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9 03: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精选10篇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部由沈好放执导,梁冠华 / 朱媛媛 / 霍思燕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一):十三年後 讓我們再來看這部電視劇

  十三年後 讓我們再來看這部電視劇

  上周上课的时候 坐在靠窗的位置 看著窗外的天空 腦子里突然想到張大民那張樂呵呵的臉 幾天後在豆豆更新的日誌上 她也提及這部劇 也就把它翻出來重新看

  這是世紀之年播出的一部電視劇 當時的我八歲 還住在爸爸單位分的五十多平方的位居四樓的兩居室 和再次懷了弟弟每天不能下樓的媽媽躲在家裡 抱著遙控器把頻道換過來換過去的看 那時候媽媽很愛看 這台放完看那台 八歲的我哪裡懂得什麼 那是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時代 也就跟著媽媽看 當時 只覺得張大民嘴好損 雲芳人真好 大雪漂亮 和媽媽一起笑刀子豆腐心的大雨生氣的時候總是抱著她的白色大瓷缸子喝水 還有 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棵小屋子里的小樹了

  时隔十三年后 把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翻出来 重新看 那心境 是和八歲時候 很不一樣的

  這部劇表現出了國家底平民百姓的生活 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瑣事 家庭裡面油鹽醬醋的小事 全都真真實實 不摻雜官場名利 沒有歌功頌德

  為了能有一塊放床的地方 大民絞盡腦汁丈量家裡的東西 還要遭到不懂事的弟弟妹妹的嫌棄 高考失利一次的張大國 上大學前的飯桌上 哭著說自己終於要離開那個滿是床腿的家了

  雲芳生完孩子想要吃雞腿 大民岔開話題 端了杯涼白開她 雲芳端著水對躺在嬰兒籃里的小樹說 白開水也挺好 後來雲芳吃著雞腿 知道那是大民調到油漆間才發得津貼買的 流著眼淚罵他傻

  被通知下崗的大民 瞞著雲芳 每天繞著街道一圈一圈的走著 上夜班躲到火車候車室 上白班 在商場吃臭豆腐被趕出來

  在張大民的生活中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 工作兄弟姐妹上 親戚鄰居里

  可這也就是我們平民老百姓該有的生活 不是么

  面對狗血的社會現實 大民自嘲著 積極樂觀的面對著 不貪財 不懶惰 苦事難事搶前面 自己的生活很辛苦 面對弟弟妹妹的生活難題 也拿出來長兄的樣子 幫忙解決 張大民不僅是好丈夫 好父親 好兒子 更是四位弟弟妹妹的好哥哥

  從第一集 張大民出場 腦子裡就一直浮現著我爸爸的形象 說是體型 臉型上相似 我會舉雙手 偷笑著承認 生活上 性格上 更是我爸爸活脫脫的形象 正常的人在別人傷心的時候 都是會說些安慰的話 張大民安慰被甩后披著綢子被單的雲芳 操著一口京片子說了一大堆亂七八糟 的話 我想 要是 我爸站在那間屋子里 肯定也是東扯西扯 想要通過搞笑 揶揄別人 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讓別人發笑 而不是安慰別人 讓別人開心

  張大民蓋房子時 和古三兒發生矛盾 頭被打破流血縫針 那狡毛勁 找領導要房子 那抽著煙 一副大爺似的態度 都簡直是我爸的再還原

  雲芳成考三門不及格 張大民拉著小樹一起調侃她 就好像我爸總是會當著我和弟弟的面 嘲笑我老媽 總把我媽氣的罵他 混蛋

  雲芳嫁給了大民 八歲那年的我 也想過 那時候雲芳那麼美 怎麼就嫁給了張大民 這個又胖又窮 操著一大家子弟弟妹妹 連個睡覺都沒有地方的 男人呢 真是一堆鮮花插在了 那什麼上啊 可是 在後來 從雲芳在窄窄擁擠的廚房刷著鍋碗瓢盆 端著碗一口一口餵著大面的媽媽 還笑瞇瞇的面容上看來 嫁給大民應該也是沒錯的 其實 媽媽和美麗的雲芳也很像 多麼高傲的一個人啊 嫁給大民后 作為大嫂和大媳婦 面對一家老少 大雨的冷嘲熱諷 大雨被大民的碎嘴子欺負哭 莎莎的出軌 炳文出事 大雪住院 母親老年癡呆需要照顧 從不抱怨 全部隱忍和擔當著 媽媽在我們家也是這樣 一直當著我爸爸和奶奶家之間的調解者 兄弟姐妹之間打圓場的 任勞任怨 好的都讓別人 苦的累的都留給自己

