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局》经典观后感集
《谜局》是一部由片山修执导,石原里美 / 山本裕典 / 木村了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谜局》观后感(一):絕妙小品
(1)擺脫了以往石原里美給人的粗神經形象,如果這算是一種轉型,我覺得非常成功。
鮎川美沙子第一次上課就拿出自備的捲軸,上面寫著:上課時禁止聊天(還算正常)、禁止提問(?)、送禮最好送現金(!),最後還赤裸裸的補充說送錢可以改善分數 ....這真是太強了!不止如此,她還宣言說:「英文只是另一種方言,和關西話、沖繩話是一樣的...」不過她很快的就碰了一鼻子灰,因為她發現這所私立高中的學生英文程度好像比她還強......
(2)她有隨時在外人面前變臉的本事,可以任意切換個性,就像是第二人格,連聲音都會一起改變,在外人面前會假裝成熱血老師,一切的錯都是學生造成的,她則是一個凡事為學生著想、盡力拯救迷途學生的偉大明燈;她的此刻表情讓我想起來「惡作劇二吻」的林依晨,都是一副可憐無辜樣。
( 看學生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因為切換太快,一時之間有點難以接受是這是同一個人 )
(3)因為有很濃的解謎成份,所以有點「圈套」的影子,不過佈景比「圈套」要精緻很多,第一集我很滿意,是很能舒解心情的絕妙小品。
( http://blog.roodo.com/foreverfish/archives/5894941.html)
《谜局》观后感(二):寻宝总动员
TNND,日本人的脑子真好使,他们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多好的idea出来呢,相比之下,我们国人就捉襟见肘了。其他不讲,人家日剧决不渗水,一集一个故事,决不含糊!
想痛快淋漓的枪战,可土制的纸枪竹炮画饼充饥的感觉肯定不足以尽兴的,打雪仗是很爽,可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玩的,再说了,在我们浙江,如今也难得有这么一年能下大雪了。还好,CS让我们过了把瘾!
记得小时候常和小伙伴玩在土里藏棒棒的游戏,所以另外的一大梦想就是幻想着能痛快冒险寻宝了,可。。。可能吗?
天那,《Puzzle》让我一次过足了瘾,一看就知道是我想要的。
佩服佩服,完全佩服,作者为了编这十个寻宝的故事,可以想像曾牺牲了多少脑细胞啊,每一个故事都得重新构思新的宝藏,都得设计好成套的宝藏提示,都得设计连环杀人案,都得设计怎么让主角能顺理成章的就破案了。另外还都得设计每集片头令人抓狂的英文讲课,都得瞎编怎样怎样每集最后女主角还被大家来夸,还有就是我认为最难为作者的,为每集结局怎么让贪财的女主角活生生就和所谓的宝藏失之交臂。这样的故事,能想出个几个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要为了拍剧集,非得想出个一打来呢,相比之下,柯南的第十一部剧场版,也是讲寻宝的《碧蓝的棺》就显得弱智了。
寻宝一★★★★★青柳家的遗产
寻宝二★★★☆☆狱门神社的诅咒
寻宝三★★★★☆入室抢劫的金砖
寻宝四★★★★☆无意拍到的钻石寻宝
寻宝五★★☆☆☆灌滕家的新娘
寻宝八★★★★★推理小说家的游戏
寻宝九★★★★☆鬼食神社的拍拍歌
寻宝十★★★★★荒岛寻宝
《谜局》观后感(三):又囧又萌的脱力推理之旅
一个不会念英语又爱慕虚荣外表温柔实则腹黑心的女老师,三个会剑道智商高但情商低下的男同学,他们相遇后,开始了又囧又萌的脱力推理之旅。
个人认为石原里美出演这个剧的女老师角色是非常成功的。她的人生宗旨就是:金钱永远是最重要的。
固定的情节必然是每集都会有两三个人一个个被杀而死亡,因种种原因不能报案,半途会出来一对固定的警察搭档负责把犯人带走,可笑的是他们认为的那个温柔又为人着想的女老师其实是因为贪财,每次一旦涉及到目标即可获得有奖品或者财富,案件的发生都会有她在场。
事实上她总是很顺利的解决了每集出现的犯人杀人过程和缘由,自作聪明的找到了她梦想的财富,最后才发现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连累三个男同学替她背黑锅。她每次兴高采烈的来到现场,先同伴走一步找到谜底最后大家空手回去,时时刻刻都爱占人家的小便宜或者经常拿男同学作为替罪羔羊,她善于装作是最无辜的那个人却本质腹黑,把双面性格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本性才是最萌的不是么?
