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入情网》经典观后感10篇
《坠入情网》是一部由乌鲁·格罗斯柏尔执导,罗伯特·德尼罗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哈威·凯特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时的梅丽尔·斯特里普35岁,罗伯特·德尼罗41岁,我还没出生。这部电影的剧情故事非常简单,但两位演员如火纯青的演技,尤其是两个人对于情绪的把控和克制,使得这部电影在细腻处让人回味无穷,哀而不伤……尤其是梅姨为了见爱的情人,在镜子前不停的换衣服、不停的梳理头发,不停问自己:”who am I “...满满的少女心。而德尼罗则更显得温柔绅士以及含情脉脉。
爱情是美好的,尽管有些时候是那些爱与不可能的追求。
《坠入情网》观后感(二):TRUE LOVE!
1984年的一部爱情片.很老。也有很多人说这部片子太过平淡.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美国早期的电影,那个时代烫头的发式、宽松的西装大衣、高高的垫肩,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的样子,很有感觉。二十几年前的男人和女人,在对待婚外恋的态度远比现在含蓄矜持的多,即便是开放的美国。茉莉和Frank的意外邂逅,颠覆了他们原本习惯的生活。虽情不自禁,但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痛苦的难以走在一起。再一次的相聚,冥冥中,在书店、在火车上,还有他们的自由单身,整个过程平淡悠悠惬意,导演乌卢 格罗斯巴德很会抓住观众的心理,喜欢这种爱情的表达,套用一句俗话“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就是这种感觉。我不赞同婚外恋,但是真爱无敌,势不可挡。影片的结局,看到茉莉和Frank终于在火车上相遇相拥的一刻,我在心底为他们祝福!
这个搞怪的题目是看到结局想到的,当然“离谱”是靠谱的意思。“魅力”是斯特里普在每个片子里传递给你的,当你发现她并不靓丽的外表散发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她能把婚外恋的年龄从二三十岁延伸到五六十岁。
至于阿德,一般人们看到的多是教父、大哥,伴随的枪林刀光,像本片和《喜剧之王》(当然不是周星星的那个)里面的,很意外,其实一点也不。你知道,用德鲁伊的时候,犀利的是狼德,而厚重的是熊德,所以当男主角说他的一个儿子很机灵,而另一个像他的则相反,看他在工地上的扎实淡定 ,就好理解这次过关的是熊德。
最后要说的,很多人联系《廊桥遗梦》,的确,结局大不一样了。没有办法,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风潮不一样了,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男女演技之神总令你信服。
《坠入情网》观后感(四):情愫来时说来就来,不可抵挡吗?
全片的音乐非常符合情境,是最打动我的部分。在适当的镜头下极好地配合了主人公各种相遇、投机、快乐、彷徨的情绪。
不可否认美好的邂逅让人深感相见恨晚,可正是之前对另一半有过的承诺,这份晚遇才被赋予爱恨交织的绮丽色彩。对你现在的另一半你曾经也是觉得邂逅再美不过,那么人生不断有刺激和邂逅的考验,如果任其发展世界该怎样呢?道德和情感的天平从来不曾平衡的,你只能遵从最重的那一方而不应该只是听凭心声。
