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10篇

2018-07-10 03: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10篇

  《达格纳姆制造》是一部由奈吉·柯尔执导,莎莉·霍金斯 / 裴淳华 / 米兰达·理查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一):不简单女人

  故事发生在1968年,一个名为达格南的工业小镇上。当地福特汽车工厂的187名女工为了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平等待遇,闹起了罢工,领头者名叫瑞塔,有胆有识口才一流。很快,这场罢工就掀起了举国风潮,电影则展示了这场风潮下女工们所面临的种种境遇和她们精彩应对表现

  电影里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女人都不简单。

  首先是女主角瑞塔,那自不待言。她有两番言论令我记忆犹新。一次是电影后半段她与丈夫争论,她反驳他,不要觉得自己做了一些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就自诩为圣人了,那只是本该如此而已;另一次则是在全国工会会议上,瑞塔义正言辞地表示,争取男女平等是一场正义战争

  在这些话语中,我感受到一股力量,它无关男女,而仅仅出于对正义、平等美好愿望信念与力争拥有决心,这种信念与决心给予瑞塔和她所带领的女工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尽管在这过程中,她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困难诱惑

  电影是通过瑞塔的其他两名同事对此予以表现的。

  一位入厂时间久、资历老,在瑞塔之前一度是女工们的代表。电影开头拍摄女工们在工厂上班,只有她一人姗姗来迟,因为忙于照顾爱人——一名罹患心理创伤的退役军人和料理家务。她不善言辞,但全力支持瑞塔的罢工运动,在这场风潮中,他的爱人自杀,无疑给她带来沉痛打击,一度让她濒临崩溃、企图退却。

  (有关老军人的自杀,电影交待的不多,我猜想他可能是战争后罹患了某种心理创伤——这从他总是做噩梦和平不苟言笑、显得忧郁寡欢中可以窥出端倪——而在罢工风潮影响下导致的失业、闲居令他无法忍受,于是决定自我了结吧。)

  另一名女工叫桑德拉,有着当明星模特美丽愿想,梳着流行短发穿着风靡一时的迷你裙,是整部电影中最能体现60年代英国时尚风潮的女子之一。她在这场罢工运动中面临的是诱惑的考验。总公司派来的高层手段硬、花样多,他利诱桑德拉,答应以她为模特拍摄一组汽车平面广告代价只是要求她回厂工作,面对梦想的诱惑,桑德拉心动了。但最终没有背叛姐妹们,似乎在她心里,友谊忠诚还是高于其他,于是她在肚子上以彩笔写了大大的“Equal Pay”字样,然后问摄影师“这个造型怎么样?”显得戏谑味十足。

  和这些普通的、没有什么学养的女工相比,达格南汽车工厂负责人的美丽妻子有着更高的学养和素质,她没有这些底层人士蓬勃生机,她对整个社会体制反抗最远只是走到了以联名信的形式使学校开除体罚学生的无良老师地步,但她依然用自己的力量支持着瑞塔的运动。在影片尾声,她还借了一套芘芭时装给瑞塔,好让她穿上得以体面地觐见国家工业部长

  说起这名工业部长,可能是整部电影里最具有喜感的演员了。面对两名无用的窝囊手下,她的讽刺、挖苦与咆哮、怒斥往往令人忍俊不禁。而素有“铁娘子”之称的她在政治谈判上也有着异于平常的克制力,在影片末尾那场同时面对福特公司高层的胁迫以及女工代表瑞塔咄咄逼人的双面压力的会谈中,她从容应对、不失风范,显示了高超的政治素养性格涵养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典型的英国轻喜剧,举重若轻,却不失稳重,让我从头至尾领略了一场女性风采魅力,而我想,从中获得力量与感动的,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女性观众。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二):淑女胜利--《达格南制造》观后

  在微博上看到最好看的十部英国电影,本着增强英式英语听力水平目的下载了。海报是一个红衣女子笑靥如花,以为是喜剧,于是在一个阴雨天点开它,期冀能带来欢笑

  影片一开始,福特汽车厂,女工在忙碌的劳作。影片颜色淡淡的,淑女们都穿上浅色的衣服,看起来很舒服。她们的头发金黄色的,有的凌乱,有的一丝不苟休息时,她们开心的聊天和玩笑着。

  Everyone out

  影片由厂方拒绝给女工定义技术工人引起。女工决定与公会交涉,以获得应有的权利。在谈判中,老奸巨猾的两面派Monty以为Rita年轻好骗,就用看似为工人说话的言语周旋。Rita在一旁说:“狗屁”。然后拿出做皮椅的料子,说,你们缝一个,我看看。

