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爱》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最后的爱》是一部由藤田明二执导,田村正和 / 伊東美咲 / 森迫永依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爱》观后感(一):最后的爱,最初的爱
我以为会那样一直固守自封下去的,对于你的记忆同时深刻的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我独自走过的那些黑夜,和周围一切的隔绝,一个是你带来的光芒与温煦。
昨晚,看这一幕戏,伤痛都如此平铺直叙,田村sama魅力依旧,王子的鬓角,深切的眼神,劫后余生般淡然深厚的微笑,他说因为我一直活的游刃有余。
被宽慰,因为我看到了自己走过的薄薄的生命还有许多希望有迹可循,因为我还不能在痛彻中自救脱身,这样我就还有接近幸福的道路可以去追寻。因为我还那么的不好,所以就存在好起来的可能性。
这不是出彩的电影,也许也没有过多特别之处,但它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我迷茫了出口的时候,来到我面前。
爱之教育一课,让我也想到《嫌疑人X的献身》,那里的爱如此压抑和悲绝,但和这里的恬淡静谧一道让我深深的动容震颤。
教堂里,小结的每一个疑问和想法,就是我自己心里难以越过的渊。
“既然要爱就得爱上一个可以结婚的,疼爱我的,能做个好父亲的男人。”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就是这个一直封闭的自己,也固执的钻入这样一条直线里去,谈恋爱,要么是浪费时间,要么就是修成正果。
因为我也从来没有爱过,所以无法比对和判断,却毫不转弯,不留余地的奔跑,想要不被打扰的冲向终点,经营自己的幻想,这起码是存在可以为之努力的前景。
“年轻的时候和她相遇,我曾以为那是我幸福的开端,也曾觉得幸福会持续到永远。可事与愿违。感觉到幸福的时刻,就是和爱的人一起相处的瞬间,这就是全部。”已到中年的田村用他那独特的嗓音低沉的如是说。
一起相处的瞬间,在这里我就知道我被击中了,我所惶然的一切我所背负的一切我所犹疑的一切,其解脱之法昭然若揭。
因为一直思考着这件事,于是反而被这件事而蒙蔽了双眼,阻断了去路。
我们总在追索,那样充满慈悲与宽宏的爱,纯粹而深切的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明白的,就是只有你自己去这样爱,才能完成这份对爱的渴求。对,只有自己这样去爱,没有期待的,自己这样去爱。
于是薇依轻轻的笑了,当我开始这样意识的时候,她在我内心开出了笑容。
从前几晚到现在,我都哭了。我试着面对自己,然后才能面对你。你遇到我之后的这三年,你所做的一切,你真诚用心的所有,我怎么可以去否定。
一起相处的瞬间,就是这样的瞬间,你说长期是短暂的累积。我知道自己追逐的是什么,不应是对象物,而是爱本身,你应该这样去做,爱所需要承受的就是爱的时候别无他法。
将来有可能更换了对象物,也应该这样去爱,这不就是最初我所认定的么?
于是,我找到了答案,爱守护的,是你的现在,爱要创造的,是你的未来,而爱同样,要宽慰的,是一个人哪怕深渊一样的过往。
所以,即便走到了最后,也并无所畏惧,最初的那颗要传达这一切的真心正与我微笑相见。
又及: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在看这部恬静的电影时不得不为之恻然,深深的敲打我的心。想要写下些什么的时候,想要表达爱的时候,却发现还是只能用笨拙而平凡的语言。我想我是明白你的。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电影里,一个人死于秋光之静美。
《最后的爱》观后感(二):真爱伴你走
田村sama复出之作,很多人说他演得不认真。但是我觉得,恰恰不是过于随意,而是变现出了历尽世事的中年男人对感情的洒脱。正是这种张弛有度,才是比较符合现实。如果还像热情青年搬执著和投入,那就要闹笑话了。。。
记得在教堂内的一段对话.
