ago》下拉开了序幕。100多个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家乡,到地球的另一边求学。不知道是哪些家长,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不知道曾国藩、容闳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幼童们在新大陆的学习生活表现,是让我非常欣喜的。不同于那些有点迂腐的朝廷命官,孩子的接受、适应能力永远是最快的。他们飞速的接受异地的语言,生活方式;他们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拼命汲取那些新鲜知识的营养,很快在学校中出出类拔萃;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尽情呼吸,生活、学习、运动样样做的精彩。同时,他们依旧接受着传统教育。清政府这一安排,我十分的赞同,这让孩子们心中的祖国情结得以巩固、延续。事实也证明,最后绝大多数孩子仍旧富有一颗爱国之心。拿现在的出国留学生与当时的幼童相比,我以为幼童出色不少:且不说现许多留学生的融入能力差,很大比例的留学生滞留不回的事实让人心伤。留学生的爱国心减少了,我以为这与现在传统教育的淡化分不开的。

  他们在这个年轻的美国,一天一天成长着。令我记忆比较深的事是幼童们参观费城世博会。幼童们用好奇的眼光观赏着一切新奇的设备,在心中立下志向:努力学习以便今后能使用这些设备。但是同时,我国展出的依旧是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展品,与整个展馆的创造性基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想,这清晰的反应了在全世界工业化进程迅速时,中国停滞不前的状况。

  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学是一回事,施行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大多数的资料都是在美国获得的。在中国,幼童的故乡,居然没有留下多少他们的资料。这很值得深思。对于资料的保管、珍视,我国是应该好好的向美国学习的。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当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慢慢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又仿佛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思考背后的故事。

  《幼童》观后感(六):什么样的国家才有资格输出文化

  一点细节吸引了我,1940年,这些幼童离开美国已经50年以上了,他们呢在上海与来访的美国教授聚会的时候,他们还是用美国俚语交谈,除了长袍外,他们还保留了很多美国的生活习惯。

  在他们的幼年虽然寄居在美国家庭,虽然受到寄居家庭的厚爱,当时大环境下,受到的歧视肯定也不少,其中有一位还遭受 排华法案 的影响,不得不与发妻分离另娶美国姑娘。他们在回国后虽然备受重视,甚至有当上总理的,但对美国生活的羡慕依旧,这就是真正的文化诱惑:诱惑年轻人想做一个美国人,即使他们受排斥。

  现在,我国对留学生的投入,汉语教育,已经十分慷慨,问题 他们会想做中国人,在中国人都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他们回国以后,如果对中国没有好感,即使学会了汉语,学会了技术用于反华,如当年的越共,那这投入还不悔不当初。

  《幼童》观后感(七):摘抄

  容闳:

  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

  意思: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会有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或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

  选自《孟子·离娄下》。

  他的同学回复道:我等待着听到,你在未来中国历史上,进行伟大事业的消息。愿你回到你的国家时,发现它已成为神圣的共和国。而你,将共享推翻专制王朝后胜利的喜悦。

  曾国藩、李鸿章选才标准:

  聪颖弟子不可多得,必其志趣远大,品质朴实,不牵于家累,不役于纷华者,方能远游异国,安心学习

  容揆写到: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

  《幼童》观后感(八):幼童

  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沪、粤、港共招生120名,从同治十年至十三年4年间,每年派出30名赴美留学。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留美幼童的命运,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在我们中学课本上定义着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这是在历史的大框架下来看的。我们在曾经的历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许多学生们常拘泥于书本的框架中,而片面的看待历史。一些影视作品从侧面或小的时间节点来阐述与我们观念不同的历史内容。《幼童》就是这么一部作品,讲述了特殊年代(旧民主主义社会)的一群特殊的群体——留美幼童。

  他们是中国首批的官派留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留学计划是十五年,也就是说,这一别,与祖国、与母亲就是十五年。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出生于贫寒人家之子,其中无一满族达官子弟。

  他们在海上航行九十多天,来到大洋彼岸。影片从头到尾以“幼童”来称呼这些孩子。以至于他们成为杰出人物时,还觉得身上有一股稚气。

  他们寄宿于美国家庭,有些美国家庭接待过一批批的留美幼童,后来由于排华法案等原因,而阻断了联系。现如今,人们开始找寻曾经那批幼童的故事时,大洋彼岸的人们又重拾了历史的遗迹。这些家庭和曾经幼童们就读过的学校的档案管里还保留着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