  当然,她表述的比我淑女太多了,不过透过她的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佩服那些可以轻声细语激动,但是却清清楚表达出自己想法的人。看多了激情四射慷慨激昂演讲,那些所谓的修辞、语音语调都是假的,内容为王。

  回到工厂,一个从未做出如此“惊天动地举动的Rita,站在高处。她似乎想说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气势情感。最终,她只说,everyone out(罢工开始)。

  Equal pay or Nothing

  Albet是个可爱老头儿,圆眼镜后面的眼睛总是在看到姑娘们的气魄后闪闪发光。我愿意相信,那是一双会被正义点亮的眼睛。

  罢工第一天的下午,大雨咖啡厅,他鼓励Rita继续争取更多的东西--男女平等。

  我,一个50年后的人,被震动了。《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Andrea面对时尚主编们无法挑选两条看起来相似蓝色腰带轻声嗤笑。女魔头轻声告诉她,蓝色是被哪个设计师在什么地方设计,然后被大众模仿,最后变成人们都可以穿的cheap blue,并非简单的“blue”。可这,远远不如这次更震动我。我未曾知道五十年后,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男女工资平等,却是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斗争,才换来的。顿时一股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好想感谢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生活

  最后,没有人妥协。她们说:Equal pay or nothing.

  hould I have been there?

  阻力显而易见的。女工罢工,男工自然没事做,没钱拿。不论是提前下岗的工人,还是因参加罢工会谈的Rita的朋友--不在家时爱人去世,甚至是Rita的丈夫,都让她备受煎熬。现在想来,那时候难度几近于现在试图让男人去怀孕生产,都是当时难以接受观念。可是Rita依然相信,男女,本来,就是应该平等的。在参议员大会上,她上台演讲,颤抖的声音不安举止,但是还是用真诚打动了他们。最终,也打动了丈夫。

  当然,还有那个红头发的小老太太--政府就业大臣Barbara。

  I have to take that risk

  福特的高层去找Barbara,以撤出英国来威胁她,试图阻止她与女工们的谈话。她确实有自己的考量。政治要细水长流。何况十年前支持罢工的首相如今也不得不考虑国民经济大局。Rita说,我们不是政客,我们是working women,so are u。Barbara走向隔壁,对福特的高层说,I have to take that risk。

  影片还是静静的,即使是游行示威,都是充满了淑女的情怀。在最后,采访了当年真正参加罢工运动的女工们,她们一直在强调,we are ladies(我们是淑女)。当时的视频录像,让人不禁误以为,前面那些都是当时的视频材料,因为它那么逼真,当时的女工也是这样沉静坚定。她们没有想过自己会带来立法,以至于多个国家都跟着颁布法律,她们也没有想到,她们的行为会给今天带来多么大的进步。

  历史固然些许沉重,但一个小细节最让人动容。Rita在学校因为教师体罚孩子跟老师大吵一架,也因此认识了有同样困扰一个女人。她,是福特高层的太太。她穿了一件影片里最亮眼的裙子,鲜红色的芭比裙。她毕业剑桥历史系,结婚后丈夫却把她当一个傻子一样指使。因为,她是女人。她给了Rita强大精神支持,以及物质支持--在Rita会见Babara的时候,借给她裙子。让她成为自信漂亮的女工。

  女人是弱者么?显然不是。只是我们总忘记自己能做什么。总觉得我们被人照顾理所应当。久而久之我们便成了真正的弱者。

  女人一定要强势么?也不是。Rita有和谐美满家庭,因为她爱她的丈夫和孩子。她坚持自己心里的正义,也维护家庭的甜蜜

  你有的,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当然,前提是,u deserve it.

