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编辑部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编辑部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1 03:1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编辑部的故事》经典影评10篇

  《编辑部故事》是一部由赵宝刚 / 金炎执导,葛优 / 张瞳 / 侯耀华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一):《编辑部的故事》全网下架了,我很怀念

  首发于《新京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yMDEwMg==&mid=403441662&idx=1&sn=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scene=1&srcid=03071gyhfDLuTprqh53y2SWw&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打在胎里,随时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6指;扛过十个月,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前面等着;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钙多了不长个,钙少了罗圈腿;混到能吃饭能出门,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车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

  每年过年,《编辑部的故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我觉得,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

  这人呐,贵在清醒

  昨天夜里,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编辑部的故事》全网删除。跟了句,希望只是版权问题,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

  △乐视的播放页面,显示已经下线

  △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

  △搜狐也是这样

  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如果是后者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应该下架哇,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

  讲真,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编辑部的故事》对我影响太大,我说我找相亲对象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编辑部的故事》这事你信吗?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但之于我,还藏着很多热血理想……

  微信号:yuleyidian

  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

  本号内容均属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回过头来看《编辑部的故事》,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围绕着《人间指南》编辑部,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换代选举小三单恋、职业骗子家常便饭保姆难寻、支援交警男女关系酒吧歌手、行贿受贿、宇宙科学吃喝之风、夫妻矛盾两岸亲情、减肥风波、托人办事、智能秘书玻璃相亲、抗涝救灾,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

  《人间指南》是什么?差不多就是《知音》+《读者》+《爱人》,《编辑部的故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

  △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时尚圈里的icon:吕丽萍饰演的戈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标准文艺青年:的确凉衬衫,淡紫色长裙,平底小皮鞋,瘦、高,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

  △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多潮~所以,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什么丝绒裙啦,背带裤啦,都是好货,千万别给卖咯!

  △也是点破了一些“剩女”背后的真相: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作”,那是相当的“作”,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要放到现在,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你戈玲是富二代么?官二代么?貌若天仙么?下得了厨房么?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作”?剩下得了!

  以及,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尤其在现在

  △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真是性格好人品好,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

  △而且脑子好使金句频出啊!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挚爱

  不过看到葛优“冬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毕竟人无完人啊。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睡前想想,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冬宝,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如今却如《非诚勿扰》里的秦奋,钱不缺,朋友却越来越少?

  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编辑部的故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这剧的阵容就是“当年娱乐圈半壁江山”!

  △见过世面的余德利,聪明圆滑,有经济头脑,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习气演员侯耀华,不用多说了

  △坚定社会主义分子大姐(图中),快人快语嫉恶如仇三观尤其正,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正三观”,演员童正维。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不像男人,永远清醒。”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

  △还有胆小怕事的“老刘”,演员叫张瞳,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已于2007年去世。

  客串的腕儿也不少,都是大熟脸

  △冯小刚,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对,编剧阵容也超豪华:王朔、马未都、冯小刚,啧啧

  △濮存昕,濮哥就是嫩帅!

  △矮油,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

  △娘娘腔“张国立

  △以及伟大朝阳群众……【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当然,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嘴炮技”,精彩,一种高级的精彩,随便挑几句:

  抱歉,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让您心虚了。

  我胖我的,关你屁事!

  你说我吧,多聪明,真是蓝精灵转世,一休托生,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

  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除了能当冰箱,放上钱就是钱柜,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

  (然后冰箱老嗡嗡响,推销冰箱的人又说)

  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

  文人办事就是麻烦,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

  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去向编辑部,宣布自己退休。因为,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

  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毫无违和感。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终于在2105年爆发,那些陪伴我们、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报纸真的没了。

  10月27日,我去买最后一份《上海壹周》,和报摊主瞎扯: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她没大反应,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买两份的就更少了。

  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悦读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可能是以后工作方向

  也是那天,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是一幢两层楼房,第一眼没认出来,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总不能是《人间指南》编辑部吧?

