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破坏欲》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破坏欲》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3 03:5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破坏欲》经典影评10篇

  《破坏欲》是一部由Sean Ellis执导,琳娜·海蒂 / 理查德·詹金斯 / Michelle Dunca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恐怖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破坏欲》影评(一):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看片名还以为是多大动静的电影,没想到一个多小时无声无息的过去了,看完一点感觉都木有,真是浪费了这个名字。。。

  片子主要说的是另一个自己镜子里出来,杀掉真人,代替他(她)活下去。

  比较扯的是,女主一直以为自己的男朋友不是真的男朋友塑造了一个被害者的形象,片尾,女主才是那个替身,这替身也忒入戏了吧,竟然觉得自己还真是真人,还一直穷追不舍调查真相结果知道了真相之后冷静处理尸体,还是照样工作生活

  不懂的是,四个人都被杀掉了,为什么独独留下了弟弟没有被杀?莫非是他不照镜子的缘故?而且为什么是他们这一家人呢?

  片头和片尾都提到,心脏长在右边的人,后来才明白,镜子照出来的都是反的,所以镜中人的心脏都是长在右边的。心脏长在右边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镜中人越来越多。

  也许某一天,你就会遇到你的镜中人。注意安全哦。

  《破坏欲》影评(二):疯癫的镜子

  本来我没打算评论,自己文笔不好,但是看了几位的讨论后我坐不住了。有些分析简直太那个了。先说说我对剧情的理解

  女主角一家五口在一起吃饭时,镜子突然破碎,国外好像迷信这个是不祥之兆,一家子嘻嘻哈哈也就没当回事。之后女主角多了个复制人,女主角开始浑然不知,后来在街上亲眼看到了,还尾随了一下……恍惚中女主角出了车祸,丧失部分记忆。出院后女主角意识男友变成了另一个人,她隐约觉得男友要对她不利——但是,一起睡了一夜也并没发生什么不测(有点可疑哦)。好了直接跳到杀人部分,也就是复制人之谜的解密部分。美丽弟妹刚勾起部分男观众的情欲就被自己的复制人一镜穿喉了,之后复制人收拾起作案现场。原来复制人是想取代正版,过上幸福的生活。随后女主角也在男友家阁楼发现男友的尸体。紧接着父亲也遇害了。女主角再打给弟弟,事情都急到这份上了,女主角也不要求见面,啥事都在电话里说,我都替她急死了,当然这也是编剧故意为之。弟弟告诉她,你车祸前跟踪而至的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家啊。女主角开始胃疼,跑去自己家发现了自己的尸体,凶杀的记忆被激活,女主角痛哭流涕,原来我是个杀人犯!……悲痛与自责很快就平复了,毕竟复制人也是人,一山不容二虎(有点强盗逻辑),自己还是好好活下去吧,还能救死扶伤呢。女主角的傻弟弟在镜头之外也意识到了真相,跑来找姐姐。姐姐也坦白:我不瞒你了弟弟,我就一副半死不活的脸给你看,你能跑出我的手掌心不。弟弟跑。

  片子自始至终其实是有两位女主角,大约是两人街上相遇那里为分界,之前女主角为正版人,之后女主角无缝过渡到了复制人,谁要说我当时就看出来换人了,那他就是吹牛逼

  复制人怎么产生的?纯超自然力量,这是一部鬼片。车祸后女主角脑海里有一个画面:家人坐在餐桌边,都阴沉着脸,很恐怖的表情。那些应该就是复制人。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科学和谐啊。科学的解释是,他们一家子都是人格分裂,镜子一碎,他们心理暗示都很强烈,导致他们全都变成了另外一重人格。根本就没死过人,你不要从这渲染恐怖气氛宣传血腥暴力了!呸CCAV没一个好东西

  那最后女主角的心脏怎么跑右边去了。我不信她作为一个专门拍片子的女医生竟然不知道自己心脏一直不正常。而且弟妹照镜子时,镜头告诉我们,在镜子背面有个自由活动小妹妹,难道这也是弟妹的主观幻觉?一边照镜子还得一边吓唬自己玩,真不省心

