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幼童》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幼童》影评10篇

2022-03-21 09:32: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幼童》影评10篇

  《幼童》是一部由胡劲草执导,历史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幼童》影评(一):被遗忘的历史

  很好的一部纪录片,一段我最不喜欢的历史,但是通过他们角度再看这段历史,感觉虽然有很多愚昧的人操控了那个时代,有很多让我们惋惜痛惜的事情发生,但是正是在这种时候,出现的这样一群人,为国家的进步而找寻出路,十几岁就远渡重洋外出求学。感动于他们虽然从小学习在国外但始终记得自己是中国人,最后也为祖国付出了很多;也感动于他们和他们外国家庭的感情,真挚得如真正的亲人一般。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正是和那个时期,他们的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造就了他们传奇的一生。

  一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原来一段历史有那多细节我还不知道,而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构成了一段历史。

  《幼童》影评(二):一些细节(事件)

  记录一下某些印象深刻的细节(事件):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还认为自己是外国人称自己为德国人英国人爱尔兰人等等 至少在新英格兰地区。

  康州历史学会最让人震惊的收藏 之一是手抄的当地报纸报道的中国幼童的故事 ,故是开始于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到达旧金山 ,不间断地持续到1940年代 。抄写者是康州历史学会 ,两位年老馆员。

  开始上中学后,多了国内没有的体育课,穿长袍马褂不便,于是幼童们纷纷换上西装。大清留学事务局年默许这种改变,但是代表大清国子民的辫子是一直没有剪的。1877年有四位 ,剪了辫子的留美幼童被认为西化严重,被提前召回大清国。

  1876年美国建国百年世博会,美国展示了各种机器并包括新发明的电灯,电话机。大清国的展览,外面一个大牌楼上书大清国,里面展示了各种象牙雕器,绸缎, 瓷器等等。

  大清工商代表偶遇这些在西装外套中式服装的小留学生,问想家吗,答曰,想也没有用,刻苦读书,总是可以回家的。

  潘铭钟15岁进入大学,被称为天才少年,入学一年后因学习过度刻苦病逝,哈特福德公墓里有他的墓碑,从未有过家人前来凭吊。

  1880年,两名留学生剪去辫子加入基督教,被大清留学事务局遣送回国 ,中途逃走,留在美国。

  1880年底,有人上奏撤回所有留学生。留学生就读的所有大学校长和当时的美国前总统,联名致信清朝总理衙门,请求已上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后美国西岸开始排华,1881年留学事务局撤销,全部留学生被召回,回国即遭舆论谴责。

  第一条海底电线从香港到上海,但不许上岸,改装了一艘旧船,在吴淞口当浮动电报站。

  四名留美幼童在中法海战中捐躯。其中一位和美国女同学有书信来往。

  中国海军冬眠期,日本举国发展海军事业。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双方阵营中有数十位曾留学英美的指挥官 。

  1942年,中国留美幼童的第一本书"中国的第一个一百"于1942年在美国出版。

  片子的开头和最后 ,是容闳的第五代孙女演奏竖笛。

  《幼童》影评(三):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稚嫩

  在每个人的历史课本里应该都躺着这么一张黑白照片,一群孩子规矩地站在你面前。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是大清王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这些孩子之所以会出去,不是因为他爸是李刚,而是恰恰相反。最底层最没有出路的孩子才会选择离开天朝大国,去蛮荒之地。除此以外,这一页就被我漫不经心的翻过去了,因为这不是高考重点。

  幸好看到这部纪录片,才让我得以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一群孩子。之所以叫幼童,不仅因为身负使命远赴异国的他们还是孩子,我更愿意理解为他们代表着一种蓬勃生长,充满着无尽可能的希望。一个垂垂老矣、腐朽古国的等待着他们的拯救。

  其实救国出路这些大话题不是我这种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可以扯清楚的。我只是觉得,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最需要的是灵魂,是精神。具体到这里,就是近代精神。在我心里,民主、科学、法制是构成这种精神的铁三角,精气神。中国缺人才吗?缺斗士吗?都不缺。但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三件东西。你可以说,因为这里没有让其生长的土壤。于是乎,我们去它们的发源地,想把它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带回来了吗?一个例子,邓世昌殉国,是我们永远书写的爱国英雄。但一次,看到一则信息上说到一个细节:当他堕海后,他的宠物犬亦跟随着他跳入海中。但是军中的规定,宠物怎么可以带上军舰。作为将领的邓世昌都这样违反了,那么下面的人做事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我毫不贬损他的爱国之心,亦不怀疑他的专业操守。我只是想说,我们学到的,只是其器,不是其神。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我们也可以说洋文,高喊德先生赛先生。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把近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意识里。否则,在日本留学学军事的邓世昌绝不会把宠物带上船。我们遵守的不是制度,因为我们说法律不外乎人情。居心不良的人会钻一切制度的漏洞,善良的人对制度中不违乎道德又给自己带来麻烦的部分置若罔闻。

  说回纪录片。整个视角是比较公正的,不是教科书式的脸谱解说。当他说到袁世凯“趋时趋新”,我实在感到意外了(这是在CCTV播吗)。这一群幼童,大部分不论是正风华正茂还是垂垂老矣,心里都怀抱着用己所学让祖国变得更好的理想。不论自己的命运因此而平步青云还是低落谷底,都未曾放弃。

  愿你们永远年轻永远稚嫩。

  《幼童》影评(四):中国留美幼童之最后归宿

  原文地址 http://lishouli.blog.hexun.com/11094573_d.html

  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的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历经了1884年中法海战和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为国捐躯。直到20世纪初,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纷纷成为朝廷重臣,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以下参考纪录片《幼童》电视脚本)