  看完了还是热泪盈眶进而神清气爽人生还是需要这样的正面力量。从今天起完成自己的心灵蜕变。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其实没那么难。有时候,只要你再坚持,一点点。

  这部电影,又叫《我们要求男女平等》。换做我,我更喜欢称它为,《淑女的胜利》。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三):脆弱的力量

  几年前看过柴静的文章,叫《伟大的脆弱》,讲MJ、奥普拉还有戴安娜王妃三个了不起的人背后的脆弱一面心理学说,人类会被那些有能力但偶尔会显露小缺点的人所吸引。我想这文章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追求伟人闪光一面,可背后的脆弱却会引起我们同情理解共鸣,反而更能笼络人心

  我还想起一个脆弱的女人,叫罗莎·帕克斯,美国国会称她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1955年,有色人种依然生活得非常艰难,就连公交车也将有色人种与白人分开来,下班后劳累的罗莎坐在有色人种区,但由于白人座位满了,司机要求罗莎起立为白人让出座位,罗莎拒绝了,她宁愿被捕也不愿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这一事件直接促成了黑人的民权运动。可是罗莎的性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强硬彪悍真实的她羞涩安静

  《达格南制造》里的丽塔也是这样一个女性,她外表羞怯骨子里却非常果敢。女性与男性的待遇相差悬殊,尽管女性的工作也非常繁重,但仅仅因为性别原因,女性工资被压得十分低廉。丽塔合宜地站出来了,喊出“工资平等”、“男女平等”的口号,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但这正是动人的地方,不是吗?看过太多收放自如的演讲,或激励、或愤慨,但是丽塔几乎发着抖、鼓足勇气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我忍不住要落泪。我想这就是脆弱的力量。

  一个个性稍显羞怯的女性,要对抗庞大的国家机构,她脆弱、但她不软弱。和芭芭拉对话时,她说:“我们都是普通女工,您也是。”丽塔很聪明,她早早走出了思想误区,并且告诉世人,“这他妈本该如此,我们要平等! ”

  电影里丽塔的三次经历,使我落泪。一是她颤抖着,第一次在闷热车间里,喊出了:“工资平等”的口号。第二次是她的丈夫说,我不喝酒、不打孩子,我已经尽力了。丽塔无法掩饰愤怒痛苦,”你以为罢工的意义是什么?……你不喝酒,不打孩子,可是一切本该如此!“第三次是她在大会上,向所有的人倾诉,呼吁男女平等。我想丽塔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她很脆弱、很普通。但她又是那么果敢、那么有力量,聪明、睿智

  每个人面前的鸿沟,其实并不难逾越。重要的是,去试一试。我在台北,看完影片的第二天,看到路边的牌子上贴这一句话,呼吁允许同性婚姻。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层次,都会有一些弊端和盲区,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试一试,看看自己能够做成什么,让这个世界因为你有一点点改变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四):对女人而言,结婚生子才是正经事

  我就是想知道,现在,到底有多少姑娘最tm讨厌有人跟你说这话。

  说这话的可能是催婚的长辈,也有可能是嫁了个有钱佬的正在家里专业带孩子的同辈,无论是谁,这话听起来都有种就像女人的唯一价值存在于当家庭妇女感觉

  这也是我看这部电影时,听到所有反对女性争取平等的人的说辞时的感觉。

  "为什么女人要同工同酬,她们又不用养家。"

  呵呵,是啊,因为她们的工作只是小打小闹,因为她们的本职是相夫教子。

  那个剑桥毕业的嫁了好人家的姑娘让我想起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面的姑娘读完书出来的目标就是嫁个好人家大学不过是一块敲门砖,因为当时的价值观告诉她们,t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女性自我意识过剩的产物,但里面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家庭妇女,女人最想要的无非是有权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女人到底喜欢怎样的生活呢?反正据我所知,还真有不少女的觉得嫁个好人家才是正经事。

  对我来说,呵呵,bullshit!

  我不敢说这些猪队友或是怎样,但是,如果真是这种情况,所有女人都认为女人就应该回归家庭的话,我倒是能理解职业上的性别歧视了。一个女孩进了公司,公司栽培她,给她好福利好待遇让她升职,结果三十多岁,正当好年华给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辞职回家带孩子了,我要是老板我也吐血。

  扯远了,就电影来说,同工同酬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虽然我当时也很能理解政府面对的压力。就这样的平等人家也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做到,当时的中国早就开喊妇女能顶半边天了。从这点看来,足够甩平等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们和公知们一脸。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五):我们是淑女,不是泼妇。

  在南走事件的这个情绪化时期看这部电影,明显能得到一点寒冬里的温暖。

  她应该没想到,最终芭芭拉会给她们一个这么好的结果的。

  若不是工友们的鼓励,老公最后的支持,史无前例的契机。

  换上一个强奸民意的环境,恐怕会死得很难看。

  60S的英国女人穿着朴素的裙子真好看。知道为什么如今时尚界强调复古了吗?因为过去的,确实是简简单单的美,自所以成为经典得以在多年后重新被潮流界借鉴,它在那个时代便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审美认同。