  所以 再看這部劇的時候 我的腦海里總是想著我爸 想著我媽

  打電話給我媽 她正在天台上洗衣服 我說 我在看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我媽笑起來說 好看吧 我說 恩 你也快去看吧 我媽說 我都看了不下十遍了 你看吧

  心裡想 媽媽再看這部劇的時候 心裡想得東西應該也和我今天寫下的差不多吧 看著和自己丈夫有著一樣一張碎嘴的張大民在電視里耍貧 樂觀處理生活中的種種瑣事 心裡也是五味雜陳吧

  最后一集,大民妈在自己七十大寿生日宴上突然错乱了(当然一直不正常),以为自己回到了多年以前,拉着刘道林的手,说:

  “老刘,我孩子还小呢。我得把他们拉扯大,我不拖累你了。”

  刘:“我明白你的意思,啊。往后家里头有什么难事儿啊,你就招呼我一声儿,啊~”

  妈又转身找“老大”,结果把小树儿当成了大民,摸着树儿的脸,眼睛里透着一种要去迎接风雨坚定,“大民,大民。你都12了。厂里的锅炉爆炸了,你爸爸让开水烫死了。你跟着妈,看看爸爸去。弟弟妹妹小,不让他们去了啊。记着,别哭!……妈站不住了,你扶着妈。大民,往后,妈走到哪儿,你跟到哪儿,你给妈当拐棍儿使……”

  (我想說 徐秀林奶奶演得真好)

  这时候大民听不下去了,转身往出走,一路走一路抹眼泪,云芳跟大雨追出去,大雨喊着“哥你别这样儿……”大民走了好几个拐弯停住了靠着墙哭了。

  大雨哭着说:“我哥一手拉着大军,一手拉着我,领着我们上学。我哥他不容易……”

  云芳:“我都知道……咱们上学同路,我都知道……”

  十三年後 一邊笑一邊哭著 看完這部電視劇

  現在 含著淚 聽著 小柯的 日子 寫下這篇思緒紊亂的文章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二):贫嘴张的心酸

  国人活的真是太苦了,生活的各种样态都有典型不喜欢这里面的生活,但编剧功力了得,虽没有过老北京底层的心酸生活,也能产生剧中人物生活经验苦涩滋味无奈,为无常天灾、人祸而流泪。

  大雨被渣男欺骗堕胎后拿安眠药准备自杀,雨夜又回到家里,家人问她到底吃了几片,她说“冰淇淋好吃啊”然后大哭。估计有不甘,有对命运的叫板。

  李木勺对儿子执念也真是鲜活,也间接解释了大民式典型的父亲,把资源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贬低漂亮妻子朱媛媛的云芳的求学热情,因妻子把钱交了成教会学费只给儿子买了一般的电子琴而生气,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担心本就出挑的妻子比自己更有本事,这样的生活和逻辑看着是令人生厌的。

  20集讲了将近10年的生活,高考,恋爱第三者,下岗,下海,计划生育结婚,生子,吸毒,老年痴呆,做生意失败,90年代普通人挣扎生计艰难描画淋漓尽致。剧中每个人物都足以写出一篇人物小传来,衍生出七八部电影来。

  霍思燕的大雪和潘粤明的赵炳文死的都冤,冷不丁被命运判了死刑,一个先是车祸,另一个又是白血病。但并不狗血,只看到无常,大概和这剧整体写实的基调有关,换一下花哨的拍法和背景音乐大概就不对味。年轻的两位也是嫩出水,干净而让人忍不住祝福,估计也是他们的悲剧让人唏嘘的原因之一。大雪的死是美的消逝的具象化。

  大军和莎莎在我看来滑稽奇葩,和第三者古三也能和平共处理解不来。

  大国和小同按照偶像剧来拍的话,估计是《恶作剧之吻》的江直树和袁湘琴,模式一样细节不一样。

  人生百态,这剧搞笑是真,结构性的贫苦是真,生活的窝囊和憋屈是真,佩服编剧细致入微刻画。但就是太真了,有的地方本能就激起我的反感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三):活着就得天天乐呵

  该剧以轻松幽默形式反映了北京大杂院里那些平民百姓普通生活,讲述了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家人磕磕碰碰。从家庭琐事事业,从未婚到婚后,从贫穷到相对富裕....