  2001年的9月21日,哈特福德市的市长把这天定为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越来越多的中美两国学者,开始共同关注百年前发生在两国之间的这段传奇故事。

  1、当年抗旨不归的容揆,从耶鲁毕业后,毕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容揆的爱情故事,当年在美国新英格兰曾传为佳话。在高中毕业时,容揆就深深地爱上了和他同在斯普林费尔德中学就读比他小七岁的玛丽小姐。在经过了未来丈人长达十年的考验之后,终于在1894年和玛丽小姐喜结良缘,他们共有五个孩子。

  2、当年耶鲁划船队的舵手钟文耀,先后在华盛顿、马德里和马尼拉做外交官。回国后进入铁路界,先后担任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的总办。钟文耀对一切新事物都满怀热情,从照相机到汽车,他是上海滩上最早的汽车拥有者之一。钟文耀家族四代耶鲁大学毕业,为纪念和耶鲁特殊的关系,他们在耶鲁设立了钟文耀纪念奖学金,奖励那些致力于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学者。

  3、由于出色的语言天赋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李恩富,毕生供职于美国新闻界。当年他为在美华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奔走呼号,为此失去了自己的家庭。1897年,李恩富在美国再次结婚。新娘是来自田纳西州的苏菲小姐,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克劳伦斯成了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的毕业生,这是当年留美幼童被拒绝进入的军事院校。小儿子路易斯毕业于耶鲁。1927年,李恩富在他66岁的时候孤身一人回到了香港,为当地一份英文报纸工作。他最后一次和他的美国朋友联系是在1938年的3月29日,他在信中写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战争,一场惨无人道、野蛮的战争。日本人的飞机每日在城市上空盘旋、轰炸,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这一年,李恩富在香港辞世。

  4、留美幼童、东方人棒球队队员黄开甲,在耶鲁大学读二年级时被召回国后,担任盛宣怀秘书多年。曾经参加过1876年美国费城百年博览会的黄开甲,1904年时作为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中国馆的副馆长赴美。在博览会的晚宴上就美国限制华人入境政策发表精彩的演说,他说:在你们对所有的中国人、中国学生关闭大门时,欧洲却向他们敞开胸怀。因为他们知道若干年后这些年轻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也许你们可以通过武力获得很多你们想要的东西,但必须记住你永远也无法通过武力获得商业的利益。

  5、唐绍仪,这位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由于无法和名为共和实为专制的袁世凯合作,在总理任上不到3个月便辞职而去。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任中山县县长。自幼就远离家乡的唐绍仪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1910年前后,他在家乡修建了一座私人花园别墅,取名共乐园,后来唐绍仪把它赠送给了家乡人民。唐绍仪还是复旦大学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

  6、梁如浩,后来成为铁路管理者,他当过清朝的大臣民国的部长。梁如浩的儿子娶了唐绍仪的女儿,童年的小伙伴长大以后成了儿女亲家。

  7、耶鲁雪非尔德理工学院毕业的欧阳庚,终生服务于外交界。先后任中国驻旧金山的副总领事、驻温哥华领事、驻巴拿马总领事、驻雅加达总领事、中国驻英国公使馆一等秘书。他的家乡在今天的广东省中山市大岭村,村中有一条著名的小街,曾出过4名驻外领事,被当地人称为领事街。

  8、当年哈特福德高中棒球队的神投手梁敦彦,多年担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僚,后任晚清外务(部)尚书。他忠于朝廷,拥护帝制,参加了张勋复辟。后来末代皇帝溥仪结婚,他和另一位留美幼童蔡廷干是婚礼上的伴郎。

  9、温秉忠,第二批留美幼童。曾就读于美国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后担任两江总督端方的幕僚,官至清政府的二品。他是宋氏三姐妹的姨夫,1907年正是他把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带到美国留学。

  10、周寿臣,第三批留美幼童,出生于香港。早年和唐绍仪一同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晚年定居香港,是有名的太平绅士。周寿臣为香港同胞做了许多好事,人称寿伯。

  11、留美幼童中惟一的律师是张康仁,当年在耶鲁大学读书时被召回。回国后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回到美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完了法科,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12、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3、蔡绍基,中国首批幼童赴美留学生,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归国后任大北电报局译员、上海海关译员。后随袁世凯赴朝鲜,充任袁之幕府。归国后任清政府山海关监督、天津北洋大学校长。

  14、吴应科。回国后分往福州船政学堂,后调北洋舰队,参加黄海大海战。后任北京电报局总办,黎元洪总统顾问,海军副司令等职,退职后居住北京。

  15、周传谏。回国后参与修建京沈铁路,后在各地铁路、矿山、商业部门工作,退居上海

  16、曹家祥。回国后分往天津水师学堂,黄海大海战中负伤,曾任天津警察局长等职,晚年经商。

  17、吴仰曾。回国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工程,后在南京、浙江、直隶等地工作,清末任欧美归国留学生副主考,被清政府授予科学博士,充学部顾问,晚年在开滦煤矿工作,退休后居北平。

  18、吴仲贤。回国后曾任驻朝鲜领事、驻日本横滨总领事,驻墨西哥代办、汉口海关监督等职,退职后居住上海。

  19、钱文魁。回国后任中国驻法国使馆馆员。

  20、唐国安。第二批中国留美幼童。清末任游美学务处及游美学生监督处会办,积极选送青少年赴美留学。1912年初任清华学堂正监督,同年10月,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唐国安出任首任校长。