“浪费时间。
“会抑郁不安才算安上一个人阿,恋爱也是需要勇气的。”
田村用长者的身份,以他的人生经验,告诉女主角与我们要的什么样的爱。但是并不是权威的口吻,而是真情分享的吐露。
活在未来和活在过去的两个人在当下相遇,注定了不同凡响。最后觉得导演刻画的死亡唯美而深省,甚至是令人恐惧,田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世界这么的生机盎然,而我却要离开了。当然伊东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最后的爱》观后感(三):无法控制爱上谁
在爱恨面前,似乎也是一样
伊东怎么就喜欢上了田村呢,好像很没理由,又好像理由充分,总之就是喜欢上了,而老人家患上癌症,这爱就要了命了。爱是这样一种东西,发生也许不需要理由,可要继续却需要理由,通常那个理由是“有未来”;然而爱这样一种东西,不管是要发生,要继续,还是要消失,都是不受我们自己控制的,这才是真正要命的(或者埋下了各种方式要命的种子)。想起BL里面denise爱上daniel,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会爱上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人,会爱上明知道永远不可能爱你的人,会爱上或许会爱你那么一会儿但最终会离开你的人,会爱上一定会伤害你至深的人,若你是明智的,你应不会爱上,你确实是明智的,可爱情,那丰富真的是另一个领域的事情,与理性毫无关系。
一小时十三分三十三秒处,田村(貌似)拒绝伊东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恋爱的的是性命,结婚赌的是幸福”,其实没懂,但很有意思很值得玩味的样子。说实话,对田村正和并不感冒,但比较佩服的是,在任何一部剧里面都是那个样子,真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从跟松隆子的亲自恋人,到跟黑木瞳的夫妇,加上这部最后的爱,都这个样。看着也就习惯了。完全是为伊东美咲找来这片子,基本符合预期,这样一个既不那种美女美女又不用那么气质美女,也不大红大紫的美女,感觉很对。
-------
有些计划太完美,以至于无力去实现,想要放弃的念头像毒液一样又渗出来,侵蚀全身。。
《最后的爱》观后感(四):源于最后的爱
原以为自己不会再看电影了,但那一刻看到片名时还是想着看看,想着是不是又是老套的爱情剧。一开场是阿川很陶醉的吹萨克斯,说是自己的生日,妻子带着女儿坐在台下微笑,尔后阿川一脸的惊讶,满地散落的玫瑰花瓣,友美还是走了,佐和很坚强的站在一边,想起了自己当时的举动,脑子里除了付出就不想所谓的死亡,当今天开始回忆过去时觉得也许就会失去了,那自己大概就走不到现在这样了吧 。小结对大树说:觉得自己要实现梦想了。……说你永远也不离开我….那一刻小结的脸带着微笑,想着这个男人会跟自己结婚,爱自己一辈子吧。我们对爱的不确定,希望可以有个港湾好好地靠着,孤独的家伙会这样想吧,起码我是。我捧着一杯热茶静静地往下看,因为阿川的那一声呵呵,像极了电话中他的笑声,我想起了小米总是在想小南的时候打电话给阿弟,听到他那声喂……喂之后挂掉电话。
然后开始所谓剧情里的偶遇,两人都要去纽约。阿川在车上告诉女儿自己要去纽约,佐和看着窗外喃喃自语:又丢下我一个人…….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让大人担心。
终于看到了两人在飞机上偶遇,然后言语充斥着火药味,飞机一路飞向纽约。两人的再次遇见是在纽约的一个郊外,(纽约大桥?不知道)阿川带着小结去了一个教堂,他说:“有上千的夫妇在这里宣誓要永远相守,不过不知道有多少最终如愿的呢?”嗯,我想和我的格调一路走下去,直到我九十岁,他一百岁,还可以一起散步,相互搀扶着。小结说的话让我纠结了,因为我也对自己没信心,我也想着要爱一个全心全意对我的人,一起走到人生的尽头,一生只需要一份爱就够了。小结说完谢谢后讲的那句话又让我折腾了:“从来没有人听我说这些的,感觉你就像父亲一样......”曾经你给我的也是这样的感觉,格调,我还能这样在心里叫着你多久,明天你会走吧,那个说会陪我一辈子的人说的话不算数吧,如果爱的话就可以一辈子了,如果当时你问我喜不喜欢你,我勇敢地说喜欢而不是所谓的打哈哈,说也许可能或者maybe之类的假设字眼时,我们就可以走下去了是么?我不相信网络,当时……我也怕一说出口你就转身离开。