  答案就是。

  西郊民巷,人民大会堂边上,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人间指南》,却在那个过程里,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所以,没有了报纸,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二):评《编辑部的故事》

  不长,25集,但绝对不适合一口气看完,就只适合在吃饭时看两集,笑一笑,图个乐。 是很经典的一部作品,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看一看,最近因为要补葛大爷的电影电视剧,就捎带着把这部经典之作也看了看,想不到非常好看。吕丽萍饰演的戈玲的穿搭以现代人眼光看依旧不落伍,该有的笑料包袱一个不少,基本上都被葛大爷演的李东宝承包了。

  这部剧我目前看到第四集。我看电视剧一向不喜欢看的太快,囫囵吞枣,特别是一些好作品,我认为那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既然是好的原创作品,就该用心支持

  对于剧情,因为没看完尚不完全了解,但这部老剧从一开始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用心。其实,如果看得多了不难发现,老剧一般都是非常用心的,就拿我最喜爱的《我爱我家》来说,贾家的每个房间布局都有房间主人各自的特色,贾志国和其妻和平屋子里有他们的结婚照和结婚证小女儿贾圆圆房间里挂满明星海报,还有玩具小熊,少女味十足,而贾家大家长傅明老人的房间更甚,墙上甚至还挂着演员文兴宇老师本人的照片

  拿《编辑部的故事》来说,因为是编辑部,所以比起比它还晚了两年的《我爱我家》来说布景自然是更用心。道具组和导演们下的功夫随处可见——在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各种杂志,小小的编辑部里,每个角落都堆满了真正的书,放大看甚至可以看清楚书名,有一些甚至还泛黄了。而剧里除李东宝外带给我比较深刻印象的那位“马列主义老太太”牛大姐身旁的那个书架上则放着几本《毛泽东思想辩证》(字太小看不清楚) 真可谓是又红又专。而这样精细的布景,从2009年《卫生队的故事》以后,我就再也没在国产情景喜剧里见过。从此后所有国产剧(不止情景喜剧)的道具布景皆是一股道具的塑料感,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温暖,只剩下冷冰冰的距离感,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告诉屏幕前的观众“这是道具”。这种变化难免令人唏嘘

  而这部剧里的几个人物,每一个都个性鲜明,都是活生生的人物。不得不说,王朔等人塑造人物真的是一绝,我看剧时,觉得那些人物与我很亲近,且是上街一抓一大把的那种最普通的人物(未必有李东宝会说话)每个人物都代表了一个群体。比如爱财的于德利,代表的就是那时(包括现在)的工薪阶层人们形象,有些小小的狡猾,喜欢钱,也有些斤斤计较,但大事上也绝不含糊。老戏骨张瞳老师所饰演的刘书友也是个小人物,他自私自利小气,比起编辑部那两位朝气蓬勃年轻人来说已落伍了,倒也不失可爱。而那位牛大姐则是特点更鲜明的,她思想僵化,开口闭口都是政治,仿佛停留在了六七十年代。她有些时候也会开一开玩笑,虽然少的可怜,但也很可爱。总编老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和蔼,最让人感觉不到距离年纪虽大却也有股不服老的倔强劲儿,从他明明已到了年龄,却仍然要再出任一年主编这事上就能看出,老陈实在是个可亲可爱的老头儿

  接下来的李东宝和戈玲两人我要单独辟出一段来写(私心,只是因为我实在很喜欢这两人)李东宝,整部剧最大的幽默担当,一般有他在的地方总能让人笑到肚子疼。葛大爷正是有这种本事一本正经地说着一些令人捧腹的,不着边际的话,往往观众笑得脸都疼了,他仍不知自己的话好笑在哪里。这样一个一身市侩气又带点痞气的人物,大概只有葛优才有这演活他的本事。而时尚女戈玲,是我在这部剧里最喜欢的人物,不仅因为她穿搭时尚,还因为她的性格。她有些高傲,去人才招聘部找工作被于德利抓个正着却不愿承认,对暗(明) 恋她的李东宝忽冷忽热,但她绝对值得人喜爱。她是个真性情女子,但也够聪明,知道审时度势,不像李东宝似的总没个正经,她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在女性面前,她就是温柔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姐”,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而编辑部里的男性,除了李东宝以外,基本都把她当做“兄弟”,而于德利甚至会把家事跟戈玲说,并且请教她哄老婆秘诀。综上所述,戈玲实在是个神奇人物,越是想要透彻地了解她,就觉得她越是神秘。也许就是因为她对李东宝的忽冷忽热,才使得他始终对她死心塌地。这也算戈玲的独特魅力了吧。

  这部剧目前来说最逗的是葛优与吕丽萍的对手戏,李东宝“单相思”戈玲,但平常除了偶尔撩一下她之外,倒也没做出过什么别的事。由此看来,李东宝虽然“诡计多端”,倒也算得上是个君子。他虽然没有好看的皮囊,却有一个有趣灵魂,因而也不算庸人

