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谷24小时》经典观后感10篇
《涩谷24小时》是一部由原田真人执导,佐藤仁美 / 佐藤康惠 / 冈元夕纪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涩谷24小时》观后感(一):感动!!
曾经以为这是一部限制级的电影,但是看了后发现片中没有一个暴露镜头,干净的象一张白纸.
一、这部电影用很多中国的歌曲,不知道是问什么。现在也没搞清楚,难道是导演比较喜欢中国的音乐?
二、在里面看见了朱迅客串一个有一点骨气的中国妓女,因此,前段时间还被人炒作说她在日本留学时拍过A片。
《涩谷24小时》观后感(三):金基德的前辈
片子只看了约30分钟,看豆瓣上的介绍,过于类似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女孩》,都是关于少女的援交,离开的冲动,夹杂着友情的深入,只是后者,处理的更悲剧一些而已。再看年代,前者97后者04,如此而来,金大同志有点过分了啊。
《涩谷24小时》观后感(四):中华雷曲,cult原声
特别要指出片中无端出现大量中华雷曲,出人意料,效果惊人,尤其尹相杰那段,震撼力直逼奥利弗 斯通“天生杀人狂”里一曲“黄河九十九道弯”的经典桥段。影片利马变身cult,重口味,hardcore,重说,heavy metal,死金,都得死!
《涩谷24小时》观后感(五):爱丽丝梦游仙境,背景音乐全是华人歌曲?最后的结尾曲是日文版莫文蔚的歌
说实话,这个剧有点让我看着晕,听着里面的日文对话,中文字幕,背景的华人音乐,感觉很怪,剧情说好理解也好理解,说复杂确实也不太简单,至少里面那个穿白衣服的老大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干什么的呢??
看这个剧,让我看完了之后,想到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 哈哈
《涩谷24小时》观后感(六):简评
“援助交际”作为话题达到了剖析年轻人道德感的作用,《涩谷24小时》中表露的畸形道德形态在观者意料之中,“援助交际”这一现状的存在并不能全归咎于成年人变态癖好的蔓延,年轻人赚软钱的惰性才是滋生的土壤。《涩谷24小时》聚焦于争议人群,但出发点却不是把话题作惨作深刻,三个高中女生逐渐建立的真挚友情与外在耻辱的社会行为形成着巨大的反差。
:纳闷片中广泛配上的中文歌,雷到;央视女主持的银幕触电,饰演一中国陪酒女,又被雷到。
《涩谷24小时》观后感(七):涩谷24小时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此片的最大看点似乎是朱迅的客串。
此片似乎感觉更多是友情励志作品,虽然主人公的行为是援交(这在中国似乎很难接受),但其行为的主旨是帮助朋友,虽然刚开始时乐谷并不认识丽莎。
丽莎想实现着去美国的梦想,为此不惜出卖着肉体。可是临行前一天,她的钱被抢光了。
在场的乐谷决定帮助这个女孩,于是与纯子一起开始了一晚的行动,进行援交然后抢钱。她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在行动中年青女孩们的关系渐渐融洽起来。当然最后是美好的结局。
看时有时候我都想过,这也算是一类人文作品,让观众们以管窥豹般领略了东京涩谷的夜生活以及在此生活的各种人。还不错的作品。
看完了《涩谷二十四小时》。好像去了一趟1997年的日本。厚重的日本历史外加笼罩在社会各阶层心头的抑郁、迷茫、挣扎、暴戾以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或猥琐或变态的方式发泄着。是just do it 的美国精神,还是高唱国际歌的共产主义信仰,电影无尽的空虚背后是对未来的困惑。而反腐扫黑、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当下中国又何尝有所不同,顶层设计的崩塌带来的或许是更为强烈的迷茫和信仰空虚。影片的最后说“充满热情地生活”,一个还不错的答案。谁又知道呢。还值得一提的就是垫乐(B G M)中大量出现的《盗版》这张中国专辑了。在观看日本电影的过程中竟然听到了大量的华语歌曲,实在是一份不大不小的惊喜。或许这些在国内并不火爆的歌曲却在国外引领了一波当时的流行风潮呢。
《涩谷24小时》观后感(九):24小时原来比一天长多了
这片子大概什么时候看的都有点不记得了
但是总是会在某个时段就想起来
为了梦想而努力的美少女
为了达成梦想而去出售自己原味内裤,拍写真,和人约会,甚至陪酒
但是对于梦想来说
这些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闭上眼过去了
那么纯真又那么迷茫在东京的街头徘徊了
为了赚到最后的旅费
。。。
只是为了离开日本,为了所谓的梦想,受到的委屈,也许会遇到的波折
难道真的就全部无所谓嘛
才能真实的感觉到日子真实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几个女孩子相识不过是24小时
最后丽莎走的时候大家都哭了
追着车子跑了很久
只是很短的一天
但是很长的24小时
《涩谷24小时》观后感(十):梦想哦
梦想哦
一个美丽的梦想
对日本社会的反省
变态的嫖客,
精神和温情的 苛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