大树终于说出口了,“为什么,有什么你不满意的?”你早该知道结果会这样,如果爱情里看到的只有自己,只为自己想的话。结不了婚…… 痛苦的想死……又是阿川救了,为什么不是那个一直守在身边的河岛呢。阿川带着小结到了他从前工作的酒吧,然后看到他很陶醉滴吹着萨克斯,却突然停住头也不会滴走出了酒吧。然后说起了五年前……
那个旅行社的老板出场了,“还记得吗?你曾经对我说过:她不是喜欢我,而是迷上了我这个吹萨克斯的男人。可是现在那个男人跑哪去了,你叫友美在天国里要守护谁?她才是最希望你重拾萨克斯的人。”我也放弃了我的文字,因为再也写不出可以温暖他的片段,我最爱的格调。我们都有阴影……
“别提了,年轻的时候和她相遇的时候……我曾以为那是我的幸福,也曾觉得幸福会持续到永远……可事与愿违啊,感觉到幸福的时刻,就是和爱的人在一起相处的瞬间,这就是全部…...可我却没意识到,以为只要在一起什么都无所谓…...把友美抛到一边……”爱情真的不是只有爱才够,我承认了,我不可能远距离地爱着远方的你,我不想这一切只是一场柏拉图的爱恋,我不想这是我一个人的幻想,我不想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我真的很想和你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逛街,一起开心地笑,我想要每天都看到你的样子,不管工作,生活,睡觉的样子,我不想守在这所谓的两端,靠着一条网线说着对你的眷恋,说着我想你之类的话语,……
“你的太太得的是癌症,已经到晚期了……你一直在他身边,怎么会一无所知?”五年前医生说的,五年后他一个人很忧郁地对着海浪吹萨克斯,夕阳斜照着海面,孤独地靠着集装箱吹奏萨克斯,给天堂的友美听么? 悲伤地哭泣,一个人……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了,但还是很乐观地对待,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也许走到尽头什么都不怕了,除了最在乎的亲人。
小结很认真地寻找佐和丢失的小狗,她理解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但爸爸却要努力工作时的乖,知道那只小狗对她而言是除了爸爸另外的亲人。那一刻阿川该是感动了吧。小汪很奇迹地出现了.....虽然又觉得太巧。只有在共鸣的时候人才会特别的感悟吧,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的离去,我记得她很努力地为着我和哥哥在外面奔波,可是我没有佐和的听话,懂事。一开始是哭闹,演化成后来的不理不睬,即使担心也是远远的看,有次妈妈说:“我生病躺床上那么久,你都不关心一下我吗?”我没有说话,她不知道我背着书包站在房门口远远地看着她,想着应该会记得吃饭,爸爸应该会好好照顾妈妈的之类的想法吧。我宁愿让所有的人觉得我不孝顺也不要让他们感动。可是后来妈妈还是被感动了,被我那一刻的冷静,不说任何言语的照顾感动了,也许她会也明白所谓的血浓于水是表现在行动而不是言语。从那以后她总是会宽容地对我说话,用着商量的语气。懂事了吧;那一天没有穿鞋奔跑在马路上叫车的我应该长大了。其实那一刻的我是慌张的,我只记得要送您去急诊室,不记得打电话,不记得紧急止血之类的方法,害你流了那么多的血,虚脱到面色苍白躺在手术台上却还是跟我说没关系……
小结问阿川,自己27岁,如果他37岁会不会有可能。河岛又出现了,好巧。阿川很冷静的说,她是大人了,知道自己在作什么。用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圆滑地回答了小结的喜欢,也避开了河岛的追问。这是一个生活的游刃有余的人的本能吧。
“佐和,爸爸下个月又要去纽约。”
“ 嗯?”
