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色维纳斯》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色维纳斯》经典观后感集

2018-07-09 02: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色维纳斯》经典观后感集

  《黑色维纳斯》是一部由阿布戴·柯西胥执导,Andre Jacobs / 让-克里斯托夫·布维 / Jonathan Pienaa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黑色维纳斯》观后感(一):眼之拷问

  以《阿黛尔的生活》夺得金棕榈后阿布戴·柯西胥好似才真正炙手起来,剧组情爱戏份而起龃龉的传闻为此添了一份柴火。这是柯西胥的第五部作品,亦非他首次展现难相与的性情,在这位略显孤敏导演手下,不仅参演者或处“困境",观众也要面对密集对白、熬人铺述、大胆身体展示考验,这种风格影像或被归于新现实主义遗风,却也隐含了“作者”所固守的一种策略——向“观看”电影的人施加压力改变目光,变更观赏电影、观察世界态度方式。柯西胥坦言这是他所有创作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如果说在早期当代移民后裔题材作品中尚不明显,那到题材相对极端的前作《黑色维纳斯》无疑已昭然若揭了。

  《黑色维纳斯》历史渊源本就是一个再令人瞠目不过的悲惨事件,非洲科伊桑族女子萨吉·巴特曼被殖民者带到文明的大英帝国却从被迫赤裸畸形秀中表演野性开始,最终作为“非人”被层层解剖、女性器官亦成为科学家界定的未进化完全母体奇观展示多年。称呼自己为"KhoiKhoi"即“纯粹的人”的科伊桑族人失去家园,又在欧洲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现代科学暴力碾压下失去了“人”的身份,而这一压迫恶行正是通过“观看”实施的。“霍屯督的维纳斯”曾经是秀场引为噱头的名字,到了柯西胥手中,确实召唤来这个丰美肉体中熠熠发光的灵魂,如同美神阿芙罗狄忒起于珍珠浮沫,重生于现代银幕。她曾暴露于各种各样眼光,忍受玩弄与践踏。而今人受挟于艺术的刑具观看她“被观看”的过程,就无法再掉以轻心,无法不羞愧反省:致使悲剧的这些“目光”是如何生成,党同伐异的现代文明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柯西胥不需以坎坷生涯抒情,眼泪廉价了,也无意亲手拍案,因“人人心中有一个法庭”。正如当霍屯督怪人安详奏唱,秀场观众的欢腾就结束了,代之以无声的躁动,萨吉一生沦落,一丝一缕呈于影像时,银幕外的我们就得接受更为严苛的拷问,我们知道不止于此,黑女子的柔软心肠不止于音乐乡愁诱惑她咬上鱼钩本非无知野蛮,而恰是对文明的渴慕,这是迎接她的第一个陷阱。对笼中表演初有怨言时,主人为她描绘美好图景,又献上衣饰奴仆来讨好,这或许是一百六十分钟里最轻盈段落随从相伺左右,马车经过伦敦街景泛绿春光,萨吉挑出一顶最繁花拥簇的檐帽,一本正经得既可笑可爱。伴随殖民者来到非洲大陆的是欧洲社会遥遥的询唤,当天然的人憧憬资产爱情体面生活,她投向自己的目光就已经不同了,强势文化虽召唤了她,却又对其顺从嗤之以鼻,这种自我塑造并不被应允,高贵身份因而只是“一场颠倒梦”。

  一个女人深渊之路总是离不开情爱的,但这毕竟是一种奢侈品,所以《黑色维纳斯》不乏欲的摹写,却少有爱的笔墨不然,这可能会变成另一个O娘的故事。但零星的线索却恰恰是影片关节点之一。萨吉不是拥有“最纯洁爱情”的阿黛尔,更不是出身名门的阿黛尔雨果,她没有飞蛾扑火燃烧自己的资本,她对情爱的态度,恰恰与后者相反,是因为过度缺乏而希求以此反证人之身份,这构成了第二个陷阱——一个吻,这是驯熊人的高超手段,或许类似于对野兽抚慰,也是导演易被忽略的神来之笔。柯西胥善写客体而不是主体,我们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接收人物情感,从被遣返的移民、追逐单车老人木讷小男孩到酗酒的萨吉都是不善表达、甚或不善表情的角色,这一特征导致的不只是一种现实性的模糊,某种程度上也更换了观众位置,我们并不再能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反而因为“观看”与外界力量站到一边成为行为的主体,与驯熊人这个残忍狡猾的捕食者一起向猎物靠近,通过中段这短短几分钟异常简省的爱与美的奉承,影片轻而易举过渡到另一个轨道,萨吉的回应不可知,臣服姿态却是明显的。作为渴慕被爱的女人与沦为玩物的异兽,角色身份与命运间的跌宕再次拉大,最终异化为彻彻底底奇观式的“物”留存下来,等待更多的目光。