  兄妹们的生意,经济婚姻,生活里琐事的计较母亲身体健康...事事都令他费心,做大哥的得像做父亲的一样照顾小的觉得没什么幸福的感觉,其实我能体会到张大民做大哥的感受,因为我妈妈比我老舅大十多岁,她跟我说过,她小的时候姥姥姥爷下地干活,她就一边干活家务一边看着我舅,真的又当姐姐又当妈。

  这部剧的主题曲也非常好听,很接地气的一首歌

  《幸福生活》又名《活着》

  活着就得天天乐呵有话不能憋着

  谁让咱没头没绪没完没了太罗嗦

  别不告诉你起码咱还为这个社会忙活着

  家家都有家家的杂事说说怎么叫贫呢

  我那老娘忙了一辈子现在还得看孙子

  左邻右舍有点矛盾是不是咱得说说

  老婆孩子兄弟姐妹怎么着都是最亲的

  屋里屋杂七杂八少说了一句行吗?

  (…啦…啦…活着…)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四):过去的电视剧多好看

  晚上看见一个友邻标记,就想起来再看一遍。小时候看过一遍,小说也看了,实在比现在的电视有意思多了,才看到第三集忍不住评论。看见张大国就像见了自己,他说我考不上,我有预感,我肯定考不上,复读了一年也是这。张大国长挺帅但不知道谁演的。朱媛媛真好看啊,小学年级她演浪漫的事,在天桥上喊妇女大全啊、人生真谛啊的时候就喜欢上她了,一张标致的温柔女人的脸。第一集里云芳的负心男友好像是张涵予哈哈哈。最喜欢大雪了,那时候的霍思燕可真水灵,不过一想到大雪后来要生病去世就好难过啊,大雪的男朋友是潘粤明。如今的霍思燕,红也红不起来了,又整容又变老的,演的角色也没什么讨人喜欢的,好可惜,戏里那么好的人,戏外也要这么坎坷。第二集里张大民要娶云芳,妈妈往睡着的每个人的手机塞一块糖,走到老头儿遗像前,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放了两块糖在前面,剧中妈妈的艰辛和对丈夫的感情于此尽现。张大民可真贫,刘恒是个好编剧,最近没在意,除了集结号不知道他编过啥了。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五):幸福的生活阳光一样

  终于在第十遍看过这部电视剧后决定写一篇评论,以作纪念

  这是我在豆瓣写的第一篇,不枉这是我此生最爱的电视剧。

  北京,胡同,鸽哨,全是我梦想的生活环境。可同时又是拥挤不堪的,杂乱无章的,婆婆妈妈的。如若把我放到那样的环境里,我绝对不会是忍气吞声的李云芳,也不会是心甘情愿的李云芳,更不会是心满意足的李云芳。自然我也不会遇到张大民。

  可是每个人还是不断感动我。张大民为了让李云芳吃上鸡腿偷偷把自己调去油漆车间;张大雨全心全意的爱过一个人渣,最后找到了一个自己能拿捏得住的人;张大军虽然窝囊但也有一个泼辣能干还不嫌弃他的沙沙;张大雪不用说;张大国那一句,我是一个高尚的人,可我有点忍不住了,多可爱啊。就连古三儿,也有两个情节,一是沙沙执意给他打借条的时候说你给我盖个唇印儿得了;而是进戒毒所离家前对帮助他的王大爷说,王大爷这次我好好谢谢你,但你可别打我妈的主意

  突然特别佩服编剧刘恒。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饱满

  最爱这部电视剧,大概是因为善于发现平凡生活的细微之处,大概是容易满足。其实同龄人少有看过甚至喜欢这部电视剧的。

  直到九月末有一晚,走在南京街头,我问某人,你看过贫嘴张大民的辛福生活吗?某人回答说,没有,但是我看过神探狄仁杰。然后我笑了,我俩就在其他朋友的一脸茫然中都笑了。

  不要跟我玩儿射圃的游戏。然而我们还没有在一起。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六):真实温暖是有力量

