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瑞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瑞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8 02: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瑞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瑞奇》是一部由弗朗索瓦·欧容执导,塞尔希·洛佩斯 / 亚历山德拉·拉米 / Mélusine Mayance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瑞奇》观后感(一):有點驚喜 但不至於非常喜歡

  這回好像又是姊姊比我早發現此片, 知道故事有關bb的, 本沒留意. 一看介紹才知道是Francois Ozon的, wow, 我近年都有捧他場, 不會錯過.

  這次是第六次看他的作品. 繼上次的Angel, Ozon拍的不是天使, 但有點類同, 就是有翼的嬰孩, 他的出現也像天使一樣, 把愛帶來人間.

  電影給我的感覺是驚喜和意外, 幸而之前沒有怎樣看過trailer或文章, 於是帶著白紙一張進場, 帶來不少歡樂. 不過又不全然是喜劇一齣.

  沒想到導演會把嬰孩可以飛的過程來個細緻又攪笑的描寫.

  演員都演得出色, 夠真實. 喜歡小女孩Lisa(Mélusine Mayance)天真又帶點悲哀面孔, 把角色演得非常好.

  電影有趣特別, 不過不至於非常喜歡, 但也值得一看. Ozon總愛給人意想不到的東西.

  友人說喜歡導演把巴黎平民生活的真實面貌展現觀眾眼前, 而不是其他電影的一味浪漫巴黎.

  《瑞奇》观后感(二):《让爱飞翔:瑞奇》是一部烧脑片

  这是一部烧脑片。之前看过该片导演弗朗索瓦的悬疑片《八美图》、《登堂入室》、《新女友》,对导演的风格有一定了解,所以在看本片时我就不认为《瑞奇》不只是一部简单家庭奇幻片,而且该片的要复杂得多,我来理一下:

  女主凯蒂是一个单亲妈妈,是化工厂的一个小职员,有个女儿叫丽莎,她和叫帕克的同事邂逅怀孕,生下瑞奇一周后帕克抛弃了她他们,然后就出现了片头中她去申请救济时和工作人员对话,对话中她说她老公抛弃了她,她独自一人带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哭得厉害,她过得很艰难……

  然后影片故事线回到几个月前,讲述了凯蒂和丽莎相依为命的简单生活、凯蒂作为一个单亲妈妈的艰难、她对夫妻生活的渴望,以及和帕克邂逅的过程

  很快,瑞奇出生了,帕克在家照顾瑞奇一天后,瑞奇背部出现了一个囊肿,凯蒂直言怀疑是帕克虐待瑞奇,帕克生气离开,丽莎进来和凯蒂拥抱,凯蒂闭上眼睛,她脑海里出现一条河,音效变得紧张,从这里开始,也就是影片38分钟开始到结束都是女主的幻想

  影片背后隐藏的事实是:瑞奇是个背部畸形儿,一开始凯蒂误以为是丈夫帕克虐待所致,于是气走了帕克,在瑞奇出生一周的时候,她因为不堪重负去申请救济,工作人员建议她把瑞奇送去寄养,于是她把而瑞奇寄养在日托所,瑞奇可能已经死了。