  在剧场式的几乎与情节——羞辱“表演”等时长的影像里,十九世纪看客的目光聚焦于萨吉,为未曾得见的奇观兴奋,在"表演"之外,另一些目光则有所图谋——商业利益、科学价值,这些目光决定了她的命运,它们更糟、或者说更坏,它们不关心肤色性别、情感,物化所有可被剥削的人、事,然后一古脑儿席卷到一个巨大生产机器里面去。电影观众也被迫成为在场的观看者,却不能享用丝毫窥淫快感,被迫钉在椅上、在黑暗中、在银幕前,与周遭人群分离,毫无遮蔽地看这个美的、活的生命如何在注视下消亡。所了解人性之天然可爱愈是跃然于影像,遭遇非人待遇、被剥夺“人”这一身份的处境则愈是可怖,“在场观看”的真实感将罪恶共享予影片观众,不适感自“人”与“非人”的反差而来。要想与故事中丑陋看客撇清关系,须得付出忏悔对峙于决定那些目光的意识形态,这或许正是导演目的所在,而影片也确实提供些许“被期望”的观看者角色供人们参考代入,唯有这种从群体独立出来的目光是不得不善良的,它们来自同受大环境限制的无力个人,以共鸣给予萨吉心灵微薄自在空间,从酒精麻醉、凌虐压抑释放回忆与情感。这或许无济于事,但至少在影片里呈递了一些温柔时刻,如贵族酒会上萨吉与小提琴手的协奏,记者关怀时萨吉的哭泣,以及科学院花园中,年轻学子为她作画,雀鸟鸣叫,二人分享面包美酒,好似忘了室内还有人在等着测量她的牙齿、脊椎、脂肪厚度与猿猴对比。这些时刻转瞬即逝,相对于漫长残酷展览十分精简,是柯西胥夹带的浪漫主义。他尽力使每一分秒精确严谨,却没有选择用完全的压抑和批判形式推入极境。柯西胥私淑信仰马克思的帕索里尼,或因此透露出这样的立场关注心灵的艺术才能辨别“人”的价值,从而对抗理性主义、资本主义带来的异化。

  对当代少数种群在主流文化中境遇的摹写素来是柯西胥作品的线索之一,这来自其移民后裔的背景,《黑色维纳斯》离开当代法国社会回溯到十九世纪,殖民、性别之类的背景命题变得更为复杂,他藉此增添了影像的厚度,关注核心仍在敏感心灵的际遇,这种相对纯粹的艺术主题中和了帕索里尼的现实批判与马里沃的法式细腻,供与执笔者开阔的创作空间。柯西胥因对个人风格的坚持自陈步于刀锋,今时电影也正需要敢步于刀锋的作者,但这种“敏感心灵”命题所决定的“有情”似乎略显逼仄,无法匹及导演于影像调度、艺术理念天赋谴责“有情”很难为,但看着心爱导演踏上“新世纪大师”的门槛却不得入也实在是一件苦事。帕索里尼是“尘沙中的太阳”,柯西胥大概在雨雾里,彩虹易得,守得云开却不容易吧。

  (原载于《文艺生活周刊》)

  《黑色维纳斯》观后感(二):起來,不願他人做奴隸的人們

  有關一名叫Saartjie Baartman的黑人女子,在十九世紀的倫敦和巴黎給展示、侵犯、轉賣的一段歴史。她生前是畸人秀的紅人、貴紳間的寵物、妓院裡的一團肉,她死後是科學家的研究項目、巴黎博物館的展品。今天非洲政府已領回她的遺體,入土為安。

