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射杀钢琴师》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射杀钢琴师》的影评10篇

2018-10-16 01:1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射杀钢琴师》的影评10篇

  《射杀钢琴师》是一部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夏尔·阿兹纳夫 / 玛丽·杜布瓦 / Nicole Berg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爱情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射杀钢琴师》影评(一):“当我看着你,而你没发觉。

  第一人称叙述,仿佛作者命令主角该怎么做。

  “我的灵魂太丑了。

  “谁说沉默的人不能疯狂

  “我爱美,与性无关。

  “当我看着你,而你没发觉。

  妻子感到被孤立,于是自杀。

  “当爱变成恨,我会帽子

  最后疯狂的杀戮,他的安静地弹钢琴。

  《射杀钢琴师》影评(二):射杀·钢琴师

  虽然看到现在最喜欢的还是《四百击》,可是《射杀钢琴师》也是动人的。

  我不晓得是不是因我是一个常常偏离主题的人,所以看得最动心的地方,是在农场里,钢琴师和两个古惑仔哥哥回忆过去。他作为一个天才音乐儿童被带离农场,然而最终他又回来,作为一个杀人者,姑且不论是自卫还是别的啥。

  好像一切都是注定的,无论你逃离多远,都会把你带回来。而且是弹簧式的,你挣得越用力,回来的就越彻底。

  你所走的路,看似每一步都在远离家乡,可是其实,每一步都是在引领你返回家乡,返回母亲。真的呢。

  《射杀钢琴师》影评(三):他诡异微笑

  特吕弗的,看完之后,跑去看影评,同学发表了一堆专业意见,什么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什么嵌套式的叙事手法,一堆一堆的。

  我没想法。我只对钢琴师感兴趣

  说起来,这是个命运古怪家伙,他爱弹钢琴,女人爱弹钢琴的他,他因为女人爱他爱上女人,然后女人为他而死,第一次是咖啡厅女招待,第二次是小酒吧女招待,每次爱情后,他会回到钢琴旁,面带笑容继续演奏

  一次还好,两次还好,但如果这是一个诅咒呢?如果周而复始,永不止休呢?长此以往,他靠什么活下去呢?看的时候,我忍不住这样想。

  电影什么也没说,只有屏幕最后,钢琴师诡异的微笑。

  真叫人害怕

  《射杀钢琴师》影评(四):枪击钢琴师

  一个隐名埋姓的钢琴师查理(主角的名字乃是对卓别林的致敬),被动卷入他哥哥与歹徒复杂纠缠之中。影片开头极有惊险悬疑风格,但很快转入两个陌生人之间关于女人的闲聊,颠覆之意满满的。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特吕弗的第二部长片《枪击钢琴师》,兼有悬疑与爱情的追踪与探讨,既是向美国B级片的致敬之作,亦是向希区柯克的致敬之作。但《枪击钢琴师》拒绝成为一部黑帮片或爱情片,特吕弗的重心并不在此,他把一部貌似类型片的电影拍成一部清新脱俗的反类型片,引导观者脱离原有的视觉期待,不断融入文艺性的内心独白,混搭好莱坞的喜剧通俗剧、心理剧、惊悚剧、爱情剧等各种模式,以悲喜交加形式天马行空想象力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影体验,却未必与真实世界有关。查理与美貌的女招待利娜(一种罕见美丽),不过一场春梦结局查理还是回归到隐名埋姓的酒馆里,本是尘土,归于尘土。对于社会边缘人的刻画,《枪击钢琴师》显得游刃有余,那种孤寂与疏离感,清晰可触。

  《射杀钢琴师》影评(五):特吕弗不在乎

  “《射杀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

  ——特吕弗

  这部电影很少被单评论,总是混在《四百下》、《祖与占》之中被顺带一提。因为大部分观众都是没有耐心梳理一个无主题的黑白电影的,就连作为主线的侦探故事也频繁地被特吕弗用对话或内心独白表达他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看法突兀地打断,让整部电影像b级片一样任性凌乱,观众稍欠耐心或略一走神,电影就自顾自地走向匪夷所思境地

  生活本来就是个大b级片的样子。不停的说,不停的想,不停的做,不能预设活法也不能预知死法,犹如散布不规则白斑的黑幕,混合懦弱与自我,坚强泼辣善良与放荡,邪恶有趣,裹挟着所有好坏美丑以及偶然或必然事件思想还有感受不管不顾一直向前,没规律可循,没道理可讲。