  21、容尚谦。回国后先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在扬武后旗舰上受训,参加了中法战争,后为环泰舰舰长,参加中日战争,不久出任航运公司经理,退休后居上海。

  22、黄耀昌。回国后分往上海,后参与铁路修建,曾任北京至汉口铁路北京段经理。

  23、唐致尧。归国后经商,参加修建京沈铁路,曾主管天津税务局。

  24、陆锡贵。回国后分往唐山采矿公司,后为京沈铁路总工程处干事

  25、钟进成。回国后先后在美国驻广东、香港、厦门等领事馆服务。

  26、潘斯炽。回国后分往上海官办棉纺织厂,后任南京造币厂经理。

  27、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邝咏钟、陈金揆、沉寿昌、黄祖莲7名留美幼童后来在甲午中日海战及马尾中法海战里为国捐躯。

  28、最后一位离去的留美幼童是邝荣光,他是一位矿业工程师。邝荣光1965年去世,时年103岁。

  《幼童》影评(五):《幼童》笔记

  花了一周的时间,看了纪录片《幼童》。之前就听好朋友candy推荐,推荐胡劲草,于是当真正开始看《幼童》时,觉得如果认真做做笔记,可能更有些收获。于是,每次端坐在无论是电视前还是电脑前,都攥着纸笔,飞快记下些自己觉得感兴趣或是重要的内容,完后,在花些时间写到博客里。

  以下是分五天记录的内容,没经过太多整理。总体来说,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细致的,第一集和最后一集尤其让人觉得精致非常,中间三集水准不及这两集,可能是全片的悲剧氛围渲染的缘故吧。

  -------------------------------------------------

  真是大爱央视的纪录频道,上周刚说要看胡劲草的《幼童》,今天就播了。在网上先看了点儿,做了些笔记,晚六点播映的时候,我提前准备了纸笔,决心把笔记做全。

  《幼童》是五集纪录片,我也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出五篇笔记来吧。

  第一集主要关于容闳,以及派遣留洋幼童前的准备、波折。

  1828年,容闳出生于广东南屏(珠海)。

  1835年,容闳7岁,赴澳门教会学校读书。

  1839年,容闳美籍老师郭士立女士返美,容闳辍学。

  林则徐开始禁烟。中英关系紧张。

  1842年,容闳于香港Morrison学校就读,学习了4年。

  1846年,容闳老师布朗•巴特勒牧师要回美国,容闳、黄胜、黄宽三名学子表示愿意跟随布朗去美国读书。

  1847年1月,从香港启程赴美,路线:香港—>好望角—>美国东海岸,航行98天。

  1847年,就读于孟松学校,原计划读2年。

  1850年,容闳、黄宽从孟松学校毕业,后黄宽去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不要钱)。

  容闳学习了15个月的拉丁文、12个月的希腊文、10个月的数学后,进入耶鲁大学。

  1854年,于耶鲁毕业,容闳(26岁)在纪念册上写“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距离派遣第一批幼童赴美,容闳还需等待18年。

  容闳回国,时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高潮中。

  1860年,容闳赴南京拜见太平军,建议未被采纳,本人却被太平军将领封爵,容闳很失望。

  1863年,容闳受邀去安庆见曾国藩(时两江总督)。

  1864年,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采购机器,筹备“母厂”。

  李鸿章(时江苏巡抚,1862年任江苏巡抚,卒于1901)上书总理衙门,后受曾国藩提拔。

  1865年,容闳回国,再见曾国藩,第一次尝试向曾国藩提出教育的建议:建立上海江南制造局兵工学校。

  1867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学堂培养的幼童中包括严复、邓世昌。

  京城洋务派的同文馆受到守旧派排挤和攻击。

  蒲安臣(Burlingame,哈佛法律专业,麻省众议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外使节。

  1868年,蒲安臣出访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使幼童留学具备了可能性。

  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直隶总督)提出“留学之事”,曾国藩准。

  1871年8月5日,曾国藩(两江总督)、李鸿章(直隶总督)上奏“留学之事”。

  1871年9月9日,八月初八,总理衙门准“留学之事”。

  计划:派遣聪颖幼童,每年30名,四年(1872-1875)共120名,学制15年,官派。

  招生:李鸿章规定幼童须16岁以下。

  1872年,曾国藩去世,幼童准备上海出发。

  1872年8月11日,幼童父母和清政府签订15年合约,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120名幼童中没有一个是满人。

  1887年,李恩富(第二批幼童)在美国出版"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

  1909年,容闳写《西学东渐记》(东渐:向东流入)

  120名幼童中,广东籍占70%以上,大多来自香山、珠海(尤其唐家湾,包括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位校长唐国安)。第一批幼童还有来自广州的詹天佑。

  --------------------------------------------------

  第二集主要是着眼幼童初到美国到进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的生活。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较少,较第一集很强的时间线索,这一集侧重从各个幼童的生活状况来进入,这也可能是以后几集的叙述方式。还有,发现中文的女旁白是董倩,她的英文发音很不错。

  1872年8月11日,幼童从上海启程,乘名轮船,经25天,到达美国西海岸旧金山。

  1872年9月12日,幼童在旧金山第一次见到火车,六年后,詹天佑进入耶鲁学习。

  幼童乘坐跨美洲铁路(建成3年),经过7天,到达美国东部,容闳迎接。

  1872年—1875年,4批120名幼童全部达到美国,都在麻省和康涅狄格州。

  1876年, 美国建国百年,在费城举行世博会,清政府参展,参展的还有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