作为中国观众看这类片子虽然也get到了主人公真情流露的感动,但总觉得心里膈应。很难接受一边骗着妻子丈夫自己在加班一边在跟心动的那个人约会,良心丝毫不受影响且分手时双方都很容易接受,“不爱了就分开吧”,哪能是这么一句话就可轻松带过的。并非站在道德的层面上大放厥词,事实上,情感的涌动多半都只是涌动不是吗?尽管它是如此神奇如此令人着迷痴狂,尽管最后一刻的拥吻牵手让人无不动容。被称为洗白版的《廊桥遗梦》,我说,任何有违当初诺言的婚外情愫都不值得洗白,不管你当事人如今何等痛苦。
另一部让人有此感情的是《西雅图夜未眠》。
《坠入情网》观后感(五):140字太少,还是想多说点
这电影,哎哟,梅姨德尼罗也演过这样的哦。
萌叔狄哥配水嫩梅丽尔啊,这组合,真是让影迷鸡动的。搞个投票看看,梅粉多少狄粉多少。
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有几点:
1. 剧情后半段简直到狗血的地步了。对婚外恋问题的避重就轻软弱妥协。好吧,为什么不在该结束的地方结束?为什么两人还没散的时候不能谈不能上床到了后来两人各自都散了就可以了呢????换汤不换药啊有木有亲?在我看来这个剧情转换就如同矩阵中的线性变换一样,虽然形式不同,可是其中的秩是一样的哦。但是我可以理解影片的处理方式。要是拍成率真的婚外恋社会不会放过这电影的。
伪善啊有没有?梅丽尔在两部影片里一样赞啊。区别就是廊桥遗梦为了家庭没有打开车门而这片子为了爱情抛了家庭。伦理害死人啊。不管了,反正梅姨在里面一样飚演技飚的让人很享受。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含蓄的表演方式,因为那是美的。不是出于伦理,而是出于美感来看,我是更喜欢残缺的结局的。只关乎美。只有流逝,才有永恒。大团圆的结局总是让人感觉很残缺。
3. 两人的确是响当当的演技派,可是两个大牌面对面飚演技至于还真是少了那么一点化学味,特别是德尼罗,梅姨倒是一如既往的赞,不过也多了那么一份拿价拿势。
《坠入情网》观后感(六):当德叔遇到梅姨
这两位演技好的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1.德叔穿着绿裤子西装走来的一幕,梅姨夸他怎么不一样了,德叔回可能是因为西装吧,啊,德叔也有这么帅的时候,后面的格子衬衣和风衣都很man哈;梅姨通篇都很美。
2.当他们去外面的房子的时候,我说,不是吧,别人都这么拍,您俩不会也这么拍吧,果然没有继续,呵呵;之后这俩人就一直纠结啊,我俩其实啥也没发生啊没发生,可是“我遇到一个女人,我不想说,这事儿很复杂”,老婆明白了一个巴掌过去,something called love真的发生了是不;对应的是梅姨在父亲过世后在床上对女友诉说的那一段情节。
3.梅姨最后接到电话,老公又走来,然后在冲出门去那一系列的表情变化简直是教科书记级的表演,真没几个女演员可以做到如此到位的,太厉害了。大雨中的飙车到最后的想冲过火车看的人真捏把冷汗,然后面对急驶而过的火车的戛然而止,很好的反映了人物内心急切不安而又若有反思最后无奈停下的状态。时间留白给人物生活的变化直到最后圣诞节的重逢却也还是欲迎还拒。所以说编剧还是很给力的,把故事说的委婉曲折不惊波澜。不过不过,若是换了别的演员,这电影不知要降几个档次。
4.婚外恋什么的不好评价了,看了下这片比廊桥遗梦早了9年,梅姨做了两种选择,呵呵。
,相对来说哦,SATC里的NY和这比起来,有点俗了唉。还有最近的CCTV6相当的给力啊!
《坠入情网》观后感(七):被梅尔·斯特里普的演技深深地折服!