  作者电影而已。导演特吕弗把想显示的技巧显示了,把想表达的思想表达了,然后成为字幕上的一个名字,随便我们喜欢不喜欢,他才不在乎。

  《射杀钢琴师》影评(六):《射杀钢琴师》:爱已死

  夏尔·阿兹纳夫扮演的钢琴师爱德华本是功成名就

  可他的妻子向他吐露那个无法压抑秘密后自杀身亡

  于是他隐姓埋名成为了街头小酒馆的琴师查理

  然而由于他不善表达却琴艺高超

  也博取了酒馆诸多芳心

  尤其是玛丽·杜布瓦扮演的莲娜和米歇尔·梅奇扮演的嘉丽丝

  虽然他和嘉丽丝可以卿卿我我

  但是他还是对莲娜有所依恋

  可惜在卷入了他哥哥的一场灾难中这两个女人都被害死了

  ......

  影片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跳脱

  情绪时而忧郁时而轻松

  诸多不同镜头下把一个对情感表达却渴望爱情主人公

  表现的如此绝望却又冷静可怕

  而对女性角色掌控体现了特吕弗本人对于女性和爱的私好

  那些近景下的婀娜多姿无比动人

  可是钢琴师欲罢不能惶恐不安

  无疑女人是诱惑特吕弗灵感涌现的源泉之一

  她们捉摸不定魔力总是让特吕弗若即若离也永不放弃

  也许特吕弗的心中所谓的理想爱情就是这样

  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后又归于平静

  如此周而复始

  个人评分:8.6分

  那段压韵的酒馆快板实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射杀钢琴师》影评(七):C' est La Vie

  虽然我们可能自己未来制定了万分完备计划,但是生活中仍然充满着无数可能的变数,有让你感到高兴的,有让你感到痛苦的,有时又让你哭笑不得

  就像法国人常说的,C' 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一个始终怀才不遇的钢琴家以为自己的才能忽然得到世人的垂青,却不料却是自己的妻子为此付出身体代价。之后,在与妻子的争吵中,他只是想赌一赌气,愤然离开了妻子,却不料酿下了此生永远也不能挽回的大错。当他早已万念俱灰,不再向往什么“爱情的甜蜜”,却想不到又受到一位美女青睐,当这位美女感到此生已经找到完美归宿,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人生结局是为自己的至爱——“挡了子弹”……。

  收拾完种种痛苦的心绪,钢琴家重又回到原本工作的地方,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Truffaut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至情至性的家伙居然把一个本该让人感到万分哀伤的故事,说的居然有些冷幽默味道

  我想,这就是法国人看待生命方式

  《射杀钢琴师》影评(八):天才的剧本深刻的主题

  一般的电影,人物的对话,人物间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而服务,而在《射杀钢琴师》中,人们的对话和行为往往会偏离主题,扯到一些与电影要表现的事件毫不相干事情上去。这样的电影一开始也许会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你习惯了以后,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电影,因为这样才自然

  这段话摘自一位影评人的影评。当把《射杀钢琴师》全片看完之后,我没有看懂。不知道影片到底主题在讲什么。唯一能从影片捕捉到的信息是钢琴师是一个精神分裂亦或者是有两个内心世界的人。面对不同的女性,他的内心世界也发出不同的声音

  电影开头一个人因为分赃不均逃亡,当撞了电线杆之后却与一个陌生讨论巴黎处女率的问题,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件凑在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

  紧接着的叙事就完全跟逃亡这个主题分离了,似乎是镜头走到哪,就说到哪。

  看完电影之后,完全没有懂电影是什么意思。看的过程中,间断的叙事让我的思维完全处于蒙圈状态

  当看过这篇影评之后,似乎懂了特吕弗导演的手法。这部电影本身就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主题。电影想讲哪就讲哪,想表现什么就表现什么。剧本如此运用,真是神来之笔

  电影中的人物似乎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除了那两个要求分赃均匀的人。但这两个人物也相当的有趣,说着一些不着边际话语,让人啼笑皆非

  这是特吕弗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也有着深刻的法国新浪潮背景,呃,明天滚去读世界电影史。

  《射杀钢琴师》影评(九):很喜欢钢琴师的眼睛

  先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每次都要起题目啊?真的不会起,只好写个这么一个.

  特吕弗N多电影一直没看过,惭愧ING.买了朱尔和吉姆也一直没看.

  如果要先点题的话,我真的很喜欢那个钢琴师的眼睛.看起来总是没精打采,如梦游一般. 他总是莫不关己的样子,看似对什么都不关心,包括自己. 他总是若无其事的看着每一个人,漫不经心地关心着周围每一个人.

