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狗牙》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狗牙》经典影评10篇

2018-07-07 03: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狗牙》经典影评10篇

  《狗牙》是一部由欧格斯·兰斯莫斯执导,赫里斯托斯·斯泰尔伊约格卢 / Michele Valley / 昂格利基·帕普利亚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狗牙》影评(一):这是一部极度病态的电影

  被一个人思想统治地方地狱,那一个人的思想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呢?这个世界可以是美好的,但不应该包涵其他真实且有意识生命体,否则就是史无前例的暴政,《狗牙》这部电影讲的是,三个生活父亲创造出来的伊甸园与世隔绝孩子的生活。

  这是一部极度病态的电影,从片头比赛谁的手指热水里放的久这种接近自残的消遣开始,呈现出剧中人物极度病态的心里状态和生活现状。接下来病态无处不在,从人物的服装表情行为、以及场景摆设影片基调、等等都透着扭曲、压抑和病态。

  这是一个父亲幻想出来的伊甸园,并依照自己的幻想把自己的孩子困在这里,不让他们和外界有任何联系,她们住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地方,家里四面都是围墙,所有东西买回家之前都要撕掉标签,告诉儿女猫和鱼这类东西都是要杀他们的敌人,而外面到处是这样的东西,所以外面很危险,但呆在院子安全的。他们的电视机只能看家庭录像带,并编造出孩子必须要等到犬牙脱落才能出门之类的各种弥天大谎来保证自己所创造的伊甸园稳定存在

  他带公司职员回家解决儿子生理需求,但女职员却以各种小东西为诱惑让他的大女儿给她口交,被发现后他竟然决定让她们都女儿去做这件事情,让自己的儿子在两个姐姐之间自由选择,儿子看着全身赤裸的姐姐,摸她们都乳房身体,他们脸上带着一直以来的表情,完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像父母亲要求孩子洗澡一样顺从的去做这件事情,而无知者的行为被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让观影者震惊却不敢愤怒,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纯洁

  影片发展到这的时候我以为母亲这个角色会有所反抗,母亲曾经是一名运动员实在难以想象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母亲选择了顺从,熄灭了这个病态世界里对于光亮的最近一丝渴求,她沦为了父亲统治这个世界的工具,为了表现集权导演选择把家庭里母亲这个角色无限弱化,变得很虚、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又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这三个孩子呢?看上去就像生活童话里,那里没有忧愁烦恼,过着富足的生活和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她们任务就是顺从活着以及杀死突然闯进来的野猫什么的,但实际上他们无比空虚,但又因为无知而无法言喻自己这种空虚,于是发明了很多无聊游戏来打发这些空虚的时间,这种精神世界的空虚把他们向病态里逼迫。

  而这种病态下其实隐藏着比现实生活更加黑暗冰冷的东西,父亲随意暴力、母亲自言自语(打电话)的恐怖、儿女之间压抑不住的愤怒,他们对外界既恐惧向往,他们常常看着围墙外面发呆,但这被抓住是有惩罚的,最恐怖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这一切都是按照父亲的意思建立的,他甚至不让母亲哭,因为这被孩子看到不好,他甚至捏造出一个哥哥然后杀死他,来让孩子们信服自己,他觉得这就是完美的家庭关系,这里是完全属于他的世界,但是这样的教育和狗的教育有什么不一样呢?犬牙是不会掉的,他需要的是像狗一样绝对忠诚和永久的持有权。当大姐不见后一家人学狗叫的窝在门口的时候,这一刻人畜还有分别么?看到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人,看不到的人绝对把她们当狗了。

  大姐在家庭聚会上跳舞跳到精疲力尽之后去洗手间砸掉了自己的犬牙,这是无知者人性里自带的觉悟,然后她躲进了爸爸汽车的后备箱,因为在这个乌托邦里他所接受的关念是,只有汽车能出去。最后的镜头定格在那辆开出家门的汽车上,我一直在等她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她没有出来,她死了还是活着?如果活着又该怎样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不得而知