  对了我们从小都知道举一反三好习惯,有些朋友又开始琢磨了,女主角其实不只两个,其实她被复制了两次,一共三个女主角。然后再算上她爸她弟她男友她弟妹,哎呀手指头不够用了。我觉得也有道理,但我这人不相信自己的狗记性(咱也确实没老惦记着别人的伤疤),于是打开电影重看了几眼,我可以告诉大家,女主角已经不咳嗽了!而且她的伤疤自始至终一直在左边,根据镜面对称原理,复制一次,左边的伤疤就会跑到右边去。伤疤位置压根没变过,我放心了,不吓唬自己了。

  说实话,我看到某些网友言之凿凿、而我看片时丝毫没意识到的分析,心里着实一惊,感觉自己怎么这么废柴。但是细想下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禁想起一个《柯南》最终结局:一切都是柯南的幻觉,柯南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里,YY着自己的名侦探梦。

  有人说你这创意好,小孩看不懂,太成人了。窃以为,他那就是放屁,拿着YY当本事。YY的故事不是谁都能讲的,讲好了那是大师,比如某大师(坚决反对剧透),他的某部电影我仅能看懂主要剧情就很享受了,真实幻想融合扑朔迷离,而又合情合理!以我的水平就不探究电影细节了。

  我知道大家看电影都很多,片子看多了都精了,希望可以挖掘出深层次的东西,这样咱也算没白看电影,能看出学问来,寓教于乐多好。

  但我觉得看电影时想像力不要过于丰富,不要琢磨电影里根本没有的意思。就好像某个作家的文章被某小学试卷拿去做分析,问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作家说我都不知道我要表达的是卷子上写的那个思想!

  说到底就一个意思,是应该接受电影里明白儿告诉你的,还是采纳自己发散思维产生的智慧结晶谢谢。(注:本人绝没有暗示说某些观众存在精神问题的意思。本文解释权归自己所有,水平低,不排除语意不明字句脾气差,如有不敬,望海涵。有的观众朋友的意见真的是和我的背道而驰,我不得不去推翻,对事不对人,你就当我是个不得不找你茬的复制人吧。大不了您别看《动物世界》了。)

  《破坏欲》影评(三):今天妳 ‘卡普格拉綜合癥’了嗎

  首先聲明一點:這個電影不應該叫這個名字。有誤導的嫌疑

  主體色調非常昏暗,女主家裡的床單枕頭是灰的、她打著黑色的傘,穿著黑色的大衣,走在街上。天下著雨一切都是灰色的。

  她去取車,別人問她是綠色的沃爾沃嗎?她說“是紅色的吉普”

  女主是放射科醫生,這天突然出現一位奇怪病人病人的右心位異常。

  女主的同事看到了女主走出去了,但是女主說她哪都沒去。之後女主自己看到了自己。我就以為這片子是講人格分裂的。直到全片第一個转折點:女主弟弟的女友殺死了自己、這哪是什麽人格分裂啊.....於是提著眼皮抖擻精神接著看(前邊劇情很拖…………拖…………)。

  看的過程中前半個小時說實話完全沒有看懂,就知道女主像丟了貓一樣東走西竄。差點沒堅持下去。從40分鐘左右的時候我開始覺得這片子很嚇人、雖然我想用各種懸疑片的套路往上套....但是眼看著片子還有十分鐘就完了,結局是什麽?

  很在意的一個地方女主打電話給老爸說自己男盆友挂了,老爸讓她靜下來安靜,這時候老爸後邊出現了自己的複製品……之後就是女主在自己家裡透過窗戶看到老爸在樓下等她,倆人對視面無表情。她明白了,她們是一路貨。

  尾聲,女主和同事看著X光片。同事問“又一位右心位相反的病例嗎?”女主看了他一眼說:“是”。

  這部電視應該是部恐怖片,沒有鬼、沒有血腥、沒有一驚一乍、它只是心底深处的恐怖而已。

  注:‘卡普格拉綜合癥’是片中其他大夫以為女主所患的病癥名

  《破坏欲》影评(四):鬼吓鬼也會吓死鬼

  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一边看片子一边罵它是爛片一边還是堅持看下去看到結束。能夠令我堅持看到底的片子,基本上我都不好意思說它是爛片,多少能有點友情分吧?看完去豆瓣上研究了一下,越發不舍得列它入爛片了。