  在找不到好看的片子时,又翻出了张大民。一晃竟有十多年了,每当不经意听到小柯的《日子》,就会哗啦啦似乎看到一群鸽子飞过灰色城市上空。剧情展开时,那股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拥挤的大杂院,没有隐私家长里短,生活清贫却不乏人情味的一大家人,生活中种种的琐碎、无奈、失望、希望,被张大民的贫嘴串到一起,组成了一幅幅极其真实、让人跟着流泪跟着欢笑的生活画面。我们总能在某个情节中看到自己的曾经,看到生活的辛酸点滴快乐,那些日子中的五味陈杂。我本以为,在这个时代,那些朴素情感已不被人们记得和珍惜,甚至他们那些羞涩难堪勤俭已成了被嘲讽被取笑的对象。这里却让我看到,它的力量依然是长久存在的,因为它的真实温暖。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七):生活不全是诗和远方

  以20世纪作为分割线

  这部电视剧我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次,那时候没有多少经历,就是看完了心里觉得五味杂陈。

  后来我不看国产剧了,甚至不看电视剧了,就算制作精良的美剧都觉得难以下咽,究其原因,我今天想来还是不走心。兴许市场数据表明灰姑娘的桥段与完美的人设的电视剧更有收视率,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观影者,我看不出如今电视剧里的人味儿来。就连我初中的语文老师都说,描写人物性格,贴标签是一种很low的行为,可现在受热捧的电视剧里,那个好人不是从一而终的光芒万丈?哪个反面不是从里到外坏的没理没据?反观《张大民》里面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值得反复玩味,古三儿一上来就勾搭别人老婆,看着就恶心人,但是他把钱借给沙沙后就把沙沙吻过的欠条给撕了,这个桥段中古三儿对沙沙的感情,对钱的态度,甚至是为人做派都刻画地非常立体。第一眼看沙沙的时候,那个妖艳的装扮让我思维定势的以为她就是一个狐狸精,看到大军好欺负,就来他们家干点损人利己的事,甚至前几集跟大雨吵架也几乎断定了我的结论。可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沙沙这人很懂事,识大体,有骨气,做人也不含糊。大国一开始在家里就是个书呆子形象,临考前还紧张,一副文弱书生形象,毕业后那股子有点文化气息就唾弃世俗社会的面孔跟如今的我何其相似?就当大家都发着弹幕骂大国是“白眼狼”的时候,大国在医院里为大雪的病抹眼泪的镜头又让我非常动容,最后那句憋了半天的“我是一个高尚的人”把我给笑死了,真的,很少有电视剧里的梗可以让我这样的笑,这个编剧实在太牛逼了,把大国那个文弱,清高,但又有情有义的形象写的非常出彩。

  不知是由于主演大多是话剧演员的关系,还是那个年代对于影视作品的要求严苛,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固定的,而且5-7分钟一镜到底的镜头贯彻了影片的始终,全片除了部分感情变化用到了特写镜头外,几乎都是采用了旁观的视角,这样平实的拍摄方式符合本剧贴切生活的主题,让人过目难忘。反观如今电视剧小鲜肉几十秒的台词都要后期配音加上,大量抠图镜头,还一大波人追捧,我就。。。

  北京人的远方和眼下

  留着长发的北京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说的漂亮,代表了以高晓松为代表的“精英”北京人,他们在帝都,有着指点江山,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也很符合当下流行的思潮。

  而剧中的张大民放在今天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没什么学历,没什么志向,单位给他一个升职加薪的机会还被自己那张嘴贫搅和了,他没有诗和远方的幻想,因为他的生活总是被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所打乱,娶了媳妇没房子,大军没出息被人欺负,大雨夫妻不孕不育,大国高考,就连云芳姐姐的女儿-小冷连夜出去蹦迪他都要管,虽然不是在商场打拼,与阿里和腾讯博弈,可大民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波折和戏剧,他的一哭一笑虽然平凡,但是很真实,我不能说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可这的的确确就是生活,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在过的日子。在今天这个鼓励诗和远方,鼓励在阴沟里抬头看月亮,放大个人追加的年代,我不觉得就可以否定大民的平凡生活,不可以说那就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人活一辈子统共三万来天,末了两眼一闭,谁跟谁都一样,都曾经活过。曾经我也受过乔布斯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鼓励,也被“做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打过鸡血,如今看了这剧,我不能说我已经向生活低头,放弃了内心的追求,但必须要说的是,再平凡的人,生活也可以是精彩的,是感人的。(由衷感受,非鸡汤文)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八):悲欢的事转眼即过 伤心的话笑着对人说