  深受打击的她产生了幻想:1.她幻想瑞奇背部的畸形长成了一对翅膀,瑞奇就像个小天使,给她带来好运彩票中奖,瑞奇在超市里追着灯光起飞引起了一场轰动(其实灯光暗示的是女主对生活向往的希望之光)2.在医院给瑞奇看病得到医生的帮助和尊重,医生帮她成功躲过记者的围追,记者在她楼下日夜守候,被她气走的帕克也回来了(其实女主幻想的这些情节都暗示了她作为一个艰难和不起眼的小职员,内心希望引起关注和被尊重的渴望)3.虚伪的帕克想利用瑞奇赚一大笔钱,在向记者展示瑞奇起飞时她无意间没抓好线让瑞奇飞走了,寻找瑞奇时她说瑞奇会去河的波光那里(暗示她自己的所追求的希望之光就在河里)4.瑞奇飞走后她痛苦万分,走进河里,河面荡起波光,小天使瑞奇再次出现了,简单的见面后,瑞奇又挥着翅膀飞走了(女主进入河里的这一段是现实和幻想和重叠,幻想世界中女主是寻找瑞奇,现实中她是去河里自杀的)。5.女主回到家一身湿漉的她进门后如释负重幸福的拥抱帕克和丽莎,帕克送丽莎去上学,脸上写满幸福,凯蒂则裹着小腹悠闲的躺在沙发上(女主最后这一幕的幻想,其实正是她渴望的生活:是帕克没有离开她、丽莎过上幸福的学习生活、自己得到化工老板的重用、而她怀上一个健康宝宝……她幻想让瑞奇化身成小天使实现她的这些愿望,小天使瑞奇完成使命便离开了——现实中的瑞奇是被她送进托儿所,然后病逝的,她内心自责和愧疚,继而通过幻想找到一个自我开罪的理由,即瑞奇是派来拯救自己的天使,是天使完成使命后就要离开的……)

  以上内容纯属我个人的浅见,影片还有很多可以剖解的细节,我不擅长表达影片中复杂的人物情感活动,或许导演的意图没那么复杂,或许更复杂,总之,我觉得这是一部成功的烧脑片题材

  《瑞奇》观后感(三):把平凡的故事用浪漫奇幻的方式来讲

  看了欧容几部电影以后,觉得这算是他一个特色:故事总是在讲平凡的,沉闷的人和事,描述人人都有的欲求困扰。但是讲故事的方式,有点浪漫,又有点奇幻。有时候甚至还有点狗血奇葩味道(是指招人喜欢的那种)。

  瑞奇的故事其实可以换个现实版本这样来讲:

  单身妈妈的凯蒂和男友生了一个特殊(有残缺)的孩子,瑞奇。像其他有了特殊孩子的母亲一样,她倾注自己的爱在这个宝宝身上,忽略了对爱人信任,也忽略了对女儿的关心。终于有一天,他们失去了这个宝宝(通常来说,是死了),凯蒂失魂落魄突然有一天,也许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而男友和女儿也如同瑞奇一样,非常需要自己。于是凯蒂回归到丈夫(男友)和女儿身边,互相拥有彼此,并且继续生活下去。

  如果影片像上面那么拍,也许大家会不想看,或者害怕看了流太多眼泪吧。但在这两套剧情中,被妻子冷落的丈夫的失落,被忽略的幼小女儿孤独嫉妒,以及疲惫不堪的妻子本身,都是完全一样的。把这种每个家庭都会碰到的困扰,讲成小天使来临的故事,也算是一种天才了。

  由于描述的心境核心,是一个典型“已婚,有子,不富裕家庭”的烦恼年轻的观众没法带入是挺正常的。但像我这种面临中年危机大婶,却觉得事事都如同我的生活,非常令人动容。看完以后真想好好疼爱一下丈夫和孩子,多少都不嫌多。

  《瑞奇》观后感(四):Ricky

  在化学品厂工作的凯蒂(Alexandra Lamy 饰)是一位单身妈妈,她的丈夫离家出走,只留下她和7岁的女儿丽莎(Mélusine Mayance 饰)相依为命。某天,极度压抑的凯蒂邂逅同在一个工厂的西班牙人帕科(Sergi López 饰),久旷男女干柴烈火,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并很快有了爱情结晶——名叫瑞奇(Arthur Peyret 饰)的小男孩

  然而,生活的现实逐渐取代爱情的浪漫,帕科和凯蒂被工作和孩子弄得疲惫不堪,争吵不断。一日,凯蒂在瑞奇后背发现红肿,她因此和帕科发生矛盾,两人也由此决裂。不久之后,瑞奇的背上竟然长出一对翅膀,这令凯蒂和丽莎惊叹不已。母女俩为了保护瑞奇决定守住这个秘密……©豆瓣