  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像神经病一样的活着,不知道应该理解为父亲这个角色对于家庭的掌控欲和野心,还是应该理解为一个心里变态男人自怜自哀的自我满足,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他是如此警戒、不安惶恐的维持着这一切。孩子们也同样警戒、不安、惶恐的生活或者说被饲养着

  这个家庭的构成其实暗喻着很多东西,比如政治、集权者、统治工具以及不同层面的被统治者的行为,甚至有着明确的制度国家集权者迷失在自己制造的幻里。比如现在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在自己的里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但总能撞上和自己毕竟像的那个角色,但自己浑然不知

  《狗牙》影评(二):狗牙 1984 楚门的世界

  写于2012.1.15日

  我听过一个严肃笑话,是这么讲的:一个德国人教堂忏悔神父就问德国人忏悔所为何事,德国人说自己在二战时收留了一批犹太人,神父纳闷说,这是好事功德无量啊,忏悔为甚?德国人扭捏地说,我还…向他们收取了一笔租赁费,神父伸手轻抚德国人因愧疚深埋而暴露出的后脑壳,笑说,这也应该,无可厚非啊孩子,德国人抬起头,想了想说,可我到现在也没告诉他们,二战早就结束了!

  作为笑话,没有经得起较真推敲的义务,但把笑话当笑话,就没了话。所以,仍不妨我们想见下去。推想可知,德国人起初收容犹太人或许只单纯凭着一片善心,但善心不能当面包更何况非常时期,救济是要承担风险的。这样,算作风投资的回利,收笔钱就像神父说的,合情合理问题出在德国人的得利,是建立在战时这一基础上的,战争的结束,即意味着无利可收,相比如今坐收犹太人感恩戴德递上的收容费,回到战前起早贪黑受着资本家的剥削的岗位上,就显得不明智了。故事的bug在于,久藏室内的犹太人,就是商业头脑灵光算盘敲得再响,也没有白狼可套啊,那里来的源源不断银子缴纳房租呢?故事要继续下去,合理解释只能是,德国人若想获利,唯有叫犹太人做活,用战争时期这一谎言奴役他们。欣慰的是,德国人最终是忏悔去了(悔改与否就不知了,毕竟,找神父可以解释为利用神父不能向外泄漏忏悔者信息这一职业道德只求诉肠痛快一番,回去依然走在原路上),说明一时利益熏心,终究没能湮灭人性光辉一面。但转过念,又不禁忧虑:若是驱使德国人的,不是利,而是权力呢?这就要说另外一个故事——《狗牙》。

  《狗牙》里,父亲封锁一切家庭外的社会信息将孩子们禁闭家中,告诉他们,孩子只有在虎牙脱落的那天,才可驾车离家独立,并以此为由将孩子驯化为自己的奴仆与玩宠,大女儿最终砸掉自己的虎牙,藏在了后车厢。直到影片结束,缠绕我心头的疑惑仍是郁结未散。忘了是尼采还是谁说的:有些人统治,是为了统治;有些人统治,是为了不被统治。前者和后者,我都能理解(并崇敬后者),但我理解的范畴是:付出努力收获报酬,要有一个适宜的比例。于是,片中父亲精熟的统驭之术,如:将语汇词意曲解,使孩子的知识在自己的掌控中,不具备胡思乱想的能力;给儿子找妓女,以泄其青春自然萌生的叛逆反抗的动物本能;把唯一漏网之鱼的飞机,用玩具解释……在我看来,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对几个奴宠(很难相信这个父亲还把孩子当作亲肉)的生杀予夺,是不划算、非理性的。虽然是以己及人,但我实在不能为一句“权力的诱惑是你难以想象的”说服。

  当然,你会说,这只是故事。同样的故事还有《楚门的世界》,谁能解释人们为了窥视一个人的隐私癖史,漠视人权还费如此大劲呢?但我总隐隐不甘(《楚门的世界》还是给出了最终得到的收视率利益远高于制片投资),总觉得,好的故事,不能仅是个故事。