  1876年5月10日,美国总统格兰特主持世博会开幕。

  1876年8月25日,格兰特会见幼童。

  关于语言学习:

  经容闳建议,幼童被分为2-4人一组,homestay,家庭只要为中产阶级,通过实物教授英语,一两年后,幼童就攻克了语言关,可以和当地的孩子玩成一片。

  关于接受西方文化和保守本国文化:

  世博会上,李圭问幼童为什么穿西式服装时,幼童回答,“不方便,但只不剪发辫,不入礼拜堂”。

  留学事务局也默许服装的更改,但是不能容忍剪辫子。第一批幼童中的史锦镛因为“剪辫改装”被李鸿章召回,没能在美国读大学。共有三名幼童未能在美国完成学业,被召回的。

  留学事务局每三个月会组织要求幼童回局学习“五经”,农历节日也要回局,对幼童进行思想教育,要“尊君亲上”。清政府只是想“师夷长技”,而刻意回避体制改革。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幼童里还是出现了唐绍仪这样的人。

  幼童的书法都很了得,无论是钢笔写的英文,毛笔写得中文,还是铅笔的作画。李鸿章挑人还真是会挑,说挑“聪颖幼童”,竟都没看走眼。

  关于保守历史资料:

  康涅狄格州的历史学会有一位工作人员用手抄的形式,把当年关于幼童的报道都抄写下来并整理。这项工作她一直做到20世纪40年代。

  接纳幼童的家庭的房屋,有1812年建成的、有1804年建成的,这些房屋如今都粉刷一新地好好存在并被使用着。想想在淮阴,眼看红砖外露的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都保不住了,我不禁又要小伤感了。

  --------------------------------------

  第三集:

  幼童在高中时候的成就:

  体育方面表现优异,梁敦彦是哈特福德高中棒球队的最佳投手。

  1878年,第一批幼童高中毕业。在哈特福德高中,优秀学生将受邀做演讲。梁敦彦的毕业演说题目是《北极熊》,二次登台向观众致谢。蔡绍基的题目是《鸦片贸易》。

  海军留学和留学事务局的亏空:

  1874年,“琉球事件”,李鸿章还是注意到日本的崛起和对中国的野心。

  1876年,李鸿章参观烟台的外国舰队。李鸿章希望留美幼童高中毕业后进军事院校学习。

  希望他们学习矿业和法律,不要学习医学和宗教。

  1877年,李鸿章派遣福州船政学堂的学员去英国、法国进行海军留学。

  1878年,留学事务局亏空50万两白银(当年预算是120万两白银),李鸿章筹款困难,于是从海防经费里拨款。

  幼童进入大学学习(1878):

  1880年止,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其中20多名进入耶鲁大学。

  詹天佑专业为土木工程,选修铁路专业。

  1879年,钟文耀进入耶鲁大学,任划艇队舵手,并带领耶鲁于1880、1881两年连胜哈佛划艇队。

  潘铭钟15岁进入瑞萨莱尔理工学院,但因过度刻苦,进入大学后一年就过世了。

  “撤除”留学事务局的波折:

  1875年2月24日,容闳娶了个美国老婆。

  1880年6月,容闳回美国参加布朗牧师的葬礼。

  1880年,留学事务局更换监督,新监督吴子登要求美国大学不要交中国幼童美国地理、钢琴、英国诗歌等课程。

  荣揆加入基督教、剪辫。

  谭耀勋剪辫。

  留学事务局打算将荣揆、谭耀勋遣送回国,荣、谭二人趁机逃跑,留在美国。

  有大臣上书,要求撤除留学事务局,李鸿章建议不要将幼童全部撤回,让已进入大学的完成学业。

  1880年冬,容闳请美国的推切尔牧师帮忙联名所有大学的校长,企图挽救留学事务局和幼童未尽之学业。

  1880年12月15日,推切尔通过马克 吐温拜谒格兰特将军。格兰特将军亲自写信给李鸿章。

  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

  --------------------------------------------------

  第四集:

  美国的反华运动:

  1880s末,化工形象被丑化,美国出现反华运动。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蒲安臣条约”被废除。

  留美幼童被召回:

  1881年6月8日,总理衙门上呈皇帝,请求撤回出洋学生。

  1881年夏,留美幼童在美国的最后一个暑假,除去被提前遣返、滞留、克死美国的孩子,共94名幼童被召回,其中,只詹天佑、欧阳庚两人完成学业。

  1881年8月,推切尔牧师为幼童举行告别晚会。

  1881年秋,幼童分三批送回国,回国后在上海紧闭一周,后允许回家省亲。

  中美双方媒体对幼童的不同评价:

  《申报》认为留美幼童是社会祸害。

  《纽约时报》认为对幼童的教育是成功的,批评清政府的腐朽和因噎废食。"China cannot borrow our learning, our science and our material forms of industry without importing with them the virus of political rebellion. Therefore, she will have none of these."

