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赤裸童年》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赤裸童年》影评10篇

2018-09-15 02:3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赤裸童年》影评10篇

  《赤裸童年》是一部由莫里斯·皮亚拉执导,Michel Terrazon / Linda Gutemberg / Raoul Billerey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赤裸童年》影评(一):赤裸童年

  法国导演皮亚拉的第一部长片,在本国褒贬不一,被认为是"过于多愁善感虚构资料片".风格朴素影像平淡疏离,导演为了拍摄本片做了大

  量的社会调查,演员也尽量选取非专业人士,虽然真实细致展现了"坏小子"的日常生活并将社会救助制度缺陷放大暴露,但看似冷漠外壳

  仍是一部情感充沛的剧情片.皮亚拉之前描绘城市变迁记录短片<爱情永在>非常成功,流露出比<赤裸童年>更为优美诗意,这也许是他调和写

  实与浪漫比例的小小坚持吧,87年因宗教片<撒旦阳光下>获得金棕榈奖

  《赤裸童年》影评(二):孤独童年

  小男孩弗朗克斯,离家出走后被多个家庭收养,辗转于不同家庭之间。因为缺乏爱而离家出走,还是因为缺乏爱而故意做出些出格的事情企图吸引收养者们的注意,企图能获得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

  但他的举动只会一次次激怒收养他的家庭,使他被拒绝,看似冷漠调皮小孩内心多么渴望爱。影片开头那位称他为“小流氓”的母亲,在送别时收到弗朗克斯用攒下的零花钱买的丝巾时,那个感动和懊悔的眼神,是不是内心会闪过一丝内疚:也许,这孩子我不该送走,也许这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坏?

  自己的童年,父母因为事业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电视插头给拔了,铁门给反锁了,留在房子里的是保温杯里的热豆浆和碗里的糯米饭,还有一大堆儿童书。除了看书看书看书,没有其他事情消遣,趴在窗户上看对面楼里孩子同样的孤独。

  这个被留在家里的女孩内向,不爱说话,父母下班回家只会看到她待在床上看书。父母满意微笑,却不晓得他们的女儿心里有多不高兴

  然后上幼儿园小学...

  小学里的一个男同学,不断惹是生非,因为他的家长对他毫不在乎。他如此无力,只好越轨以引起周围人的重视。 注意他,接近他,被父母发现不许我再跟他来往,因为他是“坏孩子”。小学最要好朋友从此失去。他们不爱我。

  再接着是初中高中,预科,大学...

  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我并不是缺少爱,而是拥有很多来自家庭的爱。父母将他们所有的爱倾注在他们唯一的女儿身上,却又是不动声色

  童年的孤独,现在的独立

  原来,孤独和独立是一面双体。

  《赤裸童年》影评(三):我想到我自己

  当年的票房惨败,估计特吕弗支持他时也感到后悔了吧。这第一部长篇居然是44岁完成的,但现在来看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

  以12岁的弗朗索瓦为中心,社会救济部把这些父母抛弃的孩子送到一个个救济家庭去,每个月的补助金是22,000法郎。但是在1968年出现一个社会新闻,就是像弗朗索瓦这样的孩子在外面的小流氓行为使他被管教。促使皮亚拉在法国近郊进行采访,于是找到了这部作品的主演一老奶奶家人。这些背景在DVD后附的花絮当中介绍的非常清楚,有一个同年的52分钟的纪录片。老奶奶既是演员,在现实当中也就是好心的收养家庭。

  扮演弗朗索瓦的小演员,也是我特别关注的,是因为它是皮亚拉的最高杰作,七级小连续剧森林小屋》当中的主演之一,此外还有拉乌尔也是主演之一。

  我们看到弗朗索瓦的问题啊,他在第一个家庭当中,一个工薪阶层,到杂货店偷东西,砸手表,跟同学打架,嗯把小猫从九楼上掼下来摔死,在床上毯上撒尿。后来他到了老奶奶家,不回家,洒食物在拉乌身上,关禁闭后踢坏门,电影院冰棍,看黄书,抽烟,把凉鞋扔到阴井盖里并且导致爷爷的腰受伤,并最终用铁轨上的铁构件把别人的车子砸出了车祸,这一行为导致他进入劳教所。