“然后参加比赛,不会来了,可能回不来了。……,爸爸真自私,任性的又想要做爵士乐。你不会原谅我吧,但是,佐和总有一天……等你再长大一点,再过十年,也许就可以理解我了。”我不知道那一刻佐和是不是知道了爸爸的癌症的事实,但想也许她明白爸爸的追求,她真的很乖,比我乖多了。但小结知道了,知道了他得癌症的事实,抽泣着说:“请让我照顾佐和。”说了两次的拜托,阿川终于流出泪说谢谢。
机场,彼此说感谢,说不是对方就走不出来,坚持不了自己的理想。最后阿川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入口。小结说话的时候阿川一直避免着看小结,那一刻应该是怕自己会怎么样吧,我自作聪明的以为。
佐和对小结说:“姐姐如果不去的话,可能就再也听不到爸爸吹萨克斯了。”
“那,姐姐也只能在外面听,不能见你爸爸了。”被拒绝的我们还能怎么样,能远远的见到他活生生地存在自己的视线里就够了,很戏剧地阿川承认了自己的感情,追着出来,还很有勇气地说:“那天晚上,圣诞节的晚上,我发现我爱上你了。但是这份爱马上就要结束了。”
小结抱着阿川说:“不用说了,已经够了,够了……”只要证明自己的爱一样的存在不就够了么,我一直都想证明这一切不是只有我的坚持。
我终于很有勇气地给格调打了一大堆的话语,好多的文字,我不管他看到后是不是头疼地关掉QQ,我也不管明天还能不能跟你说晚安,因为我不想再因为我对你感情而让你觉得欠了我,喜欢上你不是我的错,我不想你要承受着我的爱一辈子。
我想过等到我活到八十岁时还可以牵着你的手一起看夕阳,一起散步,会有多温馨……我也想过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好好的对你;,或者下辈子早些认识你,早些同你一起走过人生一段路……看到这些你也会觉得我很天真吧。
我没经过的人生,你的看淡人生。我们不可能吧,我从发现自己的爱开始都觉得是结束,我纠结了很久。还好我起码说出口了,这样不会遗憾了,射手的个性当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即使所有的人跳出来对你说你错了……
现在的我总是担心你工作太忙搞得太累,,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
总是怕你会生气所以不敢跟你随便开玩笑;
我很想告诉你,那天运动会开幕式的早上我看到的蓝天,被遗忘很久的蓝天,我也很想告诉你,当我走过那条上坡路时,头顶上很高的地方的那棵香樟树上跳舞的麻雀,然后掉下的很坚实的果实,我害怕它们会打到我的头,所以小心翼翼地前进,等过了香樟树的范围时看到的天空,然后很开心的笑。可是我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的单恋,我怕你一生气就转身离开,顾忌的只是你的离开,我一直都不舍得身边的人离开,我太自私,对吧。
我也想告诉你,那条一眼看中的项链,老大说找不到衣服来搭配,我遮着脸对她说的一些话。
可是这些我都没办法告诉你,却只能跟你说晚安,尔后越来越远的感觉,这样你说的时间就成为了结束的字眼。
我想起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对所谓生命之轻的解释,“在古希腊的传说中女人都向往承受一个男人的重量,那重量便是爱,可爱的重量却不是简单的负荷,每个人又都希望能轻松的承受爱的质量,可那对于重量的失去又让人觉得轻浮的似乎离开大地.那么我们到底是去承受还是去放弃,是选择重还是轻,这样艰难的选择便是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知道我可以,我在慢慢地学会不对你说晚安,不再去寻找你生活的蛛丝马迹。
可是你可以吗?那个说着当然在乎我,却又马上投入工作的你应该也可以承受得起吧。
安寂
2007-11-24
《最后的爱》观后感(五):优雅男子
《Last Love》完全是冲着田村正和而看的,因为看了古畑任三郎的关系。不过,又或许正因刚看完古畑任三郎,田村先生独特的讲话方式和举手投足在我眼里怎么看都甩不掉那位经典刑事的影子(连造型都差不多,难道是故意的?)。太过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代表性角色十多年之久,对于一位演员来说,肯定未必全是好事。
然而,田村正和仍然是这部在剧情上无甚建树的影片中,唯一的魅力所在。优雅的吹奏忧郁而内敛的萨克斯风,沉静而沧桑的表面下隐藏了如海浪般暗涌的情感,不着痕迹的诠释着内心痛苦的部分。看着他并不高大的哭泣背影,便知老男人的哭泣和老绅士的哭泣果然是质的不同。
爵士乐之于剧本身,更多是噱头,却仍然值得一听。纽约的景色,也比想象中漂亮许多。以日影的一贯功力,恐怕就算来Edmonton,也能拍出城市的活气来。
《最后的爱》观后感(六):这份爱是短暂的,更是美的...