  中国电报业的发展:

  在幼童被召回之前,李鸿章让留学事务局挑选20多名还未进入大学的幼童去美国各地的电报局实习。

  70%的幼童到天津李鸿章的北洋门下,其中很多被安排学习电报技术。

  中法马尾海战:

  1881年,12名幼童被派往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业务,五年的课程,他们一年就学成了。

  1884年,中法海战,中国11艘木战舰VS法国8艘铁甲战舰。清政府求和为先,结果马尾海战被法国全歼,800名中国士兵战死,其中包括4名留美幼童:邝咏钟、黄季良、麻省理工的杨兆楠和薛有福。

  北洋海军和甲午海战:

  1886年-1896年,日本学习西方教育制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40%提高到95%,成为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

  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时位列世界第八,日本世界第十六。北洋海军以赴英法的海军留学人才为主。

  北洋海军的成立带动了铁路、矿业的发展,留美幼童有了用武之地。

  1891年,中国海军事业停滞不前。清政府主要忙活光绪的婚礼和颐和园的修建。

  1893年,日本倾全国之力兴海军。

  1894年,甲午海战,中日双方各有数十位留英美学生做军舰指挥官。

  7月25日,丰岛海战,30岁的留美幼童沈寿昌阵亡。

  黄海海战,双方各12艘战舰投入战斗。就读于MIT的陈金揆随致远舰沉入海底。

  1895年,李鸿章不得不签下《甲午条约》。

  1901年,李鸿章不得不签下《辛丑条约》,后吐血而亡。

  1884年,滞留美国的荣揆、谭耀勋从耶鲁大学毕业。不久,谭耀勋就在美国病死了。

  1887年,26岁的李恩富重返美国,在耶鲁完成学业,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出版图书的亚裔。针对当时在美国的排华潮流,李恩富进行了口诛笔伐。

  ------------------------------------

  最后一集的《幼童》,恢复到时间的主线,讲述的是跌宕下的中国,他们颠沛流离的命运。

  1900年,容闳在美国认识孙中山。

  1903年,在哈特福德,变法失败的梁启超(31岁)与同在流亡的容闳(76岁)相见。

  天津成立北洋大学。

  1904年,唐绍仪作为全权外交大臣到印度和英国人谈判西藏问题。

  幼童梁诚成为清政府驻美公使。

  美国同意退还庚子赔款中多索取的部分,共一千多万美元,用于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

  清政府将皇家园林——清华园交与学务处,成立赴美留学预备学校,曾就读耶鲁的唐国安任监督。

  1905年,慈禧不得不变法。

  科举制度被废除,被归国留学生考试取而代之,唐绍仪任主考官。

  44岁的詹天佑任京张铁路会办、总工程师。

  1907年,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留美幼童得到重用。广东会馆在唐绍仪的牵头下于天津成立。

  全权大臣唐绍仪二十年后故地重游,重返康涅狄格州的斯普林菲尔德。

  在华盛顿,唐绍仪会见了自费留学生。

  日本宣布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17860人。1896年3月,第一批学生赴日留学。

  1908年,慈禧、光绪驾崩,溥仪继位。唐绍仪回国。

  1909年,唐国安在上海送第一批庚款学生赴美,当年滞留美国的容揆迎接了他们。

  6月11日,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

  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重新得势,提倡君主立宪。委任唐绍仪为代表南下和南方军和谈。

  12月8日,主张共和的清朝一品官唐绍仪剪去了辫子,以西装出现在南方军面前。

  1912年3月,唐绍仪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1919年,五四运动。留美幼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940年,华盛顿州立大学拉法吉教授搜集有关中国留美幼童的信息,在上海宴请仅有的几位幼童。

  1942年,拉法吉在美国出版《中国第一个一百》,这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关于留美幼童的书。书的扉页写着"To all that great band of 'returned students' who have tri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1965年,最后一位留美幼童邝荣光辞世,终年103岁。

  2001年9月21日,哈特福德市长将该日定为“容闳和中国留美幼童纪念日”。

  纪录片中的一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就有旁白的优美语句,让人觉得编剧是多么的细致,这不仅仅是写实的记录片,更追求美的还原。“1907年深秋,美国 新英格兰地区最美丽的时节,覆盖着乡间小径和城市街衢的黄叶,在霜风里挽留着温馨的记忆,伴着和煦的秋日暖阳,康涅狄格河畔的小城斯普林菲尔德在等待一位 和他们分别了二十多年的客人。”

  拉法吉教授宴请幼童的一段描写:“I shall never forget a little scene that took place in Shanghai, in the summer of 1940. If the other occupants of the room noticed us at all, they might have thought it strange that I should have chosen for my little dinner party only very old men. All of them many years my seniors. Any Americans who chanced to pass our table and who caught a fragment of our conversation would have been no doubt startled to catch choice of bits of American slangs, intermingled with our exchange of talks, and to hear these Chinese gentlemen in their long silk gowns, addressed to each other by nicknames that are more familiar to an American school yard than to a Shanghai hotel.”想想当时的情景,如果你看到一群年过花甲,酸腐的前朝遗老在一起拽标准地道的英文时,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一定会惊异不已,甚至感 动至深。学习的经历是深入骨髓的,日后的精进都是在这基础上的雕琢,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和覆盖。这些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十年的幼童,即使再也没有踏上美国的土 地,他们也依然表现出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西方气质,英文也不会退步太多,气质也未有大多变化。

  虽然幼童最终的落幕方式是那么样的寂落,但回顾他们的历史,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虽然多少有些凄切悲凉。

  《幼童》影评(六):必然

  刚看完两集强行过来表态。好赞。尘封的历史中隐藏的完整细节因为纪录片制作团队的抽丝剥茧得以全面展现,那些被记录下来得故事也因此变得有意义而清晰起来。君臣父子,视机心为奇淫巧技的清末与年轻美国的会面,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一切结局好似都在情理之中。再次感慨中国人的好成绩似乎由来已久,感慨中国小孩确实学东西挺快呀,他们留下的遗迹也展示了他们诗书画样样在行的良好中国文化素养,有点骄傲。毕竟他们中出了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晚清政坛许多重要人物,都是人才啊。但中国小孩对由来已久礼制而非自由的遵循,也可以粗略的解释为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吧。(一猜,并未深究。