  抱着这个疑惑,我阅读了《1984》。在看到奥布赖恩对温斯顿说:“显然,你认为仇恨比爱更消耗精力”时,我豁然惊醒:这就是我的疑惑。

  《1984》给我以大的震撼,但直至读完,我发现,正如温斯顿读完“那本书”的感受“都不新奇,只是比自己凌乱的思想更系统化些”,这也是我读完《1984》的感受。

  在“那本书”里,奥布赖恩写道:“……但这还不足以解释党夺取权力的冲动,……要了解此中原因,非先弄清埋藏于后面的动机不可。这动机就是……”显然,奥威尔把我的疑惑当作一个最值得卖的关子。然而,尽管比笑话影片走得更远、入得更深,终究只是玩一把唯心论“同时在每个人脑中发生的事就是真事了”来牵强附会,不但没能令我信服,反觉虚妄。

  在奥威尔预设的极端专制制度下,“老大哥”的目的只在于让所有人有正确思想——没有思想。而手段,和《狗牙》里的父亲如出一辙,对语汇做手脚,不过是较《狗牙》里的父亲的曲解更为彻底——索性删词,让异端邪说没有语言可供传达,即“语言改革臻至善境时,革命也就完成了“,最终建立一个“个人的灭亡不算死亡,党才是不朽的”的基业长青的体制

  值得说的是,小说里最难以解释的奥布赖恩——一个洞若观火、心明如镜却最忠心于党的疯子,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沉陷权力,倒不如说是对不朽的信仰,而信仰——无论道德如何判定,众所周知,是理直气壮的非理性的。假如我的疑惑注定没有科学答案,这个角色,或可作为诉诸感性的一个解释。

  《狗牙》影评(三):相信自由的心之外,还要建立自己更好生活的能力

  狗牙就是那颗牙,打碎它就是可以离开家了,但是离开家只能开车离开,而学习开车就只有等待狗牙再长出来,大女儿很聪明滴坐在后备箱里,就可以离开家了,但是她没有从后备箱里出来,她逃脱了荒谬逻辑,洗脑和极权,暴力的恐慑,但是却没有心力走到外面的世界,即依靠本能(力比多,克里斯汀那,和儿子打架),知道这里没有可存在的空间(相比妹妹就有呆下去的理由,既得利益),但是发展出自我力量,还需要更多时间。可能她就永远没有走出后备箱的力量,可以说那就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也可以说那就是梦(生命)终结的地方。说生命的时候,我们在说生命能量。所以狗牙具象为那颗牙,也可像很多豆友那样抽象理解为极权的控制,打碎它(破坏)或许简单粗暴,建立则需要更多。(说不出来了)

  《狗牙》影评(四):当电影成为一场有深度的社会实验

  从国家教民众来解读可以说极权主义的专制和封闭,从父母教育子女来解读可以说极端父权下畸形的爱。在片中父亲以“维护家庭统一保护子女”为由的精神拘禁下,被改写的语言、对外面世界的恐怖宣扬、种种奇特规则成为了控制思想和肉体的工具。在这个家庭体系中,一切有可能造成反动的因素都被重新解读:“大海”是木扶手皮椅,“高速公路”是强风,“僵尸”是一朵黄色的小花。。。但在这种高压模式成长的子女所表现出的极端自私残忍幼稚、变态却很是讽刺,他们无师自通学会欺骗来保护内心对于外界和未知好奇与向往,往往堡垒从内部攻破,女门卫的到来瓦解了这个封闭的家庭体系,大女儿成为了矛盾爆发焦点,最后,她砸掉狗牙,藏入父亲的轿车后备箱,决心离开家庭进入外界。。。

  无疑,该部电影算是一场颇有深度的社会实验,引人深思。故事并非子虚乌有,同样的情节很可能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上演着,比如一些人联想到金氏家族下的朝鲜、联想到现在有些邪教控制教育下的儿童、我还想到另一部同样发人深思的电影——7天复制一个新纳粹的《浪潮》。

  电影细思恐极,如果你所认知的世界只是“控制者”希望你了解到的世界,我们不过是另一个楚门!

