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佑鲍比》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天佑鲍比》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19 03: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佑鲍比》经典观后感10篇

  《天佑鲍比》是一部由拉塞尔·穆卡希执导,西格妮·韦弗 / 瑞恩·凯利 / 亨利·科泽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佑鲍比》观后感(一):发发牢骚……

  也许,死亡可以带来醒悟和沉思………………

  也许,死亡只能带来痛苦悔恨………………

  也许,死亡能够带来解脱和释然………………

  也许,死亡只能带来火花泥土………………

  也许,死亡可能因为恐惧绝望,自我空白

  也许,死亡并不是最明智抉择…………………

  但是,死亡卻是最后的选择…………………………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因为我无从选择,更无法抉择………………………

  因为牵扯太多,是与非,黑与白,善与恶,

  好与坏,对与错………………………………………………

  说不清道不明,但自在人心………………………

  一言一行,但求问心无愧………………………………

  愿上天保佑……每一个孤独天使………………

  ………………………………………………………………………………………………………………………………………………………………………………………………………………………………

  《天佑鲍比》观后感(二):没有人比你更爱你----献给《天佑鲍比》

  我们该怎么活着,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别人而活? 是直面自己,还是为了父母家人,为了所谓的爱,而牺牲自我?这样的诘问,放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之下,往往会被匝上“百善孝为先”,"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样的紧箍咒,而否定了自我选择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应该为别人,至少也要为父母而活着,因为他们生育养育了我们。如果在面对自我和家庭冲突之时,自我往往成为了冲突的牺牲品,换来的是表面和谐和伦理道德的贞洁牌坊。“存天理灭人欲”是这道德伦理的逻辑起点归宿

  在以宗教规则创造约束道德规范的西方文化中,在原罪说的游戏规则之下,爱,也被附加条件爱自己前提条件是要爱别人。博爱永恒的,是用来洗刷罪名的,而爱自己却被定义狭隘偏执。爱上帝的人,上帝不一定爱他,而一切对于上帝之爱的质疑之声,都被扣上罪名,要用一生忏悔去洗刷。爱变成了一种无法承受负担。用爱的罪名罪化了爱本身。东西方文化竟在这一点上如此的雷同。

  爱,本是一种自由精神体现。每一个心智完善的人,都是懂得爱的人。而这种泛化的爱,不是建立在博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爱自己,尊重自己的基础之上的爱。那么,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就是每一个人成为独立个体基石,也是一切权利义务之滥觞。没有了对自己的爱,没有了自由选的爱,那么人生的一切都是虚无的海市蜃楼美丽,却异常脆弱

  而正是这样基本的权利,正是这样基本的认知,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被社会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教的外在规范所改造,解构。当我们经历了挣扎,最终变为一个社会人的时候,我们害怕去选择,害怕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害怕爱自己大过爱别人。社会的准绳高于个人的标准。所以我们在逆向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伤痕累累。有的人找到了自我,而更多的人迷失了。那些找到自我的少数,俨然成为了异类。成为了道德宗法名义下的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佑鲍比》,其实鲍比更像是道德宗法的牺牲品。当Mary高喊着,“我不能失去你”的时候,她正在一步步的将Bobby,以所谓爱的名义推上宗教的审判台。当她对着Bobby祷告,当她虔诚的希望上帝可以原谅Bobby的“罪”,她正是一点点的毁灭Bobby的人性。Mary俨然成为了道德宗法的代言人。她狂热的宗教信仰,她对上帝原教旨般的膜拜,最终将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同时送入痛苦的深渊。从另一个角度而言,Mary一直都没有爱过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她以牺牲别人的幸福和爱的权利来求得自我的宽恕,最终却受到了最严苛的惩责。

  上帝是公平的。错在我们对上帝的误读。错在我们打着虔诚的名义对上帝的曲解。就像牧师对Mary说的那样,迷信和信仰迷失一样可怕

  传统的道德宗法之所以强烈反对同性恋,反对LGBT这一社会的“异类”群体,是这种宗法的根本乃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父系社会男权女卑,家父为王的等级体系之上。而同性之爱,无疑消解了异性恋伦道德伦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性之爱,是最平等模式。是在自我认同基础之上的爱。没有了男尊女卑,没有了女人男人肋骨谎言双方不仅在人格上,在精神上,甚至在肉体上也是平等的。当然,这种自由与平等也彻底否定了父至尊。否认了宗族的等级关系。这必然会遭到以异性恋为主体的大多数的反对,诋毁。个体的力量众人面前是渺小的。小众,亦然。