  我很高兴,皮亚拉本人一边现实主义表现了各个细节冷静观察这个问题儿童,从小缺少爱的儿童的细微的行为。另外一方面他没有把他表现成一个小怪兽:我们从老奶奶后来的嘴里知道,和他相处最好的老婆婆去世后,他自己一个人哭过,并且这部影片最后的结尾是他寄来一封信,表示每天都在劳教所里面想念老奶奶一家,这是真实的人性

  我想到自己,我的童年也没有那么完美,我小时候也会偷东西,上大学还会偷书,经常恶作剧,当然还会像法国人一样乱搞女生,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够被原谅,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家庭,我们的父母溺爱着我们,宠爱着我们。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不就和弗朗索瓦一样吗?我们的父母都去世了,现在身边的亲戚都非常冷淡,我们几乎是孤独的,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

  当孩子出事了以后,收养父母都会说,他们把她视如己出。其实正好相反。

  皮亚拉自己就是大器晚成,长期得不到社会认可,但孤傲的他居然保持了一种社会批判,并且这种社会的反向行为导致了他独特的风格。他在电影当中的不连续性也变成了他后来的看家本事,而这在当时几乎不被人接受。但现在来看怎么样呢?他的影响远远超过所谓新浪潮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和戈达尔。

  《赤裸童年》影评(四):赤裸童年 L'enfance nue, 1968

  1968年,法国新浪潮运动业已完结。彼时43岁的莫里斯·皮亚拉携着自己沾满新浪潮味道处女作长片《赤裸童年》出现在法国影坛,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这部影片并没有就此陷入时间泥潭。由于题材与《四百击》相似剧本本身极度精彩,弗朗索瓦·特吕弗全力出资并倾情出任了该片制片人,而正是在他与皮亚拉的共同努力之下,这部被称为影史最佳处女作之一的《赤裸童年》最终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当然,谈及此片难免又会重提特吕弗的《四百击》,毕竟“要拍一个捣蛋小男孩故事,怎么都绕不过它”。从表面上看,《四百击》和《赤裸童年》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两部片子主人公是非顽皮的小男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快乐却又遭受着由成人带来的不幸;甚至在影片的结尾处,他们都去了少管所。不过细看之下还是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确乎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前者是站在主人公安托万的视角对成人世界进行审视,无时无刻体现出导演特吕弗本人对成人群体和社会的不解和控诉;相反,莫里斯·皮亚拉却并没有在《赤裸童年》中浇铸出一个统一冷酷的成人形象,而是为每一个人灌注了完全不同的灵魂

  事实上,片中老奶奶一家人对顽童弗朗索瓦的宽容体贴照顾不仅让弗朗索瓦如沐春风,就连观众都会对这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爱感慨不已。片中的社会工作者也并不像《四百击》里的成人那样粗暴无理,甚至在必要时候还会对寄养家庭提出质疑,为弗朗索瓦进行辩解。另一方面,这些好人可能在某些时刻展现出凶狠的一面,比如用毛巾抽打弗朗索瓦的脸,或者相当绝情地把他送到少管所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皮亚拉所讲述的故事是全新的,并且是在展现,而非说服。一些评论人由是也把《赤裸少年》的这种特点与美国著名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纪录片(《提提卡失序日记》等)相提并论,因为怀斯曼式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其影片中呈现出多元甚至相互矛盾元素。可以说,正是这种“复杂”造就了每个角色独一无二的真实,也正是这种“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影片的维度

  诚然,这种“复杂”会不可避免地给观者带来不少困惑甚至误解,比如片中的小主人公弗朗索瓦竟然在寄养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仍然“屡教不改”,时好时坏的表现也往往让人大呼不解。人们经验上的受害者现在似乎反过来变成了施暴者,有时那种可怕暴力倾向甚至让人胆战心惊。如此一来,人们多少会感觉这个熊孩子实在是不值得同情,“朽木不可雕也”。但归根结底,弗朗索瓦的顽劣来源于深植内心的孤独、匮乏恐惧,而这种伤痕只能由无可替代的父母之爱加以弥合。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大量调查采访为《赤裸童年》中顽童形象的构建打下了基础,皮亚拉本人的童年经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父亲风流成性,母亲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耗费在他的身上,以至于童年时期的皮亚拉虽然并未与父母分离却依然觉得自己在“精神上遭到了抛弃”。到18岁那年,他的父母更是径自离开巴黎,留下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皮亚拉自己打拼。这不禁让人想起片中那只被弗朗索瓦从楼梯间扔下底层的黑猫。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皮亚拉似乎正是以此自况,由此表明弗朗索瓦对待黑猫的残忍做法其实与皮亚拉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并无本质不同。