  《狗牙》影评(五):驯服的牙齿

  1向往自由之心人人有之,只怪被规训太久,连逃跑的模式都变成了既定套路悲剧。当年“大逃港”的老虎大便创意你们为毛不学着点?毒瘤可以治,人蠢不能医。

  2一个封闭环境之外的人看身处其中的他者,必然会经由同情生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但是这是一个俄罗斯套娃,你不知道在更开放地方的人看来,你也是他者。

  3政治、艺术、道德、常识的关系是什么?虽然政治能够定下常识,定下道德,定下艺术,但它的层级是最低的,因为,他违背自然发展的法则。所以,常识能留下,道德能内化,艺术能流传千古,政治只能你方唱罢我登场,站上戏台花样,等下面领掌的被发现了,观众不待见了,便只能打破重建了。安史之乱,人们记住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南唐灭亡,人们记住了后主李煜的春花秋月,都是明证。

  4你根本不知道这个父亲为何要将自己的孩子圈养,他们往往说,这是为你们好,但好这个字这么抽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怎能你说好就是好?阴谋论者会说,这父亲这样做,必定有自己不可告人秘密,但这秘密说穿了,也不过是替你做主,让你听话,然后,将之贯彻到下一代

  5当你左边的犬齿掉了以后,你就能出去了,但出去必须坐车,而想要坐车,必须等到右边的犬齿长出来。第22条军规在哪里都有,比如,你的u盾丢了,想取消网银,一步步做到最后,上面显示,请输入u盾序列号以注销……当然,更多单位的互敬互利之事,请联系实际,自行脑补。

  6这是一个政治隐喻剧,这是一个无底线情色剧,这是一个血腥暴力虐猫剧,这是一个情景生活剧,但最终,是一个密室逃脱——未遂剧。

  7因为太真实,太感同身受,不打算看第二次,不打算收藏,直接删掉。就当从来也没看过。

  8以上。

  《狗牙》影评(六):意识是会杀人的

  那天我坐下来,DVD打开,靓到爆浆的画面说是雕刻时光都不过分。

  里面的角色穿着白色的T恤,阳光普照,绿意盎然,你骗自己这不是海市蜃楼。那比童话故事还要迷人的镜头,让你丧失了离开屏幕的勇气,你开始忘掉悲伤,忘掉这个世界有多逊多烂。

  妹妹用舌头舔姐姐的伤口;姐姐和弟弟乱搞,进行爱的初体验;女儿和老爸暧昧的关系;满池的血比罂粟花还恐怖;这才是故事的真相。也是生活的真相。

  暴力给你看,恐怖给你看,畸形给你看,你感受到的都是假的,感受不到的才是真的。这样的故事离你远吗?并不远。

  还记得今年的戛纳影展那部诡谲忤逆的《龙虾》吗?他的导演正是欧格斯·兰斯莫斯。

  他真的好天马行空,你可能感受不到,还会很想呕吐,但是看完他的黑暗寓言你却恍然大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难搞和荒谬。冰冷的镜头下诞生的是一个怪异的故事,《龙虾》的这个镜头是不是很眼熟呢。

  在《狗牙》里也出现过游泳池,游泳池里有什么,除了暗潮,你什么也不晓得。扯了这么多,《狗牙》到底在讲什么?

  找不出一点毛病的构图和极度干净的画面到最后让你不寒而栗,这是欧格斯·兰斯莫斯设计的一个极端不正常极端变态的家庭。

  两姐妹像精神絮乱者在为父亲表演节目,在tempo急速加快后她们濒临崩溃疯癫的边缘。这个构图太妙了,是在向库布里克的《闪灵》致敬吗?(《闪灵》里的双胞胎对称构图令到恐怖指数急速提高,大师库布里克真的很酷爱这样的构图。)

  这个冷酷扭曲的家庭主宰是父亲,他是整个家庭唯一可以和外界产生关系的人。这个暴君命令自己的小孩只有等到犬牙脱落那天才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电影里那些少年少女明明不再是baby,却被他们父亲控制得如同玩具一样,他们竟然可以相信那套“僵尸是一种黄色的小花,大海是一种皮质材料”之类的鬼话。他们被允许看的《大白鲨》都比这个家庭有人性。

  父亲设计一套离谱畸态的积分游戏来操控他的家人,譬如学狗叫,蒙眼找东西。这令人窒息的生活好似一个残暴的狂想曲,父亲控制了语言的全部,也就控制了一切。他的思想成了该死的标准,而他的家人成了这种思想的附庸,他们不晓得是非,不晓得犯罪,更不晓得外面世界的奇妙。

  欧格斯·兰斯莫斯镜头下的这场噩梦到底何时才到走到尽头?