  Mary对牧师说,你在心中对这些早就有相应的解释,只是为了证明你对《圣经》解读的合理性么?牧师说,我们又何必从字面理解《圣经》本身。《圣经》本身是凡人用来解读和注释的。Mary说,我从未怀疑过我的信仰。我没有理由去怀疑。牧师回应道,有时候,质疑会让你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都在用自我的方式来解读,只是我们不愿承认而已。我们总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去解构,去解读,去要求别人。而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拥有这样做的前提。我们在要求别人去爱别人的时候,有没有要求自己先去爱自己。了解自己。用爱和包容心态去了解他人,爱他人。爱是平等的,而不是强加的。爱是自愿的,不是胁迫,不是淫威。不是真心付出就一定是爱。这种盲目,往往和恨,有着同样的效果。所以我宁愿说,Bobby死于以爱的名义遮挡下的盲目。

  obby对Mary说,Accept what I am, or forget it. 要么接受我是谁,要么就忘记我。这看似固执一句话,隐藏了多少的决绝眼泪,和爱。Mary也只有在后知后觉的悔悟之中,明白了Bobby对自己的爱。明白了Bobby自我毁灭的根源是她拒绝了Bobby的爱而一心想要把自我的盲目的爱以千钧之力压在Bobby单薄的身上。就像她在市政厅的那番话里说的一样,如果我能在事前多作一番调查,如果当我的儿子对我推心置腹的时候我肯倾听他的声音,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满心悔恨的面对你们。是的,爱使人盲目,而以父母之名的爱,以博爱之名的爱,往往是盲目而又摧毁性的爱。

  “我没有意识到,每当我对同志作出天谴的指责的时候,每当我形容Bobby病态反常,并且会危害到别的孩子的时候,他的自尊,他的生存价值,就这样被毁掉了。” Actually, his spirit destroyed beyond repaired.

  突然就想起Good Will Hunting里,Chuck盯着Will的眼睛,一遍又一遍的说,“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Will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进而完成了艰难的自我救赎。而这源于Chuck坚持不懈努力,和对Will的爱。而Bobby,正是没有人引导他去自我救赎,没有人去对他说,“It's not your fault”,而却把一切的罪,一切的责,全部凝固在他的双肩之上。Will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Chuck。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我认知的泥潭?帮助我们完成自我救赎?

  没有人。电影毕竟是电影。而Bobby真实的故事背景也打破了我们幻想自我“心灵捕手”从荒芜出现的幻想。那么,要么自我救赎,要么自我毁灭。这就是这个伦理道德建构下的社会交给我们的任务。那么,回归我们这一切的起点,认识自我,爱自我,懂得在自我成长的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是这个社会留给我们完成自我救赎的唯一路径

  没有人比你,更爱你。

  以此,献给这部经典的电影,《天佑鲍比》。

  《天佑鲍比》观后感(三):《天佑鲍比》:I need you to listen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不知为何,每次看到这句话,都会有一种接下来将会是一部悲剧预感。然后,很不幸的,每次的预感几乎都会成真。不过,《天佑鲍比》这部影片,如果简单地将它称之为悲剧,似乎并不太恰当

  悲伤温暖,相斥的词语在一部影片中紧紧地相吸,令人想哭,想笑。

  同性题材的电影,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如《天佑鲍比》一般,虽然表明是同性,但侧重之处不在于同性恋人之间,而在同性恋的儿子与排斥同性恋的母亲之间的故事的电影,这,是第一部。

  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因儿子的出柜,一切都开始崩塌。

  虔诚地信奉着上帝的母亲,面对出柜的儿子,惊恐难以置信,认为儿子是受了诱惑而走上了歧路,担忧着上帝不愿宽恕这样的儿子。日日向上帝祈祷,在家各处中贴上《圣经》中的话语期望由此净化儿子的心灵,回归正途,得到上帝的救赎。