三个男同学他们都是重点高中的优秀高材生,却情商低下,他们又傻又天真地被一堆虚荣的女生用甜美笑容诱惑,来到了现场,每次都很巧的被老师发现,假装陪他们去现场事实上是打算去拿奖金。他们还在用表面的意思和所了解的知识来分析谜底的时候,女老师却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了所有的难关,用假名谐音来读或者把汉字分开来组成另一个意思。
最搞笑的是,记得最后一集开头出现的谜底:
请在下面找出两处错误:
1,日本的首都是东京
2,美国的首都是纽约
3,法国的首都是巴黎
我还在想明明上面出现的错误只有一处。
但是,她说了!本身出的题目“请在下面找出两处错误”就是错误的!
实在是。。太冷了。。
话说我早年前曾经对此剧有过不屑,这样如此无脑的剧情和非常不熟悉的卡司总结在一起的日剧对我来说是没有诱惑力的,可是我现在已经觉得这剧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从我开始陷入脱力的氛围里,就一发不可收拾,比如今年就开始补了《灵能力者小田雾响子的谎言》《七彩音和若波》《曼哈顿爱情故事》,还有去年已经追完的《热海搜查官》《SPEC》。而且,《谜局》编剧同样也是以脱力推理著称的《圈套》编剧莳田光治。
不仅仅是脱力,每次现场都在进行着推理,个人不是推理爱好者,但这剧和一般的侦探推理剧更显得耐人寻味,看着就会一边笑一边思考了,所以非常的羡慕嫉妒恨编剧的大脑细胞。
以上,值得推荐。
《谜局》观后感(四):推理小品
起初以为是恶搞片 听说石原要演三十岁的女教师
日本每年每季都要推出推理剧 如何在审美疲劳中脱颖而出 就要看编剧的功力和演员的实力了
我不太追日剧 所以看过的推理剧也不多 当相较于看过的几步来说《puzzle》没有
《圈套》的纯日式恶搞那样经典
《金田一》和《古畑任三郎》那样推理严密
所以称为好剧未免有过 但沦为俗剧又未免有失 小品而已
一直对日版林依晨的石原不是很有兴趣 不过这次能改变粗神经路线的尝试到值得赞赏
《谜局》观后感(五):有些受騙、有些無言
雖然是一樣的編劇,不過,可能主觀傾向,還是認爲《圈套》更勝一籌,無論是佈局和編排,甚至音效,《謎》都讓我覺得有些粗糙
當然不可以全盤的否定,畢竟女主人公的個性確實很鮮明,倒是作爲陪襯的三位男同學、女同學、甚至警官,反而有些底氣不足,尤其是警長的選角可説是一位很有演戲經驗的演員,可是再行則離我真的看不出他能發揮的領域
裏頭主要的綫索還是以解開密碼、暗號爲主,故事的開始還覺得蠻有意思的,因爲聽到暗號和密碼,確實很吸引人。不過暗號和密碼連接上了寶物寶藏,卻又不得不讓人對那拜金主義的老師感到無言
不過,至少這部電視劇不會讓人沉悶,還是可以期待後續的發展更加得讓我們留意。
《谜局》观后感(六):一般般啦
日本好像很流行推理剧啊
迷糊。但是眼力超级敏锐。第六感超强。现场有何变动虽然她看不出来,但感觉得到和之前的不和谐感。
叫今村的那位长得挺上相,估计以后会红
但是看了几集,总是查明了真相就说了出来,还真不怕被灭口啊
迷糊但是高兴的时候真的和林依晨好像好像。
不过这个英语老师的英语真的是超菜啊。too hot这种小学一年级的都懂,身为英语教师居然……
落语杀人的故事确实挺伤感的啊……
结束了,感觉有点不足。本来认为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性格的人物是要交代一下的,可是结果没有。
像固定出场的三男三女还有女主角不可能是凶手外,剩下的犯罪嫌疑人也很少了……
总之,这剧一般,喜欢石原或者推理或者想打发时间的,可以一看。
《谜局》观后感(七):拜金女教师破案记
大学时,宿舍里传看着一套三毛主编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选集,好容易传到我的手里。正当我苦思冥想不知凶手何人、看谁都像又谁都不像、沉迷其中虽云山雾罩亦自得其乐之时,上方传来一声晴空霹雳:“该打饭去了!”霹雳来自睡在我上铺的闺蜜,我头都懒得抬:“不去!你替我打回来!”这个损友居然狞笑着威胁我:“你不陪我去,我就告诉你凶手是谁!”