  二女儿有天偶然看了一部电影,发现老爸说的都是鬼话。什么要等犬牙自动脱落才能出去之类的屁话根本就是假的。

  她不爽了,决定用哑铃敲掉自己的犬牙,那顽固的犬牙是所有的罪恶本源,拔除了,罪恶就消失了。大半夜乌七抹黑的,她趁家人熟睡的时候企图出逃,这是整个电影第一次出现的反抗意识。

  这种反抗迟早会到来,因为被家庭阴霾笼罩的个体后退不了也冲破不了,这是一个相对论,一个谜,需要慢慢渗透。

  但二女儿最后很带种,选择以暴制暴,犬牙被用力地敲掉,暗示她在那一刻起和同盟的分割,变得与众不同。

  我觉得导演这里的处理太屌了,冒着会搞烂这部片的危险,让沉溺于强大父权的个体有如此大的力量摆脱羁绊,因为仔细回想,你会悲哀地晓得也正是这种父权使整个家庭井然有序,没有一点差错。

  过了这个夜晚,你会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不是你意识里的世界,而是真实的生活全部。

  还好她反抗了,要不一切就万劫不复了,她变成了少数派,除了未知的世界,她能靠什么生存?那个她赖以生存的变态家庭跟笛卡尔的思辨一样,自己成了自己的桎栲。想要真正跳出地狱,你要承受得了枯燥和失败。

  这个血淋淋的残暴凶手比北欧的冷面杀手,比3k党还让人毛骨悚然。这个世界最恐怖的不是干掉了一帮人,而是控制一帮人的意识和生命。你不一定要干掉他们,但是他们连活着都跟你发的梦一样。

  一个跟奥威尔描述的1984集权世纪很像的故事,你很难不把它和政治挂钩。但,政治都是哈内克那帮人早已玩到腻的东西,如果用政治给此片找一个理由,那未免太不过瘾。你要晓得,你是在看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片,他才不会跟你正经地扯谈政治,那样就变成真正的臆症了。我觉得他根本不屑把镜头和idea当成抒发政治的管道。

  政治才深刻,家庭太肤浅了。

  这是什么鬼逻辑?

  我反倒认为,电影的通点就在于家庭。家庭是具有排他性的,要是有人攻击它,它便会产生一种抗体。电影里的父亲认为意识可以成为保护家庭的武器,他拒绝奇妙,拒绝陌生,所以把家庭变成这样。你说他搞烂了所有吗?好像也不那么确定了。如何在自由和安全感里找到平衡?

  欧格斯·兰斯莫斯告诉你,没有平衡,只有反抗和束缚。意识是会杀人的,这更像后现代家庭的寓言。

  电影在定格于父亲汽车的镜头时戛然而止,没人晓得二女儿会不会从后备箱出逃。欧格斯·兰斯莫斯也懒得跟你解释,这个世界如果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那岂不是太无聊?