  真开始罢工前,她坐在床前跟丈夫SAY SORRY。

  胆战心惊地。其实她的言行已经影响到了工厂其他男工的行为了。

  丈夫关了灯,她呆坐在镜前。

  隔了几天,她又开始去寻找其他女工友的支持。

  隐隐约约带出了其他的矛盾与冲突:她与丈夫的冲突,与男工们的冲突,与同伴的冲突,与政府官员的冲突,官员与官员的冲突,诸多矛盾点一个个被亮出来,又逐一被解决。

  基本上都有了最后的交代。

  电影用了很多场景来再现这个真实故事的细节。

  从剧本的角度,它是一条主线到底,没有副线的旁敲侧击,没有奇奇怪怪的电影拍摄技巧。

  让人难忘的是它开场的音乐,欢乐的场景,用心的服装。

  “我们是淑女,不是泼妇。”

  片尾里的歌词这么唱的:在获得成功前,先受苦。

  先苦后甜,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吗?

  都说这个冬天很冷,很多事情,坚持比放弃更有意义。

  坚持的过程中,是自我破茧的挣扎。而很多在后来的历史中被记载为伟大进步的事件里,都是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和小小举动开始的。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六):EVERYBODY,OUT

  全片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音乐欢乐,服装欢乐,笑容也很欢乐,此类题材,如果想拍得苦大仇深些,也可以,或许获奖机会更大

  原名《we want sex》,是罢工标语的前半段,影片中的横幅未完全展开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句话,骑车路过的男人们看了大喊“we wanna too”,在这件事上,男女还是平等的,这样的标题似乎更能吸引眼球,但也可能评分就低下去了,毕竟,被名字吸引进来的某些人不能如愿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关于男女同工同酬,不想泛泛地把它当做一部讲男女平等或女权主义的影片,它其实也不是,它自始至终只讲了一件事,就是要求同工同酬,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合理的要求,却让30多年前的女人们历经艰难才争取到,所有女性工作者都应该膜拜一下此片,毕竟,我们现在享受着她们的的斗争成果

  EVERYBODY,OUT!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七):《达格纳姆制造》,女性的解放

  故事讲的是上世纪60年代福特公司女工罢工、争取男女同酬的成功故事,属于时代的milestone,小故事题材很大,讲述的很戏剧很生活。把这个精彩的故事本身搁置一边不提,其中所激发的思索热情,可以让人回味很多。

  故事最浅层的寓意是,权利是自己争取,敢想敢做才可以获得,不是别人给的、准许的、施舍的。诚然最开始的不公正是吸血鬼的男人领导的资本公司开始的,不公正的是他们,但是如果一直坦然于这个不公平,那么真正让自己被不公平对待的则变成了她们自己。就是这个道理。就好比家庭暴力,施暴的的确是他人,但是不反抗不逃离,那么是自己对自己的施暴。

  现在似乎实现男女平等了不是么?时髦词是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但是其实它们的真正意义已经被歪曲。女权主义甚至妖魔化。有女孩得意洋洋,“男女平等不是么,所以不是我伺候你,而是该你伺候我。”令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的主义和男权至上没有本质区别。男人付出,女人付出,that is sex equality。女主角的丈夫说我不打孩子不打你我不酗酒还做家务,我这么好,你还要怎么样?她说:你觉得自己是圣人一样了是么?但是,(你说的那些)是就应该做到的呀。大家对彼此好,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其实现在性别歧视多多少少都还存在,女人在发脾气吵架的时候也会搬出女性的弱势:他们就该让着我们一点啊,之类的。职场就更普遍了吧?好比我们公司现在开拓新市场的局面,家乡在附近的比较稳定可以优先培养,有男友在本地的比较稳定可以优先培养,丈夫在异地的早晚会走……男性雇员在这点上顾虑就不多。所以我们开玩笑说,时时刻刻跟老板暗示请把我们当男人使唤吧~为什么公司要这样不平等的对待,实在也是女性自己选择让他们有这般印象的。丈夫男友去了外地,妻子女友会选择毫不犹豫地跟着去安定。我team下面的女孩们,几个辞职的都是要去男友的城市。这在我眼里好痛心的。放弃的轻松,毫无后顾之忧,是因为一切有男人搞定。轮到我的时候,我是表态会一同去别的城市,但那一定是因为我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让我有自信在新的城市迅速安定,甚至是乐见这种变动带来的发展。爱情来的时候必然有一段冲动、迷糊的时期,上穷碧落下黄泉不至于,难舍难分还是差不多的。为什么说爱情是一场crash呢。朋友说来我的这个城市工作吧,没关系,过来的时候可以先住我这儿。这样我是绝对不会去的。