  正如一些研究者证言,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电影里,皮亚拉反复拷问、追打着人们的灵魂,甚至不断触碰着人们的底线,就是意图在芜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析出“真正的爱与友谊”。由此反观《赤裸童年》,或许不难理解“屡教不改”中埋藏的真实意味。尽管如此,仅仅使用“冷酷”或者“冷静”这样的词来形容《赤裸童年》仍旧有失偏颇,因为这部作品明明饱含着一个孩子善良纯真深情。哪怕是像第一个寄养家庭那样将弗朗索瓦抛弃,他仍然会跑到街上用自己手里仅有的一点零花钱买下一条漂亮围巾送给“母亲”;更令人心碎的是,当第二个寄养家庭中的奶奶去世之后,弗朗索瓦站在床前久久不肯离去,嘴里还不停喊着“我要奶奶!”,其情之深、之切,恐怕所有人加起来亦不能及其万一。在影片结尾处,弗朗索瓦在信中说道,“我每天都在思念你们,真的很想你们。”影片虽在此处戛然而止,弗朗索瓦带给观者的震撼和感动却远没有完结。

  《赤裸童年》影评(五):并不悲伤——《赤裸童年》

  今天看了《赤裸童年》。莫里斯·皮亚拉真是个品味独特的导演,这部片子本来讲述的是一个痛苦主题,但是并没有让我感到悲伤,或者他的创作出发点根本超越了悲伤。

  一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孤儿,先后被不同的人家所收留,他渴望被人所爱,也渴望家的温暖,但是就控制不住做些挑战那些大人耐心的事情:打架、偷东西、在床上撒尿、把汤倒在别人身上、把家里的猫从高处摔下。那些养父养母始终迷惑不解,面对这样一个孩子,要多少耐心才算足够。而他似乎也想知道,在这些大人放弃他之前他能把他们推出多远。

  这个男孩子会让我们想到皮亚拉的另外一部电影《关于我们的爱情》中的那个如株任性植物般的女儿,他们的都是皮亚拉创造出来的同一类型的人物:毫无缘由地就跟这个世界不一样,而且自顾自地跟这个世界相处。

  当然,在《赤裸童年》中,这个孩子算是有着背景性理由的:被父母遗弃,而且他的父母从来都没有联系过他。但是,导演从没打算交代他的心路发展过程,因此故事开始于他被新的养母带到商店衣服。她希冀新的衣服会给他带来新的生活,并且唤起他的感恩之情。

  但如果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爱,然后感恩,被温情俘虏,并且顺理成章地接受改变走上正常人道路的男孩子,那就不是皮亚拉片中的人物了。尽管他的名字普通——弗朗索瓦,一个很常见的法国男孩的名字。

  在具体的人物和情节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到皮亚特对于生活的独特而强悍感受力,这是个非常会抓戏的导演。

  首先,皮亚拉挑选了一对中年人的家庭,他们自己有个跟弗朗索瓦差不多大的女儿。这样的家庭和男孩子毫无疑问是一对容易产生矛盾的组合。中年女人挑剔和躁动都是可能促使弗朗索瓦更加叛逆不羁的因子,而小家碧玉的女生也很容易对弗朗索瓦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适。而弗朗索瓦也的确充分发挥了他的“破坏性”,高潮处就是他把那只摔死的猫从猫房扔了出去。因此,尽管养父曾跟这个从天而降的养子之间有过些许温情,尽管小女孩后来已经很习惯弗朗索瓦的存在,尽管当养母看在弗朗索瓦临走前送给她一条漂亮的丝巾亲吻了他(那条丝巾是用养父偷偷塞给他的钱买的),但是他们还是决定把这个他们搞不明白的孩子送走。弗朗索瓦走的那场戏延宕的非常到位:一家人把弗朗索瓦送上车后,回到家中,养母接着按部就班收拾家务,顺便把弗朗索瓦刚刚用过的碗筷拿到水池里清洗。。。