  《幼童》影评(七):由《留美幼童》想到的

  耳边不断地播放着《幼童》的背景音乐,试图从昨晚一夜未睡的混乱思绪中整理出一些头绪。淡雅清新的《往事难忘》如同从springfield吹来的春风,一点点将我拉回那一段尘封往事。

  记忆中的留美幼童,也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外在下都有着泣血的痛楚。若不是置身于时代洪流,什么样人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那张幼童们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情透视着幼小生命的惶恐。而他们的身后,是摇摇欲坠的中国与清王朝的风云变幻与浮生百态,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我的会计学老师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会计并不是一门冰冷的数字学科,会计报表上每一串数字,都在展示着经理的智慧与胆识,也都在倾诉着一个企业发展的辉煌与无奈。数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历史的“人事”?再如,廖伟棠在《死亡赋格,或公众与诗歌的冲突》中谈论到:“读不懂”,大概是诗人所得到的最多的批评,这当中体现出来的不乏读者的懒惰。在一个读小说都嫌累的时代,又怎要求有人苦苦求索一首二十行诗中所包含的二十种奥义?诚实,我们不能苛求现代人沉溺于探索他人的故事和历史的痛楚欢欣,但也只求当我们面对史书上轻若无物的一笔、一张老照片或是一件普通的文物,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进而再有兴致,有勇气,不逃避,不麻木地去探索它们背后倾注的那些如留美幼童般悲欢离合的美丽往事。

  《幼童》用约一集的篇幅,描绘了这群中国男孩在美国是何等的优秀。这一次的证据,除了老照片,还有幼童们留下的中西结合的手稿。

  我看着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已长成英俊男子的男孩儿们意气风发的脸,这是一种奇妙的魅力,吸引着我屏住呼吸,心扑扑跳动。此时照片中的他们,已经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天壤之别,仿佛他们已然是世间最钟灵毓秀的生灵,是上帝最钟爱的宠儿,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而那些飘逸俊美的手书和画作,一点一滴倾诉着仿佛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的中国同龄人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到的。

  一直在想从开始到结束,是什么在不断加剧着我们对这一百二十名幼童的心痛与惋惜。“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心痛,我们流泪,是因为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他们优秀、机敏,他们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也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他们忧国忧民。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笼罩着一层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每当我们想到这样一群本该是“椎鲁之子”的中国年轻人,竟然能够先于所有同时代人的步伐,率先走进自由文明开化的国度,在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回望自己落后愚昧的祖国时,我们的心中便会不由得荡漾起对命运的惊异和对这群骄子的爱怜。

  而另一个我们惋惜嗟叹的来源,或许是人性本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恋和对苦难生活的

  排斥逃离欲望吧。彼时幼童们所过着的,相对国内的同龄人,是多么美好自由啊。不必面对灾荒与战争,不必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和蒙昧的国民,也不必亲眼目睹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所正在上演着的一切悲剧。当幼童们被强制剥夺这一切时,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抵制或许比幼童们来得更为强烈。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这群年轻人命运的嗟叹甚至要重过对贫病蒙昧中的中国的原因。

  然而我所指的幼童们不必面对彼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困苦,并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应怀有对自己祖国的牵挂与使命感。幸而幼童们做到了,他们一方面仍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且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被点燃得更加旺盛(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爱国心的激化除了身在异国而更加显化的民族感外,也更是美国自由平等教育的一大功劳)。幼童们的心怀中华的事迹不胜枚举,他们勤奋学习,并在一切方面保持优秀,他们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和国画,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

  虽然我们能够肯定地说,这群年轻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热爱祖国与自由的翩翩少年。但是却不难发现,即使是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幼童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后来成为被历史记得最牢的人——他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在幼童们仍在美国的时期,这部分人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则是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们,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地更为沉重。但是我相信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会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更为悲剧。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这群幼童中与他人人生轨迹似乎有所不同者的命运。第一批留美幼童史锦镛,他因“剪辫改装”,和其他三名幼童一起被提前遣返。在全片片尾幼童日后所成的名单中,我特意寻找了史锦镛的名字,他的背后写的是“商人”,我又去找了其他文献,除了《留美幼童》所述,再没有史锦镛的名字。“商人”,又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然而又一次,历史冰冷地掩去了他日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他是否与那位叫詹妮的女孩仍有书信来往?他的聪明才智与神采飞扬是否延续到了他以后的人生?他接到被提前遣返的命令时是否绝望是否想过抗争?他回国后是否在机器局中被充作劳力,只能“供给口粮”?他是否被

  卷入了民国初年的实业发展浪潮?幼童们在今后的集会,他是否也是其中一份子?所有的这些,我只能靠想象去苍白地支撑。

  在十六岁便因学习过度刻苦而早逝的潘铭钟——《留美幼童》给了观众足够的留白,以致我没有时间去细数悲伤。如果我有一天能够去到哈特福德,我一定会去看看他和谭耀勋,陪他们一起说说话。

  幼童们的优秀自然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他们将自己的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然对于教授在课上提到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与中国大学生的迷茫游钝,我却确然觉得,这与中外的教育体制存在莫大的关系。国内的大学进难出易,国外大学进易出难,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多半都经历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上了大学以后被压抑数年的性格中惰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再加上老师家长多以“大学的自由”来作为学生高中时努力学习的诱饵或筹码,社会也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从初中到大学,再由硕士到博士都埋头学科知识,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这两种体制的侧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其实我对于美国教育的了解,也仅仅像一杯由些许美国电影,几本报刊杂志,再加上自己感性想象混合而成的鸡尾酒。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希望能够踏着当年幼童们的足迹,亲自走上这片大陆,看自己能否以生命前十八年培养出的学习素质,在这个世界学术的最前端再次一搏。