这威胁百试不爽。我宁可悲愤地放下书跟她一起去中北楼旁边的女生食堂,也不肯放弃推理的乐趣。
今年日剧中能够让我感受到这种乐趣的并不是太多,《你不是犯人吧》就很是令人失望。好在还有《PUZZLE》给人惊喜。
这次承担破案任务的,是一位30岁的高中英语老师鲇川。面对同事、刑警们的时候,她做慈爱温暖好老师状,貌似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但在学生们面前却会露出凶悍又拜金的本色。她的宗旨是:比起学生,自己更重要;比起爱情,金钱更重要!
这位利欲熏心、不学无术又会装可爱的美女老师,哪儿来的推理能力呢?
事情是这样子滴:凡事有利有弊,对财宝的贪念和执著,让鲇川老师人品大爆发,脑力激荡,灵光频现,反应之快跟她的英文水平之差还真是相映成趣。
不过,剧集《PUZZLE》真正的主角,并不是鲇川老师,而是——诡计。
第一集,青柳家的老爷子为纯金宝壶留下的暗语是“I were no way.You can no walk.She kill really.”三个能读原版《双城记》的名校高中生对这组英语一头雾水,倒是英语半吊子的鲇川一眼就发现了谜底。原来,这组密码只跟发音有关,表示的是日语中发近似音的词语。跟英文的字意全然无关。多么像《侠客行》的桥段:侠客岛石室里那面光滑的石壁上,刻有《侠客行》的古诗图解,其中藏有绝世武功的秘密,但多少武林中人苦思其意却不解。“这些剑形或横或直,或撇或捺,在识字之人眼中,只是一个字中的一笔,但石破天既不识字,见到的却是一把把长长短短的剑……”不知不觉,他穿越了文字的诡计,参悟了绝世武功。那些文字注解,不过是故意引人误入歧途。
层出不穷的各类谜题是剧中的重点,至于案件的曲折和扑朔迷离,不过是为谜题设置的华丽背景板而已。有的背景板相得益彰,有的就不够精致。比如姐姐爱上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并且设计杀掉所有的弟媳候选人这个故事,未免太匪夷所思超出常理。
本剧属于典型的本格派作品,就是以逻辑推理作为侦破的主要手段,强调匪夷所思的转折和创意,设计出完美的诡计,华丽的谋杀。完全遵守了1994年岛田庄司提出的新本格七大守则,尤其是最重要的第一条:事件的舞台必须是封闭空间,例如孤岛或暴风雪围困住的山庄等等人物无法自由出入、拥有先进鉴识技术的警方也无法第一时间介入的场合。也就是说,只有靠逻辑思考才能破案的场合。故事的开场部分,所有相关人物都要出场,凶手就在其中,负责解谜和破案的人也在其中。然后,惨案连续发生,侦探开始推理分析,最后的凶手,必须是令人大感意外的人物。《PUZZLE》基本上都做到了。
诡计的设计也很下工夫:某集中,凶手的名字叫椿。被害人把弹簧放在木地板上,意在提示凶手的名字。椿发现这一dying message,就故意在下一次作案时也放上弹簧,使众人误认为这个弹簧是为了制造出密室、让门自动锁上而设计的机关。只有鲇川怀疑:如果是制造密室的工具,为什么凶手不趁乱把它拿走?这时候,她不多的英文终于派上了用场:弹簧的英文spring,还有“春天”的意思。木地板+春天=椿。
作为诡计专家莳田光治的作品,《PUZZLE》还不算最高水平。当年他的《圈套》是推理日剧迷必看的经典,专灭各类特异功能。表面上是超自然的现象,其实不过是魔术手法。神经质物理学家和平胸美女魔术师的搭档很有喜感,美女帅哥相遇,火花四溅却从不来电,一点感情戏也无,人家那是纯粹的业务探讨。