  由于我看的不多,就先写到这。假如日后有机会再续此篇。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三):听你们聊天真知识

  《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经典的室内剧,1991年放映,至今已经二三十年了,因为一张葛优瘫剧照而重新被很多人关注,我也重头到尾的接受了一番智慧洗礼

  贫嘴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在调侃中总能一针见血,看似胡说八道却是一本正经,道行浅的聊不出来。话里总藏着几层哲理,挖出表象后的真相。但绝不同于如今的吐槽,吐槽是一种极大的戏谑与解构,常常天马行空却缺少了一些智慧层面营养

  剧中人物其实分为三个派别,一方以牛大姐和老刘为代表的老年派,一方以李东宝、葛玲和于德利为代表的青年派。两派常常相互挤兑,老刘抠门小气遇事往后躲,凡事遵从领导不冒尖,牛大姐红色情节严重做事刻板,喜欢推脱责任。年轻一派则都是热情厚道,敢作敢为,两派中间夹杂着一个做事稳重老练的主编老陈。所有人内部常常相互挤兑,但是对外热心友好,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做人做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

  这部剧的门道在于,以和谐社会的主题批判不和谐的事儿,以真善美的名义戏谑假恶丑。既维护了政治正确,又夹带了大量私货。请原谅我的用词不知不觉得学习了李东宝同志。

  这部剧完全可见编剧王朔的语言力量,一针见血,玩世不恭。挖苦与揭短儿可以说是这部剧的灵魂。

  这部室内情景喜剧故事独立成篇,平均一集一个故事。贴合当时的社会热点,针对某一现象展开故事。故事中有被夸张的情节,但是基本内容却反映真实,当然讽刺过后,也总显示要出教育人民群众向好向善,积极响应政策的说教意味。也是当年政策环境使然,但也不至于反感。除了买白菜,当交警那几集有点过以外。

  个人最喜欢第一个故事,办公室里争主编。作为第一集,正好集中表现了各个人的性格,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相互斗心眼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主要以语言武器展开,可谓是妙语如珠,比喻成群口相声有过之而不及。

  _^>�qkؿey[�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四):是他们保住了“京派喜剧”的尊严

  近两年《编辑部的故事》再次被人反复提起不再是作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而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编剧作品之一。当然,90年我看这部剧的时候别说是马先生,就连冯先生王先生葛大爷是谁都统统不清楚。我只知道在一家人围坐吃晚饭的时候,父亲会把20寸的彩色电视机调到播放该剧的频道,边吃饭边看一群老大不小的成年人窝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内说着毫不着边际的话。该剧当时最吸引我的倒不是什么诙谐幽默发人深省之类,而是那像泥鳅一样滑溜的北京普通话,叽里呱啦听得我一愣一愣,直到第二天上学还卷着舌头和同桌互学互喷——那时真为自己是一个南方人着急。后来,我是说后来两年这部剧被电视台反复重播,我才被其中的一些闪光的东西逗乐,同时又极端想去北京看看。

  由此你可以看出,《编辑部》对我的影响完全是“北京”二字而无他,就像我看《成长的烦恼》(也正好是在那个年代热播)也羡慕美国小孩一样。但现在来看,《编辑部》因为内容触及到了一些十分贴切社会的话题,例如卡拉OK,下海,侵权,征婚等等,因此对当时的成年人冲击应该算比较大的。那时改革开放刚过去十来年,许多事物仍都处于试探和抬头阶段,敏锐的文艺界人士最先抓住信息,然后将它们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事实证明这帮人(后来他们还做了《海马歌舞厅》)是非常聪明且有远见的,时隔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一些电视台又将这部剧集拿出来重放,虽然画面尽显粗糙,但人物和故事依然鲜活,当时的意识形态一目了然,非常具有审视价值。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该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室内情景剧,虽然场景大多设在编辑部内,但毕竟它仍有一些室外戏。国内最早完全做到室内的是在当时同样红火的《渴望》,不过那算是正剧,分类上不一样。而且,《编辑部》整部剧集非常短,仅仅只有25集,与后来动辄百来集的《我爱我家》从重量上来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我家》比《编辑部》在喜剧上走的更远也更彻底,如果说后者还喜欢在笑中加点泪水的话,那前者则更加无厘头、一笑到底。前两年文兴宇老爷子去世的时候,某电视栏目的专题片把他那标志性的呵呵笑脸反复播放,这才为那部优秀的喜剧片添加了一点伤感。很难说《我家》成就了谁,或者谁成就了《我家》:编剧梁左43岁时被发生死在自己北京的家中,留下一些书和一台用来写作的电脑;其弟梁天做了老板,胖得连眼睛都找不着了;杨立新多年来在话剧舞台上坚持着自己的表演艺术;宋丹丹发誓不再上春晚……每个人有各自的过法和辛酸,荧屏上音容笑貌只能是被定格欣赏。