  清政府对这些幼童们的要求是不能剪辫子、不能进教堂,除学习基本课程外还要学习中国的四书五经,有些学生因为学习过度劳累,累死他乡。

  不过大部分的中国孩子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不仅如此,体育运动也是他们的强项,于是十分受到美国女孩子们的欢迎。有些幼童选择留在他乡,后期对中国的外交和留学事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大部分的幼童回到了祖国,成为祖国各行各业的先驱者,为祖国早日成为人民的共和国而奋斗了几十年。

  当他们老去,也就到了他们从历史的舞台上谢幕的时候。他们还会和当年一样时常聚在一起,过着曾经一同庆祝过的西方节日,不同的是,这时他们已是饱经沧桑、子孙满堂。

  《幼童》观后感(九):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稚嫩

  在每个人的历史课本里应该都躺着这么一张黑白照片,一群孩子规矩地站在你面前。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是大清王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这些孩子之所以会出去,不是因为他爸是李刚,而是恰恰相反。最底层最没有出路的孩子才会选择离开天朝大国,去蛮荒之地。除此以外,这一页就被我漫不经心的翻过去了,因为这不是高考重点。

  幸好看到这部纪录片,才让我得以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一群孩子。之所以叫幼童,不仅因为身负使命远赴异国的他们还是孩子,我更愿意理解为他们代表着一种蓬勃生长,充满着无尽可能的希望。一个垂垂老矣、腐朽古国的等待着他们的拯救。

  其实救国出路这些大话题不是我这种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可以扯清楚的。我只是觉得,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最需要的是灵魂,是精神。具体到这里,就是近代精神。在我心里,民主、科学、法制是构成这种精神的铁三角,精气神。中国缺人才吗?缺斗士吗?都不缺。但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三件东西。你可以说,因为这里没有让其生长的土壤。于是乎,我们去它们的发源地,想把它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带回来了吗?一个例子,邓世昌殉国,是我们永远书写的爱国英雄。但一次,看到一则信息上说到一个细节:当他堕海后,他的宠物犬亦跟随着他跳入海中。但是军中的规定,宠物怎么可以带上军舰。作为将领的邓世昌都这样违反了,那么下面的人做事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我毫不贬损他的爱国之心,亦不怀疑他的专业操守。我只是想说,我们学到的,只是其器,不是其神。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我们也可以说洋文,高喊德先生赛先生。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把近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意识里。否则,在日本留学学军事的邓世昌绝不会把宠物带上船。我们遵守的不是制度,因为我们说法律不外乎人情。居心不良的人会钻一切制度的漏洞,善良的人对制度中不违乎道德又给自己带来麻烦的部分置若罔闻。

  说回纪录片。整个视角是比较公正的,不是教科书式的脸谱解说。当他说到袁世凯“趋时趋新”,我实在感到意外了(这是在CCTV播吗)。这一群幼童,大部分不论是正风华正茂还是垂垂老矣,心里都怀抱着用己所学让祖国变得更好的理想。不论自己的命运因此而平步青云还是低落谷底,都未曾放弃。

  愿你们永远年轻永远稚嫩。

  《幼童》观后感(十):long long ago

  看第一集的时候真的觉得也挺平淡的,但是越看越动容,后来还看哭了。知道一些留美幼童在甲午海战中牺牲,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尽一份自己很想尽的孝的时候,真的哭得厉害。异国的女性朋友再也不会收到他的信了,他为了自己的祖国永远长眠了......

  印象最深的是"当一个人享受过自由的空气,就在也不愿意回到约束自己的地方了"。

  背景音乐很好听,好像叫《long long ago》。我一度以为是儿歌《小黄鸭》。

  人真的要走出去,即使有一天会回家。 —————————— 2016年就该看完的,在那场"旅途"之中。 但是因为当时的自己以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一直拖着知道忘记。 最近再次想起,当时以为最重要的事情早已灰飞烟灭。也许,浪子回头,为时未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幼童》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