这回的搭档更加新鲜。莳田光治果真不走寻常路。
跟拜金美女老师搭档的,是她的三个学生,名校高材生,成绩优异,还文武兼修,三人都是剑道高手,却被鲇川欺负得欲哭无泪。扮演三个小帅哥的都是正走红的美少年男星,傻得可爱。遇到危险她跑得比谁都快,拿不准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先上,否则就威胁考试不让他们过关。搞笑的情节和对白,不但没有冲淡紧张悬疑的气氛,反而让解谜更加有趣了。
第四集,鲇川和三个学生为寻找宝石来到一个剧组,遭遇了一个美国职员在仓库中被烧死的事件。由于鲇川是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所以大家都怀疑鲇川是凶手。但是小帅哥三人组坚称老师是清白的,鲇川正在感动中:平时对这几个家伙也不怎么样,没想到关键时刻还会为我说话……结果三人组的理由很充分:那位职员是用英语说他晚上要住在仓库里,鲇川的英文这么差,她根本不可能听懂!
搞笑加悬疑的《PUZZLE》很精彩,但收视率却远远不及木村拓哉的政坛童话《CHANGE》、仲间由纪惠新瓶装旧酒毫无新意的《极道鲜师3》,只能让人感慨,收视率这东西,也不是那么靠谱。
《谜局》观后感(八):puzzle
可能是典型的狮子座性格,狂妄自大,所以喜欢看侦探片,然后让自己在最快时间找出凶手,证明自己聪明伶俐,如果在一开始就看破了真相,看着故事顺着自己的想法进行,更是以此为乐(明明人家都在觉得老套不想看了)。
不过我一直觉得这部剧吸引我的明显不是案件。是鲇川。通常我看电视剧是被两种人深深吸引,一种是自己想要成为却很难成为的人,一种就是和自己及其相像的人。毫无疑问,鲇川是和我及其相像的人——英语差,还要当英语老师,爱钱,两面派。
总结每集的剧情相似之处(我看到现在还没厌烦的套路,并以此为笑料的)——用很恐怖的方式教英语,女生三人组带头人怂恿男生三人组带头人参加某活动(怂恿绝招为抚摸对方手部),被鲇川发现,一起参加活动,死人,破案,差点别杀,没寻到宝藏,某警察出现,教训男生三人组,猛男老师出现,继续教训男生三人组,猛男向鲇川发出约会邀请,回头发现人不在,鲇川追逐男生三人组大叫她的周末又泡汤了。
最好奇的还是,这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收尾……
《谜局》观后感(九):PUZZLE7:落语杀人(更新至第7集评论)
頭のいい奴に、この謎は解けない。
パズル
第7话 落语杀人
番组内标题 听过之后一定会死的落语
收视 9.5
评分 7
看了这么久,终于有一个智能犯罪出现了。不用明刀明枪地喊打喊杀。
用落语控制人的行动,听起来真是悬而又悬,但我却异常相信。就像那些披着祝福外衣的垃圾邮件一样,如果你不照着指示广泛散发,虽然他也并不会真的让你的妈妈爸爸学业事业变得不那么幸运,但你却会不自觉地按下转发键。
当然我是免疫的,就算说我不发就立刻身亡也好,几乎懒得打开。
我一边害怕着所有灾难的降临,一边肆无忌弹地活着。
——继续漫无目的地看下去——
第6话 怀旧
番组内标题 死者的信 血染的人偶
收视 8.9
评分 6
前几集稍微有点变化,这一集又完全打会原样去。可是谁又在乎呢,我反正是当作怀旧来看的。
只是在意一点,以往单回完结的作品,总有一条主线或明或暗地逐步发展,最后推向高潮。你看甚至每一集都扑朔迷离的同季《新血律师》还不忘早早设下关于北村过去的悬念。
这部剧该不会就这样重复到底吧。收视创下新低,没关系吗?