  ——————————————————————————————

  有空欢迎来我的公众号电影共和国(id:filmpublic)哈拉电影~顺便keep住一下啦~

  《狗牙》影评(七):威权社会的特点——我们自己

  1、封锁外界信息来源

  父亲不允许任何子女离开家,也不允许收看除家庭录像以外任何其他文艺作品,除了理论科学。

  我国一直管制非理工科的信息进入

  2、制造恐惧与危险,为封锁寻找依据

  父亲对子女说,外部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以及任何非规定下的活动都是充满危险的

  我国一直宣称“黄色”、“反动”、“暴力”还有“庸俗”、“下流”以及“低级趣味”对国民的精神文明非常有害,会滋生各种犯罪。

  3、保持低级别的法律精神,但对于高等级的权利保持漠视态度

  大女儿具有非常明显的暴力特征,她总是伤害自己也伤害兄弟。她割伤了兄弟的胳膊。随后,母亲用来惩罚她的方式就是“同态复仇”,即割破她的同一位置。她的自我摧残行为从来不会被惩罚。

  我国对于基本的伤害侵权行为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规定。并且支持“同态复仇”,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是比较高级的权利申诉却无法处理,也没有处理的动力。比如消费者权益、劳动者权利以及更复杂的一些法律行为。

  这实际上源自于威权社会的核心,即把握权力的人的能力相对于他所控制的人数来说,是极其有限的。而这仅有的能力又大部分用于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上。

  4、统治者的心理

  父亲实际上从来没想过要伤害子女。他希望保持这个家庭的稳定性。不会像其他家庭那样分崩离析。他帮助儿子捡回飞机,自己向游泳池里放鱼自己抓。

  我国统治者的内心也从没想过自己可以如封建君主般任意宰割民众,这也是为什么维护基本人权的原因。但纠其内心,大部分人只是在维持稳定。期望着这个系统发挥作用,并在一点点的修补那些漏洞同时,拼命向民众展示自己的正当性。

  5、被统治者的心理

  大女儿有无法抑制的反社会倾向,这源自于对自由的渴望。她不停的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她非常痛恨弟弟,其根源是她从他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她痛恨父亲痛恨这个制度,但是却无法改变。最后,父亲强迫她和弟弟性交。这激发了她的怒火,因为她痛恨弟弟,弟弟也恨她,所以才选择她作为交配伴侣。

  二女儿成为了一个被塑造型的人,找到了可以获取任何东西的“途径”,舔别人

  弟弟相当的危险。他努力渴望着父亲的爱,他痛恨姐姐因为姐姐总是在竞争中超过他。使得他得不到父亲的赞许。

  他有妄想症,而且痛恨女人。(以后肯定是连环杀手)

  至于我们这些被统治者的心理,我想大家自己心里清楚。

  《狗牙》影评(八):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政治隐喻,这片子还是蛮有意思的。当家的说了算;生活必需品按计划分配;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曲解一些意思,控制思想,畸形的家庭生态,高铸围墙,不和外面沟通。这是在暗示谁?我大鸡国?三八线以北?驴叫徒?

  但是作为家庭而言,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宅系青年和社恐症的乌托邦。不同社交,爹地把包括性生活在内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多好啊。不过儿子最后选择的性伙伴是胸小的...这不太直男。

  那个提供性服务的女保安,作为外部势力,带来了父亲不允许出现的思想,象征着...嗯...敌对势力。

  人民在政治中心的集权人面前就是狗,对不对,不过人民是纳税的狗。

  我突然又觉得不像在暗示我大鸡国,毕竟这家子人条件非常好,大别墅大泳池的,更像是发达国家,要知道,我们现在还处于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

  集权者不喜欢有牙齿的狗,这点很有意思。

  最后说一句,这么躲在后备箱是没法逃出来的,还会憋死。

  《狗牙》影评(九):《狗牙》的世界观

  经常能听到喜欢打TV game的人张口闭口某某游戏的世界观,其实他指的不是马哲上“三观”的世界观,只不过是指游戏的一个背景,整个世界的形态,比如《生化危机》的世界原本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是在98年爆发了浣熊市事件,然后成了一个与我们世界平行的不同的世界。里面僵尸横行,政府无良,大企业阴谋种种,有几个人打算拯救世界于危难之类的……废话这么多,就是想讲讲《狗牙》中的世界观。

  《狗牙(dogtooth)》在今年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过在嘎纳法国佬两年就封了他“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他之所以值得“关注”除了照例视觉上的大尺度外,主要还是他的隐喻。