我总是喜欢在深夜看电影的,尤其是这种题材的电影。找到这部片子是因为刚刚看了日语老师推荐的<电车男>,蛮喜欢Misaki这种,有成熟韵味,但又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女生。碰巧又在某论坛上看到有她的新品,男主角也是很有名气的,便下载了。
说心里话,这种题材的片子真的算是漫山遍野了,不过有Jazz和N.Y.C.的衬托而显得不那么俗气。偶遇,又偶遇,再偶遇,谈心...情节的发展无不在自己的预料中,几乎没有任何意外,意外的是对电影比较苛刻的自己依然能看得下去。我想,她就是在他用心去演奏的时候爱上他的吧。一部爱情片,没有吻,没有太多身体上的接触,只有结尾前一个深深的拥抱,以及默默的,甜蜜的偎依,即使知道马上就要失去了,嘴角仍然挂着幸福的微笑,直到他离开的那一刻。片子不短,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情节上没有任何值得回味的东西,只有那份爱...
导演很给面子,没有把最后那伤心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但闭上眼,已经看到了她走出商店,看到对面椅子上一动不动的他,礼物从手中掉落,爱的泪水夺眶而出的样子...
这份爱是短暂的,更是美的...
我哭了,但不是为他们的爱而哭,而是为他和女儿小佐和的爱,这也是这部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
《最后的爱》观后感(七):The Last Love
写于2009-01-13
囤了很久的片,一直不舍得看,很奇怪的感情,明明是田村正和时隔很久后的第一部电影,盼着望着看到了片子,却一直放在电脑的角落里不舍得打开。也许是因为我不想要那种想要却得不到的怅然若失感吧。
繁华的NY街道,黑白背景更衬出金黄色萨克斯的耀眼,男人毫不犹豫的拿起萨克斯风推门而出,画面定格,霓虹的Last Love字样,悠扬的爵士乐,人们的喝彩声,这是个一切看起来都这么美好的开始。那时的阿川明是幸福的,他精湛的萨克斯技艺,台上通力合作的伙伴,超高的人气,还有台下他的妻儿——友美与佐和,他生日这一天一切都是完美的,直到幸福在玫瑰摔落的那一刻和琴声一起戛然而止……
明对友美的愧疚到底是什么?天天在一起却不知道妻子身患癌症,每天沉溺在Jazz中遗忘了妻儿?医生的疑问,妻子弥留时的愿望,明在医院抱着妻子的失声痛哭,如他所说,他的时间冻结在五年前的Birdland里,对妻子的愧疚转化为对萨克斯风的放弃,不再演奏只是为了不再想起妻子倒在自己面前的模样。在明的世界里,感觉到幸福的时刻就是和爱的人一起相处的瞬间,可他再也感受不到了,他尘封了自己的萨克斯风,也尘封了自己的爱。那晚重新在Birdland的舞台上演奏,一首充满了悲伤情绪的短调Begin The Beguine让时光倒转,现实与五年前的场景重合,不愿意看到的最终还是逃避不开,却也是重新开始的引子。就像Cotton Club的玲请明出山所说的一样,他根本放弃不了爵士乐,他演奏的音乐就是证明。重新演奏就意味着重新开始,跳脱出妻子离世的痛苦,离开五年前的Birdland,离开内心隐忍多年的苦痛,这些心结都是因为一个人而打开。
懂音乐的人是能感受到演奏者情感的,玲如此,小结亦如此,第一次听到明的萨克斯风她就感受到了他内心的伤感和悲哀。她希望他可以重新振作再上舞台,我想那是因为小结了解明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家人和萨克斯风——在妻子离去后,为什么还要将另一件重要的东西搁置呢?明动心了,在NY再上舞台的时候,在小结、玲还有老友的劝说下,独自走在街头面露浅笑的明已然决定要重新出山了吧,是出于心中对爵士乐放不下的爱,是对妻子的爱,还有,对小结那未知的感情。