我被梅尔·斯特里普的演技深深地折服!居然还没看过她演的《廊桥遗梦》,太不应该了!年轻时的她不仅演技好,而且长得那么迷人,皮肤白皙,金发蓬松而不拘一格,眼神柔和迷人,似乎会说话——她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在眼神中被泄露无疑,加上一些小动作的搭配,简直太完美了!优秀的演员就应该让戏不仅停留在语言上,更能抓住人心的是眼神和那些不能忽略的又貌似不经意的小动作上……其实这部电影没有非常多的对白,但这恰恰是导演和编剧高明的地方——一部讲述婚外恋的故事,太多的语言对白反而会冲淡影片应有的“紧张感”、“尴尬感”和间离效果。男女主人公用一些看似平淡、甚至是可说可不说的“废话”来营造婚外恋过程的特有紧张心跳,那种想见又怕见、见后又自责、回家后又沉湎刚才的温柔乡中……种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和情致,都被梅尔·斯特里普演得极其到位,毫不刻意,一切都不露痕迹,因为演员是用心在体会和塑造角色,理解清楚后演来就无需雕琢了……演得太好了!让作为观众的我都觉得莫莉和法兰克在戏里戏外都应该是“天生的一对”——就像影片中说得那样。婚外恋中的双方都是极为敏感的,这种敏感表现在男人身上往往更冲动、易怒,有时还有恐惧;表现在女人则往往无力自拔,却又身心憔悴、灵与肉的挣扎和撕扯。可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始终彬彬有礼,女主人公也没有过多地表现那种憔悴和心灵的恐惧,全剧始终在一种款款叙说中静静地探讨着婚外情的过程和一些必然性的结果——比如家庭的破裂、婚姻的终结、家人尤其是老人的身故……恋爱和坠入情网有时是无法抗拒的,那种男女互相吸引的确是真实且发自内心的,即便婚后也是如此。人非圣贤,孰能无情!?不过,社会和家庭对感情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对于婚外情的无可容忍的态度,因此大多数的婚外情都非常惨。能拍得像本片那样美的真的很少——不怨也不过分伤情,始终是克制中的情感流露,哀而不伤!深深地喜欢此风格。
烹饪的高超不仅仅在于满汉全席,要看你是不是能把青菜豆腐也烹调成美味佳肴,那才是出神入化的境界~~~
1.买热狗的时候,看着一勺一勺的辣椒酱,一直指点着说,加一点,再加一点。咔咔,茉莉很爱吃辣呀~~~
2.与弗兰克初次邂逅,两人可以说是洋相百出,你碰乱我的东西我打翻你的东西,两人尽量互相帮助,道歉解释,表现出极好的涵养与性情。这一段演的非常自然,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拥挤而窘迫的事情。
3.去看父亲的时候,茉莉坐在餐桌前,一边与父亲说话,一边非常娴熟地倒茶咖啡,父亲在屋子里的时候,她捧着杯子,慢条斯理,身体会随说话提高升调而挺胸抬头;父亲过来把一篮橙子递给她,她拿起一个橙子,一边聊天,一边剥,由于橙子皮比较厚,她先是用双手搓啊搓把皮搓软,还是无法下手,就放到嘴边咬了一口~~~咬开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剥皮~~~贝壳说她没见过这样剥桔子的~~~但这个动作不知为何,就无比使我想起我家里的女人们,我妈咪,我姑姑,她们做起这些小事情来,好像也是这样。茉莉做家里琐事的举止神态,就很像很像我日常所见的女人们。我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MS。
4.父亲说着说着就拿出了烟,茉莉眼睛一瞪,伸手把烟抢走,吃惊而带着笑嗔怪的地道:你在干什么!随后又调皮地加了一句:真是个魔鬼~~~那个表情也可爱得使我纠结!
5.圣诞节,茉莉和白瑞恩坐在圣诞树边的地毯上,拆礼物,这个情景,使我会认为是MS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6.白瑞恩说,两个朋友来吃午餐,茉莉的神色顿时沮丧眉头紧皱,情不自禁连着说了两次“Oh no”。我想起我妈以前也不喜欢节日来客人,打破家里的温馨气氛。
7.白瑞恩打电话推掉朋友,茉莉拿着书走在门边向他无声地打手势表示:你决定好了~~~这时白瑞恩狡诈地把电话交给了她,让她亲自拒绝,茉莉被降了一军,百般无奈的知道推不掉了,接过电话之后,忍不住笑着恨恨地推了丈夫一把。这一把推得太绝妙了!!!把可爱无奈小女人的感觉演得无以复加的精确!