  故事主要讲了一对父母,把已经成年的儿子和两个女儿,从小与世隔绝养在郊外的一处房子里。目的大概是不想孩子在外受到伤害或者“污染”什么的,暂且不说在外是不是会受到伤害,或者人的成长需不需要伤害什么的,电影的主题也不是要告诫家长不要过度溺爱孩子什么的,这种妈妈咪呀的纯良主题,如果是这个目的那这个片子应该考虑一下引进国内,不过要是让审查的人看到估计会劈了导演,原因也不是里面过度的裸露或者太过于不伦,而是在于他的政治隐喻。一部《让子弹飞》已经让全民狂热地往一些隐喻上过了把瘾,估计以后也会更加仔细严格了才是,这个就算了。

  片中“父母”为了更好地管理孩子,从小让他们与世隔绝外进行长期洗脑,他们向孩子们描述的世界是这样的,出了房子的围墙就是充满危险的地方,这种危险恐怖而未知,如果想走出房子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成年,不过成年的标准是父母定的,他们规定等到“你们的犬齿(就是电影名)掉了说明你们成年了”,不过就算成年也不能随便离开,路上依旧很危险,必须开车走,而学习开车必须等到掉了的犬齿重新长出来(我擦勒,比第21条军规都离谱。)基本上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被规定的,其实他们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父母定义的比如电话,被定意为盐罐;僵尸被定义为黄色的小花。凡是不利于统治的都可以重新定义(这个跟各个国家写自己的历史教科书是一个道理)。父母的管理手段照例两种,物质奖励和人身折磨。通过恩威并施掌控孩子,实施专制统治。当然,是以保护孩子和为孩子好的名义。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这样老套狗血的剧情和手段一再屡试不爽,直到思想启蒙后,大家才知道追求自由,追去平等,追求民主了。“不自由,毋宁死”的这种“卑劣”的知识分子鱼死网破的要人命的做法终于让人看到了一丝丝丝般润滑的曙光,让专制统治者看到了一幕幕乌黑不亮丽的悲剧。电影里充当思想启蒙的是父亲接来和儿子交配用的女职工给的两盘录像带,根据剧情提示他们分别是《洛奇》和《大白鲨》,看了两个片子的大女儿算是开眼看世界醍醐灌顶了。也许是天真的以为自己成熟了,那锤子砸了自己的牙后,躲进父亲汽车的后备箱,迎接世界去了,到这电影嘎然而止。

  人在无知状态下的反抗通常是幼稚的,不自觉的,为什么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永远是从一个封建帝国到另一个封建帝国,被逼的,你不给我活路,我只能自己找。但是没有突破枷锁,社会首先需要的总是思想家,然后才是科学家或者政治或者军事家什么的。请给我们的世界一点启示吧。

  回过头又想想,任何政权不论专制或者民主都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世界观,美帝的美国梦,法国佬的文化中心梦,天朝的大国梦,思密达就不说了,世界归根到底都是他们的。悲剧的圆环套圆环法则,谁说我们定义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呢?也许别人也在嘲笑我们的世界观呢。

  《狗牙》影评(十):告诉我“大海”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完这部影片后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母亲这个角色,说不上来是该憎恨她还是该同情她,因为她既是创建家庭秩序的同谋者,同时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影片的开始,三个孩子倾听着由母亲讲解的生词教学带。孩子的家庭教育由母亲负责,而母亲为此编制了一套驯化孩子的特殊教材。

  母亲第一次正式的出场是在窗边梳头时发现儿子又待在围墙附近了(接近边界),并报告给父亲。当母亲指责儿子时,儿子试图反驳,但她不相信,依然惩罚了他。在这过程中,父亲站在一旁一句话都没说,全部过程由母亲执行,显然她是在父亲的授权下进行的。

  在一家人送父亲上班后,大女儿看着天上的飞机说:“它要是掉下来就是我的。”但母亲随即给了她一个掌掴并训斥道:“谁有资格谁才能拿。”父亲不在场时,母亲就是秩序的维护者。

  作为秩序的维护者,同样也需要“看上去”以身作则。所以在父亲训练儿女学狗吠时,母亲也需要参与其中,并且叫得更用力,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这件事的信服力。