什么时候动的心?两人机缘巧合的重逢,眼中都带着“原来是你”和“又见到你了”的表情,她因为他走出自己闭塞的世界,他因为她决定开始新生活。在佐和生日的那天晚上,俱乐部的橘色灯光配上慵懒的爵士乐曲,暧昧就开始氤氲在两人身边。女孩先恋上了男人,为他的事业为他的女儿付出一切她所能付出的,男人的心动的迟缓而犹豫,他怕女孩的青春浪费在自己身上可惜,而在得知自己罹患胃癌后就更不能爱上她,可是感情是无法被控制的,伏笔早已埋好,只是他自己不想捅破。明直到圣诞夜才真正发觉他的爱,那时的他想要离开东京,他选择不给女儿爱人留下任何痛苦的死去,所以他更是认为自己无力给小结幸福,所以他不要小结来照顾女儿,甚至在道别时都不敢看小结的眼睛。这是他继妻子之后第二次爱上一个人,也是他最后的爱。在NY的公园里他似乎用尽全身最后一丝气力呼喊她的名字,哽咽着说这份爱马上就要结束了的时候,这个说自己一向获得游刃有余的男人脆弱无助的像个孩子,自从妻子死后他就一直活在压抑之中,而就当一缕新的阳光射进心房的时候,他又因为和妻子同样的病要离开人世,对于他来说这该有多么的痛苦,他在外人面前掩饰出来的坚强,在一杯接一杯近乎于自杀的威士忌中显得那么无力。对小结的表白来得似乎太晚了,但只要来了这样一切就是值得的。对于女孩来说,她心疼这个承受了太多的男人,她理解他坚强而又孤单的女儿,她不顾年龄的差别、不要婚姻的保证的想和身边这个瘦削的男人走下去,她等这个男人很久,她懂他的迟疑,所以她选择在慈善音乐会听完他的演奏后泪流满面地离开,其实她的心里一直在等那个男人在身后用力的喊她一声“小结”。这份爱很短吗?她的回答是“已经足够了”,因为那唯一的相拥,因为在大树下的表白。哪怕是不到一天的相互搀扶,走在NY大街上的他们也都是幸福的,望着对面商店里的小结,明坐在长凳上离开了人世,他就这样没有痛苦没有遗憾的、淡然的离开了他的爵士乐,他的女儿,和他最后的爱。
阿川明是幸福的,五年前的妻子友美,与之相依为命的坚强的可爱女儿,理解并关照他的老友,还有他人生最后得到的礼物小结,都支撑着他的生命。没错,命运是很讽刺,让他得了很亡妻同样的病,却让他尝到了最后的爱情,除了妻子之外的另一个女人给的温暖,即使因为癌症晕厥在路边、反胃甚至咳血,有她最后相扶陪伴的路程也是甜蜜的。那首最后的Begin The Beguine,把这段爱情渲染的异常浪漫。
年轻的时候得到觉得无所谓,失去后即使伤心也来不及补救;等岁月流逝,当再次出现值得珍惜的感情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如果时间可以静止,那么请静止在两人并肩坐在大树下的画面,让他们在那里经历春夏秋冬的变幻。
最后的爱,只要有身边的人,哪怕爱恋的时间短暂,只要爱过,就是有意义的。
《最后的爱》观后感(八):某种状态下喜欢的电影
看这部电影时,是刚刚看了古田任三郎深深爱上田村正和sama的时候,从什么时候爱上他的呢,说不清啊,明明在他抓住另一个深爱的唐泽寿明时还对他有所怨恨,哦,大概是那部黑什么博士的SP吧,田村和那个bt的教授老头子,难道我骨子里是一个同人女?向着远方:我不承认~~~~~~~
前面都是胡言乱语,来说说这部电影吧,情节就不说了,综合各种狗血剧情,总的来说和我写的差不多,很多人会问,伊东美咲怎么就爱上他了呢?这个对于我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整部电影中我也深深爱上了他,感觉自己就是伊东美咲吧,看电影所需的带入感100%达到,在电影院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如痴如醉,如泣如诉,基本上让我在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里看周围同龄的男孩子感觉只要两个字“幼稚”,从这一点来说,是一部不适合未婚大龄女看的电影,容易误导审美观,导致人生不幸福。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在深爱田村正和状态下深爱的电影,末尾点题,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