  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鲍比,每日每日地微笑辛苦地隐藏着自己的性取向。他无法想象,一旦秘密被戳破,等待着的会是怎样一个世界。此刻脆弱的幸福,未来不可知的恐惧,每一个温柔笑容压抑着,隐忍着,一日又一日。

  秘密被揭开的那一日。

  从此,不再温馨的家庭。贴满《圣经》的房间。每次以平静开头以争吵结束的家庭会议沉默的家人,歇斯底里的母亲。回不去了,破碎的一切。

  【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不,我做错了,因为我喜欢男人。是的,我有病,所以我去看心理医生。不,我没病,我会去看心理医生,只是为了更靠近你,Mom。】总觉得在鲍比一次次嘶吼着这些话,尽管电影中的他看起来是那样的沉默。终于,开始崩溃了。不愿再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不愿再接受所谓的上帝的洗礼。开始接受自己,并渴望着母亲也接受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

  始终不愿承认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的母亲。渴望母亲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的儿子。

  争吵,争吵,争吵!不愿再争吵,不愿与母亲像仇人一般的相处。于是逃离,去了远方。认识了恋人,也得到了恋人双亲祝福。然而,生活并未因此而明媚起来。母亲的不认同,是心中自始至终的阴影。当看到恋人与父母相处的那般融洽,而自己的母亲,却一直用“有病”的眼神看待自己,心中的苦涩洇开,面上却笑容依旧。仿佛已成习惯一般地压抑着自己。

  孤身一人,站在空旷的廊道,一通未打成的电话。仿佛,就在哪一个瞬间,自己被整个世界所遗弃。不自己下来的眼泪,在喧嚣寂静的自己。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突然决堤。【为什么我是同性恋?我是罪恶的吗?Mom,我只是想要你站在我这边,听我说话。】站在天桥上的鲍比,仿佛说着这些,仿佛沉默着,像枯叶一样飘落。

  鲍比死了。自杀。

  悲痛欲绝的母亲,开始担心身染“罪恶”的儿子是否会被上帝原谅,是否会去到天堂。曾看到有人责难这位母亲,逼死了儿子,却还在担心这些虚无的东西。我不是基督教徒,无法理解《圣经》对教徒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我隐约能明白要一个人将自己原本所坚信的全盘否定是多么困难与痛苦的一件事。而对于鲍比的母亲,奔走在不同教堂的这样一个女人,她的许许多多行为我都无法理解,也不会赞同。但不知为何,却无法苛责这样一个女人哪怕一句。因自己的信仰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在不断地奔走之中,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同性恋与同性恋家属之后,当翻看了鲍比的日记之后,当与牧师聊了许多次许多次之后,她开始寻求《圣经》的不同解读。暴雨中的嚎啕大哭,用尽了力气的哭泣,仿佛是在向天堂的鲍比道歉一般。

  不再以别样眼光看待同性恋者,相反是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获得世人的认同。“我的儿子一直与众不同,从我怀上他的时候就是。我知道,我能感觉到。现在我终于知道,上帝为什么没有治愈Bobby。他没有治愈他,因为......他,根本没病。”这一段在关于设立“同性恋自由日”的会议上发表的话,我至今不知该如何表达当初观看时的感受。对,我只是湿了眼眶,落了泪,如此,罢了。

  《天佑鲍比》观后感(四):每个人都是Bobby

  有时发泄压力最好的途径,就是看一部让你大哭或大笑的电影。今天无意中看到微博上有人转发这部电影,那么棒的电影竟然没人通知我看!(笑)

  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以来都是我和我妈住在一起。好像是十六岁的夏天,有几天我妈的脸色一直很阴沉,情绪很差。问她发生什么事她也不说,只是一直给我冷脸。没想到有一天早上,她终于忍不住了,跑到我床前来质问我。

  "你起床问你点事"

  "问吧"

  "你是不是喜欢男人"

  "是啊怎么了?"