  之后的十年情景喜剧突然没了生气,前人打下来的观众基础也随着韩剧日剧美剧的介入而喜新厌旧。英达先生借着《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剧力撑过一段时间,但显然国内电视剧市场已经过了情景喜剧的黄金期,稍微白领一点的人都买盗版压缩盘看起了《老友记》、《人人都爱雷蒙德》以及《宋飞正传》,在相声小品都不景气的情形下,中国式幽默(确切的说是“北方幽默”)逐渐成了一粒投资人都不敢触碰的市场毒药。

  不过顺理成章的是,再次撑起中国喜剧市场的仍是《编辑部的故事》那帮人。冯小刚、王朔和刘震云这三个名字加在一起简直就是中国九十年代喜剧的代名词。他们用贺岁片抵挡住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狂轰滥炸,保住了“京派喜剧”的尊严。当然还有葛优,人人都爱他那半秃的头顶和慢条斯理的语气——而当他还是李东宝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干瘪如柴的愤怒青年。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五):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看懂

  这部电视剧看了无数遍,刚开始是被那满嘴的京片子吸引,被那不冷不热的幽默所吸引,这得益于演员们深刻的表现功力。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多,认识社会越来越深,才觉得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的电视剧。看了很多影评,都说这是室内情景喜剧,个人不敢苟同。这部电视朔爷是编剧,至少是之一吧。这体现了王朔式的幽默。但王朔在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深刻描述所表现出来的幽默的背后是那个社会时代的畸形和无奈。也许仅仅是白描,就能到达这样的目的。这也正是语言和文字的特殊效能。

  真的很感谢有这样一部电视剧,能够记录那个变革的时代,使我们不至于忘记。承上启下的变革的时候,是最能反映社会本质的时候。因为新旧思想的冲突和矛盾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而人性在这种矛盾下,优点和缺点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领地而杀死对方。

  剧中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对比,是对过去几十年的陈腐和落后的揭发。最后的胜者也昭示了编剧者们对新生和新时代的憧憬。

  只是很可惜,新生并没有茁壮成长,而是在腐烂的泥土里长成了畸形。这真是个悲剧。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六):川贝批把膏

  比起《甲方乙方》,《编辑部的故事》咱90后看得就不多。真要打个比方,《甲方乙方》有点《编辑部的故事》剧场版的味道,风格很像,一言辟之:是洋溢着智慧和温暖的好片子。

  这部片子的群星荟萃程度,不亚于《建国大业》,葛优,吕丽萍,侯耀华。客串的:濮存哲,英达,张国立,大山,马晓晴,郭冬临,傅彪,当然了,还有冯小刚自己。真是新老交汇,星光闪耀。所以要看老演员当年的风采,或者瞧瞧20年前濮帅哥,国立哥的青葱岁月,此片必看。

  在明星阵容下,让它从众多喜剧中脱颖而出的,是它无时不处洋溢的智慧,这便是王朔冯小刚的功力了。讽刺之处入木三分,对人性的观察细致得让人发怵,让我不由得庆幸自己没被放在这个人性的显微镜下审视一番。有的话题很现实,公款吃喝,托人办事,利用法律漏洞的骗子,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作家,很惊异自己在赞叹其讽刺功力之深时,会不由担心这部当时风磨全国的获奖电视剧,如果是放在改革开放又前进了20年的今天,会不会被禁播。又有的话题如天马行空,如世界末日,智能机器人,酒吧歌女,当然还有永恒的话题-爱情。就说智能机器人,我看的好莱坞到电影讲机器人的,从终结者,到现在还是机器人和人类抢班夺权的层次,要不是人和机器谈恋爱(前几天看一个日本的片子,说是偶像恋人型机器人,挺有意思),这部片子里却说,人性之复杂,机器人永远都学不会。你说,这不绝了嘛!