  仍说幼童,还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在早年便走上了与其他人似乎是不同道路的两人是从被遣返回国的途中逃跑的荣揆和谭耀勋。多么像电影一般的情节啊,两个十七岁的少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条道路,留在自由的国度,保存自己的宗教信仰,继续追寻知识的召唤,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少年傲气在这个国度生存下去;或是被遣送回国,被迫停止学业,在黑暗的社会中压抑自己的灵魂,抹去十年来的快乐时光。我多么渴望能够与这两个少年相识,去感受他们那骄傲的思想,结实他们与命运、与时代、与强权、与愚昧抗争的勇气。细数荣揆的之前的举止,我们已能很容易想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十七岁那一年,他步上当年史锦镛的后尘,剪去了象征封建与专制的辫子。更有甚之,公然宣布自己加入基督教,实际上已经与留学事务局脱离关系。只是不知当他和谭耀勋选择逃跑时,有没有想到过自己对于自己命运的抉择,竟是其他九十四名幼童被迫中止学业,提前回国的起点。逃走后的荣揆和谭耀勋继续在耶鲁学习并顺利毕业,荣揆也与相恋数年的美国女友成婚,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终生为中国驻美公使馆工作。他的伙伴谭耀勋却在毕业那年秋天——库布鲁克最美丽的季节——病死在美国,不知他死时会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命运,嘲讽?亦或是感激?“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

  谭耀勋最后死在了他生活了十二年的卡布琳顿夫人家中,确实让我想起了在写这篇观后

  感之初就在酝酿的一个主题——当年的美国人对中国幼童的友好与关注。幼童们寄住的家庭多是在美国社会拥有安逸生活的律师、教授、医生等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不论何时何地,这样充满爱心与友善,学识与大爱的家庭也都出自这些阶层,我也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不乏这些摈弃种族、信仰、金钱等狭隘观念,对世间生灵都怀有敬意与慈爱的人群。幼童们能遇见他们,无疑是幸运的。然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友好与热情也确然让我惊奇,这似乎与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截然不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州历史学会的金女士,一个人毕生在事业之外可以投入热情与执着的事可以有许多种,而这位至纪录片拍摄时仍在健在的女馆员,竟将自己生命的精力投入到了当年这群来自遥远古国,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身上。她数十年间不间断地抄写、剪贴、整理了从1872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留美幼童的资料,不识中文的她甚至试图编撰所有孩子的中文索引表。我试图从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妇人身上勾勒出当年的美国社会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关爱。确然,直至19世纪末,美国人还未赶超上欧洲,整个美国社会的心态倒颇似今天的中国看待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心态,彼时的美国人仍视自己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排华热潮也只在幼童们即将离去时渐渐激化(这也是幼童们提前回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群人、一个地方或是一个阶层中看清整个国家的国民全貌,正如我们无法从《幼童》恬淡悲伤地田园风格中表观那个时代的黑暗一面一样。我们只能将美好置于黑暗之上,看它一时的柔弱与永恒的坚强。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容闳和他的每一个幼童的命运,都是一出时代的悲欢离合。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你可记得三月暮初相遇/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两相偎处微风动落花香/往事难忘不能忘

  对我重唱旧时歌最欢喜/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对我诉说老故事最甜蜜/往事难忘不能忘

  你已归来我不会再忧伤/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愿忘情你弃我久流浪/往事难忘不能忘

  情意绵绵我微笑你神往/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细诉衷情每字句痛断肠/往事难忘不能忘

  旧日誓言心深处永珍藏/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尽管如今尘满面鬓如霜/往事难忘不能忘

  我的心湖永为你而荡漾/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你的情感却为谁在荡漾/往事难忘不能忘

  现经久别将试出你衷肠/往事难忘往事难忘

  我将欣赏你回到我身旁/往事难忘不能忘

  《幼童》影评(八):摘抄

  容闳:

  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

  意思: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会有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或善良,纯朴,率直,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

  选自《孟子·离娄下》。

  他的同学回复道:我等待着听到,你在未来中国历史上,进行伟大事业的消息。愿你回到你的国家时,发现它已成为神圣的共和国。而你,将共享推翻专制王朝后胜利的喜悦。

  曾国藩、李鸿章选才标准:

  聪颖弟子不可多得,必其志趣远大,品质朴实,不牵于家累,不役于纷华者,方能远游异国,安心学习

  容揆写到: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

  《幼童》影评(九):幼童观后感

  留美幼童的故事在一曲悠扬的美国民谣《long long ago》下拉开了序幕。100多个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家乡,到地球的另一边求学。不知道是哪些家长,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不知道曾国藩、容闳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幼童们在新大陆的学习生活表现,是让我非常欣喜的。不同于那些有点迂腐的朝廷命官,孩子的接受、适应能力永远是最快的。他们飞速的接受异地的语言,生活方式;他们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拼命汲取那些新鲜知识的营养,很快在学校中出出类拔萃;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尽情呼吸,生活、学习、运动样样做的精彩。同时,他们依旧接受着传统教育。清政府这一安排,我十分的赞同,这让孩子们心中的祖国情结得以巩固、延续。事实也证明,最后绝大多数孩子仍旧富有一颗爱国之心。拿现在的出国留学生与当时的幼童相比,我以为幼童出色不少:且不说现许多留学生的融入能力差,很大比例的留学生滞留不回的事实让人心伤。留学生的爱国心减少了,我以为这与现在传统教育的淡化分不开的。