  "你怎么会这样$%#¥@?。。。以下省略三百字"

  "等我睡醒了再说行么。。。"

  我很轻松随意的就出柜了,接下去的三天是我妈的一贯作战方式,软硬兼施。大概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办吧,过了三天大家就跟没事人儿一样了,好像压根儿没这事。后来换我冷暴力她三天,因为她说是看了我的日记和短信才发现的。

  不过每天在用一个屋檐下生活十几年的两个人,怎么可能有秘密呢,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吧。

  后来我十八岁的时候,经历人生最长的一段恋爱,前后一年时间吧。在一起半年的时候,因为某些事情东窗事发了,他家人知道了我们的关系,他强悍的母亲找了各色人马来对付我们。他母亲敲开我家门见到我妈时,问我妈知道你儿子是同性恋吗,我妈就像讨论今天天气一样的平静说知道啊。之后断断续续发生了很多事,我妈也为此承受了很多,我们抱在一起哭,希望对方都能了解自己的处境。后来终于和那个极品ex分手了。

  这是我觉得最愧对我妈的一段时期,为了那个极品给我妈承受了太多痛苦。记得我分手后拎着一大包东西回到家,我妈下楼来接我,说你终于肯回来了。想到还是觉得很心痛。

  再后来我就为了自己的事业来北京了,我妈还是很支持我的,虽然我们都担心牵挂彼此,每天的一个电话能让我们心安些。

  其实我知道她心里不能接受同志,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并不是因为我,我妈的开明程度我了解。目前我们的状态是彼此都心照不宣。当别人问说,你儿子有没有女朋友啊,什么时候结婚啊,我妈总是先出来袒护我,说工作事业要紧,男人又不怕晚。(她可能害怕我直接说我是gay吧哈哈)

  其实我不赞同出柜,因为当一个人要承受意料之外的消息时,你不知道打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但如果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真诚的去和家人沟通,把你对他们的爱和自己的困境都说出来。试着慢慢试探,慢慢影响,然后用最直接最坦诚的态度去赢得他们的理解。

  看这部电影最大的哭点可能是觉得bobby死的太痛心了,明明和家人是彼此相爱的,为什么反而因为爱的束缚和不理解造成悲剧。或者有时候我们更应该学着爱自己,替爱我们的人爱惜自己,做任抉择时都替爱我们的人想想,想想他们要承受的是什么。

  "质疑信仰,能让你得到更深层的信仰"特别记得这句话,我们需要信仰,但不一定需要宗教。如果只是一味的迷信,那比没有信仰更可怕。

  最后很感谢我妈把我生在这个年代,当今社会对同志群体的包容度已经比过去飞跃太多了。我从来不害怕表达自己的性取向,不论在北京还是家乡,我身边的人从未质疑过我。一定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和赞同,可我们也未必能理解他们,所以做好自己把握当下就是对生命最虔诚的态度。

  待修改

  《天佑鲍比》观后感(五):致敬怀疑、抗争和探索

  写在前面:

  2015年6月26日,美国成全球第21个全境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国家。

  美国已经很少再有鲍比的悲剧了,可是在中国以及更多落后的国家地区,鲍比的悲剧还在不断发生,但愿不久的将来,人人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所爱,无论是伴侣还是生活。

  最近B站的电影推送几乎全是同性题材的,于是随便选了这部高分电影看。看到高虐二字的标签,还以为会是一部描述断气回肠绝妙爱情故事的电影,看之前脑补了男男主人公如何冲破心理枷锁、打破世事禁忌、说服家人朋友、开创新生活最终其中一人却不幸身亡的情节,甚至暗暗吐槽了片名的直白,直到电影剧终才深深觉得自己浅薄。

  电影情节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男孩出柜后无法获得家人理解抗争无望最终选择自杀的故事。可爱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男主在电影进行到五分之三左右的时候就用一个帅气后空翻把自己玩儿挂了,而男主挚爱的男配出场时间也不超过10分钟,电影的重点是男主死后妈妈的改变和抗争。所以,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比一般同性题材更好的地方在于——亲情和信仰的碰撞。

  基督教严厉反对同性恋和自杀的行为,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圣经上还说这会让人下地狱。