  那些甚麼真人真事、小城畸人的老話我就免了,我只想說,片中四份陌生人給予的柔情都來自藝術工作者

  在法庭上,當她說,他們沒有剝削我,那些都是演技。席間一女子公然為她叫囂:「我就是一位女演員。妳知道甚麼是演員嗎?妳不是。」

  在馬車上,作家記者問及她的家庭孩子,她喃喃用蹩腳的法語說「死了、死了。」然後落淚。記者向她道歉。

  在派對中,小提琴手被邀與她共奏。她和他的音韻如斯和諧,他在想著這樣的女子怎麼會是沒頭沒腦的野獸,白白遭人侵犯。

  在科學研究所,為她素描的畫家,勸大家不要強行脫掉她的衣服。他在畫的一角,為她添上一個不存在小孩,他把那張畫送給她作禮物。

  演員隸屬劇院,記者替報館雜誌工作,小提琴手受雇於貴紳,畫家也只是科學家的員工。他們都是沒有實權的藝術工作者。但他們在在看出她所謂演技下的哀愁,在共奏與凝望間只有他們真的看到她並不只是動物和展品。

  這其實是非關藝術的劇情長片,但我卻覺得比那些談論藝術的紀錄片更好。

  若你也有這樣的感應和眼睛,當今的藝術工作者們,我盼望你們都更自由勇敢,不但發現並同情,也要行動和拯救

  《黑色维纳斯》观后感(三):來自非洲大陸的豐乳肥臀

  原文轉自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2/01/2011.html

  承襲《家傳祕方》流暢如水的寫實語法,《黑色維納斯》端出知名的「荷騰托維納斯」(Hottentot Venus)史實加以改編。在史實的重量底下,自在的敘事不停切換著視角,更顯出故事的驚人張力。

  有關Baartman的故事,文經社曾經出版《黑色維納斯》一書,另外網路上也找得到曾經刊載於人籟雜誌的一篇文章「黑色女體的現代性」。從中可知電影裡這個來自非洲大陸的豐乳肥臀,飄洋過海來到象徵「文明」的英國、法國,卻遭遇到什麼樣矛盾不公的對待。

  即使是史實改編,仍有賴編劇費心安排。我對於女主角Baartman個人角色的建立相當激賞,這個女孩的夢想與哭聲都不會被留在歷史上,然而這部電影卻為她編寫了這一切。在影片中她被注視、被賞玩、被當成異物描摹,甚至最後被做成石膏像,而電影將這些凌辱以外的少女的生命描繪出來。

  首先是:為什麼Baartman當初會選擇遠渡重洋?最初帶她到英國的南非人Hendrick Cezar承諾她將會發財,原來這個少女本有一個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夢想。對於受盡屈辱的freak show,和觀眾們扭曲渴求的目光,少女Baartman除了沉溺於酒精,她還會告訴自己「我只是在表演」。因此她在站上法庭為自己辯護之時,堅稱自己有簽合約,不是奴隸而是合夥人,這一切都只是在「表演」……等等。無非是為了維護註定身不由己的命運中,最後的一點尊嚴。不知這場法庭是否也是根據史實,旁聽者的憐憫、指控,與少女Baartman堅定辯護相對之下,更顯出其個人意志因受辱而自我鼓勵,強韌無比,是一段很重要的戲。

  事實上,她對往自己身上伸來的毒手永遠無能為力。人們在她身上找到神蹟,獲得狂喜,對其原本純真的身心強奪豪取。她是一朵不知名的黑色鮮花,流著濃烈的花蜜,文明的歐陸對這「野蠻」見獵心喜,帶她站上舞台展示,任人觀看觸碰,從中獲取商機。最後更是直接帶進妓院,利用其少見的體型為男性帶來奇觀式的體驗。

  更不要提科學家們試圖將她測量、分析、歸類,以及最後對Baartman的屍體所作的事。自詡為科技文明的代表而做出的檢驗、定義,透露著伴隨著知識而來的利慾薰心與自大傲慢

  和《家傳祕方》一樣,導演這次依然把高潮累積至最後,絮絮叨叨的獵奇注視,直至剔骨割肉,在最後十分鐘一口氣具象化,不僅串連至片頭那尊標本眼皮底下叫人好奇的故事,更讓痛楚瞬間爆發,整部電影都為之嗚咽。

  電影中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片中多次有人問起Baartman的身世,然而她敘述的過程卻總不順利。她不願意自己說,又或者是,她對來訪的記者吐露實話,記者卻不肯照著寫,而是為了博取巴黎女性讀者的好感,寧可捏造事實把她寫成「流離失所的公主」。她的故事沒有人願意聽,片中唯一一個傾聽她的歷史的,就是妓院的一個日本女孩。這個日本女孩想必也是遠離家鄉,她流下的眼淚一定是感同身受吧!這樣的年代裡,女性的命運總是難逃被剝削。