  《瑞奇》观后感(五):小飞B

  很久没看这种温情奇幻电影。它是本次柏林影展的竞赛作品,大概柏林影展放沉重闷骚片放多了,也需要浅白的温情主义抚慰一下。所以好莱坞作为一种短暂麻痹的致幻剂,其无孔不入市场渗透率是有着人类生理基础的。

  《小飞B》妙在那个长出翅膀会飞的婴儿降生在一个贫困窘迫的单亲家庭。所以影片呈现两个层面的“真”,底层生活细节的真实,另一种是电脑技术的几近乱真,从婴儿的肩胛骨异常到翅膀一点点钻出来,真实得简直叫人高山仰止

  表演可圈可点的是卡蒂的女儿丽莎。小姑娘一出场便满身阴郁大眼睛里打满了出身不幸家庭的烙印,痛恨母亲黑夜里丢下她去跟男人约会。懂得表达冷漠,对帕高保持距离保留怀疑。更可贵的是懂得拒绝,当抛弃了妈妈的帕高到学校找她,她说,不,不跟你说话。她懂得怜惜母亲。甚至懂得退让,当小飞B最终飞走,帕高心回意转,早上骑摩托送她上学,丽莎把脸贴在帕高背上,她决定谅解这个没有血缘爸爸接受现在家庭的安宁,即使这份幸福是残缺的。

  卡蒂活得可怜。当小飞B肩胛无故出现肿块啼哭不休,帕高将家里钥匙掷还给她,摔门离去。他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弃她而去,简直堪称是死罪一条,连丽莎都对他表达了一个孩童的不屑和愤怒。然则当他回转,她立刻接受了。不知道有多少是出于爱,有多少是出于窘迫生活的无奈

  孩童的笑容无可抵挡,当小飞B或丽莎绽放笑脸,无论剧中人剧外人,立刻感到喜悦。这喜悦无须证明,仿佛它们来自世界形成之前并将一直永存于世界毁灭之后。小孩子天生理所当然无愧于“折落凡间的天使”这一称号,只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总会从“折落凡间的天使”到“折落凡间”。就像小飞B,只是电影营造的奇迹,不会在人间真的发生,只是我们的梦一场。虚幻的奇迹拯救破碎的家,这种温情片的温情根基怎么就像是没有根基呢⋯⋯

  《瑞奇》观后感(六):感觉没太看懂

  会知道这部影片纯粹是因为在某个app上被安利的结局那一段,母亲失去爱子精神失常,一步步走向中心试图轻生却被爱子归来所救这一小段视频所吸引才去翻来看的。当时无意间看到视频底下的评论说其实瑞奇是个早夭的孩子,由于这个观点先入为主因素在其中,所以看这部电影顿时就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首先影片中并没有交代母亲怀RICKY时的场景,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RICKY便诞生于世,这点很令人遐想,为什么不拍出来呢?也许是因为RICKY在母亲腹中时就早夭了也不一定。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本能,母亲本能反应是孩子并未死亡,只是生下来一个带着翅膀的“天使”罢了。其中影片好几次提到RICKY很喜欢朝有光亮地方飞去,是否变相暗示RICKY已然成为了“天使”呢? 影片中间其实医生也有暗示,如果翅膀不割除以后极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还有几个小要点就是RICKY好像从未听过母亲的话,感到不安便到处乱飞。这点好像有点不符合常理吧?婴儿从母胎分娩出来时自然而然会对母亲产生一种依赖感和被保护的感觉,再不安也会下意识待在母亲身边。而RICKY却不然,无论母亲如何呼唤,都视而不见,甚至影片后面母亲带RICKY出门的时候都要在他腰上栓一根绳子,防止他飞走。这说明母亲心中明白自己留不住RICKY,只能用这种方法强行将RICKY牢牢握在手心。而且有一次母亲对RICKY的父亲强调这是她的孩子,说明母亲对RICKY很执着,也变相说明了母亲不愿接受现实。