  妈妈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对圣经毫不怀疑,男主刚出柜时,为了儿子不下地狱,为了一家人死后能够齐聚天堂,采用了很多手段——更虔诚的祈祷、在家里贴满圣经语录、找心理医生、介绍女孩等等。(38年后的今天,我觉得如果我出柜的话,我妈能把我活活打死,就算她不是基督徒,当然我也不是姬佬,只是试想一下。所以在1978年,男主妈妈的反应还算文雅,有文化确实不一样。)

  男主找到对象后妈妈更是百般反对和不认可,甚至于男主死后,在男主的追悼会上,发言的神父说了非常多难听的话,男主妈妈也只是悲伤于男主不能上天堂而不去反驳神父对男主的污蔑,在和男配握手之后还会嫌弃的狠狠洗手。在这里,她只是一个爱儿子,却厌恶并反对同性恋的母亲。她的固执导致了悲剧但同时她也是悲剧的受害者,让人可悲也可叹。

  后来男主妈妈无意间接触到了男主在世时去过的城市公共教堂,在那里她认识了韦氏教士、加入了P-FLAG小组,听到了新的圣经解读、了解了更多同性恋人员的故事,终于开始自我反省,对同性恋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抗拒变为勉强接受,直到在区议会中为同性恋合法化而抗争提议。

  电影最后,在1984年国际同性恋节日,鲍比的亲人们一起参加了支持同性恋的街头游行,妈妈在游行中看到一个神似男主的男孩,她走过去抱了抱男孩,然后两人都红了眼睛。至此电影结束,此后妈妈的一生都在为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努力。

  1984年,我还没有出生,我的爸妈还不知道同性恋为何物,连我也是到2010年以后才开始慢慢了解和接受同性恋,不歧视不反对不批判,尊重他们的取向和选择。

  电影结束,别人的故事终结,现实中的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写在后面的其他感想:

  电影中的韦氏教士说:圣经是凡人写成并解释的,里面很多的解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生活心态。圣经不能代表上帝,上帝的思想也不是一部圣经能囊括的,上帝爱人们本来的样子,并不刻意要你成为谁。盲目信仰和没有信仰一样危险,而有时候质疑你的信仰能够帮你找到更深刻的信仰。

  仔细想想,大概圣经和几百年前中国的儒家思想一样,都是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奴役普罗大众的思想,参照当时的情况谱写的准则。所以,读它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圣经也应该是这样。文字本来就很博大精深,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被其他人左右。

  这时候不得不感慨:那些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的先驱们(如同电影中的神父和妈妈,如同文艺复兴、女权运动、同性恋婚姻合法等各种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们都很伟大!至少他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未来,他们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方向。遇到苦难,很多人都会选择逆来顺受,而他们却选择了反抗。

  如今我们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男女平等的参加工作,多数都是他们的功劳!如果换到几百年前,我们多数人应该也会和古人一样相信“君权神授”“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圣旨”“父母命”毫不怀疑。因为一开始我们就习惯了被奴役,没有知识,也没有学过如何怀疑,更不敢挑战君权和神权。现在我能写下这些,能认识到这些,能够在网上说这不对那不对,不都是那些先驱们教会我们的吗?!

  恰逢昨天(2016年2月11号),NASA发布消息说LIGO第一次直接监测到引力波,人类的宇宙历史正式宣告进入引力时代,而这个理念在100多年前就由爱因斯坦提出过。看完果壳网的文章差点泪目,人类真的太渺小了,尽管渺小,可是我们还是在探索和进步。

  谢谢你们!那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和努力的你们,可能你们没看到,但是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好,以后一定会变成你们想要的样子!( ̄^ ̄)ゞ

  《天佑鲍比》观后感(六):LOVE..KILLS?

  最近一直在搜集IT GETS BETTER PROJECT的视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这部电影,很快看完,在后半段难以抑制地大哭。

  “我过去常羡慕你,每次和父母来这儿,我总希望你父母是我父母。”

  恐怕正因为深爱彼此,让BOBBY对家人的想法如此在意,无法停止质疑自己。正因为深信彼此,所以即便退学、即便离家、即便和爱人在一起,仍旧无法断绝他心中说服家人的念头。但这一切,无论是扭曲自己的本性,还是寄希望于他人的转变,都注定无功而返。所谓牵绊,成为世上最坚固的枷锁。