  之前看文章,虽然是小种观点,说婚姻的产生是封建制度为根源的。男女之间的婚姻,是提供保护和提供服务的雇佣关系。女人因为体质上的弱小,需要男人的照顾,所以过去的婚姻稳定是因为女人总逃不开没有男人庇护的不安全感。现在男女关系趋于平等,女人从男人那里获得的生活保障逐渐减少,所以现代婚姻不稳定,甚至会走向消亡。有人觉得太绝对,但是从感官上,两个对称的同体积的方块,总感觉要分离,不规则的多边形咬合力量似乎要强。好吧这是从我不靠谱的个人感官分析的。

  有人抱怨,一提结婚就提车啊房啊的,就别怪小伙子们抱怨你们女孩子势利。

  有人说我,你想一个人生活,不着急恋爱结婚,是因为一个人惯了不得不靠自己,时间长了以为不需要别人。不是这样,小时候秀秀一直言传身教的东西,除了傻里傻气的性格(呵呵),就是什么都靠自己这个道理。无论是有那个人还是没有那个人,我还是靠自己多些。所以找一个人是为了交换感情和感觉,不是交换帮助。

  男女平等好长路要走呢,女孩子还是喜欢矫情可爱的多,偶尔强势的就像《中央公园西路》里那样,“我们喜欢你弱不喜欢你强”。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八):what we really want is EQUALITY

  At the first time of watching the film, how workers use strikes to gain their rights back perhaps is the idea most of the audience would perceive as the main topic of the film. However, after watching it for several times, i have to say that it is the spirit of tenacity in adversity from the women while fighting to gain the equality that impresses me most.

  At the beginning, I want to stress the first point, which is the definition of equality that I've mentioned above. It includes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equality should be a status achieving without gender difference. What is sexual discrimination? Deeply in the very essence of this problem exits a large amount of disrespect accumulated as thousands of years passed. Men and women all are human-beings—a simple statement but never fully conceived by the public.

  econdly, equality has a broad definition containing knowledge from various background such as income equality, class inequality and so on.

  Thirdly, equality among everything in every way may be an ideal circumstance in utopian world or in the future, but we should notice that achieving it leaves a long track to go.

  What inspires me a lot is Rita and other women's courage to stick to their goal, especially Rita. As we all know, women have to fighting a double battle –against their employers and against their union.

  Actually it's true that all this film about is equality vs. efficiency. So for those women workers, as to arouse recognition of the managers, the man workers, even the public, could do nothing but take action against pressure from the same groups of people. As we've all noticed, they've done a great job. They sang LIBERACE song, went for a parade, published articles on newspaper, appeared on TV screens, gave public speeches in different places like Ford's another plant. All of these seem easy to happen. But, have we ever thought that how hard they have been through while stepping forward?

  As workers, they had to persuade their bosses to offer equal pay and also bear the infirm position that their union stood in.

  As women, they had to face the imbalance of their family life affected by the whole strike and also find the ego of themselves facing the unfavorable public opinion.

  As human-beings, they are exposed in a circumstance that people are always acting refer to the axiom "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so they can never be too confident to win the battle at last.

  How could inequality of the issue in this film be somewhat diminished successfully ? I always believe that it's the women themselves who provide the stern back and the substantial motivation for this history making process(besides the support from Albert). Connie lost her husband in this fight, and at last she reappeared 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Lisa has always supported Rita to go for her aim. Rita's husband well managed their family life though in the middle with some sort of suspect and incomprehens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Rita, bearing the horrible living conditions and fac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ers and the managers, woman workers and man workers , her husband and herself, successfully act as a strike leader who is unprepared, showing self-doubt and hesitant initially, but grow in time with experience to become eloquent and forceful spokespeople. How much sweat and tears they've paid can never be counted, which presents the bloody truth of the background of every historical revolution.