  他的话不多,所有的话都是对自己说出来,无法开口,无法形容,无法正视. 他总是做出跟自己想法相悖的举动,他也许根本清楚自己想的到底是什么.哪个才是他真正所想的?莫不是心爱的女人死了之后也不清楚吧?

  他心底本来有所有男人拥有的所有思想,喜欢女人,也不排斥暴力.但总是给人展现特别感. 或许在女人看来,这样子很是神秘.他们厌恶了以往的直接,却打起含蓄的兴趣.

  选择躲避,选择沉没,选择安逸.但往往并不是想要选择就能够选择的.事情是那么的事与愿违,周围的一切都在玩弄故事的主角.迷失了方向,最后才知道回到最原始的小木屋. 也许在那里才找到了根源,才知道自己也是邪恶的,并非所谓艺术家高尚. 那门上的把子,用枪击碎,就是那破碎镜子,映出自己破碎的脸. 那到底是脸,还是本源灵魂

  《射杀钢琴师》影评(十):和主角无关

  1960年的黑白电影,片名让我误以为会有很多激烈场面,奔跑或是枪击之类。事实上奔跑和枪击虽然有,我却看得有些磕睡。回过头去看别人的影评,才发现不止如此,还有些桥段我根本没看明白,于是按下重播键再看了一遍。

  当理查回忆,当他还是爱华特,前去演奏会经理处面试一段,电影里没有真正面试的镜头。只有他从楼梯拾阶而上,背景是小提琴拉出情绪渐浓,音量增强的音乐。当他犹豫着要不要转动门把,转而决定去按门铃时,镜头给了一根手指接近门铃的特写。一阵铃声后,一位捧着小提琴盒的女士拉开了门,镜头一直跟着女子移动,当钢琴声响起后,女子停下脚步,镜头逐渐拉远,女子改为单手拎着琴盒前行,到镜头前再直角从另一端离开画面高楼背景下仍是手拎琴盒的女子在走动,直到她的背影在出口处进入阴影。这一段真的很奇妙,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从与主角毫不相关角色的角度来表现情节,却又不动声色,没有情绪的渲染。这样的方式如果在港片中,会成为哗众取宠型的夸张表演,比如周星驰电影中经常用第三者感觉来表现主角的出众,《食神》里翻滚的女评论家就是一例。如果是德国电影,经常是内敛得让人神经质,但又看得让观众心碎,比如《窃听风暴》中,监听者的表演。而特吕弗这种游离于剧情的细枝末节在电影中俯首皆是。

  角色的对白也是如此,常常出现谈论个性化的话题,并且很不拘对象绑架者与被绑架者关于女人和玩具的话题聊得可算是相当投契。

  可能这也是我第一遍看时觉得整部电影的走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原因之一吧。

  与主线相关的情节,理查的妻子曾经是为了丈夫前途肉体经理人妥协,因这样被“昨日做过的事缠绕”不得解脱而自尽。如此的原因,让之前经理人劝解理查就妻子的诉苦变得苦涩讽刺。他不再做爱华特,而成了理查,但他仍在钢琴的旁边,无法离去。一直在离去的只是他身边的女人。当莲娜死后,理查空茫着眼神继续他的钢琴演奏。

  至于理查弟弟逃避追杀电影中成为了不断引出各个角色登场的灰绳,其悬念性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越来越显得不那么重要,不象希区柯克电影中那样纵揽全局。至于其借鉴美国B级片的部分,枪战没什么新意,反而是酒馆中跳舞的一段很有趣味。电影镜头太有导演的个人特色新颖冷静,别出心裁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似乎都与主角没什么关系,片中前后两段歌曲也是很妙。一段是在小酒馆里弹钢琴的理查协助弟弟逃跑时,一位男歌手上台进行演唱歌词中讲的是一个酒客对被称为小草莓的卖啤酒少妇隆胸前后的态度。节奏明快,而且是越来越快,快到后来我都以为歌手要来不及唱清楚歌词了。这样的歌真不知说其幽默还是诡异。还有一段歌曲是莲娜开车中,理查开收音机时传出的抒情歌曲。其中有句歌词是“当我的爱只余恨,我会戴着帽子离开。”,这也是后来理查对重新回来找他的莲娜说的一句话。让人心酸的是最后离开的人竟然是莲娜。虽然电影中有着这样丝丝缕缕的呼应,但整个故事还是让人的心有些凉。大概特吕弗的电影都有些让人心情不那么舒畅。所以我打消了看第三遍的想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