  LGBT和TEENAGER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社区和学校也靠不住,大环境终归要循序渐进。最可悲的,是生身父母也加入迫害者的阵容。父母当然不是故意的——这其中没有人是故意的。

  想说:父母是孩子最后的希望。当全世界都背离他的时候,请你们挺他好吗?当别人说他不正常的时候,请你们想一想,他的“不正常”到底伤害谁了?当最后的希望崩塌,他只剩下他自己,只剩下一个孤独的青少年用他全部的坚强全部的信念来留住他自己。你改变不了他生就的面目,你改变不了他用心去追随的东西。改变从来是由自己发动,爱大概不是用来改变,是用来包容。

  MARY说,我不要我的儿子是同性恋。我父母说,我不要我的孩子输给别人,我不要我的孩子性格内向,我不要我的孩子选这个专业。他们说,你听话,有一天你会感激我们。他们看到了某种侥幸,却看不到我的不断被否定的不断流失的自我。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只怕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童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恩”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要还要报,是用一辈子都还不完报不尽的,更加无法用道理来清算。不是不知道恩重难返,父母从来不情愿成为我的敌人,从来情愿谅解我的一切,子女错在逃避和依赖;也知道,应该找对方式来表达自己,问问自己有没有拿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没有卯足全力来承担对人生和家庭的责任。

  OBBY在身后得到了救赎,他的幸运在于母亲MARY从未放弃寻找答案。很喜欢MARY与牧师辩论的段落,无神论的我,意外于宗教中的理性。BOBBY的死成就了一份伟大。他的不幸,在于他无缘亲见至亲的转变。如果你是BOBBY,请不要选择绝望,想用死亡来达到的,活着也一定可以达到。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和你一样的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愿意理解你的人,这个世界是向前进的。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耐心等待,那些你在意的人,如果他们爱你,他们终会理解。同意IGB视频中的话:“让每一个人觉得,我没有要求到这个地球,我是因为我爸妈要把我生出来,所以当然这个地球应该是可以接受我。”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DQyNTk2.html

  《天佑鲍比》观后感(七):无法背叛

  这个电视电影,不如预期的好。发生在1980年的真人真事改编。

  鲍比的故事很简单,青春期到了,跟女孩亲热中发现不来电,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且对身边的男孩子经常怦然心动。

  他所在的家庭是个很保守的家庭,奶奶刻薄固执,公然表示不喜欢生日礼物是笔记本,还说同性恋都该拉出去枪毙等。总之,是个硬老太太。

  他狂热信教的妈妈更硬,看不得他跟女孩子过分亲热,得知他同性恋倾向后,发动全家纠正他,以一切方式想把儿子“掰直”。

  鲍比知道家人视他为耻辱,妈妈尽量不跟他在街上走太近,哥哥大嘴巴告诉很多人他的倾向,他走到哪都被嘲笑。

  鲍比自己知道,徒劳的“掰直”行为得配合,家人变态的好心得领受,可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离开后,鲍比遇到大卫,浅尝爱的欢愉,但依然无法走出家人的手掌心,他知道家人希望他以直人的身份回去。

  欢愉越强烈,他的罪孽感越重,宗教的力量总在人为自己寻找罪恶时强大无敌。那力量告诉你,邪恶无敌,救赎无门。

  鲍比自杀了。

  电影使我深有感触的地方--家人,我无法不在乎你,纵然你耻笑我,痛恨我;纵然我走得远远。

  走了几千几万里,叛逆或回归,鲍比无力地发现,无法背叛家人对他的期望,同时也无法承受这种期望。更无法负担让家人失望的罪恶感。

  家庭,这片深不见底的江湖比外面难立足啊。

  《天佑鲍比》观后感(八):人生是一场场活久见

  活久见,不仅是一次次的三观颠覆,可能还是未来的狂欢。

  obby出生的家庭是传统的基督教徒家庭,从小被灌输的是教会的一些正统宣言,上帝的旨意是不容置疑的。自从清教徒登录美洲大陆后,发展至今,Bobby的家庭是美国千千万万的基督徒家庭的一个缩影,Bobby母亲面对她儿子出柜的言行,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一定是惊人的相似的,否则这部电影不会引起如此普遍的共鸣和如此大的反响。