  父亲还与母亲“共谋”怀孕一事,以此来震慑和刺激儿女们的行为。

  儿子问母亲什么是僵尸,母亲一边用谎言向儿子解释,一边用橙汁安抚儿子。在这种时刻,母亲并没有保持沉默或呵斥儿子,而是编造温和的谎言来打消儿子的疑问。儿子也已习惯听从母亲的解释和教导,对获得的答案表示信服,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母亲拥有一定的特权,比如使用电话、讨论日常话题(买巧克力)、在自己的卧室中放松一下(听磁带)或者是看色情录像,但同时她还担负着通过电话这一唯一联系外界的工具,向父亲即时汇报家中情况的任务。

  当儿女间产生矛盾——儿子指责小女儿用锤子打了自己,而小女儿则推脱到“凶恶”的猫身上。由于一贯的思想灌输,小女儿所说的“恶猫”罪行也是可以成立的。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父亲既没有理由惩罚儿子,也没有理由不相信小女儿。于是父亲指责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少了”,没有做好监管的工作。在父亲面前,母亲只是一个弱势的、唯命是从的帮手。可以看到母亲流泪的脸上也写着恐惧,并以俯首帖耳的姿态舔舐着父亲的耳朵。对父亲发出的要求,她不作任何异议,哪怕是对待至亲的骨肉,甚至亲自为大女儿梳妆打扮,亲手将儿女推进不伦深渊。

  我在想,母亲的角色就像是新闻媒体,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知识、解答公众疑惑、参与民间生活的任务。然而在这样的秩序下,“母亲”依附于“父亲”的权威,只有听从于“父亲”才能生存,所以“母亲”完全变成了“父亲”管理“家庭”的一件工具。虽然“母亲”也在履行她的职责,但已经偏离了公正——普及知识变成思想驯化,解答疑惑变成编织谎言,参与生活变成监管生活。

  在媒体的报道中,不是没有过将“大海”解释成“扶手椅子”、将“猎枪”说成“白色小鸟”的时候,这样有意或无意的误导即使在新闻相对自由的地方也不能保证就不存在。

  “父亲”想惩罚谁,许多时候用不着亲自动手,而是授意“母亲”替他开口。我们实在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媒体们像约定好了似的对某一个体展开集体性的口诛笔伐,继而这个已被媒体判罪的个体就被“名正言顺”地送进了司法程序。在正常家庭中,如果“母亲”发现了某个孩子的错误行为,她指出来并对孩子予以责骂,当然对于家庭的发展是利好的,但在片中的家庭里,孩子们无法分辨它的“纠错机制”是出于何种动机,也不知道是否以合适的方式惩罚了真正犯错的人。

  “母亲”除了不能对“父亲”产生任何质疑外,还要不断帮助“父亲”树立权威形象,巩固他的公信力。

  有时候,“父亲”需要借助“母亲”这个媒介来试探、刺激、震慑孩子,比如“母亲”公布“坏消息”(怀孕),因此要削减女儿们的种种好处,如果不愿意,那就得听话好好表现。

  片中“父母”从来不拒绝回答孩子们的疑问,只不过告诉他们的都不是真相而已。孩子们没有能力辨别谎言获取真相,他们也从来对“父母”的解释信以为真,并且对疑问得到回答而感到满意,没有理由觉得委屈。

  作为“父亲”忠诚的帮手与同谋,“母亲”享有一定的特权,但“母亲”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能越界,并且这些特权很可能在“父亲”愤怒不满的时候,说没就没。

  作为“使用电话”这项特权的附带条件,“母亲”还必须监视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并及时汇报、传达“父亲”的指令。“父亲”不在场时,他通过电话遥控“母亲”,通过“母亲”遥控孩子们。可以说,因为“母亲”的存在,“父亲”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我想起《颐和园》中剪辑的老影像资料中的一幕,上街的人群拉起长长短短的横幅,其中一块写着“新闻媒体要说真话”。

  但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秩序中,大概连母亲自己都已经忘了“大海”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