  当母亲忘记握住手中绳子导致RICKY飞走后,母亲一直在努力寻找RICKY,直到最后无法接受,试图在湖中结束生命时,RICKY出现了,而且又长大了一些,仿佛是在告诉母亲,自己很好,没有怨恨母亲。最终他还是选择飞走了,而母亲也在知道他“安然无恙”以后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回家看到女儿和爱人,心中终于明了自己在这世界上还有爱着的人,跟家人热烈拥抱。

  影片的最后显示母亲又怀孕了,说不定就是小RICKY回来了呢?只不过,这回是真正的活着回来了。

  这些只是个人见解,接受一起讨论补充

  《瑞奇》观后感(七):瑞奇

  。。。都完全没提到这部电影最特别的地方,开头和结尾

  而且怎么解释

  按照正常的电影时间线来看,

  就是开头:

  女主角先是被一个同厂(!)西班牙男抛弃,养不活俩(!)孩子,放弃了一个(那个孩子很爱哭(!)),

  中间部分:女主角和小女孩谁都没有提过开头被放弃的孩子(!),女主角又认识了一个同厂(!)西班牙男,和他有了个孩子(爱哭),西班牙男离开女主角,又因为孩子回来,女主角没抓好线孩子飞了

  结尾:大家不再在意飞了的娃,小女孩心情愉悦(当然不排除小女孩嫉妒小弟弟的原因)的和西班牙男去学校,女主角小腹微隆心情平静的躺在沙发上

  开头女主角提到

  1自己被一个同厂西班牙人抛弃

  2自己有两个孩子(养不活俩只能选择放弃一个)

  3那个孩子应该不好收养因为很爱哭

  结尾是

  1女主小腹微隆,心情平静

  2西班牙男带着小女孩上学

  把结尾和开头对调一下来想,剧情就会明朗许多,也才是正确的时间线:

  (先是结尾)女主怀孕,小姑娘和西班牙男和谐相处。。(再是生娃,小姑娘和小弟弟男主和西班牙男,大家都不和谐了),,(最后是开头)女主和俩娃被抛弃,放弃了瑞奇

  即真实剧情就是:被同厂西班牙男抛弃的单亲妈妈养不活俩娃,不得已放弃了一个,难过,,,没了就这样

  《瑞奇》观后感(八):不懂的家伙

  实在不明白,此片为何分数奇低。这是我看完最后一个镜头第一个想法,我突然大声骂道“娘希匹”,那个白chi打分啦么低。幸亏我是在网吧观看的,这要是在影院,可能会被扁,毕竟营养不良的观众太多。

  正片:此片整部基调是喜剧,配有奇幻的甜点。

  法国的喜剧,总是硬货,丝毫不给你缓冲时间,让你毫无准备的哈哈大笑。首先,我看的很有味道。电影很贴近生活,如果一部电影能贴近生活,它就不会很差。导演的镜头,干净平稳,给人一丝凉凉的舒服,就像海底的可燃冰,虽然可以染却很冷,这是一种夹杂着热情与平淡的电影。很多人评说导演讲的是这,是那。我总以为,电影是属于导演的,我们谁也评断不出他脑子里装的是啥?我们只知道,自己看过后感觉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就像导演的女儿,长得很漂亮,脱光了站在你面前,你说这是导演和那个谁生的,因为她们都胸大,到底是不是呢?这只有导演自己知道,说不定这是他捡来的。

  《瑞奇》观后感(九):爱情,婚姻,生活

  瑞奇是不存在的,是女主幻想出来的,一开始女主说男主离开了他,后面她怀孕睡在床上看着窗外就懂了。她希望生出一个天使一样的宝宝来挽救她的婚姻,还有给她带来好运,财运,还有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她明知道是误会,拿起电话却不敢播打,就是告诉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要立刻去调解,敢于承认错误。就像医生说的那句话一样,只要你们在一起就好了。女主下河要自杀的时候瑞奇出现了,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的生活下去,爱你的人始终会守护在你的身边。小女孩最后坐车去学校路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告诉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多陪陪孩子。女主还跟男主说了一句,等我下班回来我们就像以前那样,其实,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生活是繁琐的,平淡的,没有永远的新鲜的激情,只有爱与责任。