  如果有种批评讽刺叫匕首投枪的话,《编辑部的故事》就好比糖衣药丸,或者说川贝批把膏,能治病,人也爱吃(譬如我,小时候没病也要偷着吃)。现象丑恶也好,生活无奈也好,总是充满了阳光和生活的希望,让你看完了一集,脸上还笑嘻嘻的。不像看了《蜗居》,揪心得只想砸电视(或电脑)。当然91年那时候是单位分房,这倒有一说。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编辑部的故事》的生活,但愿那个时代的生活也像编辑部里充满的欢笑和温暖。要真是这样,可惜了我那时候才一岁,没赶上这份温暖。看着看着,还一度想,所说的和谐社会,是不是就是那个年代了?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七):随便说几句。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的牛大姐,出身小资本家家庭,却处处讲政治觉悟,句句党和国家不离口,政府比爹亲,比娘疼。我觉得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好,很真实。20年前的恐怖政治气氛下,小人物只有这样才能生存,明明党国迫害你,让你生死不如,而你唯一活下来的机会就是和自己决裂,人格变态是变态制度的必然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刘,一生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招了政治运动的灾,节衣缩食,贪生怕死的他倒是练得一口见风使舵的本领,只是性子老实懦弱,顺风使舵加忍气吞声就是他的座右铭。这也是20年前共和国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质。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葛优饰演的李东宝,侯耀华饰演的余德利,吕丽萍饰演的戈玲,则更接近改革开放时期人物的心理状况。不安于条条框框想要靠生意混人际关系的余德利,渴望西方文明却又困兽于内的戈玲,涵盖导演各种情怀各种理想主义的李东宝。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80年代青年最后的影子。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八):观后感

  很温馨,难得的不一样的感动,中国一直没有一部能坚持个十几年的温馨长剧。像早期的《我爱我家》和这部都能做到这个平衡,在轻松幽默讽刺之余还能传达出满满的家庭温馨,这点非常让我受用与感动,甚至是感恩,而这才是我觉得最大的价值。

  这么说吧,如果没有那么丰富精彩的对白作为底,人物关系不会那么融洽,让人听着看着都那么亲,那股子温馨也就不会那么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受到,所以一切的基础是对白。此后的喜剧都相差不少,《家有儿女》带来的是人小鬼大,小演员们表演出的古灵精怪抢了很多风头,这样的设定注定与社会隔离得会比较远,这样家庭的观念反倒难以凸显,尽管是我记忆中的最长片,但看着多少有些动画片的意思。《武林外传》嘛,故事性太强,而且受限于不同于其他的独有的江湖气,很难感觉人与人的温馨。《爱情公寓》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尽管长,尽管收视可观,但一旦开始玩悬念了,它就丧失了圆满的欢乐了,圆满不代表结束,我家和编辑这样的脱离了电视剧长长的剧本束缚,反而让故事更加得多样,再加上几位神编(北京话不会让人听着不舒服,反倒作为相声的基础,使各种包袱抖得更响。)每一集每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圆满,但你还是会期待,因为它可乐,因为它圆满。我记忆中最接近的得算是《炊事班的故事》,可惜受限于军队的背景,不好过份越界。人物关系结构也很重要,上中下分配戏份容易使情景满。

  《编辑部的故事》我觉得基本算是可以听着看完它的,尤其是前几集对话实在太精彩了,剧情什么的完全成了随意拉扯的线,可有可无似的。我想如果我能学会他的逻辑歌语言能力,那真是任何责骂尴尬我都能平安度过,记忆最深的是牛大姐责备李东宝,但李东宝不急不恼,反倒和戈玲插科打诨起来,戈玲心领神会,成功的卸掉那份责备,又将自己得观点,算得上是对牛大姐的挖苦表达出来,诙谐之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五体投地。前几集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让人大呼过瘾,这种复杂的办公室人物关系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甚至人物性格也能有个大概得了解。(老陈出场有些晚)后面就感觉语言威力有所减弱,剧情逐渐占据主动,我个人就觉得精彩度降低不少。

  人物上,老陈算是个大家长吧,并没有映像中的官架子,非常听的进意见,也敢于为新,而且也很睿智,很多集到头来都是他的总结,到位也深刻,看久了就觉得李东宝老了可能就他那样,很亲切也很服的感觉。老刘和牛大姐也一样,尽管想摆出老人的姿态,但又撑不住场,反而很多时候成为调侃的对象,两人虽多有抱怨,但并不放在心上,这两点非常占戏份,还是诙谐之余,人物之间那份亲密得到凸显。