  第一场

  如同电影所呈现的戏剧般的剧情,哥哥的背叛,妹妹的讽刺,爸爸的漠视,妈妈的强势,百花筒式的在画面上呈现,一个曾经是大家心目中的完美人儿,因为一个“gay”的标签,被身边亲近的人否定,这是一件多么难过的事情。“gay”这个名词对于gay来说,是一块儿痛处,既敏感又脆弱,本来gay的生活,已经处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心态了,而公然猛戳这一块儿痛处的妈妈,无疑是“火上浇油”,说翻脸也不过分。

  这是一场出柜gay与母亲的战争,一次信仰背面和信仰本身的剧烈冲突。

  第二场

  生活里面对的不全然是恶意,也有善意,即便少得可怜。

  obby的堂姐是一个如此开明的人,不仅公开支持他,还在波特兰为Bobby找男朋友。这对于Bobby来说,堂姐和David是两道在黑暗的恐同世界中可见度不高的色彩。

  3、第三场

  obby自杀前,爬上了桥边,如同所有的电影套路一般,平生所有快乐与不快乐的事情,在Bobby的脑海中再次闪回,画面定格在母亲伤他最深的一个片段中,他背对川流不息的车道,痛苦地哭泣着跳了下去,如同他纵身一跳的姿势一样,他背对着这个高速运行的社会,背对各种高压力生活,死去,他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这个社会,但在我看来,他更多的是无法承受母亲,一个爱上帝更胜于爱儿女的女人的指责。

  第四场

  如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在“死者为大”的中国,绝不会出现,在葬礼依旧指责一个年轻人自杀是背叛上帝的一幕的。教会的教父在先扬后抑的语调中,评论Bobby是一个犯了原罪(sin)的罪人(sinner),这一幕让我目瞪口呆,面对一个年轻且没有做过什么坏事的人,教父基于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代表上帝发言,这种“神权”下降到“世权”的发言,真的是上帝所愿吗?此时,母亲对自己的信仰开始产生质疑,一如剩下善良的bobby守本分的女子,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无法升入天堂获得eternal peace的人。

  第五场

  obby的母亲在立自由日的当日,发表了一次动人的演讲:

  “我深深地后悔自己对同性恋知识的缺乏。现在我明白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是固执偏见、缺失人性的。如果我曾经多去了解,而不是墨守陈规——如果当初,在我的儿子对我坦诚相见的时候,我能够认真听他说,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心中充满悔恨之情。我相信,上帝为鲍比的善良有爱而高兴。……最终,我对他的伤害无法补救。鲍比翻过人行护栏,跳向一辆重卡当场死亡,那不是上帝的旨意。鲍比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父母的漠视,和他们对同性恋的恐惧。鲍比想成为一名作家。他的希望和梦想本不该被剥夺,但是却被我们剥夺了。有些像鲍比一样的孩子,坐在你们的教堂中,与你们不相识,但他们会倾听,当你们念出阿门的时候。他们也许很快就不再祈祷,向上帝祈祷理解、接纳和你们的爱。但是你们的厌恶、恐惧和对同性恋的漠视会让他们放弃祈祷。所以,当你在家中或者教堂念出阿门之时,请记住,一个孩子在聆听。”

  这个母亲是一个受到过教育的人,她不说gay应该获得怎样的权利,单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讲述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一个母亲对孩子成长和生活希望应该有的一个更好的环境,一个母亲对信仰的新认识。

  第六场

  在戏里戏外有着数之不尽的人为同性恋平权,但这一场在戏外,在2015年6月,美国全境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这真真是一场活久见,死去的Bobby或许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

  正如一场场奇异的活久见,不仅仅是一次次三观的颠覆,可能还是未来的狂欢,但愿狂欢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我们可以活久见。

  《天佑鲍比》观后感(九):上帝爱你“本来的样子”

  电影着力于描写一位同性恋少年和一个家庭以及家庭中信仰基督教的母亲,当少年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当母亲面对自己的儿子,当整个家庭面对着危机,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去逃避抑或去改变,