  片尾的新聞畫面交代了後來的歷史。自19世紀初,Baartman在法國過世後,2002年,遺體終於在抗議聲浪中被送返故鄉南非。畫面中,故鄉的人們跳著在倫敦和巴黎被當成新鮮奇觀的民俗舞蹈熱烈歡迎女孩返鄉,隔了一百多年,她終於回到家鄉了。影片結束,剔骨割肉的血淋淋譬喻卻仍殘留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黑色维纳斯》观后感(四):尊严一种永恒的美

  对于当代社会中的种族差异和文化对视,一直是阿裔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作品中割舍不下的命题。从《躲闪》中的轻快节奏和生活化随笔,到《黑色维纳斯》中的沉重批判和舞台化叙事,柯西胥逐步触及以西方文明为主导人类史,其中最黑暗的一面。尤其在影片开场和结束时,作为理性化身的科学家把非洲女性的器官做成标本,两百年前的观众早已抛弃了这个孤独的“奴隶”,两百年后的观众也无从见识她的原始的舞姿、伤心的泪水,以及同样金子般的人性尊严。

  影片中黑肤色的莎拉•巴特曼确有其人,她的命运也如同故事里一样悲惨,直到一百多年后,她的遗体才被运回了非洲祖国,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的生物学特征-生殖器和大脑,却永远留在了法国。这一次柯西胥使用了十分古典的手法来展现巴特曼的一生,色泽饱满厚重,场景不惜厄长,主诉镜头在巴特曼和西方人之间不断交换,稍有画家式的同情,更多是冷静地去纪录。1817年的法国已然从启蒙运动中受益,但机械化的理性并未给弱势者以人道上的帮助,摆脱了教会束缚的中产阶级和贵族们重新陷入了古罗马式的肉欲狂欢,同情的火花仅仅存在于底层艺术家的眼中。《黑色维纳斯》在并不多的三、四个场景里展现了十九世纪初期西方社会的冷漠和荒诞,音乐和舞蹈的美,只在于巴特曼封闭的精神世界。巴特曼即要在马戏团去扮演未开化的“动物”,同时又要在法官和贵妇面前证明自己的智力,这种矛盾的存在,其实也是在论证西方文明推进的功与过。巴特曼丰满的乳房和臀部,就像是史前的“维朗多夫维纳斯”石像,代表了人类最原始的母性;可在她淳朴安详的面容下,却要忍受所谓“文明人”的百般侮辱。

  非洲女人巴特曼的一生是个寓言,肉体成为了“比较解剖学”的标本,却用音乐的超然悟性证明了自己的智慧,不亚于衣着华丽的西方富人,提醒世人她也曾有过孩子和家庭。时至今日,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名义去歧视一个种族,去蔑视一个人的尊严,这样的事情还在全世界不断上演。

  Luc,2011年4月 媒体稿

  《黑色维纳斯》观后感(五):霍屯督维纳斯和萨拉哈·巴特曼

  电影的开头是一个学者在讲述一个黑人女性的生理特征,并认为这些特征表明这个女性所代表的的人种与猩猩有着更亲近的血缘关系。这段冰冷的Presentation至少有五个作用。首先,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然后是奠定了全片冷静写实的镜头风格。再然后是让我们知道了霍屯督维纳斯的一些特征。之后,它给我们一个印象--电影里的这些人都了解霍屯督维纳斯的一些事情,却完全不关心和不了解她的内心。最后,还用异常震撼的方式让我们第一见到维纳斯那带着悲伤但却麻木的面容。

  我之前只看过柯西胥的《谷子与鲻鱼》。一直觉得这个人的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长。看了两遍《黑色维纳斯》之后,我觉得这导演还有两大特色。