  余得利,看下来算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之一了,坏主意是不少,目的性也比较强,但心地还是很善良的,很多时候还能透出一份老实,侯耀华的表演也是很好,感觉他一演,这人物就很活,很贴和。

  戈玲,刚开始还挺喜欢,敲边鼓实在让人满足,除了觉得吕丽萍不怎么适合演。但人物设定原本就是不算很出众,古灵精怪的透着一股顽皮,看下来真适合。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人物,有时候太过刁蛮,有点不可理喻了。

  李东宝,葛优后来演的贺岁喜剧人物都和李东宝像,看着有点没心没肺,但内心里还是充满热忱的,不同于以后的角色,他的热忱压的更深了。有些一往情深,但也不是那种死乞白赖上杆子去求非要不可的人物,俩儿字“随缘”,这样有时候会弄得人啼笑皆非的,但心里又会感叹他对生活的那份坦然,拿得起,放得下,生活也没活的太糟,你说不明白吧,是不明白,但又不是一无所得,反倒觉得生活是向前的,很钦佩吧。

  编剧没得说,故事限定于当时的时代,现在看来可能有些过犹不及的夸张,到也符合喜剧讽刺的意思。导演剪辑有时让人觉得很怪,导致有时候演员的表演不是很稳定的感觉,有些跳戏。相较于我家,4.5。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九):很犀利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个广告,“冬宝,想什么呢?”“想戈玲呢。”多有创意啊!知道《编辑部的故事》很早,但是最近才刚刚看完,远不如拍摄在它后面的《我爱我家》来得及时。说实话,自己对王朔一向不太感冒,尤其是对他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是在看不顺眼,但是作为编剧的王朔,给《编辑部的故事》注入了灵魂,许多台词的设计尤其精彩。

  在很多方面,《编辑部的故事》和后来的《我爱我家》都有相似之处,只是感觉王朔的台词更加犀利,而梁左的语言更幽默一些,在讽刺的力度上却有些偏软。《编辑部的故事》中《人工智能人》那集,几个编辑为了寻找人性的弱点互相揭短,到最后完全失控,丝毫看不到先前的和气,将人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看着真有点黑暗。自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不好的习惯,即使人性是有些黑暗的,即使社会是无比残酷的,也不愿看到被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但是王朔的剧本毫不在乎,一个人是啥样就是啥样,没有考虑太多。几个编辑的台词写得很好,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没有掩饰。激动的时候,嘴上没把门的,但吐露的是最真实的想法,后面还有道歉,但是能起多大的左右就不得而知了。据说王朔的原著比电视剧更加压抑,特意在网上找了出来,看了以后果然如浑身直冒凉气。

  另外,那时的葛优很有型,看惯了葛优后来表现以后,再回头看冬宝,感觉很不一样。而吕丽萍扮演的戈玲,也十分出彩,几乎没有瑕疵。

  《编辑部的故事》影评(十):你好,请问是《人间指南》编辑部吗?

  这是一部1991年的剧,比起《我爱我家》来还要早了两年,可“笑果”却是一点儿也不弱呢。 《编辑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由赵宝刚和金炎联合指导,马未都、王朔、冯小刚担任编剧,全剧共25集,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人间指南》的杂志编辑部里(所以还是想问为什么它不是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

  编辑部里聚集着六位性格各异知识工作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主编老陈,快人快语、疾恶如仇的牛大姐,胆小怕事,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懦弱的一面的老刘,善于接受新事物、聪明圆滑、带着点市井江湖的习气的余德利,想法前卫、正直善良的李冬宝,冬宝啊总想和机敏美丽的女同事戈玲处处对象,无奈戈玲心高气傲,对待貌不惊人的冬宝不冷不热,若即若离。 因工作关系,编辑部的同仁经常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光怪陆离,三教九流,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百态在小小的编辑部内一一呈现……

  《编辑部》这部剧很老了,但是其中很多的故事所对的点却不过时,“笑果”也很不错,哪怕到了今天回过头来再看,也是能被逗笑的。

  印象里还记得两个故事,一个张国立,一个梁冠华。

张国立,饰演失意男青年、疑似同性恋者赵永刚,那一集可能是冬宝最难受的一集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