  第二家是三个老年人为中心的组合: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更老的母亲。这对老夫妇收养了几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他们喜欢自己的身边围绕着孩子,来排解孤独,弥补亲生的孩子不在身边的缺憾。跟前一个家庭组合相比,这个组合似乎看起来更让人心安。不过,当我们看到这个家里还有个同时被收留的孩子时,便会不自觉地把那个孩子当作一个潜隐的不安定的因子,会猜想这个孩子与弗朗索瓦的关系可能会成为这场戏发展的主线。可后来的情节证明,导演只是把两个大男孩的交往当成剧情的一小部分,因为弗朗索瓦真个不属于任何人的孩子。

  与老奶奶相处的时候似乎是弗朗索瓦状态最柔软的时候,弗朗索瓦刚来的时候,老人就对他说,你是这个家里最好看的。他跟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从来不拿老人的钱,我猜想他喜欢老人家从心所欲的状态,这让他放松。老人去世了,他一直看着她也不害怕,也不知道怎么表现自己的难过,只是大病了一场。都说关于老人和孩子的题材是很讨巧的,因为是世界性的,所以很多导演喜欢拍,但是回过头来看这部60年代拍摄的电影,仍然有很多场景让人有一种陌生化的感动。跟前一对中年夫妇相比,这对年纪上几乎可以作为爷爷奶奶的养父养母似乎更加宽容,他们对待弗朗索瓦的方式是典型老人式的:总的来说是有点糊涂,同时也带着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温情,是那种很透彻很纯粹的爱。皮亚特非常善于用表面稀疏平常的纪实手段来表达最深刻的人类感情。比如一把年纪的养父给弗朗索瓦讲述自己的光荣历史时,这小家伙突然上去亲了老头一口;而这个老头也曾为了把弗朗索瓦故意踢到下水道里面的凉鞋捞出来闪了腰;养母有时会撒娇地坐在养父腿上,晃荡着腿给弗朗索瓦炫耀他们的爱情;她早上给弗朗索瓦擦脸时用毛巾使劲儿擦,带着老人无所谓的态度,像在揉搓一只小动物;当这个桀骜的孩子让他们无可奈何时,他们教训他的方式是把毛巾缠到一块然后抽打他。。。

  按理说,这种比较特别的相处方式,可能会让弗朗索瓦有所改变。

  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他一个人躺在床上失眠;他在街上跑来跑去;他仍旧把打架当做跟群体交往的重要办法;他在电影院偷雪糕吃,可能天底下的那种“坏小孩”都喜欢看电影,弗朗索瓦也不例外,他在看电影时导演给他的大特写可真好看。他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他是个行动派,比如送东西,比如突然亲一下,比如干脆生病。似乎他也非常喜欢跟行动派的男人蹭在一起,他们都是愿意自己动手做东西的人,只是摸摸那些工具就让他高兴。

  看这部电影时,我偶尔会想到街上的那些流浪猫和流浪狗,它们的主人大多是没有准备好做主人的人们,要么因为跟主人的节奏不合拍而被放逐掉。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的境遇跟弗朗索瓦有些类似。后来看到,皮亚拉果然也安排了一个来看望老夫妇的抱狗女人,带给观众一种情感上的联想和冲击。

  在影片的结尾,弗朗索瓦因为砸坏了人家的汽车,被收留所收留,给老两口的信里写道:亲爱的父母,我正在给你们写信,我现在在值班房,我开始给自己制作床头灯,你知道,我非常想念家里和你们,我保证在圣诞节之前,还有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会很好,这样我才能在假期的时候回家。。。

  这部片子拍摄完成于1968年,是莫里斯·皮亚拉的一鸣惊人的处女作,跟那些新浪潮导演的作品不一样,皮亚拉似乎没有那么明确的颠覆电影美学的意图,但是这些作品却在时间的考验中逐渐地显示出某种独特性,就跟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样:谁也无法规诫他。尽管他有那么多不一样,但他并不悲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