  导演通过刻画少年人的内心活动映射出同性恋这个群体在社会中的独特存在,他们同样渴望爱情,他们渴望寻找到自己的伊甸园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又害怕担心,身边的人唾弃的眼神,因而隐藏自己甚至去伪装自己;影片中的少年也尝试去恋爱可惜不管表现的有多么的恩爱有多少次亲吻,自己的内心是无法欺骗的,“一个骗术再高的人也无法欺骗自己”

  少年在面对这一切时变得无所适从,他不愿接受又渴望爱情,他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却又没有勇气,这一切的一切足以击垮一个少年,他第一次想到了离开人世。

  这让我不禁想问自己什么是爱情?从实质上来说,爱情也是快乐的一种,是人们在有生之年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并且互相爱慕,是两个人在一起的一段快乐经历;爱情不是全部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记忆。面对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生,爱情或许是你在弥留之际回忆起最最美好的记忆。

  爱情包含了你对人生的向往,包含了你对人生的期许;爱情里你是甜蜜的是快乐的,爱情注重的是体验,何必要用刻板的条条框框去拴住呢?两个人在一起时候能够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一起时拥有超过友情的快乐,那么两个人便拥有爱情。

  爱情所关注的事情而不是性别,无论你喜欢男的还是女的,这都没有问题,这都不是问题,人生是自己的,去爱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才是无悔的。人在离世时才会发现自己什么也带不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自己曾经看重的追求的担心的也就全部都失去了意义,唯一还留在身边的就是回忆,当你翻看回忆时发现爱情的那片是空白,你会感到人生是那么的不完整,在世时少体验一种感情。所以在有生之年千万不要被观念的绳子拴着自己,勇敢的去追求爱情,去体验那种不一般的快乐。

  当然也不是让人去妄想,那样只会徒增烦恼,我们要做的事才发现自己的不同时不回避平静自然地去面对自己的选择,平静的去等待缘分,如果因为恐惧而不敢去吹求甚至去妄想,那么自己永远都无法获得幸福。所以要学会平心静气的面对自己的选择勇敢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母亲,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无法用几个词语去形容;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是一个深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可是就是这种爱却毁了自己的儿子。这是母亲的错吗?很难说。母亲的问题不在于爱儿子而在于她对于信仰过度的偏执,对于基督教徒来说她没有真正明白上帝的爱是广阔的,是超越一切羁绊的,她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来体会儿子的感情,更不知道爱情的选择是无法改变的。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永远的和睦,一味的用自己对宗教的理解来束缚着自己的儿子,在她急切的去表现自己的爱时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在不断打击着儿子,伤害儿子已经很脆弱的内心;“或许没有经历过谁又能够理解这其中的滋味呢?”

  母亲的人生没有经历过这些,虽然爱着儿子却无法了解儿子心中的感受,这种隔阂导致母亲想要拼命的去击破却导致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小与母亲关系融洽的儿子不愿意让母亲难过,可是面对这一切他就像脱离水面的鱼,憋在那里无法呼吸无法去诉说,导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两个人的初衷明明是希望能够靠近彼此,可是不理解这道屏障却让两个人到最后成了阴阳之隔。

  上帝给予我们的爱是广博的不是狭义的,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去寻找幸福的权利,上帝不会因为你喜欢男的就去批判你;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上帝便会保佑你。记住,上帝爱你“本来的样子”。

  2015年12月26日星期六

  orden

  《天佑鲍比》观后感(十):亲爱的鲍比

  上帝创造我们,就该爱我们本来的样子。上帝亦不能改造bobby,因为他本来就没有错。

  要么接受我,要么忘了我,我就是那个原本的bobby,但却不能做一个一直顺你心意的小孩。面对自己的爱人却不敢去爱,因为母亲告诉他那时错的,上帝是不允许的。若是这位专横的母亲之前能多那么一点点的理解,bobby何至于有如此悲痛的下场。

  Mary此后将毕生投入到同志维权事业中。她在推动市议会同志自由日提案时留下名句:"当你们在家中、教堂说出阿门时,想想和记得,有个孩子在倾听。"就如一道永恒阳光,照亮了无数困惑、绝望和渴求认同的同志青少年。她说:“我知道上帝为什么不治愈我的儿子了,因为他本来就没有病”,可是这样的理解是用死亡换来的,太晚了,代价也太大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