  這部電影,簡單概括:就是每個人在鏡子里都有一個跟她一樣一樣的鏡中人,鏡子一破就跳出來,杀死真身取而代之。鏡中人吉娜經撞車后丧失了部分記憶,忘了自己是鏡中人身份而覺得受迷惑迫害去追查真相,結果真相吓了她自己一大跳:──她就是《木偶奇遇記》里的皮諾曹,是《人工智能》(AI)里的大衛,她不是真身人!類同《不速之嚇》(The Others)的結束,鬼覺得遇到鬼,吓得要命,卻發現原來自己就是鬼。人吓人會吓死人,鬼吓鬼也會吓死鬼。

  導演Sean Ellis談此片創作意圖是這樣的

  It's just the idea that somebody that you know or love has changed. Have they changed...or have they really changed? It's like, "I don't even know you anymore." People say that, but what if that person you know isn't really that person anymore? Does the same job, looks the same way, lives in the same house but i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person. I thought that was an interesting concept for a movie. People say, "Oh, I saw someone that looks exactly like you." But, what if you actually saw yourself? I thought that was a spooky idea and played it around that.

  導演的想法奇妙,但大佬你拍也不能拍得這么莫名其妙啊!一個人不是他本身,被某個人(某種生物、靈異)附體或取而代之,可以有N多種合理的說法,比如外星人抢占了人的身體,我看過一部電影(忘了片名,好像不是《异种》Species II),說太空船出了一點小状态,回來后,妻子發現他宇航員的丈夫不是本來的丈夫;還有中國的《畫皮》,也是很合理的一種解釋,鬼披人皮;或者老土一點的:人格分裂;或者科幻一點的:人造人;或者玄一點的:多重並行世界論……總比鏡子碎了跳出一個鏡中人來得站得住腳吧?

  就算接受鏡中人占領地球人的诡异說法,有一點,不知道怎么解釋:鏡中人理論上好像繼承了真身人的記憶和技能,所以可以替代真身人繼續當外交官(女主角吉娜的父親)、醫生(吉娜她自己)、建築師(吉娜的男朋友)……,而情感上很酷、沒人性。但是撞車后的鏡中人吉娜,卻能指出鏡中人男朋友不是男朋友真身,這需要人性才能覺察出對方沒人性。不知道這是導演沒編好的破綻呢,還是蠻有意思的一筆:鏡中人撞車后的軟弱(或叫變異),出現人性化一面,雖然了解真相后她回歸她的級階队伍去,扔掉暴露出她是鏡中人的證据,──心脏在右边的X光片,橫眉冷對弟弟真身人並將他吓跑。

  電影里提到心脏在右边的人越來越多,說明鏡中人越來越多地占据真身人。敲打到這里,我露出诡异的笑,……摸了摸右胸強有力心跳……。

  (還往下看?還沒吓死你們?……)

  題外話:演吉娜的Lena Headey,早在我看《300》時就點評過她又老又丑,以為那是偶爾沒拍漂亮。這部The Brøken里,說她芳齡28,我看著電影,想她這樣子,說28x2也有人相信。今天八卦一下她的年齡,35岁,其實也不算老啊,怎么這樣老態呢?唉!