  Marx said that men writes the history, but he also says progress can be measured by the social position of the female sex. So what a big progress we could measure from this action! Moreover, the women in this movie also teaches us that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so does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I really hope more movies of the same kind leaving us thinking could be shot and ru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九):生活本该如此

  要不是林奕华在围脖力荐,我也不会看这个。

  毕竟不是30年前了,sally field演罢工女领袖直接拿奥斯卡,无悬念。

  现在的时代,帝国主义的工人们痛恨的不是资本家,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是可恶的全球化。

  看着看着,立刻明白了,林奕华多少有点穿越到米克传了吧,反正我是穿越了。

  虽然这里的主题不是同性恋权益而是女人要求同工同酬,核心是一样的,公平。

  导演先生曾经拍摄过很成功的反映蓝领妇女的电影《拯救格蕾丝》、《日历女郎》,这种题材他拿手。

  但是和以往不同,他并没有把所有焦点放在女主角身上,而是忠实的从事件本身出发,每个人物都有戏,不管戏份多少,人人都真实可信,有血有肉。

  虽然调子并不苦大仇深,但煽点一个接一个。虽然都是小细节,一点不过火,但个个是我的点。

  比如bob hoskins扮演的罢工支持者讲述母亲的影响;比如一心做明星梦的女工在被厂方收买后毅然以身体为武器写下equal pay;比如厂方高层的太太,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却无奈在家做主妇,冲到女工家里表达敬意。每个点都无比动人。

  但最动人的应该是所有观众都认同的一刻,当女主角的丈夫终于因为老婆的罢工忍无可忍奋起“示威”:

  我是个好老公啊,我不酗酒不玩女人我不打老婆孩子。。。。。。

  话未结束女英雄呵斥,

  对!你不酗酒不玩女人不赌博不打老婆孩子,

  你就以为你是圣人了?

  拜托,这是你***本来就该做到的!!!

  《达格纳姆制造》观后感(十):sex equality

  我并不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甚至算不上女权主义者,我一直默默接受着社会对于女性、男性的一般区分,觉得男主外、女主内其实也合理。但是,当在北京读书,面临工作,听到很多国企、央企在招聘时公然打出”男性优先"时,心里总不免有些小小的愤懑。如此而来,对于性别差异的理解,我自身便出现了分裂。在劝解他人时,我便用前者压倒后者,而面临自身职业选择时,又不甘心地亮出后面那张牌来。直到今天,看过电影《达格纳姆制造》,才开始明白其中缘由,而唤醒我的只是三句简单的台词:

  “对!你不酗酒不玩女人不赌博不打老婆孩子,

  你就以为你是圣人了?

  拜托,这是你***本来就该做到的!!! ”

  这三句台词,在我看来,才是对于男女平等的真正定义。男女平等自然需要在工作选择、工资支付等方面体现出来,但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要实现男女平等,就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消失了“男性“与”女性“的概念差异,也许到那一天,女人与男人都被统称为”人“,女性只是能孕育子女的男人罢了。现在看来,天壤之别的生理差异,以后将与”相貌差异“、”性格差异“并无二致,对于社会分工、日常生活毫无影响。

  现在,我们会称带着点阴柔气质的男生为“娘娘腔”,把收入水平低于夫人的男人看做”吃软饭的“,又喜欢戏谑在家照顾孩子的男人为”家庭煮夫“;而与此同时,那些事业蒸蒸日上的女人被看做社会异类,有撒切尔被称为”铁娘子“,大多数类似的女人被称作”女强人“”金刚“。我们将男性在外打拼看做是合乎常理,因而他们似乎也有权利可以卸下家务重担,而女性似乎天然就应该被家庭所囚禁,理所应当应该相夫教子,固守闺中。同学常常聊天,男生总会叹息说:生存压力很大,以后要养家糊口,照顾妻小;女生也总也哀叹读书无用,最终不得不回归家庭。一切似乎那么合理,也许就是这样,一切司空见惯的事情,便被人们默认为是真理。

  但是,当我们细细探寻其中道理,这一切应该这样吗?男生的确辛苦,我承认,但这何尝不是男性作为社会主导,自己附加的吗?每一个男生”辛苦“的背后,难道不是男性作为社会主导的强烈优越感的体现吗?女性可以回归家庭,有丈夫可以依赖,似乎无忧无虑,但这的代价难道不是整个女性群体对自我权利与尊严的失防吗?

  所以,再来看,我们当下面对的就业性别歧视。企业总是冠冕堂皇地说这是性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所谓的男女歧视。我可以说,这就是性别歧视,这不仅是企业的错,更是全社会的错!是全社会对男女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全社会中不仅有企业,也同样有你我这样的应聘者。不然,这样的奇葩逻辑,是忽悠不了我们广大的女性应聘者的。

  我期待有一天,女性的事业有成不再成为被人们赞叹的事情,男性的勤劳持家不再作为男性的罕见品质,因为that is as it should b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