  他们在这个年轻的美国,一天一天成长着。令我记忆比较深的事是幼童们参观费城世博会。幼童们用好奇的眼光观赏着一切新奇的设备,在心中立下志向:努力学习以便今后能使用这些设备。但是同时,我国展出的依旧是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展品,与整个展馆的创造性基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想,这清晰的反应了在全世界工业化进程迅速时,中国停滞不前的状况。

  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学是一回事,施行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大多数的资料都是在美国获得的。在中国,幼童的故乡,居然没有留下多少他们的资料。这很值得深思。对于资料的保管、珍视,我国是应该好好的向美国学习的。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当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慢慢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又仿佛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思考背后的故事。

  《幼童》影评(十):幼童(一)百年前已有的“海归”故事

  海报上是一张140年前的老照片。

  照片上看起来胆怯呆板的孩子们,曾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由政府派出的留美幼童,患难中古老中国关于西方文明的探路先锋。他们的名字今天依然耳熟能详: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外务尚书梁敦彦、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

  故事得从一次远航说起。时间应该是公元1872年8月11日。

  上海港口,一艘蒸汽驱动的新式明轮船正准备起航。巨大的浆轮缓慢转动,撩起阵阵水花。这艘中国古代车轮船与西方蒸汽技术杂交而来的大船上载着30名孩子,他们要乘25天的船到大洋彼端的美国 “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就在起航之前,这群10到15岁的孩子们留下了这张合影。他们穿着宽大崭新的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动作僵硬,表情呆滞,猛地一看像一群木偶。这是一张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老照片上似曾相识的脸,展露着那个时代的典型表情:严肃、呆板、略带惶恐。

  可是又不仅如此,照片上呈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最后一排右上角的孩子,虽然表情严肃,但却装模作样的握了一把折扇,显然是在努力摆出优雅的公子形象,对于这次拍照,他必然是极重视的。在摄影技术传入中国近30年的1872年,对于这些甚至未曾上过县城的幼童而言,照相显然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情。深藏于瓜皮帽与大马褂里的是对这个光影魔术极大的好奇,但是所受的教育,又压抑着他们的情绪表达。

  当他们怯生生的站在神奇的相机面前,把直勾勾的目光望向黑色匣子时,就以他们所能表现的最郑重的方式,完成了向故乡与蒙昧的告别仪式。一帧看似普通的留念影像,以光为笔,画下了这个古老民族西学东渐最初的端点,开始了未知命运的生命航行。

  其实,要说未知,也不尽然。只是不同于20世纪初的留日热潮,或者21世纪大规模的“海归”和“海不归”对目的地的了解与确定。他们听到的是“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当怪物展览赚钱”的传言;他们的父母早与清政府签下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契约,而在他们身后,是照片中沉稳厚重的轮船招商局的大门,大门内关着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此时,62岁的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正努力营造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治国梦,并不断与朝内的保守势力纠缠和博弈着。

  转眼9年已过,起初,留学事务进展顺利,其它三批留美幼童也分别批抵达美国。直到1881年,一道旨令从北京通过越洋电报送达位于美国的留美事务局: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这一决定是清政府保守势力与美国排华法案共同作用的结果。幼童们日渐觉醒的自由民主意识,不断刺激着这个古老政权最敏感的方寸。随着曾国潘的去世和李鸿章在政治斗争中的屡受攻击,留学事务局终于承受不住国内外巨大压力,安排幼童分批从美国撤离,返回那个久别的、概念里已经模糊的故国故乡。去了120人,回来94人。

  在撤回的路上,幼童们途径旧金山,打了他们此行最后一场棒球赛并留下了一张合影,挽留了那个动荡时代最后一抹青春身影。照片上的男孩儿们已然不是1872年的呆滞模样。他们在比赛中击败了旧金山奥克兰棒球队,胜利使他们充满喜悦。意气风发的脸、洒脱的姿势与新潮帅气的棒球装,大有种“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

  这批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机器声中,在马克•吐温小说的陪伴下长大的中国男孩,他们参加了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接受格兰特总统的亲自接见;他们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哈佛;他们在舞会上跳跃,在运动场上追逐、释放。自由的空气和所习知识,使他们充满希望和自信,准备用掌握的西方文化在自己的祖国一展身手。

  然而,这个积贫积弱的古旧帝国却未完全做好迎接这批孩子的准备。他们一回国便受尽指责。意识形态僵化的晚清社会对迥然不同的西方文明所培养出的人才有着明显的不信任。不管曾经怎样与这个世界冲突,他们还是把剪短了的头发留起来,脱掉的长衫穿回来,娶小脚的老婆,入封建的仕途。

  1936年,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终于熬过艰苦的晚清末年,最终在袁世凯那里获得了仕途的荣耀,却又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被新青年们视为前清遗老……这时,这些垂垂老矣仍自称“boy”的老者坐在摄影机面前留下了这一批人最后的影像。当年的120人仅余10人,他们当中有的把青春留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的枪炮中,有的在政治斗争中失去生命,有的一辈子不曾回到中国……

  在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的今天,当我们透过一纸薄薄的照片穿越到100多年前,看着第一批远赴海外的留学幼童们1872年略带惶恐的呆滞,1881年自信优雅的青春,1936年了然从容的沧桑……老照片,以其所负载的时间重量,穿越历史的迷障直达现代,让我们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历史的脸,以及命运诡异的表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幼童》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