  =================================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破坏欲》影评(五):百度吧里找到的影评,很棒!!!为什么人哪一家人会分裂,而只有弟弟没有被杀死,下面给出答案

  影片的开始,女主角Gina在灰暗的伦敦阴雨之中,穿着深色的风衣,走进她工作的医院放射科。早上有一例病患的X光片引起了Gina和她的同事的注意,X光片上的内脏正常人内脏的排列是呈镜像的,这样的镜像人,每十万人里才会有一个。

  Gina的父亲John再过两周就要退休了,情绪一直很低落,今天是他的生日,Gina和她的弟弟Daniel携各自的恋人,为老爷子办了一场生日惊喜派对。虽然刚开始把毫无准备的John吓了一跳,但大家还是很高兴地共享了晚餐,直到餐厅里一直映射着他们的欢快聚会的镜子,毫无预兆地突然崩裂。

  Gina和她的恋人Stefan正在通往结婚的道路上探索,Gina有时会住进Stefan的公寓,而自己的家却很少回去。镜子崩裂的那晚,Gina在自己家里休息。翌日清晨,洗漱完毕,Gina依旧穿上了自己深色的风衣,驾驶她父亲给她买的深红色吉普去上班。就在她离开公寓的那一刻,Gina家浴室里的镜子也突然崩裂了,一只穿着黑色高跟鞋的脚,缓缓地踩上一地碎片。

  放射科里,Gina坐在桌前研究病例,一个身影忽然从窗前掠过,待她抬起头来,却未发现任何人。

  从走廊走回到放射科的Gina,发现自己的桌脚边倒卧着一只刚被喝干的咖啡杯,而喝咖啡的人却不见踪影。此时,同事从外面进来,笑问她是不是忘了带什么东西?在Gina一脸的莫名其妙下,同事解释说,刚刚明明看见Gina开着她的深红色吉普出去了,事情似乎十分蹊跷。

  Gina跑出医院给家人打电话,却猛地看见马路的那头开来一辆深红色吉普,而坐在车里的,赫然就是穿着深色风衣的自己。她一路尾随这辆车,来到一处公寓楼,Pembridge House。在楼上的公寓里,她看见衣柜上有个相框,里面正是Gina和她的父亲John的合影。

  深红色的吉普从Pembridge House的公寓停车场急速驶出,开车的Gina手握着皱成一团的父女合影,惊魂未定。后视镜里人影一晃,Gina一分神便于迎面而来的车狠狠撞上。

  车祸后,Gina失去了部分记忆,好在除了一些震荡和擦伤,没有什么更大的损伤。住了几天院后,Stefan从医院把她接回了他的家。然而,生活并没有回归正轨,渐渐恢复的Gina开始噩梦连连,Stefan变得冷漠而不近人情,让她觉得自己的未婚夫其实是一个顶着Stefan相貌的陌生人。加上她车祸前的记忆已经支离破碎,强行拼凑却只能给Gina带来十分令人惊惧的片断。医生们说这是车祸后的心理创伤给Gina带来的错觉,并为她安排了辅导,可惜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Gina的父亲John正为不久后的退休做准备,秘书却在此时来问他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不适,并告诉他中午的时候在路边见到过他,与他打招呼却没有得到回应。John奇怪地解释道自己一整天都在办公室里,不可能出现在路边,秘书狐疑地离去了。

  John临下班之前,发现厕所里的镜子碎裂了一地,询问保洁员是何人所为,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Gina的弟弟Daniel和他的女朋友Kate也快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人搬到了一起住,平日里Kate总会早些到家。在John为镜子的碎裂感到困惑的时候,Kate正在家里的浴室洗澡。她隐约听见客厅里有些动静,叫了一声Daniel的名字却没有得到回应。她关掉水龙头,想出去一探究竟,一个女人的手,趁Kate把头探出浴帐的那一霎那伸进了Kate骇然张大的嘴里,手的主人居然是另一个Kate。

  Gina也在Stefan的浴室里洗澡,天花板上的漏水让Gina感到烦躁,Stefan保证再三的修缮工作一拖再拖,终于使得她忍不住自己去阁楼察看。然而,在阴暗的阁楼上,Gina没有发现漏水的原因,却看见了一具Stefan的尸体。她惊恐万状地逃下楼梯,打电话给父亲,John催促女儿赶紧离开公寓,他会去找她,却不知道,那个John的秘书在午间路边见过的另一个John,已经悄悄地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Gina挂断电话,冷漠的Stefan已经发现了她,一路追击。Gina从浴室的窗户逃到街上的电话亭里,打电话警告Daniel自己的未婚夫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个人了,而她也确信这世上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子正在追杀自己。当她提及尾随那个女子去过的那个Pembridge House公寓楼,Daniel迟疑道:“可是,Gina,那里不是你自己的家吗?”