茉莉的这类细节不胜枚举。。。先拣了这几个特别射穿我的可爱镜头~~~
《坠入情网》观后感(九):我们在内心深处是否是连在一起
无意中看了梅丽尔的《坠入情网》。简单的剧情,只是再次深刻体会到爱情。就是喜欢在一起,在一起说说笑笑。为什么双方各自的伴侣不再了解他们的感觉和内心想法?都很客气,对对方都很客气,即使圣诞礼物并不可心但也不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只是让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出现不愉快,都安全度过。忽视那些裂痕,虽然好像没有表面的不愉快,但是深处的孤独已开始生长。在爱情中就不一样了。
的确简单的剧情。只是,当人们经历那样一种情形的时候,是在做改变一生的决定。很多时候当人们坠入情网、每天都盼望见面、每天都精心装饰自己,是为自己追寻被爱的感觉,其实,也许最深层最重要的是,因为爱对方,希望对方快乐和美好。体验是双方的,能即时就感觉到,所以才让人欲罢不能。
在爱情中人,考虑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感受,却是对对方的关切。如果理解了这样的心情,就能理解他们很多的言行,也能理解很多相反方面的言行。当弗兰克告诉妻子自己遇到了另一个女人时,妻子很震惊,最后的举动就是扇了他一记耳光。要是以前我会认为妻子这样做是可以理解不可批评,但现在从爱的角度就能知道妻子对弗兰克不尊重,也许很伤心,但是当有爱的时候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经历了很多很多情形之后,看这部影片,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理解。我们顾及更多的是对方的感受,在爱情中自己已经退出被关注的范围,因为理解。
在这部影片中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情感深度,在真切相爱的人之间,总是关切的眼神,任何猜疑、嫉妒、怨恨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存在的根基,无需语言就能化解分离事件的始末。而不是将计较进行到底。尤其是第二年圣诞节在书店那一幕,当他们都说自己过得不错的时候,经历过爱情的人都能明白这话包含了太多东西,尽管他们各自过得都很不好,但最终他们都选择这样说。尤其是她看他时候的神情,到最终在火车上见面时相望的神情。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一切又都那么笃定。
当我们与爱的人在一起,时刻要关注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在干什么,关注他们看你的眼神和说话时的反应,关注我们在内心深处是否是连在一起。
《坠入情网》观后感(十):那一班车,那一刻的笑容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身而过。
路上的我们,相遇的机会又会有多少,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才是最重要的。爱情的发生总是很简单,也许只需要一次笑容,也许只需要一次帮助,也许只需要一次深聊,也许只需要一次回眸,人生的存在总是有太多的变数,一段姻缘的结合其实很简单也很复杂。
我们在一天天重复的生活中,到底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生活的追求又是什么。总有一点火花的存在总是好的,它可以变成饭桌上的谈资,可以变成睡前的美好回忆。面对脑海中出现的一次次的画面,不管是曾经发生过的,还是现在幻想出来的,再也难以用什么去代替和抹灭,只能在匆忙的生活中劝自己用东西去忘记,忘记一切关于你的,只因为我不想在每个城市中都留下你的印记,不想在每个城市的空荡的街道中流下任何关于你的眼泪,不想在被风吹紧的肩膀中还是留下些什么,不想在每次的心灵波动中总是闪现你的影子。
忘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对象是人还是物。
两个不相识的人,简单的一次回眸就早已足够了,也许心灵的每次碰撞都会激起些什么波澜,或者都只是简单的为了在各自的生活中能为自己增添些许色彩而已,彼此都不晓得这次人群中的擦肩而过能给彼此带来什么,或者更单纯的只是为了记住那一刻转身的笑容而已。曾经自己也在想,在同一节车厢的同一个位置是否还会碰到一样挂满笑容的你,我们彼此不晓得各自的名字,却同样的笑容相对。我也只想就这样简单的望着你,不做任何事,只是期待每天的同一时间都能看到你的笑容。也许我们都不曾想改变什么,也许我们都不知道这样的持续的生活能给自己带来些什么改变,简单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着好好的我们,也许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总是好的。一个HAPPY ENDING总是好的,我们能在大海中再次寻觅到各自的对象,聊天、相识、结合,那曾经的一段美好回忆总是存在各自的脑海中,作为在以后生活中的美好回忆。或者等我们老时再次从两个车厢的不同门中走进,彼此微笑地面对,我们还可以重温。
我的生活,只是为了赶上同一时刻的那班车,因为昨天的你,正坐在今天的位置上,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