——继续漫无目的地看下去——
第5话 财产,财宝,宝物,嘿!
番组内标题 帅哥争夺战!旧家族的媳妇选拔
收视 10.2
评分 7
好玩的地方完全不在故事以及解秘,在我看来。
山本阳子前辈的出演让这出闹剧的演员素质拔高了不是一个层次;帅哥争夺战的标题也定得妙趣横生。不足之处是某些渲染气氛的人物实在看不出存在的意义,不如纯粹让石原和3个学生无厘头到底。
这次没有教英文单词呢。。。总觉得少了什么,我已经完全沉迷了。
——已经习惯了——
第4话 高尔夫杀人
番组内标题 废弃学校的幽灵 离奇烧死与暗号
收视 9.2
评分 6
这部剧可以很容易地分成框架和内容两个部分。
框架包括开头那搞笑的英单语学习、石原的变脸技术、师生的奇异互动、只会用美人计的丑女们、一厢情愿的筋肉男老师……第1和第2集几乎用了同一个框框来装内容,这集终于看到些小小的调整。
内容就是指推理和案件的精彩程度,这个部分好像一直不太够,喜欢探案的人或许有不同的见解。
总之目前的我,比较属于看框架的那一类。
——已经习惯了——
第3话 永恒的爱
番组内标题 杀人解密 血字的暗号
收视 11.0
评分 6
说不定这一集的收视也能破10呢。
我还是要重申,剧集的气氛还是我喜欢的调调,虽然固定化的人物设置和桥段中已经不再有新鲜感可言。不过我倒是发现了新的乐趣所在,就是每当听到绚斗君说话就再度从心里笑出来,真得好瑛太啊!
——第4话来了就看一下——
第2话 复仇的意义
番组内标题 移动的巨石 百年的诅咒 谜样巫女
收视 10.9
评分 6
评论请参照上集,真的是太像了。
之前担心的事情果然不是空穴来风,许多桥段的运用未免太重复了一些。就好像爱情一样,在新鲜感过去之后,倦怠期来得太快。
TW,那个被石头压死的城口关是我们杂志的专栏作者呢,曾经是某地Host头牌。。。
——第3话看来会厌倦——
第1话 另类老师登场
番组内标题 贪婪教师与古宅暗号!带来死亡的遗言
收视 14.1
评分 7
一部小成本制作(你看看他的片尾,简直就是80年代的mtv),第一集却很出乎意料。
石原一直是我不太喜欢的演员之一,上一部《新娘与爸爸》在看了2集之后惨遭淘汰,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个田口实在不会演戏。本次的表演重点大概是人前人后的切换和转变吧。
没有什么感想,只是觉得很轻松、很好看。视财如命的个性也让人莫名地觉得真实且亲切。
但每一集都这样解谜下去会不会有点厌倦,这是我唯一担心的。
——第2话希望不会厌倦——
《谜局》观后感(十):老师征婚那集,凶手是怎么杀掉第二个被害者的呢?
有一集是老师参加征婚,被邀请去一个德川时代的大宅中。征婚男 和征婚男的姐姐主持仪式,三个参加征婚的新娘参加角逐。最终胜者可以得到家族宝藏。
剧中揭露的是第二个被害人是通过凶手给的信息,从棺材中跑到后山,被埋伏在那里的凶手杀死的。但是有人提出,第二个被害人进入棺材房以后,凶手一直和老师他们呆在一起。怎么会有时间出来杀人呢?
所以这个情节比较牵强。只能由一个较为勉强的解释。第二个被害人进入棺材房,通过棺材密道走到后山的时候,凶手的确和众人在棺材房外面等着。凶手和众人进入棺材房发现被害者失踪的时候,被害者还活着。也就是她还在后山寻找宝藏。然后凶手借着和众人四处寻找失踪的被害者的空档,利用别人不注意,偷偷跑到后山杀死了第二个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