  Daniel接完姐姐的电话,十分不解。Kate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热情地来迎接回家的自己,跨过客厅里的镜子碎片,Daniel发现Kate正在浴室里擦拭地上的血迹,对待自己也十分漠然,心里发悚。

  Gina再次来到Pembridge House,强装镇定地从门卫那里得到了一把钥匙,回到了她车祸之前去过的那个公寓。旧地重游,失去的记忆开始慢慢恢复。碎裂的花瓶,墙上的血手印,剥离的门框,无一不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争斗。

  Gina顺着一系列线索,在浴室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的尸体。她终于回忆起一切,她才是另一个Gina,在那场派对的第二天,从Gina的浴室里破镜而生,跟随她去到医院,可Gina中途离开医院回家,又把她引到了Pembridge House。新Gina终于在那里谋杀了旧Gina,却在取其代之回医院的途中遭遇了车祸,失去了记忆。而遭遇车祸的原因,却是因为新Gina在吉普车的后视镜里,看见了另一个新Gina虎视眈眈的眼神。

  于是一切真相大白了,新的John代替接过新Gina电话的那个,出现在了她家楼下,两个杀过自己的怪物在冷漠的对望中,露出了相互理解的眼神。

  过了些日子,Gina车祸的X光片被她默然地扔进了垃圾筒,在那张片子上,赫然又是一个镜像人的内脏构造。满怀心事前来医院的Daniel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在新的姐姐镇定而疏离的目光中,恐惧而悲愤地扭头逃开。

  最后的一幕中,Gina坐着她的深红色吉普,在光明和黑暗交织的道路上一路飞驰,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

  这实在不能算是一部恐怖片,至少不是我定义中的恐怖片,没有飘来飘去的鬼,巨大的蟒蛇,和四处飞溅的血迹,所以我说它是惊悚片,但是细想下去,除了画面和音乐,以及它的隐喻手法,《破坏欲》其实只能说是一部生活片。这样一来,便还似乎蛮对我的胃口的了。

  四起“谋杀案”,四个“受害者”,四个“凶手”。不难发现它们中的共通点:每一个“受害者”都处在人生中的岔路口,每一起“凶案”都发生在他们在镜子前审视自己以后,每一个“凶手”都保留着“受害者”的一部分。

  John曾经是美国驻伦敦大使馆的高官,可是他老了很快就要退休;Stefan和Gina就要正式结束未婚生活,为跨入深不可测的围城做准备;Kate虽然年轻活泼,却对于Daniel将来的生活有潜在的忧虑。只有Daniel,天真烂漫,童心未泯。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而改变,当然,表面上来说,转变的过程不会犹如“谋杀”那样血肉横飞,但心理上的纠葛和矛盾的惨烈程度,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当自己被自己说服的时候,旧时的你便已经被“谋杀”了。

  Gina驾车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替中一路前行,一次次的被更替,这条路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走的呢。工作、感情、挫折、成功,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在经历着自我的改变。

  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说着大家爱听的,“你还是老样子,一点儿都没变。”

  真的吗?

  《破坏欲》影评(六):失望

  ean Ellis的新片真让人失望......

  他的《超市夜未眠》(cash back),是一部让我很感动的片子。

  清新的小男生情怀,淡淡的美术气质,轻松的英伦调侃,还有触不可及的浪漫以及对于时间和自我的思索。那部片子赚了我许多眼泪,算是我前两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今年冬天的时候就听说了新片The broken,中文译为《破坏欲》,海报很漂亮,预告片也还不错,于是翘首期盼了半年。

  前些天,终于看了,却失望得欲哭无泪。

  那些敏感和幻想都被灰灰的调子和缓慢的节奏取代了,平淡的故事中还有许多漏洞。

  故事很简单,用关键词概括一下,就是分身、镜子、车祸还有谋杀。

  女主角出了车祸之后,发现周围的人不正常,其实他们都是分身。分身从镜子里跳入真实世界,他们残忍地杀死了本人,取代他们。女主角在惊恐中,搜寻自己在车祸中遗失的记忆,最后竟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分身。