  第一个特色就是写实。全片大部分镜头(起码是大部分重要的镜头)都是近景或中近景的写实镜头,让观众作为一个故事的参与者。在《维纳斯》中,作为观众的我们是那些去观看猎奇表演的平民和贵族,就是一个常在维纳斯主人旁边的隐形仆从,是去妓院的那些嫖客,是参观维纳斯性器的人群一员,是庆祝维纳斯遗骨回归故里的非洲人民。而与之对应的是,导演对电影配角的刻画也保持真实,片中几乎没有完全反面的角色群体。平民观众爱凑热闹但其中也有谴责这种猎奇表演的女性,他们还会随着维纳斯的音乐而起舞。贵族们则为维纳斯的精彩表演鼓掌,也会因为维纳斯流泪而觉得不好意思。几个嫖客都没有暴力对待维纳斯,第一个嫖客的良好表现甚至能获发良好嫖客奖。科学家们想获得尽可能多的研究资料,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吗?第一个主人最开始起码也是只把她当“台上奴隶”,生活中更多的把她当做一个生意伙伴。第二个主人是很坏,但他一开始也是拒绝让她卖淫的。维纳斯的境遇比大多电影里的黑人奴隶角色好太多了,至少比《姜戈》里的要好吧。维纳斯越来越悲惨的遭遇,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摇摆软弱所造成的。柯西胥在片中没有刻意地批判当时社会或科学主义。

  在两个半小时里,柯西胥用大量的写实镜头刻画了维纳斯她的故事,她的时代,她作为黑色人种的象征以及她作为霍屯督维纳斯所连带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虽然我认为这不是导演的重点,但也使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并为后面所提到的重点服务。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柯西胥用两个半小时说了一个关于霍屯督维纳斯的故事,但重点却是要塑造一个名为萨拉哈·巴特曼的女性的灵魂。

  柯西胥电影的第二个特点是能塑造平凡但丰满的灵魂。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他擅长利用舞蹈和人物特写表现女性的内心和美丽。《谷子》和《维纳斯》两部电影的女主角都是丰满型,也就是不是我的理想型,而且老实说也不漂亮。但在《维纳斯》中,导演为维纳斯安排的几次舞蹈充满原始美感(不过我认为《谷子》最后的一段更好),维纳斯对着英国记者流泪的那段特写镜头让我揪心不已,而末尾对维纳斯雕像的面部特写也让我为这位女性的美丽产生敬意。

  柯西胥用了所有的细节耐心让萨拉哈.巴特曼这个黑人女性跃然在我14寸的电脑屏幕里。柯西胥他创造了萨拉哈.巴特曼,她在非洲失去了情人和儿子,踏上欧洲后过着越来越悲惨的生活。她喜欢食物,热爱烟酒。她的舞蹈充满了原始的活力,她的音乐蕴含着特别的感动。但她似乎也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且意志软弱,正如前面所说,她不彻底的抵抗让她自己一步步陷入深渊。她还可能是个麻木的人,她憎恨她的两个主人和那些观众吗?她对那个妓女同事似乎没有什么眷恋。她甚至可能从没想起过那个可能留意过她灵魂的小提琴手和那个科学室画家。

  刚才提到过,维纳斯的境遇并不算十分惨绝,维纳斯的悲惨在于没有人理解,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理解那个叫萨拉哈·巴特曼的灵魂。在电影里,只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萨拉哈.阿特曼,人权维护者,贵族大厅里的小提琴手(我最喜欢的细节),英国记者和那个科学室里的画家(关于这个,何倩彤小姐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也仅仅是关心过而已。

  柯西胥在影片提供了巨量的细节,让作为观众的我似乎了解了她一切。但我完全不知道她在想着什么,不知道她的灵魂在做着怎样的挣扎。她不太会说话,不懂英法两地的语言,也极少把感情流露出来,她在戏里只笑过一次,哭过四次或者六次。看着她那悲伤却麻木的面容,和那双有神却惘然的大眼,我觉得这个女性有着丰满的灵魂,但同时不得不承认我对这个灵魂几乎一无所知。我想为她呐喊一声,但根本不知道她在痛苦着什么。或者,萨拉哈.巴特曼自己都不清楚。在电影的世界里,没有人了解她。在电影外的世界里,观众渴望了解她却难以了解她。

  萨拉哈.巴特曼是孤独的,而柯西胥最关心的正是这个孤独的灵魂!

  至于历史中的萨拉哈.巴特曼,从那短短几行百科式文字介绍里,我又了解了她的什么?其他人又了解她的什么?

  她已经死去了,而且应该是非常悲惨地死去,但她没有将她所思所想写下来,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没有人认识她的灵魂了。数十年后,我,还有我每天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会死去,再多过数十年,认识我和认识那些人的人也会死去。再然后,还有人会翻看我的空间或者豆瓣吗?应该是没有的了。那时,再也没有人认识我的灵魂了,大概也没有人尝试着去认识吧。于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成为茫茫宇宙中的孤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