  小时候的电视剧怎么都那么好看。记得这部戏是我小学时候看的,记忆里它很热闹,不过记住的也只有大雨给卡车司机送饭、大雨被骗、大雨吃了一堆圣代(对,那时候还不叫“新地”)、老妈妈走丢、大民家的树。等我岁数到看剧不只是看热闹的时候,才看懂了热闹背后的况味,啊,生活,仅管得三头六臂左右开弓,麻烦事情还是按住葫芦起了瓢,那咋整,生活该继续还得继续。

  很高级了,人物很真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可爱和可恨。原来中国曾经也有制作走心的电视剧,不论精致,单是走心就足够可爱了。小柯的片头片尾曲很好听,片中欢快的那个配乐,好像《皇后大道东》的旋律。

  为现在的小朋友遗憾,你们有好看的国产电视剧吗?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九):日子

  母亲带着五个孩子生活,一定有很多艰辛。老大贫嘴乐观,老二犟直,老三懦弱,老四听话最不用让人操心,老五学习好是一家人的希望。不是没有想帮他的男人,但为了孩子作罢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儿子们娶妻都还挤在小小的房间,大民为了见一间小房跟邻居打起来,最终又过了一颗树在屋中央的家,儿子叫小树。底下的弟弟妹妹各有各的人生路,当大哥的在有难处的时候总会出手,心疼老四,本就最让人省心也有一段好姻缘的女孩儿,最终让病痛带走了。

  母亲记忆力越来越差,生气时就喜欢吃冰,当一家人分到楼房时,感慨万分。剧本中满满的普通人,真普通人的点滴生活形态。张大民的贫嘴是这一大家的主心骨对这些真实生活中酸苦的化解,是还要继续生活乐观下去的呈现。是哭是笑。

  这剧有念头了,剧本好,有生活是底子就有支撑,演员好,一切都好 看着舒心看着有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如今,好演员有,想要做好演员的年轻人有 但这么接近生活不端着的剧本为什么越来越少。

  小柯的那首歌《日子》特别好听。风吹着云儿散了/下雨的季节过了/花落的时候来了/想你的日子到了 邻家的枣又熟了/春天的燕子飞了/隔壁的姑娘哭了 为什么呀/你这又何必呢 爱你的人儿来了/你爱的人他走了/孤独的云儿飘着/是谁在不停的唱着(这又是谁在没完没了的唱着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后感(十):大哥 你有张好嘴是

  那天,看完20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后,准备推荐给同事看,介绍时却说成了“贫民张大嘴”。看来这张嘴还是很有附着力的。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么几件事:

  首先是大民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去劝云芳,当时我就想,这个女人有福了。结果真没有让人失望,大民做了个好丈夫,好儿子,好爸爸,好哥哥以及暖瓶厂的好师傅。

  大雨的恋爱和婚姻经历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找个自己爱的不如找个爱自己的更现实。勺子开始是穷了些,又没有北京户口,可是最后照样凭自己的一双勤劳之手让所有老北京人刮目相看不是?

  大军没本事,窝囊点,但是最起码不会欺负自己老婆,仅凭这一点就能让沙沙对他死心塌地了。即便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又有谁敢说这样的男人没有吸引力呢?

  全剧的悲剧人物看似是大雪,其实不然。个人认为她是幸福的。什么才是完美的爱情?大雪和炳文的故事就是一个典范,即便是去那边团聚,相信对他们俩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大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仕途之人,姐姐生病的时候还在想着等她病好了把一个五十几岁的副部长介绍给她,在他眼里,姐姐是一只凤凰,应该嫁个高官才行。倒数第二集结尾他对女朋友贺小同说的那句“我是一个高尚的人,可我有点忍不住了。”让人想起来就想笑。

  山东来的李木勺有几次和大民的对话,是青岛方言和北京方言的PK。即便是李木勺一再强调:“大哥,你有张好嘴是。”但我还是觉得,青岛方言一点也没有输给北京方言。

  :小柯的配乐不错,只是有的时候声音太高了,连台词都给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