  就这么简单,类似的故事在许多电影中都有体现:

  希区柯克的《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大卫.柯南博格的《双生兄弟》(Dead Ringers)

  史丹利·库布力克的《闪灵》(The Shining)、《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

  克里斯多夫·奇士劳斯基的《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布莱恩·狄·帕玛的《替身》(Body Double)、《蛇眼》(Snake Eyes)

  史蒂芬·索德柏的《索拉力星》(Solaris)

  大卫·林奇的《穆赫蘭大道》(Mulholland Dr.)

  黑泽清的《分身奇谈》(或《自视性幻觉》)(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艾維·奈許的《生魂》(Doppelganger: The Evil Within)

  柴田一成导演、清水崇监制的《鏡中幽靈》(もうひとりいる)

  林愛華的《安娜、安娜》(Anna & Anna)

  光是维基百科上列出的就有这么多,我个人觉得《搏击俱乐部》,《机械师》或者《致命ID》这类的也可以算在其中,虽然这些讲的是人格分裂,但是也有一定的关系。

  上述的这些片子中,许多都是大师极的作品,也就是说这类片子已经有了优秀的前辈。

  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要拍这类电影,有些冒险。

  ean Ellies的这部片子,在故事上没有任何新意,在拍摄手法上也很失败,试图用压抑和沉闷的气氛去营造恐怖和悬疑。而这种手法,在《第六感》中已经被用得很完美了。不同的是《第六感》的故事结构让人叫绝,而《破坏欲》让人开到半个钟头后便猜到了结局

  另外,片中有许多致命的漏洞,设置上也有许多牵强之处。

  比如说,为什么女主角的全家都跟分身较劲呢?难道是他们家有家族病历史?还是中了什么邪?也不对啊,女主角的男朋友,以及她弟弟的女朋友也都分身了,好像最后干净的只有她弟弟。这之间也没有完全的血缘关系啊!或者这是一种传染病?那么起源在哪里?

  女主角是医生,她爸是外交官,她男朋友是建筑师,她弟弟是画家,这样的身份设置似乎对情节没有任何帮助。这是一部有类型片,而不是一部私人而个性的文艺片,这样颇有人文色彩的身份设置,太容易让人有其他的联想。医生对口人性或者精神问题,外交官有政治倾向,建筑师和画家则是满怀艺术气质。然而这些让人有联想的地方最后和电影内容没有半点儿关系,实在让人很费解。

  其他人分身之后都变成了彻底的坏人,而女主角却似乎没有,而是仍然认为自己是本人。分身杀了本人,然后撞车,难道撞一下就能把分身撞回本人吗?

  既然这样,她的分身男朋友怎么会对她神神秘秘的,反正都是分身,不如告诉自己的同类来龙去脉啊!

  ......

  总之有太多未解决的问题......

  越说越伤心。

  好的文艺片导演,或者很有自己个人特色的导演,头一次转拍商业框架的片子大多会有这样的问题。被夹在一个不合适的体系中,自己的特长难以发挥。商业片其实挺好的,怕就怕选错了路线。

  ean Ellis这次显然是选错了.....

  只能祝愿他下一步走好!

  《破坏欲》影评(七):给来给我讲讲这部电影?

  我参考了下大家的理解,觉得大家说的都挺对的,呵呵。

  可是还是发现了很多自己没理解的地方,比如

  1.镜子破碎时在场的五个人,为什么只有弟弟没有被复制?或者出现多重人格的迹象?

  2.我想每个镜头都不是平白出现的,弟弟和弟妹回家时出现了一个亚洲人,就是那个橘子滚下楼梯的人,他口中念念有词的说他的妻子~~最后弟弟进屋前疑惑的看了楼上一眼。这家人的出现是巧合吗?

  3.好吧,也许女主角在出车祸之前就被杀了,浴室中的"gina”见到自己尸体的时候,明明感受到了杀人的快感和被人杀的痛苦,复制人真的可以把双方的感受也复制进来了吗?