  《瑞奇》观后感(十):瑞奇的背面

  导演的克制让我惊讶,这应该说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中导演最克制的一部。导演的细腻也让人动容,尽管导演长相粗犷有余。而其逻辑严密,叙事却千条万绪的特征恰好是法国人一贯行事风格。

  首先必须说说该片的人物刻画。因为,这可能是导演唯一不克制的方面,或许也是原因----导演就是为了刻画人物才一再克制其他方面。瑞奇其实最简单,因为他是天使,或者天使的化身,我们只要用纯洁、爱、希望来形容他就可以了(或者,还有一个导演不克制的---就是瑞奇了)。但,天使对人类来说是看不见的,只存在于人的臆想、幻觉或梦中。所以,我们的第一主人公是凯蒂,也是故事的主线,而第二主人公则是丽莎,第三个自然是帕克。情节我们谁都能看明白,这里只讨论人物。凯蒂是极其善良的,她从来不会想到去伤害别人,即使自己受到伤害。凯蒂想法比较简单,凯蒂所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凯蒂很单纯,甚至你可以用傻来形容,但凯蒂却有一点是另外两个都没有的,就是爱。丽莎,却至少有两种性格特征特别明显----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的很严密,以及嫉妒。当然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应该受到苛责,这里只是讨论电影里人物的性格。她可能是里面最复杂的人物,她极度依赖凯蒂,又希望独自占有不被别人分享,帕克的到来对她来说无疑是搅局,所以为了逼走帕克而又不被其他人怀疑,小女孩无疑费了很多心机,而其胆量和残忍也让人心悸。她极其会掩饰自己,骗过了两个成年人,其心智成熟肯定超过了凯蒂,这在影片里导演不厌其烦的表现过很多次。比方说,医生问凯蒂:‘你丈夫有没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体征’凯蒂想了一下,忽然说‘有!’医生:‘什么?’凯蒂:‘他体毛很多。’这时候镜头直接转到了丽莎,丽莎差一点笑出来,把头一低,表情好像在说‘这都不懂....我勒个去!’而帕克看上去大大咧咧,有些虚伪狡诈,处处讨好凯蒂和丽莎,但似乎没有大恶,不过也是自私、势力以及无耻皆具----他吃住凯蒂家,甚至有孩子之后也从来没给过凯蒂钱,这在影片里不止一次提到过。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这好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小说,人物刻画如此细腻,一般只有小说才做得到。比方说,当帕克把钥匙丢给凯蒂,出去之后,丽莎出来问‘帕克走了么?’凯蒂回答是,这时候她脸上划过一丝笑意,特别浅,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而这可能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而类似的细腻的笔触电影里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另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叙事结构,逻辑严密,线很多,但一点也不乱,你甚至感觉不出来故事线的过度,而且常常几条线并行不悖。只是导演一直很克制,好像故意把观众引向天使瑞奇。

  其实,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瑞奇并不是天使,也没有翅膀,他只是一个畸形儿。由于凯蒂在化工厂曾今中毒,这便是造成瑞奇身体畸形的原因。凯蒂带瑞奇到医院看,医生建议住院做特别护理,而凯蒂舍不得孩子,而且认为别人怀疑她不是好妈妈,所以就在家里照顾,其实瑞奇的畸形部分在凯蒂看来就是翅膀,瑞奇就是天使。

  我忍不住像李安一样粗浅地、残忍地说出了另外一个版本,我同样要像中年派一样问同一个问题‘哪一个版本的你喜欢呢?’。其实电影是导演把女主人公美好的愿望和实际情形完美的糅合到了一起。一方面是挥之不去的残酷现实,另一方面是美好的幻想及可爱的儿子让她坚持下去。或许导演正是为了这个效果才显得处处克制,把恶都放在了暗处,因为有天使在。

  你可以不相信,但故事还有第三个版本,限制级,此处从略。去看《瑞奇》吧,看的时候,第三个版本会出现在你的想象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