  4.如果说是多重人格,为什么女主角能看到男朋友的尸体?

  真是亦真亦幻~~吼吼

  最后多说一句,镜子的破碎是引子,可看这部电影依旧给我一种情节不够明朗的感觉,好像电影被人掐头去尾的只播出了中间的一部分。

  好吧,我承认是我才疏学浅所以才看不透,但就气氛烘托来说,个人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破坏欲》影评(八):此片究竟是在讲什么?大家又忽略了什么?

  我看了大部分的评论和分析,好像都没有谈到电影一开始的一段话

  You have conquered,and i yield…………………………

  我下载的版本没有这段话的翻译字幕,所以看完后很好奇,就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是出自作者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威廉·威尔逊》

  网络资料: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爱伦·坡],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世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江户川乱步等。爱伦·坡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是“效果论”。坡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他在《怪异故事集》序中称“自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苦心经营”。

  然后我又搜索了关于这小说内容的介绍:

  《威廉·威尔逊》通过对主人公身上“异己性”的描写,将心理探索同道德探索结合起来。“异己性”是难以调和的内心矛盾、内心冲突所造成的人格分裂。作者着重从心理根源人手,运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原理,以《威廉·威尔逊》为例,分析异己性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下这本小说,或许可以让你对本片的理解有所启发吧!

  此片到底是想讲什么,还是大家自己去思考,

  这里的分析版本已经有很多了,我也不再多分析了。

  《破坏欲》影评(九):Well, it IS Broken alright...,

  标题引用的是IMDb中的一个评论的标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引用此标题并不是因为我完全赞同这个评论,而是这个标题刚好也符合我的一些所想.

  首先从电影的标题说起<The Broken>broken意味打断,打破,强调的是对事物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破坏.而我认为这个名字起的还是比较得合适的,但是对于中文的片名翻译就不敢恭维.破坏欲!?我觉得如果翻译成<破坏>也许会比<破坏欲>来得好,因为影片并没有强调所谓的<欲>.而影片起的这个名字,我认为意在强调主人公的家庭生活本来的连续性被破坏,完整性被破坏;镜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衡被破坏;女主角(我更倾向于后面表现的是镜中的女主角)的记忆的连续性被破坏...其实除这些以外broken还隐喻了很多东西在生日会后的连锁式的破裂.而且用broken是恰当的,用destroy就过了.

  关于是影片本身,其实导演很聪明的给出了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但是我认为有点太过了,给出的空间太多了.反而使得事情有点交待的不清楚,这也是我为什么用"Well, it IS Broken alright...,"这句作为标题,感觉故事的叙述也被导演"broken"了.在这里我不讨论拍摄手法的问题,我的重点在于观众的感受,影片有很多地方有意留下空白,但是我认为其中有些地方不该被跳过,比如镜中世界的人如果可以做出如此程度破坏两个世界的事情,为什么仅对可怜的女主一家实施呢?影片对于这个家庭的特殊性应该说明,并且镜中世界的动机也该有所描述,而不是让人感觉"死神来找你了,你就擦干净脖子吧"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我只给到3星的理由.

  总之,我觉得这电影还是能带给人一些思考的,闲暇可以看看

  《破坏欲》影评(十):镜中人

  其实买这片子由于封面够吸引人,它用人物的照片却用镜子的皮囊做一个形象

  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也不难以理解,只是音响的效果加上我们自己的联想,使我们觉得其实我并不欣赏这个故事情节。国外的惊悚片无疑人格分裂和鬼神之说而已

  此片,从镜子的另一端展开,思想有点深奥幻想有点深沉,从反面告诉我们人的正反面。片子的血腥是由导演自己加进去,其实我是导演,当真人看到复制人时,眼睛对眼睛时,可以把灵魂吸走,这样更诡异点!不用让复制人把真人杀害的。那还要处理尸体,多麻烦啊~然后更深入的把看的人引进现实生活中,让人们感受到在生活中身边人的多变性。

  随